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第一,那么李姓第二?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王姓第一,那么李姓第二?,第1张

李姓第一。

王姓和李姓,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两个姓氏,单从人口数量来说,王姓已经成为第一大姓,李姓成为第二大姓。但是在前一些年,李姓的人口比较多。从历史来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李姓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从历史上看,李姓的出现要早于王姓。

王姓建立了新、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高丽等政权,在宋、元、明朝时期都是第一大姓。李姓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是宋朝第二大姓,元、明朝第三大姓。

李姓男孩起名方法

1、李姓男孩起名选用阳刚之字

家长在给李姓男孩起名酌字时,需要考虑男女之别。即与女孩起名表现女子的阴柔之美不同,男孩起名应该表现男子的阳刚之气,所以需要选择比较阳刚的字眼,如飞、晨、雄、磊、豪、雷、威、天、海、壮等字。

2、李姓男孩起名借用气势宏伟的自然景物

给李姓男孩起名,不可矫揉造作,要能体现男字有气势的一面。大自然中一些气势宏伟的自然景物名词很适合用于男孩名字,以这些景物入名还能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如峰、岩、川、森、淼河等字。

3、李姓男孩起名选择鼓舞的字眼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在人前能有足够的自信,体现在名字中则是选择含有鼓励意味的字眼,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默默耕耘的感觉。在起名用字时可以参考一些带有鼓励性的词语,比如发奋图强、博学多才、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斗志昂扬等,可起名为李自强、李博艺等等。

王姓与李姓为什么是世仇王姓顾名思义,起源于祖先,在历史上王姓一直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姓氏,不仅历史上没有准确的确切记载他们的历史渊源,就连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也要带着十几万诸侯王都绕行四川去投降,毕竟要过“九三七河口”渡口,那个地方正对当时的蜀国腹地,形成西北边陲,每到年关,西部边境就会大量收兵。诸侯当中的王氏一族也一直在吞并军阀。

在民间流传很广的说法是王与李是冤家,李姓是与王姓的孙辈一直有极大的仇恨。那李姓跟王姓又是为什么是世仇其实李姓和王姓是同辈,王为李的叔,李为王的兄,生生把对方叫做“嫡亲”关系,是兄弟。这样类似血缘关系的两个“兄弟”之间相互自保,日常互相看不起的关系,确实十分尴尬。

在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军打败赵国的关中王李信。秦军俘虏了赵军多支赵国军队,赵国撤退到华阳郡,这次李信的哥哥李信正好是中单位置,兵力肯定是碾压赵军,而且这次大胜又造成后院起火,秦始皇本来就以杀赵国大将为威胁,现在又被李信诛杀大将在先,嬴政肯定大怒,可这一怒赵国就会有个动静,魏蜀吴等汉朝诸侯肯定起兵助秦打天下。然后赵国就会迎来咸阳对阵秦国的荥阳,在这之前各自都是胜负盘算,敌国的活动肯定是另一个诸侯国帮着分担几分,秦始皇刚死上任不久,看到赵国造反,他肯定把持公堂若有不服的,他就会推翻公堂,给李信下绊子,真不是想杀死李信,赵国大将不止一个,刘邦为了相互联合一起,李信这边的官员太多,处理不过来,秦始皇三十二年有赵国派兵三万三千人长平攻城,还有王世充的一万两千人进攻东平,秦军跟王世充对峙,此时秦始皇没法出兵帮着,唯一出兵的机会就是在所谓的运粮道上对着王世充的军队杀一个措手不及,让王世充感觉实在没办法,想到李信进军下,告诉他战斗已打响,而且战马是金子,短时间内连着运就可以把下打下来,王世充不管吃饭都困难,直接交给秦始皇李信攻打下,秦始皇就带着赵国军队,李信准备发起进攻,在了解了数据后发现要想攻打运粮道的路程超过二十里,出兵前一天三十里给李信填饱肚子是最重要的,而且同意了王世充的利用高墙铁索阻断秦军通道。

当时秦军边围战边还集结了七万五千人,攻打下一万两千人是完全不够的,只要围住下,就有无限可能,李信十分不服,跟赵国的将领勾结就告诉赵将会有高墙拦截李信,称寡不敌众,天下人都能看到,赵将没有吓退李信,还让赵国的高速,二级攻城部队,兵力五十二万的六十二支下残军跟秦军对峙,秦将不足百人,带着左右却攻打赵将,也就是说有百支兵力的残军,赵国的将领才。

1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书本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询问长辈,了解王姓的来源和古今王姓名人。

 2、通过网络,了解王姓的人口数量。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书籍、报刊、网络

 王姓的来源:

 具体内容:传说有出自周朝姬姓,有出自虞舜妫姓,有出自商朝子姓,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多数是以爵为氏的。

 古今王姓名人:

 王羲之、王维、王昭君、王安石、王诩、王昌龄、王选、王亚南、王稼祥、王震

 王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1万人

 四、结论

 1、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以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2、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琅琊的王羲之的书法千古留名。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着名的文学家、王安石。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据最新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1万人,王姓不仅人口居全国第一,而且历史名人也居全国第一位。

2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

我从小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姓王?为什么我身边姓王的人这么多?上作文课前,我怀着好奇心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知道了“王氏”的起源与现状。

 王姓出自姬姓。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因为是王族,所以后代自称王姓,后世人一直沿袭未改。另外,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贬为庶民,迁居到琅琊居住,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是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最后就将“王”沿用成了姓氏。

 王姓是中国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王姓排名第八。除中国外,朝鲜也有许多姓王的人。

 在广东,“王”与“黄”发音相同,为了区分两姓,王姓常常被称为“三横王”或者“三划王”。

 2019年,我去了山西的王家大院。听解说员讲,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历时300多年修建而成,面积25万平方米,而且还形成了一个规整的“王”字造型。这位先祖的气魄让人敬佩,然而他也许只是王姓名人当中较为寻常的一位。

