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 | “时氏大家族”之(一)——滕县时旦时氏家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0浏览:1收藏

争鸣 | “时氏大家族”之(一)——滕县时旦时氏家族,第1张

五代(约925年)——北宋(约1119年)。

滕县时旦时氏家族 ,其先东海人,旦“五代祖迁兖之邹,转滕今为徐州滕县人”。经时延岳、时旦多代人的努力,在北宋时期,成为滕县之望族。

建有时氏园池,又称滕县时氏西园,苏东坡给同年赋诗《滕县时同年西园》:

北宋词人贺铸曾留诗《游滕县时氏园池》:

滕县时旦时氏家族居邹鲁之乡,滕惟旧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秉义忼慨,忧国忧民,代有人才,各领风骚,有一门七进士之说。后辈子孙众多,为官各地。

时延岳 ,仕国子博士,赠都官员外郎(从六品)等职。

时旦 ,字幕周。太平兴国八年(984年)中乙科进士。授官真定府获鹿主簿,后来改任大理评事,洪州奉新知县, 984年—987年 ,升为光禄寺丞,徐州监酒。 993年—994年 ,在简州遭遇李顺叛乱,解遂州之围。使益都。

时汝贤 , 字舜举,中进士。任太庙斋郎。 1018年,仁宗被封升王、立为太子。至京师,上书请问言事章,真宗召对於便殿。罢官。

时国华 ,举广文馆进士,早殁。

时材 ,字庆基, 乡贡进士。

时尧 ,字化基,号宗道,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与苏东坡同年进士,苏东坡赋诗《滕县时同年西园》。楚州司法参军。“ 时氏彭城大族渡江而南”,一支居嘉兴府崇德的时檄称宗道为兄。

时孝基 ,河南府渑池主簿并亡。

时德基 ,兴化军录事参军。

时世基 ,郊社斋郎。

孝直孙、曾孙十二人在。资料较少,难以确考。 所谓:邹鲁之乡,士多儒服。子孙众多,必有兴者。

枝江时象晋时氏家族

铜山时有恒时氏家族

彭泽时倚方时氏家族

青州时松时氏家族

邵武时傅七时氏家族

常熟时中时氏家族

清末咸丰年间(1854年)——当代1960年

吴县时小福时氏家族,祖籍江苏吴县,因太平天国运动,避乱北京。后成名,寓所名“绮春堂”,位于宣南猪毛胡同(今朱茅胡同),亦曾居住百顺胡同。

时小福,入四喜班名旦郑秀兰之“春馥堂”,从徐阿福习昆旦兼皮黄青衣,嗓音委婉,高亢嘹亮,唱腔极富情韵,与梅巧玲二人称四喜班之“二绝”。他能戏极多,善演悲剧,主要有《三娘教子》《阳关折柳》《彩楼配》《二进宫》《探寒窑》等。中年后主授徒,弟子众多,其有张云仙、张紫仙、吴菱仙、吴蔼仙、陈霓仙、陈桐仙、王怡仙、江顺仙,因都能海量嗜酒,人称“醉八仙”,梅兰芳也为其弟子之一。属清“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誉。

时小福四子,长子时德宝,习老生;次子时实宝,唱花脸;四子时慧宝,著名老生,也是梨园界的书法家,樱桃斜衔的“北京梨园公益会”之馆额“梨园新馆”及门楣上的“梨园永固”即为其所书,至今尚存。三子时泉宝,因足摔伤致残,未入伶界。其孙时青山著名老旦,先后任教于中华戏曲学校、鸣春社,为培养新一代京剧人才作出贡献。

《京剧二百年之历史》载:“时小福之青衣以典雅胜,田桐秋之花旦以流利著,然紫云兼此二人之长,实为今日王瑶卿、梅兰芳之先驱者”。吴县时小福时氏家族,在沧桑变迁、时代更替中,祖孙三代承袭父业,代代相因,书写了时家京剧传奇,形成时氏的梨园世家。

