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四大土匪分别有哪些?他们的结局怎么样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3收藏

民国的四大土匪分别有哪些?他们的结局怎么样呢?,第1张

民国中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段时间并不长,前后只有37年,即从清朝灭亡开始算起,直到新中国成立结束,在这段时间之内,出现了许多“四大”人物,他们都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比如民国四大美女、民国四大美男、民国四大家族、民国四大才女等,这些都是比较文艺儒雅的,除了这些之外,其实还有比较暴力血腥的,比如有民国四大土匪,这些土匪都是为害一方的霸主。

白朗:之所以把白朗成为土匪,是因为他反对袁世凯,当时民国政府是袁世凯作总统,凡是跟政府作对的自然就是土匪了,白朗虽然说是土匪,不过却很有军事能力,他跟北洋军队的作战过程中,他声东击西、虚虚实实的战法,让20多万北洋军吃了大亏。

1914年8月,白朗再次被北洋军围攻,所谓业余选手终究打不赢专业选手,结果他被政府军队击败了,而白朗本人也在战斗中牺牲,但他的武装起义行为,仍旧沉重的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瞿伯阶:湘鄂渝黔边人,民国32年,在他当地已经颇具实力,手下部队众多,而且越来越强大,他还有数万枪支,多次骚扰边境,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土匪,引得当时政府多次围剿,而瞿伯阶也非常具有生意头脑。

瞿伯阶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鸦片,在劫物的同时,他还鸦片烟税,采用“吊羊”的方式,在湘鄂川黔边境抢劫骚扰,当地百姓对他深恶痛绝,据史料有统计的说法,瞿伯阶在土匪生涯中,杀死群众34人,烧毁民房18栋,罪大恶极。

杜立三:杜立三曾被清朝视为“一号通缉犯”,他的父亲叫杜宝增,人称“杜老判”,他早年跟父亲闯荡江湖,倒也学了一身本事,后来落脚今东北辽中县,被朝廷称为“辽西巨匪”,尽管他跟清朝过不去,但也抗击沙俄,被人成为 “包打洋人”。

杜立三与张作霖、冯麟阁、金寿山是结拜兄弟,不过后人他被张作霖诱杀,如果他不死的话,估计在东北就没张作霖什么事情了。

1950年,祖国大陆已基本解放,大的作战行功已经结束。但是边防和海岛还盘踞着少数匪徒。在广东饶平与福建诏安两县边界处,有一股1000多人的土匪,对外挂出国民党挺进游击支队的牌子,匪首名叫吴思义。

吴思义早年就是饶、诏边一带的惯匪,经常出没于海口和陆地抢劫商船、渔船,杀人放火,糟蹋妇女,无恶不作。他又是饶平的地主,霸占土地,剥削农民,成为饶诏地区的一方霸主。

1950年7月初,解放军第41军121师361团受命前往饶平、诏安一带剿灭这股土匪。经过多次交手,最后在吴思义的侄儿吴大明(由于分赃不均,吴大明的父亲被其兄吴思义打死,因此吴大明一直想报仇)的帮助下,361团摸清了吴思义及其匪众的情况,化装号冒称另一股土匪,一举端掉了吴思义的巢穴,其手下的1318名匪徒悉数被俘。

然而,1318名匪徒被一网打尽,匪首却毫无踪影!361团的战士们反复搜索匪巢,却没有找到土匪头子吴思义。在部队出动如此神速的情况下,吴思义绝不可能就不翼而飞,可是到底都找不到他,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那么,吴思义究竟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当时在土匪中有种种传言。

有的说:“吴爷到香港去了,正在和他的小-老婆度蜜月呢。”

有的说:“吴爷已去福建了,正在组织队伍打回来报仇”。

还有些威胁群众的流传,如什么“谁要给大军做事就杀他的全家”等等。

当时,许多基本群众也离解放军远远的。协助部队剿匪的民运队长刘昌绪调查到,吴思义有个远亲名叫吴大海,此人虽然是这个匪首的亲戚,数十年来却一直过着雇农的贫苦生活,借了吴思义色心元钱,给吴家千了一辈子也未还清,后来叫女儿去抵债,被吴思义的儿子糟蹋后羞愧而死,他的妻子因女儿被害死也上吊自杀了。老汉虽有满腔的愤恨,可敢怒不敢言。

刘昌绪就搬到他家去住,平时帮他烧水做饭;老汉没米了,就帮助他解决了20斤米;老汉有病,就找医生经他看。老人感动地说:“我活了一辈子也没看到这样好的军队!”