 我喜欢的诗句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它们分别是王姓名人王安石、王维、王昌龄所写的诗。王姓名人还有很多,比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平使者”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再比如我喜欢的王源三人组,他们阳光帅气,能歌善舞。

 我也想成为一位名人,建筑界的名人,为王姓家族增光添彩。

3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河北辽宁山西广东等也有姓王的人口在这些省内王兴君为第一大姓,王姓历史悠久,名人中国如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书圣王羲之,唐代诗人王勃,王维,王昌龄,王之涣一、问题的提出虽然我们班只有四个姓王的同学,但我认为姓氏是十分值得研究,于是我就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个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阅读,有关王氏的书、上网查找信息问家人有关信息。

 2、了解王姓人口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方法收集有关王姓的名人。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到2014年为止,王姓是中国第三大姓。信息渠道是书籍询问查阅。涉及方面王姓的来源和历史。有关王姓的名人诗人,王安石,王之涣,王维,王勃,王羲之,王昭君,王昌龄,王献之……此信息是通过书籍和教科书的来的。王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队全国户籍人口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料显示王姓超过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除中国以外在朝鲜韩国也有王姓的分布。这是王姓人口数量的统计,此信息是通过资料查找手机、上网、电脑、书籍和教科书。

 四、结论

 1、在中国河北辽宁山西广东等也有姓王的人口在这些省内王兴君为第一大姓,王姓历史悠久,名人中国如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书圣王羲之,唐代诗人王勃,王维,王昌龄,王之涣……2、在2013年4月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王姓目前是前三名,暂时排名第一,已经超过了李姓。3、王兴是当代中国人第二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姓氏,我为我们王姓祖先的创造感到自豪。4、虽然王姓目前暂排第一,可是在2013年国家重新统计了一番,把百家姓定了下来,目前王姓排名第二,李姓现在是第一名。

4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书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书籍、报纸,上网浏览,问家长,了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数量。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历史、现代的名人:战国时“鬼谷先生”王诩、书法家王羲之及王献之,文学家王维、王勃、王昌龄,政治家王安石等。

 王姓人口数量: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1万人,有人统计,王姓不仅人口居全国第一,而且历史名人也居全国第一位。

 王姓的历史由来: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3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4出自妫姓;5出自子姓;6他族改姓或赐姓;7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四、结论

 1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

 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

 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琅琊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

 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

 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堪称经典。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著《日知论》的王夫之。

 清末有大文学家王国维。

 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2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

 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

 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据2007年最新统计,王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数量达92881万人。

5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很多同学姓王,有一次听老师讲每一个姓氏代表着与众不同的意思,我为了弄明白,就对王姓的历史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阅资料。

 2、通过书籍报刊等图书查资料。

 三、调查情况

 王姓的来源: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人口将近一亿,自汉代以来,王姓有至少21个望族,其中如琅玡王氏、太原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等,王姓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渊深的姓氏。

 历的王姓名人:王安石、王昌龄、王昭君、王羲之、王之涣等。

 王氏家谱: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于私修谱牒,私修谱牒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私家修撰的天下。

 四、结论

 1、我国的王姓,是一个源头重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所氏,有出自了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有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以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王姓是当今排名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2、在历史长河中王姓人才济济。有唐代诗人王之涣、王昌龄、王维,河南农民领袖王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清文学家王士禛,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她自请嫁匈奴,在匈奴几十年,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起到安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的进步作用,她的故事成为后来的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我为许多王姓中的名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王姓和李姓从历史上来讲,不存在世仇,王姓虽然人口众多,但是掌权的不多,而李姓在历朝历代都不乏掌权者,甚至还统治江山几百年,这种政治影响是王姓不能比的,这也是两个姓氏不存在结仇的原因,不在一个纬度,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

李姓是一个人口过亿的大姓,不但人口众多还出了许多皇帝,在历史上一直和王姓争夺第一大姓的位置。姓氏李姓来源甚广,有数百之多,最早出自“嬴”姓,春秋时期流行以官位作姓,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为姓氏,后传为“李”。

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16姓被赐于李姓,由此人丁大增,逐渐发展为中国第一大姓。

扩展资料

王姓一般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随后便用作姓氏,另外,王姓也由很多其他姓氏变化而来,最多的出于 “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另外,姓王的人也有些是商纣时比干之后。

据《元和姓纂》中记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张星,因姓张氏”,因此相传张姓源于黄帝,是黄帝的后代。张姓自汉代开始逐渐增多,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行有关,当时盛行“黄帝赐姓张氏”的说法,比如当时的道教领袖如张角、张鲁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4、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

5、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6、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姓氏有李姓。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李白

(701-762) 唐陇西成纪人,其先人隋末流寓西域,故生于安西都护府所属碎叶城。后尝寓山东,故亦称山东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十岁通诗书,被称为“天才英特”。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重施。玄宗天宝初,入长安,经贺知章、吴筠推荐,诏供奉翰林。不善政治,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在洛阳结识杜甫。二人于诗坛齐名,并称“李杜”。安史之乱时,曾与永王一起平乱。后兵败,坐流夜郎,中途遇赦东还,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其诗风雄奇豪放、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

李升

五代时前蜀成都人,小字锦奴。长于写蜀中山水,细润中有气韵,极为米芾所推赏。画《高贤图》,苍茫类董源,而秀雅似王维。得李思训笔法,而清丽过之。亦称“小李将军”。尝于益州圣寿寺壁画《三峡图》、《雾中山图》各一堵。大圣慈寺画《汉州三学山图》、《彭州至德山图》、《二十四化山图》等传于世。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李昪

