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系表的中国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0浏览:2收藏

世系表的中国帝,第1张

五帝(-27C~-21C) 夏朝(-2070~-1600) 1黄帝 1禹(姒文命) 少昊(玄嚣) 昌意 2启 蟜极 2颛顼 3太康 4仲康 3帝喾 穷蝉5相 4尧 敬康6少康句望7杼桥牛8槐瞽叟9芒5舜10泄    11不降 12扃    14孔甲 13胤甲(廑)    15皋      16发      17履癸(桀)商朝(-1600~-1046)(上) 1汤 太丁 2外丙 3仲壬 4太甲  5沃丁 6太庚    7小甲 8雍己 9太戊        10仲丁 11外壬 12河亶甲            13祖乙  商朝(-1600~-1046)(下) 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 16祖丁 17南庚 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 21小乙      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          27武乙          28文丁          29帝乙          30帝辛(纣)西周(-1046~-771) 东周(-770~-256)(上) 东周(-770~-256)(下) 1武王姬发 幽王姬宫涅 10简王姬夷 2成王姬诵 1平王姬宜臼 11灵王姬泄心 3康王姬钊 太子姬泄父 12景王姬贵 4昭王姬瑕 2桓王姬林 13敬王姬匄 5穆王姬满 3庄王姬佗 14元王姬仁 6共王姬繄扈 8孝王姬辟方 4釐王姬胡齐 15贞定王姬介 7懿王姬囏5惠王姬阆 16考王姬嵬 9夷王姬燮6襄王姬郑 17威烈王姬午 10厉王姬胡7顷王姬壬臣 18安王姬骄 11宣王姬静8匡王姬班 9定王姬瑜 19烈王姬喜 20显王姬扁 12幽王姬宫湦  10简王姬夷21慎靓王姬定        22赧王姬延 秦帝国(-221~-206) 西汉(-202~8)(上) 昭襄王嬴稷(-256年灭周朝) 1高帝刘邦 孝文王嬴柱 2惠帝刘盈 3文帝刘恒 庄襄王嬴子楚4景帝刘启 1始皇嬴政(-221年建秦朝)5武帝刘彻 嬴扶苏 2二世嬴胡亥戾太子刘据 6昭帝刘弗陵 3秦王嬴子婴  悼皇考刘进      7宣帝刘询西汉(-202~8)(下) 7宣帝刘询 8元帝刘奭 楚孝王刘嚣 9成帝刘骜 恭皇刘康 中山孝王刘兴 广戚炀侯刘勋10哀帝刘欣 11平帝刘衎 广戚侯刘显    12孺子刘婴 新朝(8年~23年) 新都显王王曼  1新朝建兴帝王莽新朝太子王临  东汉(25~220) 1光武帝刘秀 2明帝刘庄 3章帝刘炟 千乘贞王刘伉 孝德皇刘庆 4和帝刘肇 孝穆皇刘开 乐安夷王刘宠 6安帝刘祜 5殇帝刘隆 孝崇皇刘翼 孝元皇刘淑 渤海孝王刘鸿 7顺帝刘保10桓帝刘志 孝仁皇刘苌 9质帝刘缵 8冲帝刘炳  11灵帝刘宏      12献帝刘协 三国-魏(220~265) 武帝曹操 1文帝曹丕 任城威王曹彰 燕王曹宇 2明帝曹叡 东海定王曹霖 任城王曹楷 5元帝曹奂4高贵乡公曹髦 3齐王曹芳蜀(221~263) 吴(222~280) 1昭烈帝刘备 1大帝孙权 2后主刘禅 文帝孙和 3景帝孙休 2会稽王孙亮4末帝孙皓  西晋(265~316) 宣帝司马懿 文帝司马昭 琅琊武王司马伷 1武帝司马炎 琅琊恭王司马觐 2惠帝司马衷 吴孝王司马晏 3怀帝司马炽 琅琊王司马睿4愍帝司马邺  东晋(317~420) 1元帝司马睿 2明帝司马绍 8简文帝司马昱 3成帝司马衍 4康帝司马岳 9孝武帝司马曜 6哀帝司马丕 7废帝司马奕 5穆帝司马聃 10安帝司马德宗 11恭帝司马德文 南朝-宋(420~479) 1武帝刘裕 2少帝刘义符 3文帝刘义隆4孝武帝刘骏 6明帝刘彧5前废帝刘子业 7后废帝刘昱 8顺帝刘凖 齐(479~502) 宣帝萧承之 景帝萧道生 1高帝萧道成 5明帝萧鸾 2武帝萧赜 6东昏侯萧宝卷 7和帝萧宝融 文帝萧长懋  3郁林王萧昭业 4海陵王萧昭文 梁(502~557) 陈(557~589) 1武帝萧衍 景帝陈文赞 2简文帝萧纲 3元帝萧绎 始兴昭烈王陈道谭 1武帝陈霸先4敬帝萧方智 2文帝陈蒨 4宣帝陈顼    3废帝陈伯宗 5后主陈叔宝十六国(304~439):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夏。

