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哲学家傅佩荣讲朋友
以下摘录一段哲学家傅佩荣老师关于朋友的看法,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
就朋友来说的话,我记得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有一篇《论友谊》,特别谈到:朋友就像生活中的阳光一样;如果没有朋友,就等于是没有了阳光。那是一种很难想象的情况。他说的很有道理。但对于朋友,不能那么单纯地说“朋友都是好的”,没有那么单纯。所以我们以下从五方面来做一个反省。
本期重点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我们从小学到儒家的思想,自然就会记得孔子在《论语·季氏篇》里面谈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他说,交往而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朋友很真诚而正直,这朋友能够体谅又能够守信用,这个朋友博学多闻。但他相对的也说“损者三友”,跟三种朋友交往是有损害的:第一种是“友便辟”,就是刚愎自用;第二是“友善柔”,就是委婉顺从;第三种是“友便佞”,就是强词夺理,口才太好了。
我们先不要管不好的朋友,先就正面来看。
第一种是“友直”。朋友如果是真诚而正直的话,他跟你交往是直接显示他的性格。两个人在这里面切磋琢磨,不断地互相鼓励对方成长。
第二种是“友谅”。“谅”代表体谅,也代表守信用、很实在。这样的话,这个朋友对你了解相当深。天下人都误会你,没关系;你有这样的朋友,他一个人知道你的用心是什么,这就够了。你怎么可能希望天下人都了解你呢?自古以来没有这种事。连孔子都说“没有人了解我”,何况是我们一般人呢?
第三种是“友多闻”。对于多闻,我们刚刚说到博学多闻,这个“学”是广义的,什么都有兴趣、都了解一些,大家在一起聊天谈话的时候才很有趣味。这三种朋友有益,这没有问题。有害的,我们不说了。
本期重点2:四种层次的朋友
我个人对于朋友的分类,已经讲过不止一次,可以分为四种:酒肉之交、利害之交、道义之交与生死之交。酒肉之交很容易到一个阶段之后就离开了,就不再来往了;因为你到一定年纪之后,肉也吃不了太多了,酒也喝不下了,这时候自然而然大家就聚少离多了。
人生来往的朋友比较多的是第二和第三种结合在一起——利害之交与道义之交。事实上,这四种朋友都不是互相冲突的。如果你有一个朋友,这四种都具备,那真是恭喜你,几乎等于是找到一个理想的对象结婚差不多了。一般人跟别人来往,都是看到有些利害:合则两利,离则两伤。这不是什么问题,这是很好的事情。
但是一定要注意到:道义是基础。如果你只有利害而缺乏道义的话,它很难长久。如果有道义做基础的话,一辈子大家互相扶持,不是很好吗?“道义”是什么意思呢?“道”就是人生的正路,“义”就是该做的事。中国人常常把“道”“义”合在一起,事实上所讲的是:目标是“道”,“义”是每一个具体的作为都恰当、合乎正当的要求。
最难得当然是生死之交,但是说实在也不能勉强。在这种太平的日子里面,要交到生死之交不容易。通常这种生死之交是在战乱的时候,天下乱了,所以才会有像桃园三结义这样的故事。你活在世界上,如果大家都平平安安的话,有时候你很难看到一个人他最真诚的本性。讲生死之交,一定是用最真诚的本性来往。这是把朋友分为四个层次。
但是在这里有一个观念一定要记得,你希望交到什么样的朋友,首先你自己就要成为这样的朋友,让别人值得跟你交往。
本期重点3:关于缘分
所谓的“缘”这个字是非常复杂的,像佛教就讲“因缘”。“因”是直接的,“缘”是间接的,造成的效果是一样的。我们讲朋友有三种缘:第一是结缘,第二是随缘,第三是惜缘。
第一是结缘。所谓的结缘,它的机会很多:从小时候是邻居、同乡;后面念书的时候是同学;后面可能在工作上是同事或同行;甚至有时候只是一起出去旅游,同一个团队,如此而已。这都是缘。任何一种缘的出现,你都要珍惜,因为你不可能特地说我要找一个朋友。你只有在缘出现的时候,有共同的事情、共同的目标要去奋斗的时候,才看得出来:谁可以跟你一起结伴走得更远?第一个是结缘。我们常常说广结善缘,就是这个意思。因为缘有时候也有恶缘,那就要小心了。
第二是惜缘(珍惜)。通常我们只有在分散的时候,才想到当初很好的感情;在当初的时候,我们并不见得珍惜。所以交朋友一定要记得,结缘之后还要惜缘。这个惜缘就是对于相处的每一次、每一片刻,甚至每一个刹那,都要把它当做唯一的一次,要珍惜它。这一来的话,你跟别人来往就会越来越深刻。
第三是随缘。随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说,我念中学,高中三年有几个很好的朋友,甚至想结拜兄弟的。但是你高中毕业之后,各自考上不同的大学,那就不要勉强了。以后能够几个月见一次,后面一年见一次,时间越拉越长。为什么?因为你要随缘。缘起缘灭是很自然的现象。所以这是第三方面,谈到人生的缘分。
本期重点4:不要羡慕别人
你只要真诚对待任何人,任何人成为你的朋友之后,你们之间就可以发展出人类这种生物所能达到的一种友谊的高的层次。所以在《易传》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它说两个人如果同心同德,就是有共同的目标、理想,要一起去奋斗的话,其利断金——它所造成的效用,(利就是功利的利,锋利的利)像刀子一样很锋利,可以截断金属。
我们以前常常听说一打筷子的故事。一根筷子马上折断,一打筷子你折不断,为什么?因为它们团结。人也是一样。天底下芸芸众生,七十几个亿,你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就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而这种美好的情况也很容易吸引频道相通的人,或频率、磁场、气场相通的人聚在一起。大家聚在一起这种缘分是很深的。我因为大半辈子都在教书,有时候看到一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共同的认识以及互相的信赖和期待。他们之间的感情,我看着都觉得非常美好。就是这样的情况。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有几个人在一起聊天,你从旁边经过,听他们聊天的内容、说话的语气,就知道他们感情好不好。“其臭如兰”是说,它的味道芬芳有如兰花。所以这就说明什么?说明你不需要羡慕古代的哪些人,或是外国的哪些人,你身边就有可以跟你成为最好的朋友的人。但是这需要你用点心思。交朋友不可能说我只想获得的。其实交朋友经常是有一个分享的概念——我所有的一切与你分享。但是所有的一切范围是很广的。所以我们常说“朋友有通财之谊”,你赚了钱,你愿意多提供一些。
我以前就认识几位朋友,他们在同学、朋友里面就特别慷慨。大家赚的钱一样多,都是当教授的,他就是很大方。所以到最后,他人缘非常好,每一个人都乐于跟他交往。当然如果他这种大方变成一种习惯的话,他要去选择好的朋友也有些难度;因为每一个人都对他很好,就是因为他大方。到最后就变成,哪一天如果你有需要的话,谁会像你一样,那么样大方呢?这是很难去检视、去测试的。
本期重点5:交友要有分寸
所以在交朋友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冒险的成分。这里面就要谈到第五点,要有分寸。这个分寸有两方面要注意。
第一,人是会变的。所谓的“会变”这个字,倒不是说变好、变坏,而是说人会变得适不适宜(交往)。在某个阶段,你自己是这种程度,你交的朋友很适合你。但是过了几年之后,你不断在成长,而朋友如果没有随之成长的话,那你们就是两个圆了。本来是同心圆,后面变成两个圆里面有交界,最后变成分开了,没有什么交界,就是没有什么交集。这时候做朋友的话就很辛苦了,说话的时候变成话不投机。前面是酒逢知己,后面是话不投机,这是可能的,我们都有类似的经验。
所以交朋友要记得:要有分寸。你过去跟他这样子来往,并不代表以后一辈子都如此。所以随时要保持一个高度的敏感,这种敏感也是一种尊重,尊重别人成长的空间,或是尊重别人不成长的选择。