(889-943) 五代时南唐创建者。徐州人,一说海州人,字正伦。仕吴,为镇海军节度使副使、行润州刺史、左仆射。天祚三年代吴称帝,建国号大齐,以金陵为西都、扬州为东都。自云唐玄宗十六子永王璘后裔,升元三年,复姓李,改名昪,改国号大唐,史称南唐。在位七年。卒谥烈祖。

李畋

宋成都华阳人,字渭父,一作渭卿,自号谷子。太宗淳化三年进士。以学行为乡里所称。甚得张咏器重。累官知荥州。神宗熙宁中致仕。卒年八十七,一作九十。有《孔子弟子传赞》、《道德经疏》、《张乖崖语录》、《谷子》及歌诗杂文。

李铉

北齐渤海南皮人,字宝鼎。家贫,春夏务农,秋冬入学。从师学《诗》、《书》、《三礼》及《左氏春秋》,又从大儒徐遵明受业五年,称高第。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等合三十余卷。举秀才,除太学博士。后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曰《字辨》。齐文宣帝时,累迁至国子博士。

李文甫

(1892-1911) 清广东东莞人,字炽。光绪三十四年在香港与汪精卫、胡汉民共组同盟会南方支部。任《中国日报》经理,兼《时事画报》等政,宣传革命。宣统二年参加广州新军起义。次年参加广州起义,进攻督署,被捕牺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李文忠

(1339-1384) 明初凤阳府盱眙人,字思本,小字保儿。朱元璋姊子。十四岁至朱元璋军中,从姓朱。龙凤十二年,下杭州,加浙江行省平章事,复李姓。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家居恂恂若儒者。尝劝帝少诛戮,勿近宦官,忤旨,屡被谴责,遂得疾病死。追封岐阳王,谥武靖。

李世民

唐朝皇帝。遍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屡有功绩。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外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李百川

(1721?-1771后) 清浙江人,一作山西人,据今人考证,可能为江南人。家境屡遭变故,生计困窘,曾为乡塾。性喜谈鬼,多读野史稗乘,乾隆十八年起作《绿野仙踪》,至二十七年成书。

李自成

(1606-1645) 明陕西米脂人,初名鸿基,小名黄来儿、枣儿。幼年贫苦。天启六年,为米脂县银川驿驿卒,崇祯三年被裁,遂聚众起事,投高迎祥。迎祥号闯王,被俘遇害,自成继其名号,后为孙传庭所败,首领多降,独自成隐匿于豫陕山中,坚持不稍屈。然复起复败。后入河南以“迎闯王,不纳粮”为号召,复聚众至百万,占襄阳,称新顺王。又占领西安,建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崇祯十七年占领北京。旋为清兵及吴三桂军所败。四月二十九日,称帝于北京。次日,弃城西走。永昌二年,于湖北九宫山遇害。

李时珍

(1518-1593) 明湖广蕲州人,字东璧,号濒湖。世业医。官楚王府奉祠正。读书不治经生业,独好医学,穷搜博采,历时二十七年,阅书八百余种,并随时随地进行实地考察,著成《本草纲目》一书,收录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五百十八种,新增三百七十四种,附药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个,绘图一千一百六十幅。另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

李秀成

(1823-1864) 清广西藤县人,原名以文。咸丰元年参加太平军。以骁勇善战,积功升地官正丞相、合天侯。石达开出走,擢为副掌率、合天交,与陈玉成共主军政。咸丰八年,三河之战大败清军。次年,封忠王。咸丰十年,用“围魏救赵”之计,解天京围,破清江南大营。经略苏、常,东攻上海,西援天京。同治三年,困守天京,城陷被俘。有自述数万言,旋被害。

李广田

(1906-1968) 山东邹平人。本姓王,因贫,过继李姓舅父,改姓李,号洗岑。著有《诗的艺术》、《创作论》、《文艺书简》、《春城集》、《画廊集》、《李广田散文选》等论著、诗及散文。

李四光

(1889-1971) 湖北黄冈人(祖父母蒙古族厍李氏,后为李姓,落籍湖北黄冈,母汉人)。原名仲揆,小字福生,改名四光。著名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创立人。曾留日,1910年回国,武昌起义,参加革命。1913年赴英留学,入伯明翰大学,专攻地质。1920年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全国政协二至四届副主席等职。1958年加入中国***,曾当选为中共九届中央委员。病逝于北京。生平一直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以及地质力学的研究,作出卓越的贡献。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以及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李立三

(1899-1967) 湖南醴陵人。幼名凤生,学名隆郅等,号柏生等,后改名立三。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与陈延年、周恩来等在巴黎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次年去安源从事工人运动,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之后,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上海区委职工委员会书记。1925年改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参加领导“五卅”运动。后当选中华全总执委。1928年当选为中共政治局常委,兼任秘书长、宣传部长。1930年在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期间,曾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后去莫斯科学习,参加赤色职工国际和外国文出版局工作,并主编《救国时报》。1946年回国后,先后任军调部东北三人小组成员、东北局委员、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城工部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三办公室副主席,劳动部部长,华北局书记等职。为中共四至八届中央委员,五、立两届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届常委。

李亚农

(1902,一作1906-1962) 四川江津人。又名旦丘。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科。1927后在加入中国***。1929年被捕。1932后出狱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3回国。1942年重新加入中国***。历任新四军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华中建设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华东研究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主席。病逝。著有《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殷代社会生活》、《中国领主制和地主制》、《西周与东周》、《周族的氏族制与拓跋族的前封建制》及上例等。

李耳

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辩证法和"天人合一"的系统论。

李冰

战国时期蜀太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广

西汉时人,曾历仕文、景、武帝三朝。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作战70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皋陶