北朝-北魏(386~534) 1道武帝拓跋珪 2明元帝拓跋嗣 3太武帝拓跋焘 景穆帝拓跋晃 4文成帝拓跋濬 5献文帝拓跋弘 6孝文帝元宏 广陵惠王元羽 文穆帝元勰 7宣武帝元恪 武穆帝元怀 10节闵帝元恭 9孝庄帝元子攸 8孝明帝元诩 11孝武帝元脩  西魏(535~556) 北周(557~581) 孝文帝元宏 文帝宇文泰 文景帝元愉 2明帝宇文毓 1孝闵帝宇文觉 3武帝宇文邕 1文帝元宝炬  4宣帝宇文赟 2废帝元钦 3恭帝拓跋廓  5静帝宇文阐 东魏(534~550) 北齐(550~577) 隋朝(581~619) 孝文帝元宏 神武帝高欢 1文帝杨坚 清河文献王元怿 1文宣帝高洋 3孝昭帝高演 4武成帝高湛 2炀帝杨广 清河文宣王元亶 2废帝高殷5后主高纬 孝成帝杨昭 1孝静帝元善见  6幼主高恒 3恭帝杨侑 唐朝(618~907) 1高祖李渊 2太宗李世民 3高宗李治 4中宗李显 5睿宗李旦6玄宗李隆基7肃宗李亨8代宗李豫9德宗李适10顺宗李诵11宪宗李纯12穆宗李恒 16宣宗李忱13敬宗李湛 14文宗李昂 15武宗李炎 17懿宗李漼      18僖宗李儇 19昭宗李晔        20哀帝李柷 五代-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1太祖朱温 武帝李克用 2末帝朱友贞 2明宗李嗣源(义子) 1庄宗李存勖4末帝李从珂(继子) 3闵帝李从厚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献祖石绍雍 1高祖刘知远 1太祖郭威 宋王石敬儒 1高祖石敬瑭 2隐帝刘承祐 2世宗柴荣(内侄) 2出帝石重贵  3恭帝柴宗训 十国(902~979):南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包括殷)、吴越、荆南、南楚。

