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时期,中国的人口有多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0浏览:2收藏

秦始皇时期,中国的人口有多少?,第1张

人口2500万至3000万之间(前210年);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官吏最多是达到2000人。

国力;

商鞅主持的变法在各国中是最全面,最系统,最彻底的。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军功授爵制)后愈战愈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

兵种已有步、车、骑之分。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其后出现了尉缭子、白起、王翦、蒙恬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使秦国很快跃居战国首强,迈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中国统一的中心力量。

扩展资料:

秦朝: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

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国号

秦朝的国号来自于地名。据《史记》记载,秦之先祖为先贤皋陶、伯翳(伯益),本为古部落首领少昊后裔,为“嬴”姓。

至周穆王,造父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国之乱,受封于赵城,其宗族乃为赵氏(先秦时代“姓”只是表示来源,多为祭祀所用,用于女子称谓,“氏”则表示家族分支,用于男子称谓),嬴姓又盛,故“赵”也是秦的代名词之一。

早期的秦人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

而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只是一个诸侯国的称呼,统一以后由诸侯国名变为全中国的王朝称呼。由于统治者姓嬴,又有嬴秦之称。

领土面积: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 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基础。

行政划分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西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

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

秦朝没有采用分封制,而是采用郡县制,最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后来增加至四十八个。

-秦朝

秦朝人口当在1500万到2000万间 秦军有多少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秦赵长平之战动员50万外加后来全国之力,不知道多少了。灭楚之战全国之力,用兵百万。统一后,打匈奴,30万,留在北边。平定南方,总共不下50万人,留在南边。后来起义军来了,囚徒赦免,光在巨鹿之战就有30万人被打败,死了10万,被项羽坑了20万,由此可以推算,秦军的兵力绝对不下百万的。 而打战打的就是后勤 其实当时的中国,像邯郸,还有燕国的一些城市,冶铁业已经十分发达,但是秦国,这个灭掉六国的国家却没有用铁兵器,毕竟当时的冶炼技术不行,铁太软了,锄地还行,打仗不行。秦国使用的都是青铜器。再加上当时的秦弓,更是世上最先进的远程武器。秦俑坑出土的大弩残存的朽木长130~140厘米。还有重叠弩臂的复合弩,这些都是大威力弩。 另外铠甲方面 秦国军队以前人们都认为他们不大穿铠甲的,而且认为没有头盔,但是近些年发现的秦始皇陵物品坑里的上万件铠甲,确实甲胄齐全的,看看那个样子,虽然是陪葬品,石质的,但是那个形制绝对是铁片甲的,皮的没必要做的一片一片的层叠起来吧?不要被国内那些粗制滥造的电视、**迷惑了,穿个皮坎肩就去打仗,找死!而防御与机动,现在公认的还是机动重要啊,防御好了可以多挨下打,机动好了可以你打别人别人打不到你,所以秦军有轻兵的编制,不穿甲(敢死队……),就是为了机动,迂回,打击敌人的补给什么的! 另外冷兵器时代还更加看中将帅的统帅能力。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赵括之流,一个就能亡赵。当时秦军可谓是将星云集。王翦、李信、王贲、蒙恬、白起等都是当世一流名将。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实行的是郡县征兵制。而这一制度的实质是,凡国民都必须承担当兵的义务,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度。凡秦民到法定年龄,必须到地方长官那去登记入籍,接受征调,叫做“傅籍”。1975年出土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编年记》提供了实物证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有个叫喜的人,年龄差3,4个月到17周岁已傅籍。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长平之役,年十五以上悉发”。我们可以明确,变法以后,秦国凡是爵自不更以下,十五岁以上男子,都有被征调服兵役的可能。

公元前210年,秦朝大一统时期,人口在2500万至3000万之间。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扩展资料

秦朝的灭亡

秦朝是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呵项羽在江淮起兵一起抗秦,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后楚王派宋义和项羽营救赵国,派刘邦西入关中。宋义来到安阳,却进不去。

