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琅琊王氏的家族历史是怎样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0浏览:2收藏

魏晋南北朝的琅琊王氏的家族历史是怎样的?,第1张

琅琊王氏,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家族之一。开基于两汉,鼎盛于魏晋,南朝以后走向衰弱。琅琊郡,秦朝时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汉袭秦制,琅琊王氏家族一直居住于琅琊皋虞和临沂之间,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便举族迁居金陵,衣冠南渡。南渡之后因对故乡思念的缘故一直都以北土地名为称呼,东晋元帝时又侨置南琅琊郡。

琅琊王氏源自黄帝玄孙后稷之后,到了周武王时推翻了商朝,周武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周朝,周分西周与东周,东周灵王太子晋为王氏肇祖。南朝宋何法盛在《晋中兴书·卷七·琅琊王录》中称 :“其先出自周王子晋。秦有王翦、王离、世为名将 。”其后是东周司徒王宗敬,其子王子成袭爵为司徒,其孙王彬官至中军大夫,赠武烈侯。王彬子王升官至秘书。王升子王宥官至大司徒。王宥子王硕仕魏,封广武君。王硕子王错仕魏,拜上将军。王错子王贡官至中军大夫。王贡子王渝官至大中大夫,封忠武侯。王渝子王息官至司寇,封忠烈侯。王息子王恢中军大夫,封伊阳君。王恢子王永袭中军大夫。王永子王颐号林泉隐者,隐而不仕。王颐子王翦仕秦,拜大将军。封武城侯。翦子王贲为秦将封通武侯,翦孙王离封武成侯。王翦祖孙三代仕秦,受封列侯。秦末王离为项羽所败,王离长子王元从频阳迁琅琊皋虞。

王翦、王贲父子是秦国灭六国的关键人物,除了韩国以外其余五国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均为此父子二人所灭,所以《史记·王翦传》中说“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秦朝统一天下以来,被秦始皇受封列侯者史籍中并不多见,然王氏祖孙三代皆受封列侯。可见一斑。其王元曾孙王吉,字子阳,官至博士谏大夫,王吉子王骏为御史大夫,王吉孙王崇官至大司空,封扶平侯。王吉祖孙三代皆以贤称著于史。又王崇子王遵,光武帝嘉其忠义,拜太中大夫,封向义侯。其后王遵子王音,为大将军掾。生四子:曰谊、曰浚、曰典、曰融。王音子王融,融公官至南康尹。王融生有二子,长子叫王祥;次子叫王览。兄弟二人虽同父异母,然皆是大孝子。卧冰求鲤是关于王祥的故事,王览友悌便是关于王览的故事。

王祥是魏晋时期的大孝子,汉未遭乱,王祥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一次徐州刺史吕虔征召王祥起为别驾,此时王祥以年近花甲,固推辞不接受。弟弟王览劝他,王祥乃应召。吕虔委以王祥州事。当时州郡寇盗很多,王祥率励士兵,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孝子王祥因得到百姓的爱戴,年迈古稀的王祥仕魏晋,仕晋间先后担任重要官职,为朝中三老,德高望重。西晋泰始五年(公元268年)薨,策谥曰元。22年后,公元290年晋武帝刚辞世,便发生了贾后专权的局面,从而引发了一场西晋诸侯王之间长达16年的动乱,史称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5年后便又爆发了永嘉之乱。

琅琊王氏家族的兴盛时期是东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许多家族都举族迁居长江以南避乱,王氏家族也是衣冠南渡。 在建康(今南京)司马睿在王氏家族的拥戴之下建立了东晋王朝,中兴了晋室。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地位名望之高其他家族根本无法取代。只有在淝水之战中崭露头角的谢氏家族能与之平肩,并被后人合称“王谢”。

南北朝时期,南朝四个小朝廷为宋、齐、梁、陈,皆偏居江左,南朝历时169年,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叫陈被隋朝所灭,继秦朝以来天下再次得到统一。在整个南朝间,琅琊王氏家族明显是声望高于实力。“王谢”也成为了当代后世名门望族的代名词。但是不乏文学名人,如齐梁时期的王俭就是一代儒学宗师,梁代的王融、王籍、王褒、王肃等是当时知名的诗人。王融便是永明体诗歌的几位创作家之一。