北宋(960~1127) 宣祖赵弘殷 1太祖赵匡胤 2太宗赵匡义3真宗赵恒 商恭靖王赵元份4仁宗赵祯 濮安懿王赵允让  5英宗赵曙  6神宗赵顼  7哲宗赵煦 8徽宗赵佶    9钦宗赵桓 南宋(1127~1279) 辽国(916~1125) 徽宗赵佶 1太祖耶律亿 1高宗赵构 义宗耶律倍 2太宗耶律德光 2孝宗赵眘(养子,太祖七世孙) 3世宗耶律阮 4穆宗耶律璟 3光宗赵惇 5景宗耶律贤4宁宗赵扩 6圣宗耶律隆绪5理宗赵昀(养子,太祖十世孙) 7兴宗耶律宗真6度宗赵禥(侄) 8道宗耶律洪基8端宗赵昰 7恭帝赵显 9帝昺 顺宗耶律濬      9天祚帝耶律延禧西夏(1038~1227) 1景宗李元昊 2毅宗李谅祚 3惠宗李秉常 4崇宗李乾顺 5仁宗李仁孝 越王李仁友 李某某 6桓宗李纯祐 7襄宗李安全 齐国忠武王李彦宗  8神宗李遵顼  9献宗李德旺 清平郡王李某    10末帝李睍 金朝(1115~1234)(上) 世祖完颜劾里钵 1太祖完颜旻 2太宗完颜晟 辽忠烈王完颜宗干 睿宗完颜宗辅 景宣帝完颜宗峻4海陵王完颜亮 5世宗完颜雍 3熙宗完颜亶元朝(1206~1368)(上) 金朝(1115~1234)(下) 1太祖铁木真 5世宗完颜雍 2太宗窝阔台 睿宗拖雷 显宗完颜允恭 7卫绍王完颜永济 3定宗贵由 4宪宗蒙哥 8宣宗完颜珣 6章宗完颜璟    9哀宗完颜守绪  元朝(1206~1368)(中) 睿宗拖雷 5世祖忽必烈 裕宗真金 显宗甘麻剌 顺宗答剌麻八剌 6成宗铁穆耳 10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7武宗海山 8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1天顺帝阿速吉八 12文宗图帖睦尔 9英宗硕德八剌元朝(1206~1368)(下) 武宗海山 13明宗和世瓎 12文宗图帖睦尔 15顺帝妥懽帖睦尔 14宁宗懿璘质班  明朝(1368~1644) 1太祖朱元璋 兴宗朱标 3成祖朱棣 2惠帝朱允炆 4仁宗朱高炽5宣宗朱瞻基6英宗朱祁镇 7景帝朱祁钰8宪宗朱见深  9孝宗朱祐樘 睿宗朱祐杬  10武宗朱厚照 11世宗朱厚熜    12穆宗朱载垕    13神宗朱翊钧    14光宗朱常洛    15熹宗朱由校 16崇祯帝朱由检清朝(1616~1912) 1太祖努尔哈赤 2太宗皇太极 3世祖顺治帝福临 4圣祖康熙帝玄烨 5世宗雍正帝胤禛 6高宗乾隆帝弘历 7仁宗嘉庆帝颙琰 8宣宗道光帝旻宁 9文宗咸丰帝奕詝 醇贤亲王奕譞 10穆宗同治帝载淳 11德宗光绪帝载湉 醇亲王载沣  12宣统帝溥仪 注:1年代前的“-”,代表公元前;字母“C”,代表世纪。

2人名、庙号或帝号前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即位顺序。

中国历代皇帝名单

1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2 夏 :禹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3 商 :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4 周

41 西周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发

周成王 姬诵

周康王 姬钊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满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厉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静

周幽王 姬宫湦

42 东周

东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421 春秋

周庄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齐

周惠王 姬阆

周襄王 姬郑

周顷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简王 姬夷

周灵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贵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422 战国

战国

周安王 姬骄

周烈王 姬喜

周显王 姬扁

周慎靓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5 秦

秦昭襄王 嬴则

秦孝文王 嬴柱

秦庄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胡亥

秦三世 子婴

6 汉

61 西汉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汉少帝 刘恭

汉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衍

孺子 刘婴

更始帝 刘玄

62 新朝

新朝 王莽

63 东汉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后少帝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7 三国

71 魏

魏武帝 曹操 (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72 蜀汉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后主 刘禅

73 吴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废帝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末帝 孙皓

8 晋朝

81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82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821 十六国

8211 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8212 汉(前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前赵)刘曜

8213 后赵

后赵

明帝 石勒

海阳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义阳王 石世

新兴王 石尊

石鉴

石祗

8214 前凉

武公(明王) 张轨

元公 张实

成王 张茂

忠成公(文王) 张骏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哀公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悼公 张天锡

8215 后凉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建康公 吕隆

8216 西凉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8217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8218 北凉

建康公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821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82110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821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段随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82112 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82113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82114 夏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平原王 赫连昌

昌定王 赫连定

821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厉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坚

苻宏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82116 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821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末主 乞伏慕末

821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82119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82120 吐谷浑

吐谷浑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1 宋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太子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淮

912 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913 梁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宣帝 萧言

明帝 萧岿

后主 萧琮

914 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后主 陈叔宝

92 北朝

92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922 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923 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拓跋廓

924 北齐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92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10 隋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11 唐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晔

唐哀帝 李拀

111 南诏

南诏

112 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兴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国

121 五代

1211 后梁

太祖 朱温

末帝 朱瑱

1212 后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1213 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1214 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1215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122 十国

1221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1222 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1223 荆南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1224 楚国

楚国

(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1225 吴国

(904年-937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睿帝 杨溥

1226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1227 南汉

(917年-971年)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1228 北汉

(951年-979年)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1229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12210 后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13 宋

131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光义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

宋神宗 赵顼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132 南宋

宋高宗 赵构

宋孝宗 赵眘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赵昺

14 辽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7 元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18 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181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182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18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19 清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c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是不是这个?

