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来,我想知道来姓的起源是什么?非常感谢!!!
姓氏起源——来姓
来姓起源:
一、出自子姓,是汤王后后裔。商王族支孙食采于郲(今山东黄县东南,一说在河南荥阳东),其后遂以封地名郲为姓,后因避难去邑为来姓。见《唐书宰相世系表》。参见《史记殷本纪赞》。路史:系出子姓,殷商之子孙。
二、传说大禹的后代。
三、商朝莱侯的后代,莱侯曾与太公争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后莱侯之子浮柔跑奔至棠(一作唐,在今山东鱼台东),遂有莱氏,后去草头作来氏。 郡望堂号:江都郡 姓氏家谱:萧山来氏家谱 历史名人:来济, 来曜, 来秉奎 下面是我们山东寿光的家谱上的序:来氏序者,序来氏也。周有来章,汉有来歙,唐有来济。来氏之姓,自古有之,非一世矣。即今之世,登莱莒州、益都、朐邑、乐安、寿县,来氏之姓,渤海(这儿还有两个字,我不认识)。嗟夫!古今之不同,典籍之不明者,闻吾姓,愕然惊,哑然笑者,真犹蜀犬吠月,粤犬吠雪,少所见而多所怪。坐井而观天,非天之小,实所见者小也。余自少时,至职参髯澹��淦自啤N沂俏颐悄嵌�牡1世,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是第11世来笑山(字秀春),现在有这位先祖的墓碑,是同治三年岁次甲子五月立石。我们那儿的排辈是这样的:朝城凤常庆,延寿建庭恩。我是延字辈。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资料:萧山来氏,属于子姓,由于未入《百家姓》而被人视为不是古姓。其实,来氏在史传中早有所见,东汉云台28将中就有来歙,因战功被封为征羌侯;三国时蜀有来敏,学识为时人所称;唐朝来氏入仕而有名者更多,甚至有人冒姓。但因谱系失传,世系不易贯穿。据现存《萧山来氏宗谱》所载,萧山来氏是两宋之间,由河南鄢陵迁来,卜居萧山,繁衍生息,成为大姓。来姓后裔有分布四川、湖北、陕西、山东等地者,也有返迁回河南者,惜难详考。从现有资料看,萧山来氏的世系,派脉、事业以及繁衍沿革尚能研究其概貌。 萧山来氏的繁衍外迁 萧山来氏向外省繁衍,大约在宋代后期。始祖来廷绍之幼孙来师周一支,迁回河南洛阳,也可能有回鄢陵老家的,但文献不足,无可征考。据《洛阳来氏家谱》序所记,在明代中期,来氏家族自萧山迁入洛城,至今四百余年,洛阳来氏的始祖名无考,字承甫,迁洛后住城内西北角仓街,卒葬城北金家沟村西,为洛阳来氏一世祖。冢前有碑,相传至五世,有来思信者又迁至距洛阳西南四十里地的延秋村。延秋是唐武则天的避暑盛地,因希望延缓秋凉而得名。洛阳来氏至今已有二十余世,现有二百二十余户,人口近千。洛阳、延秋来氏的前十二世,据延秋来布周考列如次: ①来承甫 ②③④失考 ⑤来思信明末避乱,由洛阳迁延秋 ⑥来秉乾 ⑦来焕 ⑧来迎祺 ⑨来大生来廑生 ⑩来百龄 ⑩来加禄来加福 ⑩来宗有清嘉庆十八年携三子赴陕州 三子太和、遂和、三和(后由陕州迁咸阳)。 洛阳来氏族人有传代排字,在重修洛阳来氏家谱后附有一大段联句称: 来氏祖籍本萧山, 洛城、延秋一脉传, 至十二世有“宗”字, “景、志、朝、大”不一般, “会、启、英、华”归一支, 原定辈字已传完。 民国年间经商议,续十六字作规范, “增、福、延、庆”承华后, “克、绍、祖、武”紧相连, “尊、师、重、道”接着续, “光、耀、家、庭”四百年。 谨遵祖训勿更改, 重名重字应避免, 续字用尽无以继, 后人共商再续写。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①宗字之后有景字、志字和朝字、大字两种排法。 ②据传民国年间有孟县(现洛阳市吉利区)来敬斋过延秋时与族人相议,后续十六个字。 ③十六字排辈估计能传四百年。这一首小诗说明了洛阳地区来氏的渊源、字辈,有重要资料价值。萧山来氏曾有繁衍至四川者,历史上知名者为哲学家、思想家来知德。来知德字矣鲜,号瞿唐,别号十二峰道人。其祖先由萧山迁出,先至湖北麻城。元末时有来泰者由楚入蜀,居于梁山,成为蜀地来氏之始祖,在古之贤等所撰《瞿唐先生年谱序》中已言明其事。其世系如次: ①来泰(元末由楚入蜀,居于梁山。一②来均受一③来晁富一④来志清(以上四世均“潜隐未仕”。一⑤来昭宜良令-⑥来尚廉“好施予”-⑦来朝“拾金还主”-⑧来知德配倪氏,有子二人-⑨来时敏来时升邑廪生-⑩来许来谒来译邑廪生。 其中的来知德是蜀地来氏的第八世,生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卒于万历三十 二年(1604年),享年80岁。来知德专研《易经》,自中举后即隐居万县求溪山中,达30年,生活于“不庐不扇,忘食忘忧”的状态中,著有《省觉录》《省事录》《理学辨疑》等,尤以《周易集注》十六卷更为著名,来知德著此书先后经29年,成为易学研究中重要著作,甚至有“来氏易”之说。来知德在《明史》有传。 洛阳来氏和麻城来氏中有向西迁至陕者。如洛阳来氏第十二世携子赴陕州,麻城一支在入蜀途中也有可能向西北经郧西入陕。今人陕西505集团总裁来辉武虽已难追述其始祖渊源,但据本人函告祖籍湖北省郧西县,民国初年其祖父为逃荒,辗转曲折到陕西定居,来辉武即出生于陕西周至县尚村乡,则陕西来氏或亦为萧山来氏之后裔。 在河南除洛阳外还有南阳、柘城等地有来姓族人,其中南阳有上来村、下来村。 据洛阳市志办来学斋编审函告,他的老家是三门峡市、灵宝市阳平镇裴张村下的一个自然村名小阎村,全村400余人,均为来姓。据说小阎村来姓一族最早由洛阳迁来,是洛阳来氏第十二世来宗有于清嘉庆十八年携三子,先移居卢氏,后又迁小阎村。来学斋提供了一篇他的某老师所撰《小阎村的变迁》一文。 文中曾说到村址,在阳平镇的最东边,位于温和、东仓二河交河处的西岸。该村南端高圪塔处,有一座老窑院,住着张、严、来三家人,后来由于窑院倒坍,住户迁到河边外居住。河边与窑院相比,地势较低下,因此被称为“下村”。 下村后来又添一阎姓居民。老阎有一子,聪明能干,在邻村稍有名气,广称“小阎”。时间一长,都以人名代替村名,与下柠并称。张、阎二姓,后来败退……只有来家,人丁旺盛,久传不衰。…… 来姓是不是山西洪洞县移民说法不一.根据来应元(90岁)、来天均、来石固共同回忆、判断,来姓不属于大槐树下移民,其理由有三:一、从老爷庙石碑分析。村东北五百多米处有一老爷庙,上层塑着关羽的坐像,石梯十八阶,铺得非常讲究,是李自成在河南那年修建的。有一石窑炉是清同治十二年刻凿的。下层立一建庙石碑,捐资者90是来姓。石碑立在本村老爷庙内,若来姓是洪洞县移民,在碑文中一定会加以叙述,未叙述,就不会是洪洞县移民。二、爷爷堂古柏可证明。村中爷爷堂边,长一株两人合抱不严的古柏,其历史千年以上。而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下移民令,至今只有610年。三、官坟古柏也可作证。在村东南处(铁王河村东)是来家的“官坟”,坟内曾长柏树几十棵,大的树龄在700年以上。原来来氏,分为七门。大门迁住卢氏村官附近,迁走时潜带“来氏家谱”,至今追查不回。 来氏受姓 公元前十六世纪,夏王桀残暴无道,众叛亲离。商汤带领一些诸候,发兵攻打夏桀。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被商汤军队追赶后俘虏。商汤将夏桀囚禁于南巢的亭山。后夏桀亡,商汤大胜,把山东莱州分封于各诸侯。到了春秋鲁襄公六年,莱国(今山东黄县东)被齐侯所灭。从此即以国为氏,去草为“来”。这是来氏受姓的一说,《来氏家谱》持此说,后二十二世孙来鸿瑨撰《来莱辨》以驳正前说,并称“来氏子姓,系出于郲。” 来氏受姓,早于我国宋代的《百家姓》,它虽然被摒于《百家姓》之外,但是来氏后裔遍布世界,许多著名姓氏书都备载来氏渊源。 大量的史料表明,来氏系出于殷人玄鸟之裔,他以王侯将相世系蝉联。同虞帝后裔的姚姓、黄帝后的姜姓、周王后裔的姬姓一样,是我国的华夏族的“子姓”。 来氏历经战国、秦朝。齐国时有来章,楚国有来英。西汉时的来歙,因征陇蜀有功,封为征羌侯。三国时的来敏,官典学校尉。来军为羌维参军。隋朝的来护儿官至泉州刺史。唐朝来恒为中黄门侍郎,来济为唐高宗永徽时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宋代有来之邵,字德高,哲宗朝为殿中侍御史。来子时,字以中,绍兴初授袁州通判兼劝农营田事,他的孙子来廷绍,为萧山来氏始祖。来氏南迁萧山定居长河 公元1138年,宋高宗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促使南宋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嘉泰二年(1202年),萧;山始祖来廷绍,出任绍兴府事。渡西陵时得了急病,未赴任而卒于萧山祗园寺僧舍。葬:在萧山湘湖方家坞。南宋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辛弃疾给他撰写墓志铭:“来廷绍,字继先,号平山,原籍河南鄢陵县,为萧山长河来氏之祖。