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族的起源
盛是中国第175个人口最多的姓氏,在湖南、浙江、安徽等地比较有影响力。当代盛姓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6%,总人口70多万。
盛的名字与图腾
谷类如小米、黍等。放在容器里作为祭品。有丰富、繁荣、众多、突出、赞美等含义。盛通成,所以有成为和成就的意思。盛人视此为氏族崇拜的图腾。
盛姓的起源与演变
盛姓的起源主要分为两个分支,都是姬姓。
第一个是出自姬姓。是一个与周同姓的国家,老家在山东宁阳北盛乡。战国时灭于齐国,其后人以国为氏。盛是国,所以盛和后成为同宗,他是武公的后代。
第二个也源于姬姓。东海之北,太守圣保,本名先,避讳汉元帝,改名圣。在他的姓氏是周文王的儿子召公之后,支书以他的名字作为他的姓氏。
外来基因的流入
盛姓融入其他民族的遗传事件发生得很晚,直到清初,世代居住在辽宁的满族八旗盛家氏族集体改姓为汉族盛姓。满清八旗姓盛甲的祖先来自姓盛的汉族,与当地满族人混杂,被同化融合到旗内成为满族人。所以东北的一些盛世姓氏都是出自满族。
历史上商生姓氏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盛姓活跃在山东、河北一带。进入秦汉,盛姓在古吴之地江苏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宋朝时,盛姓不到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居第160位。盛姓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浙江是盛姓第一大省,约占总盛姓人口的29%。
明朝时期,盛姓约有1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89%,闯入明朝姓氏百强,排名第97位。当时江苏、浙江、陕西是盛姓比较集中的地区,三省约占盛姓总人口的79%。其次,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北、山东等地。江苏是盛姓第一大省,约占盛姓总人口的43%。基本上在全国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的盛姓分布区。
当代盛姓的分布与图腾
盛姓人口约70万,是中国第175个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056%。从宋代到现在,1000年间盛姓人口增长率呈八字形趋势。目前湖南是姓氏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姓氏人口的15%。湖南、浙江、安徽、江苏是盛姓的主要分布区,这四个省份约占全国盛姓人口的52%。其次分布在上海、山东、河南、湖北的陕西、吉林,这六个省市的姓氏约占26%。全国基本形成了西起湖南,东至长三角的盛姓大聚集区。
盛姓在人群中的分布频率示意图显示,在浙江、上海、江苏大部、安徽、江西北部、湖南东北部、甘蒙西部、青海北部、黑吉东部,当地人群中盛姓的分布频率在015%以上,中部地区可达05%以上。上述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1%,约有44%的盛姓人在此居住。
在福建北部、江西中部、湖南东部北部和中部、安徽北部和江苏、湖北大部、陕西东南部、黑吉中部和辽宁东部,阿蒙姓的分布频率较高
推荐一封信给你,只抱怨有才之人更绝望;
给一个好故事,给一个从恩典中来的英雄。
名人频率和家族贤人:
从755到79000,收集了80位盛姓名人,占名人总数的018%,在名人姓氏排行榜中排名第106位;盛姓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2%,排名第131位。姓盛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7%,居第94位;盛姓艺术家占中国艺术家总数的02%,排名第88位。
古往今来,盛姓也出了不少名人:东汉廷尉盛吉;三国时,吴国、吴郡为圣贤太守;唐朝主帅宋周,葛国公圣颜氏;北宋天府知府昌盛,赵州刺史昌盛;元代画家生茂;明朝礼部尚书盛,右御史盛应期;甘肃布衣使为清代盛冲,邮传部右侍郎盛宣怀;盛童生,当代兽医和微生物学家。
盛姓血型:
盛姓人群的血型分布如下:O型占338%,A型占296%,B型占279%,AB型占87%。
盛氏始祖―――召公
盛姓起源有三:一为以祖名为氏,其始祖为周朝燕国的召公奭。奭因被封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所以又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召公帮助周武王灭商有功,又被封于燕。召公奭的后代就以祖上的名为姓,成为奭姓。到了西汉元帝时,因避元帝讳(元帝名刘奭),就改奭氏为盛氏。二为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地许多同姓诸侯国,其中就有盛国。盛国在今山东泰安南部一带。春秋时,盛国被齐国所灭,其后世遂以国名为姓,称为盛氏。三为少数民族改姓。清代满州八旗姓盛佳氏者,改汉姓为盛氏。
