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陈的古代名人有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9浏览:2收藏

姓陈的古代名人有谁,第1张

1、陈胜,字涉,阳城( 今河南登封市东南   ,一说今河南商水县西南)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联合吴广率领戍卒发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起义,成为反抗暴秦起义的先驱;占据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为车夫庄贾所害,葬于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2、陈汤,字子公,汉族,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经假托圣旨,胁迫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

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在长安去世。王莽掌权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

3、陈寔,字仲躬(《陈寔碑》误作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长葛县古桥乡陈故村)人 。东汉时期官员、名士。

陈寔出身微寒,起家任都亭佐,转为督邮,迁西门亭长,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公,再辟大将军府。司空黄琼辟选人才,补闻喜县令,治理闻喜半岁;复除太丘长,后世称为“陈太丘”。

其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他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与钟皓、荀淑、韩韶合称为“颍川四长”。中平四年(187年),陈寔在家中逝世,享年八十四。谥号文范先生,葬于郎城。

4、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 

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

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5、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早年担任新喻侯萧映(梁武帝侄子)传令吏,受器重。大同十年(544年),广州兵乱,萧映被围,陈霸先一战解围,受梁武帝瞩目。次年,受任为交州司马,前往交州讨伐李贲等人。侯景之乱,陈霸先得知都城被围,立即准备赴援。

大宝三年三月,在建康摧毁侯景势力。陈霸先奉命镇守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王僧辩镇守在建康。梁承圣三年(554)九月,梁元帝被西魏所杀。陈霸先与王僧辩迎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至建康,准备称帝。承圣四年,北齐派兵南向,护送贞阳侯萧渊明即位。

九月,陈霸先在京口举兵,除去王僧辩,把萧渊明赶下台,萧方智登基称帝。陈霸先总摄梁朝军国大事,分别于绍泰元年(555)底和太平元年(556)六月,先后击溃北齐两支武装力量的大规模进犯。

后进爵为公,拜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进封义兴郡公,拜大傅;又进位相国,总百揆,加九锡,封陈公,寻进爵为王。 

-陈胜

-陈汤

-陈寔

-陈琳

-陈霸先

1、广东潮州字辈:

惠泽益千万,尚学士应光。淑德在儒修,诗书敏以求,邦家瞻硕范,平治裕鸿猷。

2、福建福州市郊卢滨洲村字辈:

天蔚日宏,世代兴隆,诗书济美,忠孝连芳,

文章启运,礼乐传家,积德为宝,作述辉明,生财有道,卿相贤良,才能俊秀。

成功可永,修善克昌。学宗孔孟,邦国时光。

3、福建顺昌榜山卢氏字辈:

甲辛生金,玉贤成德。均齐方正,安富尊荣,

文章礼乐,爵鼎冠裳,功丰绩伟,祚永泽长。

4、江西修水卢氏字辈:

崇儒重道从先进,盛德鸿才作大方,忠厚传家昌世绪,文章华国启贤良,二协懿亲为令嗣,恩培吉士佐中邦,谷贻早幸前谟永,祥发同瞻福祚长。

5、江西铜鼓县卢氏字辈:

日新全美德,礼义振人纲。道通和顺性,雍睦裕嘉祥,忠贤方晋拔,泽远庆源长。

6、浙江灵山卢氏字辈:

礼义廉能,惠爱慈谨,雅淑淳清,尊荣显耀,

谟烈鼎新,肃雍敦睦,伦叙修明,渊源昭穆。

7、河南商丘卢氏字辈:

文友新田,齐圣广渊,明允笃诚,仲肃恭懿,宣慈惠和,民庆贞祥,久卫太平。

8、江苏南京卢氏字辈:乾正仕有益,春后发大枝。

扩展资料:

据卢氏家谱记载,卢姓是我国的百家姓氏之一,排名第42名,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47%,卢姓的起源有六: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齐太公后裔孙高傒而来,以邑为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之孙高傒(人称傒公),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西周时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春秋时代,齐太公的后裔高傒食采于卢,“因邑为姓”,故其后裔姓卢也,此居卢姓主要来源之首位。

2、出自复姓改单姓为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代,齐桓公之后,有一支取卢蒲氏,后来改成姓卢;又据《魏书·氏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卢氏为卢姓,是为河南洛阳卢姓,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3、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4、出自他姓赐卢氏,据《隋书·卢太翼传》所载,隋炀帝赐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姓卢,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此支是为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卢姓。

5、出自他姓改卢姓,如祖籍河北省范阳(后望于河南省光山)的雷姓人氏在北周之初改为卢姓;唐代有三原(后望于陕西省三原)的闾姓,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

6、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参考资料来源-卢氏家谱

  苏氏系承昆吾 发源河南临漳

  三苏是文坛上的名人,关于苏姓的族谱,在苏洵族谱的后录上交代得非常清楚:“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岑胡,次曰�,为彭祖,次曰来言,为会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芈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姓,昆吾始姓已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司寇苏公者也,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

  实际上,这一段苏姓姓源考据,是可以适用于天下的苏姓的,因为,《姓纂》上关于苏姓的来源,也做了同样的介绍。《姓纂》是这样说的:“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苏忿生为周司寇,居河内、扶风、武功。汉,苏建目河内徙扶风。”

  由此可见,头一个以苏为姓的昆吾,是颛顼帝的后代,他们最初的发源地,则在今河南省临漳县的西方。到了周朝初年,官拜大司寇的苏忿生被周天子封于河内,所以这个家族也就是迁移到今为甘肃省的河内地方,继续繁荣滋长,以后子孙才逐渐遍布于各地,四川眉山那个光辉灿烂的苏家,自然也是从河内所迁移出来的。

  苏姓,真可以说是一个光耀史册的古老姓氏,从3000年前的春秋时代,便已大放光芒。大家都知道,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他之得成霸业,主要靠的是他的大夫苏从。

  苏秦,名气更加响亮,他与张仪同被称为纵横家,他提倡合纵以抗秦,结果身佩六国相印,荣宗耀祖,显赫异常。

  到了汉武帝之时,苏氏又出了一位名垂千古不朽的伟大人物,那就是三尺孩童都晓得的苏武。

  宋代的文坛,似乎是苏姓人士的天下,除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之外,尚有以文章知名,宋太宗曾御笔题赠“玉堂之署”4个字的苏易简;以及慷慨有大志,好为古文诗歌,曾佐欧阳修变文格,晚年自号“沧浪翁”,隐读以终,著有《苏学士集》传世的一代高士苏子美(舜钦)等。

  苏姓的故事

  苏姓出自己姓。古帝颛顼孙吴回,为帝喾火正,掌民事,赐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有六子,为六族,长子樊,为昆吾族,地在今河南濮阳,为己姓。夏代的第七位后名叫槐,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之地,在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苏门山),称有苏氏,有苏氏部族以苏草(即紫苏)为图腾。夏代末,有苏氏之国被灭,族人以苏为氏,四散避难。其中有一支向东南迁居于姑苏(即江苏苏州)。有一支向北迁于邺西苏城(今河北临漳西)。周灭商时,这支苏氏部族大部分又向北迁襄国的苏人亭(今河北邢台西南),后有一部分再迁苏水之滨(今河北完县境)。留在苏岭的苏族人归顺了周朝,其头领苏忿生入周朝为司寇,被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建立苏国,公元前650年被北狄攻灭。还有一支苏族人南迁今湖南梅山一带,后称为梅山蛮。宋代时再南迁,少部分混入土著,成为瑶族先人的重要一支,大部分定居两广,成为南方苏姓先民。