绍兴二十年(1150年)六月”生于江西袁州。”那时,南宋王朝苟安于江南,当权者终日沉湎于声色•,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原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廷绍…“幼负奇才,忠愤激烈”,常念祖宗之耻未雪,时时不忘中原的河南故都,故自号思洛子,但壮志未酬而身先死。 来廷绍曾结识比自己年长8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陈亮,经常在一起议论国事,多次促陈诣阙上书,提出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的方案,均未被采纳,而“朝廷恶其切直”。自此以后,廷绍晦迹读书,志益奋激。绍熙四年(1193年)和陈亮同中进士,当时的士大夫都说:“来、陈俱登第,恢复有期矣!”但不幸的是陈亮未及上任而卒,使廷绍失去了亲密战友。欣慰的是,两年后,廷绍又结识了大词人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主张抗金,对妥协投降谬论力加驳斥,写下了大量豪情满怀、慷慨高歌的词篇。这些词充分反映了他渴望挥师北伐,恢复中原,实现祖国统一的爱国热忱。这对来廷绍感染很大。辛弃疾也非常佩服来廷绍的爱国之情:“庆元龙飞,始交于予。予爱其忠义,恋恋如骨肉”。 庆元五年(1200年),辛弃疾任浙东安抚使,来廷绍出任朝散郎直龙图阁学士。翌年,廷绍以宣奉大夫出知绍兴府,辛弃疾非常高兴,喜曰:“来君来,事济矣,祖宗耻,可雪矣!”但还未出任,就在萧山病倒,而且病情十分严重。嘉泰二年(1202年)十二月十五日病殁于萧山祗园寺,享年53岁。来廷绍曾在病中,仍未忘怀故国,作《祗园临终诗》一首: 病卧僧房两月多,英雄壮气渐消磨。 昨曾饮药疑尝胆,今天披衣似挽戈。 吩咐家人扶旅榇,莫教释子念弥陀。 此心不死谁如我,临了连呼三渡河。 来廷绍死后,葬于湘湖方家坞。由其子师安、师周延请辛弃疾为父作墓志铭。辛弃疾怀着极为悲痛的心情撰写了墓志铭:“又卒矣!呜呼,岂天下之不欲平治天下也哉! 不然,胡为来、陈相继而殁,已焉哉!”(注:陈指陈亮)。墓志铭分为志和铭两个部分,其铭曰: 壮志愤愤兮扶社稷, 忠诚烈烈兮贯金石。 怀抱郁郁兮未获伸, 友义思思兮同扶策。 皇天不整兮夺其年, 国步艰难兮谁共力。 湘水苍苍兮荫佳城, 千秋迢迢兮知来宅。 辛弃疾所作的墓志铭概述了来廷绍一生的经历,充满着对死者高尚气节的颂扬和悼念,寄托了作者对来氏的哀思、怀念和崇敬。再者,墓志铭中“庆元龙飞,始交于予。予爱其忠义,恋恋如骨肉”充分说明了辛弃疾与来廷绍的深厚友情。(注:庆元为宋宁宗年号,公元1195年)来廷绍病故,由他的长子师安守墓,占籍萧山,卜居冠山之阳。师安在萧山长河,生下七个儿子,存三人:大德、大震、大圭。 长河为萧山西部古镇,北滨钱塘江,东邻铁陵关,西连浦沿镇、闻堰镇,南通湘湖水。冠山海拔16l米,是长河的象征。萧山来氏的祖先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兴旺发展。来师安之“占籍萧山,卜居冠山”,这是来氏在萧山定居的奠基之始。这种说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按大宋王朝“限田定制”,绍兴府事来廷绍可应得“限田”百亩之数。但是,到了他孙子一代,即来长河十二三岁时,这百亩“限田”仅有七亩。由于本地豪民孔德祖“阴萌嫉妒”、“妄意生事”、“擅行科率”,竟把来长河这仅有的“七亩”田,也勒令“出助役田”。这一恶劣行径,致使来氏无法在萧山立足。当时来长河虽然尚未成年,但为了不受孔德祖之辱,在他的内侄邱本高、眷弟任庸相和国子监助教曲江张经的支持下,“持祖父诰敕陈诉”,经都司、宪台判定,孔德祖已构成“科勒役田”之罪,并勒令其“不得再有妄意生事……” 上述“役户孔德祖妄自科率,胁勒大德出助役田”一案,转县审理台判执行后,使当地豪族对这个南迁的来氏不敢再轻举妄动了,成了民间传说中的“飞来鸟战胜地头蛇”的故事。 据邱本高的《宋处士长河散人来公墓志铭》、张经和任庸相的《附限田状并二跋》语云:“元贞二年岁次丙寅二月初一日,君子来公年七十有二……而亡。”“公讳大德,字维守”,“大父廷绍”,“父师安,娶李氏,生七子.公则长男也”,“自七八岁,则明敏严饬,无复童心。十二三则温良正直,有成人之德。”“里有豪民孔德祖,科勒役田。公持祖父诰敕陈诉。明证罪恶,人咸直之……” 这段“志文”和“跋文”,不但表明了来氏在萧山的权力地位得以确认,而且还给没有入《百家姓》的来氏留下一个空间,保障了南迁到萧山的来氏繁衍发展的自主性。 来长河未出世之前,萧山以西七里的地方,称“夏孝里”、“夏孝乡”,长河公出世后,人们便用他的名字更换了“夏孝里”、“夏孝乡”的地名,称之为“长河”。 长河古为越地,周秦以来为会稽郡所属,隋唐以降为越州永兴县属地,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始有乡的建制,明清以后隶属于绍兴府萧山县,民国仍之。建国以后萧山划为杭州市属县,长河则为杭州萧山属镇,1996年又划为杭州滨江区所属。 迁萧前鄢陵来氏五代 萧山来氏的祖先起源于河南鄢陵(鄢陵是春秋时郑伯克段于鄢的故地),据《萧山来氏家谱》记载:来氏河南五世如下: 第一世:来大户,字仲实,宋开封府鄢陵县咸平乡淮安里人,配李氏,子一,名为来之邵。 第二世:来之邵,字德高,哲宗朝为殿冲侍御史,落职知英州,配高氏,子一,名为来时。 第三世:来时,字以中,绍兴初以李光推荐,授予袁州通判兼劝农营田事,因李光与秦桧议事不合,秦桧讽御史何铸劾光谪琼州,时亦遭贬,配钱氏,子一,名为梁叔,卒年五十四。 第四世:来梁叔,字国材,以父为秦桧所抑,隐居不仕,配王氏,子一,名为廷绍,卒年五十八。 第五世:来廷绍,字继先,即迁居萧山为第一世祖。 来廷绍这一支,估计是宋朝南渡时的随迁户。他的祖父来时,宋高宗绍兴初年曾;在江西袁州任官,廷绍即在绍兴二十年(1150年)生于袁州,宁宗庆元六年(1201年)廷绍被任命为绍兴知府,从杭州渡江至萧山西兴时得急病,未能赴任,卒于祗园寺,葬于湘湖,直系亲属定居萧山,奉廷绍为萧山来氏始祖。当时可能有一部分族人先行至绍兴,也就定居于绍兴,所以新编《萧山县志》在《姓氏》章的《部分大姓来历》一节中曾有记载说: “来姓:祖籍河南鄢陵,随宋室南渡,定居绍兴。后分两支,一在绍兴,一居本县今长河乡的长河头,后又分支于今浦沿及闻堰乡等地。全县有1.6万余人,长河一地即达5000余人。” 这一记载与我的推测有所出入,县志认为萧山来氏是由绍兴分支而来,我则根据始祖来廷绍的行踪认为绍兴一支是由萧山分去,或者说南渡时有一支到绍兴,另一支由江西转萧山,但因缺乏足够文献,只能存疑了。 我过去只从家谱上得知萧山来氏来源于河南鄢陵,但未作深究,1983年在《萧山县志》定稿会上遇到河南方志学家杨静琦女士,承相告鄢陵来氏为萧山来氏之始,并邀任《鄢陵县志》顾问。1989年我亲赴鄢陵,当地修志人员相告,该县姓氏中确有来姓,其族人多居住于本县来家村。近年为更多了解来姓,曾函询鄢陵县志办张嘉波主任,经调查后回函相告说:“鄢陵县城西陈化店镇丁集村尚有来氏一族聚居,有30余户,200余人,但始居年限不详。估计两种可能,一是南宋时鄢陵来氏南迁萧山时所遗留,一是后来又由萧山迁还河南的一支。” 总之,河南既是萧山来姓的始源,也是萧山来氏繁衍外省的重要省份。
贺宗国:字东峰,为秦御史大夫,授荣禄大夫,调守徐州没,葬九里山前,王山丙向。配张氏:封宜人,葬兴公共冢。是为江苏徐州太始祖。
贺添民:字燎翁,汉桓帝时江西行省提刑没,葬吉州太圳上。配陈氏:封宜人葬兴公合冢。是为江西泰和始祖。
贺应詹:贺应棋、贺应桢、贺应詹兄弟三人,唐荘宗元年由江西太和圳上徙居湖乡之培塘,贺应桢:居万秀塘即今五都也。贺应詹:居南岸老六十都今更为永为丰二十二都,自伯景以后俱系詹公一族。是为迁楚南湖乡祖。
贺伯景:承应詹公而居南岸,没葬南岸东峰冲子山午向。配杨氏:葬南岸东峰冲。是为湖南湘阳贺氏始祖。
贺 冯:唐会昌中自会稽以著作郎令永新,秩满居邑这良坊,没葬秋山之阴,子孙远墓面居,是为良坊贺氏始祖。
贺应詹、贺友恕:后唐庄宗时自江右迁居湘邑南岸,传至明代,有讳宗者生六子,编号日堂,五子友恕为堂五房之祖。是为莲湘贺氏始祖。
贺汉宗:明洪武初由上湘率亲属来湘潭,居城外三十都之黄龙巷。是为湘潭贺氏始祖。
贺 礼:明嘉靖间偕弟智自永新垅田徙楚南之攸邑,再由攸隶籍湘潭篁奇林。是为湘潭贺氏始祖。
贺崇寿:明永乐间避毛由江右永新迁湘潭。是为中湘贺家段贺氏始祖。
贺文亮:明永乐初自长沙移家宁乡回泷铺江家桥。是为鹅山贺氏始祖。
贺 质:先祖东汉傅中,原姓庆,汗安帝父清河王禄廪貂以庆字训贺,赐姓贺,自此世为贺氏生卒葬失考。元配:氏生卒葬失考。
贺 及:字仁甫。宋太元年丙子四月初八申时生,元二庚辰三月初六申时没,葬辰州府后花园。有志。元配:黄氏,宋太平四已卯二月初三戌时生,宝元三年卒已九月初二酉时殁,葬合夫冢。子一:旺。是为益阳祖仁支下始祖。
