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土司杨氏宋代人口变迁情况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4收藏

播州土司杨氏宋代人口变迁情况,第1张

播州土司杨氏宋代人口变迁情况

播州杨氏,是中国西南历史上的一个土司政权。 自唐朝唐僖宗乾符三年 (876年),杨端割据播州,形成世袭土司政权,直到明朝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氏被明朝政府所灭 。

杨姓发源地在今山西境内。杨为晋所灭后,其子孙便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冯翊(今大荔),后又有迁至今山西霍州,尔后繁衍至今河南境内。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姓人迁江汉地区(今湖北省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向东南迁至今江西省一带;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往江苏、安徽的杨姓,这样杨姓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秦汉之际,已有杨姓人迁居四川,尚书仆射杨璇,迁居浙江会稽。魏晋南北朝时期,除著名的弘农杨姓世居陕西华阴,氐族杨姓世居甘肃仇池外,已有不少杨姓人因社会动荡之故而向江南播迁,也有不少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改姓杨,另弘农杨震十世孙杨惠嘏任太原郡守,其玄孙即为隋文帝杨坚。唐末为避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姓再次大批南迁,这一时期,杨姓有迁朝鲜半岛者。宋时,有杨无敌杨业居山西太原,杨贵迁居贵州播州,由此可见,到宋代时,杨姓已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其播迁的中心。元朝末年以后,以广东、福建、浙江沿海为移民海外的原居地,杨姓人便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海外移民,迁居地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明朝永乐年间,浙江绍兴人杨云川曾随军渡海至北婆罗州(今马来西亚河巴州),并与当地酋长的女儿结婚,公主后因杨云川遇难而投海殉节,在当地传为佳话。清代乾隆年间,福建沿海人杨阿秋去印度经商,并修建了一座中国城,近代以后,又有杨姓去欧美或澳大利亚定居。如今,杨姓在我国分布极广,尤其在长江流域的省份分布最多,杨姓的分布规律,历史上最初由黄河中游、华山脚下向四周播迁,以及由北方向南方播迁,海外则以东南亚为主。目前杨姓人口列全国第六位。