随后项羽杀了宋义,引兵渡漳河,经过激战,解巨鹿之围,被推为诸侯上将军。秦将章邯率二十万人向他投降 。刘邦迂回进入武关,到达咸阳附近,那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秦朝灭亡。

秦朝的灭亡和赵高有着很大的关系。赵高可以说是秦始皇一手提拔上来的宦官,他善于察言观色,不仅深的秦始皇信任,连秦始皇的次子胡亥也对他信任有加。

只是赵高并不如表面上的恭敬,但是野心勃勃,一心想要篡位,秦始皇在世的时候,他不敢有所动作。

秦始皇一死,他立刻篡改诏书,用伪造的诏书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之后,他扶持胡亥登基,因为胡亥荒*无度,最好把控,所以胡亥登基后几乎是赵高的傀儡。

害死丞相李斯之后,赵高权倾朝野。这个时候,赵高搞出遗臭万年的指鹿为马,想要看看朝中有哪些人是衷心对他,也想要试探胡亥的反应罢了。

发现胡亥完全没有利用价值之后,他逼死胡亥,妄图登基,但是却遭百官反对,只能退而求其次,继续扶植子婴。

子婴却不像胡亥那般软弱,为了不成为傀儡,他设计在登基当天将赵高斩杀于殿中,并召来文武大臣,痛斥赵高的罪行,夷其三族,所以赵高是亡秦的罪人,他的行为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秦朝

-公元前210年

秦朝末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和扶苏的部分子孙迁居到朝鲜,后来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到日本的初期他们中有人掌管日本朝廷的出纳工作并且为天皇养蚕织绢,天皇赐姓、叫其中一部分人改姓“太秦公”。雄略天皇执政时期(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当时日本京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总共18670人,到日本钦明元年(公元540年)时在京都繁衍到了7053户、35000人左右。现在日本京都附近的太秦就是日本秦氏的初居地。到九世纪时,日本秦氏已分支成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姓氏,到现在,日本秦氏已分化出总共44个姓。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要求所有的日本人都必须有姓(此前很多的日本百姓没有姓、没有学名大名、只有小名)并且强迫部分秦始皇的后代改姓羽田、波多等姓,京都的秦氏家庙(祠堂)及有关的历史文献遭到破坏(家谱就是一种历史文献)。

下面我列举一部分日本秦氏后人所拥有的姓:

秦内、太秦公(秦始皇三世孙 孝武王的后代,日本天皇先后赐封秦始皇的后代中的几个人为孝武王、男功满王、男融通王……)、秦公(姓这个姓的人是秦始皇帝孙“孝德王”的后代)、秦长连、秦野、秦井、秦多、秦当、秦佐、秦冠、秦前、秦党、秦原、秦小宅、已智、三林、长冈、……

秦氏后人中在日本比较著名的有:

1、秦野章(姓“秦野”):80年代初中曾根任首相时他任法务大臣;

2、秦真次:昭和时期(就是裕仁当天皇时)曾当过陆军中将,福冈县人。

3、秦朝元:恒武天皇时的重臣 藤原种继的岳父,权倾朝野

长平之战是中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歼灭战,秦国和赵国兵力的总人数超过了100万,其中赵国约45万兵力,秦国约60万兵力。不过以当时的生产水平来看,秦国究竟是如何养这60万大军的呢?赵国连45万都有些吃不消了。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国力逐渐提升,全国人口大概有400多万,到了秦昭襄王时期人口应该还会有一定提升。当时秦国基本上是采用了举国之力来对抗赵国,这也被认为是改变两国命运的关键一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因为韩国的上党郡在长平这个地方爆发了战争,又被称为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可以说秦国和赵国都是举赴全国之力。当时赵军出兵45万,秦国出兵60万。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秦昭襄王多次颁布命令征兵,后来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全部都要去当兵。而且秦昭襄王亲自到河内去,所有当兵的人进爵一级。可以说秦国为了想打赢这场战争真的是下了血本。

当然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秦国胜利了,赵国基本上全军覆没。赵军的失败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粮食,所以赵括才主动进攻。那么,赵国45万军队都没有粮食,秦国的60万军队是怎样养活的呢?