贺氏出自姜姓,是一个出现较晚的姓氏。春秋时齐桓公有孙名公孙庆克,其子庆封(史称庆父)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庄公时为上卿,执掌国政,后因故逃往吴国。东汉时,有后裔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之父刘庆的名讳,将庆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其后子孙以贺为姓,他们共尊贺纯为贺氏的得姓始祖。
贺氏得姓是在今浙江绍兴一带,他从一开始起就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故族人自改姓为贺以后,就以会稽为其堂号、郡望。贺纯有孙名贺齐,为三国时吴国大将军齐之孙贺邵任中书令,邵之子贺修在西晋任太子太傅,由于仕宦周迁等原因,贺氏开始在江浙一带缓慢迁徙。
会稽贺氏在汉、魏六朝时期,他们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兵连祸接,各民族不断大举南迁,使得南方的贺氏家族分布更广。出自鲜卑的贺氏,也很快繁衍壮大,后与从江南北上的贺氏不断地融合发展,逐渐在北方形成两大郡望,即河南郡、广平郡。
唐朝时期,贺修的十二世孙贺德仁为唐太子中书舍人,贺德仁的侄孙贺默为彭州刺史(今江苏徐州),贺德仁的侄曾孙贺知章任唐玄宗秘书监,可见此期世居会稽之贺氏已呈大批北上之势。
宋朝词人贺铸为贺知章之后,生于今河南汲县,晚年退居苏、常。唐宋之际,贺氏已分布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其中在北方,是以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分布最为集中。此期又形成山阴(隋朝时期贺德基之族所在)、青州(宋朝时期贺恂之族所在)、忻州(宋朝时期易州刺史贺惟忠之族所在)、陈留(宋朝时期右千牛卫大将军贺率景之族所在)、蔡州(宋朝时期中散大夫贺应诚之族所在)、济南(宋时秉议郎贺适中之族所在)、齐州(宋朝时期光禄卿贺志诚之族所在)、密州(宋朝时期贺宽之族所在)等郡望。明初,贺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河北等地。
明、清以后,贺氏遍及全国各地,并有远播海外者。如今,贺氏分布甚广,尤以湖南、山西两省多此姓,两省贺氏约占全国汉族贺氏人口的31%。贺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约二百八十八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8%
贺氏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姓氏,他们得姓于东汉的安帝年间,只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
江苏常州江村贺氏河西分支宗谱十卷首一卷,(清)贺关福、贺全培等续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江苏常州江村贺氏宗谱十八卷,(民国)贺庚大主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江村贺氏河西分支宗谱十八卷,(民国)贺近供等主修,徐士清编纂,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郭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萧山贺氏宗谱四卷,(清)贺锡璋、贺景彰等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百岁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椒江临邑三山贺氏宗谱二十卷,(民国)贺翰铨、贺选编辑,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椒江市栅浦乡三山村。
江西贺氏十一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镜湖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北英山贺氏宗谱三十五卷,(清)阖族嗣孙合修,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垂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收藏在武汉大学图书馆。
湖南天彭贺氏族谱不分卷,(民国)贺维翰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鹅山贺氏四修族谱三十卷,(清)贺炳沾、贺萱纂,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长沙善化贺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贺家栋等编,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善化贺氏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湖南宁乡贺氏族谱,(清)贺云溪,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中湘贺氏续修族谱十卷,(清)贺光曦胡、宗瑛等纂,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四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
湖南湘潭中潭贺家段贺氏支谱十四卷,(民国)贺顺璋、贺顺哲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远明堂铅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乡涟湘贺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贺才臣纂,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涟湘贺氏三修族谱三十六卷,首一卷,(清)贺希万、贺圣璋等修,贺圣范等纂,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梅塘贺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存一册)。
浙江萧山贺氏宗谱四卷,(清)贺锡章纂修,清光绪十年百岁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合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咸丰十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湘花桥贺氏从隆公房谱十一卷,首两卷,(清)贺绍滢、贺世鸣纂修 同治六年赐曲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湘封祠贺氏宗谱十卷,首两卷,(清)贺品章纂修,清同治六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湘南门贺氏支谱八卷,(清)贺氏合族纂修,清同治八年广平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封祠续修宗谱十四卷,(民国)贺南纲纂修,民国七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虞贺溪倪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倪启寿等主修,民国二十年经锄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十修支谱十四卷,皆分上下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七年会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十一修支谱二十七卷,首末上下,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九册,缺卷十二卷末下。