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木府的故事是真的吗?
最近很多人都看一部关于云南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叫《木府风云》电视剧虽然比较老吧,但是给一些喜欢云南的朋友们还是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奇心,那就是云南原来还是有这样的一段历史啊,而且这里指的就是木府这个了,那么云南木府想过的故事真的存在吗?如果真的有他们的历史简介到底是怎么样的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2012年热映的电视剧《木府风云》,对木府家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获得了一些认识。此剧中所展现的木府,实际上就是以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丽江木氏土司为原型改编而来。那么,这个神奇的存在,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变迁?最终又有怎样的归宿?
丽江木氏土司,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了几个世纪,历经元、明、清三代,世袭罔替,影响深远。按照今天的民族划分,木氏土司属纳西族。
丽江一带的纳西族政权早在隋末唐初便出现在中国史料当中。在藏文史料中,它与南诏地区被统称为姜域(藏文:ལྗང་ཡུལ)。在藏族先民建立的吐蕃政权崛起之际,纳西族政权和南诏曾多次抗击吐蕃的入侵,几方互有征战。纳西族政权(和后来的丽江木氏土司)历代都接受中央朝廷的册封,并不断对外扩张。除了战争与流血外,自那时起,纳西族人民与周边各个民族也展开了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
蒙元军队横扫欧亚大陆之后,忽必烈进攻大理国时,摩娑诏君主阿琮阿良归降蒙古,受封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丽江路宣抚使之职,其后代世袭此职。丽江木氏土司长久以来受到中原汉文化的深远影响,史料记载云南诸土司,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其中木泰、木公、木高、木青、木增、木靖六位土司的诗文造诣颇深,被后世并称为木氏六公。此外,受嘉绒人的影响,丽江土司也笃信藏传佛教。丽江人及其邻近的嘉绒人都称丽江土司为木天王(藏文:འཇང་ས་དམ་རྒྱལ་པོ)。
1381年明军攻入云南,阿甲阿得归降明军。明太祖朱元璋为表仁义,任命其为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丽江府知府,赐予木姓,自此木府正式得名。在木增在位期间(1597年—1623年),丽江土司的势力达到鼎盛。木府在西南地区垦田开矿,积极发展经济,还多次派遣人马帮助明廷平定叛乱,在西南诸土司当中最为富有,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状况也最好。终明一代都和明中央政府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清军攻入云南之际,土司木懿归降清廷,被允许继续世袭土司之职。三藩之乱爆发的时候,丽江土司拒绝响应吴三桂发动的叛乱。随着满洲贵族在中原的统治日趋稳固,清廷开始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末代土司木钟被罢免丽江知府的职位,以流官代替。改土归流后,木氏土司降为土通判,已经不掌握任何实权,类似于清朝享受衣食租税的一般贵族罢了。丽江木氏共传十九位知府,此后被降为没有实权的土通判,直到清朝灭亡为止。
参考资料:
郭新榜、郝淑静:《明朝木氏土司的文化认同研究》
潘发生:《丽江木氏土司向康藏扩充势力始末》
周俊华:《纳西族木氏土司时期政治文化的形成因素探析》
在云南土司的历史上,木氏土司接受汉文化最早。史称:“云南诸土司,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丽江纳西族首领木氏自元代世袭丽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于世。而作为王权象征的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明代时期,其建筑格局华丽考究,曾引得旅行家徐霞客惊叹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丽江木氏家族的生存智慧和诗词造诣,至今仍为后人念念不忘。 木府见证木氏辉煌
