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族谱是从洪武年间开始的,这是为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0浏览:1收藏

有些族谱是从洪武年间开始的,这是为什么?,第1张

有很多族谱都是从洪武年间开始的,再往前的族谱大多数可信度不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洪武大移民、明朝鼓励百姓修族谱。

一、族谱为何物

族谱是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依托宗法制而产生,表现形式一般是树状图为主,偶有纯文字型族谱,它一开始是用来区分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远近,能够帮助一个家族的日常活动、嫁娶等琐事。到后来,族谱当中所记载的内容不仅包括了人,还包括了一整个家族的兴衰历史、活动轨迹以及杰出人物,族谱的作用随着其所录内容的丰富也不断发生了改变,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一大助力。

二、洪武大移民

明朝初年曾经发生了一次大移民。因为元朝末期的战乱,各地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崭新的明王朝虽然已经建立,但是各地的壮丁人口显然不足,为了弥补一些地区人口的空缺,朝廷就下令进行移民,先后从山西各地调运人口去往山东、河南、河北各地,来补缺人口数量的不足。这次大移民让许多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和家族,修族谱也就成为了这些人能够认祖归宗,记得自己生于何处的重要依据。

三、政府鼓励修族谱

明朝之前的族谱,通常是世家才会有的。魏晋时期,因为出身能够与做官直接挂钩,那些世家就会修族谱,来维护门第,宋朝时期,当官与家族名望并无直接关系,修族谱这件事情一下子就变得没有那么受到欢迎,官府不帮忙修族谱,修族谱的任务就落到了寻常百姓的家中,修族谱的目的也渐渐变成了维护家族和谐。明朝时期,官方鼓励修建族谱,来帮助家族内部的和谐稳定,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攀附权贵的想法太多,一些人就会开始造假,把名人拉入自家的族谱,这导致了各地的族谱花样繁多,名人却没有什么变化,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就导致了明朝时期族谱非常多。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光临李氏族谱网!这是族谱续修页。

  广西荔浦县寨背村《李氏族谱》序及目录

  序

  李姓已是中国第一大姓,作为李姓子孙,无不为之而自豪。

  寨背李氏一姓,属陇西郡李氏。自明万历年间至今已四百余年,一脉相承,人丁兴旺。

  此前编修之族谱,过于简单,遗漏不少。现李弟宗支合族重修《李氏族谱》,从编排形式和实质内容来说,均达到一定深度,有着不错的收藏价值,从中可了解不少本族历史。

  “读史明志”,族谱就是一族之历史,多读多记,用心体会其中含义,明了编者的用心,对自己会有促进作用。

  2003年11月

  序

  欣闻本族重修族谱,甚喜。

  李氏宗族文化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编修族谱,制定族规、族训。

  李氏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民国年间仍重视,记得我年少时,曾见过老辈编修族谱。

  改革开放后,政策宽松,信仰自由,空闲之余,便追念先祖源流,有感先祖创立家业之艰难,惟有重修族谱,才能体现出后辈的感激之情。

  修谱的目的在于“尊祖收族”,让本族裔孙牢记先祖、尊敬先祖,加强宗族团结。

  重修李弟宗支《李氏族谱》,是本族半个多世纪的一件大事,现重修成功,相信能给后世留下深刻影响。

  2003年11月

  序

  国有正史,地方有方志,宗族有族谱。族谱,又称为宗支簿,是记载同族同宗一脉之繁衍。子孙后世欲知先祖渊源,必阅族谱,方能明晓先祖事迹,进而遵从族规、族训,世代相传。

  我寨背李氏一脉始祖李弟系唐太宗李世民第41代裔孙、入闽始祖李火德第15代裔孙,自明万历年间由西粤庆远迁至荔浦寨背,至今已400余年,繁衍子孙14代,多数裔孙仍居寨背,尚有分布全国各地,二十五世李子明、二十七世李先哲及后代定居台湾,外迁裔孙或事业有成,或家居平安,无不感激先祖之厚德庇佑。