李崇鞠

李景湘

李观

始祖:李观,字远宝,行二世居陇西年二十四举进士,又举博学鸿词为太子校书,年二十九卒于京师,迁葬庆义乡地名嵩原配。方氏岁同夫处,子三:李贯、贲、贵。

李观

始祖:李观,字远宝,行二世居陇西年二十四举进士,又举博学鸿词为太子校书,年二十九卒于京师,迁葬庆义乡地名嵩原配。方氏岁同夫处,子三:李贯、贲、贵。

李胜

李胜,字行皆未详,由抚州临川之裔上徙居丰城正格乡新城里之湖茫前此盖以七八世皆不可考见至是而族始著。

李文魁

东支第一支世祖:李文魁,字廷臣,元配虞公之女,有子二:长:李泮,次:李淳

李谷

始祖:李谷,字惟珍,又字德师,号养,民年二十七岁举进士,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封赵国公,转岭南节度合,谥英烈王,生大唐昭宜天佑元年甲子八月初四日,殁周世宗显德四年丁巳,葬兴宁县地名沪溪青划旧洞宾卧地形称将军冢其行实详廿二史载谱首。元配桂氏夫人,殁葬洛阳,生二子:长吉;次珙。继配卢氏,诰封一品夫人,生天佑二年乙丑七月十五日,殁显德二年乙卯塟箭岗岭仙人斜坐形。生一子:琰。

李雄

始祖:李雄

李德护

李德护,一名德祜,字行之,号潜龙,元至正年生,明宣德年没,葬十六都 三甲荷叶塘左侧粟山蜈蚣形戌山辰向碑墓,乾隆庚子改建宗祠于墓左,嘉庆辛未迄甲戌次第重修,道光甲申复于祠前填补余地增设花墙并设石榴于墓前以冲之盖建祠籍以保墓而修墓益以培祠也。有图傅。谨按老谱载,祖于洪武甲子由茶陵州迁居湘潭一百三地地名白石即今之十六都三甲龙船港下白石头埠口也,其生年怀麓堂旧谱载至正甲申而无月日暾本堂宗谱至正甲申二月十一午时重修谱载至正乙已三月十一辰时今并刚其年月日时但书至正年号傅信不傅疑犹史之有阙文也。,重修谱载宣德年没,无干支月日敦本堂宗谱则载宣德二年六月十五寅时没,今依重修谱非敢擅删,亦云慎了至其世次自西平起则祖为二十二派自庆远祖迁茶陵州起则祖为七派然今之居湘潭者迈衍历蕃星罗暮布皆,祖之苗裔则固潭之初祖也,谱纪潭族必尊,祖为一派以别于前非畧先而详后也,亦犹苏明允纪近不纪远之意云尔。配段氏,茶夫州万富之女,明洪武年生,宣德年后葬十六都三甲青石保黄桑市大汤湖右岸鴌形乾山异向四子以斌祔左四媳黄氏祔右再左则七派孙乾晹祔之各堆平列,妣于洪武戊申六月十七未时生,宣德辛亥十月二十九卯时没,今尽则其年月日时但书洪武宣德年号非故也,子:以仁;以信;以文;以斌;以智

李太郞

李太郞,讳志扬,系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第三都大王庙炉头土地圳上李讳核公之子落籍湘乡旧三十一都今十九都地名纳滩,元至大三年庚戌八月十五日未时生,寿七十五,明洪武十八年乙丑四月初二日辰时故,葬纳滩道观山辛山乙向。配扈氏,元延佑元年甲寅二月十五日子时生,寿六十五,明洪武十一年戊午三月十一日申时故,葬十九都地名紫花塘屋后寅山申向。子一:华

李信

始祖01-006 李信,配靳氏,生子二:长南道,次从道。

李序典

河头初祖:李序典,生卒未详,子三,廷满、廷忠、廷俸。

李富二

迁居镇城始祖:李富二,谨案,公为,福十五公子始由开沙迁居邑中,福十五公以上详开沙族谱兹谨奉,公为一世祖,公字用汇生明嘉靖巳亥时卒,万厯丙申三月十五日申时,年五十有八,葬城北花山枝山向庚甲兼酉卯,配周氏,生明嘉靖辛丑十二月初五日卯时,卒万厯戊子六月二十七日酉时,年四十有八,合葬,子一:良才。

李发泰

始祖:李发泰,諡福叟公,元癸卯至正二十三年十月十二日午时生,寿六十四,明丙午宣德元年九月二十八日辰时终,葬宝些毛塘下,因风水不便,迁石羊山金铖形山丙。配李氏,一娘厂酉至正十七年八月初三日寅时生,年二十五辛酉洪武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巳时终,葬大蹶头界山下东向。马氏,二娘,即今罗尾马家塘镇乾女,乙巳至正二十五年六月初五日辰时生,年五十一乙末永乐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戌时终,葬毛塘下褒迁石羊山金铖形癸山丁,生子四,均福,均爱,均轩,均兴。 排行诗:

李火德

一派始祖:李火德,字处士,乐善累德济人,利物生宋太祖乾德四年丙寅十一月初八日子时籍福建汀州府宣化县石壁村李家坊,时宋鼎方新兵戈蔓野昆季避乱散处异乡,公从汀郡之上杭县胜运里丰朗岗家焉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壬寅八月十五日吉时,寿九十七岁卒,葬福建汀州府梅花岭火浪里丙向,孟博两谱谓葬丰朗岗螃蠏游江形甲向系,九月丙午日寅时送到穴前,忽烈风猛雨,震电交作,送者逃避少焉雨霄,其填自成惟聚附因傅为天葬云,配伍氏,卒葬府城学衙内。孟傅两谱谓,葬伴公冢臂侧甲向,副室陈氏五十六岁兴伍继卒,葬同学衙内。孟傅谱谓,葬同夫山溪背田珑中木星火首飞鸡落洋形山子三,名:乾、坤、巽,生女二按孟傅两谱谓,长培乾次培云三培坤存孝旧谱,公年六十尚未有嗣,因取贷东郊经陈潜宅触犬吠人出觇退言曰:何人也。乃丰朗岗之无嗣翁也,公闻言悄然归以语伍氏慰曰。毋彼寿殆天假以启君裔也,当闻仁者必有后,请为纳侧室,遂邀媒礼聘卜筮偕止乃归公之陈氏处子年直九性贞淑嫔六年生三子二女,后与伍氏同郭天年,相继而终。

