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9浏览:2收藏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呢?,第1张

就李世民和杨广的关系而言,两人肯定是亲戚,但彻底了解他们的关系还是有点麻烦。南北朝、隋唐之间陇门阀势力强大,各家族为了巩固势力,不断和其他门阀势力结婚。

杨广是李世民的叔叔。

杨广的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李世民的祖母(李渊生母)元贞皇后独孤氏、两位独孤氏皇后都是北周名将的单身女性。

北周年间,孤独信任的四位女性嫁入唐国公李群,孩子李渊、孙子李世民、独孤信七位女性嫁入隋文帝杨坚,生下孩子杨广。也就是说,李群和杨坚是连襟,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所以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兄弟。

接下来共享关系图。大家一看就知道了。

杨广是李世民的岳父。

隋朝灭亡后,李世民把杨广的女儿纳为妃子,生下了儿子李谨、李羲。这位杨先生在后宫地位不高,不受太宗的喜爱。从唐太宗对李谨的态度来看,太宗不喜欢隋朝公主的身份吧。唐太宗甚至想修改史书抹消杨氏的身份,不想以杨广为岳父。

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兄弟。

《新唐书》记载高祖的外甥王氏在后宫。李渊的姐姐李氏和隋州刺史王裕生的女儿王氏和杨广妃结婚了。这位王先生是李世民的表姐。所以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姐。             

皇室氏族的结婚,虽然彼此的结婚符合传统,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两人先后结婚了。或者,李世民捡到杨广破鞋,给杨广绿色帽子。这位女性也是传说中的人物,她是杨广的萧皇后,美丽动人,在隋朝灭亡后她先后成为宇文化及萧淑妃、窦建德的小妾,两人突厥为出汗的妾室、李世民的昭容。

杨坚是李渊的姨夫,李世民就该叫独孤皇后和杨坚姨奶奶、姨爷爷,那杨广就是李渊的表兄弟,李世民叫杨广表叔。

李世民即唐太宗,陕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唐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公元615年,李世民应募从军。公元617年,在晋阳起兵,次年,被封为赵国公。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八月即帝位,次年改贞观。公元649年5月,李世民病逝,执政二十四年,享年50岁。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综观隋炀帝的一生,20岁受文帝之令指挥灭陈,开始参政。前后共参政、执政30年。

618年发生江都宫变,隋炀帝为宇文化及所杀,隋朝也在其国力达到鼎盛的时候盛极而亡。

扩展资料:

隋炀帝把有很好基础的、走向极盛的隋朝迅速带向崩溃和灭亡,唐太宗把初兴的唐朝带向稳定、强盛和富裕,为子孙的事业奠定了相当稳固坚实的基础。

作为政治家,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结果却极其不同,一个很失败,一个很成功。李世民努力带着他的团队实行有效的清明的统治,而杨广做的却是把尽可能多的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但到了晚年,李世民又重走了隋炀帝的路线,出兵高句丽,李世民再次铩羽而归。之后,他痛定思痛,意识到没有了魏征这面镜子,自己才会迷失了方向。

参考资料:

-唐太宗

参考资料:

-隋炀帝

唐高宗李渊和隋文帝杨坚的关系如下:

李渊的生母和杨坚的生母是亲姐妹,所以李渊和杨坚是表兄弟。而杨坚比李渊年龄大,所以杨坚算是李渊的表哥。而杨广是杨坚的儿子,应该叫李渊表叔。

独孤信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生有七个女儿,其中三个分别是北周、隋、唐的皇后。其中四女儿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祖父李昞,后来被追封为元贞皇后。元贞皇后是李渊的生母。独孤信的七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忠的儿子杨坚,也就是隋文帝,成了杨坚的文献皇后,也被称为独孤皇后,独孤皇后就是隋炀帝杨广的生母。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为普六茹,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是厉行节俭政治,使民众在较轻的剥削下得以发展生产。其次是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开皇九年(589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

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 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仁寿四年(604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唐高祖李渊和杨坚杨广父子两的关系

说起秦朝、汉朝我们并不会陌生,但是说起隋朝,可能就会有很多小伙伴表示不清楚了,究其原因是隋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太短,和秦国一样,只经历了二世,便亡了,但是隋朝虽然短暂,却是非常的繁荣,这与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的性格是怎样的。

