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梅州客家陈氏辈份!!!
我也姓陈的,呵呵。族谱的话,去当地村支书那里问问,记得我们那以前有做族谱的,不过每个地方的都不同。
梅县:畲坑镇卜姓11世明湘公其子寓辉、寓祥、寓隆携子女入四川,畲坑镇杨姓16世起移四川重庆府。梅西镇崇化布上吴献冶(吴宣28世)后裔迁四川。
参考地址:http://wwwhakkawcom/xw07/2005-9-15/200751501550_1asp
陈氏的远祖可以追溯到舜。 商朝未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於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颖川(今河南禹州、许昌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据记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於496年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唐初期、中期,中原陈氏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南迁福建之举。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胡公满的68世孙)任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少数民族动乱。667年四月,陈政卒,由其20岁的儿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后,於686年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陈元光致力於发展漳州一带的农工商各业,使当地得到了繁荣发展。 他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子孙后代被称作开漳圣王派,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最主要的一支。台湾现有陈圣王庙53所,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陈元光的崇敬之情。 再就是颍川陈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唐中宗时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漳州南厢山。其子陈夷行,唐文宗时任宰相。此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陈氏入粤,始於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迁,陈后裔陈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其曾孙二郎、三郎再迁至广东梅州,后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陈氏入台,始於明未。福建同安人陈永华,於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官至东宁总制使,在台湾建立屯田制度,设立学校,被尊为陈氏入台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国建立的300多年间,陈氏迁台人数很多,其中仅武荣诗山霞宅陈氏一支就2000余口,成为台湾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与林姓共陈林半天下之美誉。 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有的成为安南(今越南)王朝的重臣。其中,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即陈日),於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历时175年,促进了陈姓人口的发展。至今,陈姓仍被列为越南十大姓之首。陈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派去的水手。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到今新马泰一带谋生。另有一些人不断迁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世界客都中国梅州的由来:
在客家人的迁移历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集散中心,成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从集散中心和主要聚居地这两个方面而言,梅州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的"客都"(广东河源、惠州,福建龙岩 、江西赣州等也是客家主要的聚居区) 。
梅州是客家民系的形成地和聚居地之一,在文化上拥有和保存着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梅县话是全球客家人公认的客家话标准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家话播音员全部选自梅城或梅县松口镇;梅州百姓的家传服侍仍有汉唐遗风;优美隽永的客家山歌和有"南国牡丹"之誉的广东汉剧蜚声海内外;还有风味独具、色味俱佳的客家美食。所有这些,使梅州成为集"客家"之大成者,故有"世界客都"之称 。