  苏姓分布

  江苏

  苏姓分布的重点地区。在江南地区分布着苏轼的后裔,其中苏轼长子苏迈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常州、以及常州西北的安家舍、薛家乡、新闸镇等地,约1500余人。武进的安家舍乡前舍周围的十余个村庄;薛家乡晨光村委苏家村(沿河苏家村)等村庄,有大量苏氏分布。苏轼幼子苏过的后裔分布在常州城,及城东武进洛阳、崔桥、戴溪、运村、郑陆等地,以及无锡、苏州、江阴、常熟等地,共2400余人。太仓、无锡、镇江、苏州、南京、宿迁、徐州等地区有苏氏分布。在苏北地区盐城、建湖、阜宁、响水、滨海等地分布着数千户苏姓人家,他们也是苏东坡的后裔,原居于苏州阊门,明初“洪武赶散”时随章士诚来到了“苏家咀”。“苏家咀”位于建湖附近,是江南北迁苏氏的集散地。另在宜兴元上乡毫阳村、可酉乡等均有苏氏分布。在常熟的唐市镇,珍门上仙村、周行陶舍村等也有苏姓分布。

  上海

  嘉定的苏姓有1612人,在全县的姓氏中排名第44位,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嘉西人数最多。嘉定还有满族苏姓,但其来自辽宁。金山县、崇明县也有苏姓。宝山县苏姓有100。余户,在吴淞、大场、盛桥等乡镇均有分布。南汇县主要分布在彭镇、大田、老港等乡镇。川沙县,共有苏姓宗亲1140余人。

  浙江

  温州、海宁、杭州、宁波、瑞安、玉环、苍南、平阳、泰顺等地均有苏氏分布。

  福建

  同安、晋江、安溪、南安、惠安、永定、海澄、厦门、永春、南平、闽清、泉州、福州等地,均有苏姓分布。

  广东

  潮汕地区分布有苏姓宗亲20余万,在顺德、梅州、汕尾等地都是潮汕支派,有许多已迁居海外。在普宁、海丰、潮州、怀集、罗定、顺德、南雄、东莞等地均有苏氏宗亲联谊组织。南海、佛山、阳江等地也有苏氏分布。

  海南也

  苏氏宗亲,分布在儋州,文昌等地。

  广西

  藤县、梧州、岑溪、容县、北流市、平南、蒙山、昭平等地源流扁的苏氏宗亲多是明、清时从闽、粤两省迁来。贺县、灵川、乾江、南宁、宁明、桂平、陆川等地也有苏氏。

  云南

  昆明、苍山、石屏、嵩明也有苏氏分布。

  四川和重庆

  苏姓分布较为广泛,如双流、苍溪、巴县、内江、江津、永川、三台、自贡、成都、江油、蓬溪、合江、泸州、乐山、长寿、宗庆、广安、南川、丰都、南充、铜梁、犍为、黔江、隆昌、璧山、双流、奉节等等。仁寿的洪峰、彰加、青岗、分水等乡镇都有苏姓分布。

  湖南

  津市、攸县、平江、长沙、湘阴、宁乡、桃江、浏阳等地均有苏姓分布。

  湖北

  红安、京山有苏氏分布。

  江西

  德安、崇义、永新有苏姓分布。

  安徽

  萧县周围的苏、鲁、豫、皖地区,也有苏姓分布,他们多是唐末苏检的后代。在安徽的皖南地区,也有苏姓分布,其与浙江、江苏的苏氏分布较为接近,分属眉山派和铜山派。

  河南

  苏姓的起源地和聚集地,至少有三十余个县、市都有与苏相关的地名,如苏村、苏庄、苏营、苏阁、苏桥、岗苏、苏王、苏楼、苏木、苏所、苏堤、苏班枣、苏秦村等,它们是古今苏氏族人生活轨迹的反映。太康的苏姓分布在城郊、九岗庙等乡镇。

  商丘全县有328个姓氏中有苏姓。

  鹿邑的苏姓分布在苏湾、苏庄、葡萄架等村。

  林县的城关镇等也有苏姓分布,全县的苏姓人口为 3367人。

  长葛全县206个姓中有苏姓,主要分布在苏楼、苏庄、苏菜园、东魏庄村等地。

  洛宁、新安均有苏姓。孟津的苏姓分布在老城村等地。

  汤阴全县231个姓氏中,苏姓共777人,其中北 大街的苏姓出有不少人才。

  夏邑的477个姓氏中有苏姓,也有苏庄。扶沟的279个姓氏中有苏姓,汴寨村等有苏姓分布。

  光山槐店乡苏上湾村、朱湾村也有苏姓分布。陕县的前史村、苏村等有苏姓。淅川的180余个姓氏中有苏姓。

  鄢陵的231个姓氏中有苏姓。

  虞城的328个姓氏中有苏姓,并有回族苏姓。商水 281个姓氏中有苏姓,分布在邓城乡白蛇岗等村。

  西华249个姓氏中有苏姓。

  新县的272个姓氏中有苏姓。浚县的337个姓氏中有苏姓,人口在一千至一万人之间。禹州的白沙南街等村有苏姓分布。

  沈丘的槐店镇苏堕等村也有苏姓。西平的302个姓氏中有苏姓。安阳县的辛店乡东招贤村也有苏姓居住。延津的

  265个姓氏中有苏姓。长垣的东赵堤、邱村等也有苏姓分布。巩义、新乡、辉县、郾城、镇平、南召、信阳、孟州、荥阳、民权、睢县、潢川、获嘉等地,也有苏姓分布。

  陕西

  扶风是苏孝慈、苏蕙的故乡,在该县苏坊村、西苏村等地,均有苏姓分布。高陵、延安、武功、华县、吴旗等也有苏姓分布。

  宁夏

  吴忠县有回族苏姓。

  甘肃

  分布在靖远等县。

  山西

  陵川、洪洞、原平、安邑以及沁水的苏山村、南郭村、杏林、苏庄等均有苏姓分布。

  山东

  淄博、莱阳、济阳、烟台、宁津、寿光、蓬莱、济宁、章丘等地有苏姓分布。

  河北

  青龙的小马七彩乡青河沿等地有苏姓分布。宣化的新堡、青羊岭、郭隆庄等都有苏姓分布。清河县共有苏姓3178人,分布于全县的19个乡镇,涉及的村庄有申花庄、西垒桥、后苏、白沟驿、侯召村、大琉璃村、何庄等。宁晋有苏家庄,文安的苑口村等地均有苏姓分布。正定苏姓历史悠久,现存苏姓人口至少有1971人,分布在南关村、固营村、店上村等地。藁城、保定、高阳、晋县、满城、唐山、故城也有苏姓分布。

  北京、天津有苏姓。

  内蒙的托克托有苏姓。

  辽宁锦州、新民、海城、锦县、沈阳、辽阳、兴城、金县、朝阳有苏姓。

  吉林伊通的新家村,有苏姓居住。

  苏氏在台湾的分布 据1978年台湾官方统计资料,其各县市共有1694个姓,苏姓列第23位,人口总计达19万余人,主要分布在高雄县、台北

  县、台北市、台南县、高雄市。在乡镇、区级,依数量分别为高雄路竹、台南善化、云林北港、台北市松山区等。

  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撰的《台湾省通志》中,专列有《人民志·氏族篇》,其中保存有许多珍贵的资料。该志依据的资料为

