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有哪些历史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0浏览:1收藏

吉安有哪些历史名人?,第1张

吉安古代名人 序 一、陶母湛氏 二、青原开山祖行思禅师 三、唐代女歌唱家许和子 四、唐吉州刺史彭玗 五、五代教育家罗韬 六、南唐诗人刘洞、夏宝松 七、宋代吉州第一宰相刘坑 八、一代文宗欧阳修 九、西江三孔

相信很多人对陶侃这个名字一定会很陌生,不过他的曾孙大家就非常熟悉了,那就是著名的田园派诗人陶渊明。虽然与曾孙比起来现在自己的知名度比不高,但后世对陶侃的评价并不比陶渊明低,就连毛爷爷都称他为「 ”古之人有行之者”。 陶侃生于三国末期的吴国,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武将,唐、宋两代都曾位列武庙接受供奉。并且根据《晋书》记载,在他坐镇荆、湘等四州时,从南陵到白帝城的几千里土地之间都能做到路不拾遗,是一个少有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全才,而陶侃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她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陶侃的父亲陶丹曾是东吴的扬武将军,可惜却英年早逝,陶侃的母亲湛氏只能靠织布来抚养儿子。在晋朝还没有科举制度实行的是察举制,也就是说需要地方 或名人推荐,陶侃虽有建功立业的大志向却报国无门,最初只是一个管理河道渔业的鱼梁吏。虽然鱼梁吏也是官府中的职位,但当时吏员是没有品级的,陶侃就算鱼梁吏做得再出色也无法直接升「 ”官”。 陶侃怎样成为正式官员的暂且放在一边,先说一下他在做鱼梁吏时发生的一件事。陶侃从小就知道母亲独自操持家事很辛苦,做了鱼梁吏之后就从府库里拿了一罐腌鱼托人捎给母亲。没想到湛氏知道了腌鱼的来历之后反倒写了一封信责备陶侃,说他用官府的东西来孝顺母亲并不会让她高兴反而会更加忧心儿子的前程。 最后那罐腌鱼是怎么处理的史书上并没有交代,不过从陶侃的另一件轶事上可以推测出他应该是按照母亲的教诲报腌鱼还了回去。陶侃做了官以后经常和下属一起喝酒,不过每次喝酒他都很节制,原因就是陶侃年轻时曾经因为喝酒犯错,后来就向母亲发誓再也不会饮酒过量,每次提起时陶侃都会潸然泪下。由此可见湛氏的言传身教对于陶侃是有很大影响的,甚至于陶侃能够当官也与他母亲有很大关系。 陶侃有一位名叫范逵的同乡因为平时的名声而被察举为孝廉,范逵在上任的途中路过陶侃家,因为天时已完就在陶侃家投宿。可是范逵并不知道陶家当时已经没米下锅了,陶母湛氏为了招待客人只好把家中的柱子劈了当柴烧并且剪掉了自己的头发换了几斗米款待范逵和他的仆从,甚至把家里的草席都剁碎了给马匹作饲料。 范逵知道了湛氏的作为本就非常的惭愧了,再见考察过陶侃的才识后更是有了「 ”非此母,不生此子”的感叹,于是就把陶侃举荐到鄱阳太守那里做县令,这才使得陶侃在官场崭露头角。陶母「 ”退鲊责子”、「 ”截发筵宾”等典故在当时被广为传诵,后人更是把湛氏与孟子、欧阳修、岳飞三人的母亲并称为「 ”四大贤母”,成为母亲教育子女的典范。 (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最好能有语境,上下文。

字面上看,大约是说“陶”的母亲,陈氏,娘家姓陈,陶,可能是姓,也可能是名。

顺便说一句,如果您是的,是“陶母湛氏”,指陶侃的母亲,姓湛,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

陶母封鱼的故事:晋朝人陶侃(kǎn)小时候家里很穷,陶母却很注重对他品德的培养。后来,陶侃做了一个小吏,有一次他利用负责管理鱼塘之便,弄到了一坛好的咸鱼,让人捎给了母亲。陶母见后,立即封好咸鱼,派家人原物送回,并写了一封信责备他说:“你作为一个官吏,却拿了公家的财物给我,不但不能使我满意,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啊!”此后,陶侃牢记母训,清廉正直,忠于职守,成为东晋初期的重臣之一。

陶母湛氏(公元243--318年), 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贤母,晋代著名大将军陶侃的母亲。她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是著名的“四大贤母”之一。湛氏,三国时代(243年)出生于新干南市村(今金川镇),病逝于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终年75岁,葬于今江西鄱阳县城东,现有陶母墓.陶侃因年幼丧父,家贫无所依托,湛氏只好携陶侃由鄱阳回外祖父家。陶母即以纺织谋生养子,供陶侃读书。湛氏家教严谨,教子惜阴读书,树建功立业之志,还以忠顺勤俭为美德熏陶其子。为此,小小陶侃总以清贫为乐,发愤进取,自幼伴母夜织而读书,闻鸡鸣而劳作。因此,陶侃读书万卷,精通兵法,被其父好友太守范逵荐为县令,直至任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封长沙郡公,为国为民,清正廉洁。

吉安有哪些历史名人?

吉安古代名人 序 一、陶母湛氏 二、青原开山祖行思禅师 三、唐代女歌唱家许和子 四、唐吉州刺史彭玗 五、五代教育家罗韬 六、南唐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