1989年"世界客属联谊大会"及1994年"世界客属第十二届恳亲大会"先后在梅州召开。在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称为"世界客都",成为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 。
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梅州为世界客都成就了又一个圆满,而世界客都也将继续绸缪客家文化的大盛。
梅州地区管辖(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
二、福建龙岩 、江西赣州等也是客家主要的聚居区,但不全是客家人。
梅县林姓渊源与宗族文化述略
据《林氏世糸总记》和《姓纂》载:“林氏出自子姓,黄帝后裔,历夏、商32代而生比干,为商纣王少师。商纣王是历史上的暴君,平日不理朝政,沉浸于洒色,朝廷中以比干为首的文武大臣为着国家利益,直谏纣王。纣王执迷不误,反而怒杀比干,刳视其心,焚其面。还剖比干次妃胎,正妃陈氏有孕三月恐祸及,为避纣王之难,避居于牧野长林石室中,而生男,取名泉。周武王伐纣得胜后,下旨修建毕干墓,寻访比干后人,拜见其子泉。泉以其居长林石室而生,周武赐泉为林姓,改名为坚。林姓因而得名。封林坚为大夫,食邑博陵。牧野古为冀州之地又称西河。长林现在河南省卫辉市附近,该市建有比干墓。
林姓始祖比干。二世为林坚,生子林载。三世林载生三子,长子为林磋。四世林磋为冀州牧,官司马大夫,生四子,三子取名林虎。五世林虎,周武王时为大将军。
比干22世孙林才,周平王时为大将军。
林放(林氏23世),周景王时是孔子的学生,后仕为大夫,列七十二贤。
西晋末年(公元317年起)晋愍帝时,林碌(林氏70世)任甫河大守。那时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入击中原,历史上称“五胡乱华”,中原汉民为避战乱南迁至江淮地区,有一部分过长江向南迁徙。这次北方汉人的大迁徙。林禄举族护驾愍帝渡江定都建业(今南京)。林禄后任晋安(今福建地)刺史,后病逝官邸,追封为晋安王,葬于九龙岗,两个儿子定居晋安。林禄为林氏入闽始祖,
林禄的子孙分迁各地。如林茂(林氏79世),西晋陈宣帝大建4年为朝廷丞相,年老辞官后定居福建莆田县北螺村,为福建莆田开居祖;林万春(林氏84世)由莆田移居上杭县林家厢。
因林氏支系众多,本文所述的是现今居住在梅县和梅江区林氏祖宗的迁徙路线。
林万春的后裔林岩(林氏87世),官为杭州府御史,定居广东程乡县(今梅县)西角,置许、蓝两姓房屋,田地59亩,粮80余石。林岩生一子林王。林玉生一子居西洋。林岩为唐代林姓入梅县最早的一支。
林秀峰(林氏111世)原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元朝至治3年(1323年),31岁的林秀峰到梅县先住在城城廊水南,后避乱迁至五华陈沙甫,娶张义山之女为妻,生三子。秀峰后裔有迁兴宁,梅县东郊、下市、中高峰、梅塘、扶大、畲江等地。
梅县的林氏多为福建甫田、泉州、晋江迁来。有的是由福建莆田迁拮阳,再由拮阳分迁梅县。
梅县石扇镇吧庄蔼慈坑林姓是福建甫田分支。明朝初年,该系林姓是由广东拮阳县移居至嘉应州程乡县(梅县)松源葵坑开基,再由松源分迁至石扇镇吧庄蔼慈坑。
林氏由闽入粤来梅县开居,历唐、宋、元、明、清、民国,人口不断蕃衍。外迁人口不计,现居住梅城及梅县、梅江区的东郊、西郊、城东、城北、程江、扶大、石扇、石坑、大坪、南口、瑶上、城东、径义、畲江、水车、梅南、长沙、西洋、白宫、丙村、松口、松源、隆文、白渡等27个乡镇111个管理区。据1992年统计梅县和梅江区共有林姓21870人,居县区人口排列第12位。
梅县林氏迁居国外人的众多,人口数难于统计。迁居国外华侨始于何时无可查考。有据可查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约1750年前后),石扇镇吧庄蔼慈坑有一部分人迁台湾。
祟拜祖宗寻根问祖
祭祖祠、祖墓是纪念祖宗,激励后人的传统的宗族文化活动。而今梅州各地林氏都建有祠堂,规模有大有小,有总祠有分祠。
祭祖祠、祖墓是林氏传统的宗族活动之一,世代相传沿袭至今。梅州老一辈的林氏人家都知道自已的祖宗是从福建迁来,祖屋的堂号,历代祖墓在何处,上代的得过什么功名、官职等。如《比干墓的传说》、《林家诗》、《天上圣母“妈祖”》等故事传说。
旧时林县林姓人家有很多人信奉“圣母神”,经常到“圣母庙”(妈祖庙)去膜拜圣母娘(即林默娘)。
旧时梅州有祭祖祠(年三十日)、祭家墓(农历八月)的习俗。
祭祖祠的时间是农历12月年30日(年三十日)上午,规模不一,有单家独户举行,有整屋整族合祭。祭品以“三牲”为主,有钱人家则全猪全羊。
祭祖墓时,全族或整屋的男女老幼力求参加,人多能显示此系宗族人丁兴旺。祭祖那天上午,男人擎着彩旗敲锣打鼓,女人挑着祭品,抬着全猪全羊,列队而行,浩浩荡荡前往祖墓所在地。祭祖墓时,由族中长老在祖墓前念祭文,子孙们列队站在墓前聆听,祭文内容是讲述先祖的创业精神和丰功伟绩,本族人的迁徙历史。
1979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海内外交往频繁,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异地他乡的梅州林氏裔孙乡梓情浓勃发,返乡观光探亲、寻根问祖、借此联络亲情乡谊。很多侨居在异国它乡的梅州林氏后裔,他们不远万里回到祖居地瞻仰祭拜祖墓、祖祠,抒发思乡之情。