  1953年由台湾各市县所填报的数据汇总而成。其时全省共有

  828804户。排列前10名的大姓分别为:陈、林、黄、张、李、王、吴、蔡、刘、杨。而苏姓,位列第24位,共有9646户。苏姓在台北县1399户,在宜兰县有12户,在新竹县有563户,在苗栗县有

  417户,台中县有175户,南投县有497户,彰化县有445户,嘉义县有1271户,台南县有2281户,屏东县有171户,花莲县有

  61户,澎湖县有123户。

  介绍文件

  苏姓起源

  苏姓起源有二:

  一、为出自己(妃)姓,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周武王时,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称为苏忿生,后迁于温邑(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时,苏国被狄(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人攻灭。苏国的后裔就以国名“苏”为姓,其得姓始祖为苏忿生。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苏姓则是黄帝的直系后裔。

  传说中的黄帝既是一个部落的名称,也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字。据《国语·晋语》载,黄帝和炎帝是由古老的少典氏族中分裂出的两个胞族。黄帝及其部族,最早生活在陕西黄土高原的姬水一带,因而便形成了最古老的“姬姓”。《史记·五帝本纪》在介绍黄帝时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段文字描述了黄帝作为人文始祖的聪明大智。《帝王世纪》也说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黄帝,又称为“轩辕黄帝”,实际上是因为黄帝曾居住在“轩辕”这个地方,因以为名。轩辕黄帝是崇尚**的,这是因为这个部族生活在黄土高原,其赖以生存的大河便是黄河,而这一人群的皮肤又是黄颜色,这种“黄河、黄土、黄种人”的三位一体,使他们对“**”有了更多的偏好。黄、皇古字通用,由黄帝而衍变成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最为尊贵的帝王的专称,在历史时期**更成为皇帝独有的专色,中国古代的宫廷建筑,无论是宫室、都邑、太庙,也都由黄土筑成,成为有别于其他文明的“**文明”。至于黄帝的专号“轩辕”,《说文》段注为,曲(车舟)藩车为之轩,大车谓之辕,“轩辕”实际上指为“有篷顶的大车”。据史料记载及学界研究,早期的黄帝部族是以游牧生活为重要的内容,“轩辕”大车的发明,为这种生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运输工具,在当时的部族生活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并因此而成为黄帝及其部族的名号。另一方面,黄帝部族以龙作为图腾标志。考古发现中,龙的形象的不断变化,龙形象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实际上是黄帝部族发展壮大,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

  黄帝及其部族最早的居住地在姬水,亦即陕西省岐山县一带,后采向东发展,到达中原,并在河南新郑形成政治中心。《史记》的有关注解均有“黄帝号有熊”,“有熊,河南新郑是也。”《元和郡县图志》:“郑州新郑县,本有熊之墟。”另外,陈留(今属开封)有“黄城”、杞县有“夕卜黄”、荥阳有“黄水”、封邱有“黄池”,这些都与黄帝部族的活动有关。密县的大瑰山、临汝的崆峒山、灵宝的荆山,卢氏的熊耳山等都有黄帝活动的遗迹,反映中原地区是黄帝及其部族的重要活动地区。黄帝以中原为中心,“习用干戈”、“修德振兵”、“天下有不顺者,……从而征之”,尤其是黄帝部族与蚩尤部族在涿鹿(今属河北)大战,取得了胜利。黄帝及其部族的军事行动,加速了传说中各部族间的融合,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南达于江、东至于海、北达燕赵的内涵相近的先进文化。

  黄帝在典章政制与经济文化上也有重要的贡献。《史记》等史书记载,黄帝“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这种管理形式,应该是后世政权的雏形。黄帝的史官“仓颉作书”,“伶伦作律”、“容成造历”,“黄帝考定星历”等,黄帝时的文化成就巨大。黄帝采铜铸鼎,以玉为兵,刳木为舟,作宫室以避寒暑等。黄帝的夫人嫘祖发明了养蚕、织锦等,反映了黄帝时代的前所未有的发明创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

  传说黄帝在功成名就于荆山铸鼎后,骑龙升天。《史记·封禅书》有详细的记载,在河南灵宝,有与这则传说相关的地名与遗迹,如荆山、鼎湖、龙沟,以及黄帝庙。在陕西省黄陵县,有“桥山”,而“桥山”附近有黄帝陵,这里也就成了历代君民祭奠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圣地了。

  依照史书记载,颛顼为黄帝的孙子辈。《史记》、《帝王世纪》以及某些苏谱均有详细说明,在黄帝的25个儿子中,最早取得“姓”的名号者仅有14人,这些姓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姓,现代姓氏则是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氏”。黄帝正妃是采自西陵氏族的嫘祖,她为黄帝生下的两个儿子分别是青阳与昌意。昌意曾在“若水”一带的西南地区长期生活,并娶当地土著蜀山氏族的昌仆为妻,他们的儿子颛顼从小便在西南地区生活,后随氏族东迁到中原。

  颛顼既是古史传说中的英雄般的人物,也是当时统合天下的部族名号。学术界对颛顼的本意有着多种的理解。《论衡》中谈到的“颛顼戴干”,有的学者以民族志与考古发现相结合,解释其为原始部族时人们在头部佩饰器具从而形成的一种头部装饰,这种装饰使得其成为“扁形变头”。根据史书中将“颛顼”与“高阳”并称的现象,其含义为旭旭升起的太阳。而这种对自然的崇拜现象,在当时应是较为普遍的。

  颛顼及其部族东迁的过程,也是以颛顼为首的部落联盟形成的过程,也是史前部族融合发展的过程。颛顼在河南、山东、河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活动留下有大量的遗迹。其最重要的传说是保留在《淮南子》等书中的“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的传说,两大部族的长期征战,在史书中形成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传说,颛顼也因此而获胜,部落联盟获得了空前的扩大,并以此赢得了五帝之一的赞誉。

  颛顼的统治中心也在中原。史书记载,颛顼在河南许昌、杞县、淮阳等地居住。《左传》:“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帝丘在东周时为卫国的都城,其位置在今河南濮阳附近。颛顼尽管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但他的功绩主要在宗教礼仪上。《大戴礼记》对他的功绩有十分精要的概括,称赞他是很有谋略,通晓道理的人,他的行为举止符合天意与鬼神的意志,所以说他是人与神的沟通者,他所开启的由宗教对人的控制的办法,以及对社会组织结构的改造,在当时是个进步。颛顼死后,埋葬在顿丘城外,即今河南省内黄县,据说他活了98岁,颛顼之后,其部族又分裂为若干个部落。《世本》的“帝系篇”等文献,甚至在一些“苏谱”中,也有“颛顼八子”的记载。颛顼娶邹屠氏之女生苍舒、陨鼓、祷戴、大林、龙降、廷坚、仲容、叔达等8子。颛顼又娶胜奔氏之女生子称,称生卷章,卷章又名老童。

