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的风俗习惯及礼仪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0浏览:1收藏

高山族的风俗习惯及礼仪,第1张

族谱中记载番人(即高山族人)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后是有灵魂的,而且有善恶之分,善者可以顺利进入冥界地府,安然转世投胎;恶者就会四处飘荡,没有归宿,彷徨在人间偷偷摸摸,不能投胎转世。所以,当然大家都希望自己亲人的亡灵能安然投胎转世。但伯始祖公死后并没有像当地那样行庙丧之礼,这是因为族人认为这是汉人的礼俗,这样做的意思是先将亡灵报告并交给土地神,然后押给城隍爷,再送到阴曹地府,由丰都城分拨亡灵的下落归宿。而他们是高山族,高山族人的冥界地府在台湾而不在丰都城,如果把亲人的亡灵送去一定会遭到他们的凌辱,所以要按照高山族的风俗礼仪送伯始祖的亡灵回归故里。照番俗安葬了伯始公后,过了五七,他托梦给子孙说,冥界的路茫茫无边,千山万水十分漫长,妖魔鬼怪阻道,刀枪剑戟林立,都向他索要钱财,幸亏各路神仙念在他收复台湾功勋卓著,南明时册封义勇将军,还在黑龙江征剿沙俄收复失地,清朝也钦赐从五品官衔,屡蒙皇恩庇佑,所以都前来营救,帮助他翻山越海终于返回台湾故里。子孙都感叹道:“活着的人回归故里难,却不知道亡灵返回故乡更不容易啊。”

后来到了仲叔季三祖去世殡葬时,就更加谨慎了,希望他的亡灵能顺利回乡。他们把棺木横放在中堂,表示和地方汉民习俗不同,出殡时小头朝前并且在墓坑底另放一块木板,象征船的意思,好让亡灵漂洋过海回到台湾。他们在深夜举行跳棺和偷送的礼仪,在棺上注明同行背包袱的人和艄公的姓名并且拳拳嘱咐再三,希望亡灵能安然回归故乡。不料三祖多次托梦给亲人,哭诉说村南头角落有一个坑塘,水底常年居住一条蚯蚓精怪,千年修练成精,已经变成蛟龙,专门追人魂魄,而鸠九门关的鬼也是一样。传说中,鸠九门关的鬼有很多类,罔象之鬼喜欢吃死人的肝;貘鼻之鬼吸食死人的脑;独足之鬼吃死人的心;疫病鬼会发灾难;疫疟鬼会降疾病;魍魉鬼会设羁绊;魑魅鬼投掷锁链;无头鬼使用弓弩剑戟;水鬼发洪水;旱鬼会施火,除了这些还有山鬼、海鬼等等,多不胜数,都是恶鬼。仲叔季三祖一路边打边走,战的遍体鳞伤,刀伤枪痕鲜血淋淋,好不容易终于跑到了海峡,眼看就到了台湾故岛,不料那可恶的蚯蚓精怪施展腾云驾雾的本事竟然紧追不舍,还贿赂了南海龙王和东海龙太子掀起惊涛巨浪遮天蔽日,布下层层海鬼妖魔阻拦,使三祖的亡灵无法回归台湾故岛入冥界,只能在沿海彷徨游离而没有归宿。

众族人知道后非常痛心和愤怒,于是请了很多高僧和道士做法祈祷蛇王祖灵指点。然后他们依法以数十车石灰填满了村南角落的坑塘,果然像梦里说的一样,水面果然浮出碗口那么粗,一丈多长的黑色蚯蚓,棕色的毛、白线肚,三个头六只爪,血口獠牙,非常恐怖。它在水面旋转三圈后,突然一股白气冲天,通体像炭一样,挺直僵死了。众族人把它捞上来剁成粉屑,不慎撒在地上,竟然毒死一群鸡鸭。众人见此景无不大惊失色,决议在坑塘上架一座南北石桥,供死去族人的亡灵顺利回归台湾故里。石桥用鸠运灵山的石头和糯米汁掺沙灰垒建搭砌而成,桥的北端建一座蛇王祖灵庙。桥的石栏柱头雕刻狮子母乳顾抱负赘,柱身雕刻龙之九子:第一个是赑屃,形状像龟,能负重物;第二个是螭,嘴的形状像猛兽,擅长远望;第三个叫蒲牢,形状像龙,但比较小些,喜欢吼叫;第四个是狴犴,形体像虎,有威力;第五个叫饕餮,贪食;第六个叫虮蝜,水性好;第七个叫睚眦,性格暴戾,喜欢杀戮;第八个叫金猊,长的像狮子,喜欢喷烟吐火;第九个叫椒图,像螺蚌,能吞云吐雾。这些都是护送保护亡灵的。石桥竣工那天,三祖亡灵又托梦给亲人,高兴地说他已经有了归宿。蚯蚓精怪因为阻挠功勋后裔归宗受到天庭的惩罚,将它的魂魄刺字发配到昆仑山顶永世挖掘岩石,再也不能祸害冥界了。玉皇大帝又降旨给阎罗王说,凡是邓州高山族亡灵归返台湾的,沿途妖魔鬼怪一律要让路回避,违者格杀勿论。