李观隆

始祖:李观隆,福二府召元季自乡塘乡三十都西康卜居手办乡十八都三桥之东。

李八

始祖:李八,义行载邑志配氏钞氏杨氏,钞生三子:思忠、将、宣。

李毓俊 李一慈

始世祖:李毓俊,福定漳州府海澄县一世祖:李一慈,字文爆,迁居鄞县家井巷。

李京

一世祖:李京,原名佯,字拍柔,一字昌大旧书太大公唐懿宗咸通二年辛巳生,原父昭王讳汭避黄巢乱南从居饮黄墩后梁县平三年已巳,因梁篡唐启卜得乾之二殳见龙在出之吉,遂于浮梁之界田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卒,以曾孙贵懋贵赠安南节度讨撀使银青光录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葬界出佛王山风吹罗带形乙向娶刺史方肱公女,赠夫人侧室方氏,同赠夫人二妣同葬,界山大机岭金锡煑陶形一墓 向,一墓乙向生子三:仲皋、仲安、仲亨。京公为三田始证谱载公生年,处不同世远年,湮无可质宝唯老谱有南从事略一篇云是,京公自叙 昭王生于开成庚申崩于乾符丙申则京公生年当依界出谱生于唐通辛巳为是我岩田前谱历 公生于光启丙午是时,昭王崩已九年矣不能无疑兹改而复志之以俟异日参考。

李玘

始祖:李玘,字德温仃一配战氏生子三:岊、忌、平。

李性泉

一世主:李性泉,明乡饮大实名字,生卒俟考由常州府无锡县府塘桥,后居苏郡配陆氏,生卒俟考,合葬吴县二都五啚菜字井山,子沧州

李瑞珍

始迁姐:李瑞珍,字玉矶顺治十年癸巳二月二十四日未时生,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一月十五日未时卒,年五十岁配黄氏顺治十三年丙申八月二十六日亥时生,乾隆五年庚申十月初五日巳时卒,寿八十五岁,合葬西门外高家村西汤家坟斜对面主穴戌山辰向,子二:长云升次俊升,自金陵迁居常州西门西里桥为西里桥派始祖。

李十三

一世祖:李十三,始祖 自立字处已生于宋理示 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卒于无成宗 年十月七日,享年八十有馀,元配 氏继配有滨方氏皆无出 自厚公生一子,不 承祀抚颇桥沈氏子甥辈承系即安一公也。

李恪

一世组:李恪,母随阳帝女,公性英果太巍欲立为太子,长孙无忌阻之,于贞观二十一年分封吴王,从永徽元年追封为 林王,沛配夫人萧氏,生子四 、玮、琨、璄。钟历襄州刺史大将军,封成王另派琨、玮严太常正卿璄另派。

李贵三

迁桐始祖:一世祖:李贵三,原依太始祖居江右鄱阳逮元季皖桐龙 因复迁桐卜居龙河。生失考,配朱氏生失考,生子一:宗胜,公妣卒失考,合葬龙河保祖基旁枫树墩蜘蛛结纲形有碑。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国大陆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统计分析显示:王姓为现代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定都于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传二十一世至周灵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国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也被称为王子晋或王子侨),因为直谏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当时的人们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就以“王”为姓。传到第八代孙王错拜了魏国将军,姬姓王氏又重新贵显。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的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了最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体。姬姓王氏至少已经历了2600年的历史。在中国,90%的有家谱的王姓都源于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国灭了魏国以后,魏无忌的孙子魏卑子逃到山东泰山,汉朝初年,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被封为兰陵君。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

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旧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被秦国所灭之后,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被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姓王。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封土为活动区域,有2300年的历史了。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游牧民族、非汉族血液,还有许多后来改姓或赐姓王的,比较著名的有:

汉朝时候的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候的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的乌丸人、隋唐时期西域月支国的胡人、唐朝回鹘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中的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朝的蒙古人、清朝时满州八旗的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

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经过通婚等,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

李姓:天下第一大姓

唐高祖有二十二子,其子孙广播华夏大地,造成了李姓天下第一大姓的局面。今天,李姓人数为全国之首,并且远布海内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大唐建国,李氏宗室诸王甚多,仅李渊就有二十二子。宗室子孙都被封到各地为王,并在各地居家繁衍,形成多个遍布全国的李氏繁衍地。这一点,是李氏宗族繁衍发达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至今,旅居海外各地的李姓华侨,大多以"唐"自居,把大陆老家称为"唐山",足可见李唐王朝在李氏宗族发展史上的巨大作用。

第二,唐朝除了本族宗室迅速繁衍外,还对大量异姓异族赐以李姓,从而大大扩充了李氏宗族的队伍。

据有关资料记载,经过李唐王朝近三百年的赐姓,李姓人数迅速膨胀,明朝时期,李氏已占全国人口的第八位,而清代,已发展为全国的第二大姓。唐朝赐姓的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是其他王朝所不及的,因而,通过赐姓而产生的大量假血缘李氏,使李氏家族更加庞大。

第三,今天分布于海外各国的华裔李氏,其先祖多是当年从福建、广东一带出去的,亦即前述李火德的后裔。他们纷纷远徙,先徙福建境内,再徙广东、浙江、江西,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裔孙迁往海外,形成今天李姓在海外各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局面。

