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汪姓辈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1收藏

寻找汪姓辈分,第1张

姓氏起源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聚集地(迁徙分布)

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骐,哀公的时候和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为他死于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躲避祸患,迁至新安,子孙蕃盛,后发展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徒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南河间。唐代以前中原已经有汪氏聚居点。唐初有汪华,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汪氏是台湾的第七十四个大姓,踪迹遍及全省。人数最多的是台北,其次是嘉南和新竹地区。我国南方各地的汪氏,有一部分来自江西,而他们江西的祖先也是从安徽搬过去的。台湾也不例外,台北县淡水镇和三重市的两个汪氏族谱,便是最好的例子。《台北县淡水镇汪氏族谱》曰:“汪芒之后,望出婺源。”《三重市汪氏族谱》载:“汪氏起家新安,后自歙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台北县有一支汪氏,就是传自歙姓。汪氏自闽、粤迁移来台,是在二百五十年以前的满清康熙提间。当时,一位泉州人汪仰腾,到新竹市内的古贤里开基;到雍正七年,又有一位泉州人汪东文加入,另有一位广东人汪复隆入今苗栗县卓兰乡。

郡望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湖州:又称吴兴郡,浙江北部的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远在距今约五千~五千五百年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居。楚考烈王十五年(癸丑,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秦始皇改“菰城”为“乌程”,以乌巾、程林两氏善酿得名。三国东吴孙皓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始改“乌程”为吴兴郡。隋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置州治,名湖州,因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之名从此而始。明、清时期设府治,一直沿称“湖州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湖州府,把乌程、归安二县合为吴兴县。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分设湖州市和吴兴县,是解放后浙江省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行政中心所在地。1983年7月,撤地建市,撤销嘉兴地区,分设湖州、嘉兴两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湖州作为地级省辖市,下辖城、郊两区和德清、长兴、安吉三县。1988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1993年又设城区、南浔、菱湖三区。2003年1月,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新设立吴兴区、南浔区两个市辖区。现湖州市行政区域辖两区三县。

新安郡:秦朝时期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朝因之。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时辖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一带地区。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 新安郡。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后移治休宁(今安徽休宁),再后移治到歙县(今安徽歙县)。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一直沿袭至今。

六桂郡:又称六桂县,就是“六桂联芳”的誉称,分布在古代的泉州地区。治所在地闽县(今福建福州),相当于今天的福建全省。后来改为闽州。唐朝景云年间(公元710~712年)改武荣州置县,治所在晋江(今福建泉州)。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以望立堂。

婺源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吴兴堂:以望立堂。

越国堂:唐朝汪华封越国公,以望立堂。

忠勤堂:明朝汪广泽封为忠勤伯,以望立堂。

1、安徽合肥汪氏字辈:“广思良谟永公克让”。

2、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春光正圣宏庆永昌家庭道德宗元久长”。

3、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显承光祖德木列焕东(宗)邦”。

4、安徽肥西汪氏字辈:“家永世炳轩”。

5、安徽肥西紫蓬汪氏字辈:“昌瑞应贤才国保长后忠生”。

历史上汪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汪姓最初活动于浙江、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两汉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望族。唐朝以后,汪姓主要从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合肥、安庆、两广和福建地区扩散。汪姓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清初汪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皖、赣、浙、豫的汪姓聚集地。分布在安徽、江西,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这两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

明朝时期,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757%。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的汪姓又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迁移。全国仍保留以安徽为中心的皖、浙、赣汪姓人口聚集区。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

汪氏家族起源于平阳(春秋时的平阳故城,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城西三十里),繁衍于新安,是新安郡望族。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说。

汪姓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与其子周公旦之长子伯禽,是为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17国,讨平后,命伯禽长驻奄地,即今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

传及鲁国第21位国君鲁成公黑肱(公元前592年)生庶子取名满。因姬满有功于鲁,为上大夫,受封为颍川侯,食采于“汪”地(在当时鲁国的平阳),人称汪侯。其后代以采邑地为氏而得姓,颖川侯姬满为汪氏得姓始祖,即一世祖。「汪侯生子挺,挺为周司谏,生子诵、芒,诵为司马,生子金钺、铨、踦(锜),皆有令名」。最早见于史书的汪姓人物汪踦(可能是汪氏的第四世)。《礼记•檀公篇》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伐鲁,鲁于齐师战于郎,汪踦在郎之战中死去。按当时鲁国的仪礼制度规定,为国家而死的人国家给予敛葬。汪踦当时尚未成年,有人认为他够不上国殇,就此孔子反驳众人说:汪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怎能不按国殇(为国牺牲)对待呢!于是以成人之礼将其敛葬。