隋唐以后,真正意义上的琅琊王氏家族已经不复存在,虽然琅琊王氏在唐朝有宰相四人,分别为王方庆、王睿、王与、王抟,这几个小宰相要是与两晋南北朝的琅琊王氏家族相对比,这真是沧海一粟了。

      导读:东晋的四大家“王、谢、桓、庾”  ,以“王”为首,这就说明了,王氏家族的实力有多么大,以至于到当时的朝廷中,掌权的大部分是王氏家族中的一员。 

      琅琊王氏可谓是世家大族,从秦汉开始,一直到现在,还有王氏的传人。王翦,王贲父子开始,一直到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他的名气也算是很大的,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谁,他就是——王羲之,可王羲之的祖父是谁,或许大家就不知道了吧?

      东晋另一位大书法家,便是——王导。王导不仅是书法家,而且还是东晋的政权的奠基人之一,这就说明了琅琊王氏的智慧、文学、政治可不是盖的,而是真真实实的!

      先说一说王导的书法吧!他善于行草,而且写的也很棒呢!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流传于世,书法不好的我,要真向王导,王羲之学习学习呢!

      之后便是他的政治方面。王导的堂兄——王敦,是琅琊王氏中有名的政治家,并且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与王导算的上是“好朋友”了。王导已知道天下已经开始动乱,于是全心全意辅佐司马睿,暗中立下了兴复朝纲的意愿。当时,司马睿也非常信任器重他。当司马睿还在洛阳时,王导总是劝说他要尽快回到朝廷里来。

      王导后建议司马睿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来自于百度

      还有一件发生在王导和王敦身上的大事便是“王敦之乱”。

      起因是因为——东晋建立后,司马睿希望减弱琅琊王氏的影响力,于是提拔刘隗、刁协等其他士族人士,用以制衡王氏势力。司马睿亦忌惮掌握军事大权的王敦,亦疏远了曾经极力扶持自己,坐稳王位的王导。同时,王敦亦渐见专擅,如自行选置属下州郡官员,自行加任割据险处的何钦为将军,更意图安插亲信任州刺史。这些事都让司马睿感到厌恶,而王敦亦对司马睿的反抗行为大为不快。同时,受司马睿重用的刘隗亦不喜欢见到王氏的坐大,要求司马睿削弱王敦,并提议以宗室司马承任湘州刺史,出镇湘州,后王敦写信劝刘隗与他修好,刘隗亦拒绝。司马睿亦为防备王敦,让刘隗和戴渊以防备北方胡人为名领兵出镇,这都令王敦十分愤怒。太兴四年(321年)豫州刺史祖逖病逝,令王敦以为再无人可以在军事上威胁他,最终决意举兵动乱。百度

      虽然王敦和王导是堂兄弟的关系,但当时,王导拒绝王敦废晋元帝而立其他年幼的君主的想法。于是不久之后,就爆发了永昌元年(322年)的王敦之乱。王敦以杀刘隗为名进攻建康,并成功击败了朝廷军队。后来,晋元帝就给了王敦更大的权利,王敦当上了丞相,杀戮周顗等人,并在武昌遥控朝廷。不久,又受司马睿遗诏辅立司马绍。王敦意图夺位,但司马绍字道畿,称“晋明帝”已准备反击王敦。同时王敦亦患病,面对晋明帝的讨伐,只得由兄长王含与部下将领钱凤等领军与朝廷军队作战,最终以失败告终。王敦就在战事期间病逝,同时也结束了长达2年的叛乱。

      司马绍驾崩后,王导与外戚庾亮等共同辅政。庾亮不听王导等人的劝谏,执意征历阳太守苏峻入京,致使其举兵反叛。“苏峻之乱”平定后,王导驳斥众人企图迁都的念头,稳定局势。此后联合郗鉴继续执政,虽与陶侃、庾亮矛盾颇重,但终无大乱。

      “王敦之乱”这件大事已过,然后讲讲关于王导的几则小故事……

《世说新语》四十 近学王公

      周仆射雍容好仪形。诣王公,初下车,隐数人,王公含笑看之。既坐,傲然啸咏。王公曰::" 卿欲希嵇、阮邪?" 答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翻译:周仆射举止文雅,仪表堂堂,去拜访王公(王导),下车的时候,有好几个人搀扶着,王公含笑看着他。落座后,就傲然啸咏起来。王公问道:"你是想效仿嵇康、阮籍吗?" 周仆射回答:"我怎么敢舍弃眼前的明公(应指王导),而去效仿遥远的嵇康、阮籍呢?"