  老童及其部族,也如他的先祖那样在中原生活,但也在关中、江淮等地区生活,其遗族后来还远迁到岭南活动。老童(卷章)的部族后又发展为重黎和吴回。

  重黎这个传说时代的人物,实际是由重与黎二个部落合并而成,重黎实际上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的后裔逐渐裂变为“九黎”,并成为“黎民百姓”中的主体。重黎曾担任过帝喾时的“火正”。“火正”是传说时代掌管火源的职官,因为火的发明传说为祝融氏所为,因此“火正”又称为“祝融”,重黎因任“火正”,重黎也与祝融有了联系。火的发明,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火可以驱除野兽,使人类在与其他动物的争斗中处于优势;火可以熟食,食物成分的改变为人类智力的进步创造了条件;火可以用作耕种,“刀耕火种”的初期农业的兴起,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以看守火种,到对火神的祭祀,以至火化升天等均由祝融(火正)负责,因此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重黎受命与流落在南方的共工氏进行战斗,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帝喾以平叛不力而杀了重黎,并让重黎的弟弟吴回袭任火正祝融之职,吴回也便有了祝融氏之称。

  吴回在南方与共工氏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与他的部族也因此重返中原。《路史》、《左传》均记载,在河南郑州有“祝融之墟”,其具体地点在新郑与新密附近,即西周时期郐国所在地。吴回及其部族虽然在陕西、山西、甚至东南地区生活,但最终以中原为中心,吴回死后也埋葬在“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区。

  陆终传说是吴回的儿子。根据对其名号研究,陆终是以捕食善跳动物而著称的部落,并以此作为图腾以及首领的名字。陆终及其部族也在中原一带活动,山西的平陆、河南豫北地区的“大陆”(吴泽)等便是这种活动遗迹的反映。在豫北地区的获嘉、修武、辉县交汇处的吴泽,实际上也是当年吴回曾活动过的地区,这里与颛顼故都也相去不远,并有亲族在其附近居住,因而具有较好的生活基础。

  陆终生6子,分别是樊、惠连、(竹钱)(竹坚)、会人、辔牲、季连。其中,樊封昆吾为己姓。

  先祖昆吾公

  昆吾公是苏姓的先祖,这是诸多苏谱所公认的。樊封于昆吾,又称昆吾氏。也就是说,由陆终及部族发展衍变而来的昆吾部族,其首领亦称“昆吾氏”即苏谱上的“昆吾公”。“昆吾”的字义,《夏小正》解释为:“昆,小虫。”又称,“昆者,众也。”“小虫动也。”《说文通训定声》认为,昆吾为众虫之意,吾即音的尾语。昆吾源自陆终,二者都有“众虫”之意,一方面反映二者的图腾相近;另一方面说明其部族人口众多,兴旺发达。《国语》、《史记》都记载,昆吾为“夏伯”。

  《吕氏春秋》记载有“昆吾作陶”。《说文》及其相关著作也有“昆吾者,壶之别名。”“昆吾,圜器也。”

  昆吾氏也在中原地区活动。他们的踪迹与夏人相近,如在山西传说有夏都安邑的地方,有“昆吾亭”。河南濮阳为“颛顼之墟”,这里不仅有“昆吾台”,也有“昆吾之墟”,《竹书纪年》写道:“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于有苏。”“帝芬”,有的书中记载为“帝槐”,是夏代第8个王,属于夏代中期。

  《世本》:“苏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元和姓篡》:“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邺西苏城是也。”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苏氏出自己姓。颛顼裔孙吴回为重黎,生陆终。生樊,封于昆吾。昆吾之子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是也。”

  “有苏氏”

  “有苏氏”在商代仍有活动,其重要人物是苏妲己。《今本竹书纪年》记载,“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在《国语》一书中,也有类似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史记·殷本纪》表述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有苏氏”是商代的重要部族,但与商王室的关系并不融洽;商王室讨伐“有苏氏”,掳得了美丽的妲己,而且殷纣王十分喜爱妲己的美色。

  苏国

  苏国的建立,是苏姓历史上的大事。

  西周政权建立后,周天子对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左传》成公十一年:“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杜预注解为:“苏忿生,周武王司寇苏公也,与檀伯达俱封于河内。

  关于苏国的范围。《后汉书·郡国志》云:温,故国也,苏忿生封。”《括地志》卷二,“故温城在怀州温县西三十里,汉、晋以为县,本周司寇苏忿生之邑。”温是苏国国都,位置在今河南温县西安乐寨与招贤一带。《左传》记载,春秋前期周桓王将苏国的田地给予了郑国,这些地点有“温、原、缔、樊、隰城、攒茅、向、盟、州、陉、(阝贵)、怀。”其中,温、州、陉(邢),均在今温县境内。原、樊,在今河南济源市境内。缔、向,在今河南沁阳市境内。隰城、怀,在今河南武陟县境内。盟,在今河南孟州市境内。(阝贵),在今河南焦作市郊。攒茅,有考证为攒城与茅城,均在今河南辉县市境内。以上诸邑,很难说是苏国的全境,即便如此,也包括了今济源市与焦作市的全部,今新乡市的西部,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区。其基本上与康叔受封的卫国为邻,也应该是当时较为重要的苏国。苏国的爵位,文献中称苏国国君,有“苏公”、“苏氏”、“苏子”、“温子”等多种称呼,尽管当时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说法,据说执行时并不严格,因此,苏国可能仅为“子”爵,其首领又任司寇,称作“苏公”

  西周时期是苏国的重要发展时期,传世的青铜器著录在《三代吉金文存》一书中,其中的《史颂鼎》有长篇铭文,记载了史颂受命视察苏国,掌握并实行苏氏之法。《三代吉金文存》收录有苏国铜器《苏公簋》,这件器物铭文不长,却记述了苏、周联姻的史实。两周时期,异姓诸侯间的联姻,是密切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手段,苏女嫁与周男,一方面反映了苏国对周王室的仰慕,同时也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苏、周关系密切的标志。在三门峡虢国墓地也发现有西周晚期的苏、虢联姻的器物。虢国都上阳,位置在今三门峡市近郊,虢国虽不属于大国,但却是周文王的弟弟虢叔所封,其君主虢仲曾辅佐周夷王南征淮夷,酿成国人暴动;虢文公为周宣王时的重要卿士,在周王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门峡墓地中发现的“苏甫人”盘、匝,正是苏女远嫁虢男的反映。“苏冶妊”鼎,记载了作为苏君夫人的妊姓女子,为她的女儿远嫁他乡,而专门作器的情况。在三门峡墓地,还发现有“稣子叔”鼎、“稣貉”豆等,其铭文不长,但都可以说明,苏、虢间有着持续不断的良好关系。此外,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宽儿鼎》青铜铭文拓本中,记载了“苏公之孙宽儿”的历史史实,对研究苏国史,也有重要的帮助。青铜铭文中的“苏子叔”、“苏公子”,也都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苏国宗室的重要人物。

  《诗经·小雅》记载了苏公与暴公的史实,“苏公作是诗以绝之”。《世本》云:“暴辛公作埙,苏成公作篪(chi,持)。苏成公,平王时诸侯也。”篪是一种乐器,“管乐十孔,长尺一寸,吹孔有觜(嘴),如酸枣。”

  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的礼乐制度发生了动摇,周天子的神圣地位也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平王东迁洛邑,苏国与周都仅一河之隔,苏国成为王畿之地,其相互间的矛盾也大大加剧了。

