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姓的研究报告
关于曹姓起源
1 赐受曹官,以官为氏
据《百家姓寻根与起名艺术》及其他资料:曹姓最早的一支出于嬴姓,为颛顼帝后裔。始祖曹安为颛顼玄孙陆终的第五子。“安”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曹”官,即“圜土”为牢,为看押奴隶的狱官。曹安始居今河南灵宝曹水。曹安曾为夏代国君,附近有曹阳墟,曹阳坑遗存。曹安后来反对禹继舜位,被禹所攻而迁于河南滑县之曹。即《诗序》所谓“卫国有狄人之攻,出处于漕”。商灭夏后,曹姓又与商对抗,被降为方国称曹方。因被商讨伐而再迁山东定陶县。滑县曹地西周初年成为卫国的曹邑。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翟击败,漕(同曹)邑被翟所占。原来卫国被封在漕邑的后代,就以祖先的封邑“漕”作为姓氏。汉代时有游侠漕少游,漕中叔,《续通志·氏族略六》记载明代有嘉靖主事漕士奇。漕后又演化为糟,均为后来的曹。
2.出此姬姓,以国为氏
“曹”做为姓氏也起源于西周武王时期的姬姓侯国“曹国”。据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始祖稷名弃,擅长农耕,帝尧时被推选为农师,赐姬姓。帝舜时封弃于“邰”(今陕西武功一带)。殷商后期时周人已传世千年,最后定居于周原(宝鸡、岐山一带)。
公元前11世纪,周人传至西伯姬昌为首领时势力大增。当时正值殷纣暴政,西伯姬昌便联合泾水流域的虞、汭等小国以及蜀、羌等西戎部族一并讨伐纣王。姬昌死后次子姬发继续领导西岐诸部落伐纣,最后商纣王引火自焚,商灭周兴。姬发为周武王,尊姬昌为文王。周朝立国后,武王便大封有功之臣及自己的同姓弟兄们,即史书上说的“领户分封制”。
《史记·管蔡世家》记载道:“武王同母昆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夷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就是说武王有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十人,曹叔振铎是周文王的正妻太姒所生的第六个儿子,是周武王的四弟。武王在分封侯国时,将振铎封在了“曹”。叔振铎也就是曹国的国君,“曹”最早是一个姬姓诸侯国的国名。
3.曹安后裔,以邑为氏
西周初年,曹安后裔曹挟被周武王另封于“邾”(今曲阜东南)。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子孙有的以曹邑为曹姓,有的以邾邑为邾姓,后改为朱。则朱曹两姓同源。(见《三国志·魏志·武帝本纪》)。
4.其他说法
⑴他姓改曹姓。后汉曹嵩(曹操之父)本曹腾养子,本姓夏侯,后改曹姓,为安徽曹姓之宗。
⑵西汉时中亚昭武九姓之一的曹国人来华后以国为氏。同例有安、米、侯等姓。为河西曹姓之宗。
三、郡望与迁徙
曹国都于陶丘,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西南曹县附近。南临商丘北接菏泽。当时为周王室五十五个姬姓侯国之一。“武王封功臣昆弟,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史记·管蔡世家》)。周平王时管叔鲜蔡叔度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叛乱,周公旦与叔振铎等十位叔父共同辅佐周成王平叛,有功于周王室的中兴,所以《史记·管蔡世家》里对曹叔振铎附有详载:“曹叔振铎者,周武王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叔振铎卒,子太伯立…曹伯阳十五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强以归而杀之,曹遂绝其祀。”
曹国从叔振铎受封立国至曹伯阳因宠幸公孙强而被宋景公所灭,共历26代君主。若从有确切记年的“周召共和”元年(公元前1042)算起,至曹伯阳十五年亡国为止(公元前478年),至少存国564年。后人称其为东曹国,用于区别五代至宋初割据陇右沙州(敦煌)的曹议金政权中曹国,以及西亚的西曹国政权。
“曹”地,西周叔振铎至曹伯阳时为曹国,春秋时被宋国灭后并为宋国的属地曹邑。“北齐时以定陶为曹州,唐初时为曹州,后改名济阳郡,后又改名曹州。宋时改兴仁府,金复为曹州。元初归东平路总管府,至元二年直隶户部,领县五:济阴、成武、定陶、禹城、楚丘。”(《元史·地理志》)
古人最先以氏族部落的图腾徽记为姓,进入阶级社会后,有的以职业为姓(如司徒,尉迟),有的以所在国的国名为姓。叔振铎立曹国后的五百余年里,姬姓曹氏一族繁荣兴旺。在对外交往中,原先作为氏的曹逐渐演化并固定为表“姓”的曹。曹国境内的臣民对外也以曹姓自称。旧时定陶故城北有大阜,名仿山,上有曹伯庙,额曰“西周旧国”,地方官岁时祀之。曹国虽然灭亡,但曹姓子孙广布曹国内外。
