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可以告诉我郭氏家谱吗
找到一个本家啊,呵呵。
好像姓郭的没什么名人的。
历史名人
郭 隗:战国时代燕国大臣,为燕昭王招贤纳士出计献策,为燕国的兴起作出了贡献。
郭 伋: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初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任上谷太守,官至太中大夫。郭象:河南洛阳人,西晋时的玄学名士。
郭 璞: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博学多才。代表作为《游仙诗》,著有《江赋》等著作。并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典籍,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
郭 威: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人,五代时期后周王朝的建立者。在位时的一系列改革为赵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郭 象:西晋学者、玄学大师,所撰《庄子注》对后世影响很大。
郭 嘉:三国时魏曹操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尤以官渡之战显名。
郭 沔: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时音乐家、琴家、浙派创始者。作《潇湘水云》、《泛沧浪》、《飞鸣吟》等曲。
郭 标:广东省中山人,近现代史上知名海外人士,澳大利亚华侨领袖。
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唐代军事家。在平息安史之乱,维护国家统一中功绩卓著。
郭忠恕: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宋著名画家、文字学家。著有《佩 》三卷、《汗简》等。
郭若虚:宋代太原(今属山西省)人,著名书画评论家,所著《图画见闻志》集中体现了他在绘画上的主张及见解。
郭守敬:顺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人,元朝著名文学家、水利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主持编制了《授时历》,施行达360年,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
郭子兴:元代定远(今属安徽省)人,为元末起义军中江淮地区首领,后被朱元璋追封为滁阳王。
郭亮生:清代常宁(今属湖南省)人。自幼研习岐黄医术,医术精湛,著有《豆麻心经》一书。
郭嵩焘:清代湖南湘阴人,为中国第一位驻英大使,曾任广东巡抚、兵部侍郎等职。
郭沫若:四川省乐山人,现代史上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著有《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许多著作。郭永怀:山东省荣城人,著名的空气力学家,我国导弹、核武器的奠基人。
郭化若:又名郭俊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军事学家。曾任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1955年授中将衔,是位集诗人、学者与书法家于一身的将军,是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权威。郭化若原来文化水平很低,只上过5年学,全靠自学考入黄埔军校,学完中学的数理化知识。他从1938年起便研究精深的孙子兵法及其他古代兵书。解放后,他将大量论文汇集成册,成了我军研究军事辩证法的专家。
郭小川:河北省丰宁人,现代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人民日报》特约记者。
郭鹤年:祖籍福建省福州,生于柔佛邦新山市,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有“亚洲糖王”之称。曾被推选为亚洲十大富豪之一。
一、分布:郭子仪的后代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板桥郭村等地。
他长子郭曜后裔有两支迁徙。一支迁往河南固始,五代郭嵩迁往福建福州,渐渐的又从海边州县迁往海外;一支五代郭在徽迁往江苏南京,其后裔又迁往江西、湖南、广东等地,也有人再次迁出海外。
六子郭暧后裔有七支迁徙。一支迁到江西。一支在五代时前往杭州富阳,由富阳迁到福州,由福州迁出海外。一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后子孙散居在南方各地。一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由山西迁到安徽。一支迁到安徽后,由安徽迁到江苏。一支因汾州大雨山崩,迁其附近。一支迁到江苏,由江苏到湖南,在从湖南到四川、贵州、广西各地。
七子郭曙由一支从汾阳迁到河南再到宁波鄞县。
他们经历一千多年,遍布河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后又从福建、广东等地陆续迁海外。台湾郭氏族人就是从沿海各地赴台的。世界上的郭姓华裔、华侨主要集中在亚州。
二、郭子仪简介: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 人,祖籍山西太原。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初,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评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唐朝廷与唐朝军将发生矛盾导致长安缺乏防御,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吐蕃趁机长安缺乏防御之时入寇、攻入长安;唐代宗启用郭子仪,郭子仪调集军队。吐蕃占长安10余天,听说郭子仪与唐军靠近,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 公元765年,唐朝官员仆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纥入寇,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纥,唐军骑兵联合回纥,大破吐蕃。
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湖南郴州 临武县麦市乡上桥村就有一支郭氏 供奉的祖先就是郭子仪。他们的郭氏祠堂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了。你可以试着去找找线索
