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与唢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9浏览:1收藏

葬礼与唢呐,第1张

无意间被因为希望增加《百鸟朝凤》的排片而下跪的新闻刷屏,有骂声,说是道德绑架;有可怜之声,说是有情怀,但是不合时宜;唯独缺少支持的声音。我想说的跟**无关,跟唢呐有关,跟记忆有关,跟死亡有关。

我是在九岁的时候,才初尝失去亲人的疼痛,去世的是我四爷,一个喜欢说俏皮话的老头儿,跟他比,我的爷爷就显得严肃太多。这也是我记事以来参与的第一场葬礼,这场葬礼由四爷的三个儿子操办的,规模不大不小,一切也都延续着家乡的风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

九岁,我还是一个稀里糊涂的孩子,就知道家里死人了,里里外外的大人都在忙碌着,我被穿上了一身孝服,头上也系着白色的孝布,鞋子被糊上了一层白布,这让我很苦恼,因为去学校上学难免被同学投来悲悯的眼光。我倒是很喜欢头上要系的白布条,皆因一个堂姐把布条绾成花儿系在乌黑的长发上,竟也很漂亮,让我煞是羡慕,我因为爸爸不准许我留长头发,小学五年的时间,我的头发都只是比一般的小男孩的半寸略长一些,大致有两点原因:一、让我专心学习,不要总是想着带花搽粉的事情;二、防止头上长虱子。每次剪完头发,我对着镜子就发狠不想上学,最后都被我爸揪着本来就没多长的头发,推搡到学校。所以看到堂姐头上的白花儿陪着乌黑的头发,我就更怨恨爸爸让我剪头发了。可是爸爸很忙,在帮着叔叔们料理丧事,自然不能理会我还在怨恨着他。看我羡慕,堂姐也因地制宜地帮我设计了一个发型,在头顶艰难的揪起了一个小辫子,然后将白色的孝布缠上系了一个花儿,我以为自己美极了,想象中的样子跟赵雅芝版的白素贞一样。这让我在葬礼上,忘记了本应该的悲伤,而雀跃起来。

小孩子的快乐简单的很,大人们的悲伤却各种各样,葬礼上尤其明显,守灵的时候离亡人近的大多是至亲,多是女儿,儿媳一般不愿靠前,更别说远房亲戚之类。家乡风俗,灵柩要在家守够七天才能入葬,三天入殓,四爷爷的灵堂是比较朴素的,灵柩的前面就摆着一个盛满香油的碗,里面放着噙满油的、胖乎乎的灯捻,这是长明灯,从逝者咽气的那一刻就开始点着。再往前,就是纸扎,高楼大厦,青砖绿瓦,旁面是拿枪的小将。纸扎前面是灵位和供桌,桌前是一张席子,以供前来祭奠的人叩头。

每天中午或者晚上都会有街坊过来祭奠,上一些冥纸冥钱,以示对逝者的追念和祝福,往往这个时候还会在灵前跪拜叩头,男的行大礼,女的则要就地跪倒烧纸(哭),几乎不需要眼泪流出来,也或者是怕没有眼泪而显得尴尬,刚跪下,一捂脸的功夫就会有人顺势搀起,或者拍一下胳膊就能会意,哭声就嘎然而止。这时候守灵的孝子孝女们则是要陪哭的,这种哭声最为伤心,撕心裂肺,痛不欲生,闻者生悲。这时候你才知道,死去的人的死原来也是这样的让人悲痛。我有时候会被姑姑们拉进这样的哭声里,然后自己也被感染会不由自主的哭出声来,这时候还有在这边侍礼的邻居对我示意,让我劝止姑姑们哭,我就悲悲切切的站起来给哭的已经匍匐在地上的姑姑们擦泪,停灵的第二天,他们的嗓子已经哑了,眼睛四周也像充水的鱼鳔,丰盈得想要渗出水的感觉。如果没有吊唁者来的时候,大家就会蜷坐在灵柩周围,说说四爷爷的以前,往往说到有些事情,女儿们悲切,儿媳们侧目,死去的人已经释然,活着的人恩怨不减。

晚上的时候,妈妈是不让我去灵前的,说是年纪小,魂魄不稳,怕沾了邪气。我自然也是害怕的,乖乖的吃完饭就找小伙伴一起玩。也没什么好玩的,除了数星星,就是捉迷藏、晚上天黑,也没办法跳皮筋。

在出丧的前两天晚上,四爷家的叔叔们请了吹鼓手们过来表演,倒是很有趣。吹鼓手就类似于现在广泛意义上的乐队,一般有四个人组成,三男一女,一个拉二胡,一个吹笙,一个吹唢呐,晚上的表演,是没有唢呐的,大概是太过高亢,反而让灵魂不安吧,所以晚上的主场是二胡。在演唱的过程中,还会有人再客串敲鼓和敲锣,吹吹打打,一时间就很热闹。他们会唱戏、唱歌,但是无论是戏曲,还是歌曲,都会略带着悲腔。主人家会在门口为他们支上一张桌子,接一个明亮的灯泡,摆上酒菜,然后他们就开始边吃边喝边唱,积古的老人们喜欢听,老远的搬个凳子过来,或者从不远的地方弄点玉米秸秆铺在地上,既暖和又软乎,年轻人不爱这个,多数会在家里看电视,反而懒得出门,小孩子围得倒是紧,却也不是为了听唱,多是跑着玩罢了,很难听上几句,年老的人则听得泪光隐隐,问他为啥哭,他就会说夜里风凉,迷了眼睛。时而欢快,时而动情,时而高亢,时而低迷的歌声,穿透夜色,安慰着死者的灵魂,也安慰着活着的人。那二胡特有的凄婉总还是让人动容的。之前我一直不明白那些老者为什么会听得那么感动,现在终于明白了,那是彻悟,是温暖,是归宿,也是结局。人影晃动,夜色已浓,能让他们动容的,可能就是对命运结局的最后一分希望了吧。

出殡的一天是最关键的一天,也是人来人往最热闹的一天,一早就有亲戚提着篮子来祭拜,这个篮子里的东西也是有讲究的,一般篮里要放大概20几个馒头,用花巾盖好,上面再放上几块银纸,放在灵堂前的桌子上,以示对逝者的敬意。上午的时间多是亲戚拜祭,中午吃完饭,趁着吉时,就要出殡了。

