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哪些人参与了?结果如何?
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兵黩武、滥用民力,搞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军遍及全国。据史书记载,当时大大小小的反隋势力多达百余支,有“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之说,李渊团伙就是大大小小的起义军中的一支。
大业13年(公元617年),李渊打着“匡扶隋室、废昏立明”的旗号向关中进发,攻下关中以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傀儡皇帝不好当,过了几个月,杨侑被迫禅位给李渊,这就是历史上的唐高祖。
在反隋过程中,李家兄弟配合默契,但是到了唐朝建立以后,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分工发生了变化,李建成主要呆在宫内协助处理政务,而李世民则是继续带兵打仗,这样一来使得李世民的功绩越来越显著。
不久,太子李建成感觉到了威胁,开始与弟弟李元吉合谋整李世民,与李世民团伙争得你死我活,奈何李渊始终向着李建成。李世民为此率领十人埋伏在玄武门,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退位。
(一)长孙无忌——被逼自杀
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他是李世民的发妻长孙皇后的胞兄,长孙无忌很有谋略。李渊起兵以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成为李世民最得力的谋臣。
当李世民的功绩超过太子李建成之后,李建成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手下谋臣很担心,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现在与太子已经结怨,一旦爆发,恐怕会影响到国家存亡,不如先下手为强。”
房玄龄的一番话说到长孙无忌的心坎里去了,于是他们两个拉上杜如晦一起游说李世民诛杀太子和齐王。
公元626年,李建成从中作梗,房玄龄、杜如晦被逐出秦王府。这个时候李世民手下的谋士只剩下长孙无忌一人,长孙无忌感觉到了空前的危机,与大家一起游说李世民先动手,李世民下了决心。后来李建成准备伏杀李世民,李世民终于决定发动政变。
李世民继位以后,授长孙无忌为大将军,后来一路飙升,最终官拜宰相。李世民病逝以后,长孙无忌受先帝所托辅佐新帝。后来长孙无忌遭到小人的陷害,惨遭流放,最后自杀身亡。
长孙无忌剧照
(二)尉迟敬德——得以善终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今天山西朔州人,鲜卑族,从小依靠打铁维生。隋朝末年,尉迟敬德平定高阳暴乱,从此名声远扬。刘武周起兵反隋之后,尉迟敬德投靠了他。
武德三年,李世民率军攻打刘武周,刘武周兵败逃跑,但是尉迟敬德却死死坚守介休县,李世民派李道宗等人游说其归降唐朝,尉迟敬德识时务,从此追随李世民。
尉迟敬德也是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核心人物,他因射杀李元吉有功,被封为吴国公。贞观17年,尉迟敬德请求告老还乡,不在过问朝中之事。
显庆三年(658年),尉迟敬德去世,享年74岁,唐高宗下令让朝中大臣参加尉迟敬德的哀悼活动,尉迟敬德也算得以善终。
尉迟敬德剧照
(三)侯君集——谋反被杀
侯君集是今天陕西旬邑县人,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追随李世民,并立下战功,受到李世民赏识,后来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立下战功,被封为潞国公,又因灭东突厥有功徙封为陈国公。
侯君集晚年不得志,整日郁郁寡欢,此时太子李承乾也失意,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于是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开始密谋造反一事,却以失败而告终,侯君集被处死,其家人流放岭南。
(四)张公谨——病逝
张公谨本来是王世充的部下,后来受尉迟敬德推荐,追随秦王李世民,后来协助李世民杀兄弟,因功被封为定远郡公,贞观六年,张公谨病逝,年仅39岁。
(五)刘师立——善终
刘师立也是早年跟随王世充,王世充兵败以后,李世民因赏识刘师立的才华,将他赦免,并授其左亲卫。后来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立下大功,授大将军,最终官拜始州刺史。公元640年,刘师立去世,算是有个好的结局。
(六)公孙武达——善终
公孙武达是今天陕西西安人,隋朝统治时期,公孙武达做过禁卫军,隋朝末年投靠李渊,李渊登基称帝以后,跟随秦王李世民伐刘武周立下大功,后来屡立战功,授清水县公。
李世民登基称帝以后,公孙武达先后任肃州刺史、东莱郡公,唐高宗继位以后去世。
(七)独孤彦云——壮烈牺牲
独孤彦云今天甘肃秦安人,后来在玄武门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有功,授历阳郡公。最后在唐灭东突厥之战中壮烈牺牲。唐德宗继位以后,将独孤彦云的画像放在凌烟阁,凌烟阁是唐代专门用来表彰功臣的高阁。
(八)杜君绰——善终
隋朝末年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杜君绰也积极响应,加入反隋队伍之中,后降唐,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因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有功,授开国县侯。李世民继位以后,杜君绰升任为怀宁县开国公。后来跟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斩杀敌军三万。公元662年12月的一天,杜君绰在上朝的时候去世,享年62岁。
李世民剧照
(九)郑仁泰——善终
郑仁泰很早就加入李世民集团,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玄武门之变的先锋,因功授游击将军,李世民继位第四年,授其公爵。后来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郑仁泰也参加。最后在平叛铁勒中吃了败仗,被降职,在第二次平叛铁勒之后不久去世。
(十)李孟尝
李孟尝是今天河北赵县人,隋朝末年,李孟尝跟随王君廓起兵反隋,后降唐。李孟尝降唐后常常跟着李世民外出征战,功勋显著。武德九年,因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立下战功,授武水县开国公。
