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理学家都有谁?具体介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0浏览:2收藏

明朝理学家都有谁?具体介绍,第1张

曹端(1376年-1434年),字正夫,渑池人。

祖籍山西曲沃县阎村。五岁见《河图》、《洛书》,能画地询问父亲[1]。长大后读周敦颐《太极图说》,叹道:“道字是矣!”18岁中秀才,永乐六年(1408年)河南乡试,举人第二名。任山西霍州、蒲州学正二十余年,学者称“月川先生”。曹端称周敦颐为理学宗源,“周子《太极图说》为宋理之宗”“手太极图而口其说以示二程”;又认为陆九渊所谓“又加无极二字,是头上安头”说,是“不知周子理不离阴阳,不杂乎阴阳之旨”。著《太极图说述解》一卷、《通书述解》二卷、《西铭述解》一卷。《明史·儒林传》称“论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

孙奇逢(1585年—1675年),字启泰,号钟元。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今属河北省)人。明末清初理学大家。

原籍明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今属河北省),后迁居河南卫辉府辉县。万历举人,与东林党人来往密切。明亡,清廷屡召不仕,人称孙征君。与李颙、黄宗羲齐名,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有《读易大旨》五卷、《理学宗传》、《圣学录》等著,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世称夏峰先生。钱钟书认为,“方苞写孙奇逢传,人家看了不满意,认为孙奇逢的为人,有三个特点:一是他的讲学宗旨比较突出,主张身体力行;二是他的义侠之迹,在明末乱世,他能够率领几百家据守险要,保全乡里;三是他的门墙广大,教育了很多人才。”

郑可学(?~1212年),字子上,号持斋,莆田(今属福建)人。

受学于朱熹,朱熹在漳州当知县时,延聘他当西塾师,曾删定《大学》一书,朱熹说:“此书惟子上可讹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特奏名,授忠州文学参军。嘉定五年(1212年),赴衡州司户参军任上,卒于途中。著有《春秋博议》、《三朝北盟举要》、《师说》等。

邹元标(1551年-1624年),字尔瞻,号南皋。江西吉水县县城小东门邹家人,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

邹元标幼有神童之称,九岁通《五经》,万历三年(1575年)在都匀卫所(后改名南臬书院)讲学。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与伍惟忠友好,为人敢言,勇于抨击时弊,九月二十六日,张居正父亲病死,首辅张居正居丧不丁忧,元标三次上疏反对“夺情”,“以奔丧为常事而不屑为”,根本与禽兽无异,结果被当场廷杖八十,发配贵州,潜心钻研理学。万历十一年(1582年),回朝廷吏部给事中,他又多次上疏改革吏治,触犯了皇帝,被皇帝视为“讪君卖直”,再次遭到贬谪,降南京吏部员外郎。以疾归,居家讲学近三十年。天启元年(1621年)任吏部左侍郎,后因魏忠贤乱政求去。谥忠介。著有《愿学集》8卷、《太平山居疏稿》4卷、《日新篇》2卷、《仁丈会语》4卷、《礼记正议》6卷、《四书讲义》2卷、《 工书选要》11卷、《邹南皋语义合编》4卷。有子邹德淇。

胡居仁(1434年—1484年),字叔心,江西省余干县人。

吴与弼弟子,与陈献章是同窗好友。绝意科举,筑室于梅溪山中,人称敬斋先生。成化元年(1465年),受提学李龄、钟成的邀请,入白鹿洞书院主事。曾攻击陈白沙,指斥为流禅的异端。其学承袭程朱旧说,无所发明。“端庄凝重,对妻、子如严宾”“居丧骨立,非杖不能起,三年不入寝门。”[1]尝作《进学箴》:“诚敬既立,本心自存。力行既久,全体皆仁。举而措之,家齐国治,圣人能事毕矣。”万历十三年(1585年)从祀孔庙,追谥文敬。弟子以余佑最著名。著有《居业录》。