播州土司家族墓葬群,扎堆遵义新蒲,跨越宋代至明代 关于这个规模宏大的「 ”土司家族墓葬群”,是在2013年至2014年时,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指导之下,陆续进行发掘的。 最终,通过在这两年时间里的不懈努力,考古队一共清理出了三组墓葬,这三组墓葬的选址在当地仁江河西岸的坡地上,正好处在一个面水背山的地势之中。 此次发掘出的三组墓葬,分别属于古代播州地区历史上的几位「 ”土司”,而且,他们还属于同一个「 ”杨氏家族”。 杨烈夫妇墓航拍 其中,第一座墓葬,为播州杨氏第29世土司「 ”杨烈夫妇”的合葬墓,第二座墓葬,是一座大型的同坟异穴三室合葬墓,属于明代初期第一代播州土司,同时也是世袭播州杨氏第21世土司「 ”杨铿夫妇”的合葬墓;第三座墓葬,通过其中发掘出的文物进行断定,为播州杨氏第14世土司「 ”杨价夫妇”的合葬墓。 除此之外,其实,在此次的大规模发掘之前,已经有几位「 ”杨氏土司”的墓葬已经被发掘出了,加上此次发掘出的三组墓葬,就一共有「 ”九位”杨氏土司的墓葬显露在世人的眼前了,分别是:第13世杨粲、第14世杨价、第15世杨文、第21世杨铿、第22世杨升、第24世杨纲、第25世杨辉、第26世杨爱和第29世杨烈。 杨价夫妇墓 说到这里,你可以要问,这个「 ”杨氏土司”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族?「 ”土司”又是怎样的一种官职呢? 关于这些内容呢,我会放在下一个部分重点讲述,关于这个「 ”杨氏土司墓葬群”你大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体现了「 ”世袭性质”的「 ”贵族墓葬群”。 那既然是贵族,从这个墓葬群里所出土的文物自然都是「 ”硬货”,所以,在这里我不妨给大家列举几个,如杨价墓中出土的那幅在考古界轰动一时的「 ”螭龙金杯盘”,其工艺可谓是巧夺天工,在国内的金银器文物当中也算的上是顶级文物了。 再有便是,在其他的「 ”土司墓”当中出土的银执壶、金台盏以及葵花瓣的银盏托,都是可以算得上是「 ”金银器”当中的顶级之作。 螭龙金杯盘 而其实通过这些十分「 ”土豪”的文物,我们便能一次为根据推断出这个「 ”杨氏家族”的财力必然是十分雄厚的,他们的生活也一定是十分奢华的。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近距离地走进这个家族,去了解他们在「 ”播州地区”的历史,同时,也了解一下「 ”土司制度”在历史舞台之上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出土的其他金银器 杨氏家族由唐代中原而来,因平叛有功而割据播州,前后延续700多年,至明代方黯淡谢幕 在开始说「 ”杨氏家族”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来说一说「 ”土司制度”,所谓「 ”土司”其实是对一种官职的称谓,又被称作「 ”土官”或「 ”土酋”,一般是会由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来担任,从而便能实现「 ”少数民族自治”的目的,而且,这一官职是从「 ”元代”才开始设置的。 不过,既然一般是由少数民族的头目来担任,那边就有一些特殊情况,「 ”杨氏家族”便属于这种特殊情况。 而提到少数民族的话,在历史上,古播州地区,也就是现今遵义地区,存在着很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苗族、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白族、侗族等20个世居的少数民族。 古代土司着官服像 所以,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播州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便经常会出现两类乱局:第一,是不同的少数民族之间为了争夺地盘而进行的小规模的战争;第二,便是几个势力较大的少数民族联合起来反叛朝廷。 而「 ”杨氏家族”的到来,便是因为上面的第二种「 ”乱局”,而且,当时「 ”播州”整个名字和行政地区的设置才刚刚出现没多久。 这里就要先说一说古播州的由来了,那就要追溯到唐贞观九年,即公元635年,自从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元年登基称帝以来,他便花了很长的时间平定各处的叛乱之患。 唐太宗像 几年之后,大唐国威大镇,四夷宾服,而所谓「 ”四夷宾服”指的一般是大唐疆域之内各处的少数民族全部都向「 ”大唐”称臣,这其中自然现如今的整个贵州地区。 而为了更好的管理当地的各个少数民族,李世民便先在贞观九年,即公元635年,以原本隋朝时牂柯郡的北部地设置为郎州,管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等六县。 而后,到了贞观十三年,即公元639年之时,唐太宗先是废止了「 ”朗州”的设置,但却又将之前「 ”朗州”原本下辖的六个县整合在一起,设置了「 ”播州”,其实,总的来说就相当于是更改了一个「 ”名字”而已。 而关于「 ”播州”这个名字,在明代之时,曾有人对其中的「 ”播”字做过一番解释,认为是「 ”为番之有才者”,而「 ”播州”这个名字也一直延续到了整个「 ”杨氏家族”没落、消失的那一刻。 古播州地图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来说一说,原本生活在「 ”中原地区”的杨氏一族,又是如何去到当时的西南边陲,并且一去就是700多年的。 