等到所有的亲戚和帮忙者都祭奠完毕。抬重手们拿着孩子胳膊粗细的麻绳和坚实的杠进入停放灵柩的屋里,将灵柩绑好,这也是一个讲究的活计,一定要绑的匀实,八个抬重身上承受的重量一定得是均匀的,不然就会出现某个人身上的重量过重,棺材倾斜,是会影响逝者安稳的。抬重者必须是孔武有力的青壮年人才行,有力量,也有技巧,才能扛得起灵柩的重量。为了把八个人的心和力用到一处,这时候还需要另外一个抬重头儿的角色,主要是发号施令,平衡力量的作用,我爸就是这个角色,即使这是我四爷爷的灵柩,他一身缟素,拿着哭丧棒,还一边吼着嗓子,企图压过刚刚开始吹响的唢呐。跟在灵柩旁边的两个年轻人,一人拎着两条长条板凳,因为按照风俗,出殡的队伍要在出门的每个十字路口停一下,以供多年的邻居祭奠,还会烧很多纸钱,需要把灵柩放在板凳上。

唢呐一响,也就是灵柩起来的那一刹那,屋里的女眷一片哀恸,女儿、儿媳为第一顺序的要扶灵,身后的就是相对比较近一些的亲属、亲戚。越往后越是门比较远的。我曾在我爷爷的葬礼上经历过这种情景,灵起的那一刹那,满心的不舍和悲痛,是抑制不住的。一时间,唢呐声,哀嚎声,抬重头儿的呵斥声,屋里早有人准备好的鞭炮声,混成一种热闹的声音,让人不觉落泪。我也在棺材后的白色人群中,只是一直被大娘拿手按着头,因为我总想看看周围的情况,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说实话,出了大门,我竟然感觉不那么悲痛了,大概是被咆哮的哭声给震撼了。

在十字街口,队伍停了下来。这时候长子要摔捞盆,以替逝者免灾。农村人都更偏爱男孩,除了充当顶梁柱、传宗接代的角色,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百年以后有人摔捞盆,这对于他们很重要,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圆满。四爷爷的几个儿子已经哭得拉不起来,人归百年,似乎为的就是这声痛哭。大儿子抱着一大棵将发芽的柳树枝,涕泗横流。其他两个儿子稍微内收一些,低着头,地上湿了一大片,有鼻涕也有口水,当然也有眼泪。

送葬的队伍也是极有讲究的,最前面开路的,是吹鼓手,唢呐里吹得就是《百鸟朝凤》,吹得让人心发紧,不觉眼泪就到了腮边,这是很神奇的事情,至今还能回忆起那个声音,却找不出合适的词汇去形容它,悠扬里带着一股肆意的霸道,它似乎要侵入你的情感,无论是欢愉的,还是悲伤的,都像是从你精神世界里奔出来的一样,那么熟悉,亲切,然而还有锋利。也许,在我很老很老的时候,听到这个声音,就能找到归宿,就不会再惧怕死亡。唢呐声的高扬和笙的低沉,加上锣鼓的喧嚣,会引来很多眼里带泪的人。

吹鼓手的后面是纸扎队列,有看门护院的打手,英俊不凡,有玲珑乖巧的丫头;最重要的还有精致的高瓦大房,利于出行的步撵轿子;还有鬃毛飘飘的骏马,憨实肥壮的耕牛;晃眼的金山银山。这些彩纸斑斓,多少让活着的人心里舒心一些,到了那边,再也不要住土坯房了,也过一过高门大宅,有人伺候的舒心生活。过了几年后,一个因为不堪癌症折磨的老人从容的喝了农药,据说喝完以后竟然是含笑而死的。瞧瞧,死亡有时候对人其实是种解脱,因为生前承受的太过痛苦了。

热热闹闹的纸扎后面是灵柩。黑漆漆的灵柩,在阳光下都让人睁不开眼,上面绑着的粗绳让整个棺椁显得很小,安静、肃穆、没有灵气。后面就是匍匐在棺材边上哭泣的人们,有低低啜泣的,有边哭边数落的,有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也有蹲在地上低头画圈圈的。因为姑姑们哭得太狠,虚弱的摊在地上,我就被新增加了一个任务,就是搀扶着大姑姑,我也终于有机会站起来看清了整个场面。姑姑她使劲拍打着棺木,嘴里不停叫着“爹啊~爹啊~”,眼睛几乎没有睁开过,眼泪和鼻涕搅在一起,她似乎委屈,又极度悲伤,她抱怨着爷爷为什么走这么早,之前为什么做那些糊涂的决定,让她现在也痛不欲生。她几近昏厥,被人掐人中弄醒。后来我实在不能将她扶起来了,就只能乖乖的到了妈妈身边,做她的小拐杖。周围已经围了很多人,似乎在看一场感人的表演,小孩子在嘿嘿傻笑,穿来穿去。老人们则叹息着摇头,年轻的心软者已经眼含泪花。

终于,送葬的队伍出了村子,抬重的人有节奏地移动着灵柩,拎纸扎的人则飞跑着冲向墓地,任风冲碎那些花花绿绿的纸。其他送葬的身着白色孝服的人则三三两两集聚往墓地去,唢呐已经停了,他们只能送到村口。坟地是在田野里,坑道的边上是几个老坟,有我太爷爷的,也有我大爷爷的。抬重的人打着阳刚十足的号子,将棺木安稳的放在坟道里,新鲜的泥土充满着朝气,却注定要容纳一个死去的人。长子的第一锹土一下,其他人都开始动手掩埋,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所烧的银纸呛得人头疼,我还顾不上哭的时候,坟墓已经端端正正的打好了。新鲜的泥土,新鲜的泥土,新鲜的泥土,终会长出绿草、野花。

我突然感受到了离别,四爷爷从此就将这样长眠于此,再也不会醒来了。他再也不会赶着马车,对我说那么多话了,他的马车、他的土坯房、他做的粉条,都将去了。这是一个冷冰冰的事实,又不容人分说。

说起唢呐,原来这是一道古老的伤感。所以不忍失去,失去则痛彻全身和灵魂。

苗族乐器有管乐乐器、弦乐乐器、打击乐器。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最常用的一种簧管吹奏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乐器,由六根长短不一,内装大小不同的铜簧片的竹管开有音孔,吹奏时只需按其音孔就可产生不同音响效果,形成和音、和弦。

从吹奏形式来看,芦笙可分为四类:一类为排芦笙(也称为套芦笙);一类是由两支音阶相差两个八度的大芦笙和小芦笙组成的母子芦笙;一类是由一对音质、音量、音阶完全一致的芦笙组成的对芦笙(也称为齐奏芦笙);一类是由高中、低音阶相差各一个八度的三支芦笙和九至十五支莽筒组成的莽筒芦笙。套芦笙有两种,一种由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四支四个八度芦笙组成,长短不一,长的有丈余,短的有尺许。高音芦笙有六音,中音芦笙有三音,低音芦笙有二音,倍低音芦笙只有一个和弦伴奏音;一种由特高芦笙、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六支芦笙组成。芒筒树干挖空或楠竹做成筒,内装一根带有簧片的竹管;使用时吹奏竹管,靠筒内的共鸣和音伴奏,声音低沉宏亮,雄沉深厚。一支莽筒只有一个音,不用它独立吹奏曲调,只能起到为芦笙伴奏的作用。