刘昌绪经常和他谈到深夜,告诉他只有解放军才能使穷人翻身。吴大海觉悟了,他就成了解放军的秘密情报户。像这样的情报户,民运队和宣传队发展了十多户,他们给解放军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有一天,吴大海对刘昌绪说:“我看见吴思义家的黄阿婆(做饭的佣人)常到吴家坟地去祭祖,每次带去一篮子吃的,回来就空空的,是不是给……”

刘昌绪当即把这个情况报告给361团首长,团首长非常重视,命人密切监视。经过连续几天的跟踪观察,发现黄阿婆每天在家做4个人的饭,家里却只有一个人吃,每隔两天就带吃的到墓地去“祭祖”一次,回家时篮子里空空的。解放军立即把吴家的墓地警戒起来。

一天晚上,负责监视的侦察连和民运队发现,有一个人从墓地里钻出来把黄阿婆放在坟前供桌上的饭菜都拿走了,动作非常迅速,当他们靠近供桌时这个人马上就不见了,到处找也找不到。由于当时天色很黑,周围又全是坟墓,一些民运队员表示,当时的场景还挺惊悚的。

第二天,解放军决心审讯老太婆。经过交代政策,她说:“吴爷原住在家里,他听说吴(大柴)司令在南澳岛已经完了(指我军解放南澳岛),他就想逃到福建去,而后到香港。他还没来得及走,解放军就从天而降,你们打进村以后,他就从家里的地道逃到祖坟里去了,他走之前,要我每隔两天送一次饭,我送了五次,就被你们发现了”。

刘昌绪又问:“你把饭送到坟地他怎么出来取呢?”

黄阿婆说:“墓碑前有个供桌,只要把供桌搬开就是一个洞,他从洞里拿走。”

“从吴思义家中怎么去墓地?”

“在吴爷的卧室里有一个壁橱,壁橱的地板通地道,可以从地道进墓地,往墓地有两道门,一上锁就过不去了,最后一道门用砖堵死了,又从侧面修了一个活动砖门,要进这个假砖墙就非常危险了,那里有枪眼,只能进一个人。”

经侦察员实地察看,黄阿婆讲的都是实话。根据她提供的真实情况,剿匪指挥部专门制定了抓匪首的两个方案:第一,立即对墓地进行喊话,指出当前的情况和吴思义的前途,争取他放下武器投降;第二,如果吴思义死心塌地,顽固不化,便采取爆破和手榴弹炸开的办法逼敌投降,抓不到活的,死的也要。

自黄阿婆被看管审讯以后,吴思义已经4天没有吃东西了,他带去的大烟也维持不了多久。解放军首先找潮语翻译向墓地喊话,争取他投降。翻译小陈喊道:“吴思义!你的部队被大军歼灭了,快出来投诚吧!”里边没有动静。

小陈又喊:“吴思义!你在海上和陆上的路都被切断了,现在只有一条出路,向解放军投降,解放军优待俘虏!”

这时坟穴里仍没有动静。在这种情况下,众人决定先用炸药炸开供桌下面的洞。一包炸药响了,两米多宽的一个洞子打开了。

这时小陈又喊:“吴思义!快投降吧,不然大军就不客气了”。里边打出了两枪。

侦察连的同志趁打枪的时候扔进洞里一捆手榴弹,坟墓的盖子炸开了,只见这个满脸杀气、惨害人命的惯匪躺在坟墓里呜呼哀哉了。

为了揭破敌人的谣言和争取匪徒,361团首长决定把吴思义的尸体绑在一个大椅子上游乡三天。周围二、三十里的千百万群众都看到了这个杀人魔王被解放军打死了。许多群众听到消息还赶路来看吴思义是否真的死了,当看到吴思义真的死了以后,都拍手称快,一致反映:“压在我们头上20多年的大恶霸终于被解放军除掉了”。

游乡的最后一天,解放军召开了宣判大会,许多群众上台控诉吴思义的罪行。最后,王副参谋长讲话,他讲到我们这次剿匪的胜利,讲到吴思义的可耻下场,号召未来登记的匪徒快到登记处登记,对登记者宽大处理,对窝藏不报者,以通匪论罪。