第二,你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你要负责自己的生命。所有的朋友都是对你有某种期许的、对你有某种欣赏的,但是你要负责的还是你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们说朋友是一面镜子,这镜子有时候不太适合了,他自然而然就没有办法继续来往了。因为你从朋友身上看到自己的状况,朋友也从你的身上看到他的情况。所以在朋友之间的来往不是说非怎么样不可,两个人结拜兄弟,一辈子都要如何,这种事情是想象中的或理想中的。所以每一个人到最后都要负责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生命这一生过得充实、完美,所有跟你交往过的朋友都会觉得与有荣焉。相反的,你这一生到最后陷入一种困境,所有跟你交往过的朋友,都会感觉到自己可能有些责任,在某个阶段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以至于让你陷入今天的困境。
所以你从这个角度去了解朋友的话,这是人生里面不能缺少的一环。因为你从原生家庭,有父母,有兄弟姐妹,将来有自己的子女,你离开这个家庭,整个世界、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在某些适当的情况下成为你的朋友。
小结
第一点,按照孔子的说法,三种朋友有益:真诚而正直的,体谅并且守信的,然后是博学多闻的。我们当然希望交这样的朋友;但不要忘记,我们自己也应该要求自己成为值得别人交往的朋友。
第二点,朋友分四个层次。这个比较单纯。从酒肉之交一路往上,到利害之交、道义之交、生死之交。
第三点,谈到朋友的缘分,要结缘、惜缘、随缘。绝不能有任何勉强,任何勉强都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友谊。
第四点,你不要羡慕别人,你身边可能就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朋友。只不过朋友不可能靠着这个机缘而已,你自己要不断地去费心耕耘。所以通常你对别人要先付出,然后你才有可能得到适当的回报。
第五点,交朋友要有分寸。因为一方面,人是会成长、会改变的,我们容许自己成长,也要尊重别人的成长和他的选择;而另一方面,我们对自己要负责,这是所有人生哲学到最后最关键的话。从认识你自己到成就你自己,朋友显然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解读——罕言,很少说。一是利益,二是命运,三是行仁。因为利益使人纷争,命运难以预料,行仁因人而异。虽然孔子多次谈到仁,但都是回答弟子提问,他自己很少主动谈及。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读——不凭空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此外,孔子还谈到三忘,忘食忘忧忘老之将至。这跟老子谈到的三去,去甚去奢去泰,都属于人生的减法,值得思考。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解读——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句话很好地表达了孔子旷达的胸怀。在论语里还有,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解读——这里有孔子的自述家世。孔子认为,年少家贫,能够激发努力做事。而且,暂时不被重用,也可以主动作为,学而知之,让自己多才多艺,这是成就君子的一个途径。当然,多才多艺跟生活贫苦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主观努力。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解读——第一句,自问自答,孔子自谦的话。第二句,有人想我请教问题,我似乎也是一无所知的。说明人生有涯而知也无涯。第三句,我根据他所提的问题,梳理来龙去脉,正反对此分析,追根溯源,尽量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
解读——孔子多次盛赞颜回,颜回也对老师不吝高度评价。师生二人完全是惺惺相惜的互夸模式。第一句,老师很高大,需仰视才见。老师很深刻,越钻研越精深。老师很灵活,忽先忽后,几乎跟不上他的思路。老师很耐心,循循善诱,博约文礼。让我们对学习欲罢不能。即使我倾尽才智,好像有所成就了,但真正想与老师同步,却还是没有途径可以遵循。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解读——这段话应该是孔子晚年所说。孔子病得很重,爱徒子路组织弟子们组成一个治丧委员会,以便操持后事。孔子病稍好,对子路说:你做这样名不符实的事很久啦!我明明不应该有家臣却让你把弟子们组成家臣,我这是要欺骗谁呢?欺骗老天爷吗?况且,我与其病死在学生之手,也不愿意死于家臣之手。即便我不能享受大夫一样隆重的葬礼,难道会死于荒郊野外吗?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解读——子贡确实能言巧语,问话十分恰当。他说:假如在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收藏在匣子里呢,还是等待合适的商家而出手呢?孔子听了,知道子贡是用美玉比喻他,于是说:卖了吧,卖了吧,我正在等待恰当的商家啊。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解读——君子不在乎外在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多么奢华,而只重视自身理念和价值的践行和实现。所以,虽偏居蛮夷之地,也不觉得简陋不堪。这让我们想到刘禹锡的《陋室铭》。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解读——这是孔子自我反思的四个生活细节。其中,不说别的,能做到不为酒困就很难啊!在另一篇中,孔子也说:唯酒无量,不及乱。这就是孔夫子难能可贵的自我约束精神。平时讲究生活规范,所以他活到了七十三岁高龄。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读——孔子经常用自然现象或事物来说明人生修养的道理。比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比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同样,道家也有类似的话。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还有《易经》里面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时光飞逝的无奈。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用文言文说就是:濯足长流,举足复入,已非前水。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解读——这一章强调自我努力的重要性,表现儒家也是很重视个体发展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追求。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解读——这三段都可以认为是写颜回的。告诉我们三个道理:一是学习要勤奋不懈,二是学习要不断进步,永不停歇。三是学习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生根结果,回归生活。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解读——后生可畏,孔子对青年人和未来充满信心。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解读——听从告诫,固然不错,但更可贵的是知过能改。好听悦耳的话,谁都爱听,但理性客观分析才可贵。表面听从却不改正,只顾高兴而不加分析,这样的人真是无可救药啊。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读——这句话具有孟子般的浩然之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27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解读——这句话是赞扬子路的。不嫉妒不贪求,怎么不会受到赞美呢!子路不追求外在荣华富贵,重视友情,不以恶衣恶食为耻。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读——这句话自然让人想起类似的语句:君子固穷,小人斯则滥矣;时穷节乃见;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荀子》里面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读——《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所以君子三达德强调三个条件,一是勤奋好学,二是努力实践,三是犯错脸红,知过能改。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解读——孔子认为交友的几个层次是:
1共学,一起读书学习。
2适道,走上人生正路。
3与立,遵循坚定原则。
4与权,懂得通达权变。
从今天开始分三次介绍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 BC)。非常好学,他对于在他之前的自然学派跟辩士学派都非常熟悉。但他后来只做一件事,就是每天上街跟别人聊天,跟别人对话,到最后发现好像没有人可以说得过他,所以很多人想说:他是真的有学问,还是说只是口才比较好?我们今天谈2个主题:1苏格拉底的“无知”;2在对话中思考。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主题。
无知一般都是负面的意思,但是在这儿是说苏格拉底始终保持一种质疑的心态,对权威的结论也有所警惕,而且在求证的过程反映出他的明智,这背后都有什么故事呢?
苏格拉底有个朋友叫凯勒丰(Chaerephon),有一天就到德尔斐神殿去问问题。德尔斐神殿,在古希腊时代是赫赫有名的,今天还有很多人知道,因为它供奉的是阿波罗神(Apollo),也就是太阳神。太阳神代表白天,一切都很清楚、光明,所以雅典人有任何问题,城邦的大事、个人的重要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就带一只山羊到德尔斐神殿去请教女祭司他的疑惑,女祭司就会根据她们得到的启示来给你回答。
凯勒丰到了德尔斐神殿,就问:“在雅典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明智?”结果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居然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明智,凯勒丰喜出望外,立刻奔走相告,跟苏格拉底说:“我去请示了神明,神明说没有人比你更聪明的。” 苏格拉底说:“我怎么能算聪明呢?我一天到晚跟别人讨论问题,我自己都没有把握。可是神说的话一定有道理,为了去了解神到底什么意思,我可能要去考验一下看看神是不是讲错了,所以我就设法去找一找真正明智的人。”
他就带着一些年轻的朋友,去拜访三种人,这三种人在社会上都被认为是很明智的、很聪明的:第一种是领导城邦的政治人物;第二种是拥有许多粉丝的作家;第三种是拥有专业技术的工匠。
他首先去拜访政治人物,谈了之后发现这些人有专业的认识,知道如何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却又自以为知道,也不了解人生真正的幸福何在。苏格拉底说:“我不知道,但是我从来不会自以为我知道。从这一点看来,我就比他们稍微好一点。”他还补充一句,他说:“我发现那些最有名声的人正好就是最愚蠢的人。”这样一来,他不是树立了很多敌人吗?但他并不害怕,他说:“我必须首先考虑神的话,我要分辨神为什么说我最明智。”
接着他拜访第二种人,所谓的作家,有名的作家,在当时包括悲剧作家、颂神诗的作家、史诗的作家这些人。苏格拉底拿出他们作品中最精彩的片段请他们解说,结果在场的其他人几乎都可以解说的比作者本人更好。所以苏格拉底得到一个结论说:“诗人写诗不是靠智慧,而是靠天才与灵感。就像要占卦的人,算命的人一样,说了很多话,但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说,也不知道说的什么意思,所以这些作家靠着写诗受到欢迎,就以为自己最聪明,在别的事情上他们也以为自己可以发表许多见解。”
接着再拜访第三种人,有专业技术的工匠。工匠是很有能力的,建造城墙、神殿、造军舰、商船这些。访问之后,苏格拉底说:“这些工匠是有专门的技艺,确实知道许多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事情,但是他们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他们是很好的工匠就以为自己也知道其他重大的事物。”
所以他最后得出结论,神为什么说我最明智呢?因为只有我知道我是无知的。别人都跟我一样无知,但他们自以为有知,在自己本行以外的事物也以为自己胜过别人。其实这就是一种提醒:只有神是明智的,人的明智其实没有什么价值或根本没有价值。知道自己无知就胜过其他人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
这样的说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苏格拉底后来就被三个人联手控告,在他70岁的时候被告进法院了,两大罪状:第一是告他腐化雅典的青年;第二是告他不信城邦的神明,自己另外造一个神去信。
我们先谈第一点,他为什么被告腐化雅典青年呢?雅典的年轻人本来对前面三种人非常尊敬、爱慕,经过苏格拉底这么访问、对话之后,才发现真相并非如此,所以年轻人对他们就不再有以前那样恭顺的态度了,这不是对年轻人有不好的影响吗?其实,苏格拉底是要说明:一个人的名声、地位、权力,并不值得尊重,而是他应该具备真正的知识。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呢?德尔斐神殿上刻着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认识你自己”,第二句话是“凡事勿过度”。第一句话跟“知”有关,人生最重要的首先必须认识的就是自己:到底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这一生要追求什么?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完成什么目的我这一生就值得了?第二句话“凡事勿过度”是跟“行为”有关,做任何事都要有分寸,要讲一个度,这个度很难拿捏,你不要太过分,要有原则,这样一来行为上就会收敛一些。
说到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无知这一点很有趣,中国古代也有两位哲学家谈到这一点。第一位是孔子,其年代比苏格拉底更早,《论语》里面就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第二位是庄子,比苏格拉底要晚,《齐物论》里面“知止其所不知,至矣。”,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认知停止在他所不认识、不知道的地方,那是最高境界了。
人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比如看到一个人我问:“这是张三吗?他不是吗?他确实是张三。”我并没有说任何话,脑袋里面转一转,这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思考就是对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和别人对话的过程中做有效的思考呢?这就是苏格拉底重要的示范。他的学生柏拉图,流传于世的著作就称作《对话录》,是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第一本书。
苏格拉底由对话发展出三种方法:反诘法、归纳法、辩证法,说明了对话是思考的重要过程。
我们先举几个例子。有一篇叫做《拉克斯篇》(Laches),苏格拉底遇到两位将军,曾经带兵打仗的,三个人聊天,就说到苏格拉底以前当兵的时候也很勇敢,勇敢有时候表现在你往前进攻,有时候是后退的时候,你敢不敢走在最后面呢?苏格拉底就敢,描写苏格拉底面向敌军,慢慢后退,两眼紧盯着对方,随时准备拿起武器来作战,你看,苏格拉底让人称赞,是有一些具体的事迹的。另外两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打过很多胜仗。三个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是勇敢”,结果讨论到最后没有结论。这怎么回事呢?