“谯郡、彭城、高平、巨野”(今亳州、徐州、济宁、菏泽)为四大郡望。曹姓最早分布在山东、江苏一带,秦汉时已扩散到河南、安徽、浙江、湖北甘肃等地。魏晋南北朝继续扩散,隋唐末年,河南曹氏开始迁居福建广西等地。明代福建曹氏有一支迁至广东。此时曹姓已散布于全国大部分省份。今山东曹县,江苏沛县,安徽亳州,河北石家庄,甘肃秦州,秦安,敦煌徽县为主要散居点,尤以四川,河北,河南,湖北人口最多。曹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列第27位,人口约741万,占全国057%。
四、历史名人
曹姓名人,较早的要数春秋时期的曹刿了。鲁庄公的时候,齐攻打鲁,他求见庄公,随庄公战于长勺,利用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时机,叫庄公鸣鼓进攻,结果获得了长勺之战的大胜。
还有汉初大臣曹参。早年追随刘邦,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平阳侯,曾任宰相九年。协助高祖平定陈颛、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的叛乱。
曹操,字孟德,安徽亳州人,三国时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是个被历史误会、被《三国演义》丑化的人物。有人说他原本姓是夏侯。因其父夏侯嵩是得宠宦官曹腾(其舅舅)的过继嗣子,于是改姓为曹了。建安元年,他统一了中国北部。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植,著名诗人。曹丕之子,为魏明帝;曹丕之孙为魏国皇帝。其后裔曹霸,武卫将军,又极善画马。
三国之后,唐时诗人曹松(安徽潜山人),宋初名将曹彬,元代画家曹之白,明时文学家曹学检,明理学之冠曹端,都是后人耳熟能详的人物。著名心理学家亳曹日昌是我国近代心理学的奠基人。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清著名作家曹雪芹。他的名著《红楼梦》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部宝贵的遗产。他不仅是后人推崇倍至的曹姓名人,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曹雪芹自己在《石头记》中记录的祖籍和真正的家谱。
一 辈: 曹 昌,耒阳县人(今属湖南省衡阳市),乙巳年授附,丙午年除百户,洪武四年授世袭,三十年马解安马事发,松门卫中所马事充军;
二 辈: 曹福华,未袭职,曹 昌之子;
三 辈: 曹 英,洪武三十三年六月,袭授太仓卫吴淞江千户,镇西卫前所世袭百户,,曹福华之子;
四 辈: 曹 全,宣德五年五月,曹 英嫡长男;
五 辈: 曹 振,天顺六年四月,曹 全嫡长男;
六 辈: 曹 宣,成化二十年六月,曹 振嫡长男;
七 辈: 曹 钦,正德十年八月,曹 宣嫡长男;
八 辈: 曹 铎,嘉靖三十九年二月,年38岁,曹 钦亲弟;
九 辈: 曹应禄,万历十五年十月,年18岁,曹 铎嫡长男;
曹植:号称才高八斗的人物,与父曹操、兄曹丕并称“三曹”。在与曹丕的世子之争中失败。曹丕继魏王位后对他进行迫害,郁郁而死。 简评:曹植对促进文学和酒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文人不适合当君主。李煜、宋徽宗就是最好的例子。曹操在这一点上处理的很正确。 曹彰:曹操次子,长期带兵征战。曹操死后拥兵入邺。在谏议大夫贾逵劝说下将兵权交给曹丕,回鄢陵自守。书中再未提及。 简评:曹彰虽是一介武夫,却也识大义大节。交出兵权后曹彰书中再未提及,大约是在曹丕的监视与猜忌下终老此生。 曹睿:曹丕之子。因不肯射鹿为曹丕所奇,被封平原王。后继魏主之位。在位十三年病卒。 简评:曹睿身上亮点不多,射鹿可算一桩。还有曹睿的太子曹芳乃是养子。说来中国的历史也很有意思,后世的南宋、清后期都出现皇帝无子的局面。一个国家没有继承人,也该亡了。 曹芳:曹睿养子。后因司马师专权,与近臣商议除之,事泄被废。 简评:司马师当时的势力大约相当于曹操当年的情况,仅靠一两个无实权的文臣是办不成什么事的。但曹氏子孙的这种不屈精神,比刘禅要强。 曹髦: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司马师废曹芳后立为魏主。后不甘司马昭欺君罔上,亲率身边卫士上阵企图杀司马昭,事败身死。 简评:曹髦明知不是司马昭对手,偏要以卵击石。世人认为其傻,最多也只算有勇无谋。个人认为不管怎样,曹髦这种不屈的精神值得国人效仿,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茍安的人太多了,有血性的人没几个。 曹奂:道乡公曹璜,司马昭在曹髦死后立其为帝,改名曹奂。 简评:曹奂是魏版的汉献帝,不提也罢。