一、勤政爱民。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想要成就帝业,就必须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他是从战乱中走出来的,他深知老百姓生活的不容易,因此,他有了结束这乱世的志向,当上皇帝后,他勤勤恳恳,尽忠尽责,努力扮演好皇帝的角色,他没有什么花架子,对待百姓是非常的友善,在位期间,多次减轻老百姓的赋税,并且大力发展农业,使得老百姓有地种植,他经常到民间暗访,实地考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灾之年,他不仅减免了当地两年的赋税,还开官仓赈济百姓。

二、勤俭节约。要说古代最勤俭的皇帝,他绝对榜上有名,在位期间,几乎没有修建宫殿,就连车马、用具都是修补好几次的,每次吃饭,他的桌子上就从来没有超过四个肉菜,他的这种节俭不是作秀,而是实打实的,他的后宫、子女均按照他的规格执行。他的生活水平甚至比不上清朝的三品官员,既然皇帝都如此的节约,那么他的臣子们也不敢铺张浪费,因此,一时间,全国形成了很好的节约风气。

三、果断。凭借着一步一步的努力,他成为了北周最有实权的人,部下早就看不惯昏庸无能的皇帝,纷纷劝他造反称帝,但是他说时机未到,于是他选择了隐忍,等到宇文赟驾崩后,年幼的皇帝被扶上了皇位,他知道此时时机已经成熟,便逼迫年幼的皇帝禅让,自己做了皇帝,结束了这乱世。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杨忠出身于官宦世家,其十三世祖杨震是东汉重臣,官至太尉;五世祖杨铉仕后燕,官至北平太守;高祖父杨元寿仕北魏,官至武川镇司马,因而安家在神武树颓;曾祖父杨惠嘏,官至太原太守;祖父杨烈,官至龙骧将军、平原太守(一作太原郡守);父亲杨祯,以军功授任宁远将军。当时正值北魏末年,天下动乱,杨祯于是避居中山,聚集部众讨伐鲜于修礼,作战而死。北周保定年间(561年—565年月),由于杨忠的功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兴城郡公。

弃魏奔梁

杨忠胡须漂亮,身高七尺八寸,容貌俊美,身材魁梧,武艺过人,见识精深,器量极大,有将帅的才能谋略。

杨忠十八岁时,出外游览泰山,恰逢南朝梁军队攻下该地,杨忠被抓获到江南。永安二年(529年),杨忠在南朝梁居住五年后,跟随叛魏降梁而自立的北海王元颢进入洛阳,授任直阁将军。同年,元颢兵败,尔朱度律将杨忠召到帐下充当统军。尔朱兆率领轻装骑兵从并州进入洛阳时,杨忠参预其事。朝廷赐封爵位昌县伯,授任都督,另封小黄县伯。后来,杨忠跟随独孤信攻克南朝梁的下咽,平定南阳,都建立战功。

高欢举兵内犯时,杨忠正跟随独孤信在洛阳,于是就随着北魏孝武帝元修西迁,进封侯爵。并参与平定潼关,攻克回洛城。朝廷任命杨忠为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永熙三年(534年),当时东魏荆州刺史辛纂占据穰城,杨忠跟随独孤信前往征讨,辛纂战败逃跑。独孤信命令杨忠与都督康洛儿、元长生担任前锋,驱马直奔穰城,大声呵斥守门者说:“如今朝廷大军已到,城中有人接应,你们要想活命,为什么还不逃走?”守门的士兵全都四散奔逃。杨忠与康洛儿、元长生乘机入城,弯弓大呼,辛纂的卫兵一百多人不敢抵挡,结果杀死辛纂示众,城中之人全都畏惧降服。杨忠等人在此居住半年,由于东魏军队逼近,便与独孤信一起投奔南朝梁。梁武帝萧衍认为杨忠是个难得的奇才,任用他担任文德主帅,封关外侯。

回归西魏

大统三年(537年),杨忠与独孤信回到西魏都城长安,西魏丞相宇文泰喜爱杨忠的勇猛,便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杨忠曾经跟随宇文泰到龙门打猎,杨忠独自抵挡一头猛兽,左手紧抱兽腰,右手拔出兽舌。宇文泰很赞赏杨忠的勇猛。北方人把猛兽称作“R于”,因此就把“R于”作为杨忠的表字。