首先苏格拉底请教别人先提出他们的观点,拉克斯是一位将军,他说:“所谓的勇敢就是按照长官的命令往前冲锋,绝不后退,就是勇敢。”苏格拉底说:“这真的是勇敢吗?一定不能后退吗?”“当然不能后退。”苏格拉底接着举例说明“公元前479年,普拉提亚之役,斯巴达人面对波斯人的进攻,他的将军先下令撤退,后来再进行反攻,最后胜利。你如果说勇敢一定是不能后退,那这不是一个矛盾的例子吗?”这个例子让拉克斯吓一跳,说:“我以前都一直以为勇敢就是向前冲,大不了一死了之,结果勇敢不但不是盲目地向前冲,显得很鲁莽,反而是有一个计谋,要思考勇敢的目的何在,是要战胜。”
像这样的例子一个个累积起来,就叫做“归纳法”。一般人在讨论问题时都会举例说明,举见过的、听过的某些例子,其实就是归纳法,但是有一个问题,归纳法没有普遍性,就是过去有许多事情给你参考,并不代表将来会发生同样的事,还需要再进一步采用别的方法去思考。比如,我研究了100只北极熊,都是白色的,我就说“凡北极熊皆为白色”,但问题是你没有把握明天会不会出现一只别的颜色的北极熊。
这是谈到第一个例子“勇敢是什么”,这三个人照理说应该都很有经验,都有勇敢的实际的体会,最后结论是三个人都说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勇敢。本来都知道的,以为自己知道,跟苏格拉底谈完话之后统统不知道,苏格拉底自己也不知道。
在《吕西斯篇》(Lysis),苏格拉底遇到一对朋友,于是就聊起一个话题叫做“友谊”。“你们两个是好朋友,有很好的友谊,那你们应该知道友谊是什么吧?请问友谊是两个人具有相似的地方,互相吸引;还是两个人完全相异,所以互相弥补?”这两个问题就很有趣,你说如果是两个人很相似,互相吸引的话,既然你跟他一样,你有的他有,他有的你有,有什么好友谊呢?这不叫友谊,这叫做同类相聚,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再看第二个,相异吧,两个人不一样可以互补,很多人常常分析什么星座、什么属相可以互补如何如何,甚至人跟他住的房子也可以互补,有各种说法。那你交朋友是不是找一个跟自己不一样的可以互补呢?这也不行。因为你怎么知道他跟你不同一定可以互补呢?因为跟你不同的人太多太多。假设你是某一个星座,那还有十一个跟你不一样的,你选哪一个?
像这些都是相关的问题。所以苏格拉底就是以这种方式让很多人以为他所知道的东西经过讨论之后发现不那么确定,到最后根本不能确定。
苏格拉底他这一生最后一次的对话是在法院的门口。他接到法院的通知,是被告,一大早就过去了,然后遇到一个中年人,名叫尤息弗罗。《尤息弗罗》(Euthyphro)就是这一篇的篇名。尤息弗罗看到苏格拉底,就问:“你怎么到法院来呢?你这种人不可能去告别人吧?”苏格拉底说:“我确实不是原告,我是被告。”他就反问尤息弗罗说:“你为什么来法院呢?”他说:“我是原告,我要告人。”“告谁呀?”“告我爸爸。”居然有儿子要告爸爸。苏格拉底就说:“那你一定有非常特别的事情吧,能不能说来听听。”
原来尤息弗罗的爸爸是一个农庄的主人,在夏天的时候,从外面请了一个工人来,外面的工人跟家里的工人发生争执,把家里工人打伤了。爸爸身为主人,就把外面的工人捆起来,丢在山沟里,派人去德尔斐神殿问问说:“神啊,该给这个人什么惩罚?”结果冬天太冷,神的回答还没回来,工人就死掉了。
所以尤息弗罗就说:“我的爸爸因为自己的疏忽而侵犯了神的权利,所以我要来告我爸爸对神不敬。”苏格拉底听了真的有点吓一跳,他说:“你对神这么了解,对于什么叫做‘对神敬跟不敬’这么认识,太好了,那请你一定要当我的老师,启发我的智慧,解除我的疑惑。因为我被告的两个罪状里面就有一个说我对神不敬。”
结果两个人开始谈什么叫做对神崇敬。谈到最后就发现尤息弗罗所说的很难成立。他说:“对神崇敬就是做神喜欢的事。”苏格拉底说:“神有很多,老神喜欢的,新神不喜欢;这个神喜欢的,那个神不喜欢;神里面还有战争、斗争,怎么办呢?”这个理论不能成立。
再进一步问,苏格拉底就问他:“请问一件事神喜欢,所以他是善的;或是一件事是善的,所以神一定要喜欢?”结论很简单,当然是第二个,一件事情本身为善,神必须喜欢,否则那就不叫神了。
再看更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对神那么虔诚呢?”苏格拉底举例:“你平常家里养一匹马,把马照顾好是要利用它替你拉车,难道你对神这么虔诚是要利用神吗?”这种话听起来就对神不敬。所以讨论到最后尤息弗罗就跟苏格拉底说:“哎呀,我临时想到还有别的事没做,我先走一步。”为什么?你根本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对神敬跟不敬,你凭什么以这个作标准去判断你的父亲呢?或是你凭什么去判断你的父亲做了一件对神不敬的事呢?