近年来,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海外林氏家族和其他客家乡亲一样,总是不忘祖宗的发脉之地,这些致富了的林氏后裔们慷慨解囊,修建祠堂,建学校,捐资公益事业,办实业。回报父老乡亲,回报林氏的祖宗赤足走过的山山水水。
石扇吧庄林姓迁居台湾己有250多年,上世纪80年代祖国改革开放后,两岸交往频繁,激发了海外林氏宗亲的桑样情怀,他们回大陆寻根问祖,回祖居地瞻仰祖墓、祖祠。他们不忘祖宗发脉之地,慷慨解囊,修祖屋、祖墓,捐资家乡公益事业。
旅居印尼的林清荣、林荣章先生,香港的林国英先生、林凌运女士,台湾的林飞虎、林和平等人。他们事业有成,为家乡的公益事业捐钱、捐物。
林飞虎先生的出生在城北桃源村(桃畲村),早年毕业于中央警官学校,曾服务于政界,1945年到台湾,现是新竹市长青会会长,著名书法家,作品多次获奖,出有个人画册、自传。他热爱家乡,他多次组团回祖国观光访问,为海峡两岸的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可喜成绩。他为梅州、台湾的文化团体牵针引线,促成了“1992年梅州城区海峡两岸书画联展”和“1994年梅州城区书画艺术在台湾的联展”活动,1997年广东汉剧团到台湾访问演出,2000年他率领台湾新竹客家业余三脚采茶剧团梅州市、蕉岭、大埔、五华的等地访问演出。他还出资在梅州市办了一间中专学校。他先后被台湾政府授“模范父亲”“文化先锋”等荣誉奖证、奖章。
2004年农历十月初三,在海内外林氏乡亲的倡议下“蔼慈坑林氏宗亲会” 召集在梅州城区和附近村庄宗亲开会,筹备祭祖活动 ,中午设席60台宴请参会人员。
宗族活动目的是:加深宗亲情谊,宣传宗族文化;启发族人要承先启后,继承先祖的创业精神;团结友爱,同心同德共建家园。
林氏宗族文化
《林家诗》
宋朝仁宗皇帝御书林氏族谱“忠孝”,并为族谱题诗称《林家诗》。旧时异地林氏祖叔相见均于能背《林家侍》为佐证。古今各地的林氏族谱都有记载。
宋仁宗御书题诗如下:
长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闽邦远更绵;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故家乔木蟠根大,深谷芝兴奕叶鲜;上下相承同纪载,二千年后万斯年。
莆郡卿家名望族,三仁而下爵王公;存孤实抗回天义,报国常怀贯月中。
德润丰姿人有异,光增谱牒世无同;古今纪载难穷尽,一代强如一代隆。
天上圣母“妈祖”,中国和平女神——林默
林愿是福建莆田林氏后裔。宋仁宗嘉佑三年他考取明经擢第,官翰林检讨,授国子监祭酒。生二子一女,女取名林默。
相传公元960年3月22月,林默生于福建甫田县湄洲岛,因满月仍不曾哭闹,故父母给她取名林默。她自幼好学慈善,谙熟天文海情和医学,指引渔民耕海谋生,教导民众水上救助,并施医济世,深得人民尊敬爱戴。会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28岁的林默升天仙逊。海峡两岸人民闻汛遂相邀于她出生地湄州岛建庙纪念,尊称她为“马祖”寓意她比母亲还亲。不久妈祖德名传到朝廷,皇上也为之感动。从宋徽宗宣和5年到清朝道光为止,历代皇帝对马祖褒封,封号由夫人妃,到天妃,天上圣母。于是妈祖贤德之名由海峡两岸传到整个江南,继而传到全世界各地华人居住地区。时至今日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马祖庙、宫4000多座,妈祖信众达2亿多人。仅台湾岛内就有800多座马祖宫庙,1600多万信众。占岛内人口的80%。我国居住在沿海一带的渔民,世代信奉着马祖——海上女神。同时马祖也被外国人友人誉为中国的和平女神。广州市建有雄伟的马祖庙。梅州各地也有圣宫(即马祖庙)。
随着各地信众不断到湄州马祖庙朝圣活动,相信今后的马祖文化还会更加弘扬光大。
林氏宗族人才辈出
旧时梅县的林氏宗族,普遍用“公尝奖”的资金鼓励本族学子读书。各地的林氏宗族把本宗族祖宗留下的公田、公山和其它宗族内的收入作为本宗族的集体资金,这种资金称“公尝”(即本宗族的公用资金,由宗族***管埋),这些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兴办本族的公益事业,一部分用于支持鼓励本族子弟上学。旧时有些学校是本宗族办的,有的地方则把祠堂作学堂,用公尝的钱请私塾教师,支持本宗族的学子完成小学教育。本宗族子弟习成绩名列前矛者,给予奖励,贫穷家庭的学生免费读书,俗称“尝缴上学”。有些地方的林氏公尝可资助本族的学子渎大学。每年学期考试或春节前夕,按学生的学业成绩给予奖励。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有些地方的海外侨胞和己致富的企业家们,都愿为当地学校或本宗族的学子捐赠奖学金、奖教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教学出色者,赞助本宗族作家出书。
梅州各地的林氏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因而林氏后裔人才辈出,文人多当官的多。下面列举事例。
林氏来梅后裔中较著名的有:丙村镇田头林奕孟,封武德将军。清乾隆年间,他仿效台湾筑陂的方法,在家乡丙村银场溪筑了36陂,引水灌溉农田。西郊乡林绍龙,清嘉庆七年进士,任云南按察史。南口锦鸡林绍斐(竹君),民国初年任广西都督府参谋长、广西民政长等职。丙村银竹林百举,同盟会员,南社诗人,曾任国史馆编纂。白宫林风眠,著名画家,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南口绵鸡林伦彦,教授,曾任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程江长滩林登云,曾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林氏家族根在中原,历经一千多年发脉播衍,在闽粤地区得以发展壮大,而且远播至台湾和东南亚诸国。林氏家族可谓根深叶茂,花繁五洲,成为客家姓氏中的一支辉煌的群族。林氏家族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为祖国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梅州, 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誉为“ 世界客都 ”。