丽江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11块,见证了木氏家族的兴衰历史。
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战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革”。1996年大地震后,政府向世界银行贷巨款重建木府,经3年重建,木府得以重新面世。
建筑专家认为,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坐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木府又是纳西古王国名木名树,奇花异草汇聚而成的园林,将天地山川的清雅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融为一体。木姓由来
木氏一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唐朝,按照传说,木氏的先祖是个能耐极大和聪慧的人。木氏先祖本不姓木,木姓实乃官府所赐。有史为据,《木氏宦谱》记载:“宋理宗宝右元年,蒙古宪宗命御弟元世祖忽必烈亲征大理,良迎兵于剌巴江口,锡赍甚厚,宠渥优礼,将授职茶罕章管民官······遂破巨津半空和砦,生擒叛贼阿塔剌,功升茶罕章宣慰司。”当时呈现了两种局面,一边是巨津州阿塔剌等在石鼓顽强抵抗元军,一边是通安州的麦良在等候迎降于石鼓江口,而且主动配合元军,攻下石鼓镇。公元1260年,麦良迎降的忽必烈当了皇帝,在其执掌皇权的第四年封麦良为“茶罕章宣慰司(从二品)”。又因协助平定大理等功,授“副元帅”、“还镇摩娑诏”、“提调诸路统军司”。一个边疆少数民族酋长,获得如此高的官衔,实属少见。其子孙任宣抚司,也屡次受到朝廷的封赏。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麦良的生存智慧给其后代以思想上的启迪,到了明朝,云南丽江的木氏先祖如法炮制,更加主动地向中央王室靠近。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远征云南。明军攻克大理之后,当时丽江的纳西族首领阿德率众首先归附明军,“钦赐木姓”。木氏辑刻的《皇明恩纶录》载明洪武十五年朝廷颁的“圣旨”云:“大军既临,渠魁以获。尔丽江土官阿德率众先归,为夷智识,足见摅诚,今命尔木姓,从听总兵官傅,拟授职建功。”明洪武十六年又颁旨“授尔子孙世袭土官知府,永令防固石门、镇御蕃鞑”、“封中顺大夫”。从此,这个家族在延续父子联名制的同时,拥有了汉族的姓氏“木”姓,并以“世袭土官知府”的身份统治丽江。而木氏土司为了保持统治集团姓氏的高贵,推行“官姓木,民姓禾”的制度。木氏土司代代承袭,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甚至是解放以后。木氏统治丽江470年
木氏世袭土官知府的统治势力一直伴随着明王朝,直到清王朝雍正元年改土归流为止,共传了18代。如果加上元朝四代,共22代。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至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年,木氏担任丽江知府341年,若从公元1253年木氏先祖麦良降元时算起,至改土归流,其家族统治丽江地区共470年。
“传世最远”,木氏土司实行长子继承制,中间虽有波折,如木泰七弟木吉“以庶谋嫡,问以极刑”(《木氏世系表》),仍按秩序承袭。木氏谨慎为官,虽有越郡买地等小疵被人参奏,中央王朝有关部门仍予保护。
明代丽江木氏土司中,任职最长的是木嵚(43年)、任职较长的是木初(28年)、木公(28年)、木增(26年)、木懿(25年),任职最短的是木青(2年)。受封荣衔最高的是木增(左、右布政使司布政使,从二品)。其次是木嵚(太中大夫、资源治少尹,三品)。其余木公等(知府、中宪大夫,正四品)。云南大学教授木霁弘认为,木氏土司“以夷制夷”的管理方式成效十分显著。实际证明,此项政策的实施对顺应历史发展,兼顾少数民族的实际利益,巩固中央王朝在边疆的统治地位,对当地各方面发展和保持该地区的稳定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木氏家族之翘楚
木氏家族中成就最为显赫的土司,首推明朝初期的木公和木增父子。木氏父子热衷学习汉文化。从木府内的“万卷楼”到楼内珍藏的大量汉文经典书籍便能说明这一点。木氏父子酷爱诗文,据说他们和中原地区的许多著名作家都有唱和之作,而徐霞客、杨升庭、董其昌等名家,都先后成了木氏父子的座上宾,交往甚密。为了使纳西子弟能像汉人一样 “知诗书,守礼义”,木家还竭力宴请内地文人来丽江为其子弟教授汉族文化。因此,徐霞客曾称赞木氏土司“世著风雅,交满天下”,是西南地区颇有卓识和远见的人。但木氏对汉文化的喜爱仅仅局限在家族内部,并未普及民间。这也是儒家学说的影响在当时乃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未在纳西族广大民众中传播开来的原因。木氏六公