真是树倒猢狲散,吴思义一死,不到3天,来登记的达400多人,收缴手枪、步枪300多枝,各种军用物资堆积如山。部队首长对361团完成的这次剿匪任务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世:周邕(前231-前169)。自周平王姬宜臼建立东周,至其20世孙周赧王姬延即位,共历25主。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于巩县,周赧王父子被贬为庶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即位,周平王少子姬烈19世孙、世袭汝坟侯姬邕,年仅十一岁,更姓为周,离开家乡卷县,流落沛县,在沛县织莆为生,成为汝南周氏始祖。周邕,又名周勃,为西汉开国功臣,官至太尉,封绛侯。周邕生三子:周胜之、周亚夫,周叔坚。

  二世:周秀(前208-前150)。周胜之前妻为馆陶公主刘嫖,袭周勃绛侯。后周胜之逃婚在外,更名周秀,隐居于山东任城,被揭发、处斩。周秀生五子:仁、义、礼、智、信。

  三世:周仁(前195-前138),字季房。因为医术高明而被皇上召见。景帝为太子时,他为舍人,积功升为太中大夫。景帝刚刚即位时,拜周仁为郎中令。

  周仁为人深沉稳重,不泄露别人的秘事。他平时穿补缀肮脏的衣裤,故意外示不清洁,因此得到宠幸,进入皇宫卧室。皇帝和后宫妃子们嬉戏,周仁常在旁边,但始终不说话。皇上有时问人的长短,周仁说:“皇上自己可观察到。”周仁虽知别人的缺点,但也不在皇上面前诋毁,如此而已。景帝两次亲自到他家。他家迁到阳陵居住。皇上赏赐得很多,然而他常推让,不敢接受。诸侯君臣的贿赂他也不接受。武帝即位后,他作为先帝的大臣得到敬重。周仁因病免职,带着二千石俸禄回家养老,他的子孙都作到了高官。

  汉景帝模仿三代封圣王或先朝后裔,因为周仁为周平王22世孙,复封为汝坟侯,赐正公。周仁迁居汝南安城,共生十子:球、琱 、瑍、珏、莹 、璈、璐、璋、 璘、 琅 。

  四世:周球(前173-前115)。西汉执金吾,督察京师治安。袭汝坟侯,周球生一子:周应。

  五世:周应(前152-前98)。汉武帝时平陵县令,随卫青进军匈奴,后因封禅案受贬。周应生一子:周道。

  六世:周道(前131-前72)。汉武帝时郎中。周道生二子:周询、周约。

  七世:周约(前109-前55)。汉宣帝初年五官中郎将。周约生一子:周燕。

  八世:周燕(前85-前51),字少卿。汉宣帝汝南郡决曹掾。因郡太守误判罪犯,周燕冒名顶罪。后受庵割之刑,自杀身亡。周燕生五子:兴、羽、良、仲、明。

  九世:周仲(前58-11)。初居汝南郡宜唐里,王莽初年官至兖州刺史。周仲生二子:周颉、周嘉。

  十世:周嘉(前20-42),字惠文。王莽年间于乱军中保护郡太守而闻名,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欲嫁公主,周嘉拒之,后为零陵太守。周嘉生二子周畅、周扬。

  十一世:周扬(5-56)。光武帝时以行善为名。周扬生一子:周防。周扬兄周畅生子周荣,周荣子周兴,周兴子周景,周景子周忠,景、忠皆汉太尉。

  十二世:周防(28-105),字伟公。陈留太守。周防生三子:周觉、周堂、周举。

  十三世:周举(73-149),字宣光。汉安帝时光禄勋。周举生一子,周勰。

  十四世:周勰(110-159),字巨胜。从兄周景事梁骥,周勰闭门不出。及梁骥受诛,方出门待客,旋即病故。周勰生二子,周灵、周异。

  十五世:周异(144-189)。东汉灵帝时洛阳令。后与从子周晖、长子周玢等被董卓派兵截杀。周异生二子:周玢、周瑜。

  十六世:周瑜(175-210)。汉献帝时偏将军,南郡太守,东吴大都督。与孙策共平江东,后事孙权,讨黄祖,破曹操于赤壁,走曹仁于荆州。周瑜兄周玢子周竣,周竣弟周鲂,周鲂子周处,周处子周琦。处、琦皆两晋时期著名大将。周瑜生二子:周循、周胤。

