满族中为什么关姓的是大姓? 有没有来源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0浏览:3收藏

满族中为什么关姓的是大姓? 有没有来源啊?,第1张

关姓氏来源如下: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锡伯族瓜尔佳氏,满语为Korgia Mongu,是非常古老的东北地区姓氏之一,人数很多,既有古代辽西鲜卑形成的锡伯族人,也有海西女真形成的满族人,还有蒙古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甚至还有汉族,皆在很早的时期就拥有此氏。

一般来说,其姓氏的核心是在宁古塔地区(今黑龙江省宁安)形成的,然后传播到各个地区。根据不同地区,瓜尔卡在苏湾瓜尔卡、苏湾尼瓜尔卡、安头瓜尔卡、亚河瓜尔卡、乌拉瓜尔卡等地均有分支。满族入关后,凤城、锦州等地都有瓜尔卡的分支。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赫哲族瑚锡哈哩氏,胡适哈利、胡可沙哈里,以地为家,在胡锡哈利、依兰费塔哈、三姓等,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扩展资料:

关氏迁徙分布:

夏朝时期,都城在安邑,所以关家将是山西的发祥地。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医生,名叫关其思,这表明关氏家族已经定居在河南新郑。

西汉时期,关是昌水的一位官员,平陵人。研究表明,在汉代以前,关氏家族已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三国时期,关羽将军从天而降。他忠贞不二,忠贞不渝,名垂千古,使关的姓为世人所熟知。关羽入蜀后刘备入蜀,所以相关的氏族都留在了今天的四川。

三国回到晋国后,这些部落回到了他们的家园。南北朝时期,关氏为了避免战争,迁往江苏和浙江。

隋唐时期,关氏在甘肃陇西、山东郯城一带发展繁荣,成为当地著名的关氏家族。

两宋王朝之后,特别是宋高宗偏安江南以后,氏族人搬到江苏地方更多,宋代末期,随着蒙古战士,江南再次陷入动荡,根据家谱记录,开平的5代祖先,上升的官场失意来到广东,福建将定居在新的县凌毕竟谈雅里(现在称为部门前镇)。宋朝第六祖关兴义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时期移居至赤坎镇。

明代早期,山西关人作为明朝迁往洪东的姓氏之一,分为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和安徽。

清代中期以后,冒险进入东方的风潮,关氏族的鲁豫搬到东部的三个省份,而山西的关氏族跟随西方的风潮,去蒙古通过杀死老虎谋生。

-关姓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

被誉为“塞外名城”的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处在内外长城之间,是山西第二大城市。这里三面环山,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纵贯南北。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同的认识止于煤都的富饶、云冈的瑰丽、华严寺的雄浑,其实,早在1982年,大同市就与北京、承德等24个城市一起首批入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山西唯一一座首批入列的城市。那么,大同这座城市究竟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使它得以获此殊荣呢?  

第一点,大同的历史确实悠久,准确的说两千多年,大同的历史是有了,而且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它建过一次都—首都,做过两次陪都。

第二项就是文化,一个句注山(雁门关)一隔,我们的太原、晋南属于黄河流域文化,句注山以北,如果勉强说的话,就是桑干河流域文化,那么这两个文化大不相同,这两个文化的差异点在什么地方呢?

我觉得这么来看,句注山以南是中原的农业经济文化,句注山以北是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相结合的文化,那么这地方的文化特点就出来了,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正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给大同的文化带来了特色,高不能算高,但是它有特色,特色就可贵呀!

第三条就是都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建过都的,比如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这都是几朝的都城,而且时间也很古,特别西安、洛阳这是古都嘛,那么大同作为都城,仅仅是一朝,北魏,而且是南北朝分割的时期,它是北方的一个都城。

但是准确的说,有九十七八年的历史,在这个地方建都,在这九十七八年中,这个都城有过一段辉煌,这个辉煌的状况,那还是文献记载不多,通过近年的研究,那还是可观的,都城加上遗址加上它的历史,加上它的文化,使大同成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大同古称平城、云中,辽代改称大同。历史上这里是中原的汉民族和塞外的游牧民族争夺天下的古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同绵延数千年的战争史和民族交融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是在这里摈弃汉人笨重的战车长袍,推广轻便的胡服骑射,从而成就了一代霸业。

汉朝时,刘邦率军抗击匈奴,在平城白登山被困七天七夜,后来用陈平的计策,贿赂匈奴单于的妻子阏氏,才得以突围。这一次战争失利使西汉政府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与匈奴结下了和亲之约,也就有了后来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

一座历史名城,总是与一些傲视古今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的。公元398年,一位来自草原深处的鲜卑族首领拓拔圭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南方汉族政权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

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大同市内的东北部。直到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近百年之久。“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经过近百年的苦心经营,平城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书写了大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章。