时小福 (1846年——1900年),京剧青衣。原名庆,别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纫之,号赞卿,乳名阿庆。12岁随父母来京,后入四喜班名旦郑秀兰之“春馥堂”从徐阿福习昆旦兼皮黄青衣。嗓音委婉嘹亮,唱腔极富情韵,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誉。能戏极多,曾以《三娘教子》享誉。与孙菊仙、穆凤山合演《二进宫》一时无双。亦能演小生戏《孝感天》、《雁门关》、《打金枝》等。常于春台、四喜、三庆各班演出。曾一度继梅巧玲掌四喜班。清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与孙菊仙、李燕云、李连仲四人同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曾以旦角演员身分,破例被委任精忠庙庙首。中年后于意所刻意授徒,弟子颇多,均以“仙”字排名,其著名者有张云仙、张紫仙、吴菱仙、吴蔼仙、陈霓仙、陈桐仙、王怡仙、江顺仙,此“八仙”与其师时小福同样嗜酒,且均海量,人称“醉八仙”。庚子年已卧床不起,又遭八国联军兵扰惊吓,于农历五月十三日病故寓所,后葬于永定门外。卒年五十五岁。

时德宝 ,字炳奎,原工老生,光绪年间曾搭和春班,擅演《挡谅》、《四郎探母》、《烧烟墩》等戏,后为琴师,辅佐其四弟慧宝。

时实宝 ,字炳章,号玉奎,乳名四宝,工铜锤花脸。光绪年间搭和春班,擅演《御果园》、《黑风帕》、《黄金台》、《锁五龙》等戏。实宝为吴巧福门婿。

时泉宝 ,字炳郁,乳名十宝,因足摔伤致残未从艺。

时慧宝 (1881年—1943年),字炳文,号智侬。光绪七年生于北京,工老生,为孙(菊仙)派老生传人,嗓音高亢清澈,声洪酣畅,令听者颇觉痛快,但其唱调高腔直少韵味。只重唱不重做不拘泥规范随心所欲,时人称其为“名士派”。曾与王风卿、余叔岩并称“青年老生三杰”。擅演剧目有《逍遥津》、《金马门》、《马鞍山》、《铁莲花》、《上天台》、《雍凉关》、《骂杨广》、《骂王朗》、《三娘教子》、《一棒雪》、《太白醉写》、《除三害》等。曾与盖叫天、常春恒、孟鸿茂、刘筱衡等合演《七擒孟获》,时演孔明,盖饰盂获,并有剧照传世。时慧宝通诗文、能操琴、善书法,多方面加强艺术修养。曾从魏匏公学习书法,笔力遒劲,为梨园界书法家。曾为梨园公会所挂之匾先后写过“永垂不朽”、“光被斯科”、“艺囿增光”、“梨园新馆”、“艺界增荣”、“光艺囿荣”、“坚固团体”等匾。位于樱桃斜街34号(今65号)的梨园新馆大门外上方的“梨园永固”四字,亦为其书写,至今仍存。他每演《戏迷传》,必自拉自唱并当场书写,为世人所称。“九·一八事变”后,1934年11月时慧宝于天津北洋戏院演出此剧时,当场写的竟是“毋忘东北”四个大字,剧场内顿时掌声雷动,体现了他的爱国热忱。时慧宝温文尔雅,为人谦虚友善,虽生活不宽裕,却肯豪爽助人扶危济困,极热心于公益事业,深受剧界同人敬重,有“侠伶”之美誉。1943年2月28日(正月二十四日)因病逝世于宣南小川淀10号寓所,享年62岁。

时荣章 ,京剧文丑、彩旦。八岁进北京戏曲学校学艺(1929年6月至1933年8月)。1933年8月至1940年12月在荣春社学艺。1941年至1951年先后在德州、济南、禹城、太原、北京各班、石家庄革新剧社、东北文艺京剧团、汉口、武昌各剧团、李玉茹、白玉昆剧团搭班当演员。1951年5月加入石家庄地区京剧团。1955年后,与文武老生高永琦先生合作在石家庄大众剧场演出了《十五贯》、《炼印》等剧,深受观众好评。1958年成为四大须生奚啸伯先生晚年最佳合作搭挡之-。与奚先生合作留有的录音包括《乌龙院》之张文远、《范进中举》之费学礼、《满江红》之罗汝揖、《失空斩》之老军甲。后任教于石家庄地区艺术学校。

