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0浏览:1收藏

姓氏起源,第1张

  叶(Yè 叶)姓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颛顼后裔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颛顼后人沈诸梁,又称叶公,叶公即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楚惠王时期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叶公在叶邑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平定白公之乱,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其后裔以邑为氏,叶邑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

  2、出自叶调国。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叶为姓,传名竹帛。

  3、出自中国古姓。中国古姓中的“叶阳氏”、“叶大夫氏”今天已经见不到。按照两字姓、三字姓转为单字姓的规律,叶阳氏、叶大夫氏后来也改为叶氏。

  4、出自其他源流和少数民族有叶姓:

  ① 据《姓氏考略》所载,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内)蛮有以叶为姓者。如春秋时吴国人叶雄即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

  ② 满族纳喇氏、叶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湾土著、彝、蒙、土家、锡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周姓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

  一、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

  三、是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间,唐玄宗名叫李隆基,为了避讳,把姬氏改为周氏。

  五、是鲜卑族复姓中有贺鲁氏,后改为周氏。

  六、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

  七、周氏除上述来源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改姓、赐姓而姓成的,还有冒为王姓而成的周氏。

  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

  一、黄帝后裔,以国为姓,受姓始祖胡公满

  二、出于陈国公族后裔。

  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陈完这一支主系之外,在陈国内乱至亡国期间,还有三支陈国公族后裔避居他乡,亦以国为氏姓陈。据史料载:其一居陈留者,出自陈哀公之子留。其二居阳武或颍川者,出自陈潜公之长子陈衍。其三居固始者,出自陈闵公次子温之后陈琏。

  编辑本段三、少数民族陈姓

  北魏鲜卑族陈氏 据《魏书·官氏志》记载:五代北魏鲜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而到洛阳,在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定族姓时,于496年改为单姓陈氏。

  女真族陈氏 主要系女真族皇族完颜氏所改,有的在金末已经形成。

  蒙古族陈氏 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已经降明的蒙古贵族的姓。

  满族陈氏 有两种情况:一是后金努尔哈赤统治时,居住在东北的汉族陈氏,被强迫改为满族陈氏;二是本系满族姓氏,改为陈氏,仍属满族。

  哈尼族陈氏 如国家民族委员会委员陈文兴、第五届政协委员陈批鲁等即是哈尼族陈氏。

  侗族陈氏 如广西民族研究所副教陈衣、《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一书作者陈璃春园等即是侗族陈氏。

  土家族陈氏 如第六届人民代表、湖 北人陈忠信即是土家族陈氏。

  布依族陈氏 如贵州省民委副主任陈永康即是布依族陈氏。

  瑶族陈氏 湖南新宁县黄卜洞瑶民、麻雷洞瑶民、圳源洞瑶民及汝城县瑶民个均有陈氏。广西大瑶山山子瑶十五姓也有陈氏。

  京族陈氏 为该族大姓,如第六届人民代表、广西防城县人陈润芬(女)即是京族陈氏。

  羌族陈氏 如第六届人民代表、四川茂汶县人陈花花(女)即是羌族陈氏。

  回族陈氏 明成祖时,山东历城回民陈氏被指定为葬于德州北郊北营村的苏禄东王墓供役。民国初年,由河南各地迁到湖北沙市三岔路、迎禧街一带的回民有陈氏。

  苗族陈氏 如广东省民族委员会委员陈斯德、城步县政协主席陈加寿等即是苗族陈氏。此外,壮族、黎族、彝族、朝鲜族、白族、高山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也都有陈氏。