萧筒:一种吹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及云南、贵州省的苗、彝、瑶族地区。用小竹制成,全长 30— 40 厘米 ,竹管上开有 5 到 7 个按音孔,吹口部分有所不同。瑶族萧筒顶端和后方开一出音孔。彝族和苗族的相似,是在萧筒的顶端堵一木塞;在木塞的后部开一出音孔。声色轻柔,用于日常娱乐生活。

芒筒:亦称 “ 芦笙筒 ” 。也有写作 “ 莽筒 ” 的。是流行于贵州、广西的苗族、侗族地区的吹奏乐器。在一根细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处安上一个簧片,然后将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做为它的共鸣筒。芒筒大的有 200 厘米 左右,小的有 40 厘米 左右。音色低沉雄浑,作低音配合芦笙齐奏。

唢呐普遍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各地,样式与汉族相同,有的地区配有大号,有五孔、六孔和八孔几种,一般有成套曲调,旋律很强。

苗族大唢呐:苗族竖吹双簧乐器。外形和汉族地区的唢呐相同,但形体硕大,音色低沉浑厚,常用于民间吹打合奏,是很有特色的低音乐器。流行于四川筠连、洪县和云南威信、彝良等苗族聚居地区。

相传 200 多年前的清代,戏曲艺人将流行于南方的小唢呐三吱子改成了中音唢呐二节子,后来又把各部位的尺寸按比例放大,才逐步发展成为现在苗族人民喜爱的大唢呐。

演奏大唢呐时,因管体较长,上轻下重,需要坐势吹奏。奏者将左腿搭在右腿上,把唢呐碗靠在左腿上。大唢呐的音域由 bB ~ B1 ,有两个八度。演奏形式分为单吹和群吹(多人一起吹奏)两种,常用于婚丧喜庆活动。每当苗家红白喜事或修盖房舍之际,民间艺人便敲锣打鼓、登门吹奏。唢呐曲调租犷、质朴,最适于表现深沉、稳健的旋律。

大唢呐由哨子、尖子、子杆和碗四部分构成,通体木制,全长约 120 厘米 。

唢呐哨用野麦子(又称油麦子)的麦杆,它的采摘和制作很有讲究,必须在野麦子含苞时进行采摘,麦杆需蒸露处理,即白天用热气蒸一次,晚上放在露天地上让露水淋一夜,但不能受雨淋。经蒸露九次后再修剪加工,方可使用。

尖子起着连接哨子和子杆的作用。予杆即唢呐杆,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空心木棍制作,杆身上开有 8 个(正 7 背 1 )圆形音孔,自下而上称为第一至第八孔。第一孔(即底孔)至杆身底端的距离与第八孔(即背孔)至杆身顶端的距离相同。

唢呐碗较大,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木质较硬的山棘子树干制作。其尺寸通常以杆底端至第四孔的高度为准,故在苗族民间艺人中流传着掩三个半眼(即把子杆放进唢呐碗里,正好看到第四孔的半个眼)的说法。如今的唢呐碗,已大部分在碗口处加上了一圈薄铜片,既增大了音响共鸣,又使音色更加深厚。

夜箫、姊妹箫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之别。五音孔夜箫有簧,音质柔和纤细,柔情,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吹奏的乐器。横笛也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七音孔之分。无簧,音质清脆响亮,也是青年男女传递感情的媒介物。

弦乐乐器

黔东南苗族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 “ 古瓢琴 ” 、二胡、月琴等几种。

“ 古瓢琴 ” 流行于丹寨县排调镇一带,是民间古老的乐器,状如半边葫芦瓢,故称 “ 古瓢琴 ” 。该琴将一泡桐木削成半边葫芦状,挖空后另削一块薄木板盖住,着两根牛筋弦,安一码头,弓为马尾丝或棕丝,一般为二至四弦,用左手按弦,右手推弓,音质流雄浑厚,为男女青年对歌时伴奏或跳舞用。

此外,还有二胡,月琴等,多用于对歌伴奏用。

打击乐器

苗族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铜鼓是苗族人民珍惜和喜爱的一种民间乐器,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形状不仅苗族各地相同且与其他民族相同,黔东南苗族铜鼓属麻江型,直径最大的约有 100cm 左右,一般为 50—— 60cm 。铜鼓制作精细,鼓面为浮雕图案,中心为日光形,边缘刻有蛙、龟、牛、马等主体装饰,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丰富多彩。打击时,常以小木桶于鼓背助音,其音质雄浑深厚,锐耳圆润,传声甚远。

木鼓:各地式样不同,大小不等,大的直径有尺许,小的只有四五寸,长约五尺,短约一尺,将树干挖空后两头蒙以牛皮而成,作为祖先的象征,无故不能乱动。

此外,皮鼓、手鼓、腰鼓等乐器经苗族千百年来的兼收并蓄和改造,已成为苗族人民的民族乐器之一。

板凳:流行于贵州苗族地区的打击乐器。板凳用坚硬的木料做成,长 20 厘米 左右,宽约 15 厘米 。演奏时,左右手各持一个,互相碰发出声音,音色清脆、响亮。

苗族代表性的传统乐器是什么? 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 、古瓢琴 、二胡、月琴

苗族的传统乐器是什么 苗族的传统乐器如下: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是民族节日中必备的乐器。而芦笙更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

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语称果董、董 果木,意为筒筒芦笙。侗语称筒卜、咚的,意为大竹筒。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

夜箫,苗语称“寥”,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是苗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它用无节的细竹管制成,管长50厘米左右,外径约11毫米,内径7毫米左右,管的下端开有4个音孔,上端为吹口,竖吹。在吹口的正面,开有一个长方形缺口,为夹簧片用的,簧片多用薄竹片或芦苇片做成。吹口的背面开有半弧形的缺口。吹奏时气流自弧形缺口进入管内,振动簧片而发音。制作夜箫时,因所用竹材长短不一,管径大小有异,所以它也有高、中、低音之分,但由于箫管细小,只能轻轻吹奏,可吹出两个八度音程。

苗族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苗族乐器有管乐乐器、弦乐乐器、打击乐器。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最常用的一种簧管吹奏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乐器,由六根长短不一,内装大小不同的铜簧片的竹管开有音孔,吹奏时只需按其音孔就可产生不同音响效果,形成和音、 。