后来,杨忠跟随宇文泰作战,捉拿窦泰,大破沙苑的敌阵,因功升任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进封襄城县公。河桥战役时,杨忠与五位壮士奋力作战,守卫桥梁,敌军最终不敢前进。杨忠以战功授任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兼任大都督。杨忠后与李远击败黑水一带的稽胡,并同怡峰解除玉壁之围,因功改任洛州刺史。邙山之战时,杨忠率先冲锋陷阵,因功授任大都督,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朝廷追封杨忠的母亲盖氏为北海郡君。不久授任杨忠为都督朔、燕、显、蔚四州诸军事,朔州刺史,加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魏包围颍川时,蛮夷主帅田柱清凭借险要发动叛乱,杨忠率军前往征讨并平息叛乱。

夺城降将

大统十五年(549年),当时侯景渡过长江,梁武帝兵败受到重创,南朝梁义阳郡守马伯符献出下殉峭督滴魑骸N魑撼廷趁此机会,准备筹划谋取汉水、沔水一带,便任命杨忠为都督三荆、二襄、二广、南雍、平、信、随、江、二郢、淅十五州诸军事,镇守穰城。以马伯符作为向导,攻克南朝梁的齐兴郡和昌州。南朝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虽然向西魏称藩,但还怀有二心。杨忠从穰城(一作樊城)出发到汉水边,检阅军队,大示兵威,命令将士变换旗帜,按照次序前进,其实不过只有两千兵马。萧登上城楼观望,误认为有三万兵马,这才感到震惊并真心顺服。

当时,南朝梁司州刺史柳仲礼留下其长史马岫镇守安陆,自己率领一万兵马进犯西魏。起初,南朝梁竟陵郡守孙皓献出其郡前来归附,宇文泰命令大都督符贵前往镇守。当柳仲礼兵到时,孙皓捉住符贵投降。柳仲礼派遣部将王叔孙与孙皓一同守城。宇文泰发怒,命令杨忠率军南征。攻克南朝梁的随郡,活捉守将桓和。一路所经过的城堡和营垒,全都望风请求投降。

大统十六年(550年)正月,杨忠围攻安陆,柳仲礼听闻随郡失陷,担心安陆守不住,便急忙返回援救。诸将担心柳仲礼的援兵抵达后,安陆就难以攻克,都请求加紧攻城。杨忠说:“攻守双方态势悬殊,不可能迅速攻占。如果我军拖延时日,劳顿军队,内外受敌,这可不是好办法。南方人大都习惯水战,不熟悉在原野作战。柳仲礼的军队就在附近,我军出其不意,以奇兵突袭,敌军懈怠,我军奋勇,一举可克。打败柳仲礼,那么安陆就不攻自破,其余各城就可传送文告而使它们平定。”于是精选两千骑兵,为了防止喧嚣而暴露意图,令所有的人口中衔着小木棍,乘夜偷袭,在淙头(一作r头)与柳仲礼遭遇。杨忠亲自冲进敌阵,击败并擒获柳仲礼,把他的军队全部俘虏。马岫献出安陆投降,王叔孙杀死孙皓,献出竟陵投降,一切都按杨忠事先的计策实现。从此汉东之地全部归属西魏。

同年二月,杨忠乘胜率军抵达石城,意欲进逼江陵。梁元帝萧绎派舍人庾恪前往劝说杨忠,说:“萧目无尊长,竟然进攻叔父,而魏国帮助他,这怎么能使天下归心!”杨忠听后,就停兵于北。萧绎派舍人王孝祀送来其子萧方略作为人质以求和,西魏朝廷答应。萧绎与杨忠订立盟约,约定“魏国以石城为封疆,梁国以安陆为国界,请求按照附庸关系,互送儿子作为人质,发展贸易以通有无,永远作为邻邦和睦相处。”杨忠于是凯旋回师,因功进封爵位为陈留郡公,位至大将军。

击败南梁

大统十六年(550年)十二月,梁元帝之兄邵陵王萧纶在汝南修筑城池召集士兵,准备夺取安陆。西魏安州刺史马v把这一动向报告丞相宇文泰。宇文泰派杨忠带领一万人前往援救安陆。

大统十七年(551年)正月,梁元帝进逼邵陵王萧纶。萧纶北上,与前任西陵郡守羊思达邀请随州、陆州土豪段珍宝、夏侯珍洽,合谋把人质送往北齐,准备出兵来侵犯西魏。汝南城主李素从前是萧纶的部下,于是打开城门接纳萧纶。梁元帝秘密通报给宇文泰,宇文泰派杨忠率军讨伐萧纶。杨忠围困汝南,李素战死。二月初一日,杨忠在黎明时发起进攻,午后就攻陷汝南,活捉萧纶,列举他的罪状,然后将他杀死,并将他的尸体扔在江岸边;同时活捉安乐侯萧P,也将他杀死。当初,杨忠活捉柳仲礼后,待他很好。柳仲礼到京师后,在宇文泰面前说杨忠的坏话,说他在军中大肆聚敛金宝珍玩等物。宇文泰打算调查此事,但爱惜杨忠功劳很大,所以没有过问,只是把他调出京师。杨忠知道后,心中非常恼恨,后悔当时没有杀掉柳仲礼。所以这次活捉萧纶等人,就将他们全部杀掉。