  编辑本段四、他姓该姓冒姓

  曹姓改为陈姓: 浙江海宁陈氏,原系曹姓,陈氏之女为妻,生了四个儿子,便销声匿迹了。

  高姓改为陈姓:唐朝末年有个叫曹宪来的人,娶都姓母亲陈氏之姓,这一支曹姓

  到了宋代,陈姓后裔中有一个叫陈文龙的,作了高官显宦,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陈姓成了海宁望族。浙江海宁一姓高的人家,是南北朝时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后,几经陵谷变迁,他的后裔默默居住海宁,成了普通百姓。传到第十四代高谅时,历史已进入了元朝,他因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只得入赘于陈氏之家,高姓也改为陈姓了。西晋末年的陈元达,原来姓高,曾在匈奴人刘聪建立的汉国任职,因为占卜者说他的生辰八字妨忌父亲,便改高姓为陈姓。隋朝时杨坚有一心腹干事陈茂,他本来是河东猗姓人,却冒姓陈氏,并受封为伯爵。

  白姓改为陈姓:隋朝还有一个叫陈永贵的将军,原来是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地区,约相当于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地带)地区的胡人,姓白,甚得杨坚宠信,官至柱国,兰、利二州总管,封北郡陈公,永贵便以封号中的陈字作为自己的姓氏。明朝统一全国后,朱元璋为笼络已经降明的蒙古贵族,往往赐给汉姓汉名,如恰恰赐名陈守忠,哈哈赐名陈元等。明成祖时,灭安南国黎朝,国王黎季厘寒流笔大多移居中国,其子改姓名陈澄,官至工部尚书。

  陈姓改为其他姓: 西魏时,赐许昌公陈忻姓尉迟,不过,时间很短,至隋初又恢复了陈姓;明朝末年,湖南湘潭陈氏,因遭家难,有一人冒姓郭,称为郭金台。

  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史称万年之陈氏。

  唐朝初年,原丘兹王的后裔帛(白)永贵人仕内地,因姓氏罕见怕受歧视,也改姓汉族大姓陈,此后也以陈姓知名,史称陈永贵。他有孙名令英,史书也称陈令英。唐末,浙江宁海人曹宪来人赘陈家,生子4人,也冒姓陈。

  元朝时,原北齐清河王高岳的14世孙高谅入赘陈家,子孙也改姓陈。明初,明太祖赐西域胡人某为陈姓,其孙陈友,后来官至右都督,爵封武平伯。

  明成祖时,灭安南国黎朝,黎王之子澄改名陈澄,仕明,官至工部尚书,子孙也以陈为姓。

  刘矫的后裔有改陈姓的史称广陵陈氏。

  林姓起源

  1、林姓出自子姓,血缘始祖相传源自名臣比干,“三代孤忠”的他以忠正敢言而闻名,后被暴君纣王挖心,他的夫人妫氏逃难到今天河南卫辉、淇县一带的长林,生下一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赐他儿子林姓,并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一带),此人就是林坚。林姓由他最早发源,后人尊他为受姓始祖。林坚的子孙后来形成了著名的西河郡、济南堂、下邳、晋安林氏、九牧林等郡望,还有问礼、九龙、忠孝等堂号,成为林姓最大派系。

  2、林姓的另一个起源出自姬姓,是东周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的小儿子姬开,他的子孙以他的字“林”为姓。因起源于今河南洛阳一带,林姓家谱中就称为河南林。

  3、此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将鲜卑族等原先丘林姓氏的都改成林姓,并注籍为河南洛阳人。其他少数民族中有满族的林佳氏和布萨氏也都有改姓林。

1544 年,是个龙年,81 岁的湘中巨富罗瑶去世,葬在内阁学士张治为他买的官地——湘江株洲段最下游的鼓磉洲。这是个形似一尾大鱼的江心岛,罗瑶的墓正好在 '' 鱼头 '' 处。

于鼓磉洲罗氏而言,这并非巧合。五世祖罗瑶就如罗氏家族这尾大鱼的 '' 鱼头 '',他的出现不仅是罗家崛起的开始,也是罗家从土豪之家到书香之家,再到官宦之家,在湖湘大地显望 500 余年的开端。从罗瑶开始,罗氏就已经着手 '' 编织 '' 一张关系网。通过联姻,罗氏的这张 '' 网 '' 越来越大。

