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墓园的魂归故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9浏览:3收藏

刘铭传墓园的魂归故里,第1张

2011年4月12日,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遗骨在其家乡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大潜山安葬,海峡两岸上千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及刘氏嫡系后裔、刘氏族人等来宾参加了安葬及公祭仪式。据了解,安徽省肥西县政府此前斥资2000多万修建了刘铭传墓园,建于肥西县境内海拔高大的大潜山北,借山建陵,墓园高达146米,占地334公顷。

张树声,字振轩,于道光四年(1824年)出生于肥西张老圩(今属紫蓬山管委会)。张氏家族是当地一个大家族,据家谱记载:张氏为清河郡,百忍堂。先世自江西迁合肥之南乡;明季有鏊公者,再由南乡迁西乡,世居周公山下。至张树声一代,已传衍十一世。张树声的父亲名张荫榖,是一位取得郡庠生 名号的读书人。张树声自幼生长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治学以实行为先,沉潜经史,贯通大义,尤其侧重于经世济时之务,不屑于凡夫俗儒、记诵词藻的风气。

张荫榖学业勤勉,但科场却始终不顺,三应秋试皆未能中式。由于家口众多,食指浩繁,生计日渐蹙迫。无奈之下,他只得放弃举业,为生计衣食奔忙。每晚便教诸子读书,授解课文,剖析意旨,讲解不倦。同时还要他们临帖习字,众子在严父训导下,不敢懈怠,也能旦夕勉励,学识皆日渐精进,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张树声兄弟九人,他排行居长,二弟树珊、三弟树槐、五弟树屏,后来皆为淮军将领。树声受到家学薰陶,志向高远。少年时期,他刻苦用功,绩学励行,除重点攻读“四书”“五经”外,于天文、历算,地理、兵法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同时学友中甚为杰出,深得学界耆宿的赞赏,预言此子日后必成大器。不久,树声即以博学冠群,录取为县学廪膳生员(简称为廪生),就是可以获得朝廷钱粮资助的优秀生员。正常途径一般都是经过科举考试,考中者可以依次升为国子监学生(贡生)、举人、进士,取得功名,然后进入仕途,平步青云。

张树声平日凭窗苦读,但却无意于功名。每有客至,爱谈天下形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深植在他的心中。离家不远就是周公山,传说为三国风云人物周瑜年轻时读书的地方,张树声幼时就特别崇拜周瑜,常和伙伴们登山游玩,来到山顶周公庙、周公洗砚池等处,凭吊这位古代文武兼备的英雄。他曾写有一首《过周公瑾墓》的诗中,就有“鼎足功收一炬红”,“半壁江山效死忠”之句,抒发了立志报国的情思。 清代咸丰年间,社会矛盾激烈,内忧外患,天下大乱。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捻军在淮河流域与之遥相相应,江淮地区到处土匪、盗贼猖獗横行。合肥西乡民众惶恐不安,父老乡亲经常聚集在士绅张荫榖家中,磋商应对之策。当时,各地有办理团练以自保之举,曾国藩就是在籍办理团练而创建湘军的。于是,张荫榖挺身而出,率先捐出家中存粮数百石,并动员富裕人家出资,贫穷之户合力,招募青年壮勇,亲率树声、树珊、树屏、树槐数子,在周公山下殷家畈筑堡垒寨(后扩建为今天的张老圩),创办团练,以图自保。团练初成,张荫榖便制定了条约纪律,定期集训,使得乡民同心,西乡局势得以基本稳定。他们还与周围不远处的大潜山刘铭传、紫蓬山周盛波、周盛传等部团练互相呼应,号为“三山”团练,声势较大。

当时西乡团练声势之盛,“百里之内,互为声援;贼来则战,去则耕;贼近则守,远则出击。” 不但地方官奉为上宾,时相招请出战;团练之间则是“寇至则相助,寇去则相攻,视为故常。” 据说,叶志超为谢先亮团练练勇时,途遇一女,强行抢夺过来。后来,却知此女竟是张氏兄弟的中表妹。其中有实力者如刘铭传,更思“乘时纠集团众,独树一帜,为异军之突起” 。据说,肥西几路团练一度准备加入太平军,会盟定议时,忽然大风刮断旗杆,刘铭传军师刘盛藻以为“天不助也”,遂未成行。

咸丰二年(1852年)十二月太平军攻克武汉后,沿江而下,很快席卷皖省。攻占安庆后,继续北进,所到之处,清军望风而逃,不战弃城。曾先后数围庐州,咸丰八年(1858年)还取得著名的“三河大捷”。在此期间,张家团练多次受清朝官府之命,受道员李元华指挥,在本县及六安、霍山、无为等地参与抵抗太平军的战斗。后来,又为李鸿章父刑部郎中李文安所招,在庐州一带围攻太平军。李文安去世后,张树声率部又回到李元华部下,曾外出至无为、巢县、潜山、太湖等地作战,累功被保荐为同知。由于他和李文安、李鸿章父子相互过从的关系,为以后随召集组建淮军打下基础。 同治元年(1862年),湘军统帅曾国藩由于“三河大捷”之役湘军大败,主力被歼七千余众,无力分兵援沪,命当时为其幕僚的李鸿章招募两淮营勇,组建“淮军”,以补湘军力量的不足。李鸿章受命后,正踯躅间接到曾虽其父办团练、抵御太平军的张树声派人送来的一道禀帖。帖中张树声洞陈安徽形势,表示了愿意投效的意图,还谈了合肥西乡团练的一些情况。于是,李鸿章即将此信转呈曾国藩,并附信写到:

张生血性忠义,历年办团带勇,现居庐六交界,结乡民筑数十寨以自卫。肥、舒贼不敢近,可谓疾风劲草矣。所陈皖事亦有体要,谨将原件附呈钧阅……

曾国藩阅信后,对张树声大加称赞:“独立江北,真祖生也!”于是,李鸿章给张树声复函,要其带刘铭传、周氏兄弟、潘鼎新、吴长庆等人来安庆建面。张树声接信后,立即奔走联络各家团练首领,凭籍李氏父子在乡办团练所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各团练头目踊跃响应,过程比较顺利。同治元年(1862年)新年一过,首批招募的树(张树声)、铭(刘铭传)、鼎(潘鼎新)、庆(吴长庆)四营陆续开到安庆集中。曾国藩对这批新招淮勇十分关注。各路团练来不久,曾国藩就在府中亲自召见张树声、刘铭传、潘鼎新、吴长庆等新任营官,以及准备充当营官的李鹤章、吴毓芬、吴毓兰、张树珊、周盛波、周盛传等十余名将领。以张树声领头,刘铭传等人排班而入:

靖达体修硕,而刘公短小精悍,文正迎至廊下。蹀躞往来,独步至两小时之久,未出一语相谘询。自靖达 以次,肃穆寅恪,鹤立鹄候,莫敢声咳。时壮肃 气最盛,以文正之侮已也,挥袖磨拳,势将用武。在此间不容发,文正遂笑迎之曰:“诸君均人杰也,今日之会,天其有意致中兴乎?已饬麾下列几筵,请与诸君聚饮,尽今日欢。”席次,畅谈用兵方略,规复计划,沆瀣相合,有如宿契。

