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涿州】范阳卢氏与涿州北齐《卢誉墓志》
千余年来,范阳卢氏,瓜瓞绵绵,家风不坠,人才辈出。
在涿州的历史上,范阳卢氏是幽燕地区的名门望族,卢门历代多出学者、显宦,素有“代代出名士”之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开列了以卢植为始祖的卢氏二十二世名录,凡668人,其中有官职、封爵者计308人。《二十五史》及《中华名人大辞典》等各类辞书、各地卢氏家乘都有人才济济的记录。灿若繁星的卢氏俊彦,使中国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宗教史、哲学史、科技史因之增色,同时成为人才学可资研究、引证的宝贵资料。
《新唐书》载:“卢氏出自姜姓。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为齐正卿,谥曰敬仲,食采于卢,济北卢县是也,其后因以为氏。田和篡齐,卢氏散居燕、秦之间。秦有博士敖,子孙家于涿水之上,遂为范阳涿人。裔孙植,字子干,汉北中郎将。”
被曹操誉为“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的卢植在社会剧烈动乱中,作为中流砥柱,儒宗人望,其学问胆识、功勋业绩与品德风范有着广泛的影响,时为世所公认的楷模。
《涿州历史人名辞典》(刘桂郁编撰,王法文 杨卫东审核,2014年,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收录并绍介了以卢植为代表的古代卢氏名人94人。卢植子孙们,在汉魏北朝所积累建树的学问业绩、品德风范,亦成为卢氏后代千余年长盛不衰的声望基础和精神动力。国内外卢氏千万子孙都以范阳卢植为始祖,卢氏家族在儒、道、佛三大文化领域均颇有成就。 范阳卢氏文化绵延两千年,脉络清晰,支系庞大,宗亲意识强,远远超出了涿州、河北乃至中国的地域范畴,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挖掘卢氏文化内涵,除文献记载的资料,碑铭墓志这种金石文献的补史、证史作用,自然会成为尽可能多而全的了解卢氏人物、再现卢氏子孙千余年长盛不衰史实的重要途径。从古至今,与范阳卢氏有关的碑石到底有多少,目前还无法完整地统计,相信所存实物及拓本应不在少数。但历经人为战乱和自然灾害,这些金石文物出土后大多数旋即迷失或损毁,有些则仍沉睡在墓穴之中。 所幸,尚有一些实物或碑文资料流传下来,成为记述解读范阳卢氏的珍贵史料。
1991年,杨少山先生主编的《涿州碑铭墓志》,收录了卢思道等卢氏族人的碑铭墓志12篇。 近年,随着涿州配合城乡建设考古工作的开展,又有北齐卢誉、隋代卢昌寓、唐代卢茂孙等墓志文物的出土。 1992年,笔者在涿州市电力局住宅楼工地抢救清理了一座被破坏了的古墓,因墓室被毁,只出土了一批残损的北齐陶俑和一方北齐墓志(未见志盖)。 关于《卢誉墓志》的资料,发表在《文物春秋》2007年第3期。 修复后的77件北齐陶俑和这方墓志现已陈列在涿州博物馆《涿水长歌》第一展厅。 这方北齐墓志长54、宽55、厚10厘米,呈正方形。正书竖写,26行,行28字,全文698字。经考证,墓志为“大齐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卢府君墓志”(下称“卢誉墓志”),志主人为范阳卢氏后裔卢誉。卢誉(493~541年),范阳郡涿县人。字庆市。其祖父曾任镇远将军、辽西太守。父亲卢元绍为幽州法曹参军。卢誉青少年时就在京城有了才子之名,后来当了员外散骑侍郎,转任镇远将军、步兵校尉。才气横溢,文友如云。又升任征虏将军、中散大夫。东魏兴和(539~542年)间卒,享年四十九岁。 墓志即墓志铭,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北魏以后,方形墓志成为定制。下底上盖,底刻志铭,盖刻标题。志底上记有死者姓名、籍贯和生平,可作为历史资料,补充史书的不足。
