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马氏家族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1收藏

我想到马氏家族家谱,第1张

历史来源

1、由“马服”氏改变而来。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于今天河北省邯郸市西北。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于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赵瘀氏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因此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等。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此后,马家后代又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

2、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3、又据《姓氏考略》载,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名祖常。回族中的“马”姓是“马”姓来源的重要方面。人常说:“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用这句俗语概括回族的姓,虽不十分准确,但大体符合事实。

家谱是一种记录宗族世系和血缘的史书,也是一部记述子孙世世代代的家史。家谱可以让人了解自己不曾知晓的历代先祖和姓氏来源。这是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人都希望明白知道的事,也是人之本性。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恐怕没有一种书像家谱那样时间之久远,影响之广泛了。家谱之所以会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完全是源于溶于血脉,铭记于心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修缮电子家谱最好的选择,百姓通谱网哦!!!

马为大姓,马姓分的谱系太多,有河北·丰润马氏家谱 山西·介休县张兰镇马氏族谱 辽宁马氏族 吉林永吉·马氏谱 江苏·常州马氏宗谱 浙江奉化·马氏宗谱 安徽·桐城扶风马氏族谱 山东庆云·马氏族 河南项城·马氏家谱 湖北·马氏族谱 湖南醴陵·马氏五修族谱 广东顺德·马氏宗谱 陕西合阳·邰阳南渠西马氏宗谱等等上百个分系。

我也是姓马,我家,到我爷那辈也有完整的族谱,但是在解放的时候弄得支离破碎,我爷爷的祖籍是山东蓬莱,更早就不知道了,如今我在黑龙江,我早些年的时候也查过马氏的由来,但是根本就查不明白的,你弄到春秋战国时期了,这根本就能没头绪了,不说别的时期吧,三国时候司马家这个姓氏几经转变一部分人都改成马姓,但是你说有没有可能是赵奢的后人,这就让人无奈了,为什么?因为赵奢是全部汉人第一个姓马的,马氏都是从他这开始的,他开创的马姓,按这么说只要是姓马的都是他后代,如果你要问你是不是他的嫡系,这个咱就查查,赵奢,生卒年不详,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八将领之一,赵国是现在的哪呢?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如果你说你是湖北来的,如果你祖上没有迁移,在战国时期,湖北全省都是楚国地盘,当然,与赵国算是有那么一块相连接的,这么说的话,你有可能是分出来的一支,但是啊,赵奢姓马,他的仆人很多也赐姓马,谁让古代有这规矩呢,其实你真要找头绪,应该从马援开始找,他是正派的赵奢后代,这个马援呢,马援(前14—公元49年),汉族。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看见啦?他是陕西的,这个跟湖北也很接近,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凌。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汉武帝时,因功被封为重合侯,但因为他的兄长马何罗谋反,马通受到牵累,被杀,所以马援的祖父、父亲这两代家境式微,地位不显。马援有三个哥哥,他们是马况、马余、马员。都很有才能。王莽时,又都做到了二千石的高官。三国时蜀汉将领马超也是其后人。我查过了,马援的哥哥们剩下的孩子历史上几乎没有记载,他哥哥早年就死一个,所以后代主要是马援的孩子,当然他孩子很有名,一个女儿是皇后,四个儿子为马廖、马防、马光、马客卿,其中马防最为有名,这都不说,就得说三国时期的马腾,马超,这是他们正统子孙,马腾马超,马腾(-211)字寿成,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他有 子女:马超 马休 马铁 侄子:马岱,到这就出自侄子了,这个就不知道了,但说他亲儿子,其实这三个都是很有能力和才华,不过除了马超那两个都死了,马超追随刘备进蜀中,他先前也有儿子但是被人杀了,总之,子女:马秋(为张鲁所杀),马承(继承了马超斄乡侯的爵位),马氏(嫁与刘理为妃),另有不知名二子冀城被杀,马超就一个马承活得挺滋润,但是后代到这就查不明白了,所以说真正的可查的赵奢的后代到马超这几乎死绝了,有证明,章武元年221,超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好像这就有点结束了,但是我们知道,马超是有羌族血统的,羌族又跟古罗马有着千丝万缕关系,所以都说马超有外国人血统,者不可否认,最有意思的是此外,据史书记载,马超家族带有羌胡血统,与西边的各国关系良好。有学者认为,马超统率的部队“不尚弓弩”,而擅长使用西式的长标枪等武器,行军作战采用西式密集军阵,马超本人也穿类似当时西方国家的铠甲。上述情况表明,马超家族和中西亚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马超之子为逃避追杀,选择到中西亚避难是合乎逻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没想到在近1800年后,记者在亚美尼亚工作期间却遇到了当地一群自称来自中国马姓家族的后代。追根溯源,他们竟然是马超的后裔。(你有兴趣可以了解)如果这个是真的,那么赵奢的后人在中国可就没了,如果不是真的,那么按照当时的地理,马超家族应该在四川,就你现在的地方,四川稍南,你可以看看你家最最最老的人在哪住?在1800年前是不是在有人存在,要是有的话,就都明白了,我说的都是凭自己调查发现,不算确凿,你就当作咱老马家的家史看看吧