  年幼时,常听本族老辈说起我李氏源自陇西郡,祖籍为福建上杭,是入闽始祖李火德之后,李弟自明万历年间迁至寨背开基创业,一脉繁衍。每想至此,追念先祖之情便油然而生。稍长,查阅有关资料,悉知本宗支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倍感荣耀,遂生修谱之念。

  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400余年,其间几修族谱,详情失记,仅存旧谱是二十四世李绍经于民国年间所修,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且旧谱仅追溯李弟前三代,与入闽始祖李火德支系有断层,实为遗憾。

  数年前,得知本族二十五世李子璞、李钟福两位老辈热心宗族之事,拜访后,受益匪浅。

  本谱自1997年夏筹划,2000年春动笔,又4年,方成初稿,几经修改,遂定稿。

  修谱之不易,深有体会,然而责任之重大,实不敢怠慢。苦于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又限于编撰水平,错漏难免,万望知情者及后世者予以补正。

  是为序。

  李泽军

  凡 例

  一、本谱依据本族旧谱及参阅昭平《李氏族谱》、福建上杭《李氏族谱》修撰而成。

  二、横排世辈部分,远祖从少典、黄帝至未受姓之理征,再从受姓李利贞起一世至八十二世李珠。然后又从入闽始祖李火德重起一世沿世辈排至二十九世编叙。由于十七世李仕佑迁修仁四排,因年久疏于联系,故有待2034年三修族谱加以编叙。编排中一般以一世为一层。

  编排开头起段,一般一人为一段,起段按某某世、书名、排行、原名、又名及改名、生终时间、年寿、葬址、生育子女,配偶生终,有资料则记,无则缺。

  世系图从入闽始祖李火德起及相关旁系排至现在人丁。

  三、不为生人立传,已故且有影响者,可立传。

  四、解放前的地名、机构、官职,均用当时名称。文中古地名与当今地名有异的,注今地名。

  五、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六、另外的几条凡例:

  1、男丁少年而亡(未满18岁)无继承者,不记谱,不排班辈。

  2、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所生女性,未婚皆记谱,婚配后子女不随本姓者,不记谱。

  3、本姓继入可谱;他姓血缘继入或随娘带归者,如跟随本姓,亦可谱。

  4、本姓入赘他姓所育后代如跟随本姓可谱;他姓入赘本姓所育子女,跟随本姓可谱。

  5、为谋求本族统一,本族按字辈次序排列,此前由于历史、外迁等诸多原因而自行取名者,今修谱仍记载。自2005年1月1日起,凡我寨背李弟宗支之族裔不按字辈取名者(含外迁族裔),2034年三修族谱时不予记谱,敬请各宗亲为新出生子女取名时谨记勿忘,取名格式:李+字辈+名,请查阅族谱记载同辈取名用字,切勿重名、同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6、从二十七世起按年龄大小排行。

  7、世系图只列男丁。

  8、寨背李弟宗支《李氏族谱》,现定每30年为一修,后世有识裔孙,万望担负起修谱续宗之重任,切勿数典忘祖。

  9、本谱载人记事,起自原始人群,止于2004年1月。

  目 录

  一、宗族世系……………………………………………………

  1、李氏受姓前世系……………………………………………

  2、李氏受姓后一世至八十二世世系…………………………

  3、入闽始祖李火德及裔孙一世至十四世世系………………

  4、寨背始祖李弟及裔孙十五世至二十九世世系……………

  二、字辈、族训、诗文…………………………………………

  1、寨背李氏历代四十字次序字辈……………………………

  2、广东珠玑巷李氏沿用三十五字次序字辈…………………

  3、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九十字次序字辈……………………

  4、李弟宗支族规………………………………………………

  5、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

  6、唐太宗李世民遗训…………………………………………

  7、宋宰相李纲遗训……………………………………………

  8、中华劝世谣…………………………………………………

  9、中华美德贤文………………………………………………

  10、民俗农历二十四节气歌……………………………………

  11、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2、诗文…………………………………………………………