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 广东省 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部与福建省 龙岩 和 漳州 接壤,南部与 潮州 、 揭阳 、 汕尾 毗邻,西部与 河源 接壤,北部与江西省 赣州 相连。
下辖 梅江区 、 梅县区 、 平远县 、 蕉岭县 、 大埔县 、 丰顺县 、 五华县 ,代管 兴宁市 。总面积158万平方千米。
2020年末,户籍人口为54396万人,常住人口为38732万人。
祖籍梅州的华人华侨达500多万人 ,是全国重点侨乡,同时也是 港澳台同胞 的重要祖籍地之一,其中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
2013年,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设立的中国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 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 在梅县 松口镇 落成,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也正式开馆,并于2013年成功举办了央视 中秋晚会 。
梅州是 叶剑英 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广东唯一全域属原 中央苏区 范围的地级市。梅州是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 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东亚文化之都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著名的文化之乡、 华侨之乡 、 足球之乡 、将军之乡、 长寿之乡 、 金柚之乡 、 温泉之乡 、 客家菜之乡 、平安之乡。
2000年人口普查,梅州汉族人口占9994%,少数民族有38个,人口为021万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入籍)有2人。2019年,在梅州市内居住的有畲族、壮族、瑶族、满族、回族、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户籍人口9489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7万人。 丰顺县凤坪村是梅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 畲族 )聚居地。
梅州的方言有两种:
客家话
梅州市为 客家人 比较集中的聚居地, 客家话 为主要语言。境内除丰顺县的汤坑、汤南、留隍3个镇约11万人使用 潮汕方言 外,绝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方言。
潮汕话
梅州市境内的 丰顺县 地处客潮方言和闽南方言的交界地带,境内有20%讲 潮汕话 ,潮汕话也可分为 留隍 片和汤南片2种。潮汕话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东南部,有许多纯讲 潮汕话 的村落,一些客潮混居的乡镇,如 汤坑 、 留隍 、 汤南镇 ,相当部分人能操客潮两种语言。
现在来说一下,梅州的特产, 沙田柚 。
梅州是广东省最大的柚果产区、全球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柚类生产基地,曾获“ 中国金柚之乡 ”和“ 中国蜜柚之乡 ”称号。柚果产业已成为梅州市农业支柱产业。
梅州金柚果大,外形美观,果形端正,呈葫芦形;果皮**,光滑、匀整、洁净;果肉清甜爽口,有蜜味,质脆而化渣。
富含营养物质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又由于其耐贮藏运输,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可贮藏半年而不改风味,故又有“天然罐头”之称。
梅州金柚肉味甘酸、性寒。《日华子草本》中称其具有“治妊孕人食少并口淡,去胃中恶气,消食,去肠胃气,解麦毒”。常食柚子,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病等有良好的辅助疗效。柚子中含有生理活性物质柚皮甙,可降低血液的粘滞度,减少血栓的形成,故而对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中风等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尤其适于中老年人食用。柚子含有大量 维生素C 和 钙 元素,有助于防止肠癌和胃癌的发生。而鲜柚肉由于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更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梅州柚子的荣誉 :