这就是苏格拉底的作风,在任何地方跟任何人聊天,只要聊到一个重要的词,这个词牵涉到人的行为,牵涉到人的德行的,他一定穷追不舍,要跟你进一步去对话。
今日重点6: 苏格拉底谈话的意义
苏格拉底从来不做演讲,从来不上课,他跟别人聊天、对话的时候,虽然那个人一开始谈的是完全不同的话题,苏格拉底会一直阻拦他,让他不要谈那个无聊的事,直到他开始谈起自己目前的生活形态,以及过往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你要谈谈你自己。
一旦苏格拉底让对方陷入他所设想的话题,他就会进而从每一个角度完整而确实地检视这个人,让这个人去了解自己这一生过的是不是真实的生活,对于德行是否有真正的认识。所以后面就发展出一句话,苏格拉底的名言:“没有经过反省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一般人的生活都靠习俗,习俗叫你什么时候去拜神,去献祭,就照着做,以为那样就是对的;习俗叫你怎么跟别人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苏格拉底这种让人厌烦的质问究竟有何意义呢?他是要让人们了解:应该如何自处以成为真正的人,以正确的思考方式就可以导致正确的行动,关键在于要思考,要了解。苏格拉底从对话里发展出三种方法:
1、反诘法。反诘法就是掌握到别人问题里面的一个词、重要的观念,不断地反问,请他说清楚。到现在在教育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词叫做“苏格拉底的反诘法”,别人说今天天气不错,你就请他先定义一下所谓的不错是指什么。这一来的话大家说话就比较清楚,不会产生误会,才能够造成有效的沟通。
2、归纳法,前面提过此处不再重复。
3、辩证法。辩证法就是立场不一样,两个人开始对话,对话到最后,互相截取对方的优点,得到更多的了解,然后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就往上提升。一般讲辩证法就三个字,正反合。合就是把正方、反方的共识往上提升上去,但是你一旦说出一个合,也是一种说法、一种立场,马上相对的就有另外一个不同的立场出现,所以辩证法是可以不断地运作,一直进行下去的。而且“辩证法”和“对话”这两个词的字首是一样的,英文对话叫做dialogue,辩证法叫做dialectic ,dia这三个字母是来自于“二”,两个人才能够对话,有正有反,两种立场才能够辩证,这也是西方重要的哲学方法。
接下来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向苏格拉底学习要怎么做。首先提出一个大家都认为是对的,比如“有钱就是好的”,接着质疑这个说法的正确性,有钱真的是好的吗?怎么样得到这个钱?如果说有钱就好的话,那抢劫可以说是好的吗?当然不行。骗人可以说是好的吗?也不行。接着,找到这些例外,指出你原来说“有钱就是好事”是有问题的,是要修正的:“有钱,同时要用正当的手段赚到才是好的。”
还可以继续说明:“用正当手段赚到钱之后成为守财奴好不好?”那也不行,所以要再修正。苏格拉底说:“你看到一个人有钱,要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他用什么方法赚到钱,是否合法,是否合理?如果是的话,没有问题,很好;第二个要问他赚钱之后是做金钱的奴隶(守财奴)还是做金钱的主人(可以任意用他的钱去做好事)?”如果是后者当然没有问题。
这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1 我们从小受教育,学到一些专业知识,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以为自己对其他事物也有所知,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要保持求知的心态,保持好奇心,不断地去增加所知道的东西。
2 人只能够“爱好智慧”,在这一生中努力“认识自己”,并且“行事不要过度”。换言之,人生是从无知走向有知的过程,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无知,也因而成为西方哲学家的典型。
3用反诘法,使对话更为深入,跟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要一再请别人把他用的字,用的词说清楚,这会使对话更有效率。
4用归纳法,提炼自己的观点。比如谈到勇敢,你就要从你所见过勇敢的例子提炼观点;谈到正义,也是一样,从你所见过的各种例子来加以说明。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归纳法没有普遍性,过去有许多事情给你参考,并不代表将来会发生同样的事,还需要再进一步采用别的方法去思考。
5用辩证法保持开放的心态。辩证法讲三个字:正反合。辩证法承认我是正方,那么一定有反方,所以要有这样开放的心态,才能够截取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合就是把正反方的共识往上综合提升。
第一,《庄子》是一本值得念的书,
第二,《庄子》是一本很有趣又很难懂的书,
第三,学了《庄子》人生会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先说第一点,《庄子》这本书值得念吗?明朝学者王士祯选出四大奇书,里面有《庄子》,清朝学者金圣叹选出中国的六大才子书,里面第一本也是《庄子》,你说,他值得念吗?非念不可!那你说《庄子》这本书好像不太容易念啊,你有什么动机非念不可,日常生活的成语有太多来自于《庄子》,你不想知道他原始的出处吗?譬如孩子从学校毕业了你祝他“鹏程万里”,他进社会工作你希望他“扶摇直上”,他刚入职场的时候觉得前辈好厉害啊,他就希望“亦步亦趋”,但后来发现这些前辈“奔逸绝尘”不容易跟上。好不容易工作久了很熟练了,就觉得对自己的工作像“庖丁解牛”一样可以“游刃有余”啦,但是你毕竟很怕格局太小,千万不能像“井底之蛙”一样甚至“以管窥天”,尤其在跟别人合作的时候你要记得一方面不可以“越俎代庖”,更不能够“尸位素餐”,尤其在看到各种利益出现的时候,要记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你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就觉得人生如“白驹之过隙”,你觉得空间太广大了,中国就好像“太仓之稊米”,你跟别人来往有时候会说一些话,像“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最后的希望当然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我这简单的几句话就用了9组18句成语,像这样的数量可以再翻好几倍啊!都来自于《庄子》,你不希望知道原始的出处吗?知道他原来的用法上下文是怎么连起来的,到底在说什么?