曾国藩推重“相人术”,常常先凭对手下相面(即所谓第一印象)作出考评。观察下来,发现张树声最为沉着耐心,而刘铭传则性格暴烈,二人尤得曾国藩之赏识。未过几日,李鸿章正式移驻北门外新营盘,建立起独立的指挥部,标志“淮军”正式建立。曾国藩亲自“为定营伍之法。器械之用,薪粮之数,悉仿湘勇章程,亦用楚军营规训练之……” 。在淮军组建过程中,主帅李鸿章始终身在安庆,淮军初创时的主体部分——庐州团练,基本上都是由张树声联络邀约的;“树声为言刘铭传及周氏兄弟才武,左提右挚,各建旗鼓,淮军之兴实树声之倡也。” 由于李鸿章在庐州团练的各种关系和基础,也由于张树声的奔波劝说和积极倡导,淮军的组建、招募才得以比较顺利。因此,完全可以认为张树声是淮军的实际组建者或联络召集者。 淮军成军后不久,就在李鸿章带领下,自安庆乘轮沿江直赴上海。张树声带所部“树”字营,与刘铭传“铭”字营、潘鼎新“鼎”字营等13营,共约6500人一道前往攻打太平军。刚到上海时,当地官绅看到这些来自江淮乡间的士卒布巾裹头,衣衫褴缕,兵器形制杂陈、简陋不堪,“皆笑指为丐”。李鸿章则激励大家:“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待吾破敌慑之,笑未晚也。”不久,淮军果然打了几场恶战,成功守沪,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

在和太平军对垒中,张树声所率“树”字营,先后参加多次激战,虽多次损失惨重,但也立下不少军功,受到褒奖。其中如四江口之战、无锡荡口之战、攻克江阴之战、苏州之战,等等,或为主攻,或为伏援,或为突袭。其弟张树珊更是勇猛善战,屡立战功。其他如董凤高、王孝祺等都是树军猛将。在苏州之战中,李鸿章用招降之计,骗得太平军守军八王投降献城,得手后又背信弃义杀掉八王,导致牵线招降的洋人常胜军首领戈登与之翻脸。但城池已得,其奈我何!

随后,在李鸿章的率领下,张树声与刘铭传、周盛波等人率部又参加围攻常州之役,攻占常州,擒杀太平军护王陈坤书、佐王黄和锦等,刘铭传还在护王府中无意得到国宝“虢季子白盘”。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攻破天京,太平天国终被镇压。此间,张树声前后数十战,因功从道员升至以按察使记名,获卓勇巴图鲁名号。

毋庸讳言,淮军在历次作战中,也是大肆杀戮、掠夺。初期,淮军本无军饷,全靠掠夺维持。据记载天京被曾国荃湘军攻破后,湘军入城多大肆抢掠,“各勇留营者皆去搜括,……担负相属于道。”湘军将领萧某“抢天王府金银,举火一焚以灭迹。”曾国藩向称治军严正,尚且这样,可知淮军也大体相似。淮军将领战后个个发财,家资巨万,难说与此无关。

不久,捻军又起,张树声再次率“树”军随从曾国藩剿捻。次年,受曾上奏保荐,实授直隶按察使,“树”军将交由其弟树珊统领。在湖北德安一次剿捻战斗中,张树珊因轻敌冒进,被大批捻军马队围困被杀。据说当时受伤倒地未死,捻军在查看时,发现他外着军服,内衬湖绸短袄,知非普通士兵,于是补上一刀身亡的。张树声得到弟弟死讯后,迅即赶来收拢残部,继续参加剿捻作战。后来,在李鸿章的指挥下,用刘铭传的“设围追剿”之策,终于同治七年(1868年)将捻军东、西两部先后镇压下去。捻军既灭,淮军各部处“铭”、“盛”等部外,其他大部裁革。树军也相应裁撤,后来,五弟张树屏就任太原镇总兵后,曾奉命招募6营,称为“树”字新军。 两江总督曾国藩对张树声的才干十分赏识,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即上奏任命他为徐海道,协助其处理地方事务,在本地几位同为团练出身、同时走出的淮军将领中,相对来说是较早的。吴汝纶后来评价:“树声以诸生值世乱,受知国藩,……在军、在官决事有程,暇辄不废记览,于淮军中最为儒将,其从行间入官及擢任疆吏,亦于淮军诸将最为先达。”

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后,于同治八年(1869年)奏调张树声担任直隶按察使,这是一个专管司法、监察、刑名的职务,也简称“臬司”。张树声到任后,立即着手清理积案。由于连年战乱,直隶一省的诉讼案件积压万余件。各级官吏为之疲于奔命,民生之困均由于此。曾国藩与张树声首先筹划清理办法,形成《清讼事宜限期功过章程》。然后,张树声实力奉行,不长时间将积案全数处理完毕。由于政绩卓著,张树声于调补山西按察使、布政使,不久再升至护理山西巡抚。同治十年(1870年),张树声升为漕运总督,此后又担任过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等职。

张树声在淮军诸将中,是除李鸿章之外最早得任督抚一品大员要职的,一直官运亨通。清代官制以文制武,非文途出身者难至督抚,武途出身积功一般只至提镇,难以再往上升至节制一方的总督、巡抚之位。刘铭传军功卓著,但因武将出身,官至提督后一直未能上升,最后清廷因迫于其保卫台湾,且逢台湾建省,才得以授其台湾巡抚之职的,这已是光绪十年(1884年)了。淮军将领中进士出身的刘秉璋 、潘鼎新 后来均出任督抚。有清一代,武员而至督抚者寥寥无几。

张树声任官期间能够勤奋努力、廉洁奉公,也取得一些值得称道的政绩。例如:漕运总督时根据实际情况,上奏朝廷,提出改河运为海运。原先漕运经由运河,但由于年久失修,节节浅阻,加之“黄水日益泛滥,运河愈形淤塞,……水落砂停,几成平陆。”因此,他力请将长江以北河运改为海运,保证了漕运畅通;在担任江苏巡抚及署两江总督时,张树声积极组织进行太湖流域水利兴修。太湖流域历经战乱之后,水道淤塞,洪灾不断。上奏朝廷后,他组织人员疏浚河港、修建桥梁水窦(涵洞)等等,“使入湖之水分出各港,畅流达海,不致下壅上溢。”并以苏、沪二厘局厘捐银二十九万五千余两,用于开支,不加重地方负担,当地百姓得到受益。

张树声还针对吏治腐败加以整治。当时为了筹饷,允许人员捐资补缺,江苏一省“各班捐省人员,分发到省道、府以至未入流,现计不下二千余员”,实在无缺可补。这些捐资者大多是抱着“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想法,任职之后难保不贪腐。因此,需要加以改正。但是,捐资补缺的做法“事关筹饷全局,何敢率议更张”,只能奏请朝廷,暂停江苏分拨,对吏治加以整治。