卢誉乃世家大族子弟,藉祖荫,少年即登庙堂。《卢誉墓志》撰其“百行不点,六艺不遗,兰芬松茂,播清风于稚日;金声玉响,宣令问于生知。……君及游子、思之舍,还趋仲蔚之门。由此价倍五都,声驰九畹。朝野见而动容,乡党睹而忘倦。俄迁征虏将军、中散大夫,纵容自若,优游独守。庄生濠水之意,嵇子竹林之情。文饶取醉之心,伯使中庸之掺。谙事未俦,方人或爽,可谓领袖四海,仪行一代。方陪紫坛于清雄。侍金捡于嵩华。遂飘忽风轮,游扬日驭,戢冲天之绝羽,顿萧云之逸。……”其文虽有过誉之嫌,但也是真实的记录。卢誉一生一直未能任要职,但志载其聪慧博洽,潇散任情,虽秩高名显,领袖四海,多作丽辞言空。如此大而化之,也许时当乱世,有难言者欤?卢誉终年49岁,属壮年弃世,或死于沙场,或殁于疾病,惜志文未载。有专家猜测,565年北齐武成帝禅位给后主时曾大赦,改元为天统元年, 那么卢誉在此时下葬是否跟这次大赦有关 不得而知。 历史上的东魏立国仅17年,且苟安于一隅,刻石存世很少,故此志石出土尤其珍贵。
重要的是,志文记载卢誉“妻同郡祖氏”。祖氏当时亦是幽州大姓,阀阅世家。魏晋南北朝时期,幽州地区士家大族有范阳卢氏、范阳祖氏、上谷侯氏、上谷寇氏、燕国刘氏、北平无终杨氏。推崇门阀族系与姓氏大家的风气,兴起于东汉末年,盛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际。当时,南朝的大姓主要有王、谢、袁、萧、朱、张等,北朝(北魏、北齐)的主要有王、崔、卢、李、郑、韦等。当时任用官员依姓氏品评,结亲则互相比拟门第。当时的石刻文献也大多与这些阀阅之家有关。如卢氏一族,地望为范阳郡涿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在涿州市历年发现及散落民间的卢氏家族成员的碑、志凡数十件。在已发现的历代卢氏碑志中,多数都叙及族系起源及远祖中著名人物。 这些人物包括燕王卢绾、卢植及三国、晋卢毓、卢谌,也包括北魏卢玄、卢渊、卢道虔等。卢氏娶祖氏为妻,属传统理念中的门当户对,志中的记载,是卢、祖两大族通婚交好的例证。 此方志石刊有横竖线格,书法布局整齐缜密,结字恭正严谨,笔法精劲含蓄,淳雅婉丽。从字体面目看,端庄方整,形体上多为扁方形,捺笔特重,不用连笔,楷书而带隶意,能见北魏碑刻体之余绪;与当时经文书法“千人一面,一字万同”的区别是用笔丰腴,骨肉兼备,整篇行笔、结字、章法都很自然,无造作气,可称佳作。墓志文词亦相当华丽,严循格式,先序后铭,文多騈俪,虽无书家署名,亦是出于名人。此志刻工亦甚精,能将原书笔意较细致地传达出来,足见工匠之勒石之功力。 但该墓志的题名较为草率,将“征虏将军”写成了“征将军”,补刻了“虏”字。另,志文在叙述卢誉去世日期时,只是说“兴和年正月十日卒,时年四十九”。将去世的具体年份给漏掉了。按照惯例,葬日与去世时间一般不会相隔太久,但墓主卢誉死于东魏的兴和年间,却一直拖到北齐后主天统元年(565)才下葬,即志文所云“以天统元年岁次乙酉十一月巳卯朔十九日丁酉于城东南七里之茔”。是什么原因使卢誉死后20多年还迟迟不能葬入本族墓地?墓主死得离奇,葬得古怪,墓志制作略显粗糙,志文中一些难以解释的地方,让人感觉有草草撰就之嫌。这其中似乎隐含着某些重大的事件,但在墓志中又不便明写,只能付诸阙如。 《卢誉墓志》是涿州现存墓志中时代最早的一件金石文物,出土地点距卢植故里——卢家场村不足3公里。 贞石不朽,风华永存。《卢誉墓志》的出土不仅充实了涿州博物馆的馆藏,同时也为研究范阳卢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附:大齐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卢府君墓志 若夫!夏堂新构,必假栋梁;鹏翼垂天,先资羽翮。是以勤王蹈节,功起西伯之初,色难履性,声驾东周之末,世代遗芳,横乎四海。因循余逊,郁高千载。君讳誉,字庆市,范阳涿人也。行始人流,义成时俗,廊独在,璋长茂。祖无讳,镇远将军,辽西太守,父元绍,幽州法曹参军,嗣美蝉联,征猷交映。君百行无点,六艺不遗,兰芳松茂,播清风于稚日;金声玉响,宣令问于生知。纫挺日下之音,少禀黄中之誉,千仞难窥,万顷何测,起家员外,散骑侍郎。荣辱靡怀,嚣尘罕念,雌黄口内,鸣钟之应独远;扬秋皮裹,月旦之品斯遒。