罗瑶去世 476 年后,罗氏第二十代传人、广州大学教授罗宏花了五年时间,查阅包括族谱、族人遗著在内的数千部历史文献,寻访族人和专家无数,整理出《湖湘世家 · 鼓磉洲罗氏》。他发现,罗氏通过联姻,与湖南各大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门当户对的 '' 亲戚们 '' 休戚与共,互相成就,再通过各大家族的姻缘线,几乎串起一个蔚然壮观的豪门世家群,折射出一部湖南近代史,乃至中国近代史。

01

成为书香世家,

绕不开方上周氏

明嘉靖年间,繁华的湘潭出现了两个 '' 半城 '':方上周家周环,鼓磉洲罗家罗瑶,两家结为亲家,开启了罗、周两家延绵 400 余年的姻亲友好。

方上周氏分布在湘潭县射埠、石潭、黄荆坪一带。周环是湘潭巨富,据说周家的田地分布四个县,从周家去州府,一路都在周家的田界里行走。不仅如此,这个家族还有着非常厚实的权力资源,先后出过 7 名进士、23 名举人、4 位武举,明末清初时尤为突出。自周环后,他的侄子周之屏、周之翰、周之光、周之基、周之命、周之龙,先后中举或进士,入朝为官,被称为方上周家六子。周家也一跃成为财富和权力并彰的家族。

△鼓磉洲罗氏通过联姻,与湖南各大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门当户对的 '' 亲戚们 '' 休戚与共,互相成就,再通过各大家族的姻缘线,几乎串起湖南所有世家,勾勒出一部湖南近代史,乃至中国近代史。

之后,周家又出了周圣楷,他的史学著作《楚宝》,被称为 '' 迄今最完备的一部楚志全书 ''。周圣楷之后又出现了诗文曲艺俱佳的周星。延至乾嘉年间,出现了周系英,中进士后官至内阁学士、户部侍郎,诗文也闻名遐迩。还有诏字辈、诒字辈的周家儿女数十位,都以诗文闻名。

除了这些耀眼的男士,周氏女诗人群体也是十分独特的存在。在《湘潭县志 · 列女传》(光绪刊)中,王慈云、周诒端、周诒蘩、周翼杶、周雅宜、周絜等人都收录其中。跟如此辉煌的家族强强联姻,不得不佩服罗瑶的眼光。

周环之女十五岁时,带着丰厚的嫁妆嫁给了罗瑶长子罗大钦。周**浸润方上周家家风长大,是位知书达礼的女同学。她从小就被族人教育 '' 要保持大族风范、书香世家传统,必须读书明理 ''。这些好的家教也随她带入了罗家。

周**来到罗家后不久就开始主理家政,她善用礼法主事,在她的操持下,罗家日益隆盛,已达到牛千余头,童婢五百的规模。尽管如此,罗家子弟并不奢靡,一直勤俭持家。周**常做善事,明嘉靖乙巳年收成歉收,乡邻闹饥荒,她拿出家财赈灾,救活了不少人。她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教育儿孙,还经常说 '' 未有不读书而能居官食禄者 ''。

这是罗氏和周氏记载最早的联姻。两家的结合,对罗氏家业壮大至关重要,也为罗家成为书香世家铺好了道路。

罗大钦之后,罗周两家的联姻绵延 400 多年。到罗汝怀时,两家在湖湘世家中已有相当名气,关系更为密切。罗汝怀娶了周家知名女诗人周诒絜,她是永绥厅训导周系蔚的女儿,叔叔周系英为乾隆年间进士,皇子的老师,官至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名重一时。周诒絜的兄弟姐妹也大多都有诗名。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周诒絜肯定不是个无趣的人,从她的诗作中可以窥见,她甚至有自己的小个性。