所以高山族每次为死去的族人出殡的时候灵柩都要在桥端祭奠,后来世人把这座石桥称为望乡桥。

这就是望乡桥的传说和邓州高山族人送葬礼仪风俗的由来了。邓州高山族人深夜跳棺、唱送葬的歌嘱咐亡灵、将棺木横放,底下另放一块木板等的风俗就是从此而来的。

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黄帝高辛氏之后商朝比干,属于帝王赐姓为氏。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是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相传炎帝扰乱各部落,黄帝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州)击杀蚩尤。从此他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传说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因而,后人赞誉之“能成命百物”。春秋后期被后世尊奉为华夏族之共同祖先“人文初祖”。周武王还因坚是在树林中所生,特别为他赐姓林,称林坚,从此便有了林氏。唐朝的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后来,林坚的子孙发展成为林氏的最大支派,使源于周平王次子林开、鲁国林放、鲜卑族丘林氏等支派之后的林氏无一能及。再后来,这支林氏又分出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问礼、忠孝、林本、善庆、崇本等堂号。比干

林氏族人大多尊奉林坚为得姓始祖。

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东周时期,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开,字林,其子孙以字为氏,称林氏,因周平王建都洛阳,故此支林氏起源于河南,也为河南林氏。宋郑樵在《通志》中记载:“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周平王即位于公元前770年,在一批贵族和诸侯的护卫之下,他将都城迁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自此之后,周王朝失去了控制四方诸侯小国的能力,进人了中国古代史上一个大动乱与大混战的特定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姬林的生母不是周平王正室,所以在皇室中地位较低。后来,他的子孙改姬姓为林氏,成了林氏又一支主要宗脉。这支宗脉初始活跃河南郡一带,因此在族谱上以“河南林氏”相称。

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林衡,又称林人,是西周中期开始设置的机构官称,主要负责掌管林木,并负责植树造林,养护浇灌等,包括王族园林。如同今日的林业部以及园林局的职能。林衡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设有林衡令一人,史一人,下士二人,役四人,机构精简有效。在典籍《周礼·地官·林衡注》中记载有注释:“竹木曰林,水衡曰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

在林衡令、林史、林士、林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林衡氏、林史氏、林丞氏、林役氏,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林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四

源于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把国都南迁到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将原鲜卑族复姓丘林氏的一部分改汉字单姓林氏,是为河南洛阳林氏。

北魏孝文帝元宏曾经下令把鲜卑族“丘林”一姓改为“林”和“丘”这两个汉姓。此后,又有一部分鲜卑族人取林为姓了。

起源五

源于高山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中国台湾省阿里山区及东部山区,居住着一个土著民族,现中国大陆业界通称其为高山族。其实他们是中国古“百越族”迁居台湾的一个分支,世居林木茂密之地,因此有以林为汉姓者,姓氏学上称之为原生姓氏,或拟生姓氏。高山族,多居于台湾岛和海南岛,但也有一部分散居于祖国大陆各地。今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约有高山族同胞二百余人集居,是大陆高山族同胞居住最集中而且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在高山族同胞中,多有取“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布萨氏,满语为Busa Hala,汉义“很氏、多”,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仆散部,金国时期亦称女真仆散氏,以姓为氏,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后多冠汉姓为林氏。

⑵满族林佳氏,满语为Li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林氏。

编辑本段得姓始祖

林坚、姬开、林逋。

编辑本段各支始祖

林 禄:字世阴,黄门侍郎,世居济南迁下石梓乡。随晋元帝南渡,建武元年丁丑(317年)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除给事黄门侍郎,以讨杜发功迁昭远将军、散骑常侍,充合浦太守,晋明帝太宁三年乙酉(325年)诏归朝奉勅守晋安郡因家焉。即园泉州是了。唐追封晋安郡王,遂为入闽始祖,享寿六十有八,缢九龙岗龙马毓奇穴乾山巽向详上墓图丙。妣夫人苏氏、孔氏。二氏与夫合葬,生子二:景;暹。是为江西兴国林氏始祖。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林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七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六百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左右。

先秦时林姓首先活动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地区,进入东周后,林姓已经散布到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在随后的秦汉时代,济南林氏一直占据了林姓群体的主导地位。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北部战乱、中原板荡,林姓随中原居民向四周迁移,林姓已经西南到四川,东南抵江浙,西晋末林姓已经渡过长江,越过南岭和武夷山,进入了两广与福建。唐朝两次由河南出发的南下福建移民,大批林姓先民定居于闽南,林姓的中心开始在东南沿海形成。明末清初,林姓已经出现在台湾。

