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翻译一下我家谱上的文字,谢谢!
记录都很明白了,只是几句词义解释一下就完全明白;
第一页:生庚部,就是记录上下代入的生、卒时间及祥情。子,子年,如:民国25年丙子年的记录。吉,大吉、吉日的意思。
第二页,记录有三个人的生、卒年及仙葬风水。
如:运溥,字成德公,生于康熙55年(1717年)农历十一月初五,子时。逝于乾隆32年(1768年)农历6月29日子时,享年52岁。葬于祖山火涝港龙形山,伴老祖王先公夫妇风水中,子山午向,兼癸丁山头3分分金(罗盘的方位,古代是非常重视风水向势的,且不能有偏房或损房的方位)。
配刘氏:指其夫人。符田人,定邦之女。生于康熙56年6月I6日亥时,逝于乾隆59年10月初6亥时,享年77岁,并于当月25日寅时登位安葬于监山石冲蚌壳塘,虎形山,乾山癸向。其生有三子,长孑昌仪、次子月尌(?)、三子昌滨,生有四女。
昌仪(成德公长子)字冠畴。生于乾隆4年5月22日午时,逝于乾隆41年正月11日寅时,享年38岁。葬于祖山火涝港,龙形山,子山午向,兼癸丁分金。
家谱字辈一般由开基祖(始迁祖)制定,并被写入家谱,具有宗族的权威性,后裔子孙按照字辈谱取名,一辈一字,世次分明地传承下去。即使家族分迁,散居各方,或年代久远,支派浩繁,世系庞杂,只要按字辈谱取名,就可保证同宗血脉的一气贯通,世系井然而不致紊乱,可以分为类诗体和对联。
1、四言类诗体
四言类诗体属于比较常见的,其广泛被各大家族使用。
2、五言类诗体
五言类诗体应用比四言要更广一些。通常情况下五言的读起来更通畅,记起来更容易。
3、对联
除了类诗体以外,还有以对联形式出现的字辈。但是这种形式的不是太常见。最早的就是赵匡胤为其后代拟定的字辈加上自己的匡字组成一副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
相关意义
字辈是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其实字辈也算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文学形式,它的随意性在于,虽然有一定的格式但是不像律诗那样讲究严格的押韵,不像词曲那样必须套用现有的牌名。
通过字辈可以把两个不认识的人团结到一块儿,可以使陌生人之间产生突如其来的亲切感。更能够增强各群体间的凝聚力,字辈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将它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中华丘(邱)氏60世排序表如下:
仁德乾坤久,义重时日长。
礼全永富贵,智明大吉昌。
信诚立业本,忠勇振国光。
孝恭传家宝,友爱致和祥。
善积余庆厚,福寿显名扬。
祖恩贻泽远,世代秉承旺。
家族历史:
一、以丘亦作邱。《说文通训定声》引东汉应劭《汉书.楚元王传注》云:邱,姓也。后世为避孔子(名丘)的名讳,将丘加邑旁改写为邱字。
二、以地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周代姜太公受封于齐国,建都营丘(在今山东省临淄县),其后有丘氏。
三、据《后汉书.乌桓传》所载,东汉时,东胡别支乌桓部落亦有丘氏。
四、为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献文帝七分国人,以次弟豆真析为丘敦氏,魏孝文帝时改为丘氏。
扩展资料:
家族名人
丘迟(464~508)字希范,南朝齐梁间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八岁能属文。梁武帝尝任之为中书郎,待诏文德殿。帝尝着连珠,群臣继作者数十人,丘迟所撰,词采丽逸,为一时之冠。
丘行恭,唐代洛阳人。善骑射。贞观年间(627~649)讨高昌有功,诏斫石为人马,立像于昭陵阙前以旌之。官至冀,_二州刺史。
丘处机(1148—1227年),一作邱处机,字通密,自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栖霞)人。金、元间著名的道士。
丘逢甲,诗人,教育家。
邱宗岳,南开大学化学系创始人。
邱岳峰(1922~1980),原籍福建福州,生于黑龙江呼伦贝尔。中国最杰出的配音表演艺术家之一。
邱金辉,1904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横峰县,1925年考入南昌讲武堂,1926年加入中国***。同年,在北伐军进军江西时,回到家乡横峰县宣传革命,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农运工作。1928年11月7日壮烈牺牲。
邱庆枫,1980年11月22日生于四川绵竹,1997年入读于四川省绵竹中学,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2000年5月19日被害。
-邱氏宗族
转自国学网: 一部家谱的标准格式是怎样的?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
1谱名。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族约。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10五服图。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
11世系考。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谱所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世系表除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外,还有两种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元定论,不过至迟已在南宋时出现,因此很可能也是南宋人的产品。(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12传记。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方行可书”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
13谱系本记。也称作世序、世系录、先世考等,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数等。
14族产。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等。
15契据文约。专门登载与记录和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16坟茔。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17名迹录。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
18任宦记。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其内容与传记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19年谱。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
20艺文。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21字辈谱。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22领谱字号。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23续后篇(长生普、余庆录)。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