  三、宗祠、祖墓、田地产、名胜古迹、文物…………………

  1、宗祠…………………………………………………………

  2、祖墓…………………………………………………………

  3、田地产………………………………………………………

  4、名胜古迹、文物……………………………………………

  四、名人轶事、知识人才、尊师拥军、经济文化、文摘……

  1、寨背李氏一脉始祖李弟及上祖考证………………………

  2、清代名人……………………………………………………

  3、民国时期名人………………………………………………

  4、解放前教师…………………………………………………

  5、解放后人民教师……………………………………………

  6、解放后参加工作人员………………………………………

  7、解放后参军入伍……………………………………………

  8、民国及解放后大中专院校、荔浦简易师范学校、

  荔浦中学在读、毕业人员…………………………………

  9、勤劳致富…………………………………………………

  10、教子有方…………………………………………………

  11、四世同堂…………………………………………………

  12、年满80岁以上寿星………………………………………

  13、荔浦历代科举中唯一的武进士——李时德……………

  14、科举制度…………………………………………………

  15、专家证实: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

  16、右调渔家傲为重城姻亲仙游墓门勒石有感……………

  17、挽诗六首…………………………………………………

  附录:

  1、入闽始祖李火德一世至二十九世直系世

  2、本族人口变更表

  欢迎光临李氏族谱网!这是族谱续修页。

  广西荔浦县寨背村《李氏族谱》序及目录

  序

  李姓已是中国第一大姓,作为李姓子孙,无不为之而自豪。

  寨背李氏一姓,属陇西郡李氏。自明万历年间至今已四百余年,一脉相承,人丁兴旺。

  此前编修之族谱,过于简单,遗漏不少。现李弟宗支合族重修《李氏族谱》,从编排形式和实质内容来说,均达到一定深度,有着不错的收藏价值,从中可了解不少本族历史。

  “读史明志”,族谱就是一族之历史,多读多记,用心体会其中含义,明了编者的用心,对自己会有促进作用。

  2003年11月

  序

  欣闻本族重修族谱,甚喜。

  李氏宗族文化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编修族谱,制定族规、族训。

  李氏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民国年间仍重视,记得我年少时,曾见过老辈编修族谱。

  改革开放后,政策宽松,信仰自由,空闲之余,便追念先祖源流,有感先祖创立家业之艰难,惟有重修族谱,才能体现出后辈的感激之情。

  修谱的目的在于“尊祖收族”,让本族裔孙牢记先祖、尊敬先祖,加强宗族团结。

  重修李弟宗支《李氏族谱》,是本族半个多世纪的一件大事,现重修成功,相信能给后世留下深刻影响。

  2003年11月

  序

  国有正史,地方有方志,宗族有族谱。族谱,又称为宗支簿,是记载同族同宗一脉之繁衍。子孙后世欲知先祖渊源,必阅族谱,方能明晓先祖事迹,进而遵从族规、族训,世代相传。

  我寨背李氏一脉始祖李弟系唐太宗李世民第41代裔孙、入闽始祖李火德第15代裔孙,自明万历年间由西粤庆远迁至荔浦寨背,至今已400余年,繁衍子孙14代,多数裔孙仍居寨背,尚有分布全国各地,二十五世李子明、二十七世李先哲及后代定居台湾,外迁裔孙或事业有成,或家居平安,无不感激先祖之厚德庇佑。

  年幼时,常听本族老辈说起我李氏源自陇西郡,祖籍为福建上杭,是入闽始祖李火德之后,李弟自明万历年间迁至寨背开基创业,一脉繁衍。每想至此,追念先祖之情便油然而生。稍长,查阅有关资料,悉知本宗支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倍感荣耀,遂生修谱之念。

  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400余年,其间几修族谱,详情失记,仅存旧谱是二十四世李绍经于民国年间所修,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且旧谱仅追溯李弟前三代,与入闽始祖李火德支系有断层,实为遗憾。

  数年前,得知本族二十五世李子璞、李钟福两位老辈热心宗族之事,拜访后,受益匪浅。

  本谱自1997年夏筹划,2000年春动笔,又4年,方成初稿,几经修改,遂定稿。

  修谱之不易,深有体会,然而责任之重大,实不敢怠慢。苦于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又限于编撰水平,错漏难免,万望知情者及后世者予以补正。