  十七世:周胤(200-239)。孙权称帝,周胤为兴业都尉,封都乡侯。后因罪迁庐陵,成为庐陵周氏始祖。周胤生三子:周纂、周豫、周泰。

  十八世:周纂(219-272)。255年,周纂被任命为威远将军,随丁奉参与高亭交战。周纂为前锋,跨马持矛,冲入敌军阵中,斩首数百,缴获大量军器。战后周纂被封为庐陵侯。周纂生三子:周敏、周政、周徽。

  2009-7-27 18:30 回复

  1181204 2楼

  十九世:周敏(240-297)。西晋左中郎将,与从父周处赴西北平叛,同死军中。周敏生四子:周访、周谌、周记、周谵。

  二十世:周访(260-320),字士达。东晋中兴名将,寻阳侯。以八千人大破杜曾数万。王敦图谋东晋,因惧周访,不敢动弹。周访念念不忘北伐中原,亦闻王敦有不臣之心,未敢轻举妄动。周访生二子:周抚、周光。

  二十一世:周抚(292-365),字道和。东晋南中郎将。石勒遣军来攻,周抚中循环洗马计,逃奔武昌。后举兵破蜀国李雄及其余部。从桓温北伐,进军洛阳。后因桓温谋宫而返蜀,封建城公。周抚生二子:周楚、周梦。

  二十二世:周楚(311-371),字元孙。益州刺史,建城定公,曾随父亲平定蜀国,晚年平灭成都李金银等数起地方叛乱。周楚生二子:周琼、周璃。

  二十三世:周琼(333-393),历任数郡,平定地方叛乱,任梁州刺史。周琼生二子:周虓、周彪。

  二十四世:周虓(354-384),字孟威。梓潼太守,西夷校尉,前秦苻坚攻东晋,周虓因母亲被擒,降秦,被任命为尚书郎。淝水之战,苻坚大败,遣周虓太原。周虓生二子:周兴、周誉。

  二十五世:周兴(380-435)。燕兰陵太守,刘裕北伐,周兴降刘裕,仍为兰陵太守。周兴生二子:周疆、周强。

  二十六世:周强(415-493),字盘龙,以字行世。刘宋宫廷内乱中,有军功封县伯。南齐时任大司马,曾经与长子周奉叔双骑破数万北魏军队,名震北虏,晚年任南齐太子舍人,讲武京师。周强生三子:周奉叔、周世雄、周灵起。

  二十七世:周灵起(468-529),梁朝通直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梁城郡忠壮公。周灵起生二子:周表、周炅。周表子才卿,才卿子怀义,怀义子周基,周基子允元,周允元为武则天时宰相。

  二十八世:周炅(515-578),字文昭。陈朝大都督,平侯景之乱,击斩田龙升,封武昌郡公。周炅生三子:周法僧、周法明、周法尚。

  二十九世:周法尚(555-614),字德迈。隋武卫大将军,隋军总管。征讨高丽,平定江南,后平定杨玄感叛乱。谯国公。周法尚生六子:周绍基、周绍司、周绍德,周绍崇、周绍业、周绍范。

  三十世:周绍范(588-633),字归仁,号猛仁将军。秦王李世民库旦车骑,左屯卫大将军,殿中大监,襄阳刺史,息国公。周绍范兄周绍司裔孙周廷,周廷子周霈,周沛子周墀,周墀为唐武宗时宰相。周绍范生五子:贵珠、贵琼、贵瑛、贵瑰、贵璋 。

  三十一世:周贵珠(614-679),字道务,以字行世。因四世四公,娶唐太宗李世民临川公主,任营州都督,骁卫将军。周贵珠生二子:周伯瑜(文宝)、周励言(文颖)。

  三十二世:周励言(632-699),字文颖。唐高宗少府少监,汝南太守。周励言在世时,从父周允元深得武则天赏识,为宰相。周励言生二子:周先义(安时)、周先孝(安世)。

  三十三世:周先义(652-717),字安时,任判史,武则天左金吾将军。周先义生二子:周如锡,周如鍉。

  三十四世: 周如锡(673-757)字:彦德唐垂拱年进士。左金吾大将军.授征南大元帅。平定广西、横、廉、白、贵等