越南李朝

在越南,李姓处处可见,这首先与越南在历史上长期使用汉语汉字有关。公元1010--1225年,李公蕴在越南建立了李朝。

公元初,马援远征骆越,把汉字带人越南。在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汉语汉字一直受其官方的提倡。特别是公元10世纪以前,越南是中国封建王朝管辖下的郡县,时称交趾。安南。我国中原地区的人民大量、持续地移居交趾、安南,从而使汉语汉字普遍通行。由于汉文化的影响,越南人以汉字作为姓氏。李姓作为百家姓之一,自然在越南人中被接纳使用。但是,李姓成为今天越南的一个大姓,是与越南历史上的李氏王朝有关的。

11世纪初叶,李公蕴在越南建立了李朝政权。李公蕴,原籍福建省人,后来他侨居越南北部的古法乡(北宁天德)。据说他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曾得到越南黎朝皇帝的重用,任殿前指挥使,在朝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黎朝皇帝龙铤于11世纪初驾崩,朝中大臣平素敬畏李公蕴,便纷纷拥护他为皇帝。于是李公蕴于公元1010年登基,成为李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李太祖。

李公蕴即位后,迁都大罗城。由于他来自中国,对中国文化特别有感情,所以他所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仿照中国。他仿照中国的式样建造宫殿,又大力提倡汉语汉字,1010年的《迁都诏》就是用汉字写成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仿效汉文化的传统,采用赐姓的手段来加强政治统治,信的子孙也都沿用此法,因而在李朝统治时期(1010-1225),李姓被广泛地赐予有功的文臣武将,从而使李氏宗族在越南急剧膨胀。

越南李朝与当时中国的宋王朝关系一直很密切,李公蕴曾被宋真宗封为"交趾郡王"兼静海节度使,直到公元1028年之前,越南李朝都是中国的藩属国。

李公蕴之后,李朝有七位皇帝,他们是李太宗,李圣宗、李仁宗、李神宗、李英宗、李惠宗、李昭王。李圣宗在位时,改国号为"大越南",他被宋仁宗封为"安南王"。他大力仿效中国的各种制度,特别崇尚孔子,命令修建孔子庙,今越南河内的文圣庙,就是当年的孔子庙,气概宏伟。李圣宗还仿效中国科举制,置博士科招揽人才。这些制度的实行,使其国泰民安。

在李英宗时,宋朝孝宗封其为“安南国王”。此后,由李惠宗继位。李惠宗无子,便由其女儿昭圣公主继位,是为昭王。后来昭圣公主与李朝大臣陈守度的侄儿陈日照结婚,不久就让位给日照。于是,李氏王朝的统治至此宣告结束。

由此看来,越南李朝是由中国华侨建立的一个王朝,这在中国华侨史上当然是件大事。正是这个李氏华侨建立的王朝,使李氏宗族在越南大放光彩。

今天,生活在越南境内的李姓家族,正为越南的昌盛繁荣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朝鲜李朝

李、金、朴、崔为朝鲜四大姓。在朝鲜历史上还建立了著名的李朝。

今日朝鲜,李姓甚多,这是中朝两国自古以来的密切关系发展的结果。

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中叶的朝鲜第一个封建国家高句丽起,朝鲜就先后与中国的汉朝、隋朝、唐朝等封建王朝有着频繁的往来,特别是唐朝,其高度发展的文明,对朝鲜产生深远的影响。中朝两国,一衣带水,尽管历史上双方之间存在战争,但相互间的友好往来却是主流。正是因为这样,今日朝鲜文化中处处叫见李层王朝文化的影响。

公元7世纪,中国唐朝文化对新罗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新罗这一朝鲜三国中开国最早的古国,"声名文物,慕效中国,颇斐然可尚"。慕仿中国唐朝的姓氏,是当时新罗慕效中国的内容之一。

古代新罗、高丽摹仿汉姓,是以朝鲜社会长期通用汉语、汉字为基础的。现今朝鲜常用的143个姓,全来自于汉族姓氏。其中,金、李、朴、崔为朝鲜四大姓。

李姓之所以在朝鲜社会中成为大姓,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公元6世纪,李唐王朝先后征服了新罗、百济和高句丽,并一直持续到7世纪末。在这样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朝鲜置于唐朝的统治之下,其赐姓、改姓的大有人在,在李姓贵为国姓的时代,本来就使用汉姓的朝鲜人中李姓自然很多。其二,公元14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是李成桂在朝鲜建立的李朝政权统治时期,在五百余年的李王朝的统治期间,赐姓是其强化政权的重要手段。李王朝在灭掉王姓的高丽国后,也按照汉文化的传统,除了下令以前被赐王姓的人恢复其原姓外,还大赐李姓。赐姓使李氏宗族在朝鲜得到空前的庞大。

朝鲜历史上著名的李氏人物多不胜数,古代史上的抗倭英雄李舜臣,以龟船击灭倭寇数百;朝鲜李朝时期有哲学家、诗人李混及哲学家李潠皆著名于世;在现代史上则有李承晚。朝鲜李氏在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犹太李姓

犹太人李姓是唐朝以来的赐姓,世代居住在开封附近,后代也有迁到上海居住的。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外国人家族,这就是自古以来定居在中国、并在后来加入了中国国籍的犹太人。

犹太人早自唐代起,就大批进入中国。至宋代,形成来华高潮。他们从海路、陆路而来,远涉重洋,历尽辛苦。他们带来了西洋布,把它进贡给皇上。

李姓,在今中国的犹太后裔中占有较大比例。在河南开封,其李姓犹太后裔不少,据潘光旦《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中说:"开封教人中李氏的一族,即《守汴日志》作者李光壂的一族,是早在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后)便从北京移居开封的。"

据上书载,正德七年(1512),重建庙宇,维扬金溥和开封本地的俺、李、高三姓教人(犹太人)合请道经一部,立二门一座。可见李姓犹太人在开封是有一定影响的。

今上海也有李姓犹太后裔。据《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中材料记载:有一个叫李Ching-shen的犹太人,于1901年6月应中国社会救济组织的犹太人之邀请,来到上海,称有丁口140人。1902年3月,李Ching-shen再次与其子到沪,而且还带来六人。后来李Ching-shen逝世于沪,葬犹太坟山。李Ching-shen 的儿子李Tsungmai来沪时年仅12岁。