大统十八年(552年),杨忠再次发兵攻打南朝梁,将汉水以东地区全部占领。杨忠对待部众很宽厚,因此很得新归附地方的民心。

西魏恭帝初年(554年)赐姓普六茹氏,兼管同州事务。九月,杨忠奉命与常山公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带兵五万进攻南朝梁的江陵。十月,西魏军队从长安出发。十一月,魏军渡过汉水,当时杨忠担任前军,于谨命令杨忠与宇文护率领精锐骑兵先占领江津,然后屯守在长江渡口,切断梁元帝东逃的道路。梁军用刀绑在大象的鼻子上赶着在前面作战,杨忠用箭射象,两只大象回身而走。不久,魏军大败梁军,攻陷江陵,杀死梁元帝。西魏朝廷立萧为南朝梁国君,命令杨忠镇守穰城,形成犄角之势。后平定沔水流域蛮族各部。

援助消难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泰之子孝闵帝宇文觉受禅登基,建立北周政权后,杨忠入朝担任小宗伯。北齐军队侵犯北周东部边境时,杨忠出兵镇守蒲坂。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二月,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请求投降北周。三月,杨忠奉命与达奚武率领五千骑兵前往迎接司马消难来降。他们从小路驰入北齐境内五百里,前后三次派遣使者与司马消难联络,都没有联络上。到距离北豫州虎牢城三十里的地方,达奚武怀疑情况有异变,想返回,杨忠说:“我们只有前进赴死的责任,没有后退求生的道理!”于是独自带领一千骑兵连夜赶到城下。虎牢城四面极为高陡,犹如绝壁,只听得城中传来一阵阵巡夜人敲木梆的声音。达奚武亲自赶来,指挥数百骑兵退却西去,杨忠指挥剩下的骑兵原地不动,等城门打开进城后,才急忙飞驰通知达奚武前来。北齐镇守城池的将领伏敬远指挥甲士两千(一作三千)人据守东城,点燃烽火,严加警戒。达奚武感到害怕,不想保住城池,于是就大肆虏掠财物,让司马消难和他的部属先回西魏,杨忠带三千骑兵殿后。军队行抵洛水南岸时,将士们都解下马鞍躺在地上休息。齐军追赶过来,到达洛水北岸,杨忠对将士们说:“你们只管饱吃一顿,现在我们处于必死之地,敌军怕我们与之拼命,一定不敢渡河来追!”将士们吃完后,齐军装出准备渡河的样子,杨忠指挥骑兵立即奔驰前往迎击,齐军不敢逼近,杨忠于是慢慢地引领军队平安返回。达奚武不由感叹地说:“我达奚武自认为是天下健儿,今天在杨忠面前算是服气了!”杨忠因功升任柱国大将军。

讨伐北齐

武成元年(559年),杨忠晋封隋国公,食邑一万户,另有竟陵县食邑一千户,收取其租税田赋。随即担任御正中大夫。

保定二年(562年)五月,杨忠升任大司空。当时朝廷正商议与突厥联合讨伐北齐,大臣们都说:“北齐占有半个天下,国家富裕,兵马强盛。如果从大沙漠以北进入并州,极为艰难,况且大将斛律光不易对付。如今想深入其老巢,非需十万军队不可。”只有杨忠说道:“军队取胜,在于内部和谐,而不在人多,有一万名骑兵就足够。斛律光这个小子,有多大的本领?”

