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国的关于谭姓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谭国的关于谭姓,第1张

谭国故城的考古发现与结论

谭国故城,古史记载繁多。《春秋庄公十一年》杜预注:“谭在济南平陵县西南。”今城子崖在平陵西南两公里处。《齐乘》:“东平陵在济南东七十五里。春秋谭国,齐桓灭之。古城在西南,龙山镇相对。”今城子崖隔武源河与龙山镇相对。《水经注济水》:“关芦水来源马耳山,北经博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陵城与武源水汇合,水出谭城南平泽中,世谓之武源泉。北经谭城东,俗谓之有布城也。又北经东平陵县故城西,故陵城也,后乃加平,谭国也。”武源水从发源至入巨合水,流经不过十余里,而滨河古遗址平陵,巨合皆在其北,南则仅有城子崖,可见是谭城非城子崖莫属。

城子崖是一处高出平地三至五米的长方形台地,其外观状如城垣。故村民呼之曰“城子崖”。城子崖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东略北,西倚今小青河支流巨野河,南距胶济铁路平陵城站05公里,东北距汉代齐国国都平陵古城2公里,北距商代谭国的早期都城05公里,旧济青公路东西穿过遗址。系武源河畔一隆起的台地。

古谭城(城子崖)是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首次发现。1930年至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首次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5600平方米,整个遗址南北长530米,东西宽430米,墙基宽12113米,总面积22,3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一般为4米左右。1989年至1991年又再次进行发掘,遗址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薄沙之上有一层黄土,黄土上层为一米左右的文化层,即为周代谭国故城遗存,史称灰陶文化。出土的豆鬲等灰陶器物,是典型的谭国文化代表。下层文化堆积,厚3米左右,为首次发现的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时器时代遗存,她代表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初称为黑陶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在遗址周围还发现了龙山、岳石、谭国三个历史时期长方形版筑夯土城墙叠压的遗迹,即龙山文化城(新器时代)、岳石文化城(夏代),谭文化城(周时期)。

最下层是龙山文化城址。修筑城垣采用了堆筑方法,也就是边堆土边夯实的方法,也采用了版筑法。一般在外侧取土,取土沟就成为城壕,城壕内壁和城垣外壁成一整体,加高了城垣外壁的高度。城子崖龙山城是一种台城,即城内地平面高于城外,只有南北两门,城门门道不在城垣缺口处而在缺口外方,筑了缓坡形门道,南门门道西沿发现墙和房址,可能是门卫房。这是全国首次认识这种史前台城,对后来确定龙山时代的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间层是岳石文化城是在龙山城的基础上修筑的,大多是贴龙山城垣内侧修筑,后又贴先筑的岳石文化城垣内侧修筑,城内面积约17万平方米。城垣都有基槽,全采用原始版筑,使用成把的小棍夯筑,夯土层面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小夯窝。

最上层是周代城,即《城子崖》一书中所说的灰陶文化时期,确切地说基本上是春秋城,不是商周城。尽管此城的修筑是在岳石文化城废弃以后很久,但城垣仍在岳石文化城垣的基础上修筑。春秋城的地面高于现今遗址地面,地面城垣已基本不存,地下墙基也很不完整。

考古发掘证明,龙山文化人来此居住时就开始建城,但并无龙山文化城以前的龙山文化堆积。而且龙山文化城主要是用堆积法筑成的,夯筑技术比较原始,而岳石文化城是版筑的,两者城垣的夯土结构迥然有别。因此,证明上世纪30年代发现的黑陶文化城址是岳石文化城,而不是龙山文化城。龙山文化城是这次的新发现,同时对灰陶文化城的年代作出修正,确认是春秋城而非商周城。

这就不禁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即,城子崖没有商代文化遗迹,下层是龙山文化层、中层是夏文化层、上层是周代文化层。因此,是不是城子崖的诸侯“历唐虞以迨夏、商、周,世袭子爵”,还是这三个文化层是由不同的诸侯受封,他们之间有没有关联,关联是怎样的?根据考古结论:最先在城子崖居住,即龙山文化层,是“东夷部族”,夏文化层的是“夏部落”,但这两个文化层的居民都在夏代末或商代初期已全部离开了城子崖。商代和西周前期约700余年城子崖一片废墟。直至西周后期,约公元前976-前922年间,周穆王封懿公于谭,才重新开启了城子崖的辉煌,所以这才是周代文化层。这应该是谭氏的直系祖先。下面就这三个部族的情况作简要的说明。