在云南土司的历史上,木氏首领接受汉文化最早。史称:“云南诸土司,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木氏家族的文化素养由此可见一斑,“以文藻自振,声驰士林”这是历史学家的评价,在历史上出现过几代作家群,其中尤以木泰、木公、木高、木青、木增、木靖6人成就最为卓著,被后人尊称为木氏六公。对木氏作家群的诗文造诣,文人骚客的评价甚高,称其“文墨比中州”、“共中原之旗鼓”,认为他们的诗文为丰富和发展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改土归流 结束垄断
真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汉文化,是在清朝的雍正年间。此前已有苗头显露,流官来到丽江,发现这里 “儒学不兴,民智未开”,便恳请土司重视此事。从后来的情况看,不管木氏是否认同此建议,总之在流官报请朝廷后,丽江设学署被批准了,并委任了教授、训导开始掌管学务及教学事宜,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让更多的纳西百姓能有学习的机会。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清朝政府加快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政策的调整,先是废土司制度,继而为“改土归流”,接着便是委派流官到地方主政,并设置府、厅、州、县,将原有的“自治”体制,从根本上给以变革,将政权模式与内地划一。木氏土司从此降为通判,权力和影响都被削弱了。之后儒家汉文化,从木氏家族的专有垄断中解脱了出来,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木氏土司价值取向
“敬天法祖”是纳西族古代文化中人们都推崇的一种理念,在每年正月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李京《云南志略》即称:他们“不事神佛,惟正月十五日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祭天地是纳西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一种特定仪式,男女均可参加,束缚甚少。但到明代以后,传统仪式发生了变革,除祭天地之外,还增加了 “王”(君王或木天王),且只许男子参加。 “王权”观念进入祭天大典,说明中央王朝观念逐步深入民心,同时也预示着父系制度的确立和女权地位的下降。
木氏土司对朝廷诏令十分看重,倡导“忠君至恳”。从木氏的一犀利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如木泰的《两关使节》:“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折梅寄赠皇华使,愿上封章慰百蛮。” 希望您能满意谢谢采纳
——云南纪行之五
○ 湖 山
穿过古城的石板小巷,来到著名的丽江木府。木府门前游客众多,门庭若市,木牌上用汉语和东巴文字写着“木府”二字。不少人原以为木府是大户人家的宅院,到了之后才知道是木氏土知府的官衙。这座距今有六百年的官衙,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被称为丽江文化的大观园。
进木府之前,先去看了旁边的老街。街上有一座飞檐翘角的木牌坊,牌坊上书“天雨流芳”四个汉字,汉语的意思是:天降润雨,滋生万物。正好与纳西语的“读书去吧”谐音,大意是读一部好书对于心智的滋养,就像天雨之于谷物的成熟。一语双关,体现了纳西人推崇知识,重视教育的灵心慧性,也体现了中原文化与纳西文化的交融。
木府旁的天雨流芳木牌坊
走进木府,迎面是一座纳西风格的照壁。照壁上写着“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这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对木府的写照。木府始建于明朝初年,虽然只是一个纳西土知府的衙门,但规模和气派远胜于内地的许多古衙,导游称之为丽江的“小紫禁城”。尽管觉得有些夸张,可是言之有据。据《丽江府志》记载:木府殿堂巍峨、布局严谨,楼台亭阁,数不胜数,其总体建筑风格为“仿紫禁城而建”。可惜这样一座富丽堂皇的木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的兵火。
用汉字和东巴文字书写的木府指示牌