《世说新语》二十三 周王苦争

元皇帝既登阼,以郑后之宠,欲舍明帝而立简文。时议者咸谓舍长立少,既于理非伦,且明帝以聪亮英断,益宜为储副。周、王诸公并苦争肯切,唯刁玄亮独欲奉少主以阿帝旨。元帝便欲施行,虑诸公不奉诏,于是先唤周侯、丞相入,然后欲出诏付刁。周、王既入,始至阶头,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周侯未悟,即却略下阶。丞相披拨传诏,径至御床前,曰:"不审陛下何以见臣?" 帝默然无言,乃探怀中黄纸诏裂掷之,由此皇储始定。周侯方慨然愧叹曰:"我常自言胜茂弘,今始知不如也!"

翻译:司马睿(晋明帝)登基以后,因为宠爱郑皇后,就想舍弃明帝(司马绍)而立简文帝(司马昱)为太子。当时舆论都认为,不立长子却立幼子是不合道理的,而且明帝聪明果断,更应该立为皇储。周顗、王导诸公都极力相争,态度明确,只有刁玄亮(刁协)一人想拥戴少主,以此逢迎元帝的旨意。元帝就想付诸实施,但又怕诸公不接受诏命,于是先传唤周侯、王丞相晋见,然后把诏书给刁玄亮。周、王到来,刚上台阶,皇上已经事先让传令官传旨,让他俩先到东配殿等候。周顗退后几步,下了台阶。王导却拨开圣旨,径直走到御座前,问道:"不知道陛下有什么事要召见我?" 晋元帝默然良久,接着从怀里掏出黄纸诏书,撕碎扔到地上,自此皇储才定了下来。事后周顗很惭愧,感慨道:"我一直觉得我胜过茂弘(王导),现在才知道我不如他。"

     

秦淮江左王氏“三槐堂”后裔之由来

秦淮江左王氏起源于周灵王太子晋歙笙引凤,脱尘遐升,锡以为氏,此则王氏受姓之始也。唐太宗贞观六年(632)诏告天下,十九国梁姓中,王氏为琅琊,太原人,据《晋史》、《南书》载:两晋王氏豪族为临沂琅琊人。琅琊临沂是为江左王氏的祖籍。

三国东晋,宋齐梁陈延至随唐,王氏名贵显赫,达官仕宦,诗墨才人辈出。其祖王融、王祥、王览、王裁、王正为汉晋名宦,王羲之(321-379)父,淮南太守王旷首向晋琅琊王司马睿献策南迁,羲之幼纳於言,主张过江南下出镇建康。司马睿建康称帝,是为晋元帝,王羲之伯父王导为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宰相,号曰“仲父”。六朝时期,据《晋书》、《南史》载,王门十四代,名人达二百二十六人,“两晋衍宗支今,称山阴望族,三槐累世代,首推江左名家”。号称“三槐世泽,两晋家声”,名不虚传。

百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古名藏龙浦,又名淮水。在南京,自东水关起,正流入城,叫内秦淮,与城外护城河水合,长约十里,素称“十里珠帘”古秦淮。六朝时,秦淮河两岸居民密集,市井繁华。东晋时王、谢等大族宅居乌衣巷,即位于秦淮河畔。《资治通鉴》载称:“梁都之时,户二十八万”,如以一户五口计,即一百四十万之多。东晋永嘉元年(308),琅琊王移镇建康,“因吴旧都修而居之”。王导等重臣随迁至建康,《晋书》称:“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至正金陵新志》载称:“数千户”,亦达万人以上。此为金陵王氏名户之祖先。是时,王导劝司马睿从中收取贤俊,与之共事,辟掾百另六人,至朝廷任“掾”以上之官职。

