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姓的家谱文献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收藏

敖姓的家谱文献,第1张

湖北竹溪敖氏族谱,(清)敖自恩修,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竹溪县文物管理局。

江西上高敖南孝友李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德兴(建昌)新城敖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敖光浦、敖光椿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上高敖阳蛇溪邬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清)邬绍腾等纂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北竹溪敖氏袖珍小谱,(清)敖立榜纂,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竹溪县文文物管理局,今仅存第一卷。

江西万载敖阳严氏四门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享叙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浙江长兴雉南敖氏宗谱八卷,(清)敖明耀等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万载白良敖氏族谱,(清)敖焕章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谯国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上高敖阳陈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926年)白沙洲德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八~九卷、第十二~十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上高敖西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咸丰年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五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上高敖西罗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末。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北竹溪敖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竹溪县文物管理局。

印江严氏宗祠,位于印江县城振兴路西段南侧严家寨。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三进,坐南向北,中轴对称。原有门墙、六角亭、前天井、厢房、三星台、正殿、后天井、后殿、厢房、钟鼓楼、操场等。现存正殿、后殿、两厢、配殿等,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215米,通进深106米。正殿及两厢皆用雕花石栏板围护,刻“八仙过海”、“狮子滚绣球”等图。柱础皆鼓形雕花石础,石雕精美,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姓氏)

编辑

严,这里指百家姓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七位,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4位的大姓,人口约二百七十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8%左右。

中文名

外文名

Yan

性 质

姓氏

百家姓排列

27

现今排名

94

人 口

约二百七十万七千余

占人口总数

018%

目录

1 概况

2 文献记载

▪ 严氏族谱

▪ 《中国姓氏寻根》

3 严姓源出

▪ 源出避讳改姓

▪ 出自芈姓

▪ 出自严君疾(樗里疾)

▪ 出自严国

▪ 出自丁零人

▪ 出自少数民族

4 严姓名人

▪ 严嵩

▪ 严忌

▪ 严复

概况

编辑

严:中华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七位。[1]

严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4位的大姓,人口约二百七十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8%左右。

文献记载

编辑

严氏族谱

据严氏族谱载:

“严氏系出颛顼之后,以楚庄王的谥号为姓”,

“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

《中国姓氏寻根》

《中国姓氏寻根》一书也说“严是庄姓所改”并说“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姓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

两家原来一家,故有“庄严不通婚”之古训。

严姓源出

编辑

严姓源出主要有六支。

源出避讳改姓

据《元和姓纂》[2] 及《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严氏本为庄氏。战国时楚王侣,谥号为“庄王”,其支庶子孙逐有庄氏。东汉时,汉明帝为刘庄,为讳避皇帝的名讳,令庄氏改姓严氏(庄,严两字同义)。西汉时的庄光后改为严光。[3] 魏晋时期,姓严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庄姓。这样,就出现了庄、严姓并存于世的情况。故有“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

出自芈姓

为战国时楚庄王之后,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2] 所载:“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而芈姓又可追溯到黄帝后裔颛顼帝。

出自严君疾(樗里疾)

出自战国时秦有严君疾之后,以封邑名为氏。秦有严君疾,受封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以邑为氏,故称为严君疾,其子孙遂世代相传姓严,称为严氏。

出自严国

据《姓考》所载,古有严国,国人以国为氏。

出自丁零人

丁零人姓氏有以严为氏。据《晋书》所载,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

出自少数民族

满、彝、土、锡伯、朝鲜等族均有严姓。

严姓名人

编辑

严嵩

严嵩(1481~1568)[3] ,字惟中,号介溪,明江西分宜人。世宗时为相,揽权贪贿,斥戮异己,后被劾罢官,以子世蕃仍纵恣,籍没,寄食墓舍而死。嵩善书,工诗文,着有钤山堂集。

严忌

严忌原姓庄,汉时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其姓为严,后世遂称严忌。汉书说是西汉会稽郡吴县人,实为由拳县(今浙江省嘉兴市)人。严忌少时与司马相如等俱好辞赋,曾作《哀时令》赋,借哀叹屈原秉性忠贞不遇明主之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吴王刘濞网罗人才,“招致天下喜游子弟”,严忌与邹阳、枚乘俱仕吴,以文辩著名。曾上书谏阻刘濞谋反,未纳。後游历于梁,得到梁孝王的厚遇。为梁孝王门客,世称严夫子(或庄夫子)。有辞赋二十四篇,今仅存《哀时令》。严忌死後葬吴江西南,故名其地为严墓,即今铜罗镇。严忌墓曾於明末修筑,1919年又重建,并建亭於其上。

严复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4]

具体你要知道你那支的姓氏起源,只能找长辈找族谱了。

敖姓的家谱文献

湖北竹溪敖氏族谱,(清)敖自恩修,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竹溪县文物管理局。江西上高敖南孝友李氏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