宋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8%,排在第十九位。福建为林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林姓总人口的5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浙江、广东三省,这三省林姓占林姓总人口的85%,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苏、江西三省,又集中了9%。以福建为中心的林姓聚集区已经形成。

明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5%,为明朝第二十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林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几乎没有增长。福建仍为林姓第一大省,约占林姓总人口的38%。在全国的分布仍集中于福建、广东、浙江,这三省林姓大约占林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广西三省,又集中了10%。从中可以看到宋元明期间,林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北向西南迁移,福建仍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春秋时,林氏散居周、鲁、齐、卫等地。战国时期,赵国宰相长林十五世林皋,居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北),生有九子,时称“九龙十德之门”鲁国林雍后人迁徙到齐、邹二郡(今山东淄博),汉景帝时分邹郡之地置济南郡,遂为济南林氏。

至晋代,有林坚八十一世孙林颖,林坚公四十六世孙,家族世为西晋重臣,由济南徙籍下邳梓桐乡,为下邳祖,徐州冠族,生有二子:林懋、林禄。长子林懋,任下邳太守,分出下邳林氏。次子林禄初任琅琊王司马睿府参军,黄门侍郎,后佐东晋元帝即位建邺(今南京),匡扶晋室,领合浦太守。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奉敕守晋安郡。林禄为晋安林氏始祖.世代子孙,俱偕显贵。历晋、宋、齐、梁、陈诸朝,英才辈出,奕世簪缨。有“一王、二侯、九将军”之誉。其后都散居福建各地,今其后子孙遍及福建、广东、海南、江西、浙江、台湾等地。

闽晋安林十世林茂于隋文帝开皇三年任右丞,定居莆田北螺村,子孙遂成阀阅,经文纬武,奕世簪缨,显贵南国。传至闽林十六世林披,兄林韬为阙下祖,弟林昌为台湾雾峰林家祖。批公生子九:林苇、林藻、林晔、林荐、林著、林蕴、林蒙、林迈、林蔇,同时擢为刺史。世称九牧林,尊公为九牧林祖。

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置漳州,由陈政之子陈元光任首任漳州刺史。河南光州固始县的林孔著随从陈政(陈元光之父)将军在闽广征战,屡立战功,其后浦南(属今福建漳州市)、福州东园、兴化(莆田)及江浙两广。

唐末至五代十国,河南光州固始县的王潮、王审知入闽,立闽国,其后发展成林姓较有影响的支系。有林延皓的“控鹤林氏”、林穆的“陶江林氏”、林硕德的“上街林氏”、“濂江林氏”、林廷甲的“福全后安林”等支。

根据公安部2006年7月“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统计对福建福州户籍人口的姓名统计,福州市户籍人口中人数最多的姓氏为“林”姓,共有970138人 ,排在前10位的姓名依次是:林芳、林辉、林燕、陈云、林伟。

根据1996年统计资料,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472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台湾地区林氏约200万,韩国约100万,其他地区约500万,在全球约2千多万;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莆田、闽南、粤东及台湾。

编辑本段郡望堂号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在今山西省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济南郡:汉朝时期高祖刘邦设有济南国。荆楚七国之乱后改为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临淄市一带。晋朝时期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北魏时期改为齐州。宋朝政和中期升为济南府。元朝时期则为路。明、清两朝均为府。民国时期废府改为山东省省会市。

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明朝时期废黜。

南安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东汉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为县。

晋安郡:亦称南安郡。东汉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置南安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隋朝初年即被废黜,一说是在宋朝初年被废黜。

堂号

济南堂:以望立堂。

下邳堂:以望立堂。

南安堂:以望立堂。

晋安堂:以望立堂。

西河堂:以望立堂。据林氏族谱载,林氏得姓始祖坚公,是殷商忠直之臣比干之子。比干被暴君纣王剖心杀死。比干正妃夫人陈氏怀孕逃往牧野(今河南淇县)生男名泉。周武王即位,旌表忠烈,徵其后嗣得泉,因泉生于长林山,故赐姓林,易名坚。考河南淇水,地处古黄河之西,世称西河,故林氏郡望为西河。“西河堂”名源此。

九龙堂:比干的子孙林皋,在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有子九人,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被人称为“九龙”,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堂。在客家人中,林氏的郡望还有西河郡,原因为其中一支林氏客家人的始祖来自西河郡(今郑州附近),其堂联为“九龙世泽十德家声”。

九牧堂:唐朝时,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职。他先后娶三位妻子,三夫人后来生了九个儿子,九子后来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

松卜堂:为江苏省丹阳县林氏支宗的堂号。丹阳林氏肇于宋代。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福建省进士林芳,字逢春,出任丹阳县令,此后便长住于此。林芳的长子伯一居于城邑,次子伯二定居南郊松卜。从此,福建林氏在丹阳繁衍生息。丹阳林氏“松卜堂”的后人,按行序排列分为松卜、城市、北庄、大华等支。主要分布在大华、埤城、丁家坝、林家桥、北庄、绕庄、孟河、魏村、张庄、黄墟、董庵等地。在县城里,林氏族又分孽成金斗铺、寺前铺、晋地坟、虞巷、安巷等族系。至2000年5月8日,丹阳在籍林氏宗人达21868人。林氏在丹阳所出的知名人士有林福源、林琴、林懿均、林肇灿、林等,均编入新修《丹阳县志》。林氏宗谱始修于明成化年间,至1950年共修谱十次。