  是为序。

  李泽军

  凡 例

  一、本谱依据本族旧谱及参阅昭平《李氏族谱》、福建上杭《李氏族谱》修撰而成。

  二、横排世辈部分,远祖从少典、黄帝至未受姓之理征,再从受姓李利贞起一世至八十二世李珠。然后又从入闽始祖李火德重起一世沿世辈排至二十九世编叙。由于十七世李仕佑迁修仁四排,因年久疏于联系,故有待2034年三修族谱加以编叙。编排中一般以一世为一层。

  编排开头起段,一般一人为一段,起段按某某世、书名、排行、原名、又名及改名、生终时间、年寿、葬址、生育子女,配偶生终,有资料则记,无则缺。

  世系图从入闽始祖李火德起及相关旁系排至现在人丁。

  三、不为生人立传,已故且有影响者,可立传。

  四、解放前的地名、机构、官职,均用当时名称。文中古地名与当今地名有异的,注今地名。

  五、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六、另外的几条凡例:

  1、男丁少年而亡(未满18岁)无继承者,不记谱,不排班辈。

  2、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所生女性,未婚皆记谱,婚配后子女不随本姓者,不记谱。

  3、本姓继入可谱;他姓血缘继入或随娘带归者,如跟随本姓,亦可谱。

  4、本姓入赘他姓所育后代如跟随本姓可谱;他姓入赘本姓所育子女,跟随本姓可谱。

  5、为谋求本族统一,本族按字辈次序排列,此前由于历史、外迁等诸多原因而自行取名者,今修谱仍记载。自2005年1月1日起,凡我寨背李弟宗支之族裔不按字辈取名者(含外迁族裔),2034年三修族谱时不予记谱,敬请各宗亲为新出生子女取名时谨记勿忘,取名格式:李+字辈+名,请查阅族谱记载同辈取名用字,切勿重名、同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6、从二十七世起按年龄大小排行。

  7、世系图只列男丁。

  8、寨背李弟宗支《李氏族谱》,现定每30年为一修,后世有识裔孙,万望担负起修谱续宗之重任,切勿数典忘祖。

  9、本谱载人记事,起自原始人群,止于2004年1月。

  目 录

  一、宗族世系……………………………………………………

  1、李氏受姓前世系……………………………………………

  2、李氏受姓后一世至八十二世世系…………………………

  3、入闽始祖李火德及裔孙一世至十四世世系………………

  4、寨背始祖李弟及裔孙十五世至二十九世世系……………

  二、字辈、族训、诗文…………………………………………

  1、寨背李氏历代四十字次序字辈……………………………

  2、广东珠玑巷李氏沿用三十五字次序字辈…………………

  3、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九十字次序字辈……………………

  4、李弟宗支族规………………………………………………

  5、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

  6、唐太宗李世民遗训…………………………………………

  7、宋宰相李纲遗训……………………………………………

  8、中华劝世谣…………………………………………………

  9、中华美德贤文………………………………………………

  10、民俗农历二十四节气歌……………………………………

  11、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2、诗文…………………………………………………………

  三、宗祠、祖墓、田地产、名胜古迹、文物…………………

  1、宗祠…………………………………………………………

  2、祖墓…………………………………………………………

  3、田地产………………………………………………………

  4、名胜古迹、文物……………………………………………

  四、名人轶事、知识人才、尊师拥军、经济文化、文摘……

  1、寨背李氏一脉始祖李弟及上祖考证………………………

  2、清代名人……………………………………………………

  3、民国时期名人………………………………………………

  4、解放前教师…………………………………………………

  5、解放后人民教师……………………………………………

  6、解放后参加工作人员………………………………………

  7、解放后参军入伍……………………………………………

  8、民国及解放后大中专院校、荔浦简易师范学校、

  荔浦中学在读、毕业人员…………………………………

  9、勤劳致富…………………………………………………

  10、教子有方…………………………………………………

  11、四世同堂…………………………………………………

  12、年满80岁以上寿星………………………………………

  13、荔浦历代科举中唯一的武进士——李时德……………

  14、科举制度…………………………………………………

  15、专家证实: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

  16、右调渔家傲为重城姻亲仙游墓门勒石有感……………

  17、挽诗六首…………………………………………………

  附录:

  1、入闽始祖李火德一世至二十九世直系世

  2、本族人口变更表

你好!