这就要从「 ”杨氏家族”的第一代土司「 ”杨端”开始说起,他原本是山西太原人,而就在唐僖宗咸通十四年,即公元873年,处在云南地区的南诏国再次派军队攻陷了播州城。 为什么说是「 ”再次”呢,因为早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即公元859年的时候,当时的南诏国王酋龙便自称为皇帝并且派兵侵占了播州,此后,是由当时唐朝设置在西南地区的安南都护收复了播州。 所以,南诏国的这两次「 ”发难”,前后只隔了14年,而就是在南诏国「 ”再次”发难的时候,唐僖宗便面向整个朝廷以及民间征集「 ”军事人才”为朝廷出战,从南诏过的手中夺回播州。 杨端画像 而杨端便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到了「 ”抗击”南诏国的队伍当中,而后,他便和他的舅舅一起率领江西地区的向氏、令狐氏、成氏、赵氏、犹氏、娄氏、梁氏、韦氏、谢氏等九姓子弟开始在播州定居。 定居之后,他们这个隐藏在播州民间的「 ”大唐军队”便开始了与「 ”南诏国”之间的抗争,他们通过「 ”明攻娄山、暗渡赤水”的作战策略,不断地与「 ”南诏国”军队周旋,最终,在唐僖宗乾符三年,即公元876年,他们再次成功地将「 ”播州”纳入到了大唐的版图之中。 此外,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在此次「 ”播州争夺战”中,从唐玄宗时期开始,便被封为「 ”播州侯”镇守西南边陲的「 ”罗荣”的五世孙罗太汪也曾和杨端一同作战,而在成功地收复播州之后,杨、罗两族便都把「 ”家”安在了播州,在播州彻底地扎下根来。 宣抚使司令牌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杨端便被朝廷封为「 ”播州宣慰司宣慰使”,开始了他们「 ”杨氏家族”对播州地区的割据统治。 公元915年,古播州的第一位实际意义上的「 ”土司”杨端去世,虽说,当时还并未出现「 ”土司”这样一个官职,而此时,曾经的「 ”大唐王朝”早就已经「 ”土崩瓦解”,历史的车轮驶入到了「 ”五代十国”时期, 杨端死后,他的孙子杨牧南承袭了由大唐皇帝所封的「 ”播州宣慰司宣慰使”之位,继续统治着整个播州。 宣抚出使古画 而此后,无论世间的风云如何变幻,历史的车轮怎样前进,「 ”杨氏家族”都能雷打不动地继续他们对「 ”播州地区”的统治。 不过,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可以很好的解释的,杨氏所统治的「 ”播州地区”,从唐朝晚期便已经开始进行经营,久而久之,树大而根深,其实早就已经变成了一个「 ”国中之国”,再加上,对任何一个封建王朝而言,少数民族的管理问题始终都是一个让那些帝王们感到「 ”头疼”的问题。 而眼下如果恰好有那样的一个家族,经历很多世代都能够很好地管理少数民族众多的播州地区,那么,之后每个朝代的帝王都很愿意将「 ”乌纱帽”送上,而不会轻易地去触「 ”杨氏家族”的霉头,因为结果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一场极大的「 ”少数民族”叛乱,得不偿失。 所以,我想这便是「 ”杨氏家族”,能够在「 ”播州地区”割据统治长达700多年最为主要的原因所在。 播州杨氏世袭简表 而说到「 ”国中之国”,那边就不得不说,在这个「 ”小国”发展的历史上,是否也曾经出现过「 ”盛世”的局面呢? 答案自然是有,主要都集中在南宋时期,尤其是在第13世杨粲、第14世杨价、第15世杨文统治时期,整个播州地区,百业兴盛,百姓富足,史称「 ”播州盛世”,而在前面我所列举的那件从杨价墓中出土的「 ”螭龙金杯盘”便是证明这一「 ”盛世”最好的证据。 当然,有盛自然有衰,这也是自然之理,风光无限的「 ”杨氏家族”在延续了724年的辉煌之后,终于在明万历二十八年,即公元1600年,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万历皇帝像 而「 ”杨氏家族”的衰落,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讲,那就是太「 ”作”了,这就要提到「 ”杨氏家族”的最后一世,也是第29世土司——杨应龙。 在明隆庆五年,即公元1571之时,杨应龙世袭父亲杨烈的播州宣慰司一职,而后,到了万历十四年,即公元1586年,由于服从朝廷调用有功,杨应龙升任都指挥使,并加封为「 ”骠骑将军”。 也许是因为「 ”升”得太快了,所拥有的权力也比「 ”土司”大了许多,所以,杨应龙就忘记了朝廷对他「 ”杨氏家族”的恩裳和关照。 于是,明万历二十七年,即公元1599年,已经苦心经营多年的杨应龙起兵造反,当然,这其中自然也夹杂着杨应龙与大明朝廷之间的矛盾。 罗嘉良饰杨应龙 大明朝廷也立刻派出大军征讨杨应龙所率领的叛军,两军在海龙屯地区进行了多日的激战,未能分出胜负,直到次年春天,明朝派出了以当时著名的抗倭将领为首的「 ”八路大军”一同征讨杨应龙。 此后,又历经了将近六个月的「 ”对垒”,杨应龙见大势已去,便带着两位妻妾在家中「 ”自缢而亡”,他的儿子杨朝栋、弟杨兆龙全部被俘,后来,连同其余被抓的杨氏族人以及叛军将领能一同被押解到京城并斩首于闹市之中。 至此,统治播州地区长达724年的「 ”杨氏家族”便以这种极为「 ”惨烈”的结局,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明代平播之战示意图 而且,在平定了杨应龙叛乱的第二年,万历皇帝便彻底更改了「 ”播州”的行政归属,将「 ”播州”更改成为「 ”遵义县”,并且划分到了当时「 ”四川府”的管辖范围之内。 就这样,不仅「 ”杨氏一族”彻底没落,就连他们曾经统治长达724年的「 ”播州”,也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之下烟消云散了。