我这里可以查询的郭氏家谱中也有以下是郭子仪的子孙
安徽 亳县 亳县郭氏宗谱 [10卷] 1926年
姓氏起源:
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聚集地:
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已播迁于山东、河北。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三国时吴国有富春人(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一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以后并有部分人从台湾远徙欧美及东南亚。
台湾郭姓以台南最多,次为台北和嘉义。在台湾百家姓中名列第十四位。据史载,大陆郭姓迁居入台始于明末清初,最早是福建和广东两地的郭姓后代,随大陆人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而成行于台的,以后入台郭姓日渐增多,遂使郭姓在台世代相传。
堂号
"尊贤堂":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有招贤,先从我开始。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于是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于是强大起来。
郭姓另外还有"太原"、"华阴"、"冯翊"、"汾阳"等堂号。
历史名人:
郭子仪:唐朝名将,在中唐平息安史之乱,德宗时被尊为尚父,亦称郭令公。
郭守敬:元代科学家,为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他主持编制了《授时历》,施行达360年,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
郭 嘉:三国时,魏曹操之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尤以官渡之战显名。死时年仅38岁。
郭 璞:东晋训诂学家。博学多才,好古文奇字,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
郭 解:西汉游侠。折节以俭,以德报怨。
郭 纵:战国时,大工商业者。因经营铁冶炼铸造业而成为巨富。
郭棉生,又名郭大捷,祖居潮阳桃园,生于文革年间。中文大专学历,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班结业。1986年参加工作。业属桃园十世祖儒林郎郭就东公后人,清光绪武举人郭玉龙裔孙、桃园十二世郭仰文曾孙。中共党员、国际潮商会长俱乐部顾问、广东文化学会潮商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汕头)企业家协会创会发起人、副会长;北大潮商“爱心成就英才”扶贫助学基金发起人、广东作家协会会员、资深传媒人、潮阳第一届青年联合会委员,早年曾任为共青团潮阳市委《潮阳青少年报》主编、潮阳电视台采访室主任、专题部主任等职。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黑狐》、散文集《青春谣》(封面书名为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所题)、3创作电视剧《清满潮阳》并在各省电视台播出,擅长文学、影视创作、品牌策划、战略运营。其拯兴潮汕文化的情怀分别受到在京朱良先生(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许嘉璐先生(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嘉许,获朱良先生赠送墨宝“弘扬乡土优秀文化”,以资鼓舞。个人传略入编《广东作家大典》,个人事迹先後被《凤凰周刊》、《中外新闻》、《汕头电视台》、《潮商卫视》等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2011、2012、2013年连续三年登上《潮商》、《大粤商》、《当代儒商》封面人物。
「郭」源出:
一:据《潜夫论》及《风俗通义》所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是古代都城外面的护卫墙。
二: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国。或曰「郭公」(古代虢,郭二字同音)因以为氏。又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文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虢国,即郭国。东郭国在今河南省蒙阳县一带,公元前765年被郑国所灭,西国又名「城国」,在今陜西省宝鸡市东部,西周灭亡后,支族乃留原地称为「小郭」, 公元前687年被秦国兼并。北郭建都于上阳(在今河南省陜省东南部)占据今河南省三门峡和山西省平陆县一带,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几处之后子孙,皆为郭氏。
三:唐代回纥定居中原后,改姓「郭」,以从「郭子仪」之姓。
以河南郑州郭氏宗谱为例,其辈分表为:
武大新彦守,志承永世朝;
万尔生长太,明廷载元良;
汝其成先德,庆绍纪锁昌;
繁衍克和顺,家传本诏同;
洪基秉真正,迁祖思光隆;
师学化士法,京周文航兴。
传世的抄本有明郭萌修《泉州郭氏族谱》、丁惠之重修《郭氏奇山义房家谱》(1896)、郭其五撰《郭氏外引分支世系》(1891)、佚名重抄本《温陵螺阳奇山郭氏族谱》(1925~1931)、佚名重抄本《华山里顶前架郭氏家谱》(1940~1950)。
根据族谱记载进行的调查表明:明清以来,郭姓后裔分支迁居晋江县、龙海县、平潭县、江镜镇、宁德市,浙江的苍南县、富阳县、台湾省的鹿港以及菲律宾等地。
扩展资料: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家谱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经历了历朝历代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历史上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在我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
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作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
-郭氏族谱
-家谱
有谁可以告诉我郭氏家谱吗
本文2023-11-10 14:27: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5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