十德堂:来源于比干的子孙林皋,在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生有子九人,受家风的影响,各有才能,德才兼备,被时人称为“九龙”他们的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故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堂”。

忠孝堂:来源于皇帝御赐的堂号,因这支林氏人的史祖林悦以忠孝见称而得名。“忠孝堂”在客家人历史上,还有一支林氏因躲避元初对林氏汉人的屠杀,被迫改姓杨,俗称“新杨”,其也是林氏后裔。

敦本堂:又称“林月汀宅”,俗称“大厝底”,位于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菜园路4号。已毁于1921年地震。属于三级古迹。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迄今亦有近百年的历史。属于台闽标准四合院建筑,乃当时竹山清武官林月汀所建立,故属私人宅院。该堂主体木质构造,为台湾十大古厝之一,亦为台湾雕工最为精美者。该堂为二落式建筑,第一落屋顶为马背式,门厅前具宽广檐廊,并于壁面题字作画。左壁彩绘花鸟草木,字题“竹茂”、“×得石花胜开”;右壁彩绘人物山水,字题“松苞”、“夜雨竹窗问语”。太师壁双面木雕,前为松、鹿(取长寿多禄之意),后以窗棂组成“富贵玉堂春”字样,其四角衔以蝙蝠造型(取得福之意〉,故福禄寿齐备。第二落为正堂,屋顶属顶硬山式,据说原为官式燕尾脊,后去燕尾。各门扇工法讲究,精磨细琢,赞叹不已。第一落、第二落及左右护龙形成完整的四合院。如果可能,应该就地重建,不然殊以为遗憾。

崇本堂:俗称“林祖厝”,位于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集山路路三段831巷内。属于三级古迹,初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竹山及鹿谷地区林氏宗亲,为缅怀林氏先贤开山垦荒之德泽,于是募款建祠,祠内供奉开闽始祖“林禄公”、“九牧公”及“林圮公”三位先贤。崇本堂早年失修,首于嘉庆七年修筑成宫廷式建筑,雕梁画栋,宏伟壮丽却不失古色古香。复于1968年二修,最后则于1984年重建,这次除屋顶保有古式燕尾式建筑之外,全面改以水泥磨石,而失朴质之风。但却也免于“九二一”(公元1999年)地震之蹂躏,毫发无损。崇本堂的保有特色包括燕飞尾式屋顶、山门的交阯陶福禄寿三仙塑像;左右塑的“左昭”、“右穆”题字;正堂的“文魁”、“选元”及“进士”匾额等。

编辑本段家谱文献

全国林氏光远堂族谱,(民国)林氏光远堂众孙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修篡,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贵县维新印务局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有两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林氏宗亲录,(民国)林清墩编,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辽宁旅顺林氏谱书,(民国)林尚贤修订,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迁常林氏家谱二卷,(民国)林文涛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浙江鄞县新江林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民国)林庆芳、林纯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思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西林家卤林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项世淮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象山岙底林氏宗谱一卷,(民国)吴显龢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安徽宿松林氏谱牒,(清)林常植等增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安徽潜山潜阳林氏族谱三十八卷,(清)林氏三系合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林氏开闽分支总谱,(明)林鸣盛序,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

福建闽林大宗世谱六卷,附材氏入闽世系总图,(明)林炳麟等修,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仙游仙溪林大宗祠族谱,(民国)林弁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仙游印书局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福建莆田仙游县档案馆。

福建泉州清源林氏李宗谱草创卷之三,著者待考,传抄泉州林李氏藏本。现被收藏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晋江万华林氏族谱,(清)林志坚撰,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

福建南安林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

福建安溪福清分派横溪林氏族谱,(清)林文篆再录,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

广东番禺林奉恩堂族谱,(民国)林懋康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澄海南砂林氏家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林元秀纂辑 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十七~二十卷。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揭阳重辑长山林氏世谱,(民国)林右叙重辑,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潮安兴昌印务局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中山林氏族谱一卷,(民国)林天椒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档案馆。

林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西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林氏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林氏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林氏续修宗谱,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戊子年(公元1948年)九牧堂铅印本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编辑本段字辈排行

