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是孔子的弟子 ,他结婚过吗 有后代吗?谢谢了 他邴室简居 遗传因子应该好
颜回是孔子的弟子,据记载,颜回曾于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娶宋国女子戴氏为妻,次年生子颜歆。关于他的后代情况,没有详细的记录。
关于颜回是否遗传有遗传因子,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无法确定。不过,作为生物学概念的遗传因子在当时并不存在,因此这个问题在历史学中并没有意义。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
一直以来,我的内心就有一个疑问,据说古代文化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的修养好到没有什么痛苦的地步,即使是一生身处贫穷困苦,也没见到他对外有过痛苦的表示。
要知道,连人间道行最深的“太上老君”老子都有痛苦呢,老子若不是痛苦,能骑着青牛匆匆逃出函谷关,到另一个清静世界隐居吗?
这个修养比老子还厉害的人,就是颜回,或曰颜子。孔子厉害过老子的地方,在于明知不可为仍为之。而颜子厉害过孔子的地方,在于兼具了孔子和老子的长处:既陪孔子一起“为之”,又和老子一样“无为”。
(孔子)
(一)颜回是什么人?孔子起初在鲁国都城曲阜的阙里巷办学时,就有个学生,叫颜路,比孔子小几岁,住在陋巷里。这个颜路,后来能从孔子三千弟子中被选出来列入七十二贤,很不简单,算起来比八、九十年代考大学还难。
颜路祖上是贵族,但到他时家庭早已败落,所以他在孔子办学之初,就决定跟年纪大不了他几岁的孔子学习,可见他对改变家庭状况的期望,只有身通六艺的平民才有望发达。
还有,要知道在那个平民教育荒芜的年代,一个人能主动要求去上学,就相当于现在人能瞄准科技创新最前沿一样,眼光是很高的。颜路的期望通过两、三代人的努力,后来真的没有落空。
(颜回)
颜回就是颜路的儿子,颜回正好是在孔子开办学校的那年出生的。有这样“志存高远”又非常好学的父亲,可以想象颜回从小受到的家教,他的心志受到他父亲深深的影响,而他的父亲呢,正受着孔子深深的影响呢。
颜回十三岁时,颜路就让儿子拜入孔子门下,成了学校年龄最小的学生。这时孔子办学也已十三年了,学生们开始在社会上闯出不少成绩,孔子声望日高。
颜回这点年纪来到他们中间,却没有表现出一个少年人应有的调皮和天真,反而显得内向而寡言,这让孔子很是奇怪。他就试着逗这个“小学生”,然后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话意思是说,他怎么和颜回说话,颜回从不反驳他,像个笨孩子。于是孔子觉得颜回资质有限。
(孔子与颜回)
(二)颜回有多聪明,多乖?颜回真的笨吗?
很快孔子就发现了,颜回不但不笨,而且他的领悟能力实在太强了,超过了其他学生。
他用考察一般学生的思路去考察这个学生,所以起初才会看走了眼。孔子说“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他意思是说等他回过身来想想颜回私下的表现,发现颜回不但完全懂他的意思,还自己有所发挥,这个小学生一点也不笨啊,他是大智若愚。
颜回的“笨”,原来只是一种保持低调,是他少年时就表现出“愿无伐善(不愿夸逞己能)”的个性追求,谦逊而恭敬。
想一想也是,孔子是颜回的老师,也是颜回的父亲的老师;孔子其他的学生是颜回的同门,也是颜回的父亲的同门,处在这样的授学环境中,颜回敢不对身边的所有人表现出谦逊、恭敬吗?且不论他未入学前就受到父亲的家教,和他入学后接受的儒学文化对他的影响。
颜回的德是公认的最好,“德行第一”,无人怀疑。这不仅源自孔子的屡次赞叹,也能从孔门弟子们为他办的一件事上看出来。
颜回死时,因为他还是平民身份,孔子不同意违反礼法规定,为这个心爱的学生举行厚葬,但是他的弟子们这次居然罕见地都不听他的话,共同自愿出力为贫穷的颜回举行了厚葬,让颜回的父亲没有太伤心,可见颜回这个从不夸耀自己的人是多么获得众人之心,没有一个人不是从内心敬服颜回,要知道孔子弟子们中多是奇能异士,不服别人是常事啊。
颜回的智也是公认的最好,连老爱在孔子面前显示自己能耐的子贡都心悦诚服地对孔子说,颜回能闻一知十,而他只能闻一知一二。但是颜回真正的大智,不仅只是表现在为人谦恭上,更是用在做实事上,他其实是作为孔子编著“六经”幕后真正的助手,把他的智慧和心力默默倾注到那些著作之中,最后呢,功名归于孔子,颜回没有留下自己任何的署名之作,更没有去当官,至死都甘愿默默无闻,多么伟大而纯粹的心灵!