时青山 (1901年——?),自幼习艺,工老旦,师从罗福山。老旦各正工戏和配角戏均能,唱念做表平正稳练,规矩大方,曾搭荀慧生、李万春、章遏云、陈少霖的各班演唱,并兼前后台管事。1942年曾在燕京影片公司摄制黑白影片《孔雀东南飞》(王铁瑛、徐和才主演)中饰刘母,在《御碑亭》(张贯珠、金伯吟主演)中饰孟夫人。从中年起即从事教学授艺,先后任教于中华戏曲学校、鸣春社,李金泉、王玉敏、王鸣咏等皆曾从其受业。新中国成立后,应中国戏曲学校之聘,到校任教,曾授《徐母骂曹》、《专诸别母》、《别皇宫》、《清风亭》、《牧羊卷》诸剧。前几班习老旦行的学生均曾得其教益,如钮骠、王梦云、王晶华等,为培养新一代京剧人才作出贡献。1951年为祝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曾与梅兰芳、郝寿臣、萧长华、贯大元、谭富英、叶盛兰和阿甲、李紫贵等合演《龙凤呈祥》饰演吴国太;还曾为高庆奎、雷喜福、筱翠花、荀慧生等配演过《坐楼杀惜》的阎婆。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 燕都名伶传:

明朝洪武年间(1374年)——清道光年间(1830年)

彭城时序时氏家族,彭城人,其先河间府献县人。

元末明初,时忠诩战有功,官至济州卫世袭指挥使,其子时广创建“徐州左卫",开创了时氏创建官职编制的先河。徐州左卫“官吏旗军皆与徐州卫同”,编制“正官、指挥使一员(正三品,月支米三十五石),指挥全使四员(正三品,月支米二十四石)”。据《江南通志》:“徐州卫二,徐州、徐州左皆隶京师中军都督府”,辖五千户所。时广、时宝、时用祖孙三代历任徐州左卫指挥使。明朝嘉靖前后,黄淮之间倭患颇为严重,时用督造军艘,绳率有方,时序以其才干升清江造船把总,又因疏通运河有功拔为督运把总,后又升江都司署都指挥佥事,专理江西都司军务。

彭城时序时氏家族在造船、抗倭、水道治理等方面成绩卓著,振威东海,为明朝的海防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忠 ,诩战有功,累官至济州卫世袭指挥使。

时广 ,宣德五年,调楚府护卫,创建“徐州左卫",辖五千户,任徐州左卫指挥使。

时玉 ,袭父职徐州左卫指挥使

时宝 ,袭父职徐州左卫指挥使,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重修徐州左卫,军政修明绰有声誉,用弓马韬略并出人右。

时用 ,字建勋,袭先职徐州左卫指挥使,正德初督造运艘淮上,绳率有方,屡荐推山东备楼。历荐至江西都司署都指挥佥事,海隅肃谧,夷人闻风莫敢西向焉。尝振威东海。

时序 (1494年-1558年),字仲伦,别号洪川。尝歉公署,类甚大为,荐升清江造船把总,后拔为督运把总,升昭勇将军都指挥佥事。

时熙 ,袭祖职 治卫有声,时海夷猖厥,统大兵镇淮阴,竟以先声,殴倭远避。

崇德时檄时氏家族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来的封地时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时氏,子姓,出于殷。”《史记·殷本纪》云:帝喾之子契助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契之十四世孙履(成汤)于公元前1600年前后建立商朝。周武王灭商后,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商之旧都殷,管理殷商遗民。三监之乱后,武庚禄父兵败被杀。于是周公奉成王之命,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今河南商丘)。后来,微子启之孙宋大夫公子来,受封于时邑,子孙以邑为氏,后世尊称公子来为“时来”。清初王相所撰《百家姓考略》,以及江西《沙溪时氏家谱》(晋代时钧衡修)、河南《南阳时氏家谱》(明代碑刻)、陕西《山阳时氏家谱》(乾隆年修撰)、江苏《华阳时氏家谱》(嘉庆廿五年修撰)、四川《古蔺时氏家谱》(民国十八年续修)等众多资料中均有相似记载。

宋公子来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称时氏,世代相传至今,郡望陇西、巨鹿。该支时氏读音作shí(ㄕˊ),部分地方读音作chí(ㄔˊ)。