至今,在大同还有北魏风韵的遗存,那便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多尊。其中尤为珍贵的是第十六至二十窟,世称“昙曜五窟”,是北魏名僧昙曜奉文成帝旨意开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城外东南方发现了北魏明堂遗址,这个惊人的发现令人们兴奋不已。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是礼治文化的载体。北魏明堂规模宏大,是北京天坛的三倍。是综合两汉与魏晋历代儒家的结晶,并有所创新而成的。

明堂文化是北魏文化成熟后的一大标志,它引领着今人去凭吊北魏王朝的文化建构。而且明堂的发现成为一个坐标点,由此,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现存的大同城,就是北魏都城平城的所在地。我们大同这个平城的内城呢从北魏哪个时候到今天,将近一千六百年都过了,没有动地方,整坨坨的在这个地方,这就不同于我们中国前头已经从都城学会划出的八大古都。

五代时,后晋石敬塘为了当上“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大同由此划归辽地,从而一扫唐朝时的颓废,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此后的两百多年,大同先后成为辽、金两朝的陪都,契丹人和女真人钟爱的“西京”。

历代文人似乎只钟情于颓废腐败、偏安一隅的赵宋小王朝,而对强大鼎盛的辽金政权不屑一顾。其实,先后与南宋并存于世的辽、金两代,不仅兵强马壮、地域辽阔,而且继承并创造了高昂奔放的北方文化。

这种特有的多民族文化,发源于当时的国都北京,但因为北京后来屡次建都,早已难觅其踪了,而在大同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位于大同市区的华严寺、善化寺以及观音堂等遗存,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辽金文化的特征。

尤其是华严寺薄迦教藏殿内的辽代塑像露齿菩萨,造型极为独特,菩萨口露香齿,尽展佛韵的神情,与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内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宋塑侍女相比,显然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宋人受‘礼“制约束太深,内秀多于外露;而契丹人豪迈洒脱,齿露芬芳,是另一种美的表现。

明朝时的大同改变了都城文化的风貌,以一个军事要冲的姿态掀开了新的一页。当年朱元璋率明军攻克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元军残部退回蒙古高原,元气大伤,但仍对中原念念不忘,对明朝北部边境构成严重威胁。

明王朝因此格外重视北部边境的防御,在北方设立了九个防务重镇,称为九边。其中大同镇的战略位置尤为重要,当时全国十二分之一的军队驻守在这里,明成祖和明英宗都曾到此御驾亲征,有“大同士马甲天下”的美誉。

1952年,中央文化部主持了全国各地的古建筑调查研究。以罗哲文先生为主的燕北古建筑勘察组在勘察报告中评价:“大同保存下来的古迹、文物非常多,可以说是国内有数的保存古迹文物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正是这些文物古迹向我们讲述着大同两千多年来起起落落的历史。一座历史名城,凝聚着历史上一个或数个朝代的精华和气韵。因此,中国有这样一个说法:秦汉隋唐看西安,宋齐梁陈看南京,钱越赵宋看杭州,燕元明清看北京……那么,北魏辽金看大同,是理所当然的事。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大同市,自古有“凤凰城”的美誉。是北魏拓拔氏入主中原的第一都,也是辽金两朝陪都。它集魏晋风韵为一山、辽金风流为一城,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大同古城整个布局好似一只舒展单翅的凤凰,南关为凤之头,主城为凤之身,北关象征凤凰的尾部,东关为左翅,惟独没有西关。传说是一位勇士搭剑射掉了凤凰的右翅,所以这只彩凤至今无法远走他乡。

北魏近百年的建都史和辽金二百多年的陪都史,使大同这座塞外名城有着不凡的王城气度。这气度不仅辉映在云冈石窟的大气磅礴和华严寺、善化寺的雄伟精巧,更渗透在古城的血脉里。自北向南穿越大同的这一条河被称为“御河”,这名字透着都城的味道,应该北魏时就有了。

大同素有“龙壁之城”的美称,至今还保存有龙壁九座之多。其中尤以大同九龙壁最负盛名。龙壁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建筑物,一般用作建筑物的照壁,多建于皇宫、王府、庙宇门前。既可作为院落建筑的屏障,又能烘托出建筑物的肃穆和华丽。

大同九龙壁为中国九龙壁之最,比北京故宫皇极门前和北海公园的两座九龙壁都要大。这座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九龙壁,是明初代王朱桂府的照壁。采用黄、绿、蓝、紫、黑、白等五光十色的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巍峨壮观、光彩夺目,为古城大同锦上添花。

大同,展示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融汇着数十个古代民族的文化,埋藏着丰富的资源,传承着古朴的民风,今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依然散发着恒久的光辉。

扩展资料:

大同,山西省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点。素有“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区划沿革