1995年梅县被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国金柚之乡”。
2006年梅州金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2008年获得广东省优质柑橘评比柚类金质奖。
梅州金柚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及1999年中国国际农博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共六次在全国柚类评比中获得金奖;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2014年2月25日,农业部正式发布了201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梅州金柚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2019年11月15日,梅县金柚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20年7月27日,梅州金柚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7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万之众。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化吸收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大埔万福寺建于唐太和八年(834,时属潮州)
河洛郞另有所指
现在我们所说的“河洛郞”,并不等于客家人,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现在人们常说的“河洛郞”是闽南语“Hōk ló láng”一词的音译,其本字是“河佬人”(参阅“漳州话”、“河洛人”、“河洛语”词条)。 清末嘉应州人黄遵宪在《梅水诗传·序》中说:“嘉应一州,占籍者十之九为客家。此客人者,来自河洛,由闽入粤,传世三十,历年七百。”按黄遵宪的说法,嘉应州自清雍正十一年(1733)立州,从嘉应立州之始追溯,客家人已经在嘉应之地定居超过700年,已经延续了三十世嗣,是大约公元1000年前后(北宋时期)南迁到嘉应之地的。而放眼珠三角许多被归类为广府方言系的居民,至廿一世纪之初仍未有传下三十代孙嗣,可见客家人在岭南定居的时间并不比广府系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就是:客家人不可能全部都来自河洛地区,黄遵宪所谓“来自河洛,由闽入粤”必然只是对其中一部分的概述,而不可能是指全体客家人。黄遵宪《梅水诗传·序》对嘉应州居民来源的描写,可能只是以他本人的家族迁徙史为基础。 另外,在黄遵宪的《乙亥杂诗》中也提到:“荜路挑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这就再一次证明了客家人不会全部都来自河洛,因为其中不少客家人定居岭南已经超过1000年。 大埔县万福寺始建于唐文宗太和八年(834),至二○一四年已经超过1180年。
罗孟郊(1091~1153)号休休, 循州兴宁县刁坊镇罗坝村人。北宋宣和年间探花,授职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据明朝祝枝山编《正德兴宁县志》记载,宋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探花罗孟郊童年时,在神光山南麓贵人峰的小庙里读书。常在池边习书,洗砚池中,其水尽黑。罗孟郊考中探花之后,乡人便扩建这座小庙,并定名为墨池寺。罗孟郊生于北宋初的循州兴宁县,断然不可能是北宋才从中原南迁而来,自是唐代以前便已定居于此。
夏越融合而成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编辑本段分布概况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7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万之众。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搬迁到江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 客家人迁徙的原因多种多样。早期则主要是源于灾害的胁迫。诸如残酷的战争、水、旱、虫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打击及瘟疫的流行。中国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战乱,几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迁徙。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就有过客家先民的大迁徙。试想,在漫长的岁月里,“五胡十六国”,战火不断,哀鸿遍野,不逃离能活命吗?据说我们陈氏先祖就是在那个时期离开豫西故土辗转来到江西最后定居赣县的。“月是故乡明”啊,开始,先民们也许只想暂时客住一段时间,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于是建造房舍,开垦田地,畜养猪牛,长久地居住下去。由暂时的客住到长久的家居。