利物合礼之能,经天纬地之学,仲宣公干,始谢研精,鬼谷充宗,方惭妙解,寻转镇远将军,步兵校尉,还同子归之叹,翻等嗣宗之泣。常以啸傲兴怀,山川在念,樽酒不空,门客恒满,慕田文之爱赏,等杨雄之好事,谈谐唏嘘,听者忘疲,随机酬答,殆将谧座,褒人之善,有类董扶,闻人之恶,犹如马援,虽优东都富室,西汉豪家,龙骑填衢,流水结辙。君及游子、思之舍,还趋仲蔚之门,由此价倍五都,声驰九畹,朝野见而动容,乡党睹而忘倦,俄迁征虏将军中散大夫,纵容自若,优游独守,庄生濠水之意,嵇子竹林之情,文饶取醉之心,伯始中庸之掺,谙事未俦,方人或爽,可谓领袖四海,仪形一代,方陪紫坛于清雄,侍金捡于嵩华,遂飘忽风轮,游杨日驭,戢冲天之绝羽,顿萧云之逸。是以兴和年正月十日卒,时年四十九。嗟乎盛德,不值玑田之神草,惜矣高才,安得圆丘之仙树。五名之香既远,九光之药不追。有子曰长义、季义,悲欲养之不待,哀欲报之罔及。粤以天统元年岁次乙酉十一月己卯朔十九日丁酉,窆于城东南七里之茔。削石抽豪,乃为铭曰:倚旟命氏,匡辅翼世。公族派流,枝分苗裔。家袭雕龙,人传藻丽。迩被天府,功传书契。笃生君子,令问早驰。闲情萧散,妙思纷披。既称独秀,复日生知。地宗民埕,才称羽仪。逝水不停,流光遽逼。中岳毁峻,当春罢色。月明松表,风吟山侧。佳城永閟,芳尘何极。妻同郡祖氏。 大齐河清元年正月一日 丧 父祖政南阳太守 二男 五女
卢氏(4)墓志(1)涿州(1)
因为卢东阳以为背靠自己的家族,没有人敢动他,所以才会非常的嚣张,在这种故事中,管家基本都是这样仗着自己家族的势力强,看不起外面求见的一些人,他误以为家族的势力可以和北凉相比,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将他看在眼里。
一、江南卢家卢家是泱州四大家族之一,家学渊源,家族底蕴深厚,有才能的子弟层出不穷,家主做到国子监右祭酒,同时家里还出了一位一品高手,在当地是非常有名望的大家族,而且卢家在江南士林当中也非常有名气,因此北凉才选择将这个家族作为联姻的对象,希望能够以此来得到士族的支持,但是卢家对北凉并没有多少好感,徐脂虎嫁到卢家以后受尽了白眼。
二、管家拦路在徐凤年没有到卢家之前,就在一个酒楼中碰到了嚼舌根子的江南士子,因此徐凤年教训了他们的一顿,卢府自然也就得知了徐凤年来到的消息。徐脂虎虽然嫁到了卢家,但实际上并没有帮北凉获得什么,她在嫁到卢家以后丈夫就死了,本来这次联姻就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又出了这样的事情,徐脂虎更不受待见,当地的士子以及卢家的人都污蔑他。卢家的老太太得知徐凤年到来,立刻下令关门,不让徐凤年进入。而管家卢东阳,背靠着自己的家族迎来送往,受尽追捧,不以为自己很厉害,没有把徐凤年放在眼里。拦住门口,指颐气使的不让徐凤年进去,结果直接被一刀砍死。
三、卢家和北凉的关系虽然双方是选择了联姻,但是联姻并没有带来多好的结果。北凉一直得不到士族的支持,这对于北凉来说一直是个问题,治理北凉的基本都是武官,北凉在这么多年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修养和这方面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北凉才会选择联姻,希望能够打开突破口,得到一些人才,然而还是没能入北凉所愿,最后洪洗象一步天象,再一步地仙,从武当骑鹤接走了徐脂虎,又用自己几百年的功德送徐脂虎飞升。
神垕卢家,是近现代中国钧瓷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自晚清民国年间到建国后百余年间,神垕卢家家族投入上百人研习创新钧艺,奠定了建国后集体化时期和市场化时期的中国钧瓷的技术基础。建构中国钧瓷史离不开神垕卢家;神垕卢家是当代中国钧瓷的历史接续者也是当代中国钧瓷的总根源。
神垕卢家代代相传,守望中国钧瓷之火,经历国家内忧外患、清王朝由外强中干到灭亡,经历军阀混战、强敌入侵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沧桑,已历一百三十年,百年间六代人中间多少为钧瓷奉献一生而史名不著者,不能一一而足。下面仅选卢家历史上的几位创始者代表稍作介绍。