根据当时的记载,秦国军队一个月的口粮是40斤,一年下来就是480斤。按照当时秦国的军队数量,还有打仗的时间。秦国到战争结束一共需要70万吨的粮食。按照现在专家的推算,秦国当时一共只有400万人口。那么,秦国当时是如何生产出众多的粮食呢?

首先是商鞅变法的原因。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基本上就两种职业了,种地和当兵。这两种重要表现好都可以加官进爵。所以秦国的种地人口非常多。这一点赵国和秦国无法相比,毕竟赵国的商业比较发达。

其次,秦国土地肥沃、而且耕地面积大。在当时的条件下,秦国的关中土地还有四川盆地的土地是天下对肥沃的土地,面积非常大。秦国平均一个人可以分到十五亩的土地,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而且秦国由于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开荒的人非常多。久而之久,秦国的土地是越来越多。

第三就是各方面的支持。秦国是当时最早推行铁器牛耕的国家,当时其他很多国家都做不到这一点。而且秦国对于土地的种植有很多文献和技术推广。详细到根据土质不同,种植的东西不同,一亩地种多少种子,什么时候种植都有明确的记录。而且秦国还制定众多的法律来保护农民耕种。

可以说就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秦国的粮食产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所以才能耗得过赵国。与其说赵国是被秦国打败的,不如说是被秦国耗死的。

七代祖:秦秀,晋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 曾祖:秦孝达,魏广年县令。 祖父:秦方太,齐广宁王府记室。 父亲:秦爱(546年-614年12月27日),字季养,北齐咸阳王录事参军,唐朝追赠瀛州刺史、上柱国、历城县开国公。 子:秦怀道(625年-684年2月21日),字理,秦琼死时秦怀道14岁。 孙:秦景倩,越州山阴县令。 孙:秦佾(-698年),潞州司法参军。 子:秦道(墓志铭阙字),右卫左郎将,娶尉迟宝琳女。 孙:秦利见,许州鄢陵县丞。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李密,又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最后与程咬金等加入李唐。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众之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死。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贞观十七年入凌烟阁。全部回答1楼 深知你是梦 2021-02-23 05:17牛头不对马嘴,秦始皇是嬴姓赵氏,秦叔宝是唐朝的开国将领,这俩中间隔了千把年了,而且秦叔宝还在后面,怎么可能他的后代是秦始皇,历史没学好先翻翻课本儿再提问好么。

秦姓源自嬴姓,即秦王嬴政的祖先。上古皋陶的后裔非子善于驯马,被周孝王封为秦地首领。后来,非子后裔秦庄公屡立大功,其子秦襄公又因讨伐西戎、保护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诸侯。襄公东迁,正式建立秦国,开了秦姓辉煌之先河,后秦孝公又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国力大增,遂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到了嬴政时,秦终于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可惜,秦仅历二世而亡,其王族子孙后来都以国名为姓,以纪念自己家族的辉煌历史。

另有一支秦姓,源于姬姓。周公旦的儿子伯禽继承封地,食采于秦邑,他的子孙便以邑名为姓。这一秦姓,两汉时期非常活跃。

罗马人到中国定居后改姓,也是秦姓的一个来源。罗马古称大秦,大秦人久居中土不归,以秦为姓,后融入中国本土秦姓之中,代表人物有拜谒过孙权的商人秦论。

一、秦姓迁变

秦得姓以后,相继在甘肃天水、山西太原等地发展成望族,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湖北、河北等地。

西汉初,刘邦迁山东,秦姓充实关中。由于秦是汉所灭,所以两汉时期播迁有限,但已开始进入东南一带。

唐宋时期,秦姓主要向江南一带流播,宋以后,秦姓也迁播频仍。

二、义士慷慨唱悲歌家族孝悌名传世

在孔子的弟子中,姓秦的有四位,他们是鲁国的秦非、秦冉、秦祖和楚国的秦商。或许是因为继承了儒学先师的衣钵,秦氏家族中,以孝悌忠勇闻名的,为数众多。在秦氏的家训中,还细列了为夫、为妻、为父、为母和为人子所应尽的义务,并以其规范族人。