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析大同城、郊置大同市,隶属察哈尔省,大同市分5个区。

1949年10月,东、西雁北合并,划归察哈尔省,设雁北专署,属县有:灵丘、广灵、浑源、应县、山阴、大同、怀仁、朔县、平鲁、右玉、左云。

1952年12月大同市辖一、二、三区和口泉矿区。

1954年7月大同县与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

1958年6月市隶属雁北专区。1959年1月23日雁北与忻县合并为晋北专区,大同市隶属晋北专区。雁北合并为6个县:阳高、浑源、灵丘、左云、山阴、朔县。

1961年7月24日晋北专区撤销,大同市复归雁北专区领导,辖城区、口泉区、古城区、怀仁区。同年11月复归山西省直辖。

1962年雁北又恢复13个县的设置,1964年11月撤销古城区、怀仁区,恢复大同县、怀仁县。市辖两区、两县。1965年7月将大同、怀仁二县划归雁北专区。

1966年2月将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划出,成立郊区,大同市辖三个区。

1970年4月,大同市划归雁北领导,9月建立矿区,10月成立南郊区、北郊区和口泉镇。

1971年北郊区改为新荣区。

1972年3月复为省辖市,辖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4个区,17个街道,287个居民委员会,22个乡,5个镇,252个生产大队,1125个生产队,351个自然村。

1989年1月,朔州市成立,雁北管辖的平鲁、朔县、山阴划归朔州市。

1993年7月10日雁北地区撤销,地市合并,怀仁、应县、右玉三县划归朔州市,将天镇、阳高、广灵、灵丘、浑源、左云、大同7县划规大同市,实行市管县。大同市辖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4区7县。

2018年2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大同市城区、南郊区、矿区,设立大同市平城区、云冈区,同意将南郊区古店镇划归新荣区管辖,同意撤销大同县、设立大同市云州区,区划变更后大同市辖4市辖区6县。

参考资料:

-大同

龙山园丁回答

家谱该怎么写

家谱是记录一个家族历史的书,一般来说,很多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只是这些家谱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兴趣,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

历史上,孔子的家谱是最全的,他的后人中相当一部分人能倒推到孔子,这完全得益于中国人对孔子的敬仰。除此之外的家谱,能倒推到元末明初的就很不错,再往前的就不一定有说服力了。

我认为作为一个族谱,通常可以分为六大部分。

一、序

序就类似于现在书的序,可以由族中得望高的人写,也可以由外人写。主要是通过另一个或另几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族谱。通常情况下,新序在前面,旧的序也要包含在内并排在新序后面。

二、简介

即使是对于自己的家族,能全面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需要首先简介一下自己家族,可提及的内容有:刻谱凡例、本族谱本次创修(修订)参与人员、时间、为什么要修订;此次编码的依据是什么;家族的整体情况、历史、迁移史、当前分布、人数;本族宗派、字辈,即记录每一代人起名规则;祖坟所在地、祖坟中各代分布图;对祖先事考查、考证。

总之,这里不具体到某一个人,只是对整个家族进行整体描述。

三、人物志

其实一本家谱本身就是人物记录,但通常情况下,家谱中会记录某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典型人物或团体。而记录这些优秀人物时,常常格式多样,有该人的传记、他写的文章书稿、获得过的功名、官名、、画像、碑记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同姓历史名人强编入本族谱,即使是小小提示也不可。因为后人续谱时,常常会因为这一次信以为真,而以讹传讹。

四、世系表

世系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最简单的家谱,有时只有一个世系表。世系表是记录家族中每个人的关系,用计算机中的术语,这种一对多的结构是“树”状结构,但实际中的往往会比较复杂。当一个家族很大、人数很多时。会出现嗣出嗣入(通过过继、领养、送人)、迁入迁出的现象。

五、世略表

通常情况下,仅有世系表的家谱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面对一些不是名人的名字,除了这几个字,你还能知道什么呢?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世略表,世略表是记录世系表中每一个族人简历的表。这一部分可以和世系表合二为一,也可以单列。我认为单列更好,因为合二为一,常常导致世系表过肥过大,查找一个成员的时候非常麻烦。

我曾看过几本家谱,很多家谱中,世略只写到父名、娶妻、生子数及名字数,这样写虽然整体看上去挺规范,实际上也没多大意义,因为世系表本身就可以表示这种信息。我认为世略不一定能做到每个人都有完整的简历,但至少应该有:本人生卒年月、主要职务、职称、主要生活工作地、本人工作简历、主要成绩、妻子姓名、妻子嫁出地、妻子父亲的名、妻子简历、子女名、女儿出嫁地、所嫁人姓名。这样不仅妻方家谱可以通过家谱查到本家族,本家族也可以通过自己家族查到女儿家族。

六、后记

后记写一些感想即可。

如果写家谱!