卢振太(1825~1892年),清末恢复钧瓷的奠基人。原籍河南密县,少年随父逃荒到神垕镇定居,与胞兄振中当陶工兼务农业。
清光绪五年(1879年),兄弟二人在田间发现许多瓷片,经雨冲刷,阳光照射,光彩夺目。他们捡回询问老人,得知是钧瓷残片,顿生烧制钧瓷之决心。二人四处奔波,学技术、找原料,进行试烧,因耽误农活,再加生活困难,振中气馁,与弟分居。振太意志坚决,典卖家产,废寝忘食,继续试烧。终因难度大未烧制成功。在临终前,将三个儿子天福、天增、天恩叫到床前再三叮嘱:“我是烧不成钧瓷了,你们要接着干下去,一定要烧制成功。”后来,他的儿子们继承父志,终烧成功,为恢复钧瓷做出重大贡献,被称为神垕“钧瓷世家”。
卢天福(1855~1900年),男,禹州神垕人,卢振太长子。才智过人,勇于创新,在父亲试烧的基础上,不辞辛苦,继续努力,甚至变卖家产亦在所不惜,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烧出仿古钧瓷雨过天晴器。后又深究原理,和识者切磋,在天晴器的基础上,创制抹红、飞红、大火蓝加彩等工艺。开始时,彩斑暗淡,后经改进配方,终获成功。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神垕柏灵翁庙戏楼落成,他献钧瓷宝瓶一件,安装于戏楼屋脊之上。
卢天恩(1858~1918年),卢振太次子。擅长制匣钵和烧窑,在家和长兄三弟一起烧造钧瓷。清末,禹州知州曹广权兴办钧兴公司,他协助弟弟天恩烧成不少好的钧品。
卢天增(1862~1925年),卢振太三子。擅长造型、配釉和烧制,在用风箱炉烧制钧瓷方面经验丰富。他能掌握火候,预测窑炉温度变化,眼看炉内火焰,便知火温高低,甚至能断定再拉几下风箱就可停火。天恩所烧钧品,大都晶莹玉润,色泽纯正。1903年烧出一件金斑闪烁、五彩渗化的钧瓷寿桃,人人赞赏,开封一古董商闻讯赶来以300银元购去。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曹广权在神垕创办钧兴公司,天恩担任领作匠师.从事钧瓷研制。曾烧出不少精品,为宫廷和收藏家珍藏。1914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商品赛会,天恩率领钧瓷名师赶制一批钧瓷参展,使失传已久的钧瓷又声震海外。
卢广同(1885~1950年),卢振太之长孙。广同博才多艺,能写善画,书法功底深厚,善颜、王、欧、柳诸体,许多人登门求字,他的绘画精细逼真,写生神速。卢广同还善于雕刻,对宋钧造型仿制甚佳,借古传今,形神兼备,端庄凝重,类多样美。所制梅瓶、虎头瓶、观音瓶、平沿笔洗、玉壶春等器物,为神垕陶瓷界所追仿。
卢广文(1894~1962年),卢振太之孙,卢天福之子。 出身钧瓷世家,自幼随父卢天福学习钧瓷技艺,精通钧瓷配釉和烧制方法,勇于在实践中打破常规,创新立异。新中国建立前他为恢复钧瓷费尽心机,甚至不惜变卖家产,还不断遭受反动派的欺辱。新中国建立后,他先到神垕第一瓷窑生产合作社(即禹州市钧瓷一厂)积极投入钧瓷恢复事业,日夜操劳,献秘方传技术。1956年与陶瓷专家沈明阳先生密切合作,经多次调试釉料比例,寻找较好呈色配方,创制出新型搅红釉。继而又研制成鱼肚白,朱砂红和蓝釉带彩斑等,使钧釉配方技艺有新的突破。他用肉眼观察火温,极为准确,人称一绝。卢广文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于1962年病故。
卢广东(1890~1977年),男,禹县神垕镇南大街人。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二届委员会候补监事委员,河南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广东出身钧瓷世家,因家贫无力求学,8岁即跟父辈学习烧制钧瓷,12岁已成为得力助手,17岁已能掌握钧瓷制作工艺。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重视钧瓷的恢复和发展,1955年,广东被神垕第一瓷窑生产合作社(后来的禹州市钧瓷一厂)请回从事钧瓷研制。