24纂修、捐资人名。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以上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凭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部家族史或宗族百科全书。通过这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化、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放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该家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与正史与方志并列的三大文史宝库,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
江右文氏通谱新字辈:弘先祖德、节贻泽远,紫耀邦达,石竹枝青,山松柏劲,江云天高。
山东莱阳文氏字辈:硕贵时恩,起丰玉同,洪献志瑞,林甫春荣。
湖南长沙文氏字辈:常守先德,光大前哲,惟善锡福,友孝忠烈,英贤蔚起,名振楚泽,学修登仕,经纶华国。
河南固始文氏字辈:世承忠绪,永传饴芳,克清先泽,雍冠伯良。
四川广安文氏字辈:国正天心顺,三清大道成,翠荣光明显,祥瑞献朝廷。
四川富顺文氏字辈:绍义通天达,永远思祖宗,大福朝仲仁,忠孝征纲纪,德政光明廷,丹青万代传,遵守先哲志,定为上国旨。
四川营山文氏字辈:启景才彦,承实良国,正天一永,士大光明,远传光泽,化成学兴,嘉德可绍,通显世登。
四川营山文氏字辈:希光维宗毓,志学承先圣,怀德培祖基,诗书启后裔。
四川开县、重庆静观等地文氏字辈:至德自尊崇,思承奉圣廷,一必存忠孝,节义正纪伦,燕翼贻谋厚,成功锡庆频,真诚能续序,雍睦本仁亲,诗书敦世业,礼乐裕家声,大振冠裳泽,元勋百代新。
重庆万州文氏字辈:时运星方朝,应正永廷之,化启传家祚,思宗绍树宏,富有仁承宪,长才佐建帮,同培光世德,远大作贤良。
人口分布
文姓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和南方,总人口大约有204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5%,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107位。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文姓人口由16万激增到170万,增长了10倍,文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文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西、四川、广东四省区,大约占文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西、重庆、海南,四省市占了25%。
湖南为当代文姓第一文大省,居住了文姓总人口的14%。全国形成了湘桂粤、川鄂两块文姓聚集区。文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桂琼、湘渝、贵州大部、福建西端,文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以上。
有的达到24%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46%,居住了大约69%的文姓人群。在福建中部、江西东部、湖北西北、安徽西南、河南南部、山西西南、陕宁大部、甘肃东南、云川大部、贵州西端、黑吉东部交界处、新疆西北,文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5%--03%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93%,居住了大约15%的文姓人群。
以上内容参考 文姓
谱名 宗谱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是私修?因为历 胡氏族谱史上缺泛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还没有人作出确切统计。因为家谱像其他所有私家家谱一样,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切,而代之以新的家谱。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当然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不过,尽管如此,家谱作为生活轨迹的记录,仍有不少被保存了下来。至于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无疑还有更大的数量。清 袁一相《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袁赋诚)於其暇中念家乘散失,无以示后,辄与开美(袁赋正)诠次而谱之。”
家谱字辈排法十六字是:用十六字的诗或对联等来传承家族字辈。
字辈都是祖辈定下来,一代代传承的,每个姓氏可能都有点不一样。比如贺龙元帅家族的字辈,贺氏宗族即“大廷良土,文学兴邦,光宗耀祖,世代永昌”十六字排辈。
渠县天星镇中心村傅姓一脉:“齐声学海,景星庆云,腾治光浑,万代兴隆”十六字排辈。
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其意蕴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
其它姓氏字辈
1、山东日照丁氏
他们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修丁氏家乘时,从第十三代开始将字辈定为:“惟我家谱,履历备详,原籍海州,肇始武昌,明初来照,相宅河北,天启开科,崇祯任职,乡贤名宦,德言事功,显扬令绪,繁育兴隆,聿愿同心,孝敬和睦,世代绵长,丕承祖泽”这套字辈以四言的形式,叙述了日照丁氏的来历、迁徙、发展以及对子孙后世的祝福与期望。
2、山东蓬莱井湾周家
山东蓬莱井湾周家周氏辈分,自十六世开始由前清秀才瀛泉拟定“敬绍成勋,林田自云可乐;广启善道,本宗永得其昌”。
-字辈
三代家谱怎么写?求模板 10分
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1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2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4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以上四种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世系表,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采用,总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怎样写三代以内家谱
zhidaobaidu/Cdza8q
什么叫三代家谱表
祖父一代全部直系血亲、父亲一代全部血亲、你这一代全部血亲关系、人名、生卒时间表。
三代怎么填写
三代宗亲是由自己算起上至“祖”(爷爷)、“父”(父亲)这三代的直系亲属。
高一新生,三代家谱怎么写?大概的图形格式,举例子最好
蒋介石上下三代家谱
蒋祈增-斯生(夏房)-肇余
蒋祈增-斯水(商房)-肇海 (入 嗣)-周康 (入嗣)-(孙氏无出)
蒋祈增-斯水(商房)-肇海 (入 嗣)-周康 (入嗣)-(张氏出)国柄