南京秦淮河畔乌衣巷是东晋时王导、谢安大族的高门宅府之地。王、谢晋相之家,贤才众多,两家弟子裙履风流,倜傥潇洒,身穿黑色乌衣,为此人称这里“乌衣巷”,实为三国时东吴禁卫军“乌衣营”所在地。常在王导身边的有从侄王羲之、王承、王悦,素称王氏三少。一日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婿于导,惟一人在东床坦腹而卧,吃“胡麻饼”(烧饼),独若不闻。门生回禀太傅,郗太傅曰:“正此佳婿矣”!访之乃羲之也。王羲之少既有美誉,朝臣俱爱其才器,屡授之侍中吏部尚书,护国将军,屡不就,推迁不拜。自耳娶女嫁,使怀尚子平之志,迁出乌衣巷。据明正统七年《王氏宗谱》称:“晋右将军逸少宅第在金陵长干里宰相街,即今江宁街也”。

六朝江东故地,士大夫、政治家、军事家和艺术大师等知识渊博,才艺丰富的有识之士、文武人才辈出。书法家王羲之擅长隶、草、行书,有书圣之美誉。其子王献之和王导之孙王珣,乃清乾隆帝誉称的三希书圣。其传世作品,王羲之有《兰亭序帖》、《快雪时晴帖》、《上虞帖》、《寒切帖》、《丧乱帖》、《姨母帖》和《奉桔帖》,此外,是时弘扬道安《摩柯般若波罗密经》抄序其本,已随葬于唐太宗墓中。其临摹本和唐太宗李世民圣教序尚存,流传至今。王献之存有《中秋帖》、《东山帖》和《鸭头丸帖》的真迹。王献之的《中秋帖》和其父的《快雪时晴帖》以及其堂兄王珣的《伯远帖》号称三希珍品,清朝乾隆皇帝曾把它们珍藏在自宅“三希堂”书斋内。之后,上述珍品一度流失民间数百年。《中秋帖》和《伯远帖》两份珍迹流落香港,被外国人觊觎。1951年底,周恩来派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等到澳门办理此事,购回国内,现珍藏於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导之第五代孙王僧虔(王珣之孙)也是一代书法名家。其父王昙首,子孙分支仍居乌衣巷,兄弟聚会时,仕宦略微减。他曾为尚书令,尝为飞白体书法,题尚书毕,园行方止,修之不已,剽驰不已。其曾祖父王洽宅居建康禁中里“马粪巷”,据《南史》载:“王志(王僧虔之子),居家禁中里马粪巷,僧虔门风宽恕,兄弟子侄,皆笃厚谦和,志尤惇厚,所历不以罪咎劾人”,“时人号称马粪巷诸王为长者”。

僧虔论书,自言可比王子敬(献之),自浪书尚书今表,作飞白体书法以示之,卓越多奇,今时人吴郡顾宝先曰:“下官今为飞白屈矣”!对其从祖父中书令王子敬,尝云“弟书如骑驴,骎骎恒欲度骅骝之前”矣。

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得意於知朋会友,寄情於山水之间。是年为右军将军会稽(绍兴)内史。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嘉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石未仕时,亦居於此。时人孙倬、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永和九年(53岁),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农历三月初三),尝与同志四十一人,宴集於会稽山阴兰亭,写出《兰亭集序》,令后人传颂。羲之性甚爱鹅,尝草书道德经。应邀当众与群相赠路与之道士,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王氏后裔从乌衣巷迁徒至溧水思鹤乡(石湫乡)汤庄,繁衍石湫汤庄“鹅书堂”王姓。明末,世称国学大师的王伯沆(冬饮)之先祖自汤庄迁居於南京门东仁厚里。现在,南京秦淮区边营九十八号之一,即今王伯沆故居纪念馆也。

王导六子得孙众,其中,孙儿王珣得子王昙首又得二孙王僧倬、王僧虔。王僧虔以飞白书法诰示后人;另一孙儿王混生望家於暨一门,同朝青紫联弈不绝,为江东大将军。王混十九世孙王文炳(五四公),幼读诗书,夙传五车学富,彩笔生花,秀夺江郎。后奉简命,历任潼州刺史。存泉石晚年择里九江山麓石井山,为屠氏以终身,作石井寺开山之祖。

