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云飞的儿子
呼延云飞是北宋呼家将第七代传人,忠孝王呼延庆次子。生卒年待考,匈奴族,并州太原人(今山西太原人)。妻子魏金红。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呼延云飞
国籍
北宋
民族
匈奴
职业
呼家将
主要成就
呼家将第七代传人
妻子
魏金红
目录
1呼家族谱
2呼家之妻
折叠编辑本段呼家族谱
折叠第一代
太保呼延晏(前赵名臣大将军)、呼延谟(前赵名臣镇东将军)
折叠第二代
呼延谟之子:靠山侯呼延寿廷(呼延琮、呼延凤、呼延廷,后周时为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凤英(呼延兰玉,女)(评书戏文中《下河东》《河东刺驾》《斩呼延寿廷》《大战白龙》《白龙关》《龙虎斗》《下河东》《边塞诗》呼延赞父亲和姑姑)
折叠第三代
呼延寿廷之子:铁鞭王靠山王呼延赞、呼延云(呼延秀英,女)(评书戏文中《白龙关》《龙虎斗》《下河东》《边塞诗》呼延赞之姐)、呼延蓉(女)(评书戏文中《真假八王》呼延赞之妹)
折叠第四代
铁鞭王靠山王呼延赞之子:靠山王敬山王双王呼延丕显(呼延得模、呼丕显、呼延显)、呼延丕达(呼必达、呼延达、呼延丕嗼)、呼延赤金(女)
折叠第五代
靠山王敬山王双王呼延丕显之子:平北王忠孝侯呼延守用(呼延守勇)、忠勇侯呼延守信
折叠第六代
(1)平北王忠孝侯呼延守用之子:忠孝王呼延庆、镇殿王呼延平、呼延登、呼延唤、呼延昭(《杨家神枪》中呼延庆兄弟)、呼延凯、呼延广、呼延寿、呼延威(后宋慈云走国全传里呼延庆的儿子)、呼延碧桃(女)、呼延梅仙(女)、呼延瑞珠(女)、呼延采鸾(女)
(2)忠勇王忠勇侯呼延守信之子:仁义王呼延明、呼延亮、呼延豹、呼延龙、定疆侯呼延兆
折叠第七代
(1)忠孝王呼延庆之子:呼延云龙(《曹家将》里呼延庆的大儿子)、震京虎呼延云飞、
呼延云威
(2)定疆侯呼延兆之子:金锤小将呼延云灵
折叠第八代
震京虎呼延云飞之子:忠孝王双锤将呼延豹、呼延傕
折叠第九代
忠孝王双锤将呼延豹之子:呼延飞龙
折叠第十代
(1)呼延飞龙之子:呼延启鹏、呼延灼
折叠第十一代
呼延灼之子:呼延钰、呼延玉英(女)
在水浒传中有的好汉都是名将的后人,比如关胜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呼延灼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其中宋朝的杨家将、呼家将更是声名显赫。
但是其实在《水浒传》中,呼家将、杨家将后人以外还有一个种家军。鲁智深早年就是在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种谔麾下从军,后来因战功升到关西五路廉访使。在后来,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镇守渭州,麾下却没有将领帮护。种谔便将鲁达调拨到渭州,让他在小种的经略府担任提辖官。种谔,种师道都是种家军的主要领导。
北宋初年,宋与西夏多次发生战争。百姓万分恐慌,不少人想迁居躲避。为抵御西夏,种世衡就挑选精壮青年数千人,训练射骑本领,西夏闻风不敢进犯,在种世衡的率领下,在较短的时间内西北边疆建起了一座抗击西夏的新屏障。 种世衡的军事指挥才干为当时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所赏识。种世衡所率领的军队时号“种家军”。种家军的创建者种世衡死后,他的8个儿子皆在军中服役。
《水浒》鲁智深中提到的那个“老种经略相公”种谔是种世衡的第五子,他与大哥种诂、二哥种诊各统一支劲旅,号称“三种”。用计使西夏将领嵬名山投降,得其军万人,归途击溃敌军围袭,进筑绥州城。后克米脂城,败西夏援军八万于无定川。《水浒》中鲁智深在种谔手下当差,后来他闯荡江湖,还每每以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干过而自豪,标榜“洒家”原本也是个军人。还有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也是千里万里来投奔“老种经略相公”,足见种谔之威名。
种世衡的第八子种谊,曾率种家军一部,自兰州渡河抗击西夏军,仗打得最漂亮,一举斩敌首六百,利利索索得胜回朝,后来,西夏军一部又转袭延州,朝廷急命种谊驰援。结果,他的部队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敌军听说是种家军前来迎战,不战而溃,后退了三十里。
种谔儿侄辈的种师道、种师中、种朴等人已经成长起来,号称“小三种”种师道就是《水浒》中说的“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和他的种家军,忠于宋廷,保家卫国,不但和西夏军作战,还与后来入侵的金兵作战。。公元1126年初春,宋徽宗见兵临城下,徽宗退位,太子赵桓即位年号靖康。召种师道进京,加封他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有权自行征兵征粮,种师道在沿路遍贴告示,宣称种少保率领西兵百万前来。宋军进抵城西汴水南岸,直逼敌营。金人畏惧,赶紧北撤,不敢妄动。
