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袁氏起源从哪迁来?
元末明初,传说经过一次“洪武血洗”,于是有“扯江西,填湖南”一段传奇故事,(笔者另有专著考)虽然正史没有记载,但是常宁经过一次大移民,却是事实。姓氏由稀少而逐渐繁杂。常宁明代姓氏变迁的有一下几种:一、移民来的安插户;二、军队调来平乱,乱平后即转屯户,就是说无事种田,有战事即打仗,这类人在完国税上有优待,但是朝廷开科考试,他们却不能参考,不能当官。为了前程,纷纷转入民籍了;三、洪武血洗中逃脱出来的遗民。笔者从47册族谱的57姓121个支派统计分析:
一、纯移民25姓有:张、贺、陈、罗、占、唐、郭、彭、朱、欧阳、谭、黄、殷、胡、易、梁、曾、孙、谢、尹、江、颜、莫、邹、廖等姓。
二、纯军屯户9姓有:吕、白、董、滕、段、崔、骞、欧、雷等姓。
三、一个姓氏中既有移民又有屯军的7姓:计有萧、邓、王、周、李、刘、吴、龙、聂等姓。
四、血洗后的原有移民9姓:瑶塘的阎姓、城关南郊艾姓、庄泉王姓、南风凹罗姓、蓝姓、东乡薛姓、猪塘塘头雷姓、东门夏姓、罗桥方姓等。还有瑶族中的赵、盘、冯等姓。
此外还有些双姓,这种双姓但不指复姓。如桐黄塘家有周蒋氏、东洲何家的何李、瑶塘的白李、桐梓的尹龙、袁家桥的唐袁氏、磨石的刘尹氏等。这些双姓,多是一姓无名后,抚异姓亲人承兆,如蒋姓无后,抚外甥周姓为继,以后就在神堂上写上周蒋双姓。但后来在实际姓名中,还是署自己的原姓多。
调查中随意选的姓都是江西来,来的时间又基本都是元末明初,以后就没有成批的直接从江西迁来的了。也有先迁到湖南的茶陵、攸县、衡阳、衡山、贵阳、宜江、宁远后,在转迁到常宁的。
如常宁萧姓的十余支派,始祖都是江西庐陵府周围迁来的,则又以泰和县为最,但是落籍常宁时间就很不一致:石盘萧氏祖先自明初先迁贵阳,再转移石盘;阳山萧氏无迁宁远、后从军再洛阳山;午桥萧氏先迁宜江,至明末清初才徙午家桥;长江龙门萧氏却都是江西泰和县直接徙来;夏茶萧氏则是从江西调任衡州知府,遂落籍衡州,第三代才转徙蓝江。仅一个姓的来源就有如此复杂。
江西以外地方迁来的基本都是军调民的。如城关邓氏来于北京正定;百骞二姓源于陕西;滕姓湘西麻阳;只有瑶塘曲市吴姓是一位元末常宁州判,原籍湖北黄州,死于任内,难以归家,其长女率弟妹就地落籍城南曲市。相传这位吴大姑,为了抚养幼弟成人,以续吴氏一宗,毕生不嫁,曲市吴姓的子孙为了纪念她的恩德,就把吴太姑奉为自己在常宁的始祖。恐怕是有明以来常宁众始祖中唯一的女性了。这在封建社会少见。
由江西移民来的也很不自愿,谁愿意离乡别井呢?民间至今传说一个故事:江西吉安泰和移民时,大家都不愿意背井离乡,执行吏心生一计,开了个群众大会,号召谁不愿意走的,都站到一丘大田里去,愿意走的就排到路上来。大家听了都赶紧往田里跑,一下子把一丘田挤得水泻不通。说时迟,那是快,士兵们一拥而上,把田里的老百姓团团围住,就此赶上了远方之路。这当然不足为信,但是在县志和许多族谱却多有这样记载:移民上路如‘蚁赴之众’来到湖南。好在常宁无主荒地很多,各人自己圈地,标签插到哪里,那里的山水田地就属于他,叫做“插标为记”。
分享
本