保定三年(563年)九月,朝廷任命杨忠担任元帅,统帅大将军杨纂、李穆、王杰、尔朱敏、开府元寿、田弘、慕容延等十余人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与突厥从北路出发讨伐北齐。朝廷同时命令达奚武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从平阳南路出发,约好时间在晋阳会合。十二月,杨忠留下尔朱敏据守什贲,派兵在黄河边巡逻。杨忠从武川出兵,经过自家从前的住宅时,祭祀祖先,大宴将士,迅速攻占北齐二十多座城池。齐军防守陉岭的山口,杨忠出奇兵奋勇进击,大败齐军。同时留下杨纂屯守在灵丘,准备阻击从后面来的救兵。突厥的木杆可汗、地头可汗、步离可汗率领十万骑兵前来会合。

保定四年(564年)正月初一日,进攻晋阳。当时大雪连下几十天,寒风劲烈,齐军便全部出动精锐部队,呐喊地冲出城来。突厥骑兵震惊,带着兵马退向西山,不肯与齐军交战,众人都惊恐不安神色大变。杨忠命令部下说:“成事在天,不必考虑人数多少。”于是率领七百人和敌军展开步战,阵亡的十分之四五。由于达奚武误期不至,周军只得撤军。齐军也不敢进逼。突厥趁机放纵兵士大肆抢掠,从晋阳直到平城,沿途七百余里,人畜掳掠一空,俘虏杀死很多。北周武帝宇文邕派使者到夏州迎接慰劳杨忠。杨忠到京师后,宇文邕在宴会上对他大加赏赐。宇文邕准备任命杨忠为太傅,晋公宇文护由于杨忠不肯依附自己,从中作梗,于是授任杨忠为总管泾豳灵云盐显六州诸军事、泾州刺史(一作泾州总管)。

保定四年(564年)八月,杨忠会同突厥讨伐北齐,兵到北河后便返回。十二月,北周东征北齐,宇文护出兵洛阳,命令杨忠从沃野出兵,接应突厥,由于军粮短缺,军中担忧,想不出办法。杨忠说:“应当暂时想办法来解决。”于是,杨忠派人把稽胡众首领都骗来,让他们都坐在一起,让河州刺史王杰统率士兵敲着战鼓赶到这里,然后杨忠故意装出吃惊的样子,问王杰要干什么。王杰回答说:“大冢宰已经攻下洛阳,天子听说银州、夏州之间胡人骚乱,所以派我来除掉他们。”接着,让突厥的使者骑马前来报告说:“可汗已经进入并州,留下兵马十万人在长城下待命,因此命令我来向您请求,如果有稽胡人不肯归顺,就来这里一起打败他们。”在座的稽胡众首领都很害怕,杨忠便安慰他们一番并讲明道理,然后放他们回去。于是,稽胡各部落相继归顺,送来的各种粮草,塞满道路,军粮于是充足。由于宇文护首先退军,杨忠也罢兵返回镇所。杨忠因政绩突出,宇文邕下诏赏赐钱三十万、布五百匹、谷子二千斛。

因病去世

天和三年(568年),杨忠因病回京。宇文邕与宇文护曾多次亲临看望。同年七月初七日,杨忠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太保,都督同、朔等十三州诸军事、同州刺史,原来生前官职照旧,赐谥号“桓”。其子杨坚承袭封爵。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登基称帝,建立隋朝,追谥杨忠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主要成就

杨忠武艺过人,很有将帅的才能和谋略,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著名将领,屡立战功,曾率军多次击败南朝梁、北齐政权,平定少数民族叛乱。

历史评价

令狐德薄吨苁椤罚“忠美髭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沉深,有将帅之略。”

史籍记载

《周书·卷十九·列传第十一》

《北史·卷十一·隋本纪上第十一》,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至一百七十

家族成员 长辈

十三世祖:杨震,东汉太尉。

五世祖:杨铉,后燕北平太守。

高祖父:杨元寿,北魏武川镇司马。

曾祖父:杨惠嘏,北魏太原太守。

祖父:杨烈,北魏龙骧将军、平原太守(一作太原郡守)。

父亲:杨祯,北魏建远将军。

母亲:盖氏,追封北海郡君。

妻子

吕苦桃,生杨坚、杨整。隋朝建立后,追谥元明皇后。

某氏,生杨爽。

儿子

长子:杨坚,隋朝开国皇帝,史称隋文帝。

次子:杨整,北周时封陈留郡公,官至车骑大将军。隋朝建立后,追封蔡王。

三子:杨瓒,一名杨慧,杨坚同母弟,封滕王,官至雍州牧。

四子:杨嵩,北周时封兴城公,早卒。隋朝建立后,追封道王。

五子:杨爽,一名杨达,封卫王,官至上柱国、凉州总管。

  你问的是隋朝皇族的血统吧,先说一下隋朝皇族的来源:

  (—)皇族来源:

  众所周知,隋朝本托体于北周,北周则是鲜卑宇文氏建立的朝代,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勋臣,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隋国公。忠死,杨坚袭位为隋国公。而后杨坚于581年迫北周静帝退位,建立隋,遂继续进行北周武帝以来的统一大业,而根据《陈寅格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陈先生的结论:“自六镇、尔朱荣之乱起,北朝曾一度发生胡化的逆流历北齐、北周至隋朝,又恢复了汉化,直至于唐。”也就是隋在进行统一战争的过程中,伴随的是结束了关陇集团建立之初以胡化为主的形势,代之以汉化为主!除此外,杨坚还自称为“汉朝太尉杨震的后代”,把自己定位为汉族,但这就不免令人产生了诸多疑问!