金兵北撤,种师道建议朝廷乘胜追击,趁着金兵慌乱渡黄河时给予聚歼。钦宗担心再惹战事,不但不听他的意见,反而再次收缴了他的帅印。由于大臣们的激烈反对,钦宗才没有彻底罢免种师道,又把他派往前线抵御金兵。建议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以防金兵。可是,满朝大臣也和钦宗的想法一样,都以为金兵已退,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认为万一金军不来这笔巨大的军事费用会被浪费,拒绝采用种师道之言,宋钦宗又未采纳这条建议。公元1126年10月29日种师道去世享年76岁,种师道死后,其侄子种洌护种师道的灵柩西归时,在路上碰到强盗,强盗听说是种师道的灵柩,都下拜致奠,并且反赠金钱以致意,其得人心如此。
种师道去世后一个月,金人再渡兵临城下。京城失守,宋钦宗、宋徽宗被劫入金营,金兵以此为筹码逼两河军民开城投降、宋朝臣民贡献金银珍宝美女、并保障金兵退兵安全,因为金兵人数确实不多。宋钦宗捶胸大哭道:“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 汴梁城破之后,金兵将领入城,很想拜见一下种师道,可惜种师道已死,便找到种师道的侄子种洌,对种洌说:“我们过去曾在阵前见过你伯父,真是一位好将军啊!如能采纳他的意见,宋朝不会败得这样惨。现在宋朝应该知道种将军是个忠义之人了吧。”宋朝的被俘官员听了,皆仰天长叹。
靖康之变导致宋室南迁、北宋灭亡,是大宋这个王朝的百年国耻!,是刺痛汉人的内心的痛苦,这个国耻宋王朝用了百年才终得洗雪,“靖康耻”之后,中国即耻于议和。明朝人鉴于宋的教训,以为与满人和谈为耻。才有了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时光倒流千年,铁马金戈、碧血黄沙,呼家将、杨家将,种家军,保家卫国,人都说杨家将满门忠烈,七狼八虎出幽州,殊不知种家军更勇猛种家军无数将士血染黄沙,可歌可泣。北宋统治的168年间,种家军英雄辈出:种世衡、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皆为将才。种家子弟五代从军,数十人战死沙场。杨家将因为评书,小说影响被后代记住,种家军不应该被历史湮没仅仅存在历史书中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宋公明雪天擒索超。如果呼延灼不是死心塌地替宋江卖命,而是跟大刀关胜将计就计赚宋江入彀,那么就有可能一战而灭梁山擒宋江。这时候我们就不禁要问一句:呼延灼受宋徽宗赵佶和太尉高俅天高地厚之恩,为何不趁此机会立功赎罪?难道他不管呼延家族的脸面,也不顾九族的生死了吗?
按照水浒原著交代,双鞭呼延灼“乃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唤个灼字;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现任汝宁都统制。”
所谓嫡派子孙,也就是上了呼延家族家谱,甚至可能是掌管着呼延家族家谱之人,是可以递减继承先祖爵位和完全继承先祖家业的。这就说明,呼延灼的家里人口不少,他的官职也很大,甚至可能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原职最高的一位。
《宋史·职官志》记载:“都统制,恩数略视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权任在帅臣右(以右为尊,比如安汉将军糜竺班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右)。”
这就是说,汝宁都统制呼延灼的地位,并不比京营殿帅(其实也就是三衙中的一个都指挥使)高俅低,所以高俅对呼延灼十分客气,完全是有求必应:“你三人可就京师甲仗库内,不拘数目,任意选拣衣甲盔刀,关领前去。”
呼延灼尽取所需,高俅还额外拨给他三千匹战马:“临辞之日,高太尉又拨与战马三千匹。”
宋朝本来就缺马,岳飞抗金立下赫赫战功,并组建了岳家军骑兵,那些战马都是牛皋王贵张宪岳云四处出击抢回来的,朝廷连一根马毛都不肯给。
高俅对呼延灼有求必应还额外补贴,宋徽宗赵佶对呼延灼也寄予厚望,一见面就钦赐“踢雪乌骓”,比曹操对关羽还好。
但就是这个呼延灼,带着赵佶高俅的深恩厚望,一败再败,高俅送给他的战马,除了变成梁山脚力,就是端上了众好汉的餐桌。呼延灼被擒后,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地跪下给原郓城押司宋江磕头:“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国,实感兄长义气过人,不容呼延灼不依!愿随鞭镫,决无还理。”
看到这里,可能绝大多数人都要冷笑:“赵佶和高俅给了你那么多东西,还不如宋江几句好话?怕死就是怕死,哪来那么多废话?”