1、东夷部族。‘东夷’是东南沿海的古老部族,少昊是其中的一支。传说少昊为史前五帝之首,是黄帝的儿子,姓已名挚,号金天氏,古代东夷族首领。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少昊自穷桑登帝位,徙都在曲阜,以金德望天下,故称金天氏。图腾为鸟,赢姓,都于曲阜。《史记·五帝本纪》:“少昊青阳氏降居江水。”《尸子·仁意》:“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青阳氏即黄帝之子玄嚣,江水即古渎之一的沂水;穷桑在鲁北泗水之阳,是黄帝氏族的发祥地,是当时泰山周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夏部落。指的是大禹的部落;公元前2070-前1600间,大禹的儿子帝启废除推举禅让制度,杀原定继承人伯益,自立为王嗣位,从此确定了家天下;伯益“赢”姓后裔被逼自“城子崖”故地西迁,至皇覃氏故地“覃卩”城,而“城子崖”故地从此住满了夏启的“姒”姓后裔。

3、周穆王封懿公于谭。懿公系周文王同母弟弘农西虢侯虢仲之裔。六世西虢侯,其三弟名懿者,官拜车骑将军,因讨平东方诸侯之乱有巨勋,周穆王曰:“卿之兄居宏农列侯爵,今封卿于谭列子爵矣,再立殊勋乃复侯爵”,于是周穆王封懿公于谭(谭宗浚处族谱明确记载为‘周穆王十五年封于谭’,谭宗浚,南海人(现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神山管理区沙龙村。清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科陆润庠榜进士第二人。)

4《刺桑谭氏》记载:大宋绍兴四年九代孙喆公序:谭国国君是商汤之后,也就是子姓。这个记载符合历史学家编写的《济南通史》论述。

参考资料:

济南通史(一)远古时代的济南

(二)商朝前期商人东进与大辛庄聚落的建立及发展  (三)商朝后期谭国易姓与大辛庄聚落的衰落  (四)商朝在济南的殖民点及其殖民统治  (五)帝辛征夷方与征夷方路线考五、西周时代的济南  (一)齐鲁建国及济南一带的诸侯国  (二)周道的修通与《大东》诗篇  (三)齐的西进和周的东征六、春秋时代的济南  (一)齐灭祝与“公会齐侯于泺”  (二)齐桓公伐谭及其对济南地区的经略

谭氏族源辨析

上章所提的“谭子”,作为西周王朝的侯爵中五等中的四等--子爵。在成周时封七十一国之中并无“谭国”,所以“谭为不得姓之国”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治郡县亦无“谭”。但《左传·庄公十年》明确所载,在公元前684年,齐师伐谭,谭国不能力敌,谭子奔莒国君奔莒国避难。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设置弘农郡,其辖陕、渑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丹水、析、商、上雒等十一县。

“谭氏望出弘农”有两层意思:①古谱记载“奔莒即郡称弘农”指的是“谭氏来自弘农故地”,故谭氏总堂称《弘农堂》,而并非自西汉始才有此郡望。②在弘农郡故地屡世仕宦,也称“望出弘农”。而《齐郡堂》是留居青州的谭氏后裔所立的总堂名。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对先祖的源流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模糊。所以,对于谭氏的源流的说法众说纷纭。

谭氏系出“赢、姒、姬、子、己、妫”的说法都有,到底出自何姓?

(1)出自“赢”姓

一说:夏封高阳氏之裔,伯益次子“若木”为徐侯,周武王封其裔36世“姬孝公”于“谭”,51世“祁义”始姓谭,71世“玉成”迁弘农。

二说:夏封高阳氏之裔,伯益长子“大廉”承伯益爵位为箕山诸侯,其裔附周伐商,周武王封其裔53世“襄”于“谭”,54世“雍”始姓谭,73世“宣”奔莒,76世“祁”周匡王四年(前609年)迁弘农,97世玉成迁南粤。此二说都自认为是位于今城子崖古谭国“前684年奔莒谭子”之前的谭氏源流世系,事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如冠以“谭”是不能成立的世系。我们从下面的文献就可以看出:

《竹书纪年》有记载:“夏后相三年,征风夷”。“皇覃氏”城(城子崖龙山文化层)已被夏启族人占领,变成了大禹后裔“姒姓”的领地。“伯益”并未继承“大禹”的位置,一说被禹子“帝启”所杀(见《容成氏》“启于是乎攻益自取”);一说 “避子启于箕山之阴”(见《孟子万章上》 “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不论怎么说,证明在“大禹”后裔到来之时“皇覃氏”暨伯益之后裔已迁徙。

在陕西、河南等地出土的器物,《父已卤》、《父已爵》、《覃父已》、《亚中覃父乙》、《共覃父已》、《共覃父乙》、《父丁爵》、《父艾丁》等青铜器,标明了器物生产者和所有者的族氏。铭文族徽显示,“覃”是皇覃氏家族的徽识,有“覃”这个徽识的器物表明均系“皇覃氏”之器。在四川都江郾流域的彭州,竹瓦街,出土大批窖藏青铜器,其中《覃父癸》、《牧正父已》这两行铭文,与当时的“皇覃氏”青铜器铭文完全一致。

注:以上所举《父已卤》等,有可能是“商代”后期之文物,依此分析有可能“覃”的标志未必是“皇覃氏家族的徽识”;现代考古见有“妇好子曰覃”。

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古学家对城子崖的最后考古发掘证明“城子崖”没有“商周”文化层,暨“夏”代末至“西周”初,“城子崖”有700余年断代。“出自赢姓说”记载“谭”建国的时间都与考古发掘所见不符。其唯一可依据的是司马迁写的《史记》对“郯”与“谭”的混淆记载:《史记·齐太公世家》“二年,伐灭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

注事实上“郯”以鸟为图腾,也有可能是商族;并非赢姓独有。“郯”有可能是商族后代,“帝喾击磬,凤皇舒翼而舞”(《帝王世纪》)。

(2)出自“姒”姓

此说最根本的依据是:第一,“夏后相三年,征风夷”,此时大禹后代,大将“汝艾”占领了位于城子崖的“皇覃氏”故城。之后未见史书记载大禹后代从此地迁出。故推测后来的“谭国”就是“汝艾”的后代所建。第二:“姒”姓说的始作俑者是万姓通谱载,明朝苏平仲“谭氏家谱序”。以明朝的文人所著的家谱序来作为论据,未免太草率。今江西保存有宋朝绍兴四年谭喆《谭氏族谱序》、宋咸淳三年《谭氏源流记》。

注姒”姓说在《济南同史》论述为夏代至商中期居谭国之地的夏族姒姓,为商武丁所灭。

(3)出自“子”姓

此说主要依据“平陵为殷商帝乙之都”的传说,认为“谭子”与商帝乙“子姓”为同姓。此说实为误解。谭子的“子”为爵位。商帝乙“子姓”的“子”则为姓氏。是把“子爵”与“子姓”混淆的缘故。在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对“城子崖”的初步考古结论,误把属于岳石文化时代的“黑陶文化城址”当成了“龙山文化城”,因此“灰陶文化城”的年代也出现了相应的错误认定。混淆了“城子崖”没有“商周”(夏末至周初)文化城的事实。在城子崖北五里河叉处,发现商周文化遗迹,但并无城址。当为商遗族采盐之地。

注出自“子”姓主要依据:《济南通史》,《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民国档案。及《刺桑谭氏》记载:大宋绍兴四年九代孙喆公序。皆注谭国国君是商汤之后,子姓。

(4)出自“己”姓

“己”姓出自“莒”,因谭子奔莒,故有己姓说。“莒国”己姓子爵,开国君主为兹舆期。旧都介根,春秋初迁于莒。

(5)出自“妫”姓

因公元前684年之后,“谭国”逐渐成了齐国的附庸。故有“谭,齐所出”之说。公元前386年齐国大臣田和被周王室列为诸侯“妫”姓,彻底取代了姜姓政权,但仍以“齐”为国号,都临淄。故有谭氏“妫”姓说。有人认为:“谭”人夺了“田齐”的权,后“谭”得以复国。但此不见有史籍记载,我斗胆认为这是臆造。