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家谱纪略四卷,(清)闻性道等纂修,清朝年间逸老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攸县长桥贺氏族谱,(清)贺家悠等纂修,清同治六年常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存卷2-4。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武阳贺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存卷5、6。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常州江村贺氏五修族谱十八卷,(民国)贺庚大纂修,民国十二年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晃动番禺贺氏家谱不分卷,(民国)贺启藩纂修,民国十六年世德堂铅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善化贺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贺家栋等纂修,民国十八年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五卷、卷首。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湘乡莲湘贺氏支谱五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贺永贤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堂五房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湘乡涟湘贺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二~十四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湘潭贺氏五修族谱十二卷,(清)贺德颂等纂修,清宣统元年务本堂铅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湘潭中湘贺氏四修族谱十六卷,(清)贺德澡纂修,清光绪二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今仅存第一~十一卷、第十三~十四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湘潭贺氏门修族谱,(民国)贺明性等纂修,民国二十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今仅存第一~八卷、第十~十六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宁乡鹅山贺氏四修族谱三十卷,(清)贺炳琪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第六卷、第八~十二卷、第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八卷、第二十卷、第二十三~二十六卷、第二十八~二十九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宁乡鹅山贺氏四修族谱三十一卷,民国十七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今仅存第一~四卷、第六~十七卷、第十九~三十一卷、卷首。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宁乡宁邑贺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间四明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五卷、第七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萧山贺氏宗谱四卷,(清)贺锡琪等纂修,清光绪十年百威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衡阳贺氏四修族谱,(民国)贺少章等纂修,民国十三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第七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醴陵罗田贺氏三修族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贺之焕等纂修,清咸丰元年儒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醴陵罗田贺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儒宗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第九~十卷、第十三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醴陵贺氏族谱五卷,首一卷,附一卷,(清)贺林桂等纂修,清同治五年听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黄门贺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儒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下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黄门贺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儒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七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贺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四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海贺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崇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八~九卷、第十二~十三卷、第十五卷、第十七卷、第二十一~二十二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http://zhummzykingbokeecom/viewdiary11552349html
崔氏家谱字辈(中华崔氏网 2012年10月30日 )
辽宁锦西崔氏字辈:“封文显德克永康祥”。
辽宁辽阳崔氏字辈:“德有文治重永秉玉维政天廷尚常纪宏云万世庆。”
河北庆云崔氏字辈:“志朝启延中首学裕汝泽振峰全”。
河北临西崔氏字辈:“大善晓子恩建国志占鸿亚天道海永士林仁廷功”。
山东日照崔氏字辈:“基肇荣惟久恩延世克昌书传兴裕远尊祖耀增光崇文家国盛孝敬显宗堂诗礼承绍绪仁德恒祯祥忠厚喜益寿乾坤平安康”。
山东利津崔氏字辈:“化芳承传吉世业永安长”。
四川宜宾崔氏字辈:“朝廷万顺玉学传家发达远国正天兴得太平”。
四川威远崔氏字辈:“子成光言廷清正方泽扬益太永兴祥嘉士新生盛国中绍明良平华天甫昌江河炜信章宏达奎玙敬师凯卓建刚”。
河南渑池崔氏字辈:“友应从连之学凤殿中云鸿道书月乐德”。
湖北宜昌崔氏字辈:“百世声传芹藻香子孙繁衍邦家光”。
广东惠东崔氏字辈:“建必光尧应爱如德”。
崔氏一支字辈:“忠良庆尚广启治政长庭”。
崔氏一支字辈:“大膺克之文学永启世代宏昌善良广继福远泽长传承祖德光明志向家庭清正宜尽振新安守繁荣”。
一、孔子、孟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继往圣”、“开来学”的又一位
儒家代表人物。后人将孔子与孟子的思想联在一起,称作“孔孟之道”。
它作为封建统治阶段的正统思想,其影响之大,是古代其他任何思想体系
所无法比拟的。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生
于曲阜东南25公里的尼山。祖先是宋国的贵族,父亲叔梁纥在他幼年时
死去,母亲颜征在艰苦的条件下把他抚养成人。孔子早年便奋发学习,
办事勤恳。认真负责。年长后在中都(今汶上南)做地方官,还曾在鲁国