从吹奏形式来看,芦笙可分为四类:一类为排芦笙(也称为套芦笙);一类是由两支音阶相差两个八度的大芦笙和小芦笙组成的母子芦笙;一类是由一对音质、音量、音阶完全一致的芦笙组成的对芦笙(也称为齐奏芦笙);一类是由高中、低音阶相差各一个八度的三支芦笙和九至十五支莽筒组成的莽筒芦笙。套芦笙有两种,一种由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四支四个八度芦笙组成,长短不一,长的有丈余,短的有尺许。高音芦笙有六音,中音芦笙有三音,低音芦笙有二音,倍低音芦笙只有一个 伴奏音;一种由特高芦笙、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六支芦笙组成。芒筒树干挖空或楠竹做成筒,内装一根带有簧片的竹管;使用时吹奏竹管,靠筒内的共鸣和音伴奏,声音低沉宏亮,雄沉深厚。一支莽筒只有一个音,不用它独立吹奏曲调,只能起到为芦笙伴奏的作用。

萧筒:一种吹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及云南、贵州省的苗、彝、瑶族地区。用小竹制成,全长 30― 40 厘米 ,竹管上开有 5 到 7 个按音孔,吹口部分有所不同。瑶族萧筒顶端和后方开一出音孔。彝族和苗族的相似,是在萧筒的顶端堵一木塞;在木塞的后部开一出音孔。声色轻柔,用于日常娱乐生活。

芒筒:亦称 “ 芦笙筒 ” 。也有写作 “ 莽筒 ” 的。是流行于贵州、广西的苗族、侗族地区的吹奏乐器。在一根细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处安上一个簧片,然后将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做为它的共鸣筒。芒筒大的有 200 厘米 左右,小的有 40 厘米 左右。音色低沉雄浑,作低音配合芦笙齐奏。

唢呐普遍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各地,样式与汉族相同,有的地区配有大号,有五孔、六孔和八孔几种,一般有成套曲调,旋律很强。

苗族大唢呐:苗族竖吹双簧乐器。外形和汉族地区的唢呐相同,但形体硕大,音色低沉浑厚,常用于民间吹打合奏,是很有特色的低音乐器。流行于四川筠连、洪县和云南威信、彝良等苗族聚居地区。

相传 200 多年前的清代,戏曲艺人将流行于南方的小唢呐三吱子改成了中音唢呐二节子,后来又把各部位的尺寸按比例放大,才逐步发展成为现在苗族人民喜爱的大唢呐。

演奏大唢呐时,因管体较长,上轻下重,需要坐势吹奏。奏者将左腿搭在右腿上,把唢呐碗靠在左腿上。大唢呐的音域由 bB ~ B1 ,有两个八度。演奏形式分为单吹和群吹(多人一起吹奏)两种,常用于婚丧喜庆活动。每当苗家红白喜事或修盖房舍之际,民间艺人便敲锣打鼓、登门吹奏。唢呐曲调租犷、质朴,最适于表现深沉、稳健的旋律。

大唢呐由哨子、尖子、子杆和碗四部分构成,通体木制,全长约 120 厘米 。

唢呐哨用野麦子(又称油麦子)的麦杆,它的采摘和制作很有讲究,必须在野麦子含苞时进行采摘,麦杆需蒸露处理,即白天用热气蒸一次,晚上放在露天地上让露水淋一夜,但不能受雨淋。经蒸露九次后再修剪加工,方可使用。

尖子起着连接哨子和子杆的作用。予杆即唢呐杆,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空心木棍制作,杆身上开有 8 个(正 7 背 1 )圆形音孔,自下而上称为第一至第八孔。第一孔(即底孔)至杆身底端的距离与第八孔(即背孔)至杆身顶端的距离相同。

唢呐碗较大,采用当地生长的>>

苗族的传统乐器?傣族的传统乐器是什么? 苗族: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二胡,月琴等等。

傣族:毕,玎

其他的就不知到了

小数民族传统乐器 笙:汉族

马头琴

专业制琴师恩和近20年的制琴经验,多年专门研究马头琴发声原理及雕刻艺术,积累丰富的制琴,调琴技术,他所制做的马头

琴做工精细,声音醇厚,有真正草原的风格,适合各种场所的演出。他的马头琴销往国内外,深得用户的青睐。他多年搜集各种马头琴教学材料、演奏法、马头琴曲

谱提供给马头琴使用者或初学者为大家提供了学马头琴的方便条件。

在蒙古民族音乐文化的百花园中,马头琴巧夺天工、光彩夺目。当您接触到深情委婉的马 头琴,自然会被她纯美的音色及草原风格的演奏所吸引,领悟到蒙古民族勤劳、朴实的品格。

头琴,蒙古人称之为莫琳胡儿,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也具有构造精细、

携带方便的特点:一棵高傲的马头挺立在上方,细长的琴杆连着梯形的共鸣箱,两支弦轴分立

在马头的左右,紧拉着两根琴弦,还有一把与琴体分离的琴弓。正面看去琴体犹如一匹马变了 形的半身像。

马头琴的音色纯朴、浑厚,极贴近人声。演奏时采用坐势,将共鸣箱夹在两腿之间。早期

的马头琴主要担当史诗说唱及民歌的伴奏,一首民歌就是一支马头琴曲,人声起便可琴声合,

尤其是同蒙古民族的乌尔图道(即长调民歌)相结合,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随着社会的发 展,马头琴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芦笙是苗族的主要乐器,用竹管制成,大小不一。芦笙是古老的簧管乐器,约有两

千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南方各少数民族,其中以苗、侗族最盛。芦笙虽由葫芦笙演变而

来,但外形与笙已不相似,它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筒构成。笙斗用杉木或梧桐木

刳空后制成,形体较长,细端为吹口,中间开有安装整管的洞眼。传统的芦笙,笙管只

6根,用长短不同的白枯竹制成,分两排垂直 共鸣箱中,在每根空管靠近笙斗处,

开有1个按音孔,在管的上端开有一个出音孔, 共鸣箱的笙管内镶有铜质簧片。吹奏

时,气流从吹口进入,振动簧片,通过手指按孔而发音,音色清晰悦耳,兼有簧、管两 种音质,在某种程度上又接近于西洋水管乐器的音色。

芦笙与笙、葫芦笙的显著不同 点是,在笙管上端的出音孔处,套有竹制的共鸣筒或共鸣器,或用竹蔑片摺成三角形小

喇叭,它起着良好的共鸣作用,使音量扩大,音响宏亮,音色优美动听。

葫芦丝、巴乌都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

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

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

,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维妙维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