时氏族人大多尊奉宋公子来为得姓始祖。

北宋(约1108年)——元朝至元年间(约1291年)。

兰溪清江时氏家族,原藉开封,五代之乱后,始占籍浙江兰溪。至南宋时,成为当地望族。

据现有文献,按行辈考述家族成员,共得时汝功时汝翼辈、时铸时镐辈、时沄时澜辈、时少章辈、时遁泽等五辈二十余人。时铸与吕祖谦为同年,此为时氏家族走上理学与文学之始。时氏子弟又通过吕祖谦与朱熹结识,朱吕之后,时氏与“北山四先生”中的何基、王伯保持着密切联系,是南宋婺州文学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澜。累官朝散郎,通判台州,著有《南堂集》,素有“南堂载誉”美称。

《宋元学案》卷七十三“丽泽诸儒学案”列时氏二代三人:时澜、时沄及时少章,并称“时氏家学”,《宋元学案补遗》卷七十三“丽泽诸儒学案补遗”除《宋元学案》中所列三人外,增补时铸、时鋹、时镐、时钥、时锜、时泾、时泉等七人。

兰溪清江时氏家族在理学与文学都有突破,形成了“时氏家学”。长盛不衰,代有人才,时氏家族为南宋婺州文学的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时汝功 ,文献之第一代。

时汝翼 ,文献之第一代。

时汝功、时汝翼辈此为时氏迁居兰溪后家境由贫转丰的一代,也是时氏学术崛起前的准备阶段。

时镐 ,隆兴元年进士。

时铸 ,字寿卿。隆兴元年登进士第。历从政郎、南昌县丞。累迁国子监书库官。

随着时铸与一代大儒吕祖谦同中隆兴元年进士,二人由同年而谊兼师友,带动了大批时氏子弟从学于吕祖谦,时氏开始在时代舞台上崭露头角。

时沄 ,进士。

时澜 ,字子澜,一字书观,号南堂拙叟,师事吕祖谦。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监潭州南岳庙。历温州天富盐官,泰宁尉,临安府教授、西外宗学教授,知宁国县,通判袁州。宁宗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通判台州,次年,卒于任(《嘉定赤城志》卷一○)。有《南堂杂著》,已佚。车见《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卷二二《通判南堂时公墓志铭》、《敬乡录》卷一一。

时沄、时澜这一代,是其家族多年积累至真正崛起的一代,其中多人有学行及著述,与同

清江时氏至时澜辈,在理学上已达高峰。时氏的理学家也建立了广泛的交游网络,上承时铸、时镐而下启时少章,使清江时氏真正成为理学世家,并向文学世家转型。

时少章 (1199~?):字天彝,号所性,南宋金华人,时澜之子。亦师吕祖谦,为吕门得意弟子之一。天才绝伦,博极群书,谈经多出新意,于史学尤精,诗由盛唐上追汉魏,文溯东都以前而逮古作者。吴师道称其“峻洁精工,岂惟雄视吾乡,盖一代之伟人也”。初由乡贡入太学,年六十始登宋理宗宝祐元年癸丑(1253)进士。初授丽水县主簿,用荐改授婺州添差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未几,改南康学教授,兼白鹿洞书院山长。逾年,擢史馆检阅,或忌其才高以凌躐劾罢,授保宁军节度掌书记,卒不大显而终。天彝自视甚高,登第时年近六十,为忌嫉者沮格。既而子女昏丧,落落不偶,感激自伤。所著有《易》、《诗》、《书》、《论语》、《孟子》大义六十余卷、又有《论孟》、《诗赘》、《说易卦赞》、杂文、古歌诗数千篇,总名《所性稿》五十卷,《日记》十卷,已佚。三山郑士懿曰:“孤隽峭拔,自成一家,真一世瑰伟人。”事见《敬乡录》卷一一、《宋元学案》卷七十三、《金华先民传》、光绪《金华县志》等。

时少章则主要以文学著称,其他时氏子弟则多无资料存世。

自时少章后,资料较少,难以确考。

吴县时小福时氏家族

嘉定时偕行时氏家族

黄平时镇时氏家族

江阴时信时氏家族

无锡时逸人时氏家族

宜兴时大彬时氏家族

单县时式敷时氏家族

枝江时象晋时氏家族

铜山时有恒时氏家族

彭泽时倚方时氏家族

青州时松时氏家族

邵武时傅七时氏家族

常熟时中时氏家族

争鸣 | “时氏大家族”之(一)——滕县时旦时氏家族

五代(约925年)——北宋(约1119年)。 滕县时旦时氏家族 ,其先东海人,旦“五代祖迁兖之邹,转滕今为徐州滕县人”。经时延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