两人成婚后,时常以诗文附和,难掩其中甜蜜。但周诒絜绝非只沉溺于小情调中,她写田家苦的诗篇,悲凉得 '' 不似闺阁语 '',她还留下《天启宫词》百首,这是既考诗才又考史识的题材。因涉及魏宦党和东林党之争,还有努尔哈赤和前明的厮杀,带着政治风险,但她却完美地规避了这些,对此,罗汝怀也称道不已。虽然周诒絜跟罗汝怀只在一起生活了十余年,但她渐渐影响了他,这些经历让罗汝怀此后成为湖南文坛诗文大家是分不开的。

也就在这时,周诒絜的堂妹周诒端、周诒蘩分别嫁给了左宗棠和张声玠,罗汝怀跟左、张成为连襟。

此时,罗氏跟周氏的联姻变得更加频繁起来。周诒絜姐姐嫁给了罗汝怀堂兄罗世枚,罗汝怀二姐嫁给周系英的侄子周诒谷,而罗汝怀的儿子罗萱又娶了周诒谷之女,罗汝怀的次子罗克进,由军功保举补用知府,娶了周诒泮之女。这还不算完,据罗宏粗略统计,至乾嘉年间,罗大钦后人娶方上周氏女的从八世到十六世有十多人,而罗家女嫁给周家的也不少。

正是这种绵延不断的姻亲,让罗周两家成为 '' 命运共同体 '',一起显望于湖湘家族中。

△湘江株洲段鼓磉洲罗瑶墓。图 / 记者常立军

02

与贺氏结亲,

进入湖湘精英集团最中心

提及罗贺两家的缘分,罗宏曾说过父母结婚时的小插曲。他母亲叫贺益绥,1926 年出生在善化贺氏家族。父母在部队相识,见家长的关键时刻,祖父竟有些犹豫,但得知贺**是善化贺氏后裔,又随即同意了婚事。

为什么一听善化贺氏,祖父就能同意父母的婚事呢?原来,罗宏母亲的高祖是贺桂龄,伯高祖是贺长龄、贺熙龄等湖湘名士。贺家一门同胞三进士,至今都是美谈。再往近了说,罗宏母亲的祖父贺师谦,是伊犁知府,敕二品资政大夫。伯父贺家栋继任知府,辛亥年举兵起义,掀开了新疆的民国史扉页。父亲贺家梁,随父兄戍边伊犁,掌文案。民国初年赴日留学,修政法。回国后在湖南警厅任监察长,抗战后退休为地方乡绅。至于母亲的平辈兄弟姊妹中,也是英才云集。如此显赫的家世,又怎会拒绝呢?

而从族谱看,罗氏族人中并没有显赫的高官大吏,若仅靠家族子弟执掌权力来维护家族显望,进入话语权中心绝非易事。罗氏却用联姻弥补了这一不足。事实上,罗氏能进入湖湘最高层官僚圈和文化圈,绕不开跟贺氏的姻亲关系。

那么善化贺氏跟鼓磉洲罗氏怎样产生交集的呢?这得从罗宏的七世族祖罗典说起。罗典是岳麓书院的山长,执掌岳麓书院 27 年,近代湖湘英杰大多都是罗门弟子,而罗宏母亲的伯高祖贺长龄、贺熙龄都是罗典的得意门生。随着贺氏兄弟步入仕途,贺氏成为当时湖湘最有文化影响力的家族。贺长龄、贺熙龄兄弟皆为嘉庆年进士,一个是湘中士人领袖,官至兵部尚书、云贵总督,一个为湖北学政,经世派重要人物。其弟贺桂龄是道光年进士,与李鸿章、沈葆桢等同榜,官至潮州知府同知。