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

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

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 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

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 、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三弦源于古时的弦鼗,元朝时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 三弦的构造较简单,可分为

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由琴头、弦轴、山口、琴杆、鼓框、皮膜、琴马和琴弦等组 成,有些加装转调移位山口。琴头多呈铲形,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一般都嵌有骨花或雕

出纹饰,中间开出弦槽,槽侧开有弦轴孔,三个弦轴置于琴头两侧。琴杆为半圆形的 柱状体,平滑的表面是三弦的指板,上端胶有山口,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中,三弦最显

著的特征是琴杆无品格。 >>

苗族的乐器有哪些 苗族乐器有管乐乐器、弦乐乐器、打击乐器。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最常用的一种簧管吹奏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乐器,由六根长短不一,内装大小不同的铜簧片的竹管开有音孔,吹奏时只需按其音孔就可产生不同音响效果,形成和音、 。

从吹奏形式来看,芦笙可分为四类:一类为排芦笙(也称为套芦笙);一类是由两支音阶相差两个八度的大芦笙和小芦笙组成的母子芦笙;一类是由一对音质、音量、音阶完全一致的芦笙组成的对芦笙(也称为齐奏芦笙);一类是由高中、低音阶相差各一个八度的三支芦笙和九至十五支莽筒组成的莽筒芦笙。套芦笙有两种,一种由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四支四个八度芦笙组成,长短不一,长的有丈余,短的有尺许。高音芦笙有六音,中音芦笙有三音,低音芦笙有二音,倍低音芦笙只有一个 伴奏音;一种由特高芦笙、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六支芦笙组成。芒筒树干挖空或楠竹做成筒,内装一根带有簧片的竹管;使用时吹奏竹管,靠筒内的共鸣和音伴奏,声音低沉宏亮,雄沉深厚。一支莽筒只有一个音,不用它独立吹奏曲调,只能起到为芦笙伴奏的作用。

萧筒:一种吹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及云南、贵州省的苗、彝、瑶族地区。用小竹制成,全长 30― 40 厘米 ,竹管上开有 5 到 7 个按音孔,吹口部分有所不同。瑶族萧筒顶端和后方开一出音孔。彝族和苗族的相似,是在萧筒的顶端堵一木塞;在木塞的后部开一出音孔。声色轻柔,用于日常娱乐生活。

芒筒:亦称 “ 芦笙筒 ” 。也有写作 “ 莽筒 ” 的。是流行于贵州、广西的苗族、侗族地区的吹奏乐器。在一根细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处安上一个簧片,然后将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做为它的共鸣筒。芒筒大的有 200 厘米 左右,小的有 40 厘米 左右。音色低沉雄浑,作低音配合芦笙齐奏。

唢呐普遍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各地,样式与汉族相同,有的地区配有大号,有五孔、六孔和八孔几种,一般有成套曲调,旋律很强。

苗族大唢呐:苗族竖吹双簧乐器。外形和汉族地区的唢呐相同,但形体硕大,音色低沉浑厚,常用于民间吹打合奏,是很有特色的低音乐器。流行于四川筠连、洪县和云南威信、彝良等苗族聚居地区。

相传 200 多年前的清代,戏曲艺人将流行于南方的小唢呐三吱子改成了中音唢呐二节子,后来又把各部位的尺寸按比例放大,才逐步发展成为现在苗族人民喜爱的大唢呐。

演奏大唢呐时,因管体较长,上轻下重,需要坐势吹奏。奏者将左腿搭在右腿上,把唢呐碗靠在左腿上。大唢呐的音域由 bB ~ B1 ,有两个八度。演奏形式分为单吹和群吹(多人一起吹奏)两种,常用于婚丧喜庆活动。每当苗家红白喜事或修盖房舍之际,民间艺人便敲锣打鼓、登门吹奏。唢呐曲调租犷、质朴,最适于表现深沉、稳健的旋律。

大唢呐由哨子、尖子、子杆和碗四部分构成,通体木制,全长约 120 厘米 。

唢呐哨用野麦子(又称油麦子)的麦杆,它的采摘和制作很有讲究,必须在野麦子含苞时进行采摘,麦杆需蒸露处理,即白天用热气蒸一次,晚上放在露天地上让露水淋一夜,但不能受雨淋。经蒸露九次后再修剪加工,方可使用。

尖子起着连接哨子和子杆的作用。予杆即唢呐杆,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空心木棍制作,杆身上开有 8 个(正 7 背 1 )圆形音孔,自下而上称为第一至第八孔。第一孔(即底孔)至杆身底端的距离与第八孔(即背孔)至杆身顶端的距离相同。

唢呐碗较大,采用当地生长的>>

56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笙:汉族

马头琴

专业制琴师恩和近20年的制琴经验,多年专门研究马头琴发声原理及雕刻艺术,积累丰富的制琴,调琴技术,他所制做的马头琴做工精细,声音醇厚,有真正草原的风格,适合各种场所的演出。他的马头琴销往国内外,深得用户的青睐。他多年搜集各种马头琴教学材料、演奏法、马头琴曲谱提供给马头琴使用者或初学者为大家提供了学马头琴的方便条件。

在蒙古民族音乐文化的百花园中,马头琴巧夺天工、光彩夺目。当您接触到深情委婉的马 头琴,自然会被她纯美的音色及草原风格的演奏所吸引,领悟到蒙古民族勤劳、朴实的品格。

马头琴,蒙古人称之为莫琳胡儿,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也具有构造精细、 携带方便的特点:一棵高傲的马头挺立在上方,细长的琴杆连着梯形的共鸣箱,两支弦轴分立 在马头的左右,紧拉着两根琴弦,还有一把与琴体分离的琴弓。正面看去琴体犹如一匹马变了 形的半身像。 马头琴的音色纯朴、浑厚,极贴近人声。演奏时采用坐势,将共鸣箱夹在两腿之间。早期 的马头琴主要担当史诗说唱及民歌的伴奏,一首民歌就是一支马头琴曲,人声起便可琴声合, 尤其是同蒙古民族的乌尔图道(即长调民歌)相结合,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随着社会的发 展,马头琴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芦笙是苗族的主要乐器,用竹管制成,大小不一。芦笙是古老的簧管乐器,约有两

千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南方各少数民族,其中以苗、侗族最盛。芦笙虽由葫芦笙演变而