光绪元年(1875年),张树声丁母忧去职回乡。在故乡期间,他曾联合刘铭传等人在离故居张老圩不远处,创办“聚星书院”,请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题写匾额、门联,培养故乡人才;还曾应主持修复巢湖姥山文峰塔的吴毓芬之请,题写 “势如涌出”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至今石刻塔匾仍高悬塔中。光绪四年(1878年)起复后,张树声历任贵州巡抚、广西巡抚。其间,着力剿平黔、桂等地李扬才、蒙老忿等匪乱。光绪四年(1878年)进京觐见,受到当政的慈禧太后召见。召见中,慈禧询问了一些办理洋务、国家自强之策及地方民情的问题,张树声一一作答,并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光绪五年(1879年),张树声升任两广总督,成为权倾朝野的重臣。任上,张树声重视办理南疆海防、陆防,也顺应洋务自强的时势,开办了一些造船、办学、架筑电线、修建炮台等洋务,收到一些成效。值得称道的还有“禁闱姓”、“洋药土烟税釐”等项。所谓“闱姓”,实为一种类似于今天**的赌博方式,当地虽然屡经申禁,仍是愈演愈烈,“赌日盛而民日贫”。因此,他坚决反对有人提出的“开禁抽捐”之议,从严加以禁止。洋药、土烟实即鸦片。鸦片战争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之后,吸食鸦片实已无法禁止,但鸦片毒害尤深。张树声上奏朝廷,采取加徵税釐的办法加以控制,以期逐步减少民众吸食,在当时不失为一种无奈之举。 光绪八年(1882年)四月,李鸿章因丁忧回藉,奏由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树声接任不久,就遇到朝鲜发生内乱。以朝鲜国王之父李罡应为首的保守派,因不满国王李熙、王妃闵氏推行新政,以克扣兵饷为由聚集乱兵生事,冲击王宫,烧毁日本使馆,杀死日本练兵教头崛本等7人。日本领事花房义质连忙逃回国内搬兵。朝鲜国王、闵妃亦不知所踪,国内乱作一团。日本早有侵略日本之心,趁此事件正欲借端发事。当年农历是壬午年,所以史称“壬午事变”。

数日后,在中国天津的领选使金允植、鱼允中,向清廷禀报事实真相,请求宗主国出兵靖难。朝鲜古有“箕子之国”称谓,明清以来,向为中国的宗藩国。张树声接到报告后,一面上报总理衙门请示办法,一面致电李鸿章磋商意见。由于担心日本借机介入,而军机不可延误,张树声立即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持自己亲笔信函,去山东登州见到“庆”军主将、官任广东水师提督的吴长庆,并约吴长庆至天津面商对策。吴长庆接信后闻变即行,立即赶赴天津。刚住进事前安排好的公馆后,张树声即带着一名随员,“微行至该公馆,密商派兵东征”。因为知道当时“日本在北京、天津都有间谍”,非得如此才能保密。

张、吴商定对日采取强硬外交政策的方针后,吴长庆立即赶回军营,发出紧急命令,预备开拔。数日内,由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威远”军舰,及招商局“镇东”、“日新”、“拱北”等轮船,将吴长庆部五营近三千人马东渡朝鲜。登陆后,吴长庆、丁汝昌以及随行马建忠、袁世凯等人查明情况,采取迅速果断措施,缉拿主要凶手,设计扣押肇事主谋大院君李罡应并立即乘军舰解付中国,使事态迅速平息下来。日本领事花房义质搬兵来迟一步,刚到朝鲜港口,已见多艘中国军船停泊,“日本大将海军卿屯兵海口,相顾错愕,狡谋不敢发。” 最后被迫接受签约撤兵。这次军事行动运筹得非常成功,使中国在朝鲜问题上,与日本交涉中处于极其有利的位置,朝鲜转危为安,也使中国避免了唇亡齿寒的不利局面。

正是由于张树声能够及时果断、迅速调派淮军吴长庆部自山东渡海入朝,平息朝鲜内乱,杜绝日人觊觎,才较为顺利地使事件基本圆满解决。这次事件,是晚清时期中日三次纠葛 中,第二次取得胜利。事后,有人评价这一次如果还是李鸿章的话,以他一贯优柔寡断的作风,断不至如此迅速。张树声果断指挥成功处置事变后,清廷下旨:“此次朝鲜乱军生变,张树声相机调度,督率有方,著赏加太子少保衔”。 张树声前后两次任职两广总督。作为守护中国南疆的镇守大员,竭尽全力办理南疆海防、陆防,虽因时势所限、朝廷战和不定、官员相互掣肘,经历战败,饮恨终身。但其加强南疆海防、陆防思想的种种举措,还是取得重要作用,为后来中法越南战争“镇南关大捷”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光绪五年(1879年)十一月,张树声就任两广总督不久,就对南疆海陆防问题作了实地察看和部署。两广东接福建,西连云南,有着千里海疆和越南边境。当时,法国已侵入越南南部,时时准备北侵。越南原为中国藩属之国,越南不保则中国边境不宁。对于法国蓄谋侵占越南、进谋两广的战略意图,张树声早有察觉和防备。当其还在广西巡抚任上,就命令统领左江防营的记名提督黄桂兰以出境剿匪名义,进入越南境内的谅山、高甲等地安插勇营,择要驻防,一边剿匪,一边加强防守准备。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南海边防日渐废弛。张树声看到原有虎门、长洲等处炮台或年久失修,或无人值守,一旦作战不堪一击;轮船一项更是空白。

光绪九年(1883)秋,法国开始侵略越南北方,越南国王请援,形势非常严峻。当时,张树声正在病休,闻讯立即奏请督师抗击,朝廷犹观望不决,来允。不久,战事转紧,清廷于是令其回任备战,张树声闻令即行,购带枪炮,奏调吴宏洛淮勇五营同往。同时,购带了部分当时较为先进的哈乞开司、毛瑟各兵枪和克虏伯过山炮。到粤后,立即派遣将领募兵训练,分布驻守各处要塞;并致电国外,订购克虏伯大炮二十余尊、毛瑟精枪数千杆,及水雷、电线、炸药、棉药等战备物资,刻期运到。

1884年(光绪十年)二月,中法越南战争正式爆发。驻越法军进攻越南北圻,清军陈得贵、徐延旭、黄桂兰等部不敌败退;不久,又失守重镇北宁。清军未能及时组织反攻,提督黄桂兰竟然因败感愤自杀。与此同时,驻扎越南的黑旗军刘永福率部英勇抗法,却数战皆捷。四月,朝廷以战败并应张树声自请,开其两广总督之缺,专门治军;不久又予革职留任处分,仍办理广东防务。五月初,清军潘鼎新、王德榜部在观音桥击败法军进攻,取得胜利。但此时朝廷却战和不定,忽而谈判,忽而开战,寄空想于外交调停。不久,法军转向进攻台湾,挑起第二阶段战争,突袭福建马尾船厂,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时,清廷才被迫正式下诏对法宣战。