先说秦姓勇士。秦姓勇士首推秦董父,他在逼阳战役中三攀楚墙垂下的布条,从城墙上三次重摔下来而安然无恙,为鲁军争回了面子。秦琼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将秦裴在敌人紧紧包围的时候独守昆山,抗敌数月,直到弹尽粮绝,为保全一城百姓而降,后郁郁而终。五代十国名将秦传序廉政爱民,后守城被破,投火自焚,忠义可鉴。宋初名将秦翰每战必捷,令契丹人闻风丧胆。大奸臣秦桧的曾孙秦钜却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金兵来犯时,他竭力抵抗,城陷失守,他便将钱帛粮草俱焚,不给金兵留下一粮一草,死后被封为义烈侯。他的两个儿子秦浚、秦也随父以身殉国。明代的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惟一被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她一生戎马倥偬,驰骋疆场。她的家人也都忠勇善战,她的兄长秦邦屏战死疆场,她的弟弟、儿子也都在战争中负重伤。秦姓家族之人以他们的忠勇义气,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歌。

再说秦姓孝子。秦姓族人忠勇过人,孝悌亦有余,在封建时代堪称楷模。秦玉每遇事要先禀父兄,后来他母亲去世时,他因悲伤过度竟哭出血来,被他的学生称为“孝友先生”。秦约因为母亲年老而辞官不做。秦传序的两个儿子秦煦、秦,为了取回父亲的尸体而在途中遇难。清朝的秦大成中了状元,后因母亲水土不服,便请求归乡供养母亲。秦大成的孙辈秦长治,也因母亲年老而推官不就。

除此之外,秦姓家族还有许多名人,如战国名将秦开;名医秦越人,即扁鹊,著有《疗痛疸诸疮方》两卷。东汉有著名诗人秦嘉。唐时有名将秦琼,后被民间奉为“门神”。隋末唐初有名医秦政应,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等名句流传的秦韬玉,名士秦景通、秦兄弟。宋时有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秦九韶,诗人秦观。元有戏曲家秦简夫。明有秦良云。清有太平天国将领秦日纲。近现代有作家秦牧。

三、秦姓名人

1山抹微云秦学士

秦观,字少游,又名太虚,北宋著名词家,苏门四学士之一。苏东坡取其《满庭芳》中的精工词句,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

秦观一度很是贫穷,经常无米下锅。邻居钱穆父,与秦观常有往来。有一天,秦观作了一首诗送给钱穆父,诗中难掩生活的困苦,其中两句为:“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穆父一看,深表同情,立刻给他送去两石米。这就是“赠诗得米”典故的由来。

传说,秦观风流多情,以才华而得苏轼的赏识,后又结识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两人之间发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秦观为苏小妹所作诗词,已成为传世佳句。但又有人考证,苏轼并无妹妹,因而这也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2卖国贼秦桧

“人于宋后羞称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秦氏家族虽以多出孝勇之士而著称,却也出了卖国贼秦桧。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奸臣秦桧却一心想将他害死。秦桧曾命何铸审讯岳飞,岳飞袒露背后的“精忠报国”给何铸看,何铸深为感动,后也查明秦桧属诬告,并无实据。于是,秦桧改用万侯审讯他,千方百计地诬陷岳飞,仍不能定罪,秦桧就亲自下令将岳飞处死于风波亭。岳飞死后,韩世忠当面责问秦桧,秦桧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来搪塞。韩世忠愤慨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

秦桧虽是万世唾骂的卖国贼,却也颇有聪明过人之处。有一年,很多人囤积铜钱,京都忽然缺少铜钱流通。一时间,人心惶惶。一天,秦桧请人为他修整头发,赏了那人五千钱,并说:“有圣旨,这种钱即将作废,我还是早点用掉。”那人自以为得知内情,将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没几天,京都市面的铜钱流通便正常起来。

秦始皇时期,中国的人口有多少?

人口2500万至3000万之间(前210年);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官吏最多是达到2000人。国力;商鞅主持的变法在各国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