吴与弼(1391年—1469年),字子博,号康斋,江西崇仁县人。

父亲吴溥,建文时为国子司业。弼年十九岁时,见《伊洛渊源图》,放弃科举,苦读闽学语录,推崇程朱,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中年躬耕读书,“本之以小学、四书,持之以躬行实践”,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弟子胡居仁、陈献章。天顺初授左春坊右谕德,两个月后借口有病,回乡讲学。尝言“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难矣。吾庸出为?”著作有《康斋文集》、《日录》等。

黄佐(1490年-1566年),字才伯,号泰泉。明代广东香山石岐仁厚里人。

祖父黄瑜、父亲黄畿,均以治儒学闻名。十二岁乡试第一,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二甲进士,次年选庶吉士,授编修,“陈初政要务”,嘉靖十年(1531年)任广西按察司佥事,修成《广西通志》。因母病辞官归家,拜师王守仁,“与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得到王守仁称赞,“家居九年,简宫僚”。嘉靖十三年(1534年),起用为南京翰林院编修兼詹事府司谏。后任江西佥事、广西学督等职,因论河套事与大学士夏言不合,弃官归养。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七月二十二日卒,追赠礼部右侍郎。世称泰泉先生。著有《广东通志》七十卷、《泰泉乡礼》七卷、《诗传通解》二十五卷、《礼典》四十卷、《乐典》三十六卷、《续春秋明经》十二卷、《小学古训》一卷、《姆训》一卷等。

魏良弼(1492年-1575年),字师说,一作师悦,号水洲。明理学家、教育家,新建(今属江西南昌)人。嘉靖二年(1523年)成进士,曾因直谏屡遭廷杖,然言之愈激。在家乡的丹陵书院讲学达四十二年之久,深得乡人尊。受学于王守仁,与钱德洪、陈九川、刘邦采、罗洪先、邹守益等往复论学,联集讲会,阐扬王学。 认为良知、天理非二也。为学力主“悟道”。在道德修养上反对时论“多于触处、动念处体认良知”。认为人本得天理良知,但人被习心遮蔽,故不能呈现。强调“良知之学不待教”,要在“四端” 处“扩充”,“以诚身为贵”。 隆庆初,进太常寺少卿,致仕。卒后,追谥忠简。著有《水洲文集》,后人撰有《魏水洲先生行略》。

其弟魏良政和魏良器亦是江右王门重要学者。

陆世仪(1611年~1672年),字道威,号桴亭。江苏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亡不仕。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出生,学宗朱程,反对王守仁的“致良知”,他说:“致良知虽是直截,终不赅括,不如穷理稳当。……天下事有可以不虑而知者,心性道德是也。有必待学而知者,名物度数是也。假如只天文一事,亦儒者所当知,然其星辰次舍,七政运行,必观书考图,然后明白,纯靠良知,致得去否?”。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一年(1672年)。

颜钧(1504年~1596年),号山农,又号耕樵,江西永新(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三都中陂村)人。泰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自幼体弱,智慧不开,被当成痴呆儿。十二岁随父在常熟学宫读书。二十岁以后家贫而废学。不久接触王阳明的《传习录》。由徐樾介绍到泰州王艮门下,受传“大成仁道”,人称“嘉隆江湖大使”。嘉靖十九年,王艮卒,颜钧为其守墓三年。嘉靖二十五年,在江苏扬州、泰州等地传道,后因思想过于激进,被朝廷逮捕,发配充军。有《颜钧集》传世。

沈将军绝对是《知否》中的一大渣男,他运气也真的是好,本来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却因为姐姐成了皇后整个沈家都鸡犬升天,他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将领成了人人巴结的国舅爷,可他却是一个非常自私又贪心的人,左娶高门大户的张氏表忠心,让仕途更加顺利

右又纳原配正妻的妹妹为贵妾的名声,妻妾问题也处理不好,这样一个软弱犹豫的男人实在让人瞧不起,却不知他曾也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他也曾拥有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大邹氏。

大邹氏是一个不少人都敬佩的女子,和小邹氏截然不同,能断家务事,在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即便是沈皇后也对她言听计从。