虽然张树声一心抗击法军入侵,但他此时已经重病缠身,“肝风旋动”,卧床不起了。只能依靠淮军旧将潘鼎新、吴宏洛,以及原属树字营的将领王孝祺、董履高等人在前线指挥作战了。后来,清军老将冯子材率苏元春、王孝祺、董履高等人,取得“镇南关大捷”,大败法军,收复凉山,终于打退了法军侵略的嚣张气焰。广西战场上的胜利,有力支持了刘铭传的抗法保台。 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张树声因病请开去总督缺后,专治军事。他亲驻黄埔行营,督率诸将备战。每日登山涉海相度形势,布置安排“拦河、阻船、安雷、发电、截击、援应”等各项军事准备措施。由于“炎暑郁蒸,海风尤厉,病体不支。……终以积劳过甚,受病已深,服药亦不效。”此时,张树声已经“萧然布被,伏枕支离,流涕呜咽……,昏瞀谵语,率皆部勒防劳,语或大呼开炮击贼。”最后,张树声因病势加剧,于九月初八日(10月26日)病逝于军中。

张树声是淮军将官中很有政治卓识的人。他临终前,冒着遭受谴责的风险,以“鸟死鸣哀,……垂死涕泣,不知所云,谨伏枕口授《遗折》”,委托继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兵部尚书彭玉麟等人代为转呈清廷。他在《遗折》中痛陈国事,请及时变法以奠国家长治久安。他首先分析了当时大清王朝面临的国际形势:

泰西之人,负英鸷之性……挟其轮船枪炮之坚利,以与我中国从事。数十年来,俄罗斯侵轶于北方,日本窥伺于东海,英吉利由印度、缅甸以规滇、藏,法兰西据西贡、海防而谋滇、粤,雎盱怪状,日益难制。

当时,西方列强自北向南,有俄罗斯、日本、英、法各国环伺左右,但是,“中国蹈常习故,衣冠而救焚,揖让而拯溺,其何以济耶?”他希望皇上和朝廷能“断自宸衷,通筹全局,……中外臣工同心图治,勿以游移而误事,勿以浮议而隳功,尽穷变通久之宜,以奠国家灵长之业,则微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这是自己“终夜感愤,与世长辞,终难瞑目者也。”

这是一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张树声看清楚西洋立国具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为其体,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为其用。今中国遗其体面而求其用,必无功效。所以他奏请清帝宸衷立断,毅然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变法维新,方足以图自强。李鸿章等人所徘徊瞻顾不敢奏陈的意见,都由张树声以临死的哀鸣,披沥痛陈于清帝之前。其言虽未被采纳,而后来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张树声已树其先声了。

张树声病逝后,朝廷于十月二十三日下达谕旨:“张树声才识优长,勤能练达,战功卓著,由道员洊擢封圻,于吏治、营伍、驭远、筹防诸务,均能实心规画。……留办广东防务,正资倚畀。兹闻溘逝,悼惜殊深。加恩著照总督例赐恤。并将事迹宣付史馆立传。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同时予谥“靖达”。

张树声病故后,灵柩运回故乡肥西县,安葬于周公山西麓。张树声的遗著有《张靖达公奏议》八卷,为其幕僚何嗣焜将其历年奏疏143篇,编为八卷,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刊印成书。此书记载张树声从政后的一些决策举措,及其自强维新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另外,还有收录张树声书信、奏对等篇的《张靖达公杂著》一卷传世。

尹隆河之战湘军居功第一

1864年7月,攻入天京后,湘军大肆劫掠一番,六朝古都化为灰烬。考虑到功高震主,朝廷猜忌,曾国藩为表明“忠臣”之心境,决定裁撤湘军,将绝对嫡系部队“吉字营”六万余人全部遣散回籍。

“吉字营”主帅曾国荃,号称剿灭太平军第一猛将,也辞职回家,躲避舆论风波,湘军大量裁撤,但曾国藩却将最能打的鲍超所部“霆军”2万余人留下,作为湘军集团之支柱。“霆军”由湖北巡抚胡林翼授命鲍超组建,以招募地痞、流氓、天地会、无产者、散兵游勇为主,野战能力在湘军中排名第一,但纪律也是最糟糕。

1867年,尹隆河之战:“霆军”居功第一,结果所部被遣散,湘军最精锐部队从此消失,曾国藩集团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李鸿章淮军集团唱主角。

1867年1月,清军与“捻军”在湖北尹隆河进行决战,双方都精锐尽出,悍将云集。此战,清朝最精锐的鲍超霆军、刘铭传铭军悉数上阵,总计兵马3万余人。

捻军集团则是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魏王李蕴泰、首王范汝增。基本全是精锐骑兵,其中任化邦最猛,被李鸿章誉为项羽再世,天下使用骑兵第一人,交战之初,刘铭传率14000兵马分三路渡过尹隆河,摧毁沿岸防御工事,一路追杀赖文光。

谁知,“捻军”预先设下埋伏,引诱刘铭传追击,任化邦则专门攻击“铭军”薄弱之处,剪除淮军两翼,然后包抄中路刘铭传部。激战中,刘铭传麾下首席大将唐殿魁阵亡,任化邦集中骑兵精锐,将刘铭传围困在阵中。

刘铭传眼看战局不可收拾,便脱下官服,席地而坐,就等着被俘虏了,鲍超率“霆军”18000余人分三路杀来,抄袭“捻军”后路。

关键时刻,鲍超“霆军”投入战斗,刘铭传躲过了一劫,否则近代史上将少一位民族英雄。按理说,刘铭传应该感谢鲍超“救命之恩”,没有“霆军”,刘铭传肯定被俘虏,淮军集团势力也大受影响。

但是,刘铭传不但没感谢,还向主帅李鸿章“诉苦”,说鲍超故意“迟到”,想置淮军于死地,李鸿章呢?直接参劾鲍超“故意延期”,清朝下旨严责:“误由鲍超未照约会分路进剿,致令刘铭传骇退挫败,鲍超更不得辞咎”。

那么,鲍超是不是故意“迟到”呢?按照战前协议,刘铭传、鲍超应该同一时间出发,但刘铭传为了抢占“首功”,提前一小时出兵,结果遭到埋伏。不过,也有人说鲍超“霆军”早已抵达战场,坐观淮军与“捻军”厮杀,没有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坑了刘铭传。

再则,尹隆河之战后,鲍超将被“捻军”俘获的淮军军用物资交给刘铭传,是一种侮辱,是对淮军的挑衅。鲍超是否故意“迟到”,各方看法不一,但鲍超毕竟救了刘铭传,也算是“将功补过”,对淮军有救命之恩吧。“霆军”被参劾。

作为湘军最高主帅的曾国藩又是如何表态呢?朝野上下指责“霆军”,将攻击矛头对准湘军集团,曾国藩并未出面求情,就当是“局外人”。原因很简单:“霆军”纪律太差,成员之中还不缺乏哥老会(清朝死敌),这对曾国藩而言是一颗“定时炸弹”。