1955年,年逾花甲的卢广东出席了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了朱德委员长等***的接见,倍受鼓舞。经过208次的试烧,终于在粗瓷窑内搭烧成瓜皮绿和天蓝色胆瓶等第一窑钧瓷。1958年,卢广东和几十名钧瓷艺人,在专家的指导下,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烧制了直径12米大的花盆、瓶子、罐等钧瓷陈列品。1962年,卢广东又到北京、广州、景德镇遍取百家之长,经上千次试验,终于使钧瓷达到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境界,小批量产品出口到日、意、英、法等国。1973年秋季广交会上150种钧瓷20万件被抢购一空。1977年,87岁的卢广东,怀着他奋斗一生终于恢复了钧瓷技艺的满足离开了人世,轻工部、河南省政协、河南省第二轻工业厅都发来唁电悼念,为铭记他的功绩,在获国家“金杯奖”后,禹县钧瓷一厂又授予他“功绩永存”的镜匾,由家属保存。
卢广华(1894~1955年),幼年随祖父学艺,18岁即精于陶瓷造型、配釉、烧成等工艺。1929年,被禹县职业中学聘为陶瓷技师。因文化水平低,不善传教,特别是窑变神奇,学生短时间掌握不了,官府竞以“藏奸保密,教学不力”为名,将其逮捕入狱,后经多方营救,得以保释。1936年夏,禹县职业中学改名陶瓷职业学校,由县城迁往神垕镇,又聘请卢广华为技师,讲授陶瓷课,传授钧瓷技艺,培养了不少艺徒。
卢广华在造型、釉色、烧成、制匣钵方面技艺娴熟,特别是造型和釉色有独到之处。所制钧品,样多式古,色泽秀丽,细腻柔和,精致淡雅。他擅长天蓝和天青釉,其中天蓝色釉色纯正,釉面有彩霞,手感光滑,釉面形如龟甲;天青色如万里无云的晴空,细腻柔润,可与玉媲美。其代表作有折沿盘、花瓶等。其仿宋钧瓷,神真形切。卢广华在钧瓷刚刚恢复的1955年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遗作折沿盘为国家珍藏。
卢正兴(1923~1987年),男,神垕镇人,系卢天福之孙,卢广文之子,卢钧第四代唯一的传人。他为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呕心沥血,艰苦奋斗了40余年。不但全面继承了卢氏的钧瓷技艺,而且在恢复和发展钧瓷事业中不断创新,为钧瓷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为了提高”卢钧“的水平,他经常攀悬崖,翻峻岭,风餐露宿,深入山区,找原料,挖标本,改进釉胎配方和烧成方法。曾和父亲一起烧制出不少好的作品,有的可与古钧相媲美,曾销往上海、北京等地,有的被外商高价买去,作珍品收藏。建国后,正兴应聘去湖北省勋西县新建瓷厂以及到河南省宜阳县瓷厂、新安县瓷厂做技术工作。所到之处都深受领导和工人们的称赞。多次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并选为工会主席。1982年加入中国科协自然科学专门学会。1981年,国家投资恢复北宋官瓷,正兴应聘去开封工艺美术试验厂参加试验。1984年试验成功,使失传800余年的官瓷重放异彩。
卢俊岭,1954年出生于中国钧瓷之都——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系百年卢氏第五代传人,传统宋钧技艺独系传承人,著名“黑唐新花釉”缔造者,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河南卢家世代钧窑艺术总监。
作为卢钧第五代传人,卢俊岭幼承家训,随祖父(卢钧第三代传人卢广文、卢广东)、父亲(卢钧第四代传人卢正兴)学习传统卢钧烧制技艺。1995年,卢俊岭创建卢家世代钧窑,在先人宝贵遗留的基础之上,积极创新,使传统卢钧技艺较前人又有所突破和发展。在传统卢钧基础上所创烧出的“黑唐新花釉”,重现唐时花釉瓷之神韵,又突显当代之风采。以其独特之创意理念,在对钧瓷传统器型保留传承的同时,又陆续推出了符合时代审美的创新器物,受到鉴藏家和钧瓷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和热捧。