(6)出自“姬”姓

出自高辛氏帝喾“姬”姓说,江西刺桑谭氏宗支、江西浯溪谭氏宗支,湖南《弘农堂》宗支,广东梧村宗支等四大宗支的谭氏老谱序都有记载。谭氏系出自高辛氏帝喾,其后裔古公亶父幼子季历传虢仲,武王克商封虢仲于宏农②,为西虢侯。传至六世西虢侯时,其三弟名“懿”官拜车骑将军③,随周穆王东征有功,周穆王封“懿”于“谭”为谭国,子爵。关于谭国始建于周穆王时期,衍昌公宗支古序有较详尽的记载,《弘农堂》宗支古序也有记载(见宁乡五修谱谱),梧村宗支也有记载(见梧村谱)。这些古谱记载的“谭国”建立时间与20世纪末考古学家对城子崖考古发掘得到“谭国”建国的时间出奇的吻合!

所以说周穆王封懿于谭,子爵;前684年谭子奔莒,以国为姓,以爵为名。

一、来源:

1、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采用疏的方法,结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

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源于瑶族,出自瑶族始祖盘瓠,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瓠之后,望出弘农。

4、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西大部分地区。)

6、源自偃姓,偃姓为避战乱,其中一支迁徙至蜀,一支迁徙队改姓谭。

7、源自嬴姓。秦亡后,嬴姓宗室为避战乱,其中一支迁徙至巴郡,与巴南的部分谭氏融合,改姓谭。

二、家史:

1、先秦时期,谭姓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历经秦汉晋南北朝,谭姓已经繁衍到各地。唐朝时谭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而且其主体也由北方移入了华南地区。

2、唐宋元之际的几次大移民和民族的融合,南部谭姓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

3、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向东北的移民,以及清满洲八旗汉化过程的加速,形成了胶东和辽东两半岛的谭姓群。 

4、宋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排在第六十七位。谭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谭姓人口的5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这两省谭姓大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75%,全国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的湘、粤、赣、川谭姓大聚集区。

5、明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八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谭姓人口增长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明朝时期,湖南仍为谭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25%。 

6、宋元明期间,谭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向西迁移。全国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谭姓大聚集区。