再则,朝廷对曾国藩猜忌很深,若是出面求情,只会让局势更加不可收拾。曾国藩不出面,李鸿章淮军集团则步步紧逼,非要将“霆军”这颗钉子拔除,让淮军集团独霸晚清军政舞台。朝野上下,没有核心大员支持鲍超,朝廷也是一心偏袒淮军。如此,鲍超恼怒不已,以身体不适为由,辞职回重庆奉节老家,以示抗议。

清朝并未挽留,同意辞职,并对“霆军”进行大洗牌。如此,李鸿章集团赢得第一局胜利,湘军处境不妙。鲍超是否故意“误期”,未能下定论,为何清朝非要严责鲍超不可呢?对清朝而言,鲍超是否“误期”不要紧,鲍超顶头上司曾国藩才是最大的忌讳。

“霆军”彪悍无敌,湘军集团势力又太过强大,已经威胁到清朝统治,若是不加以限制,大清的江山就曾国藩说了算。尹隆河之战,刘铭传对鲍超不满,湘军、淮军集团相互“开撕”,彼此矛盾日益尖锐。

对此,清朝决定“扶淮抑湘”,扶植势力较弱小的淮军,以对付强大的湘军集团,在实力派之间搞平衡,从而维护满清统治。鲍超辞职,朝廷便以此为借口,下令裁撤“霆军”,要么遣散回籍,要么并入李鸿章淮军集团。

“霆军”被裁撤,意味着湘军野战能力最强悍的部队从此消失。曾国藩失去了最后的军事支柱,只能老老实实做“忠臣”。淮军则唱起了主角,成为剿灭各路起义军之绝对主力,李鸿章淮军集团从此独霸晚清军政舞台,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1867年1月,尹隆河之战,刘铭传被“捻军”包围,处境危急。关键时刻,鲍超率领湘军最精锐的“霆军”投入战斗,击败“捻军”,救出了刘铭传,淮军最精锐部队避免了全军覆没之结局。

就此而言,尹隆河之战,湘军居功第一,但是,清朝采取“扶淮抑湘”政策,借助湘军、淮军矛盾,下令将湘军最能打的“霆军”全部裁撤,曾国藩欲哭无泪。

刘姓续派之宗谱

------------襄阳市牛首镇刘官冲

二00一年间,刘显贵、刘显昌、刘显江、刘显斌于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刘官冲村一组探觅先辈于一九二一年(辛酉年)续立刘氏宗谱四十派之石碑,碑之所云:

明 显 定 高 扬 邦 家 必 洪 昌

有 能 修 祖 德 中 正 世 泽 长

毓 景 开 道 泰 安 然 乐 文 章

继 述 周 治 体 远 培 万 年 芳

酌碑三载,考证据实。有履约于前谱“……庭、自、天(富)、月(贵)、明”之刘姓者,请据此谱繁衍生息,分论辈份大小。

本族刘姓者,应借集会、聚宴、串亲、巡游之机,有义务复印该谱接力传递,加大覆盖面积,使本族刘姓者皆知。

刘显昌 刘显江 刘显斌

公元二00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台湾——这是一片美丽富饶、远离兵燹、浸满希望的土地!从明朝开始,中国大陆百姓便已成规模移民到这里。1662年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侵略者,更多的福建平和人、草山人、泉州人来到这里。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大陆百姓移居台湾垦荒形成高潮。从此,这些福建人有了自己新的称谓——垦民;他们也有了自己公选的头领——垦首。可就在乾隆五十三年这些垦民造反了……

这是典型的官逼民反!带头造反的人是林爽文,理由很简单:就是战死,也比饿死了强!没造反,还不是一样被砍头?造反的垦民攻城池、杀贪官、开仓分粮,势如燎原!很快,台湾一府三县只剩下彰化还在官军手里。垦首林石跪阻于桥头,可林爽文哪里恳听!他举刀一挥:“走,跟我攻下彰化县城,死了也是个饱鬼!”

报急的折子送到京城,乾隆急调福康安赴台平乱。福康安率大军抵闽却并不登台,他让兵士们查账,并找来林家的家谱。更让福建巡抚担心的是,福康安居然还要将未造反的垦首林石接到福州!情急之下,巡抚密遣杀手要在海上将林石“做掉”!哪知福康安对此早有预料。

“台湾定则东南定;东南定则海疆定;海疆定则江山永定。”福康安牢记圣祖皇帝的训谕,坚持对台以安抚为主的方略。登台后他让垦民下山,并保证不予追究。但台湾知府却撺掇总兵柴大纪在半路将垦民截杀。福康安大怒:“自做孽不可活!”尚方宝剑下,巡抚抵头,贪官被杀,起义被平定了,林爽文等人也被押送京城。乾隆颁发了台湾六十年免税的上谕……

六十年后,福建大旱,何瑾受道光之命赴闽赈灾。他原以为从治下大丰的台湾征税加粮是一个不用打擂台就可以捞足个人政绩的再简单不过的方法了,可在新一代垦首林定邦面前被断然否定:两成税不行,因为大清国都是一成!官场中的野心家在代表垦民利益的垦首面前恼怒了!他找来了藩台:“我要换垦首!”

为取悦官府,压倒林定邦当上垦头,乡约吴和尚贷粮三万石暗中捐往福州。同时,何瑾与彰化知县莫勤联手使林定邦之子林文察科举未中,林定邦的垦头终于被免掉了。当上垦头的吴和尚原以为从此自己的话就是王法了,想提高林姓的税粮补还粮商的贷粮,林姓垦民哪恳多交,两姓遂生械斗。贷的粮还不上,吴和尚的儿子又病忧而死。为“冲喜”,吴和尚让吴亮带人到曾家欲抢曾琴娘为死去的儿子成亲,被林文察打得落荒而逃。

家事未平,国难却至。不久英军欲占台湾,姚莹置何瑾不准开炮的军令于不顾,率军奋起还击,林定邦率垦民一同参战。关键时刻,林文察带高山族人赶来助阵,军民协同,两战两胜,全歼上岸英军,生俘两百七十多人!取得了鸦片战争史上辉煌的胜利!

庆功宴上,姚莹让真正的功臣林定邦坐上首席,并让他重新当上了垦头。而姚莹自己却因清廷其它战场的失败为英军所迫而反被革职流放。面对人生如此际遇,姚莹坦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临行前,他向何瑾提出的惟一要求是他走后不要换了林定邦的垦头之职,连何瑾也为之动容。雨夜海边,林定邦举起给姚莹送行的茶碗,两个铁打般男人的泪流在了一起……

为救姚莹,林定邦进京送万民折,在海上被吴和尚枪杀!为替父报仇,林文察夜闯吴宅,制服官军,手刃吴和尚。垦首之争终于演变成两姓的仇杀大案。官府袒护吴家,林文察被判处决。为救丈夫,曾琴娘在囚车前喊怨自裁。面对这又一条人命,何瑾不得不对林文察做出“不判不放”的处置。这一关就是七年……