第三十一世汪文和,字国辅,汉献帝时破黄巾为龙骧将军,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随孙策渡江南下,屡建战功,受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征服歙县金奇、毛甘及黟县陈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后,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西乡地置黎阳、海阳县,加黟县、歙县共六县建新都郡。治所始新。后汪文和为避乱遂举家迁往始新(新都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新安江上游,祁门等地,与浙江、江西二省交界,是一片美丽的丘陵盆地,汉以前是山越人居住的地方。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即公元591年改新安为歙州。

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辖歙县、黟县、婺源、绩溪、休宁、祁门六县。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称,所以徽州又称新安)。至此,新安郡始为汪氏江南祖籍。当时新安还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不受外界的干扰,汪文和族人就在这里安居乐业,生育繁衍,成了新安郡望族。汪文和为新安郡汪氏开基始祖。第三十六世汪道献,晋元帝时为黟县令,移家于歙县。南齐时,第四十世汪叔举又迁至绩溪登源里汪村。汪叔举四传而生越国公华。

第四十四世汪华,与弟汪铁佛一道,于隋末一举平定了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饶州等六州动乱,甲十万兵,威镇江南,建吴国称王号,仍奉隋。后汪华响应秦王李世民昭布,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主动向唐王朝称臣,武德四年,被唐高祖授予歙州刺史,封越国公。越国公华,地位尊荣无比,又拥有实际的兵权,使汪氏家族此后在皖南地区的基业,稳如盘石。汪华生有九子,其后裔在歙州境内分布最广。

歙州(即徽州)后来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也”(《新安志》卷一)的说法,就是从这时开始起步的。黟、歙多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婺源、休宁、祁门多为汪华第七子爽之后;绩溪多为汪华第九子献之后,构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屯溪靖阳节等古徽州节令盛会中所抬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第九子。

宋代以前汪姓分布区域相对较小,主要在安徽南部及相近的江西、浙江等地,也有迁往中原的,如《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徙河间。”这说明隋初有一支迁至北方。宋元时期是汪姓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汪姓族人仍然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辗转迁徙,少数迁徙至湖北、湖南地区。主要聚居地有:安徽的歙县、黟县、绩溪、休宁、祁门、旌德;江西的婺源、浮梁、德兴;浙江的淳安、遂安、杭州、会稽、萧山等,湖北、湖南等地开始有汪姓族人迁入。明清时期,汪姓族人继续向外发展,居住、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展,除安徽、江西、浙江等省份外,江苏、湖南、湖北、上海、广东、福建、四川、河南、陕西、山东等省都有了汪姓族人的足迹。

特别是清康煕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但现存于各地的汪姓家谱中可窥见这个历史时期汪姓族人迁徙繁衍情况。

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汪氏的子孙不管在什么地方落脚,都会很快地就在当地出人头地,使得汪氏日后成了安徽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极负声望的大族,尤其在安徽徽州一带,汪姓家族更有长期的盛况。人口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15‰随机抽样资料,以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显示,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8,据此推算全国当有近500万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由此看出,汪姓为典型的江南大姓。

注1:公元前484年,这一年是汪氏一世祖出生后的第108年,其第四世的小孙子踦也只是十几岁,而这一年孔子67岁(公元前551-479年)。所以,汪踦可能就是汪氏第四世。

注2:山东:平阳

平阳寺镇政府及其机关驻平阳寺村。平阳寺为周朝平阳城址,明又名平阳镇,明末在平阳寺村中建“禅林古刹”(观音寺),为僧众主持之寺院,故易名平阳寺,沿用至今。此地历史悠久,是本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本境“春秋时邾地,后为鲁平阳邑”。战国时为齐南阳邑。汉设平阳县,均属兖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撤平阳县,并入邹县。宋元时称平阳镇,明清时置平阳社。1921年,改为第九区。1936年,并入第六区。1945年邹县第一次解放,划归凫山县第四区。1956年撤销凫山县,划归邹县太平区。1975年将太平人民公社北部3个管区(孙村、鲍店、刘庄)分出,成立平阳寺人民公社。1982年秋撤平阳寺公社,改为平阳寺乡。1985年至1986年底,为平阳寺区公所,下属平阳寺镇、北林乡、皇甫乡。1987年1月撤区并乡,称平阳寺镇。