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人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颜回的内心,就像无法懂得他为什么终生甘愿“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人只要有机会翻开“六经”著作,应该感激的不仅是孔子,还有颜回。
这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孔子就是颜回,颜回就是孔子,他们的思想基本一致,共混于著作之中不分彼此,所以颜回才会被称为“复圣”。
(三)颜回真的就没有痛苦吗?那么要说,这谦恭有礼的颜回,真的就如他的老师孔子所认为的那样,没有痛苦吗?其实根本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哪能没有痛苦呢?何况一生穷困的颜回。
颜回也是有其巨大的、不为人知的痛苦。他的痛苦不为人知,是因为他不欲为人所知,或者说是他的崇高信仰阻止了人们去体会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本该也有的痛苦。
我们先来看上面讲过的,颜回入学时孔子对他的评价。既然孔子说他十三岁就能外愚内智,这种过于早熟的表现有违于一个孩子的天性,为什么这样呢?那原因肯定离不开这两个方面:家庭的极度贫穷,和父亲的严厉管教。这双重的现实,让一个孩子变得不再活泼,天真,而是和一个饱受打击的成年人一样沉默,寡言。
颜回是一个贤者,他是孔子门下最得意的学生会之一,颜回出身贫寒,却不以贫寒自卑自贱,居陋室能够不为艰苦的环境所打败,《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一种怎样的洒脱。又,颜回十分尊敬师长,尤其在德行方面堪称楷模,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之一。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又被称为颜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人。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被称为贤者。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他是孔子门下比较出名的学生之一,虽然在初期他稍微显得愚钝、木讷,“亦步亦趋”对老师言听计从,从始至终都是以师事之,他与孔子交谈时,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对老师有着朝圣般的膜拜。就是这样一个,勤奋刻苦的学习,沉默寡言,以致于孔子认为他是愚钝的。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但是随着对颜回的进一步接触,孔子发现这是个十分聪明的学生,“退而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于是,他说出了颜回“不愚”的话。
而更为难得的是,颜回和他的父亲都是孔子门下的学生。颜回的父亲叫做颜无繇,字路。“路者,颜回父,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颜回死,颜路贫,请孔子车以葬”。孔子曰:“材不材,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以徒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史记上记录了颜回去世之后,颜回父亲与孔子的对话。
在《论语》里也有相关的记载:“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回三十几岁就死了,因为颜回去世的时候很年轻,作为德行较好,学识又丰富的学生,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的早逝给孔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孔子为失去这么优秀的一位学生而感到悲恸,于是才会在听闻颜回去世的消息的时候,痛不欲生。
有人问孔子为什么悲伤,孔子说孔子说,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在安葬颜回时,孔子不仅是颜回的老师,更是颜回的知己、朋友。颜回的父亲和众多颜回的同学,都想以较隆重的礼节安葬颜回。颜无繇因家里穷,就请求孔子把车子卖了来帮他安葬。孔子认为这样做是有悖于颜回的初衷,孔子将颜回视作己出,谈到颜回丧葬问题时,他坚持要按照颜回的想法来,他了解颜回是个怎么样的人,因而孔子想要按照礼节来安葬颜回。
最终颜回还是被同学们厚葬了,孔子内心知道这有悖于礼节,于是说,颜回把我看成父亲,因为他丧葬的事,我想颜回一定会埋怨我,没能将他看成儿子,如果颜回还活着的话,一定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的。颜回学有所成,品学兼优,又尊师重道,怎么看都是个可造之材,可惜天妒英才,他死得太早,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遗憾。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是七十二贤之首,也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简介
颜回,字子渊,后世尊称其为复圣,春秋时期鲁国曲阜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人好学,被孔子称为“仁人”。
颜回十四岁时拜孔子为师,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在遇到危险或叛乱时,子路等人都对孔子即他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只有颜回始终站在孔子这边,并替孔子辩解。孔子关于“礼”、“仁”的要求,颜回都严格遵守,“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因此经常称赞他有君子四德。颜回一生所向往的是一个没有战争饥饿的理想社会,“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 天下 安宁”。