福建漳浦乌石林氏字辈:“汝允仕敬敦廷夫德君希思日升恒万寿松柏茂辰维皇降福山阜冈陵保定尔禄”。

福建漳浦港头林氏字辈:“用邦匡确文汝甫仲吉升贻燕垂卿伯世德永尔昌展成振家远同会衍庆长”。

福建石狮林氏字辈:“信恒有树启鼎登先士志维经世孙谋在振宗忠孝承光德英伟裕后徽”。

福建石狮东园林氏字辈:“朝经贤克日安邦载佑和亨贞乔木蟠根大深谷奇兰鲜忠孝家声远奕世子刊贤”。

福建石狮玉山林氏字辈:“基宏际式正士文章华国器树德为根本(讳行)贻孙谋燕翼子诗礼传家声簪缨以显宗(字行)”。

福建平和林氏字辈:“尔子克硕郁懋名章奕振滋光丕赞乃宏贻谋孔长蕃衍炽昌式昭猷训德绍芳阳”。

福建莲江林氏字辈:“云士文华荣肃艾哲谋圣积善有余庆材为邦国宝滨海川山秀含生钟毓灵(讳行)善言君子德恭宽信敏惠存心本以仁学乃子孙珍礼义传家法明德在新民(字行)”。

福建岐岭林氏字辈:

福建金紫林氏字辈:“思永居继先伯道日绍节太原若亿万德良克”……(从三十八世起各分支另立)。

福建厚泽林氏字辈:“式秉邦逊克承大勋敬章君德统绪为昭子孙千亿诗礼传家”。

福建钞坑林氏字辈:“孟元高振起辉光玉树荣时承雨露润日映枝叶新”。

福建永春林氏字辈:“联芳超祖德统绪尚仁慈才美启宗徽传心通孝友”。

福建锦江林氏字辈:“维道世士秩迪德为敦本登科以显宗忠孝传家永(讳行)子孙良有智邦国振家声存心宜守志学古重勤修(字行)”。

广东揭西金坑林氏字辈:“乔木盘根大瑞日应茂时绍有开元俊振拔兴世基乞旺春常在群英乐载熙忠国之精干修身学礼诗双桂流芳远九龙毓秀奇祖德宗功盛人文蔚启宜”。

广东揭西钱坑,阳夏林氏字辈:“渭甫永惟崇伯宗尚子叔乔世登兰玉盈阶秀贤良应运生养恬安迁素忠孝衍先声端穆贻芳远义扬肇业宏奋庸昭伟烈继武振鸿鸣松茂千秋盖鹏飞万里程”。

广东潮安林氏字辈:“叶道资宏毅安邦本孝忠一经贻典则万载畅宗风绎理期居敬临民雅所先昭兹绳祖武念在即薪传”。

广西灵山林氏字辈:“林家世运长为善业能昌源流思福建远祖念宾阳”。

贵州毕节林氏字辈:“鹏栖生单中怀土发枝作绍茂登科文明开国选全兴正连长祖烈家声远腾辉百代昌积善源生裕敦仁品自崇安平知运泰和协兆年丰望峻惟山类心清与鉴同高材称座辅厚禄爱恩隆”。

辽宁庄河林氏字辈:“文鸿辉成德义普克绍先世家永庆吉福泽同海天”。

山西文登林氏字辈:“植光培钟汝懋辉基钧治乐荣增鉴法,树炳坛锡济桂煜垣铨浚楷(火昆)尧镜清本熙堂锦泽朴焕在铭淞”。注:山东荣成、威海、烟台、乳山、栖霞、牟平、海阳、辽宁大连等地林玉后裔各分支亦使用该字辈。

广西博白林氏字辈: 原籍福建莆田,由闽入粤,明朝中期陆续迁入博白,字辈“道学辉宗为国宝,文章献世步云衢。明堂承运家声远,兰玉奂衍德泽延。”

编辑本段古代名人林禄

披肝沥胆,匡扶晋室,为元、明、成、康、穆五世良佐的入闽晋安林氏始祖林禄林禄

"天上圣母"信众过亿的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 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妈祖

至近当代,林氏一族更是群星闪耀,相映成辉。

林禄:把林姓从北方带到南方的第一人,也是在南方林姓中影响最大的"闽林"始祖。林默娘:"天上圣母,人间妈祖",是在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流行的俗语,被人尊为圣母或妈祖,把她当作保护神。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出海远行者越来越多,被更多的远航之人所尊奉。

在张村镇的上营村,以豫53线公路为界,公路以东的上营自然村居住着周、蔡、黄、林四姓人家,有800余人;公路以西的下营自然村居住着陈、林两姓人家,有300余人。都属于高山族,约占上营行政村总人口的56%,因此被称为“台湾村”。 300年风雨沧桑,五姓后裔繁衍“台湾村”逐渐壮大。

1997年,村民陈堂三家发现编纂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的陈氏高山族家谱。随后,周、林、黄、蔡四姓也先后找到了各自的家谱,家谱详细记载了他们先祖由台湾屯垦邓州及其繁衍发展的历史,这样,传说变成史实,高山族的身份也最终得到确认,成为名副其实“台湾村”。