为什么在讲思想的书会有这么多有趣的成语呢?能够两千多年传下来,让我们从里边得到启发,《庄子》跟《老子》合称老庄代表道家,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上,能跟儒家分庭抗礼影响全球华人的就是道家,他的三观都非常特别,这点最后再说,这就是第一方面《庄子》绝对是一本值得念的书。
但是,第二方面呢?《庄子》这本书很有趣但是又很难懂,我们就简单说一下,在《史记》司马迁提到庄子的时候只用235个字就把《庄子》打发了,他有几句话说得很好,他说庄子这个人其学无所不窥,就是他的学问是没有书不看的,基本上庄子是追随老子的道家,进一步司马迁说当时他看到庄子的书十几万字,但是今天《庄子》的版本只有7万多字,他是在魏晋时代郭象所编的,不是少了将近一半吗?很可惜的是司马迁对《庄子》的介绍非常简单,并且没有把握到重点,我们将来都会说明这些,所以要由以下三点加以了解。
第一个,他的编辑很有趣,怎么有趣呢?他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同时包含33篇,所以《庄子》有33篇分为三组,内篇讲的好像是本质吧,内在的本质,外篇讲的是不是外在的应用呢?而杂篇是不是混杂其他的思想?未必如此,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一点,他的编辑在中国的各种书本里面是很少见的,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一般会认为内篇代表他的核心的观念,而外篇、杂篇很多材料可能混杂了后代有些人的批注,不同学派的应用,甚至有些地方恐怕是不知道是谁写的混进去了,像这些很多学者都做了讨论。
第二点是他的写法很特别,庄子自己说了他写这本书,寓言占了十分之九,重言占了十分之七,你说这不是超过了十吗,寓言里面又有重言,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我讲一个故事,里面用各种不同的动物或植物,事实上我讲的是人,因为直接讲人的话,谁要听呢?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鱼一个是鸟,《庄子》里面讲到鱼讲到大的,一开头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鲲,不知其几千里也。大的鱼还不只这一次,后面有一段谈到任公子钓鱼,他钓鱼的时候用50头牛当作鱼饵,一钓钓了一年,钓上来之后,大鱼可以让浙江以东好几县几万人全部饱餐一顿,这大得难以想象吧!
再看小的,他说小的鱼一个小池塘让他游来游去,他的供养就充足啦他可以开心,到江湖呢,里面几条鱼也不分大小可以相忘于江湖,提醒人可以相忘于道术。
他自己描写自己的时候,就说跟别人借钱别人推拖一下,他说那你还不如把我当作快要枯死的鱼,最后到鱼干店找我算了。跟你借点水你推推拖拖的,鱼早就变成鱼干了,他这样描写自己。但是提到鱼不能忘记“鱼快乐吗?”,这一段庄子跟惠子的辩论真是精采之至,但是他到底在说什么?
再看鸟方面,一说到鸟,前面那只鱼叫做鲲变成鸟–大鹏鸟,它的背啊不知其几千里也。也是大得不得了,简直像天边的云朵一样。
大的鸟不是只有这一只,有一次鲁国的郊外来了一只大鸟,鲁君非常高兴心里想这是一个祥瑞的征兆,立刻演奏最好的音乐,请它吃上等的美食,这个鸟根本不要,它要的只是回归自然。其次呢,讲小的鸟,有一种鸟它飞的时候不飞在最前面,也不飞在最后面,最前面被猎人当目标,最后面吃不到任何食物。
另外一种鸟我们比较熟悉叫燕子,去到很多人家的屋梁上一发现有危险掉头叫跑,这说明这些鸟很谨慎,但是你听到鸟你也知道庄子也把自己比喻为叫做“鹓鶵”这种鸟,它很有格调的,不是梧桐树它不栖息,不是橡树的果子它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喝。你如果说忽略鸟的话那要小心,我们刚刚前面说“螳螂捕蝉,黄鹊在后”在《庄子》书里面原版是“异鹊”在后,就是很奇怪的鹊“不是黄雀”。黄雀是麻雀的雀,这个“异鹊”是喜鹊的鹊。我光就鱼跟鸟来看看庄子的寓言啊就觉得太有趣了,里面还有什么?还有猴子、狐狸、牛、猪、鸡等等等,都是他的寓言。
第二个是重言,为什么要念重呢?借重古人的话,你能想象吗,庄子借重的古人最多的是孔子,第二个才是老子(老聃) ,但是经常老聃出现的时候会教训孔子,庄子也表明了立场,他为什么喜欢借重孔子呢?因为孔子在战国时代中叶已经天下人皆知他是办教育的,所以特别多人知道儒家的思想,而庄子对于儒家思想的后遗症也清楚的揭发出来。
他写作除了寓言除了重言、还有卮言,卮言就是随机应变的话,另外被庄子借重的人包括黄帝、尧、舜、禹、汤等等,还有很多假人假名都非常的生动,像这样的书你不看实在是会觉得错过了一些有趣的地方。但是《庄子》书特别难念,他的用字用词用语都是独到的,尤其是中文里面,形相似,音相同,意思也可以相通,所以很多假借的字很多奇怪的字,我们见都没见过,《庄子》书里面出来了。
在《庄子》天下篇有一段他描写自己,天下篇作者还有一些质疑,他怎么描写庄子呢?说庄子的著作虽然宏伟奇特,但行文婉转而不会妨碍事理;
他的言辞虽然变化多端,但玄妙幻想而颇有可观;
他的思想充实而难以穷究,他谈到本源,说得弘广而通达深远而博大;他谈到根基可以说是和谐适宜抵达最高境界,他的道理无从竭尽,他的说法无迹可寻;让你念起来茫茫然昧昧然真是深不可测,的确,我念《庄子》很多地方是有这种想法甚至里面有两章我必须承认,我实在是看不太懂,因为他在那两章里面谈到音律的音乐方面的,还有一章是谈到古代鬼的观念非常有趣,但是实在是不太了解他到底在说什么?
