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曾是外来的""北佬"",他们的区别到底在哪?"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客家人和潮汕人都是北佬,从历史上看,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是在秦时开始往南迁徙。由于北方地区的人口增多,且资源有限,并且战争频繁发生。为了更好地生存,有一些人开始南下,并且随着逐渐的发展成为了客家人和潮汕人。所以从历史角度来看,潮汕人和客家人是源于同一批南下迁徙的人。
虽然都是同来源于中原地区,但是由于他们迁徙到的地方不同,所以根据当地的环境与气候,潮汕人和客家人都开始发展出自己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潮汕人在广东靠海,在茫茫的大海上,他们必须适应环境。于海相邻便捕鱼为生,嗯,必须与大自然争斗,抵抗海上的惊涛巨浪。这种生活经历形成了潮汕人坚强勇敢,敢于拼搏的精神。
而客家人多以农耕为主。且当时逃生盗的地区,平坦的土地早已被当地的族人开垦,客家人只能躲进大山。客家人要生存就只能靠自己开垦荒山,多年来用人类的智慧形成了梯田。而且形成了美丽的客家村落。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客家村落大多是坐落于山上,这是由于早期迁徙的原因。客家人作为外族人总是尽量避免和本地的族人发生冲突,他们选择忍让和顺从,从而形成了和潮汕人不同的性格。客家人形成了随遇而安,不与人争抢的温顺性格。也是和潮汕人很大的不同。
客家人由于久居大山,所以他们觉得走出大山的出路就是知识。她们觉得可以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因此更加重视教育工作。而潮汕人更加重视平时生活的技能,在海上长大的,他们明白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重要,也明白信誉的重要。这也是客家人和潮汕人很大的不同。
祖先的问题很难说清楚,就算是最先进的DNA技术也没办法弄清楚,因为祖先的DNA不存在了;按泛泛的理论来说,基本上中国汉族都是炎黄子孙,至于实际情况不得而知,因为以前也不可能只有这两帝可以繁殖后代,他们的士兵也可以,其他部落的人也可以。广东人和客家人也一样,所谓的祖先也是泛认同,因为族群在历史长河中不是固定居住在某地,也可能到处迁徙,语言也不是一成不变,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放到千年前的中国,没人听的懂的。正如现在的中国,发达的城市,天南海北的人都有,人来人往,一个人说不上到底是哪里人,有现籍、原籍、祖籍,祖籍中的祖籍,直至无法考究。所以有些广东人的祖先可能和有些客家人一样,有些广东人的祖先可能和有些客家人不一样;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或者我中无你,你中无我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客家人是迁徙到南方的汉人
说到客家人,人们马上会问:何谓“客家”?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意。《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迁渡江,至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汉人南迁粤、闽、赣、川……即现在的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以及海外。为了与当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自称自己是“客户”,是“客家”,是“客家人”。
http://wwwswgdorg/bbs/hakkahtm
潮汕地区客家人多数居住在山区。在客家姓氏中有许多同音字、近音字、谐音字,在客家语言中有些属于不吉利,这样就要尽量避开或者忌讳,形成了有趣的客家姓氏忌讳的民俗现象。 有些姓氏因与某种动物的名称同音,那么这一姓氏的人群,就会给这种动物另外起一名称,以免犯讳。例如,“杨”与“羊”同音,杨姓人就把羊称作“幼毛”,把山羊叫做“黄猄”,把宰羊说成“宰幼毛”。如果你看到杨姓人家在宰羊,直呼“你在杀羊呵!”他们或许不理睬你,或许会半开玩笑似地回击你一句:“杀你头!”如果你知道他们的风俗,说一句:“你在宰幼毛”,他们会很高兴,夸你知识渊博,民间风俗都懂,说不定待会还会请你吃香味浓郁的“幼毛肉”呢! 同上原因,黄姓人家把黄牛称作“赤牛”、“沙牛”,他们不许别人说“黄牛”一类的话。“马”与“马”同音同字,马姓人家把马叫作“四脚”,也不许别人说“杀马”一词。“朱”与“猪”同音,朱姓人家把猪叫作“肥货”,把宰猪说成“宰肥货”,同样不许说“杀猪”。“温”与“瘟”同音,温姓人家如果猪、鸡有病,不许说“猪瘟”、“鸡瘟”,而应说成“猪病”、“鸡病”。 除此之外,谢姓人家做了善事义举,或者你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但他们不喜欢口头语“感谢”,因“感”与“减”同音,而应改称“多谢”!“多谢”!他们才会真正高兴。“史”与“死”在客家话中是近音,他的名字叫史定、史光,不可直呼“死定”、“死光”,而应改换称呼:“呵定兄”、“呵光叔”。 还有“刘”与“瘤”同音,刘姓人家不许说“割瘤”。“蔡”与“菜”同音,蔡姓人家也不喜欢说“割菜”,而应说成“摘菜”。“罗”与“锣”同音,罗姓人家不说“打锣”,而说“起锣”。“古”与“鼓”同音,古姓人家不说“打鼓”,而说成“起鼓”。“庄”与“装”同音,庄姓人家不许说“装死”,如要用这一词语,必须改为“诈死”。 姓氏谐音忌讳,不仅在山区客家人有此风俗,潮汕平原的福佬人也同样有类似现象。如普宁市军埠镇石桥头村的杨姓人家,因“杨”与“羊”谐音,他们认为狮子、老虎是羊的天敌,一直把舞狮子看作一大禁忌。如果逢年过节,外地人舞狮子到他们村庄去助兴祝贺,讨个小钱,他们不仅不欢迎,甚至还会把你赶出村寨。 上述云云,虽然是少数地区和个别村寨的民俗现象,而且还带有封建思想和落后文化的痕迹,但毕竟是一方水土一方俗,可以说是不足为怪的。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如果不了解这些民风民俗,就难以避免由此引起一些误会,甚至会带来许多尴尬和不愉快。(
潮汕姓氏趣谈
本书内容包括:第一辑 迁徙之痕(根在黄水之岸、南迁中转站、与客家人同行、莆田——潮人的摇篮);第二辑 大姓之脉(潮汕老大说陈氏、林家春秋、王族与寻根、郑氏传奇、挽弓者在岭东、吴姓的闽粤路、“耍龙刘”与“骑马刘”);第三辑 众姓之趣(老孔看庙、邓氏——潮汕海关承包人、马发有后、鲁迅竟是潮汕女婿、魏氏:从辉煌到劫难、名相之后说江氏、潮汕蓝氏与畲族、进士肖端蒙、黄家“切口”、假托微命的蚁氏、沈氏先祖 亦人亦神、潮汕“杨”、卢侗与后裔、灵山寺与洪氏、典雅之谢、杜十郎之潮);第四辑 异姓之间(丁知州与陈知县、化仇为友池与郑、彭不薄金、说“庄”道“严”、荣附败隐李与赵);第五辑 姓氏之外(潮与潮人、姓与地名、辈序漫话、谱牒浅谈);
"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曾是外来的""北佬"",他们的区别到底在哪?"
本文2023-11-09 18:37: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45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