族谱中记载番人(即高山族人)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后是有灵魂的,而且有善恶之分,善者可以顺利进入冥界地府,安然转世投胎;恶者就会四处飘荡,没有归宿,彷徨在人间偷偷摸摸,不能投胎转世。所以,当然大家都希望自己亲人的亡灵能安然投胎转世。但伯始祖公死后并没有像当地那样行庙丧之礼,这是因为族人认为这是汉人的礼俗,这样做的意思是先将亡灵报告并交给土地神,然后押给城隍爷,再送到阴曹地府,由丰都城分拨亡灵的下落归宿。而他们是高山族,高山族人的冥界地府在台湾而不在丰都城,如果把亲人的亡灵送去一定会遭到他们的凌辱,所以要按照高山族的风俗礼仪送伯始祖的亡灵回归故里。照番俗安葬了伯始公后,过了五七,他托梦给子孙说,冥界的路茫茫无边,千山万水十分漫长,妖魔鬼怪阻道,刀枪剑戟林立,都向他索要钱财,幸亏各路神仙念在他收复台湾功勋卓著,南明时册封义勇将军,还在黑龙江征剿沙俄收复失地,清朝也钦赐从五品官衔,屡蒙皇恩庇佑,所以都前来营救,帮助他翻山越海终于返回台湾故里。子孙都感叹道:“活着的人回归故里难,却不知道亡灵返回故乡更不容易啊。”后来到了仲叔季三祖去世殡葬时,就更加谨慎了,希望他的亡灵能顺利回乡。他们把棺木横放在中堂,表示和地方汉民习俗不同,出殡时小头朝前并且在墓坑底另放一块木板,象征船的意思,好让亡灵漂洋过海回到台湾。他们在深夜举行跳棺和偷送的礼仪,在棺上注明同行背包袱的人和艄公的姓名并且嘱咐再三,希望亡灵能安然回归故乡。不料三祖多次托梦给亲人,哭诉说村南头角落有一个坑塘,水底常年居住一条蚯蚓精怪,千年修练成精,已经变成蛟龙,专门追人魂魄,而鸠九门关的鬼也是一样。传说中,鸠九门关的鬼有很多类,罔象之鬼喜欢吃死人的肝;貘鼻之鬼吸食死人的脑;独足之鬼吃死人的心;疫病鬼会发灾难;疫瘧鬼会降疾病;魍魉鬼会设羁绊;魑魅鬼投掷锁链;无头鬼使用弓弩剑戟;水鬼发洪水;旱鬼会施火,除了这些还有山鬼、海鬼等等,多不胜数,都是恶鬼。仲叔季三祖一路边打边走,战的遍体鳞伤,刀伤枪痕鲜血淋淋,好不容易终于跑到了海峡,眼看就到了台湾故岛,不料那可恶的蚯蚓精怪施展腾云驾雾的本事竟然紧追不舍,还贿赂了南海龙王和东海龙太子掀起惊涛巨浪遮天蔽日,布下层层海鬼妖魔阻拦,使三祖的亡灵无法回归台湾故岛入冥界,只能在沿海彷徨游离而没有归宿。

众族人知道后非常痛心和愤怒,于是请了很多高僧和道士做法祈祷蛇王祖灵指点。然后他们依法以数十车石灰填满了村南角落的坑塘,果然像梦里说的一样,水面果然浮出碗口那么粗,一丈多长的黑色蚯蚓,棕色的毛、白线肚,三个头六只爪,血口獠牙,非常恐怖。它在水面旋转三圈后,突然一股白气冲天,通体像炭一样,挺直僵死了。众族人把它捞上来剁成粉屑,不慎撒在地上,竟然毒死一群鸡鸭。众人见此景无不大惊失色,决议在坑塘上架一座南北石桥,供死去族人的亡灵顺利回归台湾故里。石桥用鸠运灵山的石头和糯米汁掺沙灰垒建搭砌而成,桥的北端建一座蛇王祖灵庙。桥的石栏柱头雕刻狮子母乳顾抱负赘,柱身雕刻龙之九子:第一个是赑屃,形状像龟,能负重物;第二个是螭,嘴的形状像猛兽,擅长远望;第三个叫蒲牢,形状像龙,但比较小些,喜欢吼叫;第四个是狴犴,形体像虎,有威力;第五个叫饕餮,贪食;第六个叫虮蝜,水性好;第七个叫睚眦,性格暴戾,喜欢杀戮;第八个叫金猊,长的像狮子,喜欢喷烟吐火;第九个叫椒图,像螺蚌,能吞云吐雾。这些都是护送保护亡灵的。石桥竣工那天,三祖亡灵又托梦给亲人,高兴地说他已经有了归宿。蚯蚓精怪因为阻挠功勋后裔归宗受到天庭的惩罚,将它的魂魄刺字发配到昆仑山顶永世挖掘岩石,再也不能祸害冥界了。玉皇大帝又降旨给阎罗王说,凡是邓州高山族亡灵归返台湾的,沿途妖魔鬼怪一律要让路回避,违者格杀勿论。