李世民统治时期,因克东突厥有功,徙封为汉东郡开国公。唐高宗继位以后,先后担任右监门卫将军、右威卫大将军等职务。乾封元年(666年)去世,享年74岁。
李世民剧照
李世民杀兄逼父退位受到后世之人斥责,但是如果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去看,李世民不可能等到李建成先动手之后再出手,因为情况已经很危机。而且当时唐朝迫在眉睫的是尽快消除政出多门的态势,国家需要太平,老百姓希望过上安稳的生活。所以大家不要去纠结谁先动手,能够还天下一个太平才是当务之急。
http://postbaiducom/fkz=204365789唐代皇帝的服饰有大裘冕、衮冕、通天冠、武弁、平巾帻、白帢等。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时穿的礼服,包括礼帽和礼服。礼帽两边悬着的黄绵对着双耳,以示不听无益之言。凡是郊祀、朝贺、宴会等,皇帝都戴通天冠,这种皇冠比以往的通天冠质地精良,有二十四梁,附蝉十二首,加珠翠、金博山(山形饰物)。唐代群臣服饰:一品官服衮冕,二品官服鷩冕,三品官服毳冕,四品官服絺冕,五品官服玄冕,六品至九品祭祀时服爵弁,武将朝参时服武弁,文官九品服弁服。文官朝参时戴进贤冠。进贤冠以梁数多少表示品级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及国官一梁。法冠,以铁为柱,饰珠两枚,成獬豸形,是御史大夫、中丞等司法官员戴的。幞头,包头软巾,也叫四脚、折上巾,有四条带,两带系于脑后下垂,两带反系头上,今其曲折附顶。它始于北周。唐代把四脚改成两脚。两脚左右伸出,叫「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两脚脑后交叉,叫「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皇帝用硬脚上曲,人臣用硬脚下垂。唐代中叶,二脚以铁丝做骨架,稍翘。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圆领袍衫是唐代官员平时穿的服装、它用织有暗花的料子制成,在袍服下部通常有一道襕,名为襕衫。武则天时出现一种新式服装,即在不同职别官员的袍上绣有不同的图案。文官袍上绣飞禽,武官袍上绣走兽。这可以说是明代补服的发端。唐代文武百官都着靴。当时不仅有皮靴,还有麻靴。到南唐时,便有了比较讲究的「银缎靴」。
当时的佩剑有金装剑、苍玉剑,有只佩、双佩等品级规定。皇帝佩「鹿卢玉具剑,火珠镖首」;皇太子佩「玉具剑,玉镖首」;侍臣佩剑相当普遍。朝廷上百官走动,佩剑铿锵作响,好不威风。还有一种剑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威,即上方宝剑,也作尚方宝剑。它是皇帝御用的宝剑,亲信大臣得到它,有权先斩后。唐代的戎服,「将军用袍,军士用袄」。延载(公元694年)以后,在将帅袍服上绣狮、虎、鹰等图纹,以示勇猛。当时军队一半以上配有铠甲。甲胄形制有明光甲、细麟甲、山文甲等十三种。最普遍的是穿明光甲,以十字形甲带系结在胸前,左右各有一块圆护和肩缀披膊。腰下部左右各有一块「膝裙」,小腿各加一只「吊腿」。唐高宗时,铠甲前身分左右两片,每片在胸口处装有圆形护镜,既可保护自已,又起晃眼作用。铠甲背部连成一片。前后两甲在肩部用带扣相连。两肩披膊作两重,上层作虎头状。
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法服;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宫廷日常服装称为常服,常服具有时代的特征。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至636年)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装的律令,计有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妇之服六。内容基本因袭隋朝旧制,天子的14种服装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通天冠、缁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恰。皇太子的六种服装有衮冕、远游冠、公服、乌纱帽、弁服、平巾帻。群臣的22种服装有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平冕、爵冕、武弁、弁服、进贤冠、远游冠、法冠(獬豸冠)、高山冠(侧注冠)、委貌冠(与皮弁同制)、却非冠、平巾帻、黑介帻、介帻、平巾绿帻、具服(朝服)、从省服(公服)、婚服;皇后的三种服装有袆衣、鞠衣、钿钗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种服装有褕翟、鞠衣、钿钗礼衣。命妇的六种服装有翟衣、钿钗礼衣、礼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钗礼衣。以上各类服装的配套方式和服用者对象及服用场合,《唐书·车服志》都有详细说明。凡是从祭的祭服和参加重大政事活动的朝服(又称具服)、制度与隋朝基本相同,而形式上比隋朝更富丽华美。一般场合所穿的公服(又称从省服)和平时燕居的生活服装常服(又称燕服),则吸收了南北朝以来在华夏地区已经流行的胡服、特别是西北鲜卑民族服装以及中亚地区国家服装的某些成分,使之与华夏传统服装相结合,创制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服装新形式。其中像缺胯袍、〓裆、半臂、〓衣、大口裤等都是例子。缺胯袍就是直裾,左右开衩式的长袍,又称四〓(音撰,衣缘也)衫,它可以和幞头、革带、长靿靴配套,成为唐代男子的主要服装形式。唐代官服发展了古代深衣制的传统形式,于领座、袖口、衣裾边缘加贴边,衣服前后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后襟下缘各用一整幅布横接成横襕,腰部用革带紧束,衣袖分直袖式和宽袖式两种,窄紧直袖的称为〓衣,《释名》说它“言袖夹直,形如沟也。”这种款式便于活动。宽袖大裾的款式则可表现潇洒华贵的风度,称圆领衫、袍,上自帝皇、下至厮役都可以穿。幞头、圆领、革带、长靿靴配套的服式,一直流传到明代。
唐代冠服制度在武德令推行之后,也在不断修改完善,它上承周汉传统,从服装配套、服装质料、纹饰色彩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对后世冠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唐以前,**上下可以通服,例如隋朝士卒服黄。唐代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赭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色彩。唐高宗李治(公元650年至683年)初时,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黄(如色光偏冷的柠檬黄等),至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恐**与赭黄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黄。从此**就一直成为帝皇的象征。