任管理建筑的司空及管法律刑狱的司寇。在任时忠于职守,政绩卓著。
齐鲁两国国君在夹谷(今莱芜)会盟时,孔子跟随鲁定公,机智勇敢地给
鲁国争了光。后因政治活动不得意,离开鲁国,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十四
年。他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整理古代文化遗产,
培养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他不仅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
献,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很大影响。
在政治上孔子主张用“仁”来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放宽对劳动者的
剥削,以稳定统治。一次他周游列国,走到泰山脚下,见一个老妇人在坟
前痛哭。问起原因,得知她的公公、丈夫、儿子都为了躲避官府的苛政来
到这里,结果都被老虎吃了。孔子感慨地说:“苛政猛于虎也。”因此他
主张“为政以德”,当政者要任用贤才,远离恶人。要“节财”,要“利
民”、“富民”、“使民以时”。他要通过施行“仁政”、“德治”实现
自己的理想社会。
孔子首开私人办学之风。他的学生来自当时许多国家,出身、年龄各不相
同,品行、性格多有差异,但他都一视同仁,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多
次对学生们说:“我有什么教什么,对你们从来没有隐瞒。”他提倡实事
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懂就向别人求教。他主张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和
做配合起来。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曾说:“不到学生想
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时候,不去启
发他。”
孔子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教的内容有“礼、乐、射、
御、书、数”,即“六艺”。包括从政治国的大事(礼、乐)、军事体育
(射)、对外交际(御)、写字的能力(书)和计算的本领(数)。他反对死读
书,希望学生学了要用。他把学生分作“德行、言语、文学、政事”四科,
学习各有侧重,有的放矢。孔子晚年除教学外,还着手整理了许多古代文
化。他删诗书,订礼乐、修周易,还把鲁国的国家档案加以整理,编成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编年史《春秋》。珍贵的古代典籍,经过孔子整理,得以保存下来,这
是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贡献。
由于孔子的许多主张对稳定统治秩序有利,因此历代封建统治者把他奉为“文
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以他的思想
为基础改造成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统治了二、三千年,其中糟粕部分当
然不少,但也包含着许多民主性的精华。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邹县)人。孟子
为鲁公族孟孙氏的后代,父亲早丧,自幼由母亲倪氏教养。孟母“三迁”、
“断机”一直传为教子的佳话。后来孟子跟孔子的孙子思子学习,对孔子的思
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继承了孔子的事业,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与孔子
并称的儒学大师。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他曾先后到齐、魏、宋、鲁等
国进行游说。在政治上,他主张推行“王道”,反对“霸道”,施行“仁政”。
在经济上,他提出“井田制”,“薄赋敛”。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这样做了,在
军事上就可以“得道多助”、“仁者无敌”。他主张对人们进行教化,主张
“修其孝悌忠信”,要人们“求放心”,发现、恢复和培养自己的“良知良
能”。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应发
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他宣称只有他的这一套“仁政”学说,才是上应
天理、下合人性的“爱民”之道,才是符合历史传统的“先王之道”。
孟子四处游说,虽得到一些人士的赞同,但由于各国诸侯互相兼并、侵吞,各国
的统治阶级不相信孟子的“性善”论和“仁义”说。这就注定了他在游说中
不断碰壁。晚年,他归隐故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叙诗书礼义,作《孟
子》七篇。这既是一部儒家经典,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它在我国哲学史
和文学史上都占有较高的地位。
孟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40岁以前的主要活动就是效法孔子,广收门
徒,办私学,宣传他的思想学说。孟子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他
的弟子虽没有孔子那么多,但先后也有几百人。他把收徒讲学,传授知识,看成
人生的乐趣之一。他的名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这个意思。在教学
方法上他主张用启发式教学。他说的“心之官则思”,就是要学生动脑筋,思
考问题。他强调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能做出成就。
孟子是在我国封建社会确立时期出现的儒学大师,被尊奉为“亚圣”。在漫长
的封建社会里,《孟子》一书被视为儒学圣教的入门。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被称为孔孟之道。儒家学说能在中国封建社
会的长期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孟子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二、颜子、曾子、子思子
孔子有弟子三千,但有成就者就只有77人。而时常跟随孔子左右的不过几人。
在这几个高徒中,颜子、曾子是最突出的代表,还有孔子的孙子子思子,加上孟
子,历史上合称为五大圣人,足见颜子、曾子、子思子的成就和地位。
颜子 颜子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春秋末年鲁国人。他父亲颜路(颜无
繇),也是孔子的学生。颜回比孔子小30岁,29岁时头发白尽,31岁去世。一生
虽然没有做过官,却贤名远扬,其言行对后世儒家影响很大。元朝文宗时被追
封为“复圣”。曲阜建有“复圣庙”,称为颜庙。
颜回一生好学生进,终生勤奋读书,为人廉洁谦逊,虽然出身贫寒,但从不羡慕
富贵,而以贫为安,以贫为乐,又有远大的志向。孔子在人前多次称赞颜回: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开
始跟孔子学习时,孔子恐怕他因穷而做出其他不好的事情来,便常常拿“节
俭”勉励他,不料颜回气节高尚,远出于一班富贵子弟之上。
颜回尊敬师长,对自己要求严格,德行出众。他对孔子孝敬非常。由于他潜心
好学,成绩优秀,品行端正,孔子非常喜欢他。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恢复周礼,周游列国,到处讲学,颜回自始至终陪伴侍奉。
颜回虽然自视清高,不愿当官为吏,但他却有宏大政治抱负。他追随孔子,周游
列国,不被重用。他自己也曾游历过一些诸侯小国,无奈他时运不佳。孔子曾
感叹地对颜回说,你我志同道合,但你的命运比我更遭。可颜回并没有放弃自
己的理想和抱负。他说:“愿做一个辅佐明君的国相,用德来教化官吏百姓,不
伤财,不害民,使天下无战事,百姓无兵害,牛马牧原野,人人耕其田。使子路无
所用其勇,子贡无所用其辩。”孔子听后击掌叹道:“这是多么高尚的宏大志
向啊!”