  苏国与列国间的矛盾,首先来自于郑国。郑国是西周时期最后被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郑国的始君姬友,是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兄弟,初封在西周王畿地区的关中,“犬戎之乱”后,郑武公协助周平王东迁,并在王畿重建郑国。郑国受封的地方,原来也有一些小国,郑先后灭掉郐、虢等8个小国,在中原拥有一席之地,成为在中原有一定影响的强国。郑国势力的扩大,无形影响了周王宗室的利益,周郑交恶,并互以太子为质。平王病逝,在郑为质的太子孤因哀伤过度,不幸身亡,其子嗣位,是为桓王。桓王对郑国称霸,心有余悸,在朝中对郑不恭,引起郑国朝臣的不满,他们力主挑战王权,以观其行。这一天,郑国大将祭足率领郑国军队白玉门津渡过黄河,以向苏国借粮遭到拒绝为由,强行收割苏国已成熟的小麦,并运回郑国。其后,又到王城附近公然强抢周王宗室的稻禾。可见,在诸侯称霸的时代,苏国作为周王的亲信国,但却受到伤害。周天子并令卫、陈、蔡

  [编辑本段]姓氏:卓

  一、姓氏源流

  卓(zhuó,ㄓㄨㄛˊ)姓

  1寻根溯源 卓姓来源有三:1、据《战国策》、《姓氏考略》所载,战国时楚大夫卓滑之后,以名为氏。2、据《史记·货殖列传》所载,蜀郡卓氏,原本赵人,秦时迁入蜀之临邛,以铁冶至富。3、出自他族。今台湾土著、黎族均有此姓。

  卓氏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楚国王族的后裔。楚威王有个儿子名叫公子卓,其后代以祖字为姓,称为卓氏。根据考证,卓氏是发源于2800多年前的楚国。又据《战国策》中有卓氏是楚大夫卓滑之后这一说法。另外《姓氏考略》上提到,卓姓望出西河。古代的西河,即今山西省阳城,全国卓姓人家的老家便在这里。望族居西河郡(今山西省离石县)。

  2得姓始祖 卓滑。楚国贵族,威王(公元前三三九年——公元前三二九年在位)之裔,官居大夫之职。其为臣精明干练,为文博闻强记,据说有一次王宫失火,记载楚国始祖传承的典籍焚于大火,楚王异常震怒,欲将失职的宗正处死,而卓滑却凭自己的记忆将该章一字不落背诵出来,使楚王转怒为喜,宗正得免死刑,而卓滑亦由此而名声鹊起。卓滑之后为纪念这位博闻强记的贤者,遂以其名为氏,称卓姓,并尊卓滑为卓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1概述:卓姓在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位列百家姓第六十五位。卓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五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卓姓起源于春秋时候。当时楚国有个公子名叫卓,称为公子卓。公子卓的后代中有的以卓作为姓氏,称为卓氏,是今天卓姓最早的起源。卓氏的繁衍速度是比较迅速的。卓氏大规模地向各地播迁,大约发生于南北朝时期。晋代晋代永嘉之乱后,由中原南迁入汀州宁化石壁寨。《崇正同人族谱》介绍说:“ 晋武胡之乱,中原望族,相率南奔。粤有卓炜者,为建安刺史,后因家焉。卓姓移居广东,是为极为好的证据。

  2分布:卓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福建省、广东省、四川省、台湾省、浙江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 。

  3繁衍播迁:卓姓产生于战国时的楚国,秦破赵后,迁卓氏于蜀之临邛(今四川邛崃),后其冶铁治富,富至僮千人。其后有卓王孙,卓王孙之女便是千古流芳的卓文君。秦汉时除此支卓姓播迁外,卓滑之后亦有北迁于河南南阳与山西离石一带,后来昌盛为卓姓南阳郡望与西河郡望。东汉时南阳卓姓家世显赫,风光无比,极大的壮大了卓姓南阳郡望的声名,汉光武封卓茂为褒德侯,卓茂长子卓戎为太中大夫,次子卓崇徙封为氵凡乡侯,崇子 , 子诉,诉子隆世袭,后因卓隆无子而国除,但卓姓繁盛于南阳之情景不言而喻。三国时有吴人卓恕见诸史册,表明卓姓已繁衍于长江以南的江苏省境,后逐渐播及今安徽、浙江、湖北等南方省份。卓姓南迁至广东时间较早,大约发生在东晋时期,《崇正同人族谱》载有:“晋五胡之乱,中原望族相率南奔。粤有卓炜者,为建安刺史,后因家焉。”是为卓姓南迁广东之极好凭证。隋唐两代,卓姓广布北方的陕西、河北、山东诸省,唐末五代时,卓姓再次大规模南迁,今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均有卓姓人家。宋代时卓姓已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他们分布于今浙江瑞安、临海,福建长乐,莆田、怀安、福州、永春、建瓯,四川邛崃,成都,江苏苏州,广东南海等地。元时广东一支卓姓播迁于广西藤县。明初,山西卓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后,有两湖之卓姓入填今四川、重庆。历明清两代,卓姓逐渐播迁到了西南之云贵,东南之台湾,西北之甘宁以及东北三省等地,并有卓姓远播越南及其它东南亚国家。如今,卓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福建、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卓姓约占全国汉族卓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

  三、历史名人

  卓 茂:字子康,南阳宛人。性格宽厚仁慈,谦恭友爱。乡里的老朋友,即使品行才能与卓茂有所不同,也都真心诚意地敬爱仰慕他。起初卓茂被征召为丞相府史,奉事孔光,孔光称赞他是长者。当时卓茂曾经出行在外,有人指认他的马是自己丢失的。卓茂问道:“您丢失马多长时间了?”那人回答说:“一个月多几天啊。”卓茂拥有这马已经几年,心里知道那人弄错了,但还是默默解开马给了他,自己拉着车离去,临行回头说:“如果不是先生的马,希望您到丞相府还给我。”后来有一天,马的主人在别处找到了丢失的马,于是到丞相府送马,磕头向卓茂道歉。卓茂本性不喜欢争执就像这样。后来卓茂凭儒术被举荐为侍郎,供职于宫门之内,随又调任密县县令。他费尽心思教化地方,对待人民如同子女,总是用善行来教导大家,口中从来没有恶言恶语,官吏百姓亲近爱戴他,因而不忍心欺骗他。

  卓 敬:明代洪武进士,遇事敢言。时人有云:“国家养士三十年,唯得一卓敬。"

  卓 田:宋代文士。工小词。有《三衢买舟词》。

  卓 琮:宋代学者,字廷瑞,永春人。从陈淳游,嗜学坚苦,以积累成功。凡所讲论,能畅所授之旨。

  卓 敬:明代洪武进士,遇事敢言。时人有云:“国家养士三十年,唯得一卓敬。”

  卓文君:汉代才女,是富翁王孙的女儿。丈夫去世不久后与才子司马相如相爱私奔,相如家徒四壁,文君当垆卖酒,后终为富贵。后来司马相如想娶茂陵人女为妾,文君作一篇《白头吟》自绝,相如读后十分感动,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卓明卿:塘栖人,明万历年间任光禄署丞,40多岁回到家乡时,家族人员众多,需要扩充宅居。和卓明卿同朝为官的大学问家王世贞当时是刑部尚书,他为卓明卿作传,在《卓徵甫传》中,有这么一段:“赞曰:语云人貌荣名,其有既乎,太史公之所以致叹于郭翁伯哉。”这说的是人们赞颂卓明卿有貌有名,称他为太史公。但民间把太史误为太师。