  第一:杨坚即自称为汉朝太尉杨震之后,为何拿不出完整详备的家谱?而当时的士族都是有完备的家谱的!即使无法追朔到汉代,至少也可追朔到魏晋,但是杨坚仅知道自己的曾祖和祖父是北魏朝廷的达官显贵,其家族与鲜卑贵族关系不同寻常,除此以外就再说不出确切的先祖了,不免令人生疑!而陈寅洛先生也曾指出杨坚自称杨震之后为冒认!而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杨坚家族世系是不连贯的,更为其家谱的不完整提供了佐证,所以其家世为汉代名门之说实难采信!其实帝王为了巩固统治,树立正统地位,经常冒认先祖,比如北魏君主也曾编造自己是皇帝子孙,而经过北朝的胡汉迁徙,冒荫现象十分频仍,除非有确切的族谱证明,否则出身都是疑问

  第二:赐姓的疑问。杨坚家被赐姓为“普六茹”是正史记载的,然疑问是被赐姓者是否确切为汉族?以朱希祖为代表的多数老派学者认为鲜卑皇帝赐姓的对象除六人外皆为汉族,目的是为了笼络汉族人心,然根据“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 林静薇 对照西魏赐姓58人的正史或墓志铭记载以及参考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得出结论是:除去三人实无记载外,剩下的55人中非汉族也有20人之多,即占到了赐姓人数的1/3强!从此可以看出,鲜卑皇帝对于赐姓的人中未必都选汉族!那杨坚家是否确切为汉族?这是个疑问。

  二)隋初上层官僚成员民族构成考:

  就算以上疑问全部推翻,杨坚祖上确为汉族,但是其家族与鲜卑贵族的亲密关系却不可否认,而其亲信和隋初的官僚集团构成也多有胡人!曾看到一位网名叫“迫击炮”的在其新浪博文《华夏汉族击败游牧民族之大汉英雄杨坚消灭一万鲜卑达胡》中疯狂叫嚣:“杨坚自代鲜卑的北周后,不但屠杀了鲜卑胡人贵族10000多人,更是还把前朝的鲜卑胡虏特征都抹去了,采取诸如屠杀残余胡人,禁胡语,胡俗,胡姓以及胡服等各种措施以除去残留在中华大地上的鞑虏特征,杨坚是第一个恢复中华的伟大英雄,他光复了北方中国江山。”此种说法甚是荒谬,首先,杨坚代周自立后,确实对北周宗室大加杀戮,但是这并不能与种族屠杀化等号!历朝历代的篡位者或开国之君都不乏大杀前朝宗室的例子,如果说杨坚是有意进行种族屠杀,为什么在官员选拔上不彻底的弃胡用汉,而根据《周书》、《隋书》、《北朝胡姓考》等史料考证,杨坚在禅代之际所信任且受重用的42人里,其中胡族就有约13位!代表人物是对杨坚最有影响力的如隋朝开国勋臣高颖,位列三公的太师李穆等皆为胡人!再根据学者韩升的《隋文帝时代中央高级官员成分分析》考证,隋初的三师三公也皆为胡人,而三师三公位于隋朝官僚阶层的顶端,可谓大权在握,更有《剑桥中国隋唐史》引用山崎宏对隋朝军事精英的组成作成的分析,其结果略述如下。他只考察了12个卫的60名其官品相当于六部尚书的大将军,发现在整个隋代,汉族(可能其家庭受鲜卑族军事传统的强烈影响)占533%,非汉族占40%,其余人的情况不详。所以屠胡一说纯属歪谈,更不要说那句“采取诸如屠杀残余胡人”的说法,真是极尽歪曲之能事!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呢?

就李世民和杨广的关系而言,两人肯定是亲戚,但彻底了解他们的关系还是有点麻烦。南北朝、隋唐之间陇门阀势力强大,各家族为了巩固势力,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