马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姓氏起源

关于马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其始祖为赵奢。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大业。大业之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帝舜赐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世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后建立赵国。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世居邯郸。史称马姓正宗。

  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出自他族改姓。西域人马庆祥,人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遂以马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马祖常之后亦为马氏。金元以后,为回族大姓。

聚集地(迁徙分布)

赵奢之子牧,亦为赵将,居住在邯郸。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将牧之子迁徙至陕西咸阳。马兴后人马何罗徙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从此,扶风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唐朝末年,王潮、王审之入闽,有河南马氏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许州人马殷,少为木工,应募从军,随秦宗权部将孙儒入扬州,转从别将刘建峰攻取潭州。896年,刘建峰北部下所杀,马殷被推为主,被唐任为潭州刺史,后进武安军节度使,于907年被后梁封为楚王,建立楚国,历时45年。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至明代,马姓族人遍布福建;至清代,有的移居台湾,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

台湾的马姓,以嘉义、台南和新竹为最多,名列第七十二位。台湾马姓的开基始祖,来自广东,与广东马姓关系十分密切。早在两千年以前,是由马援将马氏带到南方的。这些人虽然很可能不姓马,但在寿冷县定居以后,却统统改姓为马了。并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始祖。台湾的马姓,跟广东的马氏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的开基始祖大多来自广东。

堂号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

  "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

  马姓堂号还有"扶风"。

家乘谱牒

  河北:丰润马氏家谱不分卷、安次得胜口马氏家谱不分卷、东安马氏家谱稿不分卷、马谱一幅、马氏族谱不分卷

  江苏:京江马氏宗谱二卷图一卷、马氏宗谱七卷首一卷、锡山马氏宗谱不分卷、常州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利城马氏宗谱六卷

  浙江:光溪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会稽马氏宗谱五卷、山阴朱咸马氏宗谱四卷、吴宁安恬马氏宗谱二十三卷

  马氏家乘不分卷、马氏族谱不分卷、马氏宗祠族谱不分卷、马氏宗谱不分卷、三官马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繁阳马氏宗谱十九卷、远阳马

氏家谱不分卷

历史名人

  马 钰:宋代进士。传说,大定年间他遇重阳子王嘉,授以道术,与妻孙氏同时出家,孙先仙去。钰后游莱阳,入仙宫羽化,赐号丹阳顺化真人。

  马 援:东汉名将,建武十七年(41年)任伏波将军。年六十余仍征战沙场。尝谓宾客曰:"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

  马师皇:黄帝时代著名兽医,善医马,又喜医龙,据说"乘龙仙去"。他被后世尊为兽医始祖。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大都清丽高雅,意境高远。

  马 均: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提高功效四五倍而闻名;后又创造翻车(即龙骨水车)、指南车等。翻车、指南车所使用的机械原理比国外早1780年。

  马 远:南宋时著名画家,擅画山水。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与夏圭、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