就这样,也就永远的“客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特殊方式的迁徙。据说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宫,驱赶数万“木客”往赣南兴国伐木,没累死的后来就留在了当地,这大概便是赣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迁徙的过程肯定是艰险的。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安家过日子。客家先民披荆斩棘,排除险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终于挺过来了,形成今天这样一支有着数千万人丁的兴旺发达的民系群体。 迁徙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建房造屋安下家来。一位客属长者说:“安家最重要的是定屋场的位置。怎么定呢?要看风水。这个风水,不是地理先生讲迷信的那个风水。主要是采阳光,看风向,近水源,傍硬山,择高地。而坐北朝南、向阳背风、柴近水便、视野开阔则是理想的选择。” 人们常常赞叹客家人的勤劳、勇敢、坚毅和机智。客家作为一个民系群体,由于先民数代屡次长途的迁徙,它自然比其他群体更多样更深层次地体验了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它也就必然受到了更多的锤炼和滋养,积累了更多的处理与自然界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的经验。因此,客家群体中出现过大批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编辑本段客家四州
一般认为客家大本营是指“客家四州”,包括惠州、梅州、赣州、汀州。客家州府于清代而言是指:嘉应州、惠州府、韶州府、赣州府、南安府、宁都州、汀州府、龙岩州(合计八州府)。客家州府于宋代而言是指:循州、梅州、汀州、虔州、惠州、韶州(合计六州)。在清代八个客家居住的州、府之中,以惠州府、赣州府、汀州府、嘉应州四处为客家大本营,也就是“客家四州”! 惠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缚娄国。缚娄国都在今博罗县境内,国境范围包括珠江口东岸的增江流域(增城/龙门)、东江流域(深圳/东莞/惠州/新丰/河源)、韩江流域(汕尾/梅州/潮州/揭阳/汕头/福建龙岩),最东到达福建九龙江流域(漳州/厦门)。缚娄国于秦末为赵佗所灭,其滨海之民被迁入东部山区,成为今天客家人的南方来源之一,相传缚娄人与楚国有关联。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岭南,以缚娄之地设傅罗县、龙川县,缚娄国灭亡之后(西汉初年)缚娄国东部增设揭阳县,或分封给南武侯、海阳齐信侯建立诸侯国。其中揭阳县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建县,其地大致在今梅州一带;海阳国大致在今潮州/揭阳/汕头/福建漳州一带;南武国大致在今福建龙岩一带;其余仍属傅罗县、龙川县管辖。 东晋咸和元年(326),析南海郡东部置东官郡。范围包括今中山、珠海、增城、东莞、深圳、香港、惠州、河源、梅州、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漳州等地。东官郡的建立,标志着这一区域的中原移民增多,成为重要的客家先民(中原移民)定居地。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东官郡东部析出设义安郡,治所在海阳县(今潮州市),增设义招县(今梅州市)。 隋开皇十年(590)合并梁化郡、义安郡、始兴郡(今韶关市)、东官郡,置循州,是惠州最早的“州”级行政建置。南汉乾亨元年(917)循州移治龙川县,辖龙川、兴宁、程乡三县,增设齐昌府,归善县改为祯州。南汉乾和三年(945)程乡县升置敬州。宋天禧四年(1020)三月,避太子赵祯讳,改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府,初辖归善、博罗、东莞、增城、河源、龙川、兴宁、长乐(五华)、海丰、程乡十县,后东莞、增城两县划属广州府,程乡县划属潮州府,又增设长宁(新丰)、永安(紫金)、和平、连平四县。 汀州的历史源于新罗县,新罗县又为缚娄国的一脉。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封织为南武侯建立南海国,亦称南武国。西晋太康三年(282)设新罗县,其地恰恰相当于今龙岩市全境。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置州于新罗口,因境内有长汀溪,取名汀州,辖境最大时包括今龙岩市全境(包括市区和漳平)和三明市的市区、永安、沙县、明溪、宁化、清流等。但三明市管辖的原汀州府县域的历史与南武国、新罗县均没有关联,宁化、清流源于古将乐县。编辑本段客家土楼
梅州客家土楼