播州,位于今贵州北地,辖地和今遵义市相当。唐贞观九年(635年),唐太宗以“隋䍧柯郡之䍧柯县”为由,在䍧柯郡的北部地区,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等六县之地。

十一年,“省郎州并六县”,十三年,“又于其地复置播州及恭水等六县”,即在原郎州之地置播州,辖恭水等六县。“播州”之名,自此而始。此后,“播州”区划屡变,或为州,或为郡,或为都督府。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改“播州”为都督府,置都督。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改播州都督府为“播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复播州郡为“播州”。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播州土著叛乱。次年,代宗命“荣率师南征,剿抚并用,蛮方永靖”,以罗荣为六州都督、沿边招讨使,负责率兵平叛,随后罗荣率兵凿山开道,剿抚并用,7年之后,播州叛乱被平定。

平定叛乱之后,罗荣被代宗“即其地分封,命世侯播土”,封播州侯,自此播州成为罗氏的世袭封地。

后罗氏统治了播州八十余年,历经四代传至罗太汪。大中十三年(859年),崛起于滇西北的南诏国向东扩张进攻播州,罗太汪战败,播州丢失。次年,唐宣宗派安南都护李鄠率兵击退南诏国,播州重回罗氏之手。

可好景不长,咸通二年(861年),南诏罗闽氏族部再次占据播州,罗太汪再次战败,后逃往泸州。乾符三年(876年),罗太汪在同族杨端的协助下,率八姓族人自泸州出发“迳入白锦,军高遥山。据险立呰,结土豪蒋、黄三氏,为久驻计。蛮出寇,端出奇兵击之,大败。”一举击溃占据播州的南诏罗闽氏族部。

后唐朝廷再次册封罗太汪为播州大首领,杨端为播州刺史,自此播州归罗氏、杨氏共同管辖,但是因罗氏后人太过无能,播州的最高统治权终被杨氏所夺。之后杨氏开启了对播州长达725年的实际统治,自唐末杨端入播,杨氏共传27世,至末代杨应龙败亡。

乾德三年(965年),杨端后人杨实率播州上下军民归附宋朝。宋廷诏建播州、遵义军与遵义县,虽设州县,但播州之地仍为杨氏所控。至宋亡,至元十四年(1277年)杨氏十六代土司杨邦宪上书忽必烈“本族自唐至宋,世守故土,将五百年,今愿纳土内附”归顺元朝,而后忽必烈授予杨邦宪绍庆、珍州、南平等处边宣慰使职。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杨氏十七代土司杨汉英被忽必烈册升为播州宣抚司,负责管辖贵州十九个长官司和诸苗族峒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贵州之地被明玉珍所占,杨氏二十一代土司杨铿归附明玉珍,明玉珍仍让其掌控播州。