为平南方匪乱,孔昭慈受左宗棠之命赴台为大军筹粮。面对莫勤的暗中阻挠,孔昭慈利用丁之健,重审“林吴案”,扳倒莫勤,抓判吴亮,征到了军粮,林文察也终于出狱了!孔昭慈说服戴氏欲起用林文察练勇押粮,但早已被何景收买的丁之键却抢先拉拢曾阿汕背叛林家,筹钱募勇,自办团练,压制林家。是林文察率二十多团勇及时赶到,击退了海匪,保住了孔昭慈和他的运粮船队。左宗棠亲授林文察四品顶戴,委以台湾团练总办。回台后林文察仍用曾阿汕为副办,对林家忠心耿耿的阿三告诫林文察:“曾阿汕那人反骨可是写在脸上。”林文察不以为然。

福建战场上,福建官府和浙江官府的矛盾使林文察第一次参战既被清军所陷害。当林文察听到一声炮响率勇冲进敌阵的进候,绿营和曾阿汕却在两声炮响后才开始进攻。尽管孤陷敌阵的林文察最终直捣敌巢,建立奇功,但从此不得不离开福建转而跟随左宗棠开始在浙江打仗。而此时曾阿汕的态度很明确:“我只跟着何大人!”几年后,林文察已擢升为记名提督,他和福建官府的矛盾也更趋激化……

福建战事未平,台湾匪乱又起。戴氏让朝栋、朝昌和垦民一道坚守御敌。而曾阿汕坐视彰化城破不救,致孔昭慈自杀。林文明要和曾阿汕火拼,林文察赶到却将二人一同罢官投狱,自己也欲行辞官。何瑾奉旨劝林文察出仕,不得已请出了老夫人。戴氏大义坦言:“自古以来无论做大事小事,都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是做自己力虽不及但义不容辞的事。”林文察谨遵母训,上任福建水陆提督后,大力整顿军纪,查惩贪墨,最后战死在万山关。

林家被封宫保弟,可死伤台勇的欠饷却没有着落。林文凤带台勇多次与官府冲突,戴氏忧心忡忡。为接济台勇,戴氏携朝栋到泉州找到大商人杨贽,商谈开发樟脑之事。心地善良的大**杨水萍爽快的答应说:“我们家一定帮忙。”可杨贽早从官府得知朝廷要整林家的消息,他告诉杨水萍:“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帮林家!”可他哪里知道,女儿已不知不觉中对林朝栋心生爱慕。

正当杨水萍陪戴氏朝栋返回台湾时,林家出了大事!林文明为救被官府抓去的林阿培,夜闯道台衙门,被曾阿汕枪杀!

受林朝栋求托,杨水萍担起了林家安排后事的担子。她轻轻依在戴氏的身边问:“当年朝栋他爷爷被人害了,您是怎么挺过来的?”戴氏回答:“天塌下来有地顶着!”是啊,男人在这里是天,女人在这里是地,天在一次次塌下来,地又一次次把天撑起来!

林文明被朝廷定为兵变,杨贽得悉此事,忙安排女儿去英国读书,而杨水萍听说后却毅然离家渡海来到了雾峰——大雨中,她走进林家祠堂,轻轻抱住了绝望中的林朝栋……

戴氏要进京告状,被官府阻于码头;林家倾其所有竞包樟脑山,又被官府从背后支持吴亮而落败。就在林家最困难的时候,杨水萍嫁给了林朝栋。这是一场在西洋的《婚礼进行曲》中完成“夫妻对拜”的结合!所有垦民的欢呼,宣示了这个家族孕育的不屈生命!

看到日本人说翻脸就翻脸,连官府也要自己做樟脑挣钱,想一脚踩死他,杨贽终于出手了!他买通北洋的人,开来了火轮,用洋枪驱散了码头上的官军,老夫人终于离开台湾,踏上了进京告状的路程。杨家也因此受到牵连,商行被一一查封。

北京,戴氏将状子告到都察院,两位副都御使行文福建,福建官场决定抛出曾阿汕做替罪羊。曾阿汕虽被抓,但林文明的案子仍然未翻。林朝栋彻底灰心了,要去北京接奶奶回来。杨水萍搜集了福建官场和台湾官场贪墨的罪证交给了林朝栋。北京两位副都御使因此案涉案太深,无法追究,只好准备马车送老夫人回台,老夫人哪里恳走?左副都御史告诉老夫人,你住到长沙会馆去,那会有人帮你。果然,成老五等湘军邦戴氏见到了征战回来的左宗棠。这时,林朝栋也带着证据到了北京。两宫太后召见戴氏,林家的案子终于得以平反!

老夫人回家了!鞭炮炸响,欢笑震天!杨水萍、几位叔公和力八、阿培以及成千上万的垦民都来迎接!看着新盖的宫保第门楼,戴氏和林家的人无不激动万分,喜极而泣!……

阿翠抱着孩子找到了戴氏,善良的老人把几甲田契放到了曾是自己仇人的孩子的衣服里。转日,杨贽和刘老板带着两位大夫来给老夫人看病来了。大夫告诉林朝栋:“老夫人是靠着一股心气撑持着自己的生命啊!”

戴氏自感已时日无多,让朝昌把家里人都叫到了祠堂。临终遗嘱:“我们林家这个林字是两个木……一个木在福建,一个木在台湾……一个木是国,一个木是家……”老夫人历经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将家国同构的遗训告诉了后人,安然而逝。

又是几年过去了,中法战争暴发,为守住台湾,朝廷命刘铭传从安徽调一千兵立刻去台湾。但由于法军炮火所阻,刘铭传军使终未能抵台。为使刘铭传军能够搭英舰登台,杨水萍提出把煤矿的股份让出一部分给英国人。随后杨水萍带着七个月的身孕渡海劝刘铭传更衣上船。刘铭传虽登船却不愿在转让基隆煤矿的协议上签字,杨水萍急了:“你是钦差大臣,可以从权的呀!”

英国商船上,杨水萍在众淮军官兵“妈祖娘娘保佑”的祈求声中分娩了!清援台大军终于登岸。无数淮军官兵举枪送杨水萍上岸。震天的吼声响起来:誓死守住台湾!誓死守住台湾!

为能协调好湘军和淮军守住台湾,林朝栋让林朝昌和自己故意翻脸。而刘铭传下令封矿,准备与法军大战。

1884年7月,法军来犯,刘铭传率军奋勇抗击。法军首击虽未能突破,但仙洞岭等三座炮台被法军炮火所毁。刘铭传和林朝栋果断决定炸毁基隆煤矿。当法军再犯基隆登岸逼近煤矿时,林文凤率勇将煤矿炸毁。之后,林朝栋和清军一道与登岸法军展开激战取得胜利。不久,刘铭传率军驰援沪尾,狮球岭只剩下了林朝栋的五百台勇。此时法军调来一千兵猛攻上来。

大雨中,林朝栋对剩下的衣衫褴褛的台勇们说道:

“各位叔伯兄弟,

今天在这里的有林姓、有陈姓、有沈姓、还有辜姓。

不管你们姓什么,

每个人都是大清的子民,

都是台湾的子孙!

这座狮球岭就是我们每个姓氏的祠堂!