-谭姓

大中华族谱网-谭姓起源

我的天,给你找了半天,太多了手打不了,复制你看下,看看有什么帮到你的。

源主要有四:①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谭氏家谱序》所载,周天子封禹的后人于谭国(今山东章丘西),后被齐所灭,国人有以谭为氏者,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②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所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中有谭姓,自称盘瓠之后。是为云南、贵州谭氏。③出自避讳改姓。周大夫籍谈之后,因避项籍讳改谭姓。④出自他族。如景颇族勒羊氏,汉姓为谭;壮、瑶、哈尼、满、鄂伦春等族均有谭姓。  始祖:夏禹。 迁徙: 谭姓发源地在今山东境内。汉代以前,山东、河南两地是谭姓分布最广的区域,谭姓历史上三大郡望皆出于此两省境内。汉代时,谭姓分布渐广,据载,汉有隐士谭贤,太原(今属山西)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谭姓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化时期,因北方战火四起,谭姓也同别的士族一起徙迁南方,这次迁徙直接导致了以后历代谭姓南方数量多于北方的格局,即由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变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且居地范围在湖南及其周边地区最为集中。唐代是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在这样一个家家户户安居乐业的时代,谭姓的发展更加快速,分布地域也更加广泛。据载,唐末虔州南康(今属江西)人谭全播,拥戴卢光稠起兵,连下虔、韶、潮三州,后在五代时任后梁的虔、韶二州节度开通使。宋元时期,金兵的入主中原和蒙古军队的南下,使得北方又处于混乱状态,此期居于北方的谭姓更是向南方聚居。荣载史册的著名人物也多出自南方。如宋有长沙(今属湖南)人谭申,成都(今属四川)人谭宏,金坛(今属江苏)人谭知柔。元有怀来(今属湖北)人谭资荣,宁海(今属浙江)人谭处端。清朝时,谭姓播迁出现新特点,这一时期,谭姓在国内的播迁基本完成,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谭姓分布,于是,谭姓把新的发展点着眼于国门之外。据载,此时有闽、粤谭姓迁至东南亚,侨于新加坡等国。今日谭姓以湖南、广东、四川、湖北等省为多。目前谭姓人口列全国第六十五位。 郡望: 济阳郡 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齐 郡 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和青州、广饶、临朐等县市。 弘农郡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置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堂号: 善断堂 唐宪宗时,谭忠为燕牙将,受燕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弘农、济阳、齐郡。②自立堂号:六升、双桂、壹本、源本、敦伦、敦本、思亲、世显、端洁等。 字辈: 某支谭氏字辈:□□成良,道维仁孝,庭训玉芳,传家本立,作善益福,权平定美,智兴荣昌,保国民扬,余庆延年。 四川邻水谭氏字辈:东德凌国积,全一毓大公,名扬光斯得,诚极万古仁,照临覆载至,化育出自然。 四川达州谭氏字辈:天奇永玉,广正瑞崇,隆起茂光。 云南文山谭氏字辈:以洪天荣贵,永远正朝纲。 重庆大足谭氏字辈:子添友庆,成甲三中,永世家学,有开必先,培元再德。 山东莱芜谭氏字辈:继守叶若永,德安富震荣。 山东乐陵谭氏字辈:清如在化本,香传万世存。 山东滕州谭氏字辈:广玉成金贵,文华振家邦。 湖南中 湘谭氏字辈:一言大心,世玉朝金。续字辈:青史传芳,邦家之光,诗礼贻谋,允卜其昌。 湖南湘潭谭氏字辈:金玉光希,一世廷邦奇,兴朝生卓异,文名达帝几,飓徽涵英秀,华国宣隆仪,文章冠南楚,明训裕鼎彝,拔选诗书裔,萃宗衍奕箕。 湖南茶陵谭氏字辈:忠实必志彦,有胜绍荣正(学应),文仕(启世)洪之序,家修冀道成。续字辈:孝友承先泽,读书继后人,声名欣显达,功业著贤能。 湖南茶陵曲溪谭氏字辈:九任贵胜,元生廷世,嗣尚源本,克绍书香,永承先德,继后流芳,文以道远,达自家邦。 名人: 谭峭,五代道教学者。字景升。泉州(今属福建)人。少时不从父命求仕进,喜好黄老神仙之学。后出游终南山,入巴蜀,学道青城山,师事邛州何昌一,服炼辟谷养气术,与陈抟相师友。曾撰《化书》六卷,提出“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思想;认为世界万物起源于“虚”,由“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最后复归于虚,追求“虚实相通”的“大同”境界。认为“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谓之大同”。此“大同”即其最高的修炼境界。明道士王一清有《化书新声》为之注释发挥。 谭延美(921-1003),北宋将领。大名朝城(今山东朝城)人。少为盗于乡里。周世宗镇澶渊,募置帐下。即位后,从淮南,迁控鹤军副指挥使。入宋,补指挥使,稍迁都虞候、马步副都军头。雍熙中,为幽州西面行营都监,与田重进率军出飞狐北,击败辽兵,以功擢防御使。端拱初,徙知宁远军,会辽兵抵城下,延美开门示之,敌不敢入,引兵退去。咸平中,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卒。 谭纶(1520-1577),明将领。字子理,号二华,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三十年(1551)任兵部主事,后署郎中事。三十四年击退窜犯南京之倭寇,以功任浙江台州知府。三十七年大败浙东倭寇,升浙江按察副使。三十八年,平息浙江中郁倭患。次年,升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兼诲道副使。四十二年为右佥都御史,提督福建军务兼巡抚,率俞大猷、戚继光、刘显等捣毁平海卫倭巢,升右副都御史。四十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隆庆元年(1567)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军队,加强北方防务。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卒于任上,谥襄敏。