颜回一生虽然没有什么辉煌的政绩和著述,但其思想言行,却对中国传统文化
产生过很大影响,并为后世儒家所推崇。曲阜城里现存的颜庙,为元代所建。
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加封颜子为兖国复圣公。明代景泰三年(公元
1452元),以64世孙的颜仪为翰林院壬博士,奉祀颜子。
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生于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嘉祥)人。曾参与
其父曾点同为孔子的学生,他比孔子小46岁,是孔子弟子中年纪较轻、水平甚
高的一人。
曾子年幼时,家境贫寒,连件象样的衣服也没有,家中经常断炊。但他仍然刻苦
学习,咏诗唱歌,自得其乐。
曾参16岁时,拜师孔子,做了孔子的弟子,并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曾说过:
“参也鲁。”是说他质朴实在,踏实认真。他刻苦学习孔子的学说,能透彻地
理解孔子学说的真谛,并把孔子的学说用“忠恕”二字概括起来。曾子一生小
心谨慎,待人谨逊,治学严谨,注意修身。《论语》中记他说:“吾日三省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的话,成为后世人们
加强修养,虚心检查,回顾自己的作为,以继续进步的著名格言。
《韩非子》中记载了曾子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场,他们的
小儿子哭着要跟母亲同往。为了为叫儿子去,其妻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回
来杀猪给你吃。”儿子便回家了。等他妻子从市场回来时,曾参便去杀猪。妻
子说:“我刚才是和儿子说着玩着呢。”曾参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应言而
有信,对小孩更不要欺骗,当父母的在这方面应该做出样子来。如果不杀,就是
你欺骗了儿子,儿子以后便不服你管教。”妻子见他说得有理,便同意他把猪
杀了。这个故事告诉后人,一个人应言而有信,只有取信于人,才能施教于人。
曾子一生主要以教授弟子为业。他的著作除《孝经》外,还有《大学》传世。
曾参是儒家的主要传道者之一。明朝皇帝封他为威宗圣公。在孔庙中,是随孔
子爱祭的“四配”之一。后世还在他的故乡修庙、建村,其直系后裔被历代封
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当今曾子庙(宗圣庙)位于嘉祥城南18里的南武山之阳,是
明朝正统年间在“曾子书院”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历经明、清各代多次修
缮,拥有5进院落,内分3路,占地46亩。庙内除宗圣殿外,还有记其孝道的涌泉
井和纪念其“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堂等。
子思子 子思子姓孔名及,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大约生
于公元前483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子思子早年父死母改嫁,孤苦伶仃, 依祖
父孔子生活。受祖先熏陶,从小好学且养成了刚毅孤傲的性格。孔子死后,子
思子拜曾子为师,曾子将孔子的思想真谛全部传授于子思子。子思子受业后
“诚明道德”、“穷性命之原,极天人之奥”。潜心研究多年,终于著成了
《中庸》一书,为儒家经典之一。
子思子居鲁,曾周游齐国、卫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君主与大臣们都
要按照周公制定的礼仪制度办事,兴公室之利,杜绝私家专断朝政,对老百姓多
施恩惠,邻国之间礼尚往来。他不随俗应时,不贪图“公侯之尊”和荣华富贵,
鄙视谄媚奉迎,坚持贫贱自守。他多次拒绝诸侯聘请,闭门授徒著书。子思子
曾说:要成大志,必须去掉欲望,穿得再好,绫罗绸缎不过是为了温暖身体;吃得
再好,山珍海味也不过是为了充饥。以身取节者,必须知足。只有知足,才不至
于因贪利而损志。
子思子卒年62岁,葬孔子墓之南。他一生除了著有《中庸》一书外,还有《子
思子》七卷,早年亡佚。汉唐以来,子思子的著作附于孔子《礼记》中,所以其
说不显。宋朝才从《礼记》中抽出,自成一书。宋徽宗崇宁元年封其为沂水
侯,端平二年才经子思开祀,列十哲之间。宋咸淳三年加封子思为沂国公,配享
孔子,为孔庙四配之一。元文宗至顺二年加封其为述圣公。
三、孔融、王灿、仲长统、王弼
继孔孟之后,汉朝和三国时代,在济宁大地上,又涌现出了许多很有成就的文学
家、思想家。孔融、王灿、仲长统、王弼等,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孔融(135-208) 孔融字文举。生于东汉末年,是孔子的十二世
孙。其父孔宙,曾任泰山都尉。兄弟七人,他是第六。小时聪明过人,四岁
时家中每次吃梨,他总是取最小的吃,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孔融四岁让梨的故
事。孔融在文学上成就很大,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10岁时,跟父亲到了京师洛阳。听说名士河南尹李膺从不接见一般客
人,孔融有意试试他的为人,就对李府的守门人说:“我是李大人家世代故
交,请你通报一下。”李膺一看来者是十岁学童,非常奇怪地问道:“是公
子的祖父和我相识吧?”孔融说:“是我和先生相识的。我的先人孔子与大
人的先人老子并称于世,有师友之谊,我与大人自然是累世故交了。”在座
的客人听了无不称奇,只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笑道:“从小聪明过
人,长大未必是奇才!”孔融立即接口说:“听大人如此高见,很可能您年
少时不太聪明吧?”李膺大笑说:“这小公子必有奇才。”
孔融13岁时,因父亲去世,回到故乡鲁国(今曲阜),一边守节,一边读
书。当时孔融的哥哥孔襄旧友张俭很有才名,但遭到宦官侯览的妒嫉与怨
恨。侯览制造借口捉拿张俭,张逃到孔融家,孔襄不在,孔融自己作主张收
藏在家中。后来事情泄露,孔融又与哥哥一起想方设法,掩护张俭逃走。官
府把孔融兄弟抓去问罪。孔融与哥哥争着担罪。由于这件事,孔融的名声更
大了。
孔融好贤喜才,敢为知己者死。他任太中大夫时,常常宾客盈门。但孔融也
嫉恶如仇,不与流俗为伍。他在司徒杨赐府中做幕僚时,曾参与议论官吏中的
贪污受贿行为。他列举了有权势的宦官的种种罪行。司徒害怕得罪宦官,派
人责问孔融,孔融据理力争,振振有词。外戚何进当了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去送
贺表。孔融不得已到了何府,但越想越不情愿,等到何进派人来迎,他突然
夺过贺表就跑,终于弃官而去。何进大怒,私派刺客去追杀孔融。在谋士劝
说下,何进改变态度,反而以礼相待,推举他做侍御史。孔融则托病回到曲
阜家中,坚辞不仕。后来由于孔融在议论朝政时多次顶撞曹操,为曹操所忌
恨,于是制造罪名,将孔融全家老小满门抄斩,遇害时,孔融年56岁。
孔融口齿伶俐,文辞华美,有《孔北海集》传世。魏文帝曹丕非常爱读孔融
的文章,称赞他可与杨雄、班固媲美。并下令重金征集孔融文章,编辑成
册。
王灿(177-217) 王灿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济宁市东南)
人。生于东汉灵帝熹平六年,死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终年41岁。