现在谈到第三方面,学了庄子人生会有什么不同,我简单说明以下四点,
第一个,你要记得三个不可能,
学《庄子》不可能一听就懂,不可能一懂就做,更不可能一做就成。
你想听懂吗?每一集都要听两三遍以上,懂的时候你要做吗?那你要从自己手边慢慢练习,需要一段时间;做了能成吗?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多少。
我自己学《庄子》的修养,第一步就学了几十年,也还没学成但至少我了解他在想什么。
第二点,学了《庄子》对于三观会有明确的启发,他可以调整你的宇宙观,挑战你的人生观,颠覆你的价值观。
怎么样调整你的宇宙观呢,宇宙观就是指空间跟时间的整体,空间变成无限之大,由无限来看有限的万物,眼光自然不一样啦;时间成为永恒之久,从永恒来看变化的一切,那会一样吗?这是第一个宇宙观。
第二是挑战你的人生观,一般人都希望成功、有用、发达,能够觉得不负此生,但是庄子提醒你整个万物是相通的,所以你不要只以人类狭隘的一个世界做为标准,还要把眼光提升,以“道”作为一个标准。宇宙万物是像气化的一体,万物是一个整体都是相通的生命,所以存在就等于肯定,这样的人生观当然是非常豁达。
第三个,他颠覆你的价值观,一般讲价值观就是对于真、善、美的判断。庄子对于善尤其是有他的看法,因为善是一种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他们对善恶有一个判断,但他是普遍的吗?是永恒的吗?都是相对的,这个相对性一但出现的话,你就更能够自在了,所以儒家掌握的是“善”,道家掌握了“真”以及“美”。庄子甚至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学《庄子》也知道他是道家老子的发展,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像公交车后面的八个字“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到了庄子的时代(战国时代中叶),保持距离很难怎么办?与万物一起变化,与他一起进一起退,所以你要设法悟道,“道就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
学《庄子》以后对于我们所谓的学《老子》开始一路下来,最后要悟道,你有各种可能的故事来启发,各种寓言非常的精简但是都非常深刻,最后你学了《庄子》会有什么不同呢?三点﹕
第一个学会深刻思考,你对于辩证法、正反合,说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也可以,都对;那到底怎么样才是对呢?所以你慢慢就避免了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不会定于一尊,任何事情的发生你都可以做深刻的思考。
第二点学会敞开心胸,了解一切、接受一切、欣赏一切。
第三点你学会逍遥自得,不管处在任何情况只要活着还能够呼吸,皆有可乐之处。
最后这个课程我们会把庄子33篇总共324章,全部讲一遍。容我冒昧在这里推荐我自己在东方出版社所出版的译解的《庄子》,这样子你就可以很容易的跟上课程的进度。《庄子》这本书的译解是我费了最大的心力也觉得最满意的,是我在所译解的四书三玄里面排第一的。
我们在前面喜马拉雅的课程里面上过老子《道德经》与《易经》,我都没有特别的就我译解翻译来推荐,但《庄子》不一样,《庄子》的内容非常的精采但是他的原文非常不容易念懂,所以在这里我们一起努力,越难的越值得一试,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本四大奇书之一,六才子书之一。
傅佩荣:“人性本善”是对孔孟的误读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代表作品有《成功人生》、《傅佩荣国学精品集》等。
心理学和哲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根源上可以说是一样的。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年代上来说是很晚、很新的学科,但它发展非常迅速、有效。对人类来说,心理学对于现代人的帮助要远远超过哲学所产生的作用。哲学是很老的学科,而心理学讨论的主题,在古代来说也是哲学的范围之一,就是有关人的内心状态。这两个学科怎么到今天又连接到在一起?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会想到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观察。荣格教授是弗洛伊德学派的重要代表,他在心理学从事教学工作,累积三十多年的心得,说了一句话:到这里来找我进行心理治疗的人,大部分身体健康,心理正常,但并不快乐。这句话很简单,身体健康、心理正常,可以过日常生活,但并不快乐,说明一个人要快乐,除了身跟心两方面条件外,还需要第三个元素——“灵”。
怎么来看待“灵”?因为“身”的问题很容易,“心”也不难,可以跟别人互动,别人说话可以听懂,在社会上,工作发展没什么困难,说明你的心智、心理方面都正常。但什么是“灵”?灵根本看不到。我长期思考这个问题时,对于我个人研究国学这一套有很大帮助,也就是说看人的生命时要从比较立体的角度去看。人活在世界上,到底下一步该往哪走?从个人开始怎么活得快乐、幸福?从社会来说,大的方向在什么地方?如何达成这个目标?等等。
灵是没有办法证明的,但它的存在是被要求的。什么叫“被要求”?提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人生有意义吗?我在台湾大学教书三十几年,每年都有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我的回答很简单,人生的意义在于可以不断地问人生有什么意义。就是不要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标准答案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个人在生命过程里去体会的。只有人类才需要意义,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没有关于“意义”的问题。而理解的能力,就代表你有办法找到这个意义。所以人生怎么样才能被理解?如果没有灵,人生不可能被理解,这是简单的结论。身心活动的最后是坟墓,人最后都要离开世界,做到没有,甚至什么都不做,基本没有差别。我们看到历史上很多人物,但不要忘记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文明消失了,成为考古学的对象,而那个文明里很多人立德、立功、立言,到今天不知道立什么。
哲学这两个字很尴尬,是日本人翻译的,把“哲”和“学”构成两个词,原来的意思叫做“爱”和“智慧”。爱和智慧合在一起,意思很深。第一个,爱和智慧并不代表拥有智慧。根据希腊人的观点,柏拉图就可以作为代表,他认为人基本上是不可能拥有智慧的,因为人有身体。身体一定输于感官,只能带来偏差和谬误。当时的观念把身体当作灵魂的监狱,灵魂是本质,所以死了之后才能得到解脱、智慧。智慧是神的性格。
爱有什么特色?人活在世界上,问每天这样生活有什么动力?有什么明显的对象值得你引发生存的勇气和力量吗?德国学者歌德,是有名的作家。歌德曾说,每天早上起床时,如果想不到自己为什么而活着,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很多学生抱怨,我跟他们说,你早上起来知道今天还要上学,多么幸福,至少比歌德幸福。一个人最大的恐惧是早上起来发现自己活着,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可做,可不做;可过,可不过。这时,生命的动力从何而来?很多人有学问,得到诺贝尔奖,成为伟大的学者,但照样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一个人越有学问就越发现自己无知,从苏格拉底开始,别人问他:你知道什么?他说我无知,但在雅典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在《论语》里,孔子也说自己无知,“有鄙夫问于吾,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
傅佩荣:人生不能没有憧憬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房子、妻子、儿子。