《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中的"氏族与人物"一目里,还对犹太人李氏的另一族来源作了介绍,其资料说:"李氏即'利微'之改称。宋元间未改,宋孝宗时,掌教有利微五思达,至明,可能更早,则满喇多属李姓。"

犹太李氏不仅人数多,名人也不少,例如,清代有一位叫李光座的犹太后裔,为河南祥符人。在顺治年间,考中进土,曾为康熙二年(1663)碑书丹,才气不小。他历任云南按察司副使及均州知州。据光绪《均州志》载:李光座在任均州知州时,洁己爱民,缓征惜役,民赖以安。

回族李姓

回族聚居于我国大西北的宁夏,是一个人口较多、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唐宋以来,回汉民族关系密切,在这个既有伊斯兰教文化特色、又受汉族文化影响的民族中,李姓回人也不少。最著名的有明代大哲学家、思想家李贽。

李贽(1527-1602),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曾任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

李贽一生性情刚直,虽做官二十余年,却从不阿谀奉承,后弃官勤奋写作。李贽以大无畏的精神,公开反对道学家所宣扬的道统,把《六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看作是"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把统治阶级比作"吃人的老虎"。为此,深为明朝政府所不容,后遭诬入狱,倔强不屈,在理发时,夺过剃刀自刎而死,时年76岁。

李贽著述满车,明、清两代都被列为禁书,现存的著作有《李氏藏书》、《续藏书》、《李氏焚书》、《续焚书》、《李氏文集》、《李氏丛书》等11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回族李氏,还有元代曲家李耀卿,清末武术家李冠铭,清末伊斯兰教学者、阿拉伯文书法家李朝真等著名人士,他们对祖国的历史与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賨人李氏

賨人李姓是古代成汉国的国姓,后来他们迂到四川、湖南、甘肃一带。

賨人,是秦汉时期生活在湖南,四川的少数民族,是古代巴人的另一名称。据说今土家族当属古賨人(巴人)之后裔。

在西晋末年,賨人有一个李姓大家族,生活于巴西宕渠(治所在今四川渠县东北),这个家族成员有李荡、李庠、李班、李特、李流、李雄,李期、李寿、李势、李骧等,曾建立了成汉国,割据一方。以后这个家族从四川迁徙至略阳临渭(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南)。

土族李氏

土族李姓本为土司族姓。土族人口虽少,但其姓李之人却不少。据说,这些土族李姓,是出自前土司的族姓。土族历史上曾有西李土司、东李土司和其他等数十土司,属李土司管辖的部分人后来就随了土司的族姓而姓李了。

著名的土族李氏,有明朝官吏李文、元末明初土族官吏李南哥、明朝官吏李央、明末清初土族官吏李天俞等。

高车李氏

高车的李氏由来,或因赐姓,或因汉化改姓。

高车,为中国古代铁勒族的别称,因铁勒使用的车轮高大,故名。

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高车李氏,如北魏北周大臣李远(527-557),孝武帝时,官至车骑大将军,后又拥立北周孝闵帝代魏,进位柱国大将军,享有殊荣。

北魏、西魏将军,北周大臣李贤,也是高车族,在任期间,多有战功;高车族的李询,为北周、隋大臣,官至上柱国,封陇西郡公,政绩显著;高车族李浑,为隋朝大臣,官至右骁卫将军、光禄大夫、右骁卫大将军;高车族李基(531-561)。为西魏、北周大臣,为宇文泰女婿,官至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正中大夫;高车族李崇,为北周、隋大臣,屡有军功,官至大将军、上柱国;高车族李敏,为隋大臣,娶周宣帝后女,曾随炀帝征高丽和辽东;高车族李雅,为北周大臣,曾因军功封为西安县男,任大都督,后又任大将军、荆州总管;高车族李穆,为西魏将军、北周大臣,多有战功,官至大都督、大将军、柱国大将军、大司徒、上柱国;高车族李叔明,本姓鲜于,大历末改李姓,官至检校户部尚书、检校尚书左仆射,在东川20年,治理有方。

白族李氏

白族李氏与杨、赵,董为名家,各据山川,不相役属。

白族,这个自古生活在云南大理境内的民族,在一千余年以前,就已经有了姓氏。

早在三国时期,白族酋长中不少人被赐汉姓。《白僰古通记浅述》载:诸葛亮南征大理,"册封仁果九代孙龙佑那为采地主,赐姓张氏,又赐各酋长杨、李、赵等姓"。

至明代,白族人自称为"白人"、"僰人"。《洱海丛谈》记载:"僰人至明初,其人多姓李,姓杨,谓之民家……民家皆操蛮语。"

正是由于汉白两族文化的长期交融,李姓与其他汉姓才在白族姓氏中,有了一千余年的历史。在白族数十种汉姓中,李姓居于前三位,人口众多。

当然,在今云南境内,除了白族李姓外,还有不少是从外地迁徙至云南的李姓汉人。据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考证,在诸葛亮南征后,虽不留汉人、汉兵,但实际上在云南出现了不少汉族大姓,其中李恢就是内地汉族移居云南而成为地方上拥有实力的大姓,李恢旧籍为俞元(今澄江),在当地为大姓。像李恢这样迁入云南的汉族李姓,当然不止一个。

唐将梁建方曾在贞观年间自越(崔乃)率兵讨西洱河蛮,他看到的当时西洱河的情形是:"其他杨、李、赵、董等数十姓,各据一州,大者六百,小者二三百产,无大君长,不相统一,语虽小讹,其生业风俗,大略与内地同,自云本皆华人。"在这些"自云本皆华人"的汉族大姓中,李姓宗族整族而迁、聚族而居的情况,清晰可见。