中国朝代历史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顺序表: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

代代往下传

夏商周春秋战国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新朝东汉 三国吴 229-280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420-581 隋朝 581-618 杨坚 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宋朝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26个朝代

按时间,从里现在最远时间的朝代排列到离现在时间最进的朝代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对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朝代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战国 前475-221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阳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高祖 长安

新朝 8-23 王莽 长安

东汉 25-220 光武帝 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操 洛阳 蜀 221-263 刘备 成都

吴 229-280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420-581

隋朝 581-618 杨坚 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宋朝 北宋 960-1127 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 北京

二、李姓

姓氏: 李 祖籍: 陇西

祖宗: 利真 郡望: 陇西郡

分类: 以官为氏

李姓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超过8700万人。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几乎遍及全世界。根据古资料显示,李姓是嬴(ying)姓颛顼(zhuan xu)的后裔,先为理姓(大理石的理)。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一大姓。

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县定居。为了感激逃难时有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充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改为李姓。

李姓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东周时期李姓向甘肃、河北发展,西汉时期,李姓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从东汉开始,李姓陆续迁徙西南,分布于四川、广西一带。在唐朝以前李姓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在长江以南仅分布部分地区。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了将近300年,李姓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朝李家皇室子孙众多,另外,凡有功于唐朝的人,均被赐与李姓,这样大大扩充了李姓人口。经过唐朝的大发展之后,李姓开始南迁,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河南的李姓于唐高宗年间进入福建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不少李姓因避战乱迁往南方;第三次从唐末黄巢大起义到五代,因中原地区长期动乱,李姓自长安、河南等地方直接进入福建、广东等地。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大成、西凉、凉、吴、魏 、唐、楚、后唐、南唐、大蜀、四夏和大顺等政权。

另外,李姓历代人才辈出。春秋时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唐代有政治家李渊,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等;五代词人李煜;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名将李显忠;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文学家李梦阳、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

清代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秀成,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近代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地质学家李四光、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等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美籍华人李政道、李元哲,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为当今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祖籍广东的李光耀曾任新加坡总理;现代香港十大财团之首、广东潮州人李嘉诚 中国著名企业家李积斌(青海人) 等等。

李自成的亲侄、大将军李锦有后代,李自成没有子女。

走进太平村----寻访李自成后裔(转)

2004年,富县太平村李志强从深圳返乡续修家谱时,意外发现了一本《李锦家谱》,经过多方考证与研究,家谱中一世祖李锦为李自成的亲侄、大将军李过。由此,一段关于太平村人是李自成后裔的传说得到了印证,太平村李氏族人的命运从此与闯王一脉相承。今年是李自成诞辰400周年,太平村李自成纪念馆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8月18日,怀着景仰和无限好奇,记者来到富县寺仙乡太平村,这个传说中的闯王后裔居住地。这里山川秀美,绿树成荫,整个村庄一街两巷的布局,依稀保留着类似北京四合院式的建筑风格。

美丽的村庄,神秘的故事

坐落于延安地区南部的富县(原名鄜州)太平村,是古秦直道通往榆林的主要道路,俗称通山口子。这里地势隐蔽,原先的村子是一个独立的塬面,呈锅底形,站在三面均看不到村子所在。它背靠子午岭大山,周围森林茂密,唯一通往外界的出路就是南边的崾险土桥子。村子里酷似北京天安门的大戏楼(已在文革中被拆掉),村东头桃树园沟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土城堡,南北各踞一株的龙凤古槐,李氏族人谨小慎微的举止、独特的信奉以及奇怪的敬神方式……都让这个被方圆百里称为“小北京”的村庄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李志强说,以前太平村人行事十分谨慎,一般不轻易外出,即使走亲戚也不愿暴露自己的行踪。他们总是踏着晨曦出门,披着暮色回村。说不清为什么,数百年来都成了一种习惯。记者在采访中也看到,现在村里虽然修了宽阔的公路,交通相对便利,但除了上学与外出打工的以外,经常外出的人寥寥无几,人们还是喜欢呆在村子里,几乎与世无争。