扶风世家的户主姓马。

扶风是中华民族黄河流域古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后稷教稼”之地,古以“辅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相传4000年前的上古时期,以炎帝神农氏为首领的姜氏部落在这里定居,建立了邰氏部落。商代后期,周人灭商而建立西周。此后250余年间,这里一直是西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扶风县文物古迹颇多,以“青铜器之乡”而闻名中外,现有各类文物保护点362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点15处。县北法门寺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1987年4月封闭1000多年的法门寺地宫重新面世,被视为20世纪考古及佛教文化的重大发现。

法门寺博物馆紧邻法门寺,主体建筑——珍宝阁,是仿照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铜浮屠的式样建造,高大宏伟,别具一格,与寺院真身宝塔相辉映。馆内现有文物藏品两千余件,其中一级文物71件,二级文物37件。藏品等级高、质量精、种类齐全,为唐朝七位皇帝供奉的皇室绝世珍宝。

此外,扶风县还有隋文帝泰陵、东汉班固墓、扶风城隍庙、东汉马援墓以及姜塬遗址、王家台遗址等。

扶风世家是马姓,汉族马姓,是中国的第十九大姓。马氏是从赵氏中分出来的,这在《世本》(八种辑本)、《史记》、《姓谱》、《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辩证》、《古今万姓统谱》、《姓氏寻源》等古籍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马氏始祖赵奢是赵国的王子,在这一点上,隋开皇二十年(600年)镌刻的《大隋故荡边将军信州典签马君墓志铭》中曰:“君讳穉,字老生,扶风郿邑人也。其先则赵灵王之子马服君之后。”则比韩愈在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撰写的《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上“君讳某,字某。其先为嬴姓;当周之衰,处晋为赵氏;晋亡而赵氏为诸侯,其后益大,与齐、楚、韩、魏、燕为六国,俱称王。其别子赵奢,当赵时,破秦军阏与,有功,号马服君,子孙由是以马为氏”的记载还要早200余年。时至今日也有1404年的历史。就笔者目前所见到的马氏家谱中,如山西柳林马氏在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续修的《西秦扶风马氏宗谱》,江西乐平马氏在民国续修的《扶风马氏宗谱》中保存的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马廷鸾撰写的《序》等都有记载。所以,赵奢为赵武灵王其中一子是不容置疑的。

寻山东马氏600年前宗谱(我有一部马氏家谱)2006-12-25 23:02各位马姓同宗你们好: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齐河县,马氏在当地生活繁衍了600多年,近期,喜获祖传家谱一套,得知我祖讳德公于明永乐年间自山东诸城迁居齐河距今已600多年,因年代久远,家谱记载不详,1403年往前的马氏祖先不得而知,愿与有志于马氏宗谱研究的马氏后人,共同探讨我扶风马氏的历史:

马氏续修族谱序:

马氏邑之右族也,明永乐间<1403年>自诸城迁居齐河。余族亦于永乐二年<1404年>自枣强迁齐河。马氏自始祖讳德公以下四世均失讳,余族自始祖讳仲良公以上四老祖妣皆失姓。余与马氏为老姻矣,而何云相同若是云多耶。佩之先生余表妹行也,将续修家乘而问序于余余。维马氏五百年来,子姓繁衍代有闻人簪<zan>绂<fu>云兴珥,貂相望负燕南之重誉为齐右之世。家邑乘载之备矣,固会待余之赞述,且家乘之续修,亦非正一次前人序之详矣,尤会待余之费词,而此次之独异者,以石印代枣梨之刊一也;誉首附绘宗图令阅者一目了然二也;科第荟萃一幅易于观览三也;支分派别详注居处四也。苏明允曰:读吾谱者孝弟之心油然而生矣,夫苏氏之谱详云所自出尊云,所自出而犹嫌云邻于私也。然则观马氏之谱者不尤足动,木本水源之思耶。本年春,余以事族里,余兄品三拓,余曰:吾族生齿日繁,谱之续修不可缓矣,顾将有补旧谱之未备者,则凡吾族之有德闻者,有文誉者,纪一小传附之谱中,使后之子孙知祖功宗德之所在夷,然动其为善之心,否则先人之典型,今日津津于父老之口者,恐他日并片口说而轶之也。其余如石印、绘宗图、科第荟萃、分支别派,一如佩之先生之旨,而马氏旧谱则固有家传之附刊也,呜乎吾两姓来齐占籍之年代,同始祖以上之失讳、失姓,同至于重修谱之规模,竟亦若片云不谋而合耶,顾余兄族之维扬马氏之谱,已乐观厥成矣,余族之谱今始业凡而未遑〈huang〉执简片,所以序马氏之谱而枨cheng触余怀不能自己也。 邑人郝凤章敬撰

