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护国大将军都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0浏览:1收藏

大唐的护国大将军都有哪些?,第1张

参考唐代官职一览表,并无护国大将军一职。你说的可能是大唐的护国公秦琼(秦叔宝)。

护国公秦叔宝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

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护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对秦琼是护国公还是胡国公的说法尚有争议,《旧唐书·秦叔宝列传》:“太宗特令所司就其茔内立石人马,以旌战阵之功焉。十三年,改封胡国公。”

参考资料:

唐代官位一览表

参考资料:

秦琼(秦叔宝)

郭子仪的后代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板桥郭村等地。

郭子仪的长子郭曜后裔有两支迁徙。一支迁往河南固始,五代郭嵩迁往福建福州,又从海边州县迁往海外;一支五代郭在徽迁往江苏南京,其后裔又迁往江西、湖南、广东等地,也有人再次迁出海外。

六子郭暧后裔有七支迁徙。一支迁到江西。一支在五代时前往杭州富阳,由富阳迁到福州,由福州迁出海外。一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后子孙散居在南方各地。一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由山西迁到安徽。一支迁到安徽后,由安徽迁到江苏。一支因汾州大雨山崩,迁其附近。一支迁到江苏,由江苏到湖南,在从湖南到四川、贵州、广西各地。

七子郭曙由一支从汾阳迁到河南再到宁波鄞县。

郭子仪的后代经历一千多年时光,遍布河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后又从福建、广东等地陆续迁海外。台湾郭氏族人就是从沿海各地赴台生根。世界上的郭姓华裔、华侨主要集中在亚州。

扩展资料

当代郭子仪后代有哪些名人?

郭沫若(四川支族)著名诗人、作家。

郭味渠,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 (山东支族)笔名汾阳王孙 ;郭味渠之子:郭怡孮、郭莫孮、郭玫碂都是著名画家。

郭可慈,当代外语教育家、作家(江苏支族);郭可慈之子郭谦为著名传记作家、文艺评论家 ,笔名汾阳后谦

——郭子仪

子女

长子:李德謇,太府少卿,袭爵卫国公。

次子:李德奖。

李伯瑶

李处叶,清阳县令。其女李芳嫁左卫翊卫裴某。

李德奖曾孙四人

李浚,嘉州刺史

李湜

李汗

李沅,兼殿中侍御史。

李靖五世孙

李彦芳,唐文宗李昂大和(太和)年间,官至凤翔司录参军。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外甥。

李靖仪表魁伟,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晋阳起兵后,效力唐朝,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为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扩展资料:

李靖家族,从陕西到河南,从河南迁徙到闽南,子孙传衍遍及各地,从闽南再传往省内外,港澳、台,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子孙遍天下。在漳州支脉清楚,派系明确,至今有8万多人,具体传衍支脉如下:

芗城区浦南镇,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元勋支系:浦南渡东开基祖系李伯瑶十七世孙李怀义的七世孙李元勋。李元勋,明万历举人,长泰县教谕,后升任浙江严州同知。

李元勋裔孙李发强、李有恪在明末清初,分传石亭镇和浦南镇十几个村社,清代中期远传至龙溪、海澄,广东海陆丰,台湾及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怀义支系:李伯瑶的第十七世孙李怀义于宋绍兴年间肇基扶摇。李怀义生三子:长世迁、次世德、三世豸。

后裔传芗城区浦头,浦南镇的渡东村;石亭镇的南塘、后湖、下巷;浙江苍南、广东海丰;本省的长泰、漳平、晋江、南靖等地。李怀义的七世孙李元杰,迁徙开基漳平,子孙传衍繁盛。

云霄县火田镇,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火田李莅汝支系。唐初,漳州州治设在云霄的火田,李伯瑶任漳州司马,驻云霄火田,今云霄火田村李氏宗祠内祀李伯瑶,楹联“辅国屯军曾此地,承家衍派永朝宗”。