最关键的是她在时邹家都安安分分的,她能约束亲族,邹家人虽然不优秀,在大邹氏的管束下,他们也不敢胡作非为,或读书,或做一些小差事,依附着沈家生活。

沈将军与大邹氏的爱情连顾廷烨都是羡慕的,他从两人身上看到了爱情,即便是结婚十年,两人依旧能做到鹣鲽情深,同时两人也非常懂对方在想什么,很多时候不必说什么,一个眼神一个神情,两三便能知道对方的心意,这是何等的默契?在大邹氏去世之后,沈将军差点没有熬过去,这大概便是真正的爱情。

沈将军和大邹氏虽然相爱,可两人终究没能白头偕老,大邹氏为了照顾沈皇后,身怀六甲依旧亲自照顾,最后沈皇后和几个小皇子的确是好了,可这大邹氏却是香消玉殒,为了夫家大邹氏可说是费尽心机,若是没有她的这份恩情,沈家不会那么抬举小邹氏,但若是没有这份恩情在,沈家或许也不会有如今的荣耀,大邹氏为了皇后牺牲,何尝又没有自己的私心呢?

当时三王爷因逆王事败而死,五王残暴,六王被贬,八王爷登基势在必行,若是八王爷登基了,这沈氏作为原配正妻自然而然坐上皇后之位,大邹氏豁出命保护皇后,看似是因为骨肉亲情,何尝又不是为了沈家的富贵荣光呢?若是没有大邹氏,沈家就不会出一位皇后,而沈家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荣华富贵。

为了沈家的荣华富贵,大邹氏搭上了一条命,其实她当时身怀六甲,若是袖手旁观,这沈家大不了就是没有荣华富贵,她的丈夫沈将军会因此丢了命吗?

不会的,可大邹氏清楚,只有沈氏登上了皇后之位,她的外孙才有可能坐上那九五之尊的位置,她为了沈家而牺牲,沈家又怎会轻慢邹家呢?牺牲了自己成全了沈家和邹家的富贵,不知究竟值还是不值呢?

知否:小沈氏感念大邹氏恩情,为什么不愿把女儿嫁回娘家呢?

原因是,在皇帝(当时还是八王爷)一路在刀光剑影下,冲刺在回京继承大统的路上时,皇后和几位小皇子忽然染上了急症。要知道,如果皇后和几位小皇子出事,皇帝还可以抬了有子嗣的贵妾为后,稳住皇位,可皇后背后的沈家,也就是大邹氏的夫家就会彻底失势。沈从兴的妻子大邹氏深谙此理。因此,她不顾自己身怀六甲,也要努力照顾皇后母子。到最后,皇后母子在大邹氏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可大邹氏却倒下了。

自此,以皇后为代表的沈家人(主要是沈皇后、沈从兴、小沈氏)都因为大邹氏,而对大邹氏的娘家非常抬举。

可就是这么感念大邹氏恩情的小沈氏,为何连想都不想,就不愿把自己的女儿嫁回娘家,亲上加亲呢?

原因就藏在沈家和小沈氏自己当下的状态中。

大邹氏还在的时候,她和沈从兴曾是一对让顾廷烨羡慕不已的恩爱夫妻:

因此,大邹氏故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沈从兴都接受不了现实。而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家里早就是一团乱。