徐霞客惊叹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1996年丽江大地震后,世界银行官员来古城考察,看到大多数民居建筑保存完好,主动提出愿意提供贷款帮助修复重建。最初的贷款计划,并不包括木府的重建,因为木府不是民居,要重建这么大的一个古建筑,难的不是增加贷款,而是如何恢复历史原貌。在丽江人的心目中,残破不堪的木府依然是他们的文化瑰宝。重建工程如果缺失了木府,就会削弱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史专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依据史料绘制出了木府的重建图样。办事严谨的世行官员,在听取了专家的汇报,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后,有感于木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意将重建木府纳入古城的修复计划。
重建后的木府恢宏壮观
经过三年的恢复重建,木府在废墟上浴火重生,从而为丽江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及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世行最为成功的贷款项目。重建后的木府,占地46亩,369米的中轴线上,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等大殿依次排开,两侧房屋罗列,府内殿堂巍峨,高低错落,花园回廊,勾连穿插,溪渠纵横,活水长流。既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又体现了丽江古建筑古朴简洁、厚重敦实的风格,以及丽江特有的风水和建筑文化风格。
一
纳西民族有着广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其建筑风水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鲜明的纳西族特色。木府坐落在古城的狮子山下,西河水东南西三面环流,街道临水而筑,民居依水而建,瓦屋栉比的民居群落,层层环围着木府。中原的官府大都建在城镇中心,而木府却地处古城的西南,因为西南方是古城的头部,而土司就是纳西族的首领。
中原的风水理论以“坐北朝南”为最佳,而木府却是坐西向东,这种朝向除了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外,还因为此地风水绝佳,左有玉龙雪山为青龙,右有虎山为白虎,背靠狮子山为玄武,东南方向有龟山、蛇山对峙把守关隘,既有枕狮山而升阳刚之气,又有环玉水而具太极之脉。其次木姓是皇帝所赐,在五行方位中东方属木,喻意“迎旭日而得大气”,太阳和木为纳西东巴教中的崇拜物。
也是由于这个木姓,丽江成为了一座没有城墙的千年古城,因为木氏土司认为:如果修筑了城墙,木字加框就成了“困”字,无异于把“木”困住了。
木府民居环围,坐本朝东。
二
木府的前院,是土司的议事厅。厅外挂着三块“诚心报国”的匾额,分别由明洪武、永乐、嘉靖三位皇帝御赐。走进议事厅,正中是雕刻精美的红木屏风,屏风上刻有“励精图治”四个大字,屏风下是一个二尺高的台坐,台坐中间是土司的官椅,官椅上铺着一整张虎皮。台前摆放着两排明式木椅,两边红底黑字的执事牌上,写着朝廷赐予的官衔爵位,虽然格局与中原的官衙有所不同,但气势威严,排场豪华。
议事厅的天花板上有三个藻井,上面的图案雕刻精湛。中间的藻井是一条四爪金龙,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刻意避嫌,与皇帝的五爪金龙相区别,以示不敢逾越朝庭规制,同时又彰显了木氏土司“开门是小诸侯,关门是土皇帝”的地位。
两边的藻井则是披星戴月图案,与纳西妇女的七星羊皮图案相似,一个商议军政大事的地方,用这种图案来装饰,有用妇女的披星戴月,辛勤劳作,来勉励土司励精图治之意。不仅如此,木府的许多建筑的屋檐,都有凤在上,龙在下的图案,显示了纳西族妇女的崇高地位。
木府前院的议事厅,是土司办公的地方
议事厅内的土司官坐
木府天花藻井上的四爪龙图案
纳西妇女的七星羊皮图案也装饰在议事厅的藻井上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边陲地区的土司家族,凭什么能够世袭元明清三代22世,统治丽江达470年之久?”用朱元璋的话来解释就是“为夷智识,足见摅诚”,意思是纳西土司虽然是少数民族人,但是很有政治智慧,善于审时度势,而且对朝庭非常忠诚。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木氏土司三次审时度势,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第一次审时度势是在宋末元初,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平定云南后,纳西土司阿宗阿良率兵迎降,并协助元军平定叛乱。元朝为了稳定西南边陲,任用土司为地方官,纳入朝庭的掌控中。土司阿良因协助忽必烈平叛有功,被封为“茶罕章宣慰司”,官居从二品,后又实授丽江土知府。从此纳西土司便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封建领主,又是地方官员。