李莅汝是李伯瑶长子,袭爵宣尉监军。李莅汝裔孙李靖(与鼻祖大唐李靖同名)肇基云霄和平乡莆顶村,后裔再传衍诏安后港,东山的城安,漳浦沙西等地。

诏安县四都镇,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李莅汝支系,李顺夫支脉:李顺夫于南宋理宗(公元1225—1260年)间,从云霄和平乡莆顶村迁来开基,裔孙传港口、公子店,林头、山后以及东山县的大产。其裔孙再传广东梅州、揭阳、饶平、拓林、汕头、广州及台湾和东南亚各国。

东山县铜陵镇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城安李大山支系:开基祖李大山,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9年),建城堡一座取名“城安”。李火山裔孙在城安分系大、二、三、四房,清康熙三年,东山“迁界”后,第四房移居云霄县院前村,再传石壁,南湖二村。

其他守祖房繁衍至铜山古城、随郑経入台者甚众。1945年台湾光复后,第20代孙李延贵等人随国民党入台参与接管主权事宜。1949年前后,被国民党抓兵到台湾的李才桂等28人,散居在台湾花莲、宜兰、桃园等县、市,至今已传衍至24代。

华安县华丰镇霞苑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李政一支系:李伯瑶第三子李莚汝裔孙李蓬,溢八千,袭唐封授防御团练使,守延平,宋末,徒居大田县,生六子。政一、政二、政三、政四、政五、政六。

李政一负其母形骸迁葬赤溪村(今华安县华丰镇),得“蛇脐”穴地,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开基霞苑。政一生元昭,元昭生捌才,捌才生孔兴,孔兴生添益、添骥、添赐、添祖、添升、添尾六子,添益生五子:颖、昆、菕、睦、美,子孙传霞苑、华丰繁衍万丁。

华安县仙都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李政二支系:宋末李政二迁居龙岩宁洋,明洪武年间迁居漳平,明洪武17年开基象贤(今仙都镇上苑)、上墘。

华安县仙都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李政三支系:明洪武年间,开基珍山保湖深坑(今华安湖林),明国时期迁漳平市大乌、小乌定居。此外还有李政四,开基西塔;李政六开基上杭;李政五出祖海外。

1300多年来,李靖后裔李伯瑶派系文化遗产,经历风风雨雨,历经人间沧桑,对遗留下来的祖祠、祖(家)庙、祖墓、牌坊、牌匾、祖训、昭穆字辈诗,子子孙孙相传不衰。

参考资料:

-李靖

18学士: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 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 。

两大将军:尉迟敬德、秦琼。

唐太宗时期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 、苏世长、姚思廉、 薛 收、褚 亮、陆德明、 孔颖达 、李玄道、 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 颜相时、许敬宗 、 薛元敬、 盖文、 苏 勖 十八人并为学士。

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 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又因唐太宗常与门下十八学士弈棋,后人因此画有《十八学士弈棋图》。

尉迟敬德、秦琼为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悍将,且均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  (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病逝。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扩展资料: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

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唐朝历史

-贞观之治

唐朝的二十八员大将应该是长孙无忌(齐国公),李孝恭(河间王),杜如晦(莱国公),魏征(郑国公),房玄龄(梁国公),高士廉(申国公),尉迟敬德(鄂国公),李靖(卫国公),萧瑀(宋国公),段志玄(褒国公),刘弘基(夔国公),屈突通(蒋国公),殷开山(勋国公),柴绍(谯国公),长孙顺德(薛国公),张亮(勋国公),侯君集(陈国公),张公瑾(郯国公),程咬金(鲁国公),虞世南(永兴公),刘政会(邢国公),唐俭(莒国公),李绩(英国公),秦叔宝(胡国公),罗成(越国公),薛仁贵(平阳郡公),薛丁山(两辽王),樊梨花(威宁侯)。

1长孙无忌: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2李孝恭: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

3杜如晦:杜如晦(公元585年-公元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唐朝初年名相。

4魏征: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5房玄龄: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6高士廉:高俭(575年-647年),字士廉,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