有了上面家谱的格式,下面就是如何写了,很多人都想写,但感觉自己对家族一无所知,所以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到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家谱最多的图书馆)看看,80%的都是从某个时期开始记录的,真正能倒推上千年的几乎没有。从另一个角度看,你现在不写,你的孙子还知道你的存在,你的曾孙、玄孙恐怕就很难说了。因此,对于家谱,如果你想写,马上要做的就是:Just do it。

决定了做,就是怎么做了,说着简单,实际做起来却不容易。一般来说,首先是赶快问你的爷爷或爸爸,一般来说,每个人一生都知道自己爷爷、爸爸、儿子、孙子这几代,而你的爷爷自然能帮你把祖先提高两代。1949年建国新,真正在城市里长大的并不多,所以到你的故乡里找找,是第二步要做的事。通常如果能到找本族人,或祖坟,通过墓碑碑文也能查到一些资料。

如前所述,编族谱最忌讳的就是乱写祖先,乱写祖先既没什么意义,也会使后人信以为真。我认为努力去找自己祖先是谁,还不如把现代的优秀的人好好写写,让后人知道自己。当然写现在人是很难的,众口难调,不管怎么写,通常总会有人满意,有人不满。

现代家谱主流格式主要分为欧式、苏氏、欧苏(结合)式,其他大多是它们的演化格式。这里提供几种,供参考!

主流格式:

1欧式谱例:是指北宋欧阳修编《欧氏家谱》时所创立的修谱体例。其体直序,世序横推,以图的形式列出祖先世系。每五世一图,第二图自五世起至九世,第三图自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欧主张“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到五世玄孙”,“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惟书生男不书生女,书善不书恶”。其所谓“可见之世”,即由已身而上,父、祖、曾祖、高祖,下及子、孙、曾孙(重孙)、玄孙共九代,亦称九族。所记内容包括传主名讳、字号、仕宦、匹配、享年等。其特点是一目了然,便于查找。

2苏氏谱例:是指北宋苏洵在修《苏氏族谱》时所创立的修谱体例。影响极大,时至今日,仍是许多姓氏和宗族修谱的范例。其体平列,世系直陈,用表格的形式记述先祖世系。其谱例以五世为表(图),以宗法为则,详近略远,尊近贬远。先画出五代世系表(图),接着写表(图)中人物的世系录。在世系录中各人名下注明其功名、仕宦、行迹、配偶、生殁、埋葬地,并依次书写子孙后代,各代标明辈分。主张睦族、恤族、化俗。他所创谱式的特点是篇幅大,记载的内容多。

3欧苏(结合)式:

结合“欧式”和“苏氏”谱例的优点,使得世系成员的宗法关系和详细资料一目了然,因其合理的编排格式,越来越多的宗谱改用了这种格式,目前江浙闽一带使用较多。

其他演化格式:图文对照式、横排图表式、竖排图文式、表记式、图记式

尊敬老人是汉族的永恒传统。尊祖就是对祖先的崇拜。在商朝,我相信神和祖先是一体的,而在周朝,我相信神和祖先是二元的,祖先崇拜是更重要的传统。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供奉有功德的远祖和有血缘关系的近祖。

祭祖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代。民间祭祖活动还是很隆重的,有时还有祭祀、堂祭、节祭、年祭、宅祭、庙祭等。逢年过节,有些人一定要瞻仰历代先人的遗容和面容,以示不忘先人,与先人分享快乐或请先人保佑。汉族人祭祖的地方叫祠堂,祠堂、祠堂随处可见。

在长期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下,汉族人喜欢群居,定期编家谱,这与祭祖习俗有关。因为住在一起,汉族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itruns家族里,甚至五代同堂几百年。真可谓“古往今来富,风闻礼也”。

这个为了财富而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通常被称为“正义之家”或“正义之门”。明朝时,郑连九世住在浙江省浦江县,特敕令修建郑义门作为赠表。现在的家庭趋于小型化,但家庭中的家庭更常见于家庭。

尊敬老人的习俗,从尊敬祖先开始,在汉族中根深蒂固。说:“孝顺不尴尬。总会给你的。”这意味着孝敬老人的孝心是无穷的,将永远影响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国家。从此,汉族人尊老的习俗就是一个值得发扬的优良传统。

当然不用啦,每个家族家谱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好比你不能到街上随便找个男人就认他当爸爸。

无论哪个民族,修家谱都只能记载本家族的祖先,比如从你开始向上记载你父亲,你的叔叔们,姑姑们,你爷爷,你的叔伯爷爷,你的姑奶奶,你的太爷爷,你的祖太爷……总之都是你家族的人,而不可以记载别人家的人,这就是家谱。

满族中为什么关姓的是大姓? 有没有来源啊?

关姓氏来源如下: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锡伯族瓜尔佳氏,满语为Korgia Mongu,是非常古老的东北地区姓氏之一,人数很多,既有古代辽西鲜卑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