贪生怕死的呼延灼丢尽了呼延家族的脸面,也放弃了呼延家族的身家性命——按照《宋刑统》规定,将帅叛逃,家族男丁斩首,妇孺为奴,呼延灼这是为保自己一条小命,把全家族都抛弃了。
宋徽宗和高俅好像还比较仁慈,并没追究呼延灼家族的责任,这也开了一个坏头儿,让更多朝廷军官可以毫无顾虑地变节投敌。
上了梁山之后,呼延灼也有机会重返官军序列戴罪立功,因为他已经取得了宋江的信任,受命去赚关胜。
如果呼延灼尚有一丝天良未泯,或者顾念家族两面和家人安危,首先应该向关胜打听一下消息,但是呼延灼对家族只字不提,而是按照他跟宋江设计好的脚本,半真半假(宋江想招安,众好汉不允)把大刀关胜引入圈套。
如果呼延灼对大宋朝廷还有半点忠心,就可以对关胜和盘托出宋江的诡计,然后将计就计,给宋江来个反包围。
梁山军名义上叫做军,其实就是一帮只能打顺风仗的乌合之众,十几二十个小山头自成体系,打起仗来首先想到的是自保。如果有获胜的希望,大家都想多捞一点油水,如果战事不利,那就要比谁跑得快了。
只要关胜包围梁山军并竖起招降旗,那么就会有一半以上的头领和喽啰撇刀扔枪弃甲投降,鲁智深林冲武松史进等人一定会杀出重围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宋江剩下的几个铁杆心腹根本就挡不住关胜大军的全力冲击。
但是呼延灼好像全然忘记了赵佶高俅对他的恩情,只是一心要把关胜拉下水,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不管怎么说,呼延灼放弃了自己重回正途的机会,也把大刀关胜拖进了梁山大染缸,这位作风严谨的名将之后,也开始酗酒放纵,招安做官后居然死于醉驾,让人忍不住扼腕叹息:“关胜惨淡落幕,可是被呼延灼坑惨了!”
这时候我们有两个重要的问题要问:宋江为啥敢放呼延灼下山赚关胜?呼延灼脱离梁山后为何不反戈一击?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答:第一,宋江对叛徒的心态是十分了解的,那就是“我掉进了污水坑,也看得不得别人一身干净,如果大家都当了叛徒,这世界就没有叛徒了。”所以呼延灼以一种扭曲的心理,要拉更多的人下水。
第二,宋江也知道,呼延灼早就把自己的后路堵死了:青州慕容知府收留了呼延灼并委以重任,但是呼延灼却出卖了整个青州城:“把慕容知府一家老幼,尽皆斩首,抄扎家私,分赏众军。”
慕容知府引狼入室被灭了门,但是在京城却有一个幸存者,那就是慕容贵妃。这个慕容贵妃可不是一丈青扈三娘,得知家族被屠灭,是绝不会不思报仇而委身于贼的。追根溯源,屠灭慕容贵妃家族的元凶首恶,正是双鞭呼延灼。
呼延灼放弃了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朝廷也失去了一战剿灭梁山的机会。归根结底,呼延灼所作所为,恰好是一个叛徒的心理常态:明知道自己忘恩负义为人不齿,但却不思改过自新将功赎罪,反而对自己原先的信念和袍泽产生一种无来由的仇恨。
呼延庆字夏都,并州太原人,呼延守用之子,呼延赞曾孙,宋朝时期的军事将领、外交官,在宋徽宗时期任平海军指挥使,所以曾多次出使金国商议联金攻辽之事,呼延庆是北宋开国名将呼延赞的后代,呼家曾因庞文太师陷害而惨遭灭门之灾,在包拯、寇准、杨家将等爱国忠臣的支持下,与奸党展开了曲折、激烈、长期的斗争,最后终于积蓄力量击败了庞家奸党势力,报仇雪恨后,呼延庆被封为忠孝王,之后又代表朝廷挂帅征西。
大宋朝仁宗年间,爱国名将呼延赞之子呼延得模(又名呼延丕显、呼延必显)被奸臣庞文陷害,居家满门三百余口被杀。呼延丕显之子呼延守用和呼延守信当时不在府中,幸免于难。后闻讯连夜出逃,各奔生路。庞贼欲赶尽杀绝。为躲避庞文搜捕,呼延守信逃往北国投亲避难。呼延守用在大王庄招亲,得子呼延庆。呼延庆得知家仇国恨,立志长大报仇雪恨。后随王敖老祖习文学武,练就一身高超武艺,冒死至肉丘坟祭亡灵,三次大闹东京汴梁,吓得庞文寝食不安心惊肉跳。庞文一伙卖国奸贼妄图与外来势力相勾结,仗恃皇亲欺上压下,激起广大臣民不满。为除掉庞文一伙卖国害民的奸臣贼子,为报全家被害的血海深仇,呼家后代呼延庆、呼延平、呼延明等在包拯、寇准、杨家将等保国忠臣的支持下,与奸党展开了曲折、激烈、长期的斗争,最后终于取得胜利。具体你可以看下《呼家将》这本书
呼延云飞的儿子
本文2023-11-09 11:39: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43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