一般每一本家谱都有字辈,也叫行第、排行、字头。一般在谱的开头部分,各个辈分从前到后,会以“诗”的形式排列长幼顺序。如果按照字辈取名,同辈之间一般前两个字都一样,第三个字不一样。比如“张AB,张AC”。

以前会比较遵守字辈,按照字辈排行的字来取名,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年长的还要称呼比自己年龄小的“叔、公”。不过现在讲究社会公平,有些人排斥辈分,很多人没有按照字辈取名了,所以即使是亲兄弟,前两个字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有任何问题请继续提问。

 《 永遇乐·烈日秋霜

 作者:辛弃疾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着儿曹,锳锳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赏析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由作诗转为填词,到了辛弃疾时,则更进一步以词代文,表情达意,这首《永遇乐》,就是这一方面的成功之作。茂嘉,辛弃疾的族弟,因他在家中排行第十二。稼轩词中有两首送别茂嘉之作,一首《虞美人》,作于茂嘉远谪广西之时。

 这首《永遇乐》是送茂嘉赴调。根据宋代的有关规定,地方官吏任期届满,都要进京听候调遣,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另予调遣时,都会升官使用。所以这是一件喜事,是一次愉快的分别。因为这是送同族兄弟出去做官,稼轩颇有感触,便说起他们辛家门的“千载家谱”。“戏赋辛字”,从自己姓辛这一点大发感慨与议论,以妙趣横生的戏语出之,而又意味深长。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词的一开头就掮出家谱,说辛家门先辈们都是具有忠肝义胆的人物,而且他们都禀性刚直严肃,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烈日秋霜”,比喻风节刚直,如《新唐书·段秀实传赞》:“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词的开头三句“自报家门”,倒不是虚夸,而是有史为证的。辛氏是一个古老家族,传说夏启封支子于莘,莘、辛声相近,后为辛氏。商有辛甲,一代名臣,屡谏纣王,直言无畏。

 汉有辛庆忌,一代名将,威震匈奴。成帝时,朱云以丞相张禹巴结外戚,上书请诛之,帝怒,欲杀云,辛庆忌冒死相救。后庆忌子孙亦忠耿,不附王莽,被诛。

 当然,写词不能像修家谱那样纪实,况且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史实,所以词人不多花笔墨,而是别出心裁地与族弟“细参辛字”来了:我们祖上从何年获得这个姓氏?又是怎样才得到这样的姓呢?我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以博取一笑吧。于是咬文嚼字起来,仔细体会辛字的含义,有辛苦、辛酸、辛辣等多种内涵,他发表高论了:“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我们辛家门这个“辛”字,是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而且总是与“辛酸、辛苦”的命运结成不解之缘啊!三句话句句不离“辛”字:“艰辛”“悲辛”“辛酸”“辛苦”。写诗填词向以“同字相犯”为戒,而这里三句“辛”字四见。用得自然,增加了音调的视听效果,并使词情得到充分渲染。更妙的是,形式上是“细参辛字”,内容上又语意双关,含着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牢骚。不是么,上面谈到那位辛庆忌,“艰辛做就”不世的战功。可是,到了他的子孙,就尝到惨遭杀戮的“悲辛滋味”了。联系到稼轩本人,从“壮岁旌旗拥万夫”,到“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也是够“辛酸、辛苦”的了!

 总而言之,我们辛家人的命运总离不开一个“辛”字,怎么会这样的呢?原来根子还在这个“辛”字上。辛者,辣也,这是辛字的本来含意,也是我们辛家人的传统性格啊!我们辛家人生成耿介正直的性格,做人行事,刚直泼辣,就如同我们的姓氏一样,火辣辣地不招人喜爱。“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这两句更就辛字“辛辣”这层含义加以发挥,借字说人。北宋曾布有《从驾》诗,押“辛”字韵,苏轼一和再和,有“最后数篇君莫厌,捣残椒桂有余辛”之句,稼轩信手拈来,用得很好。