蒋祈增-斯水(商房)-肇海 (入 嗣)-周康 (入嗣)-(单氏出)华秀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海 (出嗣于斯水)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徐氏出)周康 (出嗣于肇海)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徐氏出)瑞春-(适宋周运)宋涨林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徐氏出)瑞春-(适宋周运)宋涨生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徐氏出)瑞春-(适宋周运)宋祥生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徐氏出)瑞春-(适宋周运)宋林香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孙氏无出)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文-(徐乃锦出)友梅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章-(适俞扬如)俞祖声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武-(汪长诗出)友松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武-(汪长诗出)友兰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武-(蔡惠媚无出)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勇-(方智怡出)友青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勇-(方智怡出)友常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勇-(方智怡出)友柏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章亚若出)孝严-(黄美伦出)惠兰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章亚若出)孝严-(黄美伦出)惠芸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章亚若出)孝严-(黄美伦出)万安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章亚若出)孝慈-(赵申德出)劲松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章亚若出)孝慈-(赵申德出)友菊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姚冶诚出)纬国(养子)-(石静宜无出)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姚冶诚出)纬国(养子)-(丘爱伦出)孝刚-(王倚惠)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陈洁如出)瑶光(养女)-(适陆久之)陈忠人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宋美玲无出)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瑞莲-(适竺芝珊)竺培英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瑞莲-(适竺芝珊)竺培凤)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瑞菊 (早逝)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传 (早逝)
注:-为上下代连接,-后括号内为上代的夫人或丈夫也是下一代的生母或生父。本横版家谱,每一行的左面为长辈,右面为晚辈,长辈晚辈用-连接。夫人的先后顺序,按长在上一行,幼在下一行,同母生子女也是如此。
蒋家排行,自第25世起“祈斯肇周国、孝友得成章、秀明启贤达、奕世庆吉昌”
蒋介石曾祖蒋祈增,字怀盛。祖父蒋斯千,字玉表。父名肇聪,字肃庵。蒋周康又名蒋介卿,蒋周泰又名瑞元、志清、介石、中正,蒋周传又名蒋瑞青
家谱挂画填哪几代,三代宗亲是哪三代算起?
《三字经》云“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至曾玄,乃九族”于此观之,三代宗亲最近的应该是由“身”(即自己)算起上至“祖”(爷爷)、“父”(父亲),下至“子”(儿子)、“孙”(孙子)。若如此即应该是五代人。另外,“宗”应该是祖宗之意,“亲”当是父母双亲,所以,由自己作为中心,不论往上还是往下,都迎合了“宗亲”之意。但须注意这个还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的,我们平日所谓的“三代宗亲”一般用于供奉先祖牌位的书写,所以我认为这个多指上三代(包括自己在内)。一点拙见,仅供参考。
幻雪001 | 2011-02-12
8
1
现在我想做家谱,但是往上数我只知道三代,我爷爷的父亲的名字也查不到了,手上也没有之前的家谱可参考,
先从三代做起,之前的可以去老家俱体调查一下,肯定会有人知道的
家谱第一代人有金字,第二代人有伟字,第三代人用什么字
记录著宗族血统的烙印,凝聚著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义,隐喻著不同的理想追求和目标;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含了人的精、气、神。人的姓名不只是一个人体符号,而且对人的情绪、智力、婚恋、未能得逞、健康等各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给孩子起名,只要掌握一些要领和方法,还是自己起为好,因为只有你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你们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说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个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过,另一方面,古语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肤发父母所赐,故为人子,应怀感恩之心。",虽然现在我们一般不说这个了,但做为父母的我们,孩子的名字还是自己起更加有意义:
一,长辈给孩子起名的期望范围有以下几种:
1父母期望孩子做有道德的人
心灵美比外形俊美更重要,父母亲往往懂得这个道理。很多汉字都包含道德规范要求在里面,如蔼、仁、容、德、轩、贤、良、伦、正、清、义、诚、直、道。但这并不意味着随随便便拉过来一个字配上姓就成为好名字,父母必须要考虑到姓与名如何匹配的问题。
2期望孩子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做为父母,也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出色,最好有受到大学教育并且衣食无忧,工作稳定。所以他们可能会对这些代表聪明、睿智、天赋的美词感兴趣如:颖、灵、睿、锐、哲、慧、敦、迪、明、晓、显、悉、晰、维、学、思、悟、析、文、书、勤等。
3期望孩子身体健康、姿容俊美
如果你是一个父亲或母亲,你会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身体健康、外表俊秀。下面这些字就意味着健康与漂亮如:俊、威、英、健、壮、焕、挺、帅、秀、伟、武、雄、巍、松、柏、山、石、婵、娟、姣、妯、婷、姿、媚、婉、丽、妩、美、倩、兰等。
谁能翻译一下我家谱上的文字,谢谢!
本文2023-11-09 17:24: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4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