王灿出身显贵,少年聪明好学,记忆力超人,14岁时已显示出他的才华。
一次友人和他同路外出,见路旁有一石碑,王灿就细读起来。同行的朋友等
他读完后问:“你能背诵下来吗?”王灿笑答:“这有何难。”说完背向石
碑,琅琅上口,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又一次王灿看人下棋,不知怎的棋子
乱了,王灿照原样把棋子摆好。大家不信,于是又摆开阵势下起来,棋到半
局,用手帕盖住,让王灿用另一副棋子摆出来。王灿摆完,打开手帕一对
照,竟一子不差,大家惊奇不已。
东汉初平元年(公年190年)夏季的一天,都城长安左中郎将蔡邕家宾客
满座,年近花甲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正忙得不可开交,忽然管家走来低
声耳语。蔡邕慌忙出前去迎客,匆忙中竟把鞋穿倒了,宾客见了,十分惊
讶。蔡邕便对宾客说:“这位是故司空王大人之孙,乃当世奇才,我远不如
也。”17时,由于他强闻博记,能文善算,博学多才而远近闻名,汉献帝
召他做官,封他为黄门侍郎。他因董卓当权,不肯就任。为远避战乱,寻求
知遇,南下荆州投靠他的同乡刘表。因王灿身体瘦小,相貌丑陋,刘表未予
重用,后归曹操,任职丞相椽,赐爵关内侯。曹操每次巡游外出或率军征
伐,总喜欢邀王灿同行。曹丕、曹植也非常尊重王灿。曹丕曾拜为侍中,人
俗称其“五侍中”。建安二十二年,王灿随军出征途中病逝。曹操父子非常
痛苦,曹丕亲率当时的知名文士哭拜尽礼,因为知道王灿生前爱听驴叫,曹
丕与众文士在墓前一起学驴叫,以示怀念。
在中国文学史上,王灿为“建安七子”之一,并且是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
一个,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他的诗赋极其锤炼,风格清丽,读后令
人回味无穷。有诗、赋、论、议等60篇传世。他16岁创作的《七哀诗》
,发语悲切,情致凄惋,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的作品收录
在《王侍中集》一书中,流传至今。
仲长统(180-220)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今济宁市东
南)人。生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死于献帝建安二十五年
(公元220年),终年41岁。是一个主张社会进步的现实主义思想家。
仲长统少年好学,博览群书,善于文辞。20岁时,他游学青州、徐州、并
州、冀州之间(今山东、江苏、山西、河北一带),熟知各地风土人情。凡
是与他交往者,都非常羡慕他的才华。他性格豪爽洒脱,不拘小节,直言不
讳,当时就有人称他为“狂生”。由于他声名卓著,州郡几次要征召他去任
职,他都借故推辞不去。他认为人生易逝,名不常存,做官不如安居乐业。
仲长统生活在朝政腐败、战乱纷争、农民起义的浪潮此伏彼起的东汉末年建
安时期。官僚知识分子中间,也有一部分人对当权的统治者发出抗议,形成
一种社会舆论,叫做“清议”。仲长统则是“清议”运动的领袖之一。仲长
统等著书立说,反对地主豪强的放纵奢侈和官吏的贪婪残暴,这种“刑名法
术之学”虽然难以挽救东汉末年衰败的总趋势,但在打击腐败势力,抑制苛
暴方面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仲长统反对宗教神学的“天道”,他认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他否认
天命,认为天下不安的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所致。主张统治者应
该“因时施治”,“宽猛相济”。教化与刑罚交互使用。在政治上主张废除
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主张用限田的办法来制止土
地兼并,确定合理的税收,保持农业的稳定;在吏制上主张唯贤是举,选用
善士,人尽其才。仲长统提出的这些主张,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
性,但确实有其进步意义。
仲长统著书立说十余万言,收录在《昌言》一书。昌言,即“当言”的意
思。他的这些主张,一直为后世不少政治家所推崇。
王弼(226-249) 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金乡)人。生于三
国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正始十年,享年24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
家和哲学家。
王弼出身为汉魏名门,从小天资过人,成熟较早。他不愿为官,潜心于学术
研究,致力于著述。主要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
子指略》、《论语释疑》等。在这些著作中,他阐发了老了的思想,试图用
老子思想来解释社会,维护正常的封建统治秩序。王弼认为天下万物皆表现
为“有”,但“有”的开始就是“无”,“无”是万物之本源。他认为,把
某一事物的属性当作世界统一性的基础,不能反映世界的多样性、差别性。
王弼主张“崇本抑末”,并对本末范畴加以探讨,这在中国哲学史上还是第
一次,是难能可贵的。但他把万物本源归结为“无”,显然陷入了唯心主
义。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和大师之一。王弼之后,魏晋玄学的许多争论都是
在王弼所提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和加以发挥的。所以说,王弼在中国哲学
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哲学家。
四、白英
白英,字节之。汶上颜珠村人,后迁居汶上彩山。白英自幼聪明好学,
早年以耕田为业,十分了解汶上的地理水势。他豪爽耿直,学识渊博,
不慕名利,老百姓敬仰他,称他隐逸君子。
著名的大运河于隋朝开挖后,至元朝重修,成为连接黄淮、长江等五大水系
的京杭大运河。元朝时候,济宁至临清的一段运河上,以汶上南旺镇为中心
形成一个水背,因地势高,水源不足,这段运河未通航。工部尚书宋礼受命
前来治河,虽想尽千方百计,却仍没有解决问题。宋礼很是为难,便乔装出
访,来到汶上城北,适遇白英。两人坐在彩山之下的场圃上,讨论起治水通
航之事。宋礼见白英性格豪爽,治水学识渊博,于是虚心请教,并请白英任
主要技师,开始了治理运河的水利工程。
白英对运河的治理,早已思虑10年之久,对运河进行过勘察,掌握了山东
境内(临清到济宁)运河一带地势水情,及运河无水不能通航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治理运河的6条办法。
宋礼采纳了白英的建议,按白英的设计规划重新施工,亲赴现场指挥。经过
民工们艰苦奋战,历时9年,完成了开汶济宁段运河这一举世闻名的水利工
程,使之河河相通,渠渠相连,湖湖相依,泉泉相映,汇成一条完整的人工
水系。
白英治水,独具匠心,功绩卓著,利国惠民,为历代百姓和墨客文人所颂
扬。汶上一带,至今仍流传着他点泉治水的动人故事。为纪念南旺分水工程
的胜利竣工,为长期发挥这一设施的巨大成效,明永乐年间,在南旺分水口
建一龙庙,取名为“南旺分水龙王庙”。庙内有白公祠和白英塑像,以供后
世瞻仰。明正德七年(1512年),追封白英为“功曹神”。清雍正年
间,又追封白英为“永济神”。光绪年间还加封为“大王”。民国初年,美
国水利专家方维观此工程后赞叹道:“此种工作,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
