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学·谱牒学研究概况·资料类著作的编撰
谱牒学·谱牒学研究概况·资料类著作的编撰
1目录类
多贺秋五郎《宗谱的研究(资料篇)》(日本东洋文库,1960年),著录有日、美、中收藏的中国谱牒,并在1982年出版的《中国宗谱的研究(下)》(日本学术振兴会)中又作了补充。美国人编有《美国家谱学会中国族谱目录》 (台湾成文出版社,1984年)。
香港罗香林《中国族谱研究》 (香港中国学社,1971年)“下篇”介绍了“广东省立图书馆所藏广东族谱简目”、“哈佛燕京学社汉和图书馆所藏族谱目录”。台湾有七十年代王世庆等人编著的《台湾公私藏族谱目录初稿》(《台湾文献》29卷4期),盛清沂主编 《国学文献馆现藏中国族谱资料目录初辑》(联经出版社,1982年),赵振绩编《台湾区族谱目录》等。在大陆,这方面的工作也在进行,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联合编纂有《中国族谱综合目录》(暂定名,待正式出版)。一些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自编有馆藏家谱目录。
2提要类
北京图书馆家谱整理小组《北图藏满族宗谱叙录》(《文献》1987年2、3期)。吕彼得《台湾公藏族谱解题》(台北中央图书馆出版,1969年)。香港大学黎树添编有 《冯平山图书馆所藏中国族谱提要》,罗香林《中国族谱研究》“下篇”含有“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所藏中国族谱叙目”、“中国族谱择要叙录”。
3资料汇编类
多贺秋五郎《宗谱的研究(资料篇)》进行了宗族经济与教育、族人教化、族规宗约、祠墓祭祀、修谱凡例与体例等类资料的汇编工作。盛清沂主编《国学文献馆现藏中国族谱序例选刊》一、二集,共二十册;台湾还出版有《族谱家训集粹》,从数十种名谱中摘录了百余条家训,分类编纂。专题资料方面,有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九龙中国学社,1965年),共收录客家族谱四十姓八十六谱,是研究客家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全书三十余万字,上篇为移民资料,下篇汇集了政治、文化、经济、婚姻、宗族等方面的资料。
此外,研究者们还校、编出版了曹雪芹、洪秀全、白居易、郑和等历史名人的家谱资料。
湖北新洲左氏宗谱十五卷,首二卷,(清)左国寅、左长明等创修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民国)左承祭、左祥云等六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三店镇柳溪村。 山东青州左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明朝永乐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安徽合肥淝水左氏宗谱六卷,(清)左江等纂修,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敦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湖南左氏九修宗谱,(清)左文鐄、左茂苞纂修,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花石董南山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末。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安徽桐城左氏宗谱二十四卷,(清)左家修等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左氏家谱,(清)左家纂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5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国东京市东洋文库。 山西五台左氏家谱一卷,(清)左逢原纂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档案馆。 安徽泾县泾川左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清)左骏章等纂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注:该谱又名《古猷左氏重修宗谱》。 江苏常州左氏宗谱六卷,(清)左元成纂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裕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武进左氏家谱,(清)左涵涯纂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安徽合肥左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区左声培处。 