 下片接“向人辛辣”的话头继续抒发感慨。正因为我们这个姓,世间应有尽有的“芳甘浓美”的东西,都轮不到“吾家门户”了。眼看人家子弟腰间挂着一串串金光灿烂的金印,何等趾高气扬,我们哪儿比得上人家呢!正话反说,无限感慨,嬉笑戏语,隐含牢骚。比不上人家怎么办?争口气呗!于是话儿转到送茂嘉赴调的题目上来:“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谋取高官显爵、光宗耀祖之事,就交给你了。从今往后,你青云直上的时候,不必回想今天咱们兄弟之间的这场对床夜语;到了你年老力衰的时候,一定会记起今天我说的这些玩笑话的。“对床风雨”,语出韦应物诗:“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这两句诗颇为苏轼、苏辙兄弟所欣赏,十分向往风雨之夜、兄弟两人对床共语的境界,并为此相约早日退隐,后遂成为故事。

 “靴纹绉面”,典出欧阳修《归田录》: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请托人情者不绝于门,他深为厌恶,却又只好强装笑脸,虚与应酬。曾对人说:“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茂嘉赴调,稼轩祝贺他高升,自是送别词中应有之意。而用“靴纹绉面”之事,于祝辞里却有讽劝。实际上是说,官场有官场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刚直性格,那种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呢。到头来你也会后悔的。

 全词就象在写兄弟二人在聊家常,气氛亲切、坦诚,语言风趣优美,从开头到结尾都在围绕姓氏谈天说地,把“辛”这一普通姓氏解说得淋漓尽致,寓化于谐,明显地表现出作者通过填词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的这一进步倾向,这对于传统的词作来说,有点格格不入。但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手法,都不失为值得肯定的尝试。

舒州酬别侍御翻译

译文

家先辈们都是具有忠肝义胆的人物,而且他们都禀性刚直严肃,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我们祖上从何年获得这个姓氏?又是怎样才得到这样的姓呢?

我来细细参详,认真品味,以博取你听后一笑吧。我们辛家这个“辛”字,是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而且总是与“辛酸、辛苦”的命运结成不解之缘啊!辛者,辣也,这是我们辛家人的传统个性,而有些人不堪其辛辣,就像吃到捣碎的胡椒肉桂,却欲呕吐。

如芳香甜美的荣华富贵,世间纵然有,但从来不到我们辛氏家门。

比不得人家子弟们,腰间挂著一串串金光灿烂的金印,何等趾高气扬!谋取高官显爵、光宗耀祖之事,就交给你了。

从今往后,你青云直上的时候,不必回想今天咱们兄弟之间的这场对床夜语;不过,官场有官场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刚直性格,那种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呢。希望你能够记起今天我说的这些玩笑话啊。

赏析

这首《永遇乐》是送茂嘉赴调。起头句掷地有声,仿佛一个家族精神的宣言。根据宋代的有关规定,地方官吏任期届满,都要进京听候调遣,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另予调遣时,都会升官使用。所以这是一件喜事,是一次愉快的分别。

因为这是送同族兄弟出去做官,稼轩颇有感触,便说起他们辛家门的“千载家谱”。“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词的一开头就掮出家谱,说辛家门先辈们都是具有忠肝义胆的人物,而且他们都禀性刚直严肃,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

“烈日秋霜”,比喻风节刚直,如《新唐书·段秀实传赞》:“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族谱从我开始写,意味着你是这个家族的最新一代,你将会是族谱的记录者和传承者。族谱是一种记录家族历史和传承的文化形式,它记录了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家族的荣誉和贡献等,是家族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从你开始写族谱,意味着你将承担起记录和传承家族历史和文化的责任。你需要收集家族成员的信息,整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记录家族的最新活动和发展,将族谱传承下去。这也是一种表达对家族的尊重和传承家族文化的方式。同时,编写族谱也可以帮助你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族,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自信。

总之,族谱从我开始写意味着你将会是这个家族的最新一代,你将会承担起记录和传承家族历史和文化的责任,这也是一种表达对家族尊重和传承家族文化的方式。

有些族谱是从洪武年间开始的,这是为什么?

有很多族谱都是从洪武年间开始的,再往前的族谱大多数可信度不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洪武大移民、明朝鼓励百姓修族谱。一、族谱为何物族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