因为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世代友好,曹氏家族是汉朝初期丞相曹参的后代,而夏侯家族是汉朝开国大将夏侯婴的后代。因为曹腾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只因是宦官所以没有后代,因而夏侯家族将曹嵩过继给了曹腾。所以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都是曹操的宗族。两大家族都来自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使得这两大家族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血缘关系上都更进一步。在现在的亳州市仍然保留着曹氏家族墓。
曹魏政权是三国时期最强的政权,其中武将最多,兵力最盛。典韦和虎侯许褚以及五子良将是曹操宗族外最有影响里的战将,而曹魏八虎骑是曹操宗族里最知名的战将。曹操宗族中的战将都来自谯县就连许褚也来自谯县。下面我为大家来谈谈曹操宗族中最出名的十二员战将吧!
曹仁,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曹魏八虎骑之首。曹仁是曹操最看重的战将,为人好勇有谋。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是大魏开国元勋。破袁术、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等。后来关羽围攻樊城数日,樊城在曹仁的坚守下从未丢失。魏国建立后官至大司马,大将军,荆州刺史。后来,曹仁率兵进口濡须口,但最终惨败给朱桓。不久卒于军中,时年五十六岁,谥曰忠侯。
曹洪,字子廉,沛国谯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魏国开国元勋,曹魏八虎骑之一。 曹洪早年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于荥阳兵败失马时,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其免于厄难,令曹操甚是感动。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曹洪留守本阵,击退了张郃、高览的猛攻。汉中之战时,与曹休在下辩抵御刘备,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曹丕即位后,拜曹洪为骠骑将军。曹丕后因私事寻衅,欲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将其免死,贬为庶民。魏明帝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太和四年,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曹洪逝世,追谥恭侯。
曹纯(170年—210年),字子和,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大司马曹仁的亲弟弟,曹魏八虎骑之一,为人能征惯战,才能出众, 颇受曹操信任。 曹纯雅重纲纪,礼贤下士,虽为武将但饱读诗书。中平四年,起家黄门郎。董卓之乱后,跟随曹操募兵,开始征战一生的戎马生涯。建安年间,授议郎,迁司空参军,督帅曹操的精锐虎豹骑参与平定北方战争,封为高陵亭侯。建安十三年,随从曹操南征荆州,追杀豫州牧刘备,占领江陵。参加赤壁之战,率军返回谯郡。 建安十五年,曹纯英年早逝,谥号为威。曹纯死后曹操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接替曹纯来统领虎豹骑,只能自己统领 可见曹纯的能力多么出众。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曹魏开国元勋,曹魏八虎骑之一。 夏侯惇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追随的将领之一,作战勇猛,其拔矢啖睛的典故令人钦佩,自此也被人调侃为“盲夏侯”。多次为曹操镇守稳定后方,屯田蓄水,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
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人,东汉末年名将,其妻子为曹操妻妹。夏侯渊是曹魏八虎骑之一 ,夏侯惇的亲弟弟,为曹魏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征西将军。 夏侯渊擅长千里奔袭作战 ,奇袭敌军。他早年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时为曹操督运粮草。建安十六年,他留守长安时击败了刘雄,又破云县,平定关中,因此被封博昌亭侯。其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是汉中之战西线统帅,与刘备相拒逾年,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而战死,谥曰愍侯。