道光十年(1830),贺氏兄弟回湘丁母忧,贺熙龄成为长沙城南书院山长。这期间,罗氏后人罗汝怀成了贺熙龄的弟子,随后又成了他的姻亲兄弟。在城南书院读书期间,33 岁的罗汝怀获选拔贡,次年就可进京廷试,若能高中,将直接进入仕途。可不幸的是,这时他妻子周诒絜去世。罗汝怀的这个人生转折,无形中也成为罗贺两家关系更进一步的节点。罗汝怀续弦,继室正好是贺长龄继室陈夫人的妹妹,他们成为连襟。这一下子提升了罗汝怀的辈分。

这时候,贺家的社会关系网已经遍及当时有名望的各大世家。罗宏查阅贺氏族谱发现,贺长龄八兄弟以联姻的方式串起了十多位尚书、督抚级别的显赫人物及家庭,'' 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士人领袖 ''。在湖南,贺熙龄执掌城南书院八年,又培养出左宗棠、邹汉勋、丁取忠等优秀学子,这些层层叠叠的关系网,使贺家成为湖湘英杰集团最中心,拥有最高的话语权。

而陶澍、左宗棠、曾国藩、胡林翼、彭玉麟、何凌汉、劳崇光、罗泽南、邓显鹤、唐鉴、江忠源、刘蓉、郭嵩焘、魏源、黎培敬、丁善庆、郑敦允等湖湘一流英杰人物及家族,都与贺家有姻亲、师友关系。罗汝怀的适时而入,让鼓磉洲罗氏顺理成章地进入贺家圈子。罗贺两家的缘分延续了两百余年。

03

跟郭嵩焘、张百熙家族联姻

延续晚清家族兴旺

1837 年,33 岁的罗汝怀在城南书院获选拔贡,21 岁的郭嵩焘中举,这一年,他们相识。比郭嵩焘大一轮的罗汝怀称其为 '' 同年 '',两人后来成为至交,进而成为亲家。

其实,罗郭两家的缘分并不始于此,而始于郭嵩焘曾祖父郭熊和罗典。富甲一方的郭熊是罗典的密友,他去世后,罗典亲自为他写了祭文。在罗典执掌岳麓书院的 27 年里,郭熊的儿子郭缄世、侄儿郭世偁、侄孙郭家暄都中了举人,是罗典的得意门生。到郭嵩焘兄弟时,他们又是欧阳厚均的弟子,也相当于罗典的再传弟子。罗汝怀大概怎么也没想到,族祖罗典早已为其和郭氏兄弟铺好了缘分。

这份难能可贵的信任和鼓励让罗汝怀很感动,后来,罗汝怀将三女儿嫁给了郭嵩焘弟弟郭昆焘的儿子。两人友情升华,成了亲家。往后,罗汝怀族孙罗正均又成了郭嵩焘弟子,罗郭两家的世交、同事、师生、姻亲关系,绵延了六代人。

鼓磉洲罗氏的姻亲关系还涉及长沙县的张百熙家族。这是两个教育世家的结合,典型的门当户对。

被称为 '' 中国大学之父 '' 的张百熙是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他曾当过清朝五个部的尚书,名气很大。张氏家族人才辈出,他祖父张再英是嘉庆年间进士,官至广东海丰知县,伯父张沄是咸丰进士,官至山西道御史,父亲张启鹏是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曾执掌澧阳、石鼓书院多年,是湖湘有名的教育家,他跟罗汝怀不仅是教育界的同行,还是诗友。也因这层关系,他们结成儿女亲家。罗汝怀将长女嫁给了张启鹏次子张璟同(张百熙二哥)。后来,罗汝怀的堂侄孙罗正宽,又娶张璟同之女,两家亲上加亲。

04

联姻编织的社会关系网不断扩大

鼓磉洲罗氏和湘潭黎氏的联姻也要归功于罗汝怀。

1833 年,罗汝怀的密友黎光曙中进士,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黎氏家族开始在湖湘世家中崭露头角。再往后,其长子黎福畴、侄儿黎培敬均中进士,黎福畴为曾国藩的军需官,后官至宁国知府,黎培敬官至贵州、江苏巡抚。黎家三进士之后,人才辈出,至民国时,黎氏后辈黎锦熙、黎锦晖等八兄弟在不同领域取得耀眼成绩,被誉为 '' 黎氏八骏 ''。