第二次审时度势是在元末明初,1382年明军攻占昆明后,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如法炮制,率先归附,行人臣之礼。明朝在大研镇设立“丽江军民总衙署”,管辖丽江的四州一县,授阿得为丽江世袭土知府。朱元璋还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一横,钦赐其“木”姓,以示汉纳一家亲,阿得正式更名为木得,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
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木氏土司对朝庭采取“亲和政策”,不断向朝庭示忠。明万历年间,木氏土司向朝庭进贡白银万两,万历皇帝御笔亲书“忠义”二字,并特许在木府门前建“忠义”石牌坊,以表彰土司对朝庭的忠诚。木氏土司以朝庭为靠山,借着协助朝庭平叛,不断扩张自己的统治,争夺矿产资源,使其家族在明代进入了鼎盛时期。
明万历皇帝特许修建的“忠义”牌坊
第三次审时度势是在明末清初,雍正元年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地方官不再由土司担任,改为朝庭派出“流官”治理。木氏土司知道这种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于是主动放弃权力,家族子女不任行政官员,而是到各个庄园去当庄主,以经营土地维持生计,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而另外一些抗拒改土归流的土司,抵抗前来镇压的清军,导致伤亡惨重。木氏土司的审时度势,不仅避免了残酷的流血斗争,而且保留了土通判的职务,一直承袭到辛亥革命后,成为云南“传世最远”的土司家族。
三
木氏家族的兴旺不是偶然的,与其倡导汉学,重视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议事厅后面的万卷楼,是木氏土司的藏书楼,一楼读书,二楼藏书,三楼写书,楼内陈列有中原的各种典籍,百卷大藏经《甘珠尔》,六公土司的诗集,还有众多名师的书画。木氏土司最早接受中原文化,而且汉学造诣很深,据《明史·土司传》记载:“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
丽江22代土司中,最有成就的当属木增。乾隆年间的《丽江府志》说:“增又好读书传,极群籍,家有万卷楼。”木增有《检书》诗云:“万卷浑如邺架藏,清藜小阁满云香”,生动描写了万卷楼的藏书之富。木增熟读经史书籍,而且文学修养很好,成就颇丰,其传世的诗词赋有一千多首,分别收在《云薖淡墨集》等六部集子中。
木增读书学以致用,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他从唐王朝支持南诏吞并诸诏的惨痛历史教训中,明白了只有依附中央王朝,争取支持,才能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对中央王朝采取亲和政策,使明王朝视纳西木氏为能“节制吐蕃”、“辑宁边境”的“西北藩篱”,并多次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封赐,其中见之于记录的就多达28次。木增开创的亲和政策,巩固了木氏家族的世袭统治,使丽江进入纳西族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
木增励精图治,积极倡导汉文化,他不仅送子弟到中原求学,系统接受汉文化教育,还聘请汉学教师到丽江,传授中原文化。除引进汉学教师外,还从内地引进了医生、画师、建筑师和开矿技师等各种人才,促进了丽江地区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木增与杨升庵、张志淳、董其昌、周延儒,张邦纪等名士诗书往来,互相酬唱,在与这些内地大儒的交往中,木增受益良多,眼界大开。
木府最高的建筑万卷楼
万卷楼内供着孔子牌位
丽江古城的木增与徐霞客雕像
木增与徐霞客的交往,在丽江被传为佳话。1639年正月二十日,53岁的徐霞客抵达鸡足山,此时远在丽江的木增,已在朋友明代大儒陈继儒的介绍中,听说了徐霞客见识广博、才华卓绝,于是派翻译专程赶到鸡足山来迎接徐霞客。五天的风雨兼程,当徐霞客踏入丽江古城的石板街道时,已是华灯初上时分。木增盛情款待徐霞客,晚宴上“大肴八十品,罗列甚遥,不能辨其孰为异味也。”为了使徐霞客在丽江的考察能够持续,木增先后送给他许多钱财、用品和食品。