像所有传统的中国人一样,太平村的人信神,他们信的神叫显身爷。但这个显身爷与所有其它地方所供奉的神都不相同,是太平李氏族人独有的信奉。太平村人对显身爷相当虔诚,亲切地称其为“爷爷”。李氏族人每年都要给“爷爷”穿一次新衣,新衣由村里妇女们亲手缝制,帽子是风雪帽,衣服是风雪衣。每当村里遇到疑难大事或庆典时,村里人就会给显身爷穿上新衣,用轿子抬着在村里周游。每年年初的祭拜仪式都特别隆重,年饭也必须是先送到庙里敬了“爷爷”之后,自家才能动筷子,每家每户都是如此。初一要给“爷爷”拜年,除夕还要为其守夜,近似于中国传统的祭拜祖先。除此之外,每逢农历四月十五给显身爷过生日这一天,村子里杀猪宰羊,正午12点燃放鞭炮,家家户户携带酒菜、供品到庙里祭拜,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一直延续至今。

太平村人的敬神方式也与别处不同。他们的神一般不在庙里供奉,都是被藏在村民家里,庙里只留下一个神位和一顶精巧的空轿子。到了年初的祭拜大礼和给显身爷过生日或是穿衣时才被请回庙里,完了之后还要被村民抱回家里藏起。祭拜的方式也很奇怪,在场的中老年人口里不停地念叨着“爷爷,我来给你敬香,我来给你送纸钱,你老人家收下”、“我们来看你了”,还不时地发出叹息“唉、唉!爷爷是个落难的人啊”。整个过程气氛凝重悲凉,俨然是参加一个至亲族人的丧事葬礼。

太平村原来还有一座十分壮观的显神庙,雍容大气,酷似宫廷建筑,可惜在文革中被毁掉了。那么“显身爷”究竟是谁呢?据李志强介绍,在他年少时也曾好奇地问过这个问题,当时村里有人说那是伍子胥,但从神像怀抱符锏及有关显身爷还有一尊娘娘像的传说来看,如此说法可信度并不大。后来重修家谱证实了族人与李自成的关系以后,他自己才发现,显身爷的装束与李自成竟惊人的相似;村里人对显神的敬拜及拜年、守夜的习惯也似乎是在对待一个祖先亲人;而且神是不坐轿子的,显身爷坐轿说明他是一个人。种种迹象表明,显神爷是李自成的说法也不无可能。

村里村外都是宝

太平村是一个古朴的村庄,数百年来由于偏僻与保守,这里的人们至今还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走进村庄,那种简单与朴实扑面而来,然而就是在这简单与朴实的背后隐藏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奇。

相传陕西地带一镢头挖下去都是秦砖汉瓦,这是在说陕西文物多,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然而此话用在太平村,却一点也不过分。太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宝贝”,或是雕龙画凤的古式家具,或是祖辈传下来的古币、饰品和玉器,也有偶然从地下挖出的兵器和器皿,好多都是宫廷用物。其中有一种酷似矛尖子的兵器,被当地人称为“皇上卫”。而且在太平村至今还存留了不少永昌钱币,村民李录全家里就收藏有6枚,均是祖上流传下来的。村民李小军曾在地下挖出一枚雕刻有龙图案的戒指和很多古币,其中有十几枚都是永昌钱币,后来都卖掉了,家里至今还留存着那枚雕刻着龙头的戒指。众所周知,永昌钱币是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建立大顺农民政权之后铸造使用的一种货币。李自成兵败后,私藏永昌钱币也成了杀头的死罪,一般普通百姓不敢收藏,只有李自成的家人或其崇拜者才会冒这样的险。