说到客家最著名的就是他们的土楼了,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客家,会同时出现很多关于土楼的条目。如果你是集邮爱好者的话,你应该注意到了中国民居邮票里的福建民居之中有张便是客家的土楼。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像土楼似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在福建,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而圆楼相对少见。 关于土楼的一个笑话估计大家还有印象: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编辑本段客家渊源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根据资料显示,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0万、泰国约50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 客家先民,系来自中原。是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而至,或辗转迁入,或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而落居。其先民迁徙有以下几个时期: (一)秦汉统一中国,中原移民开始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 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戍南野之界,一戍揭岭。 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计秦驻闽粤赣边之戍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5、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 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后裔。这说明自此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 (二)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民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 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迁主要由海道而来。 南北朝时,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 永嘉之际,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众。 (三)唐代安史之乱,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四)唐末黄巢起义,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 (五)宋南渡与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难至粤中与闽粤赣边地区。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 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临安。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六)除以上所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
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
基本介绍:
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然后又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徙,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
据有关学者估计,全世界约有八千万客家人。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19个省(市、自治区)的 180多个县(市),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约600万人分布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约1500万人分布在除中国外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起源于几百年前客家人的下南洋运动),客家语也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州、梅州、赣州、龙岩、河源、韶关、贺州、玉林、防城港、沙巴州、新竹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城市,梅州、惠州、赣州、汀州被誉为“客家四州”。