2013年1月,卢俊岭被授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2013年5月,卢俊岭作品卢钧“来福尊”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类评比最高奖项——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并且恢复了宋代双火膛窑烧制技艺,成功复烧出了传统柴烧钧瓷。
卢俊岭以自己的满腔热情,推动着中国钧瓷艺术不断向前发展。从艺四十多年来,系统整理了宋钧釉色呈色机理,并结合前人经验,注入到自身的创作理念当中,完整地保留了宋代钧瓷制作工艺,修正了建国以来钧瓷恢复过程当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使宋钧的艺术美得以传承和发扬。
卢占召,出生于1982年,卢俊岭之子。正宗卢钧第六代传人,现任卢家世代钧窑总经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毕业于艺术师范类美术专业,专攻造型和绘画,毕业后与父亲二人齐心协力为钧瓷的传承发展研制创新。2010年,卢占召经过数十次的釉药试验,将传统卢钧釉方得到了完善,这种创新的卢钧釉色使传统卢钧更富有立体感,给人以神秘的吸引力。深受中外鉴赏家和卢钧收藏者的喜爱。
卢钧正宗第六代传人卢占召获奖情况:
2005年,“中国钧瓷”精品展评会,作品《水注》获精品。
2006年,作品《渣斗》获中国五大名窑名瓷作品展珍品金奖。
2007年11月,卢占召作品《马上如意》获第四届中国钧瓷文化节精品奖。
2009年,作品《卢钧凤耳瓶》在第五届中国钧瓷文化节获奖。
2010年,作品《福寿尊》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获优秀奖。
2012年,作品《卢钧三足炉》《掸子瓶》等作品在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获奖。
卢姓的历史名人
姓卢的伟人有:卢芳、卢纶、卢克、卢文新、卢燕秋等。
1、卢芳
曾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2、卢纶
所作诗歌多送别酬答之作,少数反映边塞军士生活,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遗有《卢纶集》。
3、卢克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4、卢文新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5、卢燕秋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卢姓
卢姓皇帝7位
历史上姓卢的皇帝只有一人,就是卢芳。
公元25年,更始帝刘玄被赤眉军所杀,卢芳派遣使者前往西羌、匈奴建立和亲关系。卢芳和他的哥哥卢禽、弟弟卢程到了匈奴后,匈奴单于立卢芳为汉帝;任命卢程担任中郎将,让他们率领胡人的骑兵回到安定。
扩展资料:
卢芳人物生平:
王莽时期,假称自己是汉武帝的曾孙来迷惑百姓。王莽末年,与三水的属国羌胡共同起兵。公元24年,更始帝刘玄征召卢芳为骑都尉。
公元25年,更始帝刘玄被杀,三水的豪杰共同拥立卢芳为上将军、西平王。公元36年,卢芳因部将亲信背叛,众叛亲离,于是逃入匈奴。
公元40年,卢芳遣使投降东汉,光武帝立卢芳为代王。不久,卢芳背叛东汉,与闵堪、闵林互攻数月,匈奴派数百骑兵迎接卢芳及其妻儿入匈奴。卢芳在匈奴居住十余年后病死。
参考资料:
卢氏当过最大的官
卢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姓是贵族姓吗
不是。
卢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春秋时期的高_为卢姓始祖。