来,但外形与笙已不相似,它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筒构成。笙斗用杉木或梧桐木

刳空后制成,形体较长,细端为吹口,中间开有安装整管的洞眼。传统的芦笙,笙管只

有6根,用长短不同的白枯竹制成,分两排垂直 共鸣箱中,在每根空管靠近笙斗处, 开有1个按音孔,在管的上端开有一个出音孔, 共鸣箱的笙管内镶有铜质簧片。吹奏 时,气流从吹口进入,振动簧片,通过手指按孔而发音,音色清晰悦耳,兼有簧、管两 种音质,在某种程度上又接近于西洋水管乐器的音色。 芦笙与笙、葫芦笙的显著不同 点是,在笙管上端的出音孔处,套有竹制的共鸣筒或共鸣器,或用竹蔑片摺成三角形小 喇叭,它起着良好的共鸣作用,使音量扩大,音响宏亮,音色优美动听。

葫芦丝、巴乌都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

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 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 ,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维妙维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 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

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 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 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 、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三弦源于古时的弦鼗,元朝时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 三弦的构造较简单,可分为

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由琴头、弦轴、山口、琴杆、鼓框、皮膜、琴马和琴弦等组 成,有些加装转调移位山口。琴头多呈铲形,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一般都嵌有骨花或雕

出纹饰,中间开出弦槽,槽侧开有弦轴孔,三个弦轴置于琴头两侧。琴杆为半圆形的 柱状体,平滑的表面是三弦的指板,上端胶有山口,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中,三弦最显

著的特征是琴杆无品格。 琴鼓又叫鼓子或鼓头,是三弦的共鸣箱,鼓>>

傣族的传统乐器 葫芦丝

中国古代乐器有哪些? 我国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河南殷墟出土的乐器和甲骨文字,证明了在三千多年前的远古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创造了钟、磬、鼓、铃等十二种乐器,到了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二二一年的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乐器的种类已增加到八十多种。

我国的古代乐器根据制作使用的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瓠、竹八类,称之为“八音”。

金:如编钟、、铙

石:如编磬

土:如埙

革:如鼓

丝:如琴、瑟

木:如恰

匏:如笙、竽

竹:如箫、笛、管、篪

中国古代有多少种乐器? 乐器

开放分类: 音乐、钢琴、吉他、古筝、提琴

――民 族 乐 器――

民族乐器分为四类: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还有弦鸣乐器。

一、体鸣乐器

(1)敲击体鸣乐器:叮咚、木棍琴、韵板、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单打、锣、铜鼓、三角铁、木鱼、广东版、木琴、铝板琴,等等。

(2)互击体鸣乐器:棒棒、铜镜、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头钹、二钹、小钹、铙、大铙、钗、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铃、腰铃、阔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击体鸣乐器:乐杵、竹捣筒、竹筒、瑶族竹筒、阿嘎、,等等。

(4)摇击体鸣乐器:连厢棍、萨巴依、热巴铃、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

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等等。

(5)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蹈到、铁簧、锡伯族铁簧,等等。

二、膜鸣乐器

(1)棰击膜鸣乐器:大鼓、排鼓、壮族的种劳、瑶族大鼓、水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拢、赠疆、瑶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猪嘴鼓、姜鼓、战鼓、扁鼓、八音鼓、书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环鼓、抬鼓、达玛、纳格拉、达玛如、建鼓、神鼓、那额、达布尔、竹鼓,等等排鼓。

(2)拍击膜鸣乐器:夏尔巴鼓、八角鼓、铃鼓、达卜、黄泥鼓、长鼓、光亚、光吞,等等。

(3)混合击膜鸣乐器:手鼓(俗称蛇皮鼓)、圆鼓、边鼓、双面鼓、杖鼓、蜂鼓、汪都 ,等等。

三、气鸣乐器

(1)唇振气鸣乐器:牛角、铜角、刚洞、海螺、鹿笛、长号、筒钦、筒、布巴,等等。

(2)嗓振气鸣乐器:合欢箫,等等。

(3)边棱气鸣乐器:胡笳、壮笛、乃依、横笛、排萧、短箫、筒箫、鼻箫、斯布斯额、鹰笛、

骨笛、吐任、直通箫、布利亚、巴葛丢冬、列都、笛朽篥、库洛、双管鼻笛、扎令、阿乌、笛老挪、泥哇呜、狍哨、口笛、埙,等等。

(4)吹口气鸣乐器:夜箫、侗笛、塞箫、奖、瓦格洛、雄林、苏奈依、嘟噜、低音嘟噜、太平箫、嘎嗦、五月箫、筚箫、筚笋、勒绒、姊妹箫、双管侗笛、波晓呼、决篥杰,等等。

(5)单簧气鸣乐器:巴乌、筚、筚相、苗笛、芒筒、竹叶笛、马布、筚鲁、寸笛、咚咚亏、笔管、大嘀珑、筚多喝、波芦、筚建、利列、利罗、笛列、筚尔、筚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双管巴乌、双管筚朗叨、筚总、决列、双管竹叶笛、双管马布、菲察克、筚达、葫芦丝、芦笙、排笙、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木叶,等等。

(6)双簧气鸣乐器:巴拉曼、波伯、细筚篥、小闷笛、苏尔奈、长唢呐、嘉令、波列、苗族唢呐、白族唢呐、彝族唢呐、拜、勒尤・勒浪、洞巴、阔诗乃依、双筚篥、长积、双管闷笛、 、双勒浪,等等。

四、弦鸣乐器

(1)打击弦鸣乐器:扬琴、竹筒琴、竹琴、锵,等等。

(2)弹拨弦鸣乐器:古筝、柳琴、阮(大阮、中阮、小阮)、古琴、蝶筝、玄琴、伽琴、雅托噶、五弦琴、独弦琴、五弦琵琶、纳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兹、苏古笃、扎木年、弹布尔、赛依吐尔、碧约牛腿琴、独它尔、喀什热瓦普、多朗热瓦普、热瓦普、巴朗孜库木、库木日依、阿肯东布拉、乐队东布拉、月琴、贵州咸宁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龙头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僳僳三弦、赛玎、壮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竖箜篌、凤首箜篌、双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转调箜篌、卡龙、弓琴、达比亚、傣玎、托甫秀尔、东布尔、菲特克呐、三线琴,等等。

(3)弓拉弦鸣乐器:二胡、中胡、老胡、高胡、京胡、板胡、马头琴、b尼、牙筝、塔>>

1、现代信息传递方式故事

灯塔

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信号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钟楼矗立着。那时人们在灯塔里燃烧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国王托来美二世菲莱戴尔夫之命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对面的法罗斯岛上修筑灯塔,高达85米,日夜燃烧木材,以火焰和烟柱作为助航的标志。

法罗斯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1302年毁于地震。9世纪初,法国在吉伦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灯塔,至今已两次重建,现存的建于1611年。