叶梅友、叶梅实以及叶德戚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叶大经。叶大经为中原人,于南宋理宗宝祜四年即1256年考中进士,曾任福建制置使。同年考中进士第一名的就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将领文天祥。他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南宋末年,外有元兵侵略,内有奸佞当政,就在这个时候,叶大经知道“势如破竹,胡天不佑,宋运将倾,独力难持,狂澜莫挽。”“忿恨成疾,因而乞休致得辞职”,当他走到梅州程乡即今天的梅县的时候,感到“时局纷纭,南北道梗,遂家于梅”。1279年南宋灭亡,“公每言国事,感慨流涕。自称宋室遗民,宋亡不仕”,叶大经成为程乡南阳堂叶氏始祖,而梅友、梅实为大经9世孙,德戚为大经15世孙。叶大经举家迁往梅州,除了躲避战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梅州已经成为大量中原人士的聚集地和中转站。叶大经所处的时代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时代。客家人的迁徙和福佬人迁徙的历史背景、方式大致相同,最远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起初这些汉人位于中原地带讲的是河洛话,也是古代中原的官话。所不同的是,从语言形成和迁徙经过的地区来看,福佬人形成的为:中原人迁到福建地区与当地闽越土族人经过文化互动逐渐形成闽方言,这些说闽方言的福建人又迁徙到海陆丰地区与当地畲族等南越少数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福佬人。客家方言的形成为:西晋以后,客家先民渐次南迁,为避免新迁来的中原汉人跟当地户籍发生混淆,新来者的户籍便被称为“客”。晋元帝大兴四年即公元312年特别下诏,正式肯定了这种附设客籍的做法,称之为“给客制度”,客家先民先是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这里,他们在与当地土著居民共同生活的几百年间,既保留了自己的中原官话,又吸收了当地的吴楚方言,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方言“江淮官话”——这就是今日客家话的源头。唐代末年,客家先民再次南迁,进入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居住。他们在南迁过程和定居之后,与操赣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的人们交往中,又吸收了这些方言,不断丰富自己。到了宋末、明初,他们在闽、粤、赣边区定居以后,随着这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汉族新民系客家人形成了。同时,作为这个民系的共同交际工具客家话,也在这时基本形成。因此,叶大经可能说的是河洛话,但他的后代尤其是到明初洪武年间的梅友、梅实的时候,交流工具已成为客家话。
首先,先来看这三个地方:福建汀州被称为“客家首府”,江西赣州被称为“客家摇篮”,广东梅州被称为“世界客都”。再加上广东惠州称为“客家侨都”,这四个地方就被称为“客家四州”。
第一、为什么福建汀州会被称为“客家首府”?
这就是因为国内外很多客家人都觉得福建汀州,特别是汀州县市自己先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所以称汀州为“客家首府”。
第二、赣州为什么会被称为“客家摇篮”?
这就是因为赣州被认为是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片热土,孕育出了最初的客家文化,故被称为“客家摇篮”。
第三、梅州为什么会被称为“世界客都”?
赣州作为客家民系的最初的形成地,而梅州则是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也是客家人主要的繁衍地和聚居地更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所以被“世界客都”。
一直以来都觉得长汀这个名字很好听,其实历史上的“汀州”也很美。说起客家人,大概大家都知道“客家四州”:广东惠州、广东梅州、江西赣州和福建汀州。它们各自又有不同的别称,惠州因是多数海外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又被称为客家侨都;而梅州则因是客家人最主要聚居区而被称为世界客都;赣州因与客家民系形成有密切关系被称为客家摇篮;而汀州(现今指的是长汀)则被称为客家首府。
何为客家首府?
客家首府是历史上的建制汀州的别称,如今指的是福建省长汀县,在漫长的客家人迁徙的历史长河里,汀州作为第一个府治行政机关而存在,所以被海内外客家人称为客家首府。
长汀为何是客家首府?
长汀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长汀位于福建边远山区,历史上客家人的第二次迁徙来到这里,在此扎根。时至宋元时期,动乱逼近这里,于是客家人再次南迁到广东等地,但部分人仍留在汀州。唐朝开元年间建汀州,是福建五大州之一,从盛唐到清末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客家人入闽后,沿汀江两岸定居,如今汀江流域各县市均为客家人聚居之地。汀江是客家人的母亲河,孕育了客家人,并逐步发展壮大了客家民系。长汀曾是闽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客家人以其坚韧、开拓、革新的精神创建了汀州,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据统计台湾至少三百多万人口源自汀州,香港有两百多万客家人传自汀州。由此可见当年的汀州是何等的辉煌,不愧为客家的大本营和客家首府。
虽然“汀州”已不再,但长汀依然保留客家人精神,保持积极进取坚韧的精神,创造这属于它的光辉。(闽南网:凌芹莉)
跪求梅州客家陈氏辈份!!!
本文2023-11-09 02:52:5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4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