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一统天下,杨铿遂归附明朝,明太祖让其仍领播州宣慰使,并“诏勅赐铿衣币”以示恩宠。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氏第二十九代土司杨应龙反叛明廷,万历皇帝命李化龙节制川、黔、湖广三省军务,率领20余万大军,分兵八路进剿播州。此后历经114天,李化龙始平播州,杨应龙自杀身亡,自此于公元724年在播州即已建立的杨氏世袭统治彻底宣告终结。

至于在播州之役时,对于仅仅只是拥有一隅之地,拥军不过数万的杨应龙,明廷动用20余万大军去平叛才能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播州优越的地理位置。播州地处西南高原,介于四川、贵州之间,山川深阻,地势险要。《续修四库全书·两朝平攘录》载:“封域南极牂牁,西连棘道,东西一千四十里,周围远近三千里,盖西南奥区也。西此出四川綦江、南川,为前门;西南出赤水、乌撒、水西、黄平,为后门;其东出湖广偏桥、沅州,为右肋。凡联三省,此地势西北堑山为关,东南俯江为池,中皆山谷盘亘。巉崖峻壁,跨接溪峒,人马不得并行。”

《华阳国志南中志》亦载:“(牂牁)特多阻险,有延江、雾赤、煎说为池卫”。依史而载,我们可以得知播州地势的险峻,属易守难攻之地,凭借着这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再加上播州与中原道路的不通畅,所以一旦谁盘踞于此,即可迅速形成割据状态,而中原王朝对此也就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

当然,中原王朝要想征服播州并不是不可能,但因播州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周边都是崇山峻岭的地势,所以朝廷要想征服播州就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有几倍于播州的兵力,及充足的粮草和军备,中原王朝很难彻底征服播州之地。

而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的中原王朝都愿意接受播州杨氏的归附,毕竟要彻底占领播州,所得到的利益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既然杨氏愿意归顺,朝廷也自然乐的开心。

2、丰富的物质资源。播州很难攻占的原因除了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独特的自然资源。“播州东西二千里,南北数百里,乐土也”,至唐时,播州就有了“稻粟再孰,无徭役”这样衣食无忧的繁荣之景。

同时,播州不仅拥有肥沃的农田,还有可放牧的牧地。此外,由于山林众多,播州可供采摘的植物资源,及狩猎的动物资源都十分的丰富。而凭借着这等丰厚的物质资源,播州完全可以做到不依靠外界,就可做到自给自足。

如此,当时的播州土司杨应龙就凭借着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一次又一次的抵御住明朝大军的进攻。

为此杨应龙的谋士曾自信的说道“本州山河雄壮,兵食充盈,又得群苗为羽翼,据而用之以图大事。……今朝廷说动兵征剿也,只是虚名。太爷今只预备粮草,整饬险隘,将五司七姓仇家扫荡以绝祸根。又将海龙囤修理,坚壁重关,以为退步。就有几多兵马来也,无奈我何!左右归还,一个抚!”。虽然杨应龙的谋士说的这句话有点夸大的嫌疑,但他说的话也不无道理。

当时的杨应龙的确能做到依靠着易守难攻的地势,及储备丰厚的物资资源,再加上播州周边的雄关,来抵挡住明朝的一次次进攻。

而明朝则很难击溃杨应龙,一旦在兵力上没有对杨应龙形成绝对的压制,没有一击击溃杨应龙,杨应龙完全可以借助着地势和丰厚的物资来于明朝周旋到底,也就是打游击战。真到那时一旦时间拖的太久,明军的物资供应不足,将士又疲于奔命,明必败。

总的说“播州之役”明朝要想获胜,绝非易事。地理上的艰难险阻,非平野旷野可比。所面对的对手,非平庸之辈,而是善战之辈,其战斗力,更非一触即溃的弱兵,而是善战敢战的精锐。

同时明朝面对的对手可是盘踞播州700余年的杨氏土司,杨家在播州的统治可谓是根深蒂固,播州的五司土官皆听命于杨氏,而明朝在此是毫无根基可言,它做不到像杨应龙那般熟悉播州的地形,又能在播州自给自足。