?清代东吴滕文昭在其《吴门滕氏世略抄》中曾云:“今天下之滕可考者凡三:一曰北海之滕,……;二曰南阳之滕,……;三曰东阳之滕,……。”目前也有一个较普遍的看法,也认为应有这么三支,如认为当代东阳之滕人数多,资料丰,而北海、南阳之滕资料、人员均缺云云。对此,我认为,上述三支的说法,不能理解为并列关系,而是大体上的先后传承关系,即先有北海之滕,稍晚为南阳之滕,而后历经南北朝北方战乱,北方大批民众南迁,于是有了东阳等南方之滕。东阳之滕,以及稍晚的浙南乐清之滕(乐清之滕跟东阳之滕之间,目前尚查不出其先后传承关系),两部几乎同时出现的滕氏家谱,在其家谱谱序中,均自称为南阳郡滕(至今,两地滕姓族人去世后一些坟上尚刻有“南阳郡”字样),这足以证明,东阳之滕和浙南之滕均是由南阳郡迁徒而来。对此,唯一可行的解释是,他们人虽然南迁了,但仍忘不了故土,所以才会在承袭滕姓的同时自称南阳郡。本人系浙江人,从心底里希望浙江之滕是与北海、南阳之滕并列的三大源流,但是,我更应尊重事实与史实。另外还应指出,南阳之滕的后裔肯定也不会只有东阳、乐清两支,也就是不止滕令琮、滕玄龄二人,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及缺乏确切记载等原因,有的已无从查考而已。 四、唐代以后的滕姓繁衍迁徙历程 唐代的东阳、乐清之滕后裔众多,分布甚广,国内不少地方(包括大部分南方省份和若干北方省份)的聚居地滕姓,均是其后裔(许多谱中都载明了这一点)。 唐代以后,滕姓大体历经以下几次较大规模的迁徙:一是北宋时期,部分南迁的滕姓因在外为官等原因回迁北方;二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因金人南侵,北方相当部分滕姓南迁;三是南宋末年,随着蒙古人南侵,部分滕姓进一步向南迁徙;四是明清时期,由于国家统一,国内滕姓在南北东西间迁徙流动(其间有相当一部分南方滕姓迁回北方),尤其是明初洪武年间,发生过多次迁移,以致目前国内不少地方的宗谱均自洪武年间开始记述;五是清代及以后,部分滕姓迁至关外东北和新疆,还有一些则迁至海外。 现当代,由于工作分配、创业、务工等原因,加上交通通讯发达、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迁徙流动范围达到空前的程度,既有南方到北方的,又有北方到南方的,既有西部到东部的,也有东部到西部的,以及在邻省、邻市、邻县之间及县域之内迁徙流动的。不过,现当代的迁徙流动存在两个局限:一是仅由农村到城市,或由城市到城市,鲜有从城市到农村的;二是往往系单个或几个零星迁移。 然而,虽然唐代以后各支滕姓如何迁徙、发展,各地宗谱中有不少记载,但总的说来,还是很不齐全的,因而,要形成一个精确而统一的体系,难度非常之大,不过,等国内尚保存的资料基本搜集齐全后,绘制一个中华滕姓大致的迁徙、发展和分布图,还是可以做到的,届时,拟再与各位宗亲和其他对滕姓历史文化有兴趣者一起探讨、交流,此也算为《华夏滕氏宗谱》编纂作一些铺垫性和基础性的工作吧。 滕姓来源单一,对此,除了有大量官方史书和家谱记载,我觉得,还有两个情况也可以佐证这一点:一、开始时,滕姓作为流落在外的亡国王室后裔,甚且是被追杀的对象,不可能会有其他的人跟着姓。二、天下滕姓虽多,但不同的谱系,若年代形成较早,其辈份排行用字往往有不少是相同的,有些字的使用频率非常之高,而且,许多辈份用字相同的宗亲间的年龄差距并不甚远。对此,可行的解释是,共同的祖先曾定下每一世的辈份用字,只不过在早期战乱和迁徙中大部散失,于是,不同支系的后世族人,就只好将或多或少记忆下来的辈份用字,加上自行增定的辈份用字,构成本支系的辈份用字,这是造成不同谱系辈份用字相异又相近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天下滕姓来源之单一。