  卓尔康:字去病,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谪常州府检校,后终于两淮盐运通判。据《明史·艺文志》载尔康《易学》五十卷,此本仅存图一卷,《图说》六卷及《说卦传》二卷,《序卦传》二卷,《杂卦传》一卷。每卷首但有“卷之”二字,而空其数,盖刻刊未竟之本也。

  卓人月:明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诗人、戏剧家,著《古今词统》十六卷,被誉为词苑功臣,可惜只活了31岁。

  卓晚春:莆田明代嘉靖年间一大奇人。他出生在醴泉里柳营村一个穷人家。三岁丧母,七岁丧父,从此成了一个苦命的孤儿。好心肠的姑母将他带到北高南渚林,扶养成人。晚春生来聪明伶俐,智力超常。虽然没上过一天私塾,却能吟诗作对;没学过一点算学,即使是千千万万之数,他竟能掐掐指头,推算如神。人称“卓小仙”。

  卓秉恬:清代有武英殿大学士卓秉恬。字静远(1781-1855),一字海帆。成都市双流人。嘉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内阁大学士,兵部、户部、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要职。任职长达50余年,在整顿吏治、水利建设、培育人才、改良政治等方面有不少建树。1840年任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时值鸦片战争开始,上疏要求严禁鸦片。1855年卒于任内,清廷赠太子太保衔。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1)南阳郡:战国时秦置郡。治所在宛县,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秦代设置,治所在宛县(即今河南南阳),辖境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

  (2)西河郡:战国时魏国初置。治所在今山西省汾阳市。相当于今天山西、陕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

  2、堂号

  褒德堂:后汉卓茂,是当时学识最渊博的人。为人宽厚、仁爱、恭敬,最初在丞相府当吏(小官),负责宫里的给事,后升密令,关心百姓像疼爱自己的儿子,举善而教(遇到好人好事就立即举出来做大家的榜样)。没用几年,把社会风气治理得很好。汉武帝升他做太傅,封褒德侯。

  此外,卓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忠孝堂”、“传经堂”、“近青堂”、“南阳堂”、“西河堂”等。

  五宗族特征

  1、卓姓当今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其源于南,而盛于南。

  2、卓姓得姓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3、卓姓人才济济,代不乏人。

  4、卓姓堂号发人深省。如忠孝堂出自宋代户部尚书卓得庆,元兵逼城,得庆与二子规、权并死于难,黄仲元铭其墓,称为忠孝父子墓,卓姓后世子孙以此为荣,遂以忠孝为堂号,以纪念这位先人。

瑶、畲、苗族蓝氏的分布

花蓝瑶自称为“龚”和“宗”,是指“山”的意思,因为在瑶族中曾有把姓“钟”姓“龚”的实例。龚又作共,乃共工氏之后共人一支融入花蓝瑶而成,宗即钟,东夷族钟氏融入花蓝瑶者。但花蓝瑶仍以蓝姓为主干,广西大瑶山住有茶山瑶、花蓝瑶、坳瑶、板瑶、山子瑶,而以花蓝瑶、正瑶、茶山瑶、滴水花蓝瑶(花蓝瑶的一支居于滴水洞)为主,他们蓄发椎结,总称长毛瑶;板瑶、山子瑶则租佃他们的山地,生活贫困,叫过山瑶。大瑶山的花蓝瑶分布的村落,据日本学者竹村卓二《瑶族的历史和文化》一书所载,有六巷、黄双、六团、罗丹、古浦、大凳、丈义、门头、犬二、平林等村寨。其中如六巷、六团、罗丹、古浦的地名,明显是骆越人居住过的地名,则花蓝瑶由湘南迁入广西金秀县大瑶山区的时间,当为宋代以后。所以,花蓝瑶白称“龚”或“穹咧”,有的认为是“住山上的人”之意,龚与穹音通,咧为尾语,计有1200多人,分为蓝、胡、侯、冯、相五大姓,以蓝姓人数最多。

金秀茶山洞的茶山瑶,又叫寨山瑶,计有九千多人,分为陶、苏、刘、金、全、田、龚、蓝、龙、莫十姓,而蓝姓人数也较多。《明史·广西土司传》谓大瑶山大藤峡“中产瑶人,蓝、胡、侯、盘四姓为渠魁。”清末有罗香团总蓝文英、六巷团总花蓝瑶蓝人扶霄。蓝趁瑶散居于凌云县之西北方土山中,所占面积甚广,人数约四、五千人。蓝靛瑶之得名者,盖以所操之职业也。土山肥沃,适于耕种,而蓝靛一物尤为该地瑶人之重要物产。蓝靛获利较其他出产厚,因而瑶人之致富,亦纯赖此。蓝靛瑶除分布于凌云县和附近的百色县以外,在越南东京北部有一万八千人,也有少数分布在缅甸的掸邦和老挝北部的会晒。越南的山由人,即山瑶人,是瑶族的一个分支,约六万五千多人,分布于广宁、海兴、河北、北太、永富、河宣、清化各省山区丘陵地带。女子的头巾、腰带、裤、裙和绑腿绝大多数用靛蓝色布做成,男子戴蓝靛色方头巾。山由人从前称为短衭僈、开裙僈,即短衭瑶、开裙瑶。

越南的青衣瑶和青番瑶,原来是清代由贵州迁去的。即贵州的青瑶或青衭瑶,主要分布在荔波、从江、榕江和黎平四县。史书上记作黑瑶,因川、滇、湘、黔一带习惯叫青色为黑色。青瑶是因服装尚青而命名的称谓,其实尚青即尚蓝,其衣服多用蓝靛染成。

据调查了解,蓝靛瑶分布很广,在云南的麻栗坡、马关、西畴、邱北、河口、屏边、金平、师宗、江城、景东、墨江、孟腊、景洪等县;广西的百色、凌云、凤山、巴马、田阳、田东、乐业等县市;越南的菜州、黄莲山、高平、河江、宣光、北太等省;老挝的丰沙里、琅勃拉邦、沙耶武里、会晒等省;泰国北部也有少量分布。广西大瑶山的花蓝瑶分布在山区中部和西南一角,他们是从贵州古州(榕江)迁来的。大致分为四路进山,一支由中平(象州县)向东北经大乐圩沿长峒河入山到长峒转入龙华;一支从中平圩向东沿滴水河到六甲、大进、丈二、六团、罗丹一带;一支从中平圩向东南沿大凳河和九十三河到大凳、王植、门头、古蒲、六巷一带,一支经平南县北的朋化山区沐陆村迁入门头。⑧蓝靛瑶实即榕江的青瑶或青衭瑶,也可说是他们的一个分支。

当然瑶族的各个分支都有蓝氏,不过是人数多少而已。瑶族早已分为盘、蓝、雷、钟几大姓氏,畲族也基本相同,所以说畲族是由瑶族分出去的一个民族,且共信仰盘瓠和狗皇,也有《过山榜》之类的迁徙歌词。