再者此战明军输不起,一旦“播州之役”惨败,明廷必定丧失对于整个西北地区的掌控,到那时明朝必定陷入动荡之中,本就伤痕累累的明朝更会雪上加霜变得更坏。所以此战明廷一定要胜,而且是要大胜。

如此在种种的原因下,最终让万历决定派遣20余万大军去平定仅有一隅之地的杨应龙。只有集几倍于敌的优势兵力,以多胜少,明朝才能有绝对的把握获得胜利。

播州杨家是一个传奇的家族。这个家族是地方土司,就是土皇帝。这个家族传承了七百年,比任何一个王朝都要长久。周朝那就不要说了,都不是自己说了算,都被分了。而杨氏家族确是实实在在掌权七百余年。若是这个家族可以一直传承下去,估计清军也不是他的对手,可能明朝可以挡住清军。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看这个家族为何能占据播州七百余年呢? 永镇斯土 唐朝末年,南诏入侵,唐朝没有足够的兵力和钱财来打仗。因为唐朝刚经历了较大的农民起义,唐朝为了平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个时候唐朝已经很疲惫了,为了能有更多的力量对抗南诏,除了出兵抵抗外,还发出了一道诏令。那就是招募人马自行前去播州作战,如果能收复播州,就可以永镇斯土,就是世代管理这个地方。杨端带领家族前去播州,经过血战,打退了南诏。杨家也被唐朝授予播州侯的爵位,可以统领播州。 但是即使是这样,杨氏一族也是经历了多代的努力才真正地占据了播州全境。因为朱温篡位,大唐没了,当地的家族势力也不再和杨家和睦相处。播州本来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与杨家风俗习惯不同,而且在那个地方,作为汉族的杨氏家族才是少数的。唐朝灭亡,南诏又趁机入侵。此时,当地的家族势力也想赶走杨家,杨氏一族又陷入血战。家主杨端在去世前做出了一个挽救家族的决定,与当地人融合,可以通婚,可以学习当地习俗,只有融入其中,才能存活下来。最终经过七代人的战斗,杨家终于站稳了,存活了下来,并打下了整个播州。占地七万多平方公里。杨氏一族向北宋献地,归附了北宋。之后,杨氏一族也继续传承并管理着自己打下来的地盘。 大战蒙古 杨家的平静被蒙古的入侵打破了。蒙军入侵,杨家没有坐视不理。家主杨价带领播州士兵参战,与蒙军大战,给南宋军解围。为了阻挡蒙军,杨价主动前往阳平关驻防。播州军防守严密,作战勇猛,蒙古攻城一个月也没有攻破,最终无奈撤兵。杨价带领播州军与蒙军大战多次,多次挫败蒙军。但是杨价也走到了生命尽头,家主传给了儿子杨文。杨文继续率播州军与蒙古作战,并贡献了保蜀三策。最终宋军采取中策,在险要之地筑城防守。杨文推荐了两兄弟,冉氏两兄弟献策,在四川合川建城,最终这座城命名为钓鱼城。看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就知道杨氏家族对南宋抗蒙做出多大贡献了。蒙哥就是在此城下终结的。蒙哥打了半年都没打下来,最终还把命搭上了。因为蒙哥去世,忽必烈把前线的十万大军撤回,争夺汗位。这给了南宋喘息的机会。十四年后,蒙古军绕道,经过大理进入播州。杨文选择合适地点,修建了海龙屯,以此来防御蒙古。以海龙屯为中心,修建了规模庞大的 山城防御体系。但是蒙军并没有把矛头对准播州,而是饶了过去,到川东地区。蒙军是想先打好打的,不想再和播州军交战了。蒙军是认可了播州军的战斗力。杨文的墓碑已经出土,记载了播州军和蒙军的对战,都是播州军取胜。最难得的是,南宋已经灭亡,而元朝的版图上还有个窟窿,还没能打下来,就是播州。忽必烈很佩服杨氏一族,他也不想再打了,希望播州可以归降。最终杨氏家主为了播州不受战火,归降了蒙古。因为南宋已经灭亡,播州已经孤立无援了。