不管是哪一个人,

如果能够死在这里,

就等于将自己的牌位供到了祖宗的灵堂上——死得其所……”

栋字军与法军展开殊死搏斗。杨水萍及时带台湾百姓赶到,法军大败!台湾保住了!

台湾建省了!

林朝栋出任了台湾抚垦局,樟脑专卖局和铁路枕木局局长。

在他主持修建的台湾第一条铁路上,他和杨水萍带着他们的孩子,迎着朝阳跑向远方,奔向台湾的未来!

电视剧《沧海百年》

片名:沧海百年

片长:三十六集

时间:2004年

故事梗概

台湾——这是一片美丽富饶、远离兵燹、浸满希望的土地!从明朝开始,中国大陆百姓便已成规模移民到这里。1662年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侵略者,更多的福建平和人、草山人、泉州人来到这里。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大陆百姓移居台湾垦荒形成高潮。从此,这些福建人有了自己新的称谓——垦民;他们也有了自己公选的头领——垦首。可就在乾隆五十三年这些垦民造反了……

这是典型的官逼民反!带头造反的人是林爽文,理由很简单:就是战死,也比饿死了强!没造反,还不是一样被砍头?造反的垦民攻城池、杀贪官、开仓分粮,势如燎原!很快,台湾一府三县只剩下彰化还在官军手里。垦首林石跪阻于桥头,可林爽文哪里肯听!他举刀一挥:“走,跟我攻下彰化县城,死了也是个饱鬼!”

报急的折子送到京城,乾隆急调福康安赴台平乱。福康安率大军抵闽却并不登台,他让兵士们查账,并找来林家的家谱。更让福建巡抚担心的是,福康安居然还要将未造反的垦首林石接到福州!情急之下,巡抚密遣杀手要在海上将林石“做掉”!哪知福康安对此早有预料。

“台湾定则东南定;东南定则海疆定;海疆定则江山永定。”福康安牢记圣祖康熙帝的训谕,坚持对台以安抚为主的方略。登台后他让垦民下山,并保证不予追究。但台湾知府却撺掇总兵柴大纪在半路将垦民截杀。福康安大怒:“自做孽不可活!”尚方宝剑下,巡抚抵头,贪官被杀,起义被平定了,林爽文等人也被押送京城。乾隆颁发了台湾六十年免税的上谕……

六十年后,福建大旱,何瑾受道光之命赴闽赈灾。他原以为从治下大丰的台湾征税加粮是一个不用打擂台就可以捞足个人政绩的再简单不过的方法了,可在新一代垦首林定邦面前被断然否定:两成税不行,因为大清国都是一成!官场中的野心家在代表垦民利益的垦首面前恼怒了!他找来了藩台:“我要换垦首!”

为取悦官府,压倒林定邦当上垦头,乡约吴和尚贷粮三万石暗中捐往福州。同时,何瑾与彰化知县莫勤联手使林定邦之子林文察科举未中,林定邦的垦头终于被免掉了。当上垦头的吴和尚原以为从此自己的话就是王法了,想提高林姓的税粮补还粮商的贷粮,林姓垦民哪恳多交,两姓遂生械斗。贷的粮还不上,吴和尚的儿子又病忧而死。为“冲喜”,吴和尚让吴亮带人到曾家欲抢曾琴娘为死去的儿子成亲,被林文察打得落荒而逃。

家事未平,国难却至。不久英军欲占台湾,姚莹置何瑾不准开炮的军令于不顾,率军奋起还击,林定邦率垦民一同参战。关键时刻,林文察带高山族人赶来助阵,军民协同,两战两胜,全歼上岸英军,生俘两百七十多人!取得了鸦片战争史上辉煌的胜利!

庆功宴上,姚莹让真正的功臣林定邦坐上首席,并让他重新当上了垦头。而姚莹自己却因清廷其它战场的失败为英军所迫而反被革职流放。面对人生如此际遇,姚莹坦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临行前,他向何瑾提出的惟一要求是他走后不要换了林定邦的垦头之职,连何瑾也为之动容。雨夜海边,林定邦举起给姚莹送行的茶碗,两个铁打般男人的泪流在了一起……

为救姚莹,林定邦进京送万民折,在海上被吴和尚枪杀!为替父报仇,林文察夜闯吴宅,制服官军,手刃吴和尚。垦首之争终于演变成两姓的仇杀大案。官府袒护吴家,林文察被判处决。为救丈夫,曾琴娘在囚车前喊怨自裁。面对这又一条人命,何瑾不得不对林文察做出“不判不放”的处置。这一关就是七年……

为平南方匪乱,孔昭慈受左宗棠之命赴台为大军筹粮。面对莫勤的暗中阻挠,孔昭慈利用丁之健,重审“林吴案”,扳倒莫勤,抓判吴亮,征到了军粮,林文察也终于出狱了!孔昭慈说服戴氏欲起用林文察练勇押粮,但早已被何景收买的丁之键却抢先拉拢曾阿汕背叛林家,筹钱募勇,自办团练,压制林家。是林文察率二十多团勇及时赶到,击退了海匪,保住了孔昭慈和他的运粮船队。左宗棠亲授林文察四品顶戴,委以台湾团练总办。回台后林文察仍用曾阿汕为副办,对林家忠心耿耿的阿三告诫林文察:“曾阿汕那人反骨可是写在脸上。”林文察不以为然。

福建战场上,福建官府和浙江官府的矛盾使林文察第一次参战既被清军所陷害。当林文察听到一声炮响率勇冲进敌阵的进候,绿营和曾阿汕却在两声炮响后才开始进攻。尽管孤陷敌阵的林文察最终直捣敌巢,建立奇功,但从此不得不离开福建转而跟随左宗棠开始在浙江打仗。而此时曾阿汕的态度很明确:“我只跟着何大人!”几年后,林文察已擢升为记名提督,他和福建官府的矛盾也更趋激化……

福建战事未平,台湾匪乱又起。戴氏让朝栋、朝昌和垦民一道坚守御敌。而曾阿汕坐视彰化城破不救,致孔昭慈自杀。林文明要和曾阿汕火拼,林文察赶到却将二人一同罢官投狱,自己也欲行辞官。何瑾奉旨劝林文察出仕,不得已请出了老夫人。戴氏大义坦言:“自古以来无论做大事小事,都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是做自己力虽不及但义不容辞的事。”林文察谨遵母训,上任福建水陆提督后,大力整顿军纪,查惩贪墨,最后战死在万山关。

林家被封宫保弟,可死伤台勇的欠饷却没有着落。林文凤带台勇多次与官府冲突,戴氏忧心忡忡。为接济台勇,戴氏携朝栋到泉州找到大商人杨贽,商谈开发樟脑之事。心地善良的大**杨水萍爽快的答应说:“我们家一定帮忙。”可杨贽早从官府得知朝廷要整林家的消息,他告诉杨水萍:“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帮林家!”可他哪里知道,女儿已不知不觉中对林朝栋心生爱慕。

正当杨水萍陪戴氏朝栋返回台湾时,林家出了大事!林文明为救被官府抓去的林阿培,夜闯道台衙门,被曾阿汕枪杀!