注3:关于汪氏家族的一世祖的出生年,有三种说法:一是公元前592年,一是公元前590,一是公元前574年。但有一个问题,鲁成公黑肱(公元前590—前573年在位),历史上的国君如果是正常退位,那就是去世了。所以,我觉得鲁成公是在公元前573年去世的,那么一世祖出生在公元前574年就不可能,应是公元前592年或590年。

堂号的类别和特色

现依据各姓氏堂号的来历、特色、分为几大类型:

以血缘关系命名堂号

中国的姓氏文化,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态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不仅同一姓氏使用相同的(一个或若干)堂号,而且有血缘关系的不同姓氏,也会使用同一堂号。如著名的“六桂堂”,是闽粤一带洪、江、汪、龚、翁、方六个姓氏共同的一个堂号。据文献记载,这六个南方家族,虽然姓氏不同,但却是一个先祖所同一家族,追本溯源都是翁姓的后裔。

以地域命名堂号

地域观念命名的堂号,最为普遍,往往和各姓氏的郡望相关,也就是以郡号或地名作为堂号。如前述之陇西李、赵郡李、中山李,太原王、琅琊王、京兆王、清河张、安定张、河内张等皆是其例。再如诸葛氏,系出葛伯,望于琅琊,发祥地是山东诸城,后世遍布全国各地的诸葛氏,绝大多数都世代沿用琅琊的堂名。此外,如海氏的“薛郡堂”、陈氏的“颖川堂”、徐氏的“东海堂”、欧阳氏的“渤海堂”,以及呼延氏的“太原堂”、林氏的“西河堂”等,都是以地望为堂号。

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

中国人向有慎终追远的美德,往往以先世祖宗的嘉宗懿行深感自豪,往往以此命名堂号,千古留芳。如弘农杨氏“四知堂”、“清白堂”即是以东汉太尉杨震的美德作为堂号。据文献记载,杨震为东莱太守时,道经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求见,以黄金十斤贿赂杨震。杨震严词拒绝说:作为故人知交,我对您是了解的,而您怎么对我的人品不了解呢?王密说:我深夜而来,无人知道这回事情。杨震回答说: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说是无人知晓?王密只好羞愧而退。杨氏后代子孙为尊崇和怀念这位拒腐蚀,不受贿的先祖杨震,便以“四知堂”,“清白堂”为堂号。

而范氏“麦舟堂”则是来自北宋名臣范仲淹济危扶困的典故。有一次范仲淹遣子纯仁,至姑苏运麦,舟至丹阳,遇石曼卿无资葬亲,纯仁即以麦船相赠。纯仁回家后告知其父,深得范仲淹嘉许。故后世以此为典,以“麦舟堂”为堂号。

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姓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一批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后人往往以此作为堂号。如东汉名将马援,战功卓著,名闻遐迩,“马革裹尸”便是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后因功封“伏波将军”,马氏后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为堂号。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屈氏遂以“三闾堂”为堂号。

再如唐代宗时郭子仪,因平安史之乱,屡立战功,出将入相二十余年,是维系李唐王朝的功勋大臣,被封为“汾阳王”。其后世子孙繁衍遍布各地,多以“汾阳堂”为堂号。至今海内外郭氏子孙,也多以“汾阳郭氏”为荣。

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

在封建宗法社会,各个家族常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堂号,以劝戒训勉后代子孙。如李氏“敦伦堂”、张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刘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刘氏“重德堂”、郑氏“务本堂”、周氏“忠信堂”、蔡氏“克慎堂”、许氏“居廉堂”等,都体现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各氏自立堂号中,十分普遍。

如唐代郓州寿张人张公芝,九世同居,麟德年间唐高宗祭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家,问何以能九世同居,安然相处。张公芝于纸上连书百余“忍”字,道出其中诀窍,全在于百事忍让。故堂号名之为“百忍堂”。

以祖上情操雅量、高风亮节为堂号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批文人学士,才气横溢,品格清高,深为世人所推重。其后代族人也引以为荣。

如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品格高雅,酷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品格,以所居之处为“爱莲堂”。其后人遂以此为堂号。晋代陶渊明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遂辞官归里,赋“归去来辞”以明其志。因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其后人以“五柳堂”为堂号。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李氏族人中遂有“青莲堂”堂号。

郡望

平阳郡

吴兴郡

新安郡

六桂郡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以望立堂。

婺源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吴兴堂:以望立堂。

越国堂:唐朝汪华封越国公,以望立堂。

忠勤堂:明朝汪广泽封为忠勤伯,以望立堂。 四言通用联

龙骧世泽;童子春风: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汪文和,字国辅,建安年间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后居新安,子孙成为当地望族。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鄞县人汪洙,字德温,九岁时能赋诗,人称“神童”。有当地官员召见他时,他穿着短衫,官员问他:“神童的衣衫这么短?”他答道:“神童衫子短,袖大若春风。”宋元符年间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后在西山筑室讲学,乡人称为“崇儒馆”。