起初,已经成为皇帝和皇后的姐姐和姐夫,为了维持朝中新势力和旧势力的平衡,决定从两方中选出代表联姻。

而皇帝手下的将领大都已经婚配。丧偶的顾廷烨早已心有成算,要和文官盛纮家结亲。

那皇帝手头剩下的,身份够高,正妻位缺,可以笼络当朝武官势力的,就只剩下沈从兴了。

因此,沈从兴奉旨娶了英国公嫡女张氏。

按理说,这亲也是结得门当户对。可偏偏沈从兴还挂念着大邹氏一家,想帮帮大邹氏娘家。于是,在迎娶张氏后,他娶了大邹氏的妹妹小邹氏为妾。

而就是这个举动,证明沈从兴是个拎不清的,也为沈府接下来的乱象埋下了伏笔。

毕竟,沈从兴如果真的因为觉得愧对大邹氏,想要以再娶邹家人,来保邹家富贵,那他早点娶了小邹氏为正妻,也无可指摘。

可他偏偏优柔寡断,一方面想着自己,一直把小邹氏当妹妹,迟迟下不了娶她的决心,一方面又不知道帮小邹氏找个好人家,自己继续当邹家后盾,也可保邹家平安。

结果最后他还是把小邹氏娶进府,宠妾灭妻,把整个家里弄得一团糟。

《逆流而上的你》中,高蜜查出怀孕在第15集。邹凯的妈妈感觉高蜜最近的状态不对,因此怀疑高蜜已经怀孕了,所以带着高蜜到医院检查,可谁知高蜜在洗手间拿错了尿样,这才被查出怀孕,实际上高蜜并没有怀孕。

高蜜并不想生孩子,毕竟她还年轻,邹凯之所以迎娶她就是为了传宗接代,所以得知高蜜“怀孕”后便开始冷落她。邹凯深爱的人是汪雨,但两人的年龄有很大的差距,遭到了母亲的极力反对,因此才结束了这段感情。

邹凯的妈妈从来不会轻易的相信任何人,即使高蜜已经嫁到邹家,她也没有将高蜜当成邹家人,甚至约束着高蜜的日常生活,让她每个月到会计那里领零花钱,高蜜的每一笔花销都要由邹凯的妈妈过目。

邹凯一直对高蜜不冷不淡的,当得知高蜜没有怀孕后,他对高蜜的态度更加冷漠,原本高蜜和婆婆的关系刚有些缓和,但终究被这场“闹剧”而淹没。其实高蜜和邹凯结婚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她只想着嫁给有钱人,能够衣食无忧,但她从来不了解富二代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一、毛笔之乡

文港镇,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下辖镇,是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夏笔都”。2018年,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小学生书画毛笔生产基地”称号。

二、中国歙砚之乡

歙县,安徽省黄山市辖县,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先后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等荣誉称号。

扩展资料

历史文化:

(一)、文港镇

进贤县文港镇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是闻名遐迩的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夏笔都”。文港,早在唐初,已有笔市,而生产毛笔的历史更为源远流长,相传在二千一百多年前,制笔技艺是由秦朝时期的咸阳人郭解、朱兴传授而来。东晋时期,临川内史、书法家王羲之专用文港毛笔,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光照临川之笔”的颂赋(文港1969年前属临川管辖)。

清代,文港前塘邹家人在武汉经营“紫光阁”毛笔连锁店,生意兴隆;还有名曰周虎臣的人在上海开设笔庄,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亲笔为其题“周虎臣”匾额,勒其制作精致御用贡笔,定期上奉朝廷;另外,文港镇亦有“紫光阁”、“文照轩”、"晋宏堂"等名笔店铺。当时,文港的毛笔,不仅畅销国内,且远销越南、缅甸、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誉满中外。至30年代,文港制笔艺人已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二)、歙县

歙县古名歙州,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县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

-文港镇

-歙县

曹端,字正夫,号月川,河南渑池人。明初著名的学者、理学家。其学以躬行实践为务,而以存养性理为大端,对理学重要命题多有修正、发挥,被论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

孙奇逢,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字启泰,号钟元,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20余年,从者甚众,世称夏峰先生。顺治元年明朝灭亡后,清廷屡召不仕,人称孙征君。与李颙、黄宗羲齐名,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孙奇逢一生著述颇丰。

郑可学,字子上,号持斋,莆田人,明朝官吏,受学于朱熹,朱熹在漳州当知县时,延聘他当西塾师,宁宗嘉定四年特奏名,授忠州文学参军。嘉定五年,赴衡州司户参军任上,卒于途中。

邹元标,字尔瞻,号南皋。江西吉水县县城小东门邹家人,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居家讲学近三十年。天启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后因魏忠贤乱政求去。崇祯元年,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特谥忠介。

明朝理学家都有谁?具体介绍

曹端(1376年-1434年),字正夫,渑池人。祖籍山西曲沃县阎村。五岁见《河图》、《洛书》,能画地询问父亲[1]。长大后读周敦颐《太极图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