徐霞客在丽江期间,木增与之“如切如磋”,请他圈点诗文,为自己的诗集《山中逸趣》作序,委托他校订《云薖淡墨集》,帮助木增的孩子评改作文。木增还写信给徐霞客,请求他帮助编写《鸡足山志》。就在这时,徐霞客由于劳累过度病倒了,严重的风湿关节炎已使他无法行走。木增得知徐霞客病情严重,思乡心切,便派了8个纳西族壮汉,用滑竿将徐霞客从鸡足山抬送回家,辗转半年使其回到江阴老家。1641年正月二十七日,徐霞客回到故乡半年后去世。徐霞客在日记中回忆,若无木增的大义之举,必定客死他乡。
四
万卷楼后面的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商议家事和祭祖的地方。殿外高挂一块“为国干城”的牌匾,这是明嘉靖年间才子杨慎,送给丽江土知府木公的。木公虽生性骁勇,但也喜好诗文,他与当时流放在云南的四川状元杨慎关系很好,杨慎特送上“为国干城”的牌匾,意在是褒赞木公为国效力,捍卫边陲。这四个字,后来被木氏土司作为家教的信条。
护法殿类似于内地的宗族祠堂,正中的墙面上悬挂着东巴教诸神像,上面写满了神秘的东巴文字。中间的案台上,供奉着木氏先祖的牌位,两边墙上挂着六位土司的画像。旁边有长凳、棍棒,这是动用家法,管教子女用的。木氏家族的家教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讲究国有国法,家有家法。
木氏的家教强调“德行”居首,木公在他的《建木氏勋祠自记》中,提出了以效忠朝廷、修谱牧民、追祖修德为根本的家教思想,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相通,他要求木氏子弟仿效先祖屡立战功,世代受惠于中央,重视修德而名声远播。并提出了“四勿”“五至”的具体要求,“四勿”就是:内勿耽于酒色,外勿荒于犬马,勿亵尔神,勿怠尔心。以“五至”作行为规范:忠君至恳,爱民至专,孝亲至勤,祀神至诚,训子至要。
木府的护法殿
护法殿内的家法刑具
木公的家教思想薪火相传,逐渐内化为木府的家教文化,这种家教文化强调“不忘根本,以史为鉴”。木公认为,木氏家族能有今天的高官厚禄,全靠朝庭的“优典”,这是木氏兴起的根本。而关键在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有鉴于滇西历代土司中,因家教不严导致内乱,失去统治地位的教训,木氏土司对子孙后代管教严厉,且具有严格的执行力,尽管在明代出现过篡夺土司之位的内乱,但都能依据家法及时平息,防止了人亡政息的历史悲剧在木府重演。
五
建在木府后花园旁的三清殿,占地500平方米,为三重檐攒尖顶楼阁式木构建筑,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三清殿中堂的神龛上,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神龛一边供着道教三清的神像,另一边是道家的八卦图,殿内有道士招揽游客看相抽签,但应者寥寥无几。
纳西族传统的宗教为东巴教,信仰者多为平民百姓。而丽江的上层人士,多信仰佛教和道教。这种宗教信仰与其政治需求相一致,木氏土司以朝庭为靠山,以学习汉文化为荣耀,通过佛教、道教,可以密切与中原王朝的联系。而木氏土司对于道教的信仰,更多的是一种神仙崇拜,以及道家养生术的吸引。木氏土司除在木府建造三清殿外,还先后在丽江建过真武祠、大定阁、金刚殿、太极庵、大觉宫、元天阁等道教宫观。
木府的三清殿
三清殿的天地君亲师牌位
玉龙雪山下玉湖边的迎仙楼,就是木公建造的道观。木公在紧张的戎马生涯之余,经常到迎仙楼观赏风景,吟诗作画。他写过不少学仙诗,其中一道写道:“餐霞饮洁学仙流,岂念人间万户候。出入烟尘随所欲,翱翔海岛任于游。笑擎云液千年酒,宴赴蟠桃七月秋。”表达了一种不恋功名富贵的出世思想,但他在现实生活中,木公过的却是积极向上的入世生活。
而木增土司则不同,他既崇信佛教,又笃信道教。他不惜巨资,在佛教圣地鸡足山建造了悉檀寺,并多次到悉檀寺朝拜,并在寺中住宿。为了弘扬佛法,他还委托徐霞客修编了《鸡足山志》。
丽江附近的鸡足山是佛教胜地
木增土司
木增又是一位虔诚的道教信徒,受道家归隐思想的影响,他36岁便放弃权利,隐遁束河芝山的“解脱林”,埋头读书写作,从事学术研究,并自号“滇西华马水月道人”。他在诗文中写道:“斗笠蓑衣情坦荡,短萧横笛任悠扬。昏夜归来恒醉饱,惟斯真乐在山庄。”展现了一种道家淡泊逍遥,自得其乐的境界。
木氏土司对各种宗教兼收并蓄的做法,形成了丽江宗教信仰的多元性,促进了丽江周边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滇西北政局的稳定,也丰富和拓展了纳西族文化。
参观木府,使我们看到了纳西族文化的兼容并包,看到了木府“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而文化上的与时俱进,又使纳西族成为了滇西最为先进的少数民族。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而木氏府署(简称木府)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纳西民族首领木氏自元朝(1253年)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仪”而著称。
