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熹的资料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1收藏

关于朱熹的资料简介,第1张

  朱 熹(Zhu Xi)

  朱熹(1130915~120039) 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赞美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乾道三年(1167),偕学生林用中、范念德从福建赶赴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三月,会讲的主要议题是“太极”和“中和”,然后同游南岳。朱张会讲,盛况空前,学生多达千人之众,其声势为全国之最,史称湖湘学派自此之后,才去短集长,臻于成熟。淳熙十二年(1185),他还动员衡州官府重修石鼓书院,提出把书院办成德行道义之实的教育机构的方针,使书院教育走上正轨。在石鼓书院复兴后,应湖南提刑宋若水之请,撰写了一篇名垂千秋的《石鼓书院记》,由张栻亲书,后人镌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使“石鼓有声于天下”。他一生三次监南岳庙,但都只是遥领食俸,并未亲临南岳。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尤溪(原属南剑州今属三明),求学侨寓于延平、建州、建阳、崇安一带(今南平市到武夷山市建溪一脉),安葬于建阳黄坑大林谷。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

  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

  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并说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罕有。”(《年谱》卷1)。其仕途生涯多朱熹出生地--南溪书院艰,做官清正有为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 ,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猎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松十分热衷道学,与朱熹墓 建阳黄坑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

  朱熹晚年定居建阳考亭讲学,四方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研究理学,著书立说,与蔡元定等创建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考亭也因此喻为“南闽阙里”,建阳称为“理学之乡”,也因朱熹、蔡元定、刘爚、黄干、熊禾、游九言、叶味道史称“七贤过化”之乡。如今每年清明节前后,远在美日韩及港澳台等海外朱子后裔都会前来祭祀拜谒,他所创立的南宋理学迄今仍被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来等国推崇。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友刘子、刘勉子、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的“南剑三先生”道学家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决心向李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里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在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宋高宗准备出海南逃,由于右相陈康伯竭力劝阻而作罢。不久宋军击溃金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朱熹为民族的胜利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表达他不可抑制的喜悦心情。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继立,在广大军民要求的压力下,起用了抗战派张浚,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贬退了秦桧党人,朱熹这时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

  (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

  (二)罢黜和议;

  (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

  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临安,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为开学博士侍次,此职非其所长,未免有点讽刺。朱熹乘机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此时朝廷内主和派势力猖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对此忧心如焚,但难有所为。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临行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夫沮(阻)国家恢复之大计者,讲和之说也;坏边陲备御之常规者,讲和之说也;内(拂)吾民忠义之心,而外绝故国来苏之望者,讲和之说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议和投降派。

  1164年,金朝打压宋朝,隆兴协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白鹿洞书院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武夷书院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岳麓书院的。

  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长,但总是努力设法缓和社会矛盾,或多或少地为下层人民办好事。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农民起义。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本,“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俊则尽”。设立社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高利贷剥削农民,无疑是有惠于民的。此后,朱熹并在多处推行。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

  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时值土地兼并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经界”,即核考亭书院实田亩,随地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朱熹愤怒不已,辞职离去,以示抗议。

  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途经杭州,入对七札,陈述时弊。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他不徇私情,牵连攻击了王淮等人。于是,王淮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朱熹被解职还乡。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赣县)江州(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事务。不久王淮罢去,理学一时得势,朱熹更是仕途顺利。几年后受当时南宋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南宋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偏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乘机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建阳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哲学思想:

  理气论 动静观 格物致知论 心性理欲论 美学思想

  [编辑本段]学术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两宋时期,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门人黄斡曾总结曰:“继往圣将微之绪,启前贤未发之机,辨诸儒之得失,辟异端之论谬,明天理,正人心,事业之大,又孰有加于此者。“(《行状》)又曰:“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同上)清人全祖望指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这些评价虽属溢美之辞,但真实地反映了朱熹在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影响。朱熹死后,被谥为“文公“,赠宝谟阁直学士,又追封徽国公等。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自元朝始,朱熹关于经学注释著作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朱熹之言,则成为不能更改的、绝对的权威。易学是是如此。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朱熹真正确立了河洛之学和先天之学在学界的地位而为后世大多易学家所认可。