元末明初,传说经过一次“洪武血洗”,于是有“扯江西,填湖南”一段传奇故事,(笔者另有专著考)虽然正史没有记载,但是常宁经过一次大移民,却是事实。姓氏由稀少而逐渐繁杂。常宁明代姓氏变迁的有一下几种:一、移民来的安插户;二、军队调来平乱,乱平后即转屯户,就是说无事种田,有战事即打仗,这类人在完国税上有优待,但是朝廷开科考试,他们却不能参考,不能当官。为了前程,纷纷转入民籍了;三、洪武血洗中逃脱出来的遗民。笔者从47册族谱的57姓121个支派统计分析:
一、纯移民25姓有:张、贺、陈、罗、占、唐、郭、彭、朱、欧阳、谭、黄、殷、胡、易、梁、曾、孙、谢、尹、江、颜、莫、邹、廖等姓。
二、纯军屯户9姓有:吕、白、董、滕、段、崔、骞、欧、雷等姓。
三、一个姓氏中既有移民又有屯军的7姓:计有萧、邓、王、周、李、刘、吴、龙、聂等姓。
四、血洗后的原有移民9姓:瑶塘的阎姓、城关南郊艾姓、庄泉王姓、南风凹罗姓、蓝姓、东乡薛姓、猪塘塘头雷姓、东门夏姓、罗桥方姓等。还有瑶族中的赵、盘、冯等姓。
此外还有些双姓,这种双姓但不指复姓。如桐黄塘家有周蒋氏、东洲何家的何李、瑶塘的白李、桐梓的尹龙、袁家桥的唐袁氏、磨石的刘尹氏等。这些双姓,多是一姓无名后,抚异姓亲人承兆,如蒋姓无后,抚外甥周姓为继,以后就在神堂上写上周蒋双姓。但后来在实际姓名中,还是署自己的原姓多。
调查中随意选的姓都是江西来,来的时间又基本都是元末明初,以后就没有成批的直接从江西迁来的了。也有先迁到湖南的茶陵、攸县、衡阳、衡山、贵阳、宜江、宁远后,在转迁到常宁的。
如常宁萧姓的十余支派,始祖都是江西庐陵府周围迁来的,则又以泰和县为最,但是落籍常宁时间就很不一致:石盘萧氏祖先自明初先迁贵阳,再转移石盘;阳山萧氏无迁宁远、后从军再洛阳山;午桥萧氏先迁宜江,至明末清初才徙午家桥;长江龙门萧氏却都是江西泰和县直接徙来;夏茶萧氏则是从江西调任衡州知府,遂落籍衡州,第三代才转徙蓝江。仅一个姓的来源就有如此复杂。
江西以外地方迁来的基本都是军调民的。如城关邓氏来于北京正定;百骞二姓源于陕西;滕姓湘西麻阳;只有瑶塘曲市吴姓是一位元末常宁州判,原籍湖北黄州,死于任内,难以归家,其长女率弟妹就地落籍城南曲市。相传这位吴大姑,为了抚养幼弟成人,以续吴氏一宗,毕生不嫁,曲市吴姓的子孙为了纪念她的恩德,就把吴太姑奉为自己在常宁的始祖。恐怕是有明以来常宁众始祖中唯一的女性了。这在封建社会少见。
由江西移民来的也很不自愿,谁愿意离乡别井呢?民间至今传说一个故事:江西吉安泰和移民时,大家都不愿意背井离乡,执行吏心生一计,开了个群众大会,号召谁不愿意走的,都站到一丘大田里去,愿意走的就排到路上来。大家听了都赶紧往田里跑,一下子把一丘田挤得水泻不通。说时迟,那是快,士兵们一拥而上,把田里的老百姓团团围住,就此赶上了远方之路。这当然不足为信,但是在县志和许多族谱却多有这样记载:移民上路如‘蚁赴之众’来到湖南。好在常宁无主荒地很多,各人自己圈地,标签插到哪里,那里的山水田地就属于他,叫做“插标为记”。
常宁袁氏起源从哪迁来?
本文2023-11-10 03:49: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4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