清光绪十八年,王氏《重修宗谱序》称:“王羲之命归会稽山阴(东晋太元四年,379)”右军之仲子徽之,留居建康宅地,城南长干里,历十二世至唐。

王徽之,字子猷,官至大司马参军,黄门侍郎。其父逸少侨居山阴,任会稽内守,他兄弟五人仍在建康为官。尤少猷看中南京沿秦淮河至东山江宁区的山清水秀,与东晋名相谢安一道,演绎出选址於建康上元里(江宁)道德乡山阴村(禄口镇曹村),营垒建墅的韵事。据《重修宗谱序》载,东晋太元五年(380),王徽之与谢安泛舟秦淮,见一山拥秀,奇而登之。后谢安结庐於期间,筑蔷薇洞於侧,是为土山在先;其后,王徽之择地植竹连墅,名其山曰竹山於后。

发现《王氏宗谱》的山阴村,地处铜山以东,石山以西,南临溧水河,水泽环绕,风景独好。如谱所载,“青山拥护,绿水萦绕”,“遂筑室於斯”。“为晋黄门侍郎王徽之子猷别墅”。晋元熙元年(419),“刘宋禅位,黄门挂冠”即改朝换代之故,王徽之被免职之后,没有再回会稽山阴,而是“避地上元铜阜”。此处“东巷登澄左西,右有笔架琴台之胜”。子猷曰:“此处远隔驿道市尘,近涧小桥流水,可宜君子居之”。“遂买地置业修宅”,“舍日与同志投壶敲琴赋诗,飞畅唱酬娱乐”也。王徽之隐居上元(江宁)县道德乡之后,别墅成住宅。据谱载,徽之“卒命卜兆竹山之原,今竹山寺公墓也。而山阴犹箕颖之,寄越二十余世”。

南宋(1250)末年,在朝为官待奉郎的王文炳(五四公,王混十九代孙),不畏权贵被罢免,举家曾过往上元铜阜别墅而邑名其村为山阴村。以后,携妻子举家择九江山麓石井山而终。是时,先祖王佑字景叔,系王混兄长也,曾仕为宋兵部待郎尚书,尝亲手植三棵槐树於庭院,世人皆称三槐王氏。王文炳《重修宗谱序》说:“南宋,五四公为朝待奉郎,罢官复归江宁,爰卜居於今之上元县道德乡而不望所自来”,“发族之祖志”。“仍以其名村落,修建‘三槐堂’宗祠,此即秦淮江左王氏自先祖王徽之以来,由王文炳列宗延续的秦淮江左王氏之祠堂”。“然非遥采兰亭韵事而名之也”。该地王氏“三槐堂”,经七百五十寒暑,虽然已毁尽,荡然无存,但是,王氏的三槐宗谱依在。在南京秦淮河畔江宁山阴村,王导、王羲之的后裔世孙依在,他们仍在那里生活、起居、繁衍、延续着。

上述,就是秦淮江左王氏“三槐堂”后裔之由来。

西晋王朝灭亡,但在长江之畔的建康仍留有一星火光,若隐若现。晋愍帝在被俘前传下诏书,让远在建康的琅琊王司马睿继位。司马睿作为皇室偏支,地位和名望并不高,他能将晋室火种延续下去吗?

这并不容易。

司马睿初到建康时,江东的名门望族很看不起他,从不拜见。不能获得当地士族认可,便无法在江东站稳脚跟。司马睿该如何应对呢?

对此,司马睿忧虑不已,幸而他身边有一位名臣—王导。

经过王导出谋划策,司马睿得以立足江东,成就帝业。王导的主意其实很简单,那便是炫势。你若容易被声势震慑,那么他便展现出声势。

你若容易被高名震慑,那么他便展现出高名。王导要展示的便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出行。

三月初三是上巳(sì)节,按照当地风俗要修禊(xì)祈福。

春日往往意味着新生,杂树生花,草长莺飞。在明媚的春光中,每个人都希望可以扫除旧日风尘和疲惫,赢得一年福运。修禊祈福便是在这一日,到水畔清洁。

普通百姓纷涌而去,达官贵人也纷涌而去,他们都欢欢喜喜地到江畔求福消灾。

三月初三,王导便选择了这一日。他要营造出一支庞大而华丽的出行队伍,还把在扬州担任刺史的堂哥王敦请来,一起部署。

瞧,司马睿乘坐华丽非凡的软轿,前面是威武庄严的仪仗队鸣锣开道,紧随其后的是骑着骏马的王导、王敦以及从北方而来的高官名士。

这一场景注定轰动江畔那些看热闹的人群。

江东名士顾荣、纪瞻得知这一消息,忍不住偷偷观望。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看到了王导、王敦这些琅琊望族对司马睿毕恭毕敬,看到了司马睿仪态非凡,神态高贵。