卢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至2010年,按人口来排行,卢姓在中国大陆为第42位,在台湾地区为第39位。中国卢姓总人口约65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47%,以广东、河北、广西三地居多,三省区卢姓约占中国汉族卢姓人员的48%。
相关信息:
卢姓主要发源于山东,后逐渐向西、向南播迁。
先秦时期,卢姓活动地区主要在山东、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卢姓在北方地区繁衍。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唐末卢姓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
卢姓最正宗的家谱
1、广东潮州字辈:
惠泽益千万,尚学士应光。淑德在儒修,诗书敏以求,邦家瞻硕范,平治裕鸿猷。
2、福建福州市郊卢滨洲村字辈:
天蔚日宏,世代兴隆,诗书济美,忠孝连芳,
文章启运,礼乐传家,积德为宝,作述辉明,生财有道,卿相贤良,才能俊秀。
成功可永,修善克昌。学宗孔孟,邦国时光。
3、福建顺昌榜山卢氏字辈:
甲辛生金,玉贤成德。均齐方正,安富尊荣,
文章礼乐,爵鼎冠裳,功丰绩伟,祚永泽长。
4、江西修水卢氏字辈:
崇儒重道从先进,盛德鸿才作大方,忠厚传家昌世绪,文章华国启贤良,二协懿亲为令嗣,恩培吉士佐中邦,谷贻早幸前谟永,祥发同瞻福祚长。
5、江西铜鼓县卢氏字辈:
日新全美德,礼义振人纲。道通和顺性,雍睦裕嘉祥,忠贤方晋拔,泽远庆源长。
6、浙江灵山卢氏字辈:
礼义廉能,惠爱慈谨,雅淑淳清,尊荣显耀,
谟烈鼎新,肃雍敦睦,伦叙修明,渊源昭穆。
7、河南商丘卢氏字辈:
文友新田,齐圣广渊,明允笃诚,仲肃恭懿,宣慈惠和,民庆贞祥,久卫太平。
8、江苏南京卢氏字辈:乾正仕有益,春后发大枝。
扩展资料:
据卢氏家谱记载,卢姓是我国的百家姓氏之一,排名第42名,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47%,卢姓的起源有六: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齐太公后裔孙高_而来,以邑为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之孙高_,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西周时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封于齐,有太公之称,春秋时代,齐太公的后裔高_食采于卢,“因邑为姓”,故其后裔姓卢也,此居卢姓主要来源之首位。
2、出自复姓改单姓为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代,齐桓公之后,有一支取卢蒲氏,后来改成姓卢;又据《魏书·氏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卢氏为卢姓,是为河南洛阳卢姓,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3、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4、出自他姓赐卢氏,据《隋书·卢太翼传》所载,隋炀帝赐河间人章仇太翼姓卢,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此支是为河间郡卢姓。
5、出自他姓改卢姓,如祖籍河北省范阳的雷姓人氏在北周之初改为卢姓;唐代有三原的闾姓,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
6、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参考资料来源-卢氏家谱
呵呵!我也姓卢哦!