来到太平村,村里人向记者提的最多除了显神爷,再就是那两幅供案桌帘上绘有四爪龙的神轴。神轴也叫阴轴,是在没有祠堂的情况下,用布绘制灵位名字和三世先人的画像,供后生子孙祭拜。太平村李氏家族的神轴分大轴小轴,大轴上绘有李自成及其后世六代人的画像,但此神轴已在文革中连同数幅小轴一起被烧毁,现仅存五世李成果和三世李飞两幅小轴,制作年份大约在光绪十四年,保存较为完整。两幅神轴的中心供桌帘面上均绘有龙腾图案,形象生动逼真,足分四趾。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尤其是清朝,一般平民家族是不敢随意描龙画凤的,皇帝、王侯才有这个专利。龙的图案也很有讲究,五爪龙代表皇帝,四爪龙是王侯。而在太平村关于龙的传说和遗留还真的不少:南边村口历经数百年虽其树心已朽、但枝叶依然茂密的龙槐,雕刻有龙头的古木家具,还有李小军家珍藏的龙头戒指,特别是李氏神轴上缘何出现四爪龙的图案?理清了太平李姓与李自成的关系,这个疑问也就自然讲得通了。

缅怀先祖,造福后人

证实了自己的家族确系李自成的直系后裔,太平村的人们前所未有地兴奋。一个小姑娘高兴地告诉记者:“小时候在课文里面学过李自成的故事,现在突然告诉我说,我们就是李自成的后人,我觉得简直都不敢相信。”虽然数百年来先辈们一直口传为李自成的后代,但始终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过,深居简出的太平村人对此也不甚在意。重修家谱的意外发现、族人李志强的奔波考证、各有关专家的研究及最终的令人欢欣的结论,这一切开始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空间。

隐蔽,曾给兵败隐居的祖先带来安宁和休养生息,也让这个家族从此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这里留下了太多关于李自成的遗迹和传说。而如今历经数百年时过境迁,后世子孙已繁衍至第十九代,太平村也因扑朔迷离而显得格外闭塞保守。太平村到底有多少文物?究竟哪些文物与李自成有关?这大概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唯一知道的是,文物贩子的频频光顾,无知者的肆意破坏都正让这些珍贵的记忆一点点地流失。太平村人说,作为闯王的后世子孙,我们有义务把祖先的隐居地以及遗留在这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并推广给景仰他的世人。一则是对先祖的缅怀,二则也是造福于后生子孙。于是,他们一改往日的简居与低调,也开始在村庄建设和太平村李自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上动起了脑筋。

为了扩大影响,2005年,太平村举办了首届李自成文化节。许多李自成研究专家及各媒体闻讯争相前往探寻报道。太平村从此与李自成一起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了世人惊叹的话题。一直在深圳工作的李志强(李自成第十五代孙)为此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先后投资十几万续修了《李自成家谱》,自费创建了李自成文化网站,考证并收集有关李自成的文物遗迹资料,制定了《富县太平村旅游区发展规划》等,带领村里的李氏族人一起投身宣传先祖文化、造福后世子孙的事业之中。

今年4月,第十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由李志强自费设计的《李自成后裔隐居地--太平旅游风景区》招商手册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适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太平村的建设与开发规划也成了各级领导部门关注的焦点。此后,该项目还被省经济发展中心推荐为时代先锋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目前已在延安招商网正式对外招商。

记者来到太平村的当天,恰逢太平村李自成纪念馆正式获得批准建立,村里人显得十分高兴。李志强告诉记者,纪念馆批准建立让他看到了第一丝曙光,这也是市县各级领导部门重视和全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希望能在今年李自成诞辰400周年之际,社会各界更多的人都关注这个事情,把太平村开发建设项目理出一个眉目。

截至发稿时,李志强还带着家族的嘱托与希望在北京、湖南、湖北等地为李自成纪念馆筹建的事情奔波。

米脂县政协文史委的李纪元介绍说:

“李继迁寨所属的殿市乡,原来曾经被当地人叫过帝王乡,指出了李继迁和李自成两个帝王,

李继迁村:

在米脂县殿市乡发现有个村落,名叫李继迁村,当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里的人代代口口相传,是李继迁的后人,李继迁与李自成都出生在这里。

李自成直系后代:

在自己的名片背面赫然印出了这样的字样:“李自成是西夏王李元昊之后,是党项民族拓跋氏,至今,‘闯王’后裔仍保持原有民族特性、相貌和习俗,这对研究西夏及党项民族有着极其重要的考证作用”。

《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

李自成和李继迁有着很深的源渊。对于这一点,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曾经考察过,他在描写李自成进京时曾这样写道:“他(李自成)甚至想到他日后的勋业应该同唐太宗媲美。相隔七百年,他又建立了四海统一的李氏皇朝,比他祖先所建的西夏国要强大得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著名作家丁玲:

丁玲家珍藏的龙凤双耳玉扁壶、童子驭鱼玉雕及玉琮、玉耳杯等数件宫廷器物。丁玲的几位叔伯兄弟讲:“他们是李自成的后人”。丁玲生前也曾说过:。我不是和姚雪垠争一个革命的祖宗,事实就是如此嘛! 她成了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也成了最典型的延安文人。1939年,身置陕北的丁玲对斯诺夫人说:“来这儿以前,我总是睡不着,可是现在睡得很香甜,也变胖了。”莎菲的浪漫气息已成枯死在书页间的昨日黄花,当地人说,是她在这里找到了党项人的感觉,有了写作上的突破。

克[克,读音作kè(ㄎㄜ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周夷王之臣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克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西周时期,克接受周夷王姬燮命令,圆满地完成了派他到各地巡察的任务,因而周夷王赐给克氏一套青铜器皿,有“镈”、“鼎”、“盉”、“罍”等,并命名其中的青铜乐器“镈”为“克镈”。

鼎,既是烹煮荤馐的用具,亦用以体现贵族身份,周礼所制:王九鼎,公七鼎,侯五鼎,伯三鼎,君一鼎;盉,用来温酒和调和酒的浓淡;罍,是盛酒的容器,也可用来做盥洗用具。

“克镈”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出土于陕西岐山扶风法门寺任村,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收藏家张翼购于北京琉璃厂。以后,“克鼎”、“克盉”、“克罍”等陆续出现在世人面前。其中的“克镈”是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物,是研究周王朝政治制度、经济特色和铸冶技术的重要史料,目前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克镈”是当今存世最古老的铜镈,其形呈椭圆形,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西周王朝的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常将它同编钟、编磬相配合使用。其特点是环钮、平口、器身为椭圆形或合瓦形。镈顶有钮,两旁的扉棱用镂空的夔纹装饰,下连镈侧。镈身饰头部向下夔形龙纹饰,绊带上间以方形乳钉,镈身下部铭有金文十六行七十九字,记述了克的功绩和这口镈的来源。

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克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古女真族克氏部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族克音氏、克尔德氏、克叶勒氏、喀尔沁氏、克伊克勒氏、康锡理氏、孔尼喇氏、喀尔库氏、喀克锡理氏、喀喇氏、喀尔拉哈氏、克勒氏、喀尔佳氏、扣恳氏、克尔德氏、克勒德氏、克理特氏、克穆齐特氏、喀尔努克氏、克穆楚特氏、克穆楚氏等氏族部落中,均有取原姓氏首音之谐音汉字“克”为姓氏者,称克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古蒙古族克什克腾氏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克什克腾氏,以地为氏,世居巴岳特(今嫩江流域北部)等地,后满族中亦有引以为姓氏者。

蒙古族、满族克什克腾氏中,后有取原姓氏首音之谐音汉字“克”为姓氏者,称克氏。

二迁徙分布:

河北省阜城县王盘庄,全村有一半人都姓克,有春字辈、庆字辈、俊字辈、亚字辈、新字辈等。王盘庄大部分人都姓克,可在该村之外极少有人姓克,几乎遇不到。因此,王盘庄的克氏人感到很孤独和寂寞。历史不详,据传也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

甘肃省民乐县有一克家庄,全村王氏居多,但都是由克氏改的。民乐县洪水乡也有几百克氏人家集居。居考证是由克家庄搬迁至此的仅存的克氏人家,据传也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有大小两个家谱,但都是后来修订内容不全。现知的有国字辈(民国时期,克辅国、克国、克定国,这是小家谱里的最早的一辈)、成字辈、禄字辈、延字辈等,汉族。