唐高祖曾规定大臣们的常服,亲王至三品用紫色大科(大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玉带钩。五品以上用朱色小科(小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草金钩。六品用**(柠檬黄)双钏(几何纹)绫制作,腰带用犀钩。七品用绿色龟甲、双巨、十花(均为几何纹)绫制作,带为银銙(环扣)九品用青色丝布杂绫制作,腰带用瑜石带钩。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至649年)时期,四方平定,国家昌盛,他提出偃武修文,提倡文治,赐大臣们进德冠,对百官常服的色彩又作了更细的规定。据《新唐书·车服志》所记,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銙(装于带上的悬挂鞢〓带的带具,兼装饰作用)。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銙。五品袍浅绯,金带十銙。六品袍深绿,银带九銙。七品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銙。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七銙(总章元年又禁止流外官及庶人服黄,已见上述)。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因怕八品袍服深青乱紫(古代用蓝靛多次浸染所得深青泛红色光,故怕与紫色相混),改成碧绿。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穿紫袍始,才确定了以紫为上品的服装色彩格局,至宋元一直未变。到明朝才被大红色所取代。《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花式,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
唐代政府规定的服装色彩制度,在实际生活中其实是无法彻底执行的。唐高宗咸亨五年(即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五月,因在外官人百姓于袍衫之内,穿朱、紫、青、绿等色短衫袄,或在乡间公开穿这些颜色的袍衫,故又颁布过禁令。
唐代武官的服制花色,规定武三品以上、左右武威卫饰对虎,左右豹韬卫饰豹,左右鹰扬卫饰鹰,左右玉钤卫饰对鹘,左右金吾卫饰对豸。又诸王饰盘龙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对雁。后又规定千牛卫饰瑞牛,左右卫饰瑞马,骁卫饰虎,武卫饰鹰,威卫饰豹,领军卫饰白泽,金吾卫饰辟邪,监门卫饰狮子。唐太和六年又许三品以上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袄。这类纹饰均以刺绣,按唐代服装款式,一般应绣于胸背或肩袖部位。
唐代在战场上驰骋的都是人披马甲不具装的轻骑,步兵甲占步兵人数60%,《唐六典》记唐甲有13种,即明光甲、光西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锁子甲即曹植表中所说的环锁铠,《晋书·吕光传》记载前秦吕光在进攻龟兹城时见西域诸军甲如连锁,射不可入,隋唐时西域康国向中原朝廷进贡过此种铠甲。唐代将此种铠甲分成大中小三种型号,按体型高矮分给战士使用。《唐六典》武库令中记载着弓、刀、甲的种类,盾则改名彭排,计6种,即藤排、团排、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据注明,藤、团、漆、木都是古制。
唐代的冠帽制度
内容介绍
文件引入
文件引入
唐代的冠帽制度
(一)幞头
秦汉时期华夏地区身份高贵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贱的人戴帻,帻本是一种包头布,用以束发。在关西秦晋一带称为络头,南楚湖湘一带称为帕头,河北赵魏之间称为幧头,说或称之为陌头。使用时就是用一块巾布从后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在前额打结,使巾布两角翘在前额作自然的装饰,这在当时青年男子中间,认为是一种美的打扮,所以乐府诗《日出东南隅行》有“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之句。东汉以来有些有身份的人士,则用较完整的幅巾包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将幅巾戴法加以规范化,并以皂纱为之,作为常服。《北周书·武帝纪》说,“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折角巾就是将幅巾叠起一角从前额向后包复,将两角置于脑后打结,所余一角自然垂于脑后,就像现在有些女子包头巾的包法。但在陕西三原隋孝和墓、湖南湘阴隋墓、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出土的陶俑,头上所裹幅巾,有两角于脑后打结自然下垂如带状,另两角则回到顶上打成结子作装饰,这种形式就成为初期的幞头了。宋代俞琰《席上腐谈》卷上,说:“周武帝所制(幞头)不过如今之结巾,就垂两角,初无带。”正与上述的情况相符。更进一步的幞头是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所说:“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幞头为什么要在四角接上带子呢,原因是先前的幞头戴在头上,顶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带子,两角在脑后打成结后自然飘垂可成为装饰,另两角反到前面攀住发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观。武汉东湖岳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幞头,已可见到发髻隆起的外观。到了唐代,社会上流行高冠峨髻的风尚,所以又在幞头内衬以巾子(一种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幞头之下别施巾;象古冠下之帻也。”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巾子裹于幞头之内。”