播州归降,仍由杨氏家族治理。忽必烈还追封杨文为播国公,谥号崇德。蒙古对播州军也是十分敬佩的。 杨氏末路 杨氏一族传到第二十九代时,走到了尽头。此时已是明朝的万历年间。领主杨应龙欺压当地的小土司,下土司们联合起来上书状告杨应龙。但是皇帝并没有惩罚杨应龙,因为朝廷需要杨应龙平定西部。杨应龙多次帮助朝廷平乱,皇帝也是念及他的功勋。还有一点,要想动杨应龙,就要打仗,播州军在战斗力前面已经说了,朝廷也不好轻易动手。过了两年,这事又闹大了。贵州的官员也弹劾杨应龙,因为贵州想拉拢告状的土司,贵州想把这些土司的土地划归到贵州。当时的贵州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半,而且比价贫困,贵州官员想争取这些与杨应龙不和的土司。但是因为日本入侵朝鲜,明军入朝作战,杨应龙出钱,还要出兵入朝。朝廷也不是不想再多一事,就又宽容了杨应龙。杨应龙也把儿子作为人质送到重庆。 本来时期也要平息了,可是杨应龙之子突然死亡,明朝官员又不能给杨应龙一个合理的解释,杨应龙十分气愤,发兵在周边劫掠。皇帝也终于忍不住了,决定灭了杨应龙。此战打得十分惨烈,是万历三大征中规模最大的一场。而且杨氏的战斗力非常强,明军初期连吃败仗。后来明军终于将杨应龙逼进了海龙屯,这是杨氏最后的防线。海龙屯的坚固前面已经说了,蒙古打了半年也没打下来。明军也是损失巨大,始终攻不下来。明军最终能攻进去,也是化车给播州军送补给的水西军的模样,最终打了进去,否则,强攻是绝对攻不下来的。杨应龙自杀,海龙屯也被大火焚毁。此战伤亡十余万人。耗银三百万两。 抗清预测 若是没有这场战争,明朝不会损失如此巨大,不会加重百姓负担。最重要的是,以播州军的战力,若是对抗清军,应该是有很大胜算的。即使清军打了进来,有海龙屯在,也是能扛很久的。此战没有赢家,杨氏一族没了,海龙屯没了,明朝损失惨重,加重百姓负担。若是没有发生,那么一切都会不一样了。播州军一直不停地作战,战斗力从未衰减,如果抗清,一定是重要的力量。最重要的是,杨氏一族经营了七百余年,有深厚的家底,不花朝廷的钱,明朝不用为经费粮食发愁。即使是清军打到了播州,也会像当年蒙古一样失败。因为清军也是以骑兵见长,而西南地区多山地,作战不适合用骑兵,再加上播州有庞大是山城防御体系,清军定会吃不少苦头。可惜,两败俱伤,加快了明朝的灭亡。 总结 这场仗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播州杨氏灭亡,杨应龙是有很大责任的。朝廷也不得不做出抉择。其实土司制度对朝廷来说是不好的。所以后来清朝的时候进行改土归流。南宋时期,为了国家,播州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和家主如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家主的错误决定,会毁掉一个家族。土司制度在本质上不利于国家,但是播州杨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有实力,也立下很多战功,留着有用,除掉可惜,还要付出巨大代价。但是杨应龙把事情做绝了,朝廷不得不动手。明朝灭亡,播州之役有很大的责任。 同样是嫁给父子两人,为何武则天能封后,杨贵妃不能? 雍正朝最红的人——鄂尔泰 万历三大战役中,这场仗最不该打,十分亏本

播州土司杨氏宋代人口变迁情况

播州土司杨氏宋代人口变迁情况播州杨氏,是中国西南历史上的一个土司政权。 自唐朝唐僖宗乾符三年 (876年),杨端割据播州,形成世袭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