  朱熹十四岁,父去世,遵父遗命,他从学于父友胡原仲、刘致中、刘 冲。后刘致中以女许嫁朱熹。绍兴十八年(1148年),十九岁朱熹登进士第。二十一年,受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二十三年,拜罗从 门人李侗为师。始知释老之说为非,学问而就平实。二十七年,朱熹自同安弃官回故里,致力学术,历二十余年。孝宗即位,曾多次召用,皆辞而不就。淳熙五年(1178年),四十九岁的朱熹出知南康军,八年,改除提举浙东常平盐公事。光宗即位后,又知漳州、潭州。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待讲。总之,朱熹一生自举进士至死,凡五十年,经历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仕于外者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日,为宁宗讲《大学》。其余四十年过着讲学著书生活。其著作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此外,还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其易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周易本义》、《易学启蒙》、《朱子语类》等书中。按朱熹《年谱》,《周易本义》成书于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启蒙》成书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据今人朱伯昆考证,“《本义》于《启蒙》前,并未成书。”(《易学哲学史》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年)此说可谓精确。需要说明的是,《易学启蒙》虽列朱熹名下,而并非他一人所为,是他与蔡元定通力合作的结果。蔡元定学生翁易在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记载道:“晦庵疏释《四书》,因先生论辨有所启发者非一。……六经、《语》、《孟》、《学》、《庸》之书,先生与之讨论讲贯则并驰其功焉。《易学启蒙》一书,先生研精覃思,屡年而后就,晦庵复删润之,始克成书。”(《蔡氏九儒书》卷首《蔡氏诸儒行实》)此“先生”是指蔡元定。翁易关于《易学启蒙》是由蔡元定起稿、朱熹删润而成的记载,在《宋史》中有同论。《宋史蔡元定传》曰:“熹疏释《四书》,及为《易》、《诗传》、《通鉴纲目》,毕竟与元定往复参订。《启蒙》一书,则属元定起稿。”这一点同时在未熹的言论中可以得到印证。朱熹在给蔡元定信中说:“《启蒙》修了末?早欲得之。”(《文集答蔡季通》)又说:“《启蒙》所改是否?又天一地二一节,与天数五地数五相连,此是程子改定,当时不曾说破,今恐亦当添程说,乃明尔?”(《文集续集答蔡季通》)朱熹在《启蒙序》中也明言:“因与同志,颇辑旧闻,为书四篇,以示初学,使毋疑于其说云。”此“同志”即蔡元定。“为书四篇”中“书”即《启蒙》。由此可知,翁易所记可信。

  [编辑本段]文学著作

  朱熹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 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张浚宗谱世系简表