7尉迟敬德: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省神池县)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8李靖: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9萧瑀:萧瑀(575年—648年),字时文,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靖帝萧琮异母弟,萧皇后之弟。唐朝宰相,从小以讲孝道闻名天下,而且能够善于学习和书写,个性正直,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

10段志玄:段志玄(598年-642年),名雄,字志玄,以字行,齐州邹平(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名将。

11刘弘基: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人,唐初名将,隋朝河州刺史刘升之子。

12屈突通:屈突通(公元557~628年待考),复姓屈突,隋末唐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屈突通的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徙居昌黎(今辽宁朝阳),后家长安。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治临邛,今四川邛崃)刺史。

13殷开山:殷峤(?—622年),字开山,雍州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人,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14柴绍:谯国襄公柴绍(588-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15长孙顺德:邳国襄公长孙顺德(生卒年不详),唐朝初年外戚、将领,北魏太师、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秦州刺史长孙澄之孙,文德皇后长孙氏的族叔。高祖起兵晋阳,拜统军,平霍邑、破临汾,又在桃林生擒隋主将屈突通,平定陕县,屡建战功。李渊称帝,拜为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

16张亮:张亮(?-646年),郑州荥阳人(今河南郑州),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17侯君集: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侯家村)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封陈国公。

18张公瑾: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今河南省南乐县)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19程咬金: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20虞世南: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21刘政会:刘政会(?-635年),滑州胙城(今河南滑县牛屯镇)人。隋末唐初大臣。

22唐俭:唐俭(公元579-656年),字茂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北齐尚书左仆射唐邕之孙,隋朝戎州刺史唐鉴之子。

23李绩: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24秦叔宝: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25罗成:罗成,是隋唐系列小说中人物,排第七条好汉,罗艺之子,与秦琼是表兄弟,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有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与秦琼、程咬金等于贾家楼结义,居末位。先后助瓦岗军攻破长蛇阵、铜旗阵,反王大会时夺得状元魁。

26薛仁贵: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

27薛丁山:薛丁山(公元649年—公元720年),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母亲柳金花。娶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为妻,曾率军平定西凉(西突厥),后因其子薛刚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惊死高宗被武则天下令处死。

28樊梨花: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因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扩展资料: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称《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参考资料: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十八大学士分别是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

两大威武将军是秦琼和尉迟恭。

1、杜如晦

杜如晦(585~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

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秦王李世民幕府谋臣,跟随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

文学馆建立后,以为从事中郎,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玄武门之变时,联合房玄龄参与策划,同居首功。唐太宗即位后,迁尚书右仆射,封蔡国公,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

贞观四年(630年),病逝,时年四十六,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贞观十七年(643年),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三。

2、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年),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

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令,封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3、于志宁

于志宁(588~665年),字仲谧,雍州高陵(今陕西高陵县)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师于谨曾孙。

出身河南于氏,初仕隋朝,授冠氏县令。晋阳起兵后,投奔唐朝,授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迁天策府从事中郎,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唐朝建立后,拜中书侍郎,封黎阳县公,担任太子左庶子,迁太子詹事,教导皇太子李承乾。多次直言进谏,不为所动。

唐高宗即位,拜太傅兼侍中,迁尚书左仆射,加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燕国公。唐高宗“废王立武”之事中,没有表明立场,得罪皇后武则天,贬为荣州刺史,终以华州刺史之职致仕。

麟德二年(665年),病逝,时年七十八,追赠幽州都督,谥号为定,累赠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

4、秦琼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

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

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5、尉迟恭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 [1]  (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省神池县)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传说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据《西游记》一书,尉迟恭与秦琼因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两位道教传统门神,尉迟恭年少时曾为铁匠,后世铁匠常奉之为职业守护神。

-尉迟恭

-秦琼

-于志宁

-房玄龄

-杜如晦

-唐十八学士

大唐的护国大将军都有哪些?

参考唐代官职一览表,并无护国大将军一职。你说的可能是大唐的护国公秦琼(秦叔宝)。护国公秦叔宝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