河南省荥阳市刘河乡分水岭克家台全是克氏,有几十户人家,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唐山知县克复礼因政见不和,隐居于此,现发展到十九世,多分布在河南荥阳、宝丰、项城。少数分布在郑州、乃至山东、黑龙江、上海等。其家谱是1993年在文革前老家谱基础上经后人努力修订成的。

三郡望:

荥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县。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张掖郡: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六公里发现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东北三公里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由此证明,距今五千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从《尚书·禹贡》的记载看,中华大地划分为九州时,张掖属雍州。汉朝以前,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汉之际,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末年(公元前206~公元8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归之不绝。”东晋时期(公元317~420年),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时期(公元386~535年),《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隋朝时期(公元581~618年),张掖(甘州)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张掖郡治所在地的张掖城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炀帝派西域校尉裴矩掌交市。裴矩著《西域图记》献炀帝。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时经大斗拔谷(今扁都口),农历6月至张掖,登焉支山会见二十七国国王及使者,盛况空前。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北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元朝时期(公元1279~1368年),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清朝时期(公元1644~1911年),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朝时期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朝末年,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一时之间风靡甘肃全省。

四家乘谱牒:

荥阳克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荥阳市刘河乡分水岭克家台村。

金郡克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甘肃省民乐县克家庄。

五字辈排行:

河北阜城克氏字辈:“……春庆俊亚新……”。

甘肃民乐克氏字辈:“……国成禄延……”。

六历史人:

克 莹:(公元1930~今),女,山东平度人。著名戏剧教育家。

1949年毕业于辽宁白山艺术学校。现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老舍研究会会员,曾历任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北京市老舍研究会理事。

主要论文有《老舍的戏剧创作道路》、《人民艺术家老舍》、《老舍戏剧创作留给我们的启迪》、《老舍话剧的现实主义成就》、《在友朋与孩子们心目中老舍与胡青》等。

重要名人采访录有《老舍在美国曹禺访问》、《阳翰笙谈老舍》、《马彦祥谈老舍》、《防癌抗癌一线的灿烂星光徐光炜、宋琳琳教授》等。

主要著作有《老舍的话剧艺术》、《老舍话剧艺术世界》、《患难情缘老舍和胡青》;长篇《芳草斜阳》;影视文学创作四集电视连续剧《风雨白鸽》、十二集电视连续剧《一二九风云》,**文学剧本《八方风雨》,另有《老舍文学词典》等。

克 勤:(公元1935~今),四川省邛崃市镇渔箭村人。著名根雕艺术家。

从事根雕艺术的研究、创作十余年。现为世界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根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侨光东方文化科技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根雕奇石协会会员;四川省农民诗书画艺协会创作研究员;成才市民间文艺这协会会员。

1995年5月在成都民间艺术“三绝”展演比赛会上,首次对外参展作品,获得“绝艺”奖,其中《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被淬为精品之作,《成者晚报》、《成都商报》、省、市电视台、《四川美术家通讯》、《苡苑求索》和《巴蜀风》等传媒相继报道。部分作品还被“四川音像出版社”选为专题录像,传播到国内外。

1997年7月应邀赴北京参加第六届中国根艺美术作品展,获“刘开渫”根艺铜奖。同年11月在成都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获银奖,文化部原副部长王济夫看了展品后,欣然命笔题词“巧夺天工”四个大字赠我,还受到省委副书记杨崇汇的新切接见。他赞扬说“真是个也不起的农民根艺家”。在展期中,成都电视台对其作了人物专访专题报道。

1998年7月,在成都举办的1998年西部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展,再次获得银奖。

克令诰:(公元1944~今),河南荥阳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1969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现在河南财经大学经贸职业学院任职。

克 成:(公元1995~今),浙江杭州人。平凡小学生。

2000年进入杭州市文一街小学,现在正在上小学六年级 班级为六(1)班

家庭现任状况:

父亲于2008年5月13日赶赴四川灾区救灾,负责房屋检查工作

母亲因病去世

世系表的中国帝

五帝(-27C~-21C) 夏朝(-2070~-1600) 1黄帝 1禹(姒文命) 少昊(玄嚣) 昌意 2启 蟜极 2颛顼 3太康 4仲康 3...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