我看了我们的家谱,在唐朝时我们有一个先人做过宰相级别的管! 水浒中有个卢俊义! 初唐四杰的卢照邻 当然我们卢家还有的光辉历史具体如下:
卢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 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卢 挚:元代文学家。诗文与刘因、姚遂齐名,世称"刘卢"、"姚卢"。 卢贤拔:曾被太平天国封为丞相、镇国侯。太平天国早期文献、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创;历任北洋军师长。
唐代有卢氏宰相8人:卢冏、卢承庆、卢翰、卢迈、卢慎、卢杞 还有清楚嘉庆年间的状元卢铁鳌
卢嘉锡,当代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我们卢家 是有着光辉历史的家族!
身为卢家的后人我感到自豪!
历史上没有卢俊义。
卢俊义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绰号玉麒麟,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
祖居北京大名府,有妻子贾氏、管家李固、仆人燕青。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被吴用等人利用李固与贾氏的奸情,使计骗上梁山,后来成为梁山第二首领。
卢俊义和宋江一同受招安后,征讨了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官至武功大夫、卢州安抚使。蔡京等奸臣传召卢俊义回京,把水银放在皇帝赐给他的饭菜中,卢俊义痛得无法骑马,只好坐船回庐州,途中失足落水溺死。
扩展资料:
梁山好汉108人征讨方腊之后,剩余二十余人,宋江卢俊义衣锦还乡,大为高兴。这时候,浪子燕青私自来见卢俊义,对他说了一番话,极有道理,可惜卢俊义没有听取。
燕青说自己要隐迹埋名,寻个僻净去处,以终天年,卢俊义很是为燕青惋惜,他表示自从梁山泊归顺宋朝,弟兄们身经百战,勤劳不易,正要衣锦还乡,图个封妻荫子,燕青怎么却寻这等没结果、
卢俊义终究还是对朝廷抱有幻想,完全没有燕青看的透彻。燕青是真心要救卢俊义,就说主公,你可寻思,祸到临头难走。
但卢俊义依旧不肯,最后燕青说既然主公不听小乙之言,只怕悔之晚矣,叩谢了卢俊义而离开。当宋江看到燕青留给自己的书信时,也深感惋惜,表示燕青这样做是不值得的。
—卢俊义
历史上姓卢的皇帝只有一人,就是卢芳。
公元25年,更始帝刘玄被赤眉军所杀,卢芳派遣使者前往西羌、匈奴建立和亲关系。卢芳和他的哥哥卢禽、弟弟卢程到了匈奴后,匈奴单于立卢芳为汉帝;任命卢程担任中郎将,让他们率领胡人的骑兵回到安定。
扩展资料:
卢芳人物生平:
王莽时期,假称自己是汉武帝的曾孙来迷惑百姓。王莽末年,与三水的属国羌胡共同起兵。公元24年(更始二年),更始帝刘玄征召卢芳为骑都尉。
公元25年(更始三年),更始帝刘玄被杀,三水的豪杰共同拥立卢芳为上将军、西平王。公元36年(建武十二年),卢芳因部将亲信背叛,众叛亲离,于是逃入匈奴。
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卢芳遣使投降东汉,光武帝立卢芳为代王。不久,卢芳背叛东汉,与闵堪、闵林互攻数月,匈奴派数百骑兵迎接卢芳及其妻儿入匈奴。卢芳在匈奴居住十余年后病死。
参考资料:
【文化涿州】范阳卢氏与涿州北齐《卢誉墓志》
本文2023-11-08 16:30: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