从许多史籍记载中都说瑶族中有蓝姓,如《小知录》卷三,四裔说瑶人多蓝、胡、盘、侯四姓。陈微言《南越游记》卷三说广西瑶人多胡、侯、蓝、盘四姓。王思章《增城县志》卷一瑶人和《浮山志》卷二都引屈大均《罗浮书》说,广东博罗县罗浮山瑶人,分布于苏罗、石刚之间,有上中下三瑶村,分盘、蓝、雷、钟、苟五姓。乾隆《海丰县志》正集卷下朵志、瑶蛋;也设海丰瑶人有盘、蓝、雷、钟、苟五姓。而兴宁县、长乐县(五华县)的瑶人也是这五大姓。他们后来成为畲族。罗定县有高山瑶、平地瑶和花肚瑶,_三种语言不相通,其姓为盘、蓝、雷、钟。东安县(罗浮县)瑶人也为盘、蓝、雷、钟、苟五姓。潮州山峰居有瑶壮人,分为平鬃、崎鬃两种,有盘、蓝、雷三姓。潮州这部分瑶人多分布于风凰山,后来形成为畲族。在乳源县二十四坑瑶人中有蓝坑,即多为蓝姓瑶人聚居。乐昌县瑶人二十人寨中也有蓝坑,与乳源相连,也为蓝姓瑶人聚居之地。

广西瑶人蓝氏分布很广,至今留下许多以蓝命名的地方,如平南县东北有蓝洞冲、盘古,南有蓝塘,东南有蓝洞塘。贵州北有都蓝、蓝田、盘古。藤县北有蓝田,东有蓝村。岑溪西南有盘古。蒙山南有陶蓝,西有荀蓝冲。昭平东有瑶田。贺县南有蓝寨。灵川北有蓝田。龙胜北有盘坡、盘胖、盘栗,南有瑶岭。柳江东有下蓝,南有六蓝。来宾北有炎蓝。武宣南有瑶蓝、上盘古。金秀北有蓝厂屯、瑶婆槽、盘王河,南有蓝河冲、高蓝。象州北有东古蓝。融安南有蓝洞、古蓝,东有雅瑶。柳城西有蓝洞。都安东有菁盛,西有弄青,北有蓝棠,南有贯蓝。宜山南有大蓝。罗城北有蓝家。环江西有士蓝、三千洞,北有肯蓝、根蓝、尾蓝。南丹西有八蓝、益蓝、古蓝。马山北有拉蓝,西有龙蓝、芝蓝。上林北有大蓝山、下蓝、蓝独。百色东有六蓝。田阳南有陇蓝。德保北有多蓝。靖西西有田蓝、巴蓝,东有下大蓝。平果北有大蓝,西有林蓝。等等。田东南有蓝亮。凌云南有蓝屯,北有那蓝、新蓝、上东蓝。东兰东有乾蓝。田林西有六蓝。西林西有都蓝。大新南有荷蓝。扶绥南有客蓝。龙州南有会蓝。宁明西有板蓝。武鸣北有蓝雷,东有蓝怀,蓝伟。隆林西有蓝靛沟。湖南麻阳南有蓝村,芷江南有上蓝水,沅陵东有蓝溪,怀化东北有蓝坪等。

以上许多以蓝为地名,大多曾有瑶人蓝氏居住而得名,有的虽已迁走,但仍留下了地名可供追索。

清代嘉庆时,新宁县八桐瑶瑶族地主豪绅蓝年余、蓝年顺,瑶民蓝进贤、蓝彩碧,麻林洞痒生蓝元旷(又名正樽)及二女蓝琢玉、蓝令玉与蓝再昌等起义抗清。明正统二年,广西大膝峡瑶族领袖蓝受贰和侯大狗起义。

从各地瑶族《过山榜(图、照、文)》、《评皇(王)券牒》、《盘王券牒》、《瑶人出世根底》、《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世代流传祖居来历书》、《千家洞古本书》、《千家洞木本水源》、《计开千家洞路引》等资料记载,瑶族十二姓中只有盘、雷,而全无蓝姓,可见蓝氏是后来才由蓝夷身份加入瑶族的,以后和瑶人不断通婚而成为瑶族的一个成员,但他们与其他瑶族各支的语言大不相同,可能还保持有古代蓝夷的语言成份。到明、清时代由于族人繁衍而成为瑶族的大姓,其中一部分蓝姓瑶人由于迁到潮州和韩江流域的山区,以耕畲为业,而形成为畲族,蓝氏便成畲族最大的姓氏。徐松石说:“总而言之,瑶人乃最先来的汉族,与遂人、伏牺、虞舜、商汤的部落最有关系,根据地乃在极东。”这正与蓝夷起源于山东半岛的事实相符。

闽浙一带的畲族,以来自始祖盘瓠所生的三男一女的盘、钟、蓝、雷四姓为正统。浙江之畲民,以雷、蓝、钟三姓为盛,盘、娄两姓颇衰。在景宁及其附近地区已没有盘姓氏族了。汀州(长汀)汉人有姓蓝的,可以收养蓝姓畲民的孩子,也许他们是畲民的一个汉化了的旁支,浙江畲民是从福建迁移来的。蓝姓祠堂里的香炉有六只,而雷氏、钟氏只有五只,可见畲民中蓝氏最多。景宁县敕木山瑶族蓝氏《叙事诗》说:“高辛皇帝话原真,吩咐蓝、雷三姓亲”,又说“二想三姓盘、蓝、雷”,“蓝、雷人好过来定,年冬领洒担猪边。蓝、雷三姓好结亲,都是南京一路人。”他们说是来源于广东潮州凤凰山。据敕木山蓝氏家谱说他们的祖宗是汝南郡蓝元田的后代,后迁南京再迁凤凰山。又说四姓自会稽山迁潮州九都七贤洞。有蓝光辉,封骑国侯;三祖蓝玉,安定太守;四祖蓝华,安定太守;五祖蓝思祖,博州太守;十二祖蓝春,京卫大夫;十三祖蓝有钟,镇成将军;二十一祖蓝向春,长沙都司使,二十二祖蓝贵,长沙大夫;二十六祖口,汝南郡太守。又据蓝、雷、钟三姓族谱均称:“原籍广东,后徙福建,复由福建迁至浙江处州(丽水)。”唐初,汀、漳一带的蛮僚以盘、蓝、雷为姓,信奉盘瓠图腾。唐初有峒蛮蓝奉高等起义,云霄通五庙”石柱刊有盘、蓝、雷氏字样。

盘、蓝、雷氏系陈玉铃(唐玉铃卫翊大将军陈元光)所征蛮僚。”这些洞蛮、蛮僚实即指畲人。有些史书把畲族称为瑶人或畲瑶,有的畲族也自称为瑶人或瑶家。从畲族保存的《开山公据》,(又名《抚徭券牒》)和部分瑶族的《迁徙榜牒》(又名《过山榜》)都同样载有原始图腾性质的盘瓠传说,两族的姓氏(盘、蓝、雷、钟)及民间流行的歌谣、祖图和祭祀仪式等也多与此传说有关。明代,从汀州、漳州一带迁至莆田的畲民,就向汉族地主租来棘莽丛生的荒地,开荒种蓝。几乎也和瑶族的蓝靛瑶、花蓝瑶、青瑶一样,尤以蓝氏的瑶人和畲人更富有种蓝经验,因为这种农业技术是他们的祖先传了三千多年的传统经验。宁德县闽坑村畲民蓝日绍,每种菁靛一篓,须向地主交钱一百文。清代中叶福安畲民蓝有盛、蓝奶头都以租种山地为业。明万历十七年,雷五等领导莆田、仙游“菁客”(包括畲民)起义,菁客即种蓝的畲民为主,因地租太重,被迫起来反抗。正德十一年,蓝天凤、谢志珊率赣州畲、汉人民起义。龙南蓝斌等起义。嘉靖四十二年,大埔蓝松三起义,有蓝瑶等人参加。民国时,连江县长龙乡的村苏维埃主席中有畲民蓝依三、蓝如苏、蓝礼在、蓝细珠、蓝礼寿。瑶长,万历时浙江宣平县有蓝仲贤,丽水县有蓝添生,平阳县五神洞有蓝德浙。