所以高山族每次为死去的族人出殡的时候灵柩都要在桥端祭奠,后来世人把这座石桥称为望乡桥。

这就是望乡桥的传说和邓州高山族人送葬礼仪风俗的由来了。邓州高山族人深夜跳棺、唱送葬的歌嘱咐亡灵、将棺木横放,底下另放一块木板等的风俗就是从此而来的。

台湾村,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的上营村。是一个聚居着1200余名高山族居民的村落,因其数量占村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这里被称为“台湾村”。 到了1997年,在村民陈堂三家发现了编纂于清同治6年的陈氏高山族家谱。随后,周、林、黄、蔡四姓也先后找到了各自的家谱,家谱详细记载了他们先祖由台湾屯垦邓州及其繁衍发展的历史,这样,传说变成了史实,村民们高山族的身份也最终得到了确认。因此,上营村被称为“台湾村”,名副其实。

张村镇上营村位于张村镇南5公里处的庙沟河畔,辖5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276人,1799亩耕地。

上营村是全国高山族聚居地之一。三百多年前,高山族祖先从台湾跟随清朝黄廷黄伯候回大陆沿路屯兵恳荒定居到上营村,现有陈、周、蔡、林、黄、张、许七个姓氏,1300多人。在漫长的岁月过程中,他们的有些生活习惯和称谓都未改变(如爹叫嗲等),他们就业于各行各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随着改革开改和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实施,上营村的社会经济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村种养大户达八十余户,废旧塑料、面粉加工、村办砖厂等企业达52家,年产值达3亿多元,个体经商户100余户,现已发展成为豫西南废旧塑料和塑料颗粒加工集散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营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家家户户达到了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信号通,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100%,文明新村“六个一”建设工程已落实到位。

目前,上营村已建立救助扶持站1个,有房舍7间,其中厨房1间,餐厅2间,住室4间;幼儿园建在高山族学校院内,已招收幼儿大、中、小班80余人;村医疗卫生室现已正常开诊收治病人;文化茶馆的兴建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集镇已实施了美化、硬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350盏,铺设下水管线2600多米,栽风景树1500余株。

台湾村的由来

在张村镇的上营村,以豫53线公路为界,公路以东的上营自然村居住着周、蔡、黄、林四姓人家,有800余人;公路以西的下营自然村居住着陈、林两姓人家,有300余人。他们都属于高山族,约占上营行政村总人口的56%,因此被称为“台湾村”。在上营村,高山族居民祖祖辈辈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清康熙年间,民族英雄郑成功部将率部由东南沿海北上至卢沟桥后,又奉命自此向东南一带分兵屯垦。部队里有五位来自台湾阿里山区的高山族士兵,分别叫依那思罗、迪摩达奥、安笃斯旦、安达依鲁、佚名,被安排在邓州城区西北40里处屯垦。他们各娶当地汉族女子为妻,并分别更汉姓为陈、周、蔡、黄、林,从此过上了渔樵耕读的平民生活。300年风雨沧桑,五姓后裔逐渐繁衍壮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村”。到了1997年,在村民陈堂三家发现了编纂于清同治6年的陈氏高山族家谱。随后,周、林、黄、蔡四姓也先后找到了各自的家谱,家谱详细记载了他们先祖由台湾屯垦邓州及其繁衍发展的历史,这样,传说变成了史实,村民们高山族的身份也最终得到了确认。因此,上营村被称为“台湾村”,名副其实。

2002年,邓州市、张村镇两级政府借陈氏高山族纪念其始祖依那思罗诞辰365周年之机,投资数百万元,修建了集观光旅游与农业综合开发为一体的“阿里风情园”。“阿里风情园”共有台湾村牌坊楼、台湾阁、妈祖庙、高山始祖塑像等20余处胜迹。

上营村附近有台湾村、邓州霍去病墓、冠军城遗址、花洲书院、八里岗遗址等旅游景点。有南阳黄牛、刘集黄酒、邓州市棉花、邓州小磨油、邓州胡辣汤等特产。上营村旅游指南台湾村

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是远近闻名的“台湾村”,全村2300多人,约60%为台湾高山族后裔,已经在此居住了300多年。邓州“台湾村”聚居台湾同胞数量之多、历史之久,在祖国大陆绝无仅有。清康熙七年(公元166