盛氏的郡望为汝南、梁国、广陵等。汝南郡,汉高帝时所置,其地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河以北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梁国郡,汉有梁国,后改称梁郡,其地在今河南商丘南。广陵郡,汉有广陵国,后改称郡,治广陵,故城在今江苏江都东北。晋初徙治淮阴,在今江苏淮阴东南。
盛氏族人在全国各地均有居住,如北京,河北之景县、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湖北之监利,安徽之泾县,江西之崇仁,四川之合江,云南之陇川等地。盛姓在山西省按照姓氏人口多少排序中,居第二百七十位。
姓氏概况
盛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九位,人口约八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4%左右。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姓考》载,周灭商之后,分封了许多同姓国家,盛国即是其中之一。盛国始封于周穆王时,其地在今山东泰安南面华丰一带。春秋时期,盛国不断受到鲁、齐、卫等强大邻国的侵扰,终在公元前686年为齐国所灭。亡国后的盛国公族为纪念故国,遂以国名为姓,姓盛。
2、出自汉朝时期奭氏族人,属于避讳改姓为氏。该支盛氏,得姓于西汉晚期,是由奭氏所改。西周初年,有名臣召公奭(姬奭),他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在周武王病逝后由周成王姬诵继位后,与周公旦一起,尽心竭力地辅佐周成王,平定了武庚叛乱、平定了东夷、淮夷、徐夷等,为稳定和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召公奭的后裔子孙中,就有一支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称奭氏,世代相传。到了西汉元帝刘奭即位(公元前48年)之后,由于其名为“奭”,天下百姓必须避其名讳,包括字讳与音讳,因此奭氏族人遂改为盛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盛氏正宗。这在史籍《姓谱》上就有记载:“北海太守奭伟,避元帝讳,改姓盛。”在史籍《后汉书·西羌传》中也记载:“东海盛包,其先姓奭,避元帝讳改姓盛”。盛氏族人大多尊奉召公奭为得姓始祖。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清代满州八旗姓盛佳氏者,改汉姓为盛氏。
姓氏风范
盛 度:字公量。宋朝余杭人。奉使陕西,因览疆域,参质汉书故地,绘为西域图以献,真宗称其博学。盛度一生好学,居家外出,手不释卷,善于作文,曾奉沼编续《通典》、《文苑英华》。著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诸集》等书。
姓氏家训
1、敦笃人伦:人伦为端本之要,义不后君、忠不忘国、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友而爱、弟恭而和、夫义而柔、妇顺而贞;睦宗族、信友朋、敦伦道,此之谓也。
2、勤俭治家:陶侃运甓,贵而习劳。敬姜绩麻,耄而弗懈。凡属长幼男女、士农工商,分职任功,勤克有济,非惟治生,抑少思,万钱一食,何曾祸家,一裘十年,晏子保世,凡属服食、日用、宫室器物,惩奢祛华,非惟裕财,抑宜惜福。
3、男女有别: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礼远嫌疑。
4、戒行:为万恶之首。近则丧德,促年远则,流毒招报。熟读戒文,未见不可思,当见不可乱,既见不可忆。于处女寡妇尤宜慎之。
5、戒口过:孔曰:恶称人之恶者。孟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戒口过也?勿毁圣贤长上,勿谈闺阃欲,勿造歌谣以为敏,勿讦隐私以为直,勿扬人之短,勿夸己之长,勿唆争讼,勿破婚姻。有一于此,天必祸之,人必忌之。非独失忠厚之道,抑中毒所由致也。
6、戒旷功:讳昌黎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论语曰:敏则有功。勿早眠晏起,勿舍己芸人勿耽杯中物而失事,勿贪戏中局而废时。禁佚游,戒闲谈。读者奋志功名,其余农工百职,亦各以此获利。
7、慎交游:朋友居五伦之一,人孰无之,但恐有比匪伤,燕朋之害。故古人云: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人诚于择人,不资其势,不利其有,惟取其切磋之益。
8、存心公平:银钱谷米既属公项,不可假名积私。积私者天暗算之。戥秤斛斗,当有平准,不可利己损人,损人者神显报之。
9、谨防门户火烛:
朱柏庐先生家训曰,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外门早闩,内户当闭,而油盐鱼肉,柴茶谷米诸项,各宜封锁,一以防小人之偷窃,一以杜痴人之漏落。所谓谨于未然,以戒不虞也。
10、立品行:人无贵贱,品行当立。出言不妄诞,作事不轻狂,衣冠必整饬,瞻视必尊严,志高则从理,日裕作德则心逸,日休归朴则还纯。秉公守正,未必希圣,轶贤亦近贤亲仁,所以勋德。比顽狎恶,所以辱名。勿轻言结拜,以利交者,利不可得则疏,以势交者,势不及庇则暌,甚则反戈矛;勿滥布腹心,过为昵者,或曲诱以私,路深相狎者,或巧中以邪,行久则反毒噬之,始之不慎,悔于将来。福寿无尽,譬之源远流长,根深枝茂。如心存害人者,便是心地坏了,将来祸殃不少,譬之本实先拨,枝叶摧折,可不戒哉?