他们不禁十分惊讶,赶紧跑出伏在路旁,拜见司马睿。

就这样,司马睿的声名宛若春日溪水,在江东世族心中一路高涨。

王导趁势提出顾荣、贺循是江东名士,只要将这两人拉拢收服,其他人便不成问题。司马睿欣然同意。他立即遣王导登门拜访,请他们出仕。

顾荣、贺循高高兴兴地答应。而他们答应,则意味着江东的名门将会扶持司马睿。

自此,司马睿在建康站稳脚跟。五胡乱华,北方的名门士族在战火纷乱中逃离故土,仓皇到江东避难。

司马睿再次听从王导建议,将前来避难的名士一一收留,前后共有一百零六人得以入朝为官。顿时,建康一派繁荣。

王导的谋划令司马睿万分感激,两人关系日益密切。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重建晋王朝,是为晋元帝。他定都建康。为了和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王朝区别,史上将这一朝代称为东晋。

晋元帝登基那日,百官拜贺。晋元帝见到王导,竟然立即从御座上站起,牵住他的衣袖,让他和自己共同坐在御座上接受朝拜。

在古时,这样的举动是绝对不被允许的。王导急忙推辞说,若太阳和地上万物一样,百姓该如何仰受光辉呢?

晋元帝不再勉强,但他不会忘记自己的皇位是怎样稳固的。随后,他任命王导为尚书,执掌朝政。王敦则总管军事。王氏家族顿时权倾江东,一时间,百姓中流传开“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凭借王导这样的世族名士支持,东晋王朝才得以站稳脚跟。这意味着皇权孱弱,竟然受到世族的钳制。那么,世族为何有这样的力量?

让我们回顾一下。

之前我们提到,郡县制是君王将天下分为几片区域,让官吏前去统治。官吏的任职有期限,政绩不好,君王可以随时更换。

官吏名义上不能拥有军队,征收的税赋要上交朝廷,对于君王,需要忠顺。但是,仅仅靠高坐在上的君王,是无法统治这片辽阔疆域的,必须有人奔走于下,去为民造福,去征收税赋,去维护治安。

这些官吏从何而来呢。

哪些人可以担任官吏呢

将领。可以的,汉王朝的官吏很多就来自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将领。然而,又有一个问题,那便是这些将领识文断字的不多,难以胜任文牍往来的工作,更何况待这些将领老去,又该如何补充新鲜血液呢。

待到汉武帝时,朝廷创立了一种选官方式—察举制。他让郡国举荐那些品德贤良、清廉孝顺、才能突出的人到朝廷,一一考核之后,再安排这些人担任官职。

慢慢地,这一方式成为官吏的主要来源,源源不断地为君王提供人才。

问题是,这一方式有弊端。如何判断一个人品德贤良、清廉孝顺、才能突出呢。

这一标准的制定是很随意的。你推荐了我,那么我心存感恩,待掌权之后,举荐你的子嗣或者族人。就这样,权力渐渐聚拢到一个又一个的家族中,他们世代为官,形成士族门阀。

比如我们提到的袁绍,便号称“四世三公”。这是说,他们袁氏一族世代官居高位。待到魏文帝时,朝廷又创立一种选举官吏的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将各地名门世族分成九品,士人按照品级,担任相应的官职。

这一制度进一步使得士族门阀固化,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还有一点,在士族门阀制度下,君王的权力被豪门旺族严重削弱。他的声音尚未传出皇宫,便被士族堵截。

因此,司马睿需要在王氏家族和江东士族的支持下,才得以立足建康。

说起来,东晋王朝是王氏家族、谢氏家族、庾氏家族、桓氏家族等士族轮番执掌朝堂,和司马氏共掌天下的时期。

当然,即便在士族钳制之下,皇权不稳当、不牢固,东晋王朝也得以延续一百余年,才被刘宋王朝取而代之。

东晋灭亡,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自此,位于长江之南的南朝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更替,而盘踞中原的北朝则在五胡十六国之后,统一于北魏,但强盛一时的北魏随后又分裂为东魏、西魏。而东魏、西魏又被北齐、北周代替。

哈哈,我是37代。你呢?