在古老的灯塔中,意大利的莱戈恩灯塔至今仍在使用。这座灯塔是建于1304年,用石头砌成,高50米。美国第一座灯塔是建于1716年的波士顿灯塔。

此后,1823年建成透镜灯塔,1858年建成电力灯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软地基上建造灯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气体闪光灯塔。1850年,全世界仅有灯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发光航标在内,灯塔总数已超过55000座。

2、古代信息传递故事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

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

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

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扩展资料:

1、塔身

灯塔由灯具与塔身构成。塔身可由各种建筑材料构筑,主要是要适应和抵抗风浪等恶劣的自然条件,以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塔身高度要适应灯光射程要求。

灯具是由发光器和光辐射器两个基本部分构成。现代灯塔的发光能源主要采用电力,发光器的发光体中。

心位于聚光透镜的焦点,光源辐射出呈球面的光通过聚光透镜成为有一定扩散角的平行光束。灯塔的射程可达30海里左右,光的强度可达数亿烛光。灯光有闪光、定光和明暗光等。光色有红、白或绿、白。通常以红、绿光表示光弧内有障碍物。

以前的灯塔由于是火光点燃,所以象征着希望。

2、鸿雁传书

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

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参加,赛距约400华里。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国外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530年,当时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

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吹唢呐是风俗,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唢呐:唢呐是民间乐器,方便、经济、实用,古代穷人都买得起,另外比较经济的还有笛子、箫、二胡,而这几种乐器只有二胡和唢呐的声音可以体现悲伤的心情,但是下葬时二胡不方便在行走时演奏,所以只有唢呐最合,而且唢呐可以表现死者家属悲壮、悲愤、和悲伤。

丧礼曲:传统的有“打墓调”,“寡妇上坟”。

  是乐器,用来吹的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称海笛。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编辑本段简介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Surna音译),在西晋时期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唢呐演奏的绘画,最晚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也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编辑本段历史起源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 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中国普遍应用。明代武将戚继光(1527~1587)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较详细的记载见于明王圻编《三才图会》(1607年刊): 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明朝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今天唢呐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中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广为流行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据历史资料考查,唢呐流传于波斯,金元时期传入中国。根据文字记载,明正德穴公元1506—1521雪年间,王西楼所作词中就有这样一句:“唢呐唆哪,曲儿小,腔儿大。”明代弘治间,朝鲜修篆的《乐学轨范》中写道:“唢呐制与喇叭……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在明代又将唢呐编入《回部乐》中,称“苏尔奈”。中国有20多个民族流行唢呐,流行地区不同,其称呼也各不相同:汉族现有唢呐、大笛、海笛、喇叭、叽呐、乌拉哇、暖子、梨花等多种名称,而明、清时期有苏尔奈、得梨、号笛、金口角、聂兜姜等叫法:维吾尔族称苏奈尔、黎族称抹轰、拜来、宰乃、沙喇等,蒙古族称荜什库尔、那仁荜篥格等等。 然而唢呐又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流布于亚、非、欧三大洲的30多个国家,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称谓:东北亚的日本称茶留米罗;朝鲜、韩国则称太平萧;东南亚诸国称沙喇沙鲁呐;中亚的达吉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国称祖尔奈或素尔奈;唢呐南亚的伊朗、印度、阿富汗等国家分别称锁钠、沙呐、祖尔呐;西亚的阿曼、科威特、叙利亚等国称斯勒依;北非的埃及、阿尔及里亚等国分别称米兹玛尔、祖尔呐、祖喀呐;而欧洲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称苏尔勒,俄罗斯称祖尔呐等等。而唢呐则是近代的统一称呼。

  编辑本段音域音色

  D调高音唢呐用高音谱表按实际音高记谱。它的总音域为a(1)-b(3),乐队中的常用音域为a(1)-d(3)。 唢呐的中、低音区音色豪放、刚劲,各种技巧都易于发挥,非常富有表现力;高音区紧张而尖锐,在乐队中应用要谨慎。

  编辑本段沁阳唢呐

  沁阳唢呐属木制双簧管乐器,它的音量大,音质明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调。 1606年,沁阳人乐圣朱载堉用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十二平均律,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相为宫”难题,并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三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朱载堉还担当沁阳唢呐演奏的领班人,他在九峰寺创建了“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在朱载堉的影响下,怀庆府一带的唢呐班逐渐增多,明末清初时的“同乐会”、“贾家班”,清至民国时的“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在当地影响很大。沁阳流传着“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俗语。沁阳境内的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两派演奏风格各有不同。 唢呐于金、元时代传入我国。 唢呐:俗称“喇叭”。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编辑本段特色

  传统唢呐的管身一共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姆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惯用手不同者可换左右),以控制音高。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 传统唢呐按音域及乐器大小可区分为小唢呐(又称海笛)、一般高音唢呐,以及大唢呐,但其中又可分为各种调性的唢呐(例如G调小唢呐、F调小唢呐、D调高音唢呐、C调高音唢呐、G调大唢呐等等),所谓的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一般而言,传统唢呐的常用音域为十七度音,以最常用的D调高音唢呐而言。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尔使用,但很难吹出) 现代改良的加键唢呐,一般可分为,加键高音唢呐、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其特色为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稳定音准。因各地区、各制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见的加键中音唢呐而音,常用音域一般为十八度音。 唢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这使得一方面唢呐的音准控制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则使得其音色音量的变化大,且可藉由音高的控制,作出很圆满的滑音,这些都使得唢呐成为表现力很强的乐器。而哨子的调整工夫,也因此成为唢呐演奏者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除了哨子状况的好坏会影响省力与否及音准之外,视不同的曲子及音色需求,也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作哨子的细微调整。

  编辑本段戏曲伴奏

  唢呐是明清以来传统中国民间经常使用的乐器,其出现的场合如下: (一)戏曲伴奏:许多中国戏曲的伴奏中都会用到唢呐,尤其是中国北方、西南方的剧种为然,而在清代中叶以后最广为流行的京剧中也有少数的戏会用到唢呐。 (二)鼓吹乐、吹打乐等器乐演出:其中鼓吹乐是指以唢呐等管为主奏打击乐伴奏的演出方式,最有名的乐种是山东鼓吹,吹打乐则是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一同的演出,比较有名的乐种如像是十番锣鼓、浙东锣鼓等。这类器乐的演出多在各种节日或地方集市时出现。 (三)民间歌舞乐: 用于歌舞的伴奏之用,例如南方的采茶歌舞,北方的秧歌(又称社火) 常用在节日及丰收等场合。 (四)其他类型器乐曲: 如潮州音乐、北管音乐,客家汉乐、 还有广东音乐的少数曲目。这些音乐一般是以室内演出的形式出现,但其中北管音乐经常出现在室外的各种婚丧喜庆的场合。 (五)宫庭用乐: 包括以仪式为主的雅乐以及用于军队或表达皇帝气势用的鼓吹乐之中,都用到唢呐类的乐器。(但有些宫庭乐的乐器名称很难区分是属于唢呐类还是号角类的乐器)