主持兵事三十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有《谭敏襄遗集》。 谭元春(1586-1637),明文学家。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博学多闻,天启七年举乡试第一。喜游大山名川,足迹遍及中国东南。与同乡钟惺作《唐诗归》及《古诗归》,名满天下。同为明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竟陵体”的创始者。提倡抒写性灵,但追求幽深孤峭而流于艰涩。著有《岳归堂集》、《谭友夏合集》、《谭子诗归》等。 谭廷襄(-1870),清臣。字竹厓。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道光进士。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于1858年(咸丰八年)任直隶总督。英法联军北犯大沽时,力主议和,不为战守,致大沽炮台失陷,革职充军。次年署陕西巡抚。1861年在山东巡抚任内镇宋景诗、幅军、长枪会等起义军。1862年(同治元年)暂署河东河道总督,1866年署湖广总督,次年擢刑部尚书,兼署吏部,卒于任上。 谭献(1832-1901),清文学家、藏书家。原名廷献(一作献纶),字仲修,号复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治举人,任含山、歙县等地知县。尝游弋于燕、赵、齐、鲁间,遍交文人学士。工诗、词、文、赋,以词见长。通古今治乱典故。生平好聚书、刻书,藏书数万卷,亦精于鉴别校勘。尤以藏前人词曲为富。辑有《复堂词录》,刊《半厂丛书》。著《复堂日记》,为叙版本之书,考版本源流、题识、藏书题跋之类。另有《复堂类集》、《词辨》、《箧中词》等。 谭绍光(1835-1863),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一说象州或平南)人。壮族。道光三十年底(1851)参加金田起义,后隶李秀成部。咸丰八年(1858)参与摧毁江北大营。十年在击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州等地时建有战功。同治元年(1862)封慕王,率军攻打上海。次年率所部坚守苏州,奋勇作战,后被叛徒刺死。 谭鑫培(1847-1917),京剧演员。先工武生,后改老生。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幼随父谭志道进京,入金奎科班学老生。出科后搭永胜奎班和三庆班演出,并向程长庚、余三胜、王九龄、卢胜奎、冯瑞祥等学艺。1880年(光绪六年)转入四喜班,不久自组同春班。1890年任踦平署外学民籍教习,专演老生戏。1900年后,演技愈趋成熟,演出轰动京沪两地,人称伶界大王。1917年被北洋军阀逼演堂会后心情抑郁,不久病逝。其子小培、小培子富英、富英子元寿,均演老生。弟子仅王月芳、余叔岩二人。他一生创造了众多艺术形象,在唱念做打方面均有独特风格,以声调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取胜,念白字斟句酌,清晰流畅;武功根底坚实纯熟,身段灵活洒脱,干净洗练。艺术上富有革新精神,文武昆乱不挡,至今仍被京剧老生所宗法。与孙菊仙、汪桂芬并称老生三杰。代表剧目有《空城计》、《捉放曹》、《定军山》、《战太平》、《汾河湾》、《战宛城》等。 谭嗣同(1865-1898),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湖南浏阳人。父继洵,官至湖北巡抚。少年时博览群书,好任侠,喜词章,富于思想。青年时期为父命所迫,曾六赴南北省试,因不喜科举时文,屡考不中。在此期间,他目睹了清王朝统治腐败,益思奋发有为,立志救国救民,故自名壮飞。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惨败,丧权失地,群情愤慨。谭嗣同痛感自己的精力多敝于考据词章,无补于事,决心致力于维新变法。遂与唐才常等在浏阳筹建算学馆,创办新学,并撰文提出变法主张,首开湖南维新之风。为追求新思想,学习新知识,他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北游访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自然科学发生兴趣。在访学中,还遍交维新之士,结识了梁启超,并通过梁启超进一步了解到康有为的维新思想观点。1896-1897年,他以父命入资为候补知府,在南京待委,时往上海与梁启超讨论学问,研究变法理论,还潜心读书,与杨文会研讨佛学,撰成其代表性著作《仁学》。1898年2月,谭嗣同回到湖南,与唐才常等倡

我爷爷父辈还活着,但我忘了是哪一辈了,我爷爷是孝字辈,我父亲是显字辈,据说我是忠字辈,我儿子据说是清字辈……我这5代人都有……但族谱和祠堂很早以前在我爷爷那一辈就已经被焚毁了,现在追溯根源没人知道了……族谱统计似乎我们这一支已经没在记录了

谭姓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采用疏的方法,结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

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扩展资料:

迁徙分布

宋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排在第六十七位。谭姓第一大省是湖南(不计算周边地区),约占全国谭姓人口的5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这两省谭姓大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75%。

明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八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谭姓人口增长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

当代汉族谭姓的人口已有499万,为全国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7%。从明朝到2019年这600年中谭姓人口由26万增到近499万,增长了19倍多,谭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到2019年这1000年中谭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

-谭姓

谭国的关于谭姓

谭国故城的考古发现与结论谭国故城,古史记载繁多。《春秋庄公十一年》杜预注:“谭在济南平陵县西南。”今城子崖在平陵西南两公里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