王姓是中华第二大姓,在王姓历史上形成的21个郡望中,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影响较大。三槐王的发祥地在今莘县莘城镇王化村。三槐王氏宗祠以“三槐堂”命名。王化村现有近2000多人,本村人都姓王,现有九代人。“三槐王氏遍天下,忘不了群贤堡和王化。

“王”用作姓氏,有四大源头,即舜时的妫姓、商代的子姓、周代的姬姓和来自域外的虏姓。三槐王氏源于姬姓。周的始祖名后稷,姬姓。至东周灵王时,长子晋被立为太子,人称“太子晋”。晋因直言敢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晋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虽然最终没能登上王位,百姓却仍以帝王视之,称其为“王子晋”,称其家族为“王家”。久而久之,晋的后人便以为姓。后世的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皆指晋为始祖,来历即在于此。

秦未,姬姓王氏后人王元因避秦乱迁居琅琊皋虞城(今山东即墨),后再迁至临沂,成为琅琊王氏一世祖。西汉未,王元之弟王威迁居太原,成为太原王一世祖。

东汉未年,姬姓王氏裔中出了王祥、王览这对名噪一时的异母兄弟。王祥性至孝。母病思食鱼,隆冬无鱼可买,王祥乃脱衣卧冰,化冰求鱼,后被列入《二十四孝图》。

东晋时,姬姓王氏后裔王导成为晋元帝司马睿的首辅。东晋的元、明、成帝在位期间,王导一直任宰相,是稳定东晋统治的重要人物,琅琊王也因而名声大噪。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也是琅琊王氏后人,他善行、隶,笔势“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被后人誉为“书圣”。

唐代,姬姓王氏后裔王练出任莘县尉,携家迁居莘县(《初篆王氏家乘受姓源流序》:“方则,光禄卿,再传至练,为莘县尉,遂徒莘。历数传,至言公,令黎阳。”此事《新唐宰相世系表》亦有记载)。

关于姬姓王氏移居莘县的时间,史有两说。范仲淹为三槐后代王质所撰的墓志铭中说“其先太原人”,至王言时才“占籍大名”。元代赵孟頫为王言撰写的简历《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亦说自王言起定居大名莘县。这是“王言迁莘说”。欧阳修和宋祁主持纂修的《新唐书》和《三槐王氏家谱》则认定王练任莘县尉时携家居莘,这是“王练迁莘说”。王练和王言均为唐代人,王言是王练的六世孙。

宋太祖未年,王祐复回朝任知制诰,不久又被奸相卢多逊排挤出京任镇国军(今陕西华县)行军司马。直至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才以六十四岁的年龄出任兵部侍郎,但任职一个多月即病死。王祐才华横溢,英名远播,文才人品皆在同僚之上,因而在朝中声誉颇高,大家都认为是当宰相的材料;但其仕途却是才能难展,坎坷连连,以至壮志未酬,郁郁而死。他心有不甘,又见其子王旦聪敏过人,前程可喜,便于逝世前不久亲手在自家院中植槐树三株,十分自信地预言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宋代,太尉、司徒、司空三要职合称“三公”,是众臣之首。

  据传,周代宫廷外植有三株槐树,百官朝见天子时,三公皆面槐而立,后人遂以“三槐”代指三公。王祐植三槐于庭,无非是要用以表达子承父志,大展抱负的原望与信心。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王祐的三个儿子果然个个聪颖,先后踏入仁途;老二王旦是脱颖而出,一步步登上相位,使王祐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目前王化村除留居本村的人外,在东北居住的还有1000余人。他们有的是民国年间逃 茺去的,有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去的,有的在林业部门工作,有的地当地农村安家落户, 都为开发东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黑龙江的穆棱镇河北村,因王化人多,村干部都是王化人 ,故有“新王化”之称。在尚志县一面坡等地,也有不少王化人居住。

魏晋南北朝的琅琊王氏的家族历史是怎样的?

琅琊王氏,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家族之一。开基于两汉,鼎盛于魏晋,南朝以后走向衰弱。琅琊郡,秦朝时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汉袭秦制,琅琊王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