平阳世泽;越国家声: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汪华,封越国公。

龙骧世泽;越国家声: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汪文和。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汪华。

状元甘雨;童子春风: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汪应辰,十八岁状元及第,尝祷雨得霖,谓之“状元雨”。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汪洙,九岁善赋诗,称神童,上宫召见,问洙曰:“神童衫何短?”洙曰:“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支分越国;家住蠙山:此联为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汪氏门联。如皋旧有雉水蠙山之称。

五言通用联

好古探周礼;嗜奇穷汉碑:此联为清朝时期的学者、骈文家汪中自题联。汪中,少孤家贪,从母学习。清乾隆四十二年拔贡,但不赴考,始钻研学问,对经学、方志学等均有著述。有《广陵通典》、《容甫先生遗诗》等。

航海居先导;医方集大成: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航海家汪大渊,自幼好游。前后两下东西洋,越数十国。就清中叶以前有记载的中国航海家而论,其游踪之广泛,汪氏当居前列。有《岛夷志略》。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医学家汪昂,好集医方,编著有《素灵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集当时医方之大成,对普及医学颇有贡献。

夕阳诸岭出;晴雪万山分: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汪万于诗句联。

七言通用联

唐封越国三千户;宋赐江南第一家:此联为安徽省宿松县汪家冲汪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歙州绩溪人汪华,少年时以勇侠闻名,隋朝末年据有宣、杭、睦、饶、婺五州,建号“吴王”,唐武德年间降唐,被授予总管歙、宣、睦、饶、婺六州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信州玉山人汪应辰,字圣锡,绍兴年间状元,官秘书省正字,因反对议和,主张加强战备而忤逆秦桧,出京通判建州。秦桧死后,回朝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并侍读。为官刚直,遇事敢言,又因得罪权贵,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宋高宗曾赐他“江南第一家”匾额。河南东部,安徽北部的汪氏通用联为:唐封越国家声,宋赐司马门第。

清朝三友流芳远;吴门四汪享誉高: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天文历算家汪莱,与焦循、李锐合称“三友”。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人、书法家汪士宏,康熙进士,与姜宸英齐名。与两兄一弟合称“吴门四汪”。

丹青不知老将至;宝贵何如诗所传:此联为清朝时期的诗画家汪昉自题联。

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画家汪士慎自题联。

不因果报勤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画家汪竹坪自题联。

八言通用联

在璞草堂,尝留吟稿;雅安书屋,亦著诗篇: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仁和人汪新,字又新,号勺陂,乾隆年间进士,嘉庆初年官至湖北巡抚。其继室方芷斋,著有《在璞草堂集》。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歙县才子汪荌,字雅安,能诗,著有《雅安书屋诗集》。

集著浮溪,大展词林学问;名魁金榜,遍洒状元甘霖: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诗人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今江西德兴)。幼颖异,入太学。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累迁著作佐郎。高宗朝,累官中书舍人,擢给事中,迁兵部待郎,拜翰林学士,诏令多出其手。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知湖州,宋绍兴八年,以显谟阁学士知徽州,徙宣州。后以事夺职,居永州。工于诗,受苏轼影响,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语言明快,格调清新。存词四首,风格近柳永。著有《浮溪集》六十卷。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吏部尚书汪应辰,十八岁中状元。出知平江府等职。好贤乐善,精于义理,学者称玉山先生。有《文定集》。

为政十年心,经纬百方除太甚;临岐一尊酒,绸缪万语望重来:此联为范肯堂赠汪星剑联。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

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

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

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quot;六桂联芳"之誉。

汪姓分布

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骐,哀公的时候和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为他死于

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躲避祸患,迁至新安,子孙蕃盛,后发展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徒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南河间。唐代以前中原已经有汪氏聚居点。唐初有汪华,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郡望堂号

堂号:"越国堂",唐代汪华封越国"忠勤堂",明代汪广泽封为忠勤伯。另外,汪氏还有堂号"平阳"、"六桂"。

郡望:

平阳郡: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天的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新安郡:晋时由新都郡改置,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隋代玫歙

置,后来移到了歙县。

六桂:就是"六桂联芳"的誉称,分布在古代的泉州。治所在地闽县,相当于今天的福建全省。后来改为

闽州。唐代景云年间改武荣州置县。

寻找汪姓辈分

姓氏起源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