黎家显望时,鼓磉洲罗氏已经进入湖湘精英群体圈。罗汝怀虽比黎光曙小九岁,但此时,他已经跻身于湖湘文化中心圈,颇有名气。两人都爱好诗歌,经常诗歌唱和不断。黎光曙去世后,罗汝怀还为他作传。他们的友谊在黎光曙长子黎福畴娶了罗汝怀侄女后,也顺理成章变成了亲家。罗黎两家的关系一直很亲密,黎福畴 48 岁病故于安徽,罗汝怀儿子罗萱正探望曾国藩,立即决定返程,一路风尘,护送堂姐夫灵柩回湘潭。罗汝怀亲自为侄女婿写墓志铭。此后,罗黎两家一直保持世交关系。

鼓磉洲罗氏和王闿运家族也有三代姻亲的关系,罗汝怀堂姑妈嫁给了王闿运的堂祖父、国学生王之林,他堂姐又嫁给了王之林的儿子王士箴(王闿运堂叔)。若按辈分,王闿运要叫罗汝怀为姻舅。他少年时跟罗汝怀儿子罗萱,侄子罗芝、罗藩等交往甚密,可能罗汝怀还是他老师。往上溯源,鼓磉洲罗氏跟湘潭黄玉铉家族、石仑森家族也是亲家。罗氏族人罗作元娶湘潭世家黄氏之女,其曾祖父黄玉铉、祖父黄绳宪、父亲黄中谦均是湖湘名士。

黄玉铉又是湖湘传奇人物。吴三桂兵乱湖南时,年过七旬的他带着两个仆人逃难,竟然挑着两大箱子书,在颠沛流离中 '' 吟诵不辍 ''。这次兵乱后,当地豪强乘机圈地,田地均入富室,贫民衣食无着落,黄玉铉四处奔走,为民请愿,迫使朝廷做出改正,贫民对他极为感激。他以慈善闻名,康熙四十六年 ( 1707 ) ,湖南大灾,饿殍遍野,他用自家储蓄赈灾,救活数万人。

罗作敬迎娶的湘潭石氏,其家族也很有名望。她的高祖石万程是明代进士,官至徽州、常州知府,祖父石仑森虽为秀才,却因康熙年间上京告御状,揭发湘潭知县重刑逼征事件而闻名天下,后被官府报复构陷遇害。石氏族人虽因祖辈参与的历史事件受到牵连,但到嘉庆年间,族人石承藻中了嘉庆十三年(1808)的探花,他也是罗典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只是嘉庆末年因卷入湘潭土著与江西客商殴斗事件被贬,一蹶不振,石氏家族昔日荣光也日渐没落。

此外,鼓磉洲罗氏跟湘乡龙骧家族,乃至广东潮汕陈氏家族也有联姻。不仅如此,这张因联姻编织的社会关系网又通过其他家族的姻缘线继续延展开去,它的轨迹也是罗家家族利益和话语权的扩张轨迹。在旧时宗法社会,联姻是传统中国家族的一种重要的利益互联方式,更是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组织方式。正因为联姻这张坚韧的 '' 网 '',鼓磉洲罗氏历经 500 多年风雨仍然显望于湖湘大地。

作者:岑徵

诗名:湘潭周家园牡丹 其二

朝代:明

全文:

旭日晴霞态倍妍,画堂西畔赤栏边。

六宫粉黛群相妒,二月芳菲尔占先。

锦绣漫劳文士笔,胭脂徒费画工钱。

东皇最是相怜秘,异色名香不许传。

姓氏起源

  叶(Yè 叶)姓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颛顼后裔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