公元前481年,颜回去世,被安葬在鲁城东防山前。孔子悲痛万分,忍不住哀叹:“噫!天丧予!天丧予!”颜回没有当过官,也没有什么传世之作,只有一些言语被收录在《论语》中,他的思想基本与孔子的一致,后世尊称其为复圣。
纵观颜回的一生,他一生的大半时间都跟着孔子东西游走,游走在列国之间,他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写过什么著作,唯一留下的一些言语都收录在了《论语》等书上,他基本上全盘接受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的人尊称为“复圣”。遍览诸多提到颜回的文献,会发现颜回非常欣赏舜帝的无为而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孔子没有战争人人仁义的理想社会。可见颜回不只是有着高尚的个人品德,也有着济世救人的高尚情怀。
颜回一生没有做官,在那个礼崩乐坏、儒家思想被不被认可的年代,颜回一直安于平淡,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一箪食,一瓢饮”就能够让他乐在其中,这种坚守本心,不改其志的作为深受后来人的敬重。颜回从小就聪明过人,因为对于孔子之道了解的更加深入所以很是赞叹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这使得他对于孔子的敬重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师生之情,而是把孔子放在了和上古先贤一样的层次上。
孔子为什么最欣赏颜回
首先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凡事老师一般都是喜欢好学的学生,从颜回死后孔子痛哭说,颜回死后就再也没有像颜回那么好的学生了。可见作为学生颜回是非常好学的。颜回不仅仅学习刻苦,同时也是非常聪明的,但是颜回的聪明往往表现为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上一点就透,甚至是做到活学活用,但是往往表现的有点大智若愚。孔子就曾经说:“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贡也称赞颜回聪明,说颜回是“以一知十”而自己却只能是“以一知二”,一个学生既好学又聪明,怎么能不得到老师的喜欢呢
再者颜回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最坚定的支持者。孔子周游列国寻找实现自己理想的国家的时候一直没有找到,被困在山野里,七天七夜没有吃一粒米,于是很多学生对孔子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子游与子贡这样的大弟子也动摇了,只有颜回是孔子坚定的支持者,颜回认为老师的大道不行是因为那个世道出现了问题,“不容然后见君子”,也就是说君子之道在混乱的世界里得不到应用,不是君子不好,而是因为世道不好。这样一个理解自己的坚定的支持者,孔子能不喜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颜回是一个按照孔子所教导的儒家思想要求自己的人,可以说完全符合了孔子对于“仁”的要求,所以孔子毫不吝惜的将“仁”归于颜回,这样一个按照孔子的价值观塑造自己的颜回,孔子能不喜欢
颜回是怎么死的
颜回早年的时候跟着孔子周游列国,后来回到鲁国之后,就一直在当地开办讲学,弘扬自己的思想,而当时正是私学众多的时候,很多的人都把进私学学习看成是以后进入官场的一大资本,而颜回作为大贤孔子的弟子, 自然 也就有很多人希望能受到他的教导,于是颜回也就顺理成章的有了这么一个谋生的手段。
颜回除了这样为学生讲学之外,剩下的时间就用来帮助孔子整理古书,编纂书籍。颜回因为对于易学有着很高的研究,所以颜回主要负责整理考证《易》,借鉴诸多的古籍,来去伪存真,还原最真实的《易》,因为太过刻苦,颜回的身体很快就吃不消了,还没有整理网就劳累而死。
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他一生虽然没有留下什么千古名著,但是他的品德却是作为最宝贵的财产流传后世,成为了后世人敬佩的对象,因为他对于孔子思想的理解,所以被后世人尊称为“复圣”,颜回生性好学,最后因为太过努力年纪轻轻的就病逝了。
1 孔子赞扬颜回的故事
2 关于孔子和颜回的故事有哪些
3 论语心得读后感精选
4 孔子试颜回的故事
5 孔子爱徒颜回有何故事
6 孔子为什么最喜欢颜回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享年40岁(据熊赐履:《学统》)。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统冶者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6198htm
1、颜回。颜回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因为穷而好学,营养极度不良,而用脑格外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三十一岁就交了公粮本,提前去孔庙占席位等着吃冷猪肉了。
2、闵损。闵损鲁国人,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很高。
3、冉耕。冉耕鲁国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曾得恶疾难愈,孔丘说是他命不好。
4、冉雍。冉雍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其父不肖。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颜回是孔子的弟子 ,他结婚过吗 有后代吗?谢谢了 他邴室简居 遗传因子应该好
本文2023-11-08 22:04:1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