湖南湖潭长丰左氏十一修族谱三十卷,(清)左逢原、左云裳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诒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武岗左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山东昌阳左氏合编族谱六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四川长寿左氏续修谱五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石印本,今仅存第一~四卷。现被收藏在重庆市长寿区葛兰乡葛兰村。 左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湖北新洲左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左祥顺、左祥官等六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孔埠乡王瓦村。 湖南衡阳三甲左氏六修族谱,首五卷,(民国)左雏麟纂,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翼经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北新洲在氏宗谱二十六卷,(民国)左文林续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旧街乡楼寨村。 四川万县左氏族谱三卷,(民国)左自任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江西永新左氏十二修族谱,(民国)左仁相纂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四川仁寿左氏宗谱一卷,(民国)左立太等续修,民国年间成都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沩宁左氏十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福建南靖左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长丰左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山西洪洞、台北左氏家谱,(现代)郭左润凤纂修,1981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南信阳重修左姓家谱续稿,(现代)左金三纂修,1982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阜宁、台湾左氏家谱,(现代)左其鼎纂修,1991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台湾省台北市文献会。 云南巍山蒙化彝族左氏宗谱,著者待考,年代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图书馆。
最正宗的家谱开头序:
1、序言名称
标准的序言由本谱所属郡望堂号+姓氏+修谱/续谱序言,如《天水赵氏宗谱重修序》,新编家谱时不建议直接简称“序言”或“前言”的情况,尽量具体,减少重复,以便方便后世阅读。
2、介绍及评价旧谱情况
因新修家谱要采用旧谱的部分资料,这就要对旧谱编修次数、组织情况、编修人员、版本、现存的家谱情况加以说明。因由的旧谱年代久远,部分内容真假难辨,一定要考查清楚,避免假的内容导致族谱失真。
3、简要描述新家谱的内容
(1)说明修谱原因:为什么重修家谱或者续修家谱,现在大多解释十年族谱毁之贻尽为缘由。
(2)叙述宗族现状:现在本族是什么情况,在某个时代以后家族的发展情况,如今社会有志青年各奔东西等。为了让本族以后永远保持联系,勿忘祖宗等。
(3)序言是对谱书内容的提要概述,同时要指出谱书的特点、质量等
但是,关于普济的早年身世,五台上留下的清代碑文却存在着与九宫道经卷完全不同的记载。最完整的记载是光绪十八年《钦命五台山敕建万圣佑国南山极乐禅寺碑记》:“当佛像已古,庙貌未新,兴修无力。适来善绅,则有蓝翎守备李公得胜,系直隶宁晋县人,同治年间投营,忠勇为国,屡著战功。历蒙钦命河南提部院李,钦差会办宁夏防剿事务、广东陆路提督张,钦命绥远城将军定保奏,奉旨李得胜着以蓝翎守备尽先补用。钦此。同治十二年告假回籍省亲,父母辞世,遂无志功名。光绪元年赴南山寺,皈依圣福禅师,法名普济,受戒修行,呈明抚提部院存案。”[8] 根据这份碑文,普济系行伍出身,积功至蓝翎守备,直到同治十二年才离开军队。而其从军时,父母还健在。王见川据此认为九宫道经文有关普济早年身世的记载全然是虚构的。2008年,龙泉寺住持悲明法师撰写的《普济化公墓碑》,也采信了这一说法。 但是,这份碑文有关普济身世的记载疑点比九宫道经文还要严重。 五台山极乐寺在光绪十八年以前涉及普济的碑文还有三块。一是光绪九年正定府举人李自蹊所撰:“我朝乾隆盛世,奎老禅师复兴。其中道光十年,玄化和尚又加补葺。咸丰六年,圣伏和尚与徒教心亦添修功。至于光绪三年,本蓝教化和尚发大愿力,奋然一新,大阐宗风。”此碑于普济以前身世不着一字。 光绪九年的另一块碑文《五台山大万圣佑国南山极乐寺重建万人碑记》,[9] 虽然残破,有些字迹难以识读,但透露出李向善早年生平的许多重要信息,更证明了光绪十八年碑文的作伪。碑文中叙述了李向善上山修庙的经过: 第o代心公专心致知,o子维o,有志于安泰,无意于世务。佛殿砖椿尽皆颓废凋残,瞻拜之际,痛彻五内。法从缘起,道因人立。适遇教化,系赵州宁晋县李o[韶]子,o为笃信美o,历名山胜地而不周览。及来朝台,适遇云游罗汉僧大师暗示,登临本寺,顿悟前因,恍若旧境,发心依静玉伏公和尚披剃,依京都法源寺静涵和尚圆具。 这一大段叙述普济来台经过的文字,丝毫没有提到他从军的重要经历,而泛泛谈其“历名山胜地而不周览”[10] 。碑文最后列有一大堆捐助人、经理人等名单,列于主碑,可见均为十分重要的人士,其他人名刻在另外二十七块碑上。主碑上赫然载有九宫道经文记载的重要人物魏王氏和李修正的名字: 大 功德主直隶赵州宁晋县庞庄村 魏门马氏 魏门王氏 魏 玉山李韶李明中李云成 光兴李修李修正李二丑 功德主直隶正定府元氏县王 村 柳门周氏 马头村王敬王凤云
从书写格式来看,魏王氏居中,柳周氏降格列名,可见其地位重要。其他二三十两银的捐助者虽名列在前,却无“大功德主”之名号,而有此名号的人却无捐助数额,或多为已故之人。其中李韶是李向善的父亲,李明中是其四兄。魏王氏、李修正、李向善均为同村人,也是这块碑文透露的重要情况。碑文将李姓置于魏门之下,显然不是按照血缘辈份,而是依照魏李两家在庞庄村教门中的地位排列。其他九宫道经文中不见记载的“中台老母”魏马氏赫然列于魏王氏之右,证实了《弥勒九转家谱》关于魏李两家在庞庄村这支教门中不同地位的记载,具有相当的可靠性。这些深藏在乡村社会中的秘密,只有已是普济的李向善知道。 从这块碑文中,“经理人”名下还可以识读出的重要人名有周俭、吕秉章、田普、刘太荣、李和玉、冉成文、郭殿魁、孟广业、吴英俊、时克俭、乔喜成等,都是早期九宫道十二都盘的头绪。其中,中九天聚德都黄庭宫教首周俭为这项工程的监工,与他负责中宫事务的身份完全相符。 这块碑文几乎毫无掩饰地完全印证了九宫道中关于魏王氏、李修正与李向善之间密切关系的传说。 光绪十一年由传戒方丈智彻撰文、李自蹊书写的碑文,再次明确提到了普济的来历:“今有赵州宁晋县庞庄村李韶之子在五台山南山寺依静玉伏公和尚祝发,法名教化,号普济。” 光绪九年、光绪十一年的碑文都记载了普济的身世,只字未提李向善这个最重要的候补蓝翎守备身份,而却以一个名不经传的乡下农民“李韶”之子勒于石碑。这说明,至少在光绪十一年之前,普济根本就不存在这种退伍军官的身份。 问题是,何以光绪十八年的碑文中普济突然有了“候补蓝翎守备”的身份呢?稍看碑文,就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一年,普济收了一个重要弟子,此人是“蓝翎守备胡公治国,系徐州宿迁县人。自咸丰年间,久事戎行,多著战绩。历蒙钦差河南团练大臣毛,钦命河南抚提部院李,钦命绥远城将军定,钦差会办宁夏防剿事务、广东陆路提督张,钦差大臣陕甘爵阁督部堂左,钦差帮办新疆军务大臣金遽保汇奏。光绪五年奉旨:花翎尽先补用副将、固勇巴图鲁胡治国着补副将,后以总兵尽先补用,并偿换哈齐香阿巴图鲁名号。钦此。”一个在任副将、候补总兵放下屠刀,遁入空门,拜普济为师,在普济看来是件十分荣耀的事,竟至于立碑纪念。但是,普济军功的保举人除咸丰年间、光绪年间没有之外,其他人如李鹤年、张曜、定安竟与胡治国完全相同,身份作伪之迹昭然。普济和法名隆法的胡治国拉了承恩公、乾清门头等侍卫志钧作为立碑人,使得山西地方官再也不会怀疑普济的出身。 经过光绪十八年的立碑,李向善重塑了他的个人身世和身份。这时,他已经在佛教界声誉鹊起,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德高僧: 光绪三年 助修南山寺完工 光绪七年 到京师法源寺,参加由昌涛法师主持的“三坛大戒” 光绪九年 重建极乐寺完工 光绪十年 为临济宗四十一代传人,法名杲化[11] ;升任极乐寺住持,举办大道场、开戒坛,时达一百零八天 在世人目光聚焦的背景下,普济“邪教”出身的经历暴露的风险日益增大,必须有一份可以向世人交代的“履历”。仅为收徒而立碑这样的异常之举以道出普济的新出身也就不难理解了。与此相配合,在立碑交代新履历的同时,普济还将慈禧御笔“真如自在”勒石公布。[12]
谱牒学·谱牒学研究概况·资料类著作的编撰
本文2023-11-10 09:24:3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4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