  编辑本段改革与运用

  近现代以来,中国音乐发展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在音乐形式内容以及乐器上都有所改革,唢呐也受到影响。 (一)民族乐团(国乐团)中的地位:近代中国模仿西方的交响乐团而成立了 民族乐团, 但在中国传统乐器中,铜管乐器较为缺乏,在写曲子时,将原本是木管乐的唢呐,担负起类似交响乐团中铜管乐的角色,因此唢呐多用于雄壮需要气势的曲段。而由于传统唢呐音域较小(尤其缺乏中低音域),且半音等音准难以控制,因此模仿了双簧管等乐器的按键,发展出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乐器,以弥补管民族乐团中中低音声部的不足。 (二)独奏曲的发展: 唢呐特殊的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相较于在乐团中合奏,更适合于独奏。 近现代的乐器改革者,首先从传统民间的器乐的曲子改编。其中最有名的唢呐音乐家是任同祥,他在1950年代开始,由山东鼓吹的唢呐曲目中,改编了许多独奏乐曲,其中最有名的曲子是《百鸟朝凤》,曲子中以唢呐模仿多种鸟鸣的声音。其后,许多出生于民间的唢呐演奏者,也纷纷从事新的独奏曲的改编创作。1990年代以后也逐渐出现大型的协奏曲,如关乃忠所写的《花木兰》协奏曲(吸收了豫剧音乐)等。

  编辑本段民间唢呐

  人们婚丧嫁娶,操办红白喜事的礼仪由来已久,早成为民间传统的一大习俗,尤其在农村广为盛行。那些陈旧的仪式,古老的民情,不知延续了多少年,让人追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老百姓有句俗话:婚事乃人生之大事,该喜该贺,即便是白事也要权当红事办,热闹气氛不能少。因此,当年的唢呐匠、鼓乐手十分走俏吃香。远的不说,南充城的一伙唢呐艺人就红火过好一阵子。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例,城郊的农村人家,凡逢年过节操办喜事,谁家都想图个闹热,争

  面子,讲排场,请来唢呐匠和鼓乐手,吹吹打打送嫁妆、跟花轿、闹洞房,以及喝喜酒、回娘家等一系列喜庆娱乐活动,少则也要闹上十来天。操办丧事的风俗习惯更多,倘若祭奠长辈,铺排场面更不亚于红事。无论吊丧、送丧,都不离锣鼓吹打。更有甚者,请来戏班、打玩友、唱孝歌,亲朋好友陪同艺人们通宵达旦。 提起民间唢呐,年长的艺人们常有“胡琴三担米,唢呐子一早晨”的说法。其实,民间唢呐跟其它民族乐器一样,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况且,民间唢呐曲牌数以百计,即便是流传甚广且常用的曲牌也足够吹鼓手操练三年五载。吹鼓手是民间的习惯称呼,其实他是唢呐匠与鼓乐手的合称。他们由社会业余器乐爱好者组成,也有民间艺人参与。凡有人请,只须邀约5人(吹唢呐2人,敲锣鼓3人)短暂合伙,因此吹打水平参差不齐。譬如在民俗文化“跟花轿”的礼仪中,有的唢呐艺人吹的《蚂蚁上树》、《南瓜花》、《伴妆台》等曲牌 ,一听那口风与技巧,便知是祖传老手。但敲打背鼓、镲子、铛铛锣的伙计,则多数是操练过三五天的半罐水,只图锣鼓敲得响,跟着唢呐节奏走,并无多大技巧可

  言。要说办丧事那三吹三打的仪式中,民间唢呐可谓是独擅胜场。大凡鼓锣一响,三吹唢呐曲牌《普庵咒》、《水落音》、《将军令》必不可少。用他们的行话说,能驾驭此套曲牌的唢呐艺人,无一不会师传的换气功夫。相比之下,在祭奠、送丧等仪式中,唢呐所吹的哀乐曲牌《闹山河》、《哭皇天》就显得简而无华。 时代在变革。如今,操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各有所好:礼车游城、旅行结婚、集体婚礼、植树吊唁、孝歌仪式等等。不过,在偏远山村的农家人依旧眷恋着传统的习俗,甚至把“抬花轿、送新娘”礼仪视为一项古为今用的娱乐活动,别具一格地搬进了城市,吹吹打打,披红挂彩,让群众一睹民俗文化之风采。 唢呐曲谱

  唢呐曲谱: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 一枝花;小开门;小放牛;喜庆丰收;十八板;山坡羊;六字开门;啦呱(二重奏);哈哈腔;凤阳歌绞八板;百鸟朝凤;婚礼曲;二人转牌子曲;普天乐;百鸟朝凤;欢庆胜利(协奏曲);二人转牌子曲;一枝花;大得胜(吹打乐);抬花轿;十样景(二重奏);天府好;庆丰收;塔塔尔舞曲;小放牛;龙腾虎跃(吹打乐);河北梆子腔;喜庆丰收;丰收;小开门;送新娘。 客家唢呐 客家唢呐手

  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鼓手举于道 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客家唢呐分悲调和喜调,喜调轻快、欢乐,吹奏时激昂嘹亮、和谐悦耳;悲调深沉、低吟、委婉幽怨。在民间,唢呐有着深厚的根基,一般百姓家举办婚丧寿庆、乔迁新居、过年过节时都要请几个唢呐手来庆贺热闹一番,发展到今天,送子参军,开张剪彩也要请唢呐乐队。 周家班唢呐 周家唢呐代表人物第三代传人管乐大师周正玉

  周家班即周家吹打班,民间又称[芗疫锬臶唷⒅芗夜睦职唷⒉ち掷�龋�且月浠г诎不樟殍狄��ち执宓闹泄�芾执笫χ苷�竦戎苁献迦宋�质殖稍钡闹泄�窦淅职唷V芗野嘧郧迥┐词家岳捶⒄沟较衷冢�汛�屑易辶����00多年沧桑。目前, 男女老幼乐手共计100余人,横跨苏鲁皖浙,享誉民间海外。 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吹奏技法

  唢呐不是个复杂的乐器,它

葬礼与唢呐

无意间被因为希望增加《百鸟朝凤》的排片而下跪的新闻刷屏,有骂声,说是道德绑架;有可怜之声,说是有情怀,但是不合时宜;唯独缺少支持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