受林朝栋求托,杨水萍担起了林家安排后事的担子。她轻轻依在戴氏的身边问:“当年朝栋他爷爷被人害了,您是怎么挺过来的?”戴氏回答:“天塌下来有地顶着!”是啊,男人在这里是天,女人在这里是地,天在一次次塌下来,地又一次次把天撑起来!

林文明被朝廷定为兵变,杨贽得悉此事,忙安排女儿去英国读书,而杨水萍听说后却毅然离家渡海来到了雾峰——大雨中,她走进林家祠堂,轻轻抱住了绝望中的林朝栋……

戴氏要进京告状,被官府阻于码头;林家倾其所有竞包樟脑山,又被官府从背后支持吴亮而落败。就在林家最困难的时候,杨水萍嫁给了林朝栋。这是一场在西洋的《婚礼进行曲》中完成“夫妻对拜”的结合!所有垦民的欢呼,宣示了这个家族孕育的不屈生命!

看到日本人说翻脸就翻脸,连官府也要自己做樟脑挣钱,想一脚踩死他,杨贽终于出手了!他买通北洋的人,开来了火轮,用洋枪驱散了码头上的官军,老夫人终于离开台湾,踏上了进京告状的路程。杨家也因此受到牵连,商行被一一查封。

北京,戴氏将状子告到都察院,两位副都御使行文福建,福建官场决定抛出曾阿汕做替罪羊。曾阿汕虽被抓,但林文明的案子仍然未翻。林朝栋彻底灰心了,要去北京接奶奶回来。杨水萍搜集了福建官场和台湾官场贪墨的罪证交给了林朝栋。北京两位副都御使因此案涉案太深,无法追究,只好准备马车送老夫人回台,老夫人哪里恳走?左副都御史告诉老夫人,你住到长沙会馆去,那会有人帮你。果然,成老五等湘军邦戴氏见到了征战回来的左宗棠。这时,林朝栋也带着证据到了北京。两宫太后召见戴氏,林家的案子终于得以平反!

沧海百年

老夫人回家了!鞭炮炸响,欢笑震天!杨水萍、几位叔公和力八、阿培以及成千上万的垦民都来迎接!看着新盖的宫保第门楼,戴氏和林家的人无不激动万分,喜极而泣!……

阿翠抱着孩子找到了戴氏,善良的老人把几甲田契放到了曾是自己仇人的孩子的衣服里。转日,杨贽和刘老板带着两位大夫来给老夫人看病来了。大夫告诉林朝栋:“老夫人是靠着一股心气撑持着自己的生命啊!”

戴氏自感已时日无多,让朝昌把家里人都叫到了祠堂。临终遗嘱:“我们林家这个林字是两个木……一个木在福建,一个木在台湾……一个木是国,一个木是家……”老夫人历经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将家国同构的遗训告诉了后人,安然而逝。

又是几年过去了,中法战争暴发,为守住台湾,朝廷命刘铭传从安徽调一千兵立刻去台湾。但由于法军炮火所阻,刘铭传军使终未能抵台。为使刘铭传军能够搭英舰登台,杨水萍提出把煤矿的股份让出一部分给英国人。随后杨水萍带着七个月的身孕渡海劝刘铭传更衣上船。刘铭传虽登船却不愿在转让基隆煤矿的协议上签字,杨水萍急了:“你是钦差大臣,可以从权的呀!”

英国商船上,杨水萍在众淮军官兵“妈祖娘娘保佑”的祈求声中分娩了!清援台大军终于登岸。无数淮军官兵举枪送杨水萍上岸。震天的吼声响起来:誓死守住台湾!誓死守住台湾!

为能协调好湘军和淮军守住台湾,林朝栋让林朝昌和自己故意翻脸。而刘铭传下令封矿,准备与法军大战。

1884年7月,法军来犯,刘铭传率军奋勇抗击。法军首击虽未能突破,但仙洞岭等三座炮台被法军炮火所毁。刘铭传和林朝栋果断决定炸毁基隆煤矿。当法军再犯基隆登岸逼近煤矿时,林文凤率勇将煤矿炸毁。之后,林朝栋和清军一道与登岸法军展开激战取得胜利。不久,刘铭传率军驰援沪尾,狮球岭只剩下了林朝栋的五百台勇。此时法军调来一千兵猛攻上来。

大雨中,林朝栋对剩下的衣衫褴褛的台勇们说道:

“各位叔伯兄弟,

今天在这里的有林姓、有陈姓、有沈姓、还有辜姓。

不管你们姓什么,

每个人都是大清的子民,

都是台湾的子孙!

这座狮球岭就是我们每个姓氏的祠堂!

不管是哪一个人,

如果能够死在这里,

就等于将自己的牌位供到了祖宗的灵堂上——死得其所……”

栋字军与法军展开殊死搏斗。杨水萍及时带台湾百姓赶到,法军大败!台湾保住了!

台湾建省了!

林朝栋出任了台湾抚垦局,樟脑专卖局和铁路枕木局局长。

在他主持修建的台湾第一条铁路上,他和杨水萍带着他们的孩子,迎着朝阳跑向远方,奔向台湾的未来!

————望采纳!

淮军视乎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如果要个排名,就以当时的官职,在淮军的地位,以及历史知名度排名的话淮军第一将非刘铭传所属,早期刘铭传就带领以其命名的“铭字营”追随李鸿章,是旧淮军中的老牌主力营头,镇压太平天国后他也照例封为陕西督军,真正让刘在青史留名的是在中法战争中任台湾巡抚,在没有海军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只靠台湾土著武装击退法军,可以说他是极具有民族英雄色彩的人物。第二个我个人认为当为丁汝昌,丁早期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也无什么出彩之处,能让他的名字被历史铭刻的是丁与北洋水师的兴盛和没落,对于丁的历史功过在这里没有必要多说,但他无疑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我个人认为丁汝昌担的起民族英雄这称号,越对那段历史了解的深越为他和他的北洋水师感到悲愤和眼怔怔看着慢慢沉没的无奈。第三我认为是袁世凯,这位淮军的继承者或者说是终结者,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个很能让研究琢磨的人物,他很不好评价,袁世凯起家于朝鲜,篡夺淮军的庆字营,一手平定了朝鲜的壬午军乱。而当时袁世凯才23岁!的这情节看上去就像现在网上的穿越小说一样,之后的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不提了,总之他是一个一身都是传奇的枭雄。第四第五一把说了把,打字很累第四的话我认为是叶志超,这是以当时他的地位排的直率提督,李鸿章的嫡系中的嫡系,可惜欺负太平天国的农民军很是生猛,去朝鲜确是被赶了鸭子,也不怪李鸿章老眼昏花,叶子超可以说是淮军将领的代表人物,从兴到衰败到被历史遗弃的历程就是淮军的历史。第五不好评价了,就历史上的名声来说左宝贵吧,以生殉国当得起第五吧

刘铭传墓园的魂归故里

2011年4月12日,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遗骨在其家乡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大潜山安葬,海峡两岸上千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及刘氏嫡系后裔、刘氏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