盛姓图腾
盛,盛放之义。是专指放在器皿中用以祭祀的谷物等贡品。引申有丰富、繁华、众多、显赫、赞美等义。“盛”也通“成”,有成为、成就。
盛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五位,人口约八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4%左右。
迁徙分布:
(一)1、先秦时期,盛姓活动在河北山东一带,进入秦汉,盛姓已在古吴国之地江苏形成大族。
2、宋朝时期,盛姓不足6万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第160位之后。盛姓主要分布于浙江、湖南、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浙江是盛姓的第一大省,约占盛姓总人口的29%。
3、明朝时期,盛姓大约17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8%,闯入明朝百家大姓,排在第九时江苏、浙江、陕西为盛姓比较集中的地区,三省大约占盛姓总人口的79%。其南、安徽、湖北、山东等。江苏为盛姓第一大省,大约占盛姓总人口的43%。全国基本上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的盛姓分布区。
(二)当代盛姓的人口大约有70万多,为全国第一百七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El的0.05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盛姓人口增加率呈现^形的态势。
1、盛姓的第一大省为湖南,大约占全国盛姓人口的15%。湖南、浙江、安徽、江苏是盛姓的主要分布区,这四省盛姓大约占全国盛姓人口的52%。
2、其次分布于上海、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吉林,这六省市盛姓大约又占26%。全国基本形成了西起湖南、东达长江三角洲的一大块盛姓聚集区。
3、盛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175)表明:在浙沪、苏皖大部、江西北段、湖南东北、甘蒙西部、青海北部、黑吉东部,盛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为0.15%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5%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1%,居住了大约44%的盛姓人群。
4、在福建北部、江西中部、湖南北部和中东部、皖苏北部、湖北大部、陕西东南、黑吉中部、辽宁东部,盛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在01%一015%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8.8%,居住了大约22%的盛姓人群。
百家姓里有姓“盛”的,念shèng。
盛姓是一个传统汉族姓氏,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属以邑为氏。盛姓源出有三,出自姬姓、出自以祖名为氏、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盛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146位,2014年在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75位。盛姓总人口约86万,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054%左右,主要分布于湖南、浙江、安徽、江苏等地,这四省盛姓约占中国盛姓人口的52%。
扩展资料盛姓代表人物
1、盛宣怀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汉族,祖籍江苏江阴,出生于江苏常州,死后归葬江阴。
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2、盛治华
盛治华(1916—2017),江西省永新县沙市镇洛溪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7年2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盛
-盛姓
据查,盛姓的起源主要有两种比较可靠的说法:
1、出自姬姓,以春秋时期的盛国国名为姓氏。姬姓源于黄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因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也姓姬。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到姓名的儿子有十四个,即姬、姞、酉、祁、己、滕等。黄帝正妃嫘祖所生二子,大儿子是玄嚣,二儿子是昌意。玄嚣得姬姓,周文王姬昌就是玄嚣的后裔。
周朝建立后,分封了许多同姓国家,盛国是其中之一,其地在现在的山东泰安南面华丰一带。春秋时期,盛国不断受到鲁、齐、卫等强大邻国的侵扰,终于在公元前686年被齐国所灭。亡国后,盛国人为纪念故国,以国名为姓:盛。
2、出自祖先名字,由奭姓所改,得姓于西汉末年。
西周初年有名臣召公奭,因被封于召(今陕西省歧山西南),是燕国的始祖。召公生活于西周初年,经历了武、成、康三世,做官数十年。召公,与周同姓,应是姬姓宗族中人。所以召公是姬姓名奭。他的子孙有一支以他的名字奭为姓
到西汉元帝时,由于元帝名刘奭,百姓必须避讳,奭姓人改为盛姓。有书记载北海太守盛伟和东海的盛包,其先姓爽,避元帝讳改姓盛。盛姓在当今百家姓排名中居第159位,在西溪湿地的古代钱塘百家姓石碑上,看到了北宋初年的姓名排行,盛姓排在第150位,和现在的排位差不多。
此文作者的爷爷是浙江金华人,洪字辈,据查出自碑塘盛氏,始迁祖为普宝,元朝初期为逃避朝廷徵召,从山阴(今山西省朔州市)来到浙江,在金华碑塘隐居。普宝有七个儿子,这七个儿子的子孙分别在金华及附近的兰溪东湖、慈溪、镇海等地居住,形成了以碑塘盛氏起源的浙江金华盛氏家谱,包括慈溪、镇海的(简称慈海)盛氏、东湖盛氏两个分支。
根据字辈排行,此文作者的爷爷和他的祖辈应该是慈镇盛氏这一分支,其字辈顺序是大、志、文、邦、廷、植、炳等,始祖为昊,北宋初人,其后代居处分属慈溪、镇海二县,故谱名冠以“慈镇”二字。“昊”排在碑塘盛氏的字辈中,为始迁祖普宝的后人。
盛家族的起源
本文2023-11-10 03:43: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4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