曹休,字文烈,沛国谯人。曹操养子,被视如已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评价其为:“此吾家千里驹也”,颇受曹操信任 也是曹魏八虎骑之一,也是曹操宗族中二代战将的佼佼者。 建安二十三年,曹休遂被任命为骑都尉,与议郎辛毗一起担任主帅曹洪的参军,且和偏将军曹真、雍州刺史张既等随曹洪进军征讨刘备。曹休与曹纯、曹真一同统领曹魏的特种部队——“虎豹骑”,任豹骑都尉。魏明黄初三年,曹丕亲征,兵分三路讨伐孙权,任命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大破吴军,迁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都督扬州如故。太和二年曹休被吴将周鲂断发所骗,伐吴被陆逊杀得大败,气忧成病,回到洛阳,疽发背而死,谥曰壮侯。
曹真,字子丹,沛国谯县人,魏武帝曹操养子,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真是曹魏八虎骑之一,曾在曹纯统领的虎豹骑中担任虎骑都尉,曹操宗族中的二代战将,魏文帝选中的四个托孤大臣之一。曹真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汉中之战,之后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多次率军抵御诸葛亮北伐(不要受《三国演义》影响),使其无功而返,此后有大破吴国孙盛。官至大将军、大司马,为人却宠辱不骄,对内不邀宠,对外不鄙视贫寒之士。231年因病去世,谥号“元侯”,配享魏太祖庙庭。
夏侯尚,字伯仁,沛国谯郡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征西将军夏侯渊之侄,曹魏八虎骑之一,曹魏集团二代战将的优秀代表。 夏侯尚年轻时与曹丕关系密切,曹丕赏识其才智。代郡乌桓叛乱时,夏侯尚与曹彰一同平叛,得胜归来。后来跟随夏侯渊一起参与汉中之战。曹丕称帝后,夏侯尚出其不意偷袭刘备部队,成功收复上庸。222年,夏侯尚与曹真围攻江陵,击败了诸葛瑾。后来官至征南大将军,荆州牧。夏侯尚爱妾被杀后,他悲痛到精神恍惚,后病重回到洛阳。226年病逝,谥曰悼侯。
曹昂(?-197年),字子修,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人,曹操长子,其养母为曹操正室丁夫人,生母为丁夫人侍女刘夫人,曹昂过继给丁夫人后成为了嫡长子,是曹操的第一继承人。 曹昂聪明而性情刚胆,能征善战,深受曹操喜爱,其二十岁时即举孝廉。197年时他随曹操出征张绣,张绣突袭,曹昂将马给曹操骑走,而自己和典韦断后时一同阵亡于宛城。其弟曹丕称帝后,于221年追尊曹昂为丰悼公,后进爵王号为丰悼王。其侄曹睿继位后,追尊曹昂为愍王。
曹彰,字子文,沛国谯人,魏武帝曹操的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其胡须**,被曹操称为“黄须儿”,是曹操最善战的儿子,曹魏二代优秀将领。早年立志要效仿卫青、霍去病做一名优秀的将军。216年被封为鄢陵侯, 其少有勇力,赤膊搏虎,徒手伏象,颇受曹操喜爱。218年,率军征讨乌桓,亲自上阵,大败乌桓叛军。 后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所向披靡,威震塞北。222年被封为任城王。次年,因病逝于府邸,谥号为“威”,故亦称为任城威王。
曹爽,字昭伯,沛国谯县人,大司马曹真长子,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权臣。早年跟随父亲曹真御蜀,攻吴。曹真死后继承曹真的爵位。 公元239年,明帝曹叡病危,将太子曹芳托孤于曹爽和司马懿。初期,曹爽还与司马懿商量国事,后趁机削去司马懿军权,将大权掌握于自己人手里,开始自专政事,在执政期间多次伐蜀。其因穷兵黩武,打压宗室势力给了司马懿机会。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解除曹爽大将军的职务,不久其因谋反之罪被族诛。
夏侯霸,字仲权,沛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 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将军。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是曹氏宗族,又与郭淮不和。曹爽被司马懿杀死后,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汉,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
关于曹姓的研究报告
本文2023-11-10 03:58: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4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