这种巾子1964年已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就是一种帽坯架,它可以决定幞头的造型,开始是平头小样,《旧唐书·舆服志》谈到唐高祖武德时期流行“平头小样巾”。以后幞头造型不断变化,武则天赐朝贵臣内高头巾子,又称为“武家诸王样”。唐中宗赐给百官英王踣(bó箔,仆倒)样巾,式样高踣而前倾,这种式样与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罗头巾及官样巾子,又称官样圆头巾子。这些幞头式样,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画中都可找到。如西安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寿墓壁画、咸阳底张湾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独孤开远墓出土陶俑的幞头,顶部较低矮,里面衬的可能就是平头小样巾。礼泉马寨村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郑仁泰墓及西安羊头镇总章元年李爽墓出土陶俑,幞头顶部增高,似衬高头巾子。高而前踣的式样,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戴令言墓出土陶俑中可以见到。天宝年间幞头顶部像两个圆球,该式样在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豆卢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见到。到晚唐时期,巾子造型变直变尖。至于包裹巾子的幞头,唐以前用缯绢,唐代改用黑色薄质罗、纱,并且有专门做幞头用的薄质幞头罗、幞头纱。
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开始称为“垂脚”或“软脚”。后来两根垂在脑后的带子加长,打结后可作装饰,称为“长脚罗幞头”。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章怀太子李贤墓石椁线雕人物中有这种形象。唐神龙年间(公元705年至706年)幞头所垂两脚形状变成或圆或阔,并在周边用丝弦或铜丝、铁丝作骨,衬以纸绢,这种幞头脚就是能够翘起的硬脚,称为翘脚幞头。到五代时,翘脚幞头广泛流行,《云麓漫钞》说“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焦叶之状,合把于前。伪孟蜀(公元934年至960年,后蜀)始以采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至刘汉祖(公元917年至974年,南汉)始仕晋为并州衙役,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文中开始把幞头脚改称幞头角,这种两只长角横
安史之乱后经颜真卿奏请,史馆议定加名将六十四人配享:
左列:
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
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
后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
太尉槐里侯皇甫嵩,
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娄侯陆
逊,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浚,
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梁大
尉永宁郡公王僧辩,
北齐尚书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柱国
太平公史万岁,
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
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
右列:
齐相管仲、安平君田单,赵马服君赵奢、大将军武安君李牧,
汉梁王彭越、太尉条侯周亚夫、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
后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太尉新丰侯
段颎,
魏太尉邓艾,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大司马荆州牧
陆抗,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太尉长沙公陶侃,
前秦丞相王猛,后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宋征虏将军王镇恶,陈司空南平公吴明彻,
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国公于谨、右仆射郧国公韦孝宽,隋司空尚
书令越国公杨素、右武候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
唐司空河间郡王李孝恭、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
振、朔方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齐丘、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
《宋史》卷105《礼志八》: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凡七十二将”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档
一档:张良
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
三档: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
四档: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飃、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但、郭元振、李晟,并东向。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哪些人参与了?结果如何?
本文2023-11-10 18:54: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5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