族谱中记载番人(即高山族人)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后是有灵魂的,而且有善恶之分,善者可以顺利进入冥界地府,安然转世投胎;恶者就会四处飘荡,没有归宿,彷徨在人间偷偷摸摸,不能投胎转世。所以,当然大家都希望自己亲人的亡灵能安然投胎转世。但伯始祖公死后并没有像当地那样行庙丧之礼,这是因为族人认为这是 的礼俗,这样做的意思是先将亡灵报告并交给土地神,然后押给城隍爷,再送到阴曹地府,由丰都城分拨亡灵的下落归宿。而他们是高山族,高山族人的冥界地府在台湾而不在丰都城,如果把亲人的亡灵送去一定会遭到他们的 ,所以要按照高山族的风俗礼仪送伯始祖的亡灵回归故里。照番俗安葬了伯始公后,过了五七,他托梦给子孙说,冥界的路茫茫无边,千山万水十分漫长,妖魔鬼怪阻道,刀枪剑戟林立,都向他索要钱财,幸亏各路神仙念在他 功勋卓著,南明时册封义勇将军,还在黑龙江征剿沙俄收复失地,清朝也钦赐从五品官衔,屡蒙皇恩庇佑,所以都前来营救,帮助他翻山越海终于返回台湾故里。子孙都感叹道:“活着的人回归故里难,却不知道亡灵返回故乡更不容易啊。”

后来到了仲叔季三祖去世殡葬时,就更加谨慎了,希望他的亡灵能顺利回乡。他们把棺木横放在中堂,表示和地方汉民习俗不同,出殡时小头朝前并且在墓坑底另放一块木板,象征船的意思,好让亡灵漂洋过海回到台湾。他们在深夜举行跳棺和偷送的礼仪,在棺上注明同行背包袱的人和艄公的姓名并且拳拳嘱咐再三,希望亡灵能安然回归故乡。不料三祖多次托梦给亲人,哭诉说村南头角落有一个坑塘,水底常年居住一条蚯蚓精怪,千年修练成精,已经变成蛟龙,专门追人魂魄,而鸠九门关的鬼也是一样。传说中,鸠九门关的鬼有很多类,罔象之鬼喜欢吃死人的肝;貘鼻之鬼吸食死人的脑;独足之鬼吃死人的心;疫病鬼会发灾难;疫疟鬼会降疾病;魍魉鬼会设羁绊;魑魅鬼投掷锁链;无头鬼使用弓弩剑戟;水鬼发洪水;旱鬼会施火,除了这些还有山鬼、海鬼等等,多不胜数,都是恶鬼。仲叔季三祖一路边打边走,战的遍体鳞伤,刀伤枪痕鲜血淋淋,好不容易终于跑到了海峡,眼看就到了台湾故岛,不料那可恶的蚯蚓精怪施展腾云驾雾的本事竟然紧追不舍,还贿赂了南海龙王和东海龙太子掀起惊涛巨浪遮天蔽日,布下层层海鬼妖魔阻拦,使三祖的亡灵无法回归台湾故岛入冥界,只能在沿海彷徨游离而没有归宿。

众族人知道后非常痛心和愤怒,于是请了很多高僧和道士做法祈祷蛇王祖灵指点。然后他们依法以数十车石灰填满了村南角落的坑塘,果然像梦里说的一样,水面果然浮出碗口那么粗,一丈多长的黑色蚯蚓,棕色的毛、白线肚,三个头六只爪,血口獠牙,非常恐怖。它在水面旋转三圈后,突然一股白气冲天,通体像炭一样,挺直僵死了。众族人把它捞上来剁成粉屑,不慎撒在地上,竟然毒死一群鸡鸭。众人见此景无不大惊失色,决议在坑塘上架一座南北石桥,供死去族人的亡灵顺利回归台湾故里。石桥用鸠运灵山的石头和糯米汁掺沙灰垒建搭砌而成,桥的北端建一座蛇王祖灵庙。桥的石栏柱头雕刻狮子母乳顾抱负赘,柱身雕刻龙之九子:第一个是赑屃,形状像龟,能负重物;第二个是螭,嘴的形状像猛兽,擅长远望;第三个叫蒲牢,形状像龙,但比较小些,喜欢吼叫;第四个是狴犴,形体像虎,有威力;第五个叫饕餮,贪食;第六个叫虮蝜,水性好;第七个叫睚眦,性格暴戾,喜欢杀戮;第八个叫金猊,长的像狮子,喜欢喷烟吐火;第九个叫椒图,像螺蚌,能吞云吐雾。这些都是护送保护亡灵的。石桥竣工那天,三祖亡灵又托梦给亲人,高兴地说他已经有了归宿。蚯蚓精怪因为阻挠功勋后裔归宗受到天庭的惩罚,将它的魂魄刺字发配到昆仑山顶永世挖掘岩石,再也不能祸害冥界了。玉皇大帝又降旨给阎罗王说,凡是邓州高山族亡灵归返台湾的,沿途妖魔鬼怪一律要让路回避,违者格杀勿论。

所以高山族每次为死去的族人出殡的时候灵柩都要在桥端祭奠,后来世人把这座石桥称为望乡桥。

这就是望乡桥的传说和邓州高山族人送葬礼仪风俗的由来了。邓州高山族人深夜跳棺、唱送葬的歌嘱咐亡灵、将棺木横放,底下另放一块木板等的风俗就是从此而来的。

高山族的风俗习惯及礼仪

族谱中记载番人(即高山族人)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后是有灵魂的,而且有善恶之分,善者可以顺利进入冥界地府,安然转世投胎;恶者就会四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