只要社会稍微开放,经济自由发展,上述目标到了三四十岁,就可能一一达成。但是,这样就够了吗?有一次,我搭飞机从美国回台北,旁边坐着一位六十几岁的乘客。在闲聊中,他谈到自己很早就“五子登科”,后来3个孩子还全部在美国落地生根。原本希望在美国的子女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结果呢?他的英文不灵光,以致成了瞎子、聋子、哑子;他又不会开车,简直是个跛子;然后呢?他承认自己这一生的作为十足是个傻子。“瞎子、聋子、哑子、跛子、傻子”也算是“五子登科”,实在反讽之至。
内容:
第一集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颜渊学习快乐
第二集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子路学习率真
第三集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子夏学习教书
第四集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曾参学习勤奋
第五集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冉求学习做官
第六集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冉雍学习德行
第七集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子贡学习说话
第八集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子游学习胸襟
第九集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宰予学习辩论
第十集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子张学习立志
第十一集 附录:走向成功的人生——傅佩荣访谈(上)
第十二集 附录:走向成功的人生——傅佩荣访谈(下)
儒家:
《孔子九讲》 (中华书局 2008年)
《孟子的智慧》 (中华书局2009年)
《论语之美》 (湖南文艺2010年)
《儒家哲学新论》(中华书局2010年)
《儒道天论发微》(中华书局2010年)
《论语三百讲》 (中华书局 2011年)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中华书局2011年)
《向善的孟子》 (华文出版社2011年)
道家:
《向庄子借智慧》(中华书局2009年)
《老庄的智慧》(陕西师大2011年)
易经:
《易经与人生》(东方出版社2012年)
《易经入门与占卦解卦》(湖南文艺2010年)
青少年谈国学系列:
《听傅老师讲论语》(中华书局2009年)
《听傅老师讲孟子》(中华书局2009年)
《听傅老师讲老子》(中华书局2009年)
《听傅老师讲庄子》(中华书局2009年)
《听傅老师讲易经》(中华书局2009年)
译解系列:
《傅佩荣译解孟子》(东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荣译解论语》(东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荣译解老子》(东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荣译解庄子》(东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荣译解易经》(东方出版社2012年)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东方出版社2012年)
详说系列:
《人性向善:傅佩荣谈孟子》(东方出版社2012年)
《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东方出版社2012年)
《究竟真实:傅佩荣谈老子》(东方出版社2012年)
《止于至善:傅佩荣谈学庸》(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乐天知命:傅佩荣谈易经》(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天地大美:傅佩荣谈庄子》(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哲学系列:
《国学的天空》 (陕西师大2009年)
《哲学入门》 (新星出版社 2011年)
《哲学与人生》 (东方出版社2012年)
《心灵的旅程》(东方出版社2012年)
《一本书懂西方哲学史》(中华书局2010年)
《西方哲学与人生》 (再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推开哲学之门》 (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西方哲学史话1-4册》 (新版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柏拉图哲学》 (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孔子词典》 (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评朱熹四书集注》 (新版 东方出版社2013年上市)
傅佩荣先生的慎重与孤独
口吃让傅佩荣先生终生不会嘲笑别人
记者:听说你小学的时候因为淘气学别的小孩口吃,结果自己也变得口吃了,而且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这在当时对你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
傅佩荣:持续了九年的时间,到高二的时候才有机会校正我的口吃。我觉得它对我的影响是正面的多,负面的少。小孩子当时受苦,但苦过就算了,可是这样恰恰开发了很多潜能。小时候口吃的痛苦经历使我改变了两点:第一,我终生都不会嘲笑别人。因为我从小被别人嘲笑,知道被嘲笑的滋味,就没有什么优越感。第二,我非常珍惜说话的机会。有人问我为什么说话总是非常扼要,因为我以前不能说话,所以当有机会表达的时候我都会很珍惜,我不会讲一些无聊的话。这些对我绝对是有帮助的。如果说对我性格有什么影响的话,应该是孤僻吧,就是说不太合群。
记者:现性格还是比较孤僻吗?
傅佩荣:不是孤僻,而是喜欢孤僻了。我慢慢地接受它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忍受到接受,再到享受的过程。中间这么长时间的口吃使我心情比较平稳。假如忽然间没人理我了,我没什么难过的。对我来说,如果我不能享受孤独的话,我怎么可能去念这么多书呢?
记者:你个人对国学的兴趣起始于什么时候?
傅佩荣:由于父母信教的原因西方的传统从小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我后来学习西方哲学。我学中国的哲学反而是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了,那时我到了研究所,跟了一个很好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我从他那里知道中国的哲学有独特的价值,才真正开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40岁以前接触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岁以后开始专心研究道家思想,50岁以后就研究《易经》。这么多年研究下来还算是符合这些经典本身的规律。
傅佩荣的身上有着我所接触过的在国学里浸泡久了的人拥有的某种相同的气息。这种气息恕我无法描述得很准确,只是它在大陆或者年轻人身上是比较少见的。
对待采访和演讲,傅佩荣表现出的是一种高度重视的庄严。那天他要去一个网站做访谈,一路上烈日炎炎,他一直坚持穿着西服,直到临上场前不久得知没有录像的要求,他才把厚厚的西服脱了下来。
访谈下来,汗水在他的脸上流淌,他连说嗓子好累。“因为没有麦克风,底下有这么多听众,我不大声他们就会听不清。”据说傅佩荣演讲的时候总是在很多细节上考虑听众的感受,而这与他小时候口吃的经历有关。因为受尽嘲弄,所以他在说话时总能想到对方的感受,因而倍加细致。
傅佩荣回答问题简洁、全面、条理清晰,但不失个性,甚至情绪。而当采访结束大家一起闲聊的时候,他似乎并不是一个谈笑自如的人,于是觉得,他只是专注地做事,然后又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
朋友,哲学家傅佩荣讲朋友
本文2023-11-09 10:36: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4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