民国九年岁次庚申暑月〈1920年〉

命名排行字:

孝 友 传 家 远 诗 书 衍 世 长,

又续添十字:

慎 勤 身 乃 正 俊 杰 国 之 光,,

你可以看看这个

  关于马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其始祖为赵奢。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大业。大业之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帝舜赐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世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后建立赵国。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世居邯郸。史称马姓正宗。

  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出自他族改姓。西域人马庆祥,人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遂以马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马祖常之后亦为马氏。金元以后,为回族大姓。

  聚

  集

  地

  :

  迁徙分布

  赵奢之子牧,亦为赵将,居住在邯郸。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将牧之子迁徙至陕西咸阳。马兴后人马何罗徙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从此,扶风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唐朝末年,王潮、王审之入闽,有河南马氏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许州人马殷,少为木工,应募从军,随秦宗权部将孙儒入扬州,转从别将刘建峰攻取潭州。896年,刘建峰北部下所杀,马殷被推为主,被唐任为潭州刺史,后进武安军节度使,于907年被后梁封为楚王,建立楚国,历时45年。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至明代,马姓族人遍布福建;至清代,有的移居台湾,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

  台湾的马姓,以嘉义、台南和新竹为最多,名列第七十二位。台湾马姓的开基始祖,来自广东,与广东马姓关系十分密切。早在两千年以前,是由马援将马氏带到南方的。这些人虽然很可能不姓马,但在寿冷县定居以后,却统统改姓为马了。并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始祖。台湾的马姓,跟广东的马氏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的开基始祖大多来自广东。

  堂号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

  "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

  马姓堂号还有"扶风"。

  家乘谱牒

  河北:丰润马氏家谱不分卷、安次得胜口马氏家谱不分卷、东安马氏家谱稿不分卷、马谱一幅、马氏族谱不分卷

  江苏:京江马氏宗谱二卷图一卷、马氏宗谱七卷首一卷、锡山马氏宗谱不分卷、常州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利城马氏宗谱六卷

  浙江:光溪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会稽马氏宗谱五卷、山阴朱咸马氏宗谱四卷、吴宁安恬马氏宗谱二十三卷

  马氏家乘不分卷、马氏族谱不分卷、马氏宗祠族谱不分卷、马氏宗谱不分卷、三官马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繁阳马氏宗谱十九卷、远阳马氏家谱不分卷

  历

  史

  名

  人

  :

  历史名人

  马 钰:宋代进士。传说,大定年间他遇重阳子王嘉,授以道术,与妻孙氏同时出家,孙先仙去。钰后游莱阳,入仙宫羽化,赐号丹阳顺化真人。

  马 援:东汉名将,建武十七年(41年)任伏波将军。年六十余仍征战沙场。尝谓宾客曰:"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

  马师皇:黄帝时代著名兽医,善医马,又喜医龙,据说"乘龙仙去"。他被后世尊为兽医始祖。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大都清丽高雅,意境高远。

  马 均: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提高功效四五倍而闻名;后又创造翻车(即龙骨水车)、指南车等。翻车、指南车所使用的机械原理比国外早1780年。

  马 远:南宋时著名画家,擅画山水。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与夏圭、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

我想到马氏家族家谱

历史来源1、由“马服”氏改变而来。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于今天河北省邯郸市西北。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于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