胎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令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
五、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又字聘之,号东
塘、岸塘,自称之亭山人,孔子64代孙。他出身世代书香门
第,祖居曲阜城南小湖上村。其父孔贞潘是明崇祯年间的举
人,博学多才,崇尚气节。清兵入关,曾组织过百姓保卫乡
里。孔尚任为贞潘第三子,自幼随父住在曲阜西南二里许的苗孔别墅
中。长大后曾在孔、颜、曾、孟“四氏学堂”就读。屡试不中,隐居城北石
门中读书。曾被67代衍圣公孔毓圻请出来撰修家谱。康熙二十三年
(1684)清朝康熙皇帝南巡归来,到曲阜祭奠孔子。孔尚任被推荐为皇
帝游览林庙古迹的向导,并在孔庙诗礼堂设案为皇帝讲解经书,受到皇帝赏识,
下诏不拘定例,额外授予国子监博士。第二年孔尚任赴京就任国子监博士位,
向满汉八旗子弟讲授儒家经籍。
两年后,孔尚任便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去淮杨治理黄河决口,康熙二十九年回
到北京,仍任国子监博士。康熙三十四年(1695)升任户部福建清吏司
主事,两年后进阶为承德郎。康熙三十八年(1699)升任户部广东清吏
司员外郎。不久被免官闲居。
孔尚任曾编过《孔氏家谱》,修过《阙里志》,写过几百首诗。他一生还有
许多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典戏剧《桃花扇》。
《桃花扇》通过复社文人侯方域(朝宗)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悲
愤地反映了风云突变的历史,表达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无限情思。剧中以侯方
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为线索,铺陈剧情,塑造了一个才貌超群,又具有忧国
忧民和强烈民族意识的一代名妓李香君。《桃花扇》主题深刻,情节动人,
人物形象鲜明,为我国戏剧史上的名剧之一
上海八大望族是:
一、崇明高氏: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其一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文公姜赤的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
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
其二出自春秋时期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为山东高氏。其三出自朝鲜半岛高句丽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其四出自鲜卑族、满族、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当今高氏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等省,其中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中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
高氏的主要郡望为渤海郡、渔阳郡、广陵郡、河南郡。高氏的主要堂号有广陵堂、辽东堂、渤海堂、厚余堂等。上海崇明崇邑高氏仍有家谱传世。
二、金山黄氏:黄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于官为,出自远古伏羲下属之官黄龙师和远古黄帝下属之官黄云。其二源于黄国,黄国灭亡后其子民以国为氏,称黄氏。
其三源于回族、满族等汉化改姓。当代,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苏等地。
黄氏的主要郡望为江夏郡、会稽郡、零陵郡、巴东郡、洛阳郡、晋安郡、濮阳郡、东阳郡、南安郡、西郡、江陵郡、松阳郡、固始郡。
黄氏的主要堂号有山谷堂、江夏堂、宽和堂、紫云堂、孝友堂、四士堂、千顷堂、聚斯堂、双江堂、三略堂、五桂堂、源远堂、炽昌堂等。上海金山黄氏、上海嘉定黄氏、上海崇明黄氏均仍有家谱传世。
三、松江吴氏:吴氏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姓氏。其一源自古吴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
其二源自祝融氏吴回,其后裔子孙有以吴为姓。其三源自姚姓,夏启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建立虞国,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
其四源自黄帝后裔古公亶父之子太伯与仲雍,其在南方建立了吴国,吴国为越国所灭后,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其五源自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现代吴姓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安徽八省。广东为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华南、华东、川鄂贵湘三大吴姓分布地区。
吴氏重要的郡望有延陵、渤海、濮阳、陈留、汝南、长沙、武昌、吴兴等八个。吴氏的主要堂号有延陵堂、至德堂、三让堂、渤海堂、让德堂、种德堂、世德堂、仁德堂、至德堂、秀聚堂、忠义堂等。今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仍有家谱传世。
四、崇明施氏:施氏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姓氏。其一源于姬姓,为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后,姬尾生,字施父,史称施父尾,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其二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诸侯国施国,施氏国灭亡后,施氏国的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施氏,属于以国名为氏,施氏族人大多尊奉施父尾为得姓始祖。
其三出自殷商时期七族之一的施氏,周武王姬发之弟姬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锜氏、饥氏、樊氏和终葵氏,施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其四源于方姓,出自明朝初期大儒方孝孺同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施字拆开为方人也。其五源于蒙古族、白族、赫哲族、彝族、
我姓来,我想知道来姓的起源是什么?非常感谢!!!
本文2023-11-09 08:40: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4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