浚┬栻┬焯┬明义┬铿,至元十九年仗义负文天祥骸骨归葬吉州,遂居焉,其后元末明初回迁湖南居

│ │ │ │ 宁乡、湘潭等处。见民国十三年张登恺沩宁水口先儒四益堂谱和清光绪二年

│ │ │ │ 张铣、张而昌《张氏通谱》。

│ │ │ ┝翱—宣—文□,其后居浙江金华汤溪。见湖南祁阳、武冈、溆浦、沅陵诸谱。

│ │ │ ┝翔,原籍吉州(一说洪州),其后回迁湖南居衡、邵、永、溆、辰、益诸县市及川、

│ │ │ │ 豫诸省。明河间王张玉、清宰相张鹏嗣即其裔也。见湖南祁阳谱。梁恭辰有

│ │ │ │ 五房六宰相之说,即张居正、张玉书、张英、张廷玉、张鹏翮、百菊溪同出

│ │ │ │ 一系,见《北东园笔录》。长沙阅田谱载张居正为张炳之后。

│ │ │ └千载,一说即铿,原籍吉州,与文天祥善,仗义负文天祥骸骨归葬吉州,其后迁

│ │ │ 居湖南岳阳、邵阳等处。见张克刚《张氏南轩通谱》。江西吉安亦有其后,

│ │ │ 但以南唐参政张敏为始祖。见万安固山横塘谱。

│ │ └明羲─镗┬惟孝,因父殉难,隐沩学道,居宁乡龙塘,其后居湖南宁乡、安化、新化、

│ │ │ 桃江等处。

│ │ └惟考,因父殉难,迁安化三洲,自号梅山处士。见《张氏通谱》。

│ │ ┌明羲

│ │ └明义,字存理,号濲滨,自湖州蒹葭里迁兰溪桃花坞,其子文瓒字廷璋,号兰谷,行宗

│ │ │ 六,入赘胡氏遂居汤溪沃里,张祖年即其裔也。见张祖年《道绎集》。

│ │ ┝文吉,其后居浙江余姚、上虞、新昌、嵊县一带。见清光绪十年张谦、张震祥姚江历山

│ │ │ 敦伦堂谱、嘉庆二十年张天成古虞孝友堂谱和嘉庆十二年张周才南明夏州萃英堂

│ │ │ 谱。上虞、新昌诸谱载文吉为唐代人,魏公为文吉八世孙。余姚谱载魏公为唐彦

│ │ │ 博公十世孙,与朱子《魏公行状》殊异。

│ │ ┝王相,南宋嘉定间知平江府事遂居吴,其后居浙江平湖、上海华亭。见民国五年张元善平

│ │ │ 湖张氏家乘和清光绪十三年张德刚松江华亭南塘张氏谱。谱载魏公为唐相张柬之裔。

│ │ ┌锡,自潭州迁绍兴山阴余贵庄,其后居浙江嵊县。见清道光二十年张登洙剡北济美堂谱。

│ │ └铴—义伦。同上。

│ │ ┝伸,其后居河北定兴、浙江萧山。张弘范、葛云飞即其裔也。见张宪、张阳辉《张氏统

│ │ │ 宗世谱》和萧山义门《张氏宗谱》、县前《徐氏宗谱》、山阴天乐《葛氏宗谱》。谱

│ │ │ 载汝南王张柔为宣公六世孙,甚谬。

│ │ ┝墀─镗,字孟声,子遗宋末迁福建永福,其后居永泰、福州等处,实业家张秋舫即其裔。

│ │ │ 见清末张绍曾永泰清河张氏宗谱。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载张镗,字声甫,长邑人,

│ │ │ 淳祐四年进士,新会簿。弟镇,字仲甫,绍定五年廷试第一,因父为考官,易为第

│ │ │ 三,通判绍兴府,官至吏部尚书。父翀,字蜚卿,嘉定四年探花。孟声疑即声甫。

│ │ ┝洽—镗┬源,字怀湘。因父殉难,避地潜隐,逃山东济宁城西疃里山之阳作地村(今嘉

│ │ │ │祥县瞳里乡大张村)。见山东巨野《张氏宗谱》(张长河宗亲编)

│ │ │ └溟,字渊注。因父殉难,元人购求其后,乃迁安化三洲,自号梅山处士。生二

│ │ │ 子长松,次柏。柏逃山西平阳,生子桐,桐长子君用明永乐间迁山东汶上桃城,

│ │ │ 次子君爱仍居山西。同上。

│ │ ┌先猷┬世良┬镗─新一,宋末自闽迁吴,居毘陵城南殷薛里,其后居江苏常州。常州词

│ │ │ … │ 派开创者张惠言即其裔。见民国三十六年张廷耀常州世恩堂谱。

│ │ │ … └铿,其后居江苏常州、无锡。同上。

│ │ └告猷,其后居江苏常州。见常州世恩堂谱。

│ │ └相猷—满,其后居浙江山阴。见清道光十九年张湘华《松林张氏宗谱》。

│ ┝烜┬至─如鉴─镗─新一,宋末由凤翔迁居江苏常州。见清同治九年张祯禧常州百忍堂谱。

│ │ └垫,其后居江苏常州。同上。

│ ┝烨,其后居浙江诸暨。见余姚历山敦伦堂谱。

│ ┝炤,其后不详。见曹学佺《蜀中广记》。

│ ┝烺,其居湖南永州、涟源。见湖南祁阳、武冈、溆浦、沅陵诸谱。

│ ┝棊,其后居江苏新丰。见沈寿民《姑山遗稿》。

│ ┝炳┬逊厚─珦,南宋开庆元年自临安宦居浙江新昌。见清光绪十四年张蔼然新昌崇报堂谱。

│ │ ┌明经(枢),其后居湖南湘潭、宁乡,明隆平侯张信即其裔也。见《张氏通谱》。

│ │ ┝明养(梗),其后居湖南益阳。同上。

│ │ ┝明缣(櫿),其后居湖南、福建。同上。

│ │ └明孙,原籍江右,宋淳祐三年徙居湘乡欧源。见清光绪二十九年张鼎盛、张子承湘乡欧

│ │ │ 源孝友堂谱和《张氏通谱》。

│ │ ┝明衍,即张化孙,其裔居湘、闽、粤、浙、赣、台及海外,人口近千万。见清光绪十四

│ │ │ 年张登坃《张氏续修族谱》和《张氏南轩通谱》。闽粤诸谱载化孙为张九龄裔。

│ │ └明隆,讳通义,原籍江右,其后居湖南新化、邵阳。新化谱载通义为北宋人。见《张氏

│ │ 南轩通谱》和民国三十七年张昌鹏、张昌建邵阳两铭堂谱。

│ ┝恂,见民国十五年江苏溧阳李巷里谱。谱载魏公为北宋张文吉七世孙,世系与上虞谱略异。

│ ┝恬┬洪—震—远猷,宋咸淳间因宦居浙江山阴,明大贤张元忭即其裔也。见清光绪十年张谦、

│ │ └江 张衡等余姚历山敦伦堂谱、剡北济美堂谱。

│ │ ┌辕—进禄—文贵—宗智—永旭—溋—松—克何,迁剡北沙园。为沙园张氏始祖。见民国

│ │ │ 十七年张远结、张诗耀《剡北张氏宗谱》。

│ │ └轩,其后清水塘、清河坊。同上。

│ ┝义—铨—椿,其后居江苏镇江、扬州等处。见民国十八年张敦五润东张巷谱和民国十一年张

│ │ 绍金思孝堂《江都张氏善二公支谱》。谱载魏公为张九皋十六世孙,世次为九皋

│ │ 生抗,抗生仲方,仲方生义宣(唐表作茂宣),义宣生克伦(唐表作克俭),克

│ │ 伦生绮,绮生崇纪,崇纪生澜,澜生钧(唐表作玓),钧生惟正(以上见唐表),

│ │ 惟正生绍武,绍武生公器,公器生忻然,忻然生纮(或作缄),纮生咸,咸生浚。

│ │ 与朱子《魏公行状》殊异。

│ ┌旭,其后居浙江嵊县。见民国三十五年剡西淼溪萃涣堂谱。

│ ┝耆,其后居浙江嵊县。同上。

│ └旸,其后居浙江嵊县。同上。该谱载魏公为唐代状元张又新九世孙,与朱子《魏公行状》异。

│ ┝颂─火光,元中统元年(1260)自四川绵竹县宦居浙江海宁盐宫镇。见海宁武源张氏谱。

│ ┝颋,见乾隆五十九年平湖《张氏家乘》。

│ ┝英—王相,见乾隆五十九年平湖《张氏家乘》。

│ ┝轸(声进)—子明—顺九—甲春(香)—恢,宋高宗时自关中入黔平蛮乱有功,居思南,子

│ │ 孙世袭沿河、思南、印江等州县土司,直至民国初年。见康熙三十年(1691)

│ │ 张南翔《黔南张氏族谱》和1990年张志忠《张氏源流史》。据《宋史》、《宋绘

│ │ 要》等文献记载:张声进,又名大雅,活动于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生

│ │ 二子珍、玉,玉生华,华生馨、香,香生怀、恺、恢。是谱载魏公为开封张叔

│ │ 夜(1065-1127)之孙,张声进为宣公之子。甚谬。

│ ┝……炳,宣公七世孙(一说先猷生显谟,显谟生节,节生炳),宋末元初由湖南湘潭迁居毗陵

│ │ 城南张家坝,其后居张家坝、社桥等处。见民国七年张荣海毗陵书忍堂谱。

│ ┝……志,元代自湖南衡阳县赘居浙江绍兴萧山杜冢村。见清光绪十八年张绍良岳山张氏谱。

│ ┝……原,宣公四世孙,南宋淳熙间自临安徙居浙江鄞县,明尚书张邦奇、张时彻即其裔也。

│ │ 见清宣统元年张其贤鄞县槎湖种德堂谱。

│ ┝……可大,宣公六世孙,元明之际迁居江苏泰兴。见清光绪五年张长山泰兴延令百忍堂谱。

│ ┝……均德,世籍四川巴县,元代以明威将军入驻云南,其后居云南石屏,为巨族。张汉即其

│ │ 裔也。见张熙惟、阎钢《历代张氏望族》。

│ ┝……冲之,先世明初入辽东州卫军籍,正统年间复入京师,遂为宛平人,为巨族。同上。

│ ┝……孚,元末自闽迁吴,其后居江苏常熟,藏书家张海鹏、张金吾即其裔也。见清乾隆六十

│ │ 年张敦培、张光基《南张世谱》和黄廷鉴《第六弦溪文钞》。

│ ┝……渡边,其后居江西进贤。见光绪四年张廷辉《清河张氏宗谱·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

│ ┝……智滔,元至正间自汉州绵竹避乱居浙之婺州,后再迁于古丽东之石塘,五世孙钟转迁于

│ │ 东畈。见咸丰十年张仲旺浙江永康《清河张氏宗谱》。谱载魏公为唐兵部尚书张询,

│ │ 翰林学士张伯渊之后。

│ ┝……楷,其后居上海,进士张黼、张鸣凤父子即其裔。见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四十九王鏊

│ │ 《南京刑部郎中进应天府丞中宪大夫张君黼墓志铭》和《明史》卷一百八十八《张

│ │ 鸣凤传》。

│ ┝……云山,进士,元末与兄银山(太学生)、玉山(进士)避陈寇之乱,由江西鄱阳瓦屑坝迁

│ │ 皖,洪武定鼎,云山同子侄九人迁舒城山七里河,为一世祖。云山生寿二,寿二生

│ │ 谱优、谱俊,侄福五、福六等。见舒城晓天《张氏宗谱》(张劲松藏)。

│ ……

┝杓┬忠纯,其后不详。见《宋史》。杓《宋史》作枃,据桂林龙隐洞题名当以枃为是。

│ └忠恕—献子,其后不详。见《宋史》和魏了翁《直宝章阁提举冲佑观张公墓志铭》。

│ ┌忠纯

│ └忠恕┬明义,一云讳义伦,出后从堂伯焯公为嗣。见民国十二年张铁欧《锡山张氏统谱》。

│ │ └明羲─镗,出后从伯父明义公为嗣。镗生洽,为白鹿洞书院山长,其后居江苏无锡。

│ │ 谱载魏公为唐相张嘉贞十六世孙。同上。剡北济美堂谱载忠纯生明羲,忠恕生明义。

│ ┌仁恕—献猷,其后居江苏常州。见常州世恩堂谱。

│ └忠恕┬洪猷,其后居江苏常州。见常州世恩堂谱。

│ │ └远猷,其后居浙江山阴。见无锡梁溪萃雅堂谱。

│ ┌忠纯

│ └忠恕┬坚,嘉定间与弟岳避乱自合淝徙浙,其后居浙江山阴琶山、赖山及峡山等处,世称三

│ │ │ 山张氏。稽山书院山长张德华其裔也。见清道光二十一年张一鸣山阴孝友堂谱。

│ │ └岳,拜武略将军,其后居会稽余贵。同上。

│ ┌实生,其后居浙江新昌源溪。

│ └复生,其后居浙江新昌源溪。见民国二十六年《源溪张氏宗谱》。

│ ┝廷瑞,其后居浙江上虞。该谱载魏公为唐彦博公之后。见余姚历山敦伦堂谱。

│ ┌球,或作琜。其后居浙江嵊县、新昌。

│ ┝珍,其后居湖州。

│ └玖,其后居湖州。该谱载魏公为张良二十七世孙,世次为:良生仁,仁生永,永生敞,敞生

│ │ 沦,沦生榧,榧生炽,炽生坤,坤生奄,奄生表,表生品,品生嵩,嵩生莆,莆生个,

│ │ 个生芣,芣生聚,聚生象,象生诗,诗生抽,抽生茜,茜生赋,赋生褒,褒生嵘,嵘生

│ │ 阀,阀生讨,讨生咸,咸生洽、浚,浚生栻、杓(字范夫,《剡东五都上林张氏宗谱》作

│ │ 枸,字定叟)。与朱子《魏公行状》殊异。见民国二十年嵊邑清德堂《张氏宗谱》。

│ ┝耿,其后居广东南海。见广东南海大沥张边村张氏谱。

│ ┝炜,其后不详,见《张氏统宗世谱》。

│ ┌烜─至─如鉴─镗—文谦—伯淳—起岩—羽—傅,字师灏,号瑞隐。因伪吴僭号恐为波及,

│ │ 避居于锡邑芙蓉圩。烜嗣张栻后,文谦、伯淳、起岩、羽《元史》及《明史》有传。见

│ │ 民国三年张履廷无锡蓉湖孝友堂《张氏宗谱》。

│ ┝熠,同上。

│ ┝炯,同上。

│ ┝忠恕,同上。

│ └忠纯,同上。

│ ┝……元吉,其后居江西余干。见光绪四年张廷辉《清河张氏宗谱·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

│ ┝……顺,其后居河北定兴。见光绪四年张廷辉《清河张氏宗谱·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

│ ┝……远猷,杓之孙(疑为曾孙),为绍兴牧,致仕后遂退居山阴。见光绪二十二年宜兴张渚《张

│ │ 氏宗谱·总谱渊源录》(弘治十一年张邦达撰)。明弘治十五年彭泽修《徽州府志》

│ │ 载远猷之父讳震,字彦亨,有兄弟七人,兄子大猷为人孝谨,终湖南潭州排岸。

│ ……

┝格,其后居福建。见余姚历山敦伦堂谱。

┝栿,早世。见余姚历山敦伦堂谱。

┝檡,更名翼,字羽仪,魏公第三子,官司马,淳熙间致仕,隐迹剡之集贤坊双井头,其后分居剡

│ 县各乡。见民国二十二年张兴炽剡县孝友堂《西城张氏宗谱》。

┝……起岩,魏公之后,元末自济南徙居浙江诸暨。张起岩,状元及第,元史有传。见清嘉庆十四

│ 年张瑞五暨阳香山张氏谱和《历代张氏望族》。

┝……奇禄,魏公之后,其后居浙江松阳。见清光绪七年松阳张氏谱。

┝……锭,魏公之后,明初自江西德兴县迁居浙江兰溪。见民国二十六年张友颜兰塘永锡堂谱。

┝……赵璧,魏公之孙,世居上海华亭。张拱端、张履端、张轨端即其裔也,世称三凤张氏。见清

│ 咸丰七年张曾泰浦南三凤张氏谱和《历代张氏望族》。

┝……智高,魏公六世孙,元武略将军。其后居绍兴余贵。见1999年《绍兴县志·第四编·氏族》。

┝……定,魏公之后,官右武大夫、江东淮东都统制兼宣抚使、加都督总统两淮军马兼沿江置制使,

│ 元赠光禄大夫、柱国、江浙行中省平江政事、太师,封清河郡公,谥忠烈。其后居江苏

│ 丹徒。见《中华名门才俊·张氏名门》

┝……志雄,号长张,襄阳人,魏公之后,宋末元兴,耻食其禄,闻伪汉陈友谅据江西往谒焉,后

│ 知其不足与有为,乃仕明太祖为郎官,与丁普郎等三十五人死鄱阳湖难,赠清河郡侯,

│ 祀康郎山忠臣庙。其事见《明史》、《续资治通鉴》及朱国祯《皇明开国功臣传》等。

│ 生二子:通、达,从大元帅平定天下,太祖赏赐开国之功,旌表死难之节,封通为襄

│ 阳侯食禄千户;达为利州益昌侯食禄百户,其后居广元虎跳驿。见广元谱(张川藏)。

┝……七十,魏公裔孙,元泰定元年(1324)迁漳平县高兴乡林口店。见闽台姓氏源流网。

┝……济,魏公四世孙,与弟憬(灏)宋末迁德化县半林乡猴墓坑。同上。

1 明末高邮有袁体译文

明末,江苏高邮的“神医”袁体庵接待一个中举发疯,“喜极发狂,笑不止”的病人。

袁体庵了解病情后,故意大惊,直接对病人说:你这病已经不可治了!活不了十天了!你赶快回家,迟了就来不及死在家里了。袁医生停了一下又说:你路过镇江的时候,一定要去找何医生再看一下。

袁医生就写一封信让病人带给何医生。这个新举人受了这场大惊吓,立即回家,经过镇江的时候,咦!病已经好了。

他把袁医生的信交给何医生,何医生把信给他看,上面写着:这个新举人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就是一下不能恢复正常),这不是用药能治的。

我故意用危险和痛苦来打动他的心,用死来吓唬他,使他忧愁抑郁,这样可以让张开的心窍重新闭上。到镇江的时候估计应当痊愈了。

新举人看了这封信,遥遥拜谢医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2 文言文明末高邮里面的实词虚词

明末高邮①。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②数矣臭,子宜急归,迟恐慌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③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节选自《广阳杂记》)

注①高邮:地名,在江苏。②旬:十天。③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也连指药物。

其中,也,何,以,吁,矣都是虚词。反之,剩下的皆为实词,有具体意思。

3 请说说神医袁体庵的医术高妙在哪里 语文文言文

原文:

子孺言:明末高邮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数矣,子宜急归,迟恐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示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

译文:

明末,江苏高邮的“神医”袁体庵接待一个中举发疯,“喜极发狂,笑不止”的病人。袁体庵了解病情后,故意大惊,直接对病人说:你这病已经不可治了!活不了十天了!你赶快回家,迟了就来不及死在家里了。袁医生停了一下又说:你路过镇江的时候,一定要去找何医生再看一下。袁医生就写一封信让病人带给何医生。这个新举人受了这场大惊吓,立即回家,经过镇江的时候,咦!病已经好了。他把袁医生的信交给何医生,何医生把信给他看,上面写着:这个新举人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就是一下不能恢复正常),这不是用药能治的。我故意用危险和痛苦来打动他的心,用死来吓唬他,使他忧愁抑郁,这样可以让张开的心窍重新闭上。到镇江的时候估计应当痊愈了。新举人看了这封信,遥遥拜谢医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4 故动以危苦之心 惧之已死

译文:因此用危险痛苦的心情来打动他,让他感受死亡的恐惧。

(这是为了治病,让那个由于过分欢喜高兴而心窍大开难以治愈的人得到医治采取的办法)

原文:

明末高邮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数矣臭,子宜急归,迟恐慌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节选自《广阳杂记》)

5 文言文《袁聿休传》的翻译

袁聿修传原文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t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紬为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x

《北齐书·袁聿修传》

袁聿修传翻译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格深沉而有见识,清净寡欲,与人无争,深受尚书崔休的赏识。十八岁时,作了本州的中正官,不久,又兼任尚书度支郎,还历任五兵郎中、左民郎中等。t

齐后主天统年间,出京担任信州刺史,信州就是他的本乡,当时人都认为是荣耀。他为政清简,不需说话州内就治理好了,从州内的官吏以下,直到鳏寡孤幼,袁聿修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后主武平年间,朝中御史全都出京巡视诸州,梁,郑,兖,豫等州与信州疆域相接,在信州的周围,御史们都检举揭发出官员的不法行为,而御史竟然不到信州来,足见袁聿修所受到的信任。到他任满解职还京时,全州包括僧人在内的百姓,赶来送别的填满道路,有人带来美酒与肉脯,哭泣着留连不舍,都争着要远送他一程。袁聿修回京后,信州百姓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求给他立碑,收敛绸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来撰写碑文以记述他的功德,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同意。

袁聿修自小平和温润,在士族高门子弟中,最有规矩法度。他以名门之子历任清要官职,当时名士多很赏识他,称许他的风采与见识。他在郎署的时候,正好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就结为朋友。赵彦深以后遭到淘汰,被遣放回家,由于无人拜访,大门口都长上杂草,只有袁聿修还因为老交情,到赵彦深家探问往来。赵彦深得到重用后,仍感念甚深,因此,袁聿修虽然无愧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但他历任要职,也与赵彦深的援引有关。后来袁聿修官至吏部尚书,当然还是靠自己才干声望所致。x

他在官廉洁谨慎,当时很少能和他相比的。东魏、北齐时期,尚书台郎多不免于相互送礼,袁聿修在尚书十年,没有接受过别人一升酒的馈赠。尚书邢劭与袁聿修有旧交,每当在尚书省开玩笑时,常称袁聿修为清郎。武成帝大宁初,袁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察,并受命考核官员的得失。他经过兖州时,邢劭正担任兖州刺史,两人分别后,邢劭派人送去白紬作礼物。袁律修退还白紬不受,给邢劭写信说:“今日经过您处,与平日拜访不同,瓜田李下,必须避嫌,古人对此是十分慎重的。人言可畏,应像防御水患一样,不忽视细微末节,愿您体会此心,不至于重责。”邢劭也欣然领会,回信说:“先前的赠送,过于轻率,未加考虑,老夫不经意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敬承来信之意,我并无不快,您过去是清正的郎中,今天又作了清正的少卿了。”

6 崔子忠文言文翻译

原文

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境,时经营以寄傲;更善貌人,无不克肖。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人或尤之,笑曰:“交游盛而朋党立,东汉之季可鉴也。”后果有以复社植党者,其识力过人如此!所作诗歌古文词,人鲜知者,徒知其画耳。董文敏公尝谓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常见。(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译文

崔子忠,字青蚓。他的祖先是山东平度州人。崔子忠在州府县学读书时,(家境)很贫穷。他写的文章很奇崛深奥,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他)很洒脱地放弃科考离开了。住的地方都是柴门土墙,(但是)洒扫得很整洁干净;冬天穿一件粗布袄,夏天穿一件葛布衫,(他的)妻子也是(穿)平常的粗衣布袄,很勤勉劳作,(他的)三个女儿也能读书识字;虽然没有可以保证一日三餐的生计,但他很愉快。他善于作画,(常常)画一些与世隔绝之地的绝美之景,经常借助不俗的匠心来寄托傲世之志;更善于画人物 ,没有不逼真的。当时身份尊贵的人,大多愿意与他交往,(但)他总是逃避不理人家。他不喜欢饮酒,两三个老朋友也是以文字交往,一起聊上一整天也不离开。很多士人从各地赶来,都仰慕他的为人,(但他)大多推辞不见。有人责怪他,他笑着说:“交往的人太多太密切就容易被视为私结朋党,东汉末年的历史可以借鉴。”后来果然有以搞“复社”建立党派的,可见他看问题的能力就是如此过人!他所作的诗歌古文,很少有人知道的,(大家)只知道他的画而已。董其昌(谥号文敏)先生曾经称他的为人、文章、绘画,都不是近代以来所常见到的。

7 沈焕字叔晦文言文阅读

沈焕(1139—1191),字叔晦,定海崇邱乡沈家山下(今属 北仑区小港镇)人。24岁中举,后入太学,师事 陆九渊之兄 陆九龄,探究 心学大要。南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历任上虞尉、扬州教授、太学录事,充殿试考官,调高邮军教授、婺源县令、舒州通判,所至能恤民重教。曾一度讲学于定海(今镇海)南山书院。晚年迁居鄞县城内 月湖竹洲。卒谥端宪。继承陆九渊心学,与 杨简、袁燮、舒璘同创南宋 四明学派,称淳熙四先生。著有《定川言行编》、《定川遗书》等。

沈焕,字叔晦,定海人。试入太学,始与临川陆九龄为友,从而学焉。乾道五年举进士,授 余姚尉、扬州教授。召为太学录,以所躬行者淑诸人,蚤暮延见学者,孜孜诲诱,长贰同僚忌其立异。会充殿试考官,唱名日序立庭下,帝伟其仪观,遣内侍问姓名,众滋忌之。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适私试发策,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言路以为讪己,请黜之,在职才八旬,调高邮军教授而去。

后充干办浙东安抚司公事。高宗山陵,百司次舍供帐酒食之需,供给不暇,焕亟言于 安抚使 郑汝谐曰:“国有大戚,而臣子宴乐自如,安乎?”汝谐属焕条奏。充修奉官,移书御史,请明示丧纪本意,使贵近哀戚之心重,则茇舍菲食自安,不烦弹劾而须索绝矣。于是治并缘为奸者,追偿率敛者,支费顿减。

岁旱, 常平使分择官属振恤,得上虞、余姚二县,无复流殍。改知婺源,三省类荐书以闻,遂通判 舒州。闲居虽病,犹不废读书,拳拳然以母老为念、善类凋零为忧。卒,丞相 周必大闻之曰:“追思立朝不能推贤扬善,予愧叔晦,益者三友,叔晦不予愧也。”

焕人品高明,而其中未安,不苟自恕,常曰昼观诸妻子,夜卜诸梦寐,两者无愧,始可以言学。追赠直华文阁,特谥端宪。

焕之友舒璘字元质,一字元宾,奉化人。补入太学。 张栻官中都,璘往从之,有所开警。又从陆九渊游,曰:“吾惟朝于斯,夕于斯,刻苦磨厉,改过迁善,日有新功,亦可以弗畔矣乎。”朱熹、吕祖谦讲学于婺,璘徒步往谒之,以书告其家曰:“敝床疏席,总是佳趣;栉风沐雨,反为美境。”

举乾道八年进士,两授郡教授,不赴。继为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或忌璘所学,望风心议,及与璘处,了无疑间。为微州教授,微习顿异。《诗》、《礼》久不预贡士,学几无传,璘作《诗礼讲解》,家传人习,自是其学浸盛。丞相 留正称璘为当今第一教官,司业 汪逵首欲荐璘,或谓璘举员已足,逵曰:“吾职当举教官,舍斯人将谁先?”卒剡荐之。知平阳县,郡政颇苛,及璘以民病告,辞严义正,守为改容。秩满,通判宜州,卒。

璘乐于教人,尝曰:“师道尊严,璘不如叔晦,若启迪后进,则璘不敢多逊。”袁燮谓璘笃实不欺,无豪发矫伪。杨简谓璘孝友忠实,道心融明。 楼钥谓璘之于人,如熙然之阳春。淳祐中,特谥文靖。

关于朱熹的资料简介

  朱 熹(Zhu Xi)  朱熹(1130915~120039) 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