畲族又叫輋客,明代邝露《赤雅》说“徭名輋客,古八蛮之种,五溪以南,穷极岭海,迤逞巴蜀,蓝、胡、盘四姓,盘姓居多,皆高辛狗王之后。”谢肇制《五杂俎》说:“畲人,相传盘瓠种也,有苟、雷、蓝等五姓。”谈迁《枣林杂俎》也说:“盘瓠之余,错处于虔、漳、潮之间,以盘、蓝、雷为姓,人称之曰畲客。”《漳平县志》载:“畲客,即徭人,古盘瓠之后,在漳平三姓,曰蓝、曰雷、曰钟;随山种插,去瘠就腴,编获架茅以居,善射猎。”《龙岩县志》也说境内畲客即瑶人,“在岩者,惟蓝、雷、钟三姓。”《顺昌县志》也说县境徭人以盘、蓝、雷为姓,今县止蓝、雷二姓,俗呼畲客。福鼎县畲民,有五万余人,分蓝、雷、钟、盘、李数姓,饶平县瑶人,又名輋客,有四姓,盘、蓝、雷、钟,自谓狗王后。兴宁县瑶人有盘、蓝、雷、钟、苟,长乐县 (五华县)瑶人也同。建德县畲族也分盘、蓝、雷、钟四姓,四姓之人,皆可为婚。《广西通志》亦说“宣化瑶一名輋客,有盘、蓝、雷、钟四姓,自谓狗王后。”则瑶、畲源同,似也可通称。

我国畲族,以福建最多,故多留下许多以畲、以蓝为称的地名。如:武平南有蓝塘、坪畲、米筛畲、黄心畲,东有大蓝园。长汀南有蓝田、下蓝地、下畲。上杭南有蓝溪、蓝家渡,东有大畲。漳平北有谢畲、罗畲、百种畲,东下畲。龙岩北有郭畲、小高畲、畲背,西有洋畲,东有下经畲。华安南有官畲。南靖西有桂竹畲,北有后畲、上麻畲。云霄西有上梨畲、下梨畲。南安北有坝头畲。等等。还有汉族蓝氏融入于苗族者。如湖南城步县《蓝氏宗源》载:蓝氏之祖,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瓦厂坪人。先祖蓝光晋封为五道将军,生四子:蓝昌见、蓝昌富、蓝昌贺、蓝明。因灾害,分别迁往荆州白马县、古州、辰州、宝庆府、柳州府。蓝昌见是迁辰州的,带领周、杨十二姓人等,于正宝元年(宝元为宋仁宗年号)又往靖州,又迁蓝家岔、落溪冲野鸡寨等地,后迁入城步扶城。蓝见昌生三子:蓝广、蓝双、蓝晚。广居岩头寨,双居中排丹口,晚居枫木林,子孙分布于溪冲、罗饶、大绢一带。蓝昌贺迁广西龙胜府都乃;蓝昌明改姓秦,居扶城丹口冲秦歌湾,后又有迁高坡大地及义宁林小江。蓝昌见子孙繁衍,分布于栏牛五排初石、江头藤坪、石神冲、秦头木瓜、张家小洞、下排枫木林、洪江翁桃山口、武岗州木瓜桥等地。蓝见昌生蓝党,蓝党生蓝沐英,即沐英、改以沐为姓,佐明太祖定天下,官征南将军,封黔国公,追封黔宁王,世守云南。蓝氏有一支迁安徽定远,后蓝玉官征虏大将军,封永昌侯。这两支均为汉族。而留居于城步的蓝氏则大多融入于苗族。明嘉靖时,有蓝昌黑、蓝昌贤等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过姓氏知识,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陈姓的起源与家谱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陈氏

 分布地区

 颍川郡:秦时置郡。以颍水得名,治今河南禹县。此支陈氏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广陵郡:西汉置国,东汉改为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此支陈氏因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之后入赘于陈。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武当郡:北魏置郡,治所在湖北均县西北。这一支出自陈寔之后。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寔后裔陈忠之后。汝南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东海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新安郡:晋太康元年(208)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淳安西)。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后辖境历朝不同。庐江郡:治所在舒。

 历史来源

 陈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中,按人口计算居全国第五大的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陈姓为现代中国第五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陈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陈姓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香港、澳门及台湾都是第一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0位。

 「陈」源出

 一;出自「妫」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找到帝舜的后代胡公满「妫」姓。封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并将其女嫁给他,伺奉舜祠,其后人以国名为姓。二;鲜卑族改姓,据《魏书》所栽,南北朝时有代北三字姓侯莫陈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陈。三;古代安南(今越南)国王有姓陈。

 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商之后封于宋,夏之后封于杞,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德星堂、德聚堂:源自太丘长陈实子侄,同以孝贤闻名,当年访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岁星,岁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太史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内有贤人聚。”族人遂有以“德星”或“德聚”为堂号。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颍川、东海、汝南、河南、冯翊、下邳、武当、京兆、广陵、新安。②自立堂号:建业、映山、忠节、延庆、余庆、报本、星聚、三义、树本、燕贻、官梅、笃庆、光裕、崇义、崇本、世德、衍庆、敦睦、叙伦、地心、重华、仁耻、毓庆、世德、敦厚、奉先、聚原、传义、三和、培德、三相、义门、道荣、惇庸、双桂、徽五、绍德、怀忠、聚星、渑武、世馨堂,苏北鲁南三元堂(明洪武年间、万历年间从连云港花果山大村、当路附近迁出)。

 迁徙分布

 按区域而言,在南方地区(闽台、两广)陈姓则居于首位,占该区域人口的1057%;在长江流域地区(江浙皖赣湘鄂川黔滇)陈姓位列第四,占该区域人口的486%;在北方地区(即除南方、长江流域以外地区)陈姓则退居第七位,占该区域人口的251%。从省别来看,福建、台湾、广东、浙江等省是陈姓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陈姓占本省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401%、1221%、1052%、774%,并且在台湾、广东、浙江三省,陈姓均为本省第一大姓(福建陈姓略低于林姓,居本省第二位)。从人口总量来看,广东为当代中国陈姓第一大省,该省陈姓人口占全国陈姓总人口的比例达147%,其次为四川、福建,三省陈姓人口合计可占全国陈姓总人口的33%。注:以上数据由袁义达先生(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依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抽样资料统计,详见袁著《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统计数据不包括少数民族。

 家族名人

 陈胜:(前?~前20

姓陈的古代名人有谁

1、陈胜,字涉,阳城( 今河南登封市东南   ,一说今河南商水县西南)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