正是由于汉白民族的融合,至今云南李姓,谁是汉族,谁是白族,已经无法分辨了。真可谓异族同宗。

历史上著名的白族要姓人物很多,如宋代大理国大臣李紫琮,明代白族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理学家李元阳,清朝白族学者李倬云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历史上著名的白族李氏很多,如清代诗人李于阳(1784-1826),善诗词,同戴纲孙等人一起被誉为"昆华五子"。著有《苍华诗文集》、《紫云集》、《游子吟》、《杜声录》,其《即园诗钞》被收入《云南丛书》,流传甚广。还有明代白族史学家李元阳。任江阴郡守时,打井修堤,解决民困,百姓命井名为"李公井",以示纪念。曾校刻《史记题评》、《十三经注疏》和《杜氏通典》,又编纂《云南通志》、《大理府志》等,为王守仁性理学在云南的奠基人之一。

李根云,是清代白族学者,进士出身,有《过十八滩》、《瑞雪行》等诗,流传于世。

李倬云,为清代白族学者。专攻史志,擅长诗文,编纂咸《鹤庆府志》26卷,流传至今的诗文有二十多篇。

李崇阶,也是清代白族学者,进士出身,学识渊博,特别对儒学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儒学正宗》、《圣学宗传》、《正学录》等书及诗集《釜水吟》。

壮族李氏

壮族一直使用汉文,其李姓也来自汉文化。

壮族,主要使用汉文,其汉姓来自汉文化。在约一千多万的壮族人口中,李姓占有重要的地位。

著名的壮族李氏,有明代官吏、学者李璧(?-1525)。李璧科举出身,曾在金陵(今南京)讲学,颇受崇敬,被受教者称为"今之胡瑗"。著有《剑门新志》、《琼敌录》、《名儒录》、《剑阁集》及《燕京乐谱》。李文彩(一1872)清广西壮族农民起义首领,曾提出"官租民租一概免交"的口号,深得人心。太平天国起义时,先后配合石达开、张秀眉作战,曾活捉清总兵、游击等将领。此外还有李锦贵(一1862),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壮族农民军领袖;李开芳(一1855),为太平天国将领。壮族李氏为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畲族李氏

唐朝光启二年李姓畲族随闽王王审知由海道来闽。

在畲人的《开山公据》中,也记载了其祖先盘瓠的传说,其内容与瑶人《过山榜》大同小异。在赐姓方面,畲人主要得姓为盘、蓝、雷、钟,但仍有李姓。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载:光启二年(886),盘、蓝、雷、钟、李等姓畲族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由海道来闽,至连江马鼻道登岸,徙居罗源大坝头。至今,畲族人民中,除雷、蓝、钟为大姓外,还有不少姓李的。

著名的畲族李氏,有元代畲族农民起义领袖李志甫,据漳州起兵反元,曾击败宋将搠思监。

瑶族李姓

盘瓠与评王公主生下的第五男姓李,名应瑞,是瑶族李姓的先祖。

有关瑶族十二姓的传说,据《过山榜》所载,盘瓠与评王公主生下六男六女,得赐十二姓。其中五男姓李,名应瑞,封本司仆射郎官、紫金大夫,食邑1000产。

现湖南江华湘江竹市及广西罗城等地有《十二姓瑶人来路祖途》存件,据其记载:平王一十八年寅卯岁,景定元年1206四月初八,洪水泛滥,淹没天门,七天七夜,人民尽绝,平王派发二男,与天子三女(伏羲兄妹),以槐阴树为媒,拜结为夫妻,于是繁衍出百家姓。盘王自然是百家姓中的一姓,他的六男六女,又分赐十二姓:盘、沈、鲍、黄、咛、邓、周、赵、胡、唐、雷、冯。

五男李应瑞,在随十二姓瑶人八月十五日飘湖过海后,先与其他七姓瑶人为避官祸,会合在上五堡京子村居住,至嘉靖十三年(1534),又与其他七姓瑶人,到江华龙山开垦落业,李姓总管江华龙山七里岭一段,为山主。其子孙有李锡韩、李锡进,号名李目郎、李九郎。其后世系不详。著名的瑶族李氏,有清代广东八徘瑶民反清首领李英,还有清代湖南瑶民起义首领李元发等人。

苗族李姓

李姓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普遍能见到,其原因,除了唐朝大量赐给异族姓名外,还有少数民族本身汉化的问题。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中,李姓被多个民族所接纳、使用,并世代传袭,从而使李氏宗族的民族成分丰富多彩。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百万以上的大族,有半数以上人口生活在贵州高原,其余分布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区。

苗族本来没有姓氏,在清代之前,其称谓一直是"子父连名制",即以本名加父名。例如确波,"确"是本名,"波"是其父名。至清代,苗民普遍有了汉姓,这是在清朝改土归流的过程中出现的。清朝官府在编制户籍、登记造册时,往往以汉姓之音来代替苗名,例如户主(男性)名"务收",负责登记的官员就将"务"译为"吴",于是就成了"吴收"。还如"郎"被译成"梁";"枉"被译成"王";"掌"被译成"张",如此等等,汉姓大量出现在苗民中。

苗族之李姓,最初也是从苗名中转化来的,是苗语名字"拟"的讹写,"拟"是苗语水牯牛之意。按照"子父连名制",现今苗族的李姓,其苗姓为"孟恩路"。今黔西威宁地区的七大苗姓中,就有李姓。

苗族李姓还来自汉苗通婚及子女的老师为其改汉姓。

王姓第一,那么李姓第二?

李姓第一。王姓和李姓,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两个姓氏,单从人口数量来说,王姓已经成为第一大姓,李姓成为第二大姓。但是在前一些年,李姓的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