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筑气势万千,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官室之丽,拟于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化革命”(1966-1976)。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丽江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时间,使木府如凤凰涅磐般再现于世。
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大气”。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之谐音,体现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石牌坊通体皆石,结构三层,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弘,是土司议政之殿;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光碧楼乃后花园门楼, 史称其建筑“称甲滇西”;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而狮山古柏深处,还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场所,木府充分体现了纳西民族广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
从元代木氏家族的几代土司所任职衔及管辖区域可帧超木氏家族自元以来,就已成为滇西北能够左右局势之雄强,这为木氏家族统治势力后来的延续、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历史背景。明中央王朝的庇护、褒赏扶持。自本得始至明末懿,木氏土司共传承十四世,他们依次是:
木得(阿木阿得) 木初(阿习阿牙) 木土(阿牙阿秋)
木森(阿秋阿公) 木嵌(阿地阿习) 木泰(阿习阿牙)
木定(阿牙阿秋) 木公(阿秋阿公) 木高(阿公阿目)
木东(阿木阿都) 木旺(阿都阿胜) 木青(阿胜阿宅)
木增(阿宅阿寺) 木懿(阿寺阿春)
均为丽江土知府职。明代木氏家族之所以长盛不衰,势力范围越扩越大,至明万历年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是明中央王朝对其重用和扶持的结果。丽江是滇藏交通枢纽和门户,同时又是云南纳西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木氏家族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实力强大,成为明中央王朝管理和控制滇西北地区理想的依靠力量。木氏家族代代恭顺听命于朝,以剿杀征战称功,示效忠诚;世世进京朝贡不绝,得朝廷封赐恩赏。 凤诏每来红日近;
鹤飞不到白云间。
——佚名撰木府大门联
万卷图书天禄上;
四时云物月华中。
——佚名撰木府万卷楼[正门]联
万卷楼实际上就是木府的书房。这是一代文臣木增土司所引以为豪的地方。其间藏有中华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华,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土书画,可谓翰林珍奇、学苑瑰宝集于一楼。万卷楼”四面有门,门门有联,联联有韵。木增,号生白,是个善于诗词文赋的文学大家。他一生写下1000多篇诗文,收入《啸月堂诗》、《山中逸趣》、《光碧楼诗抄》等6部集子,有诗1000多首收入《四库全书》和《云南丛书》。他还写作了30多首词,20多篇辞赋,是磨些族第一个创作此类作品的作家。木增还是个书法家。草书对联“谈空客喜花含笑;说法僧闲鸟乱啼”传世至今被丽江市博物馆收藏。木增为倡导汉文化,特盖“万卷楼”,广集百家之书,其用心良苦,堪称楷模。对于木氏土司作家群的诗文造诣,历史上已有“文墨比中州”、“共中原之旗鼓”之美誉。这是木氏土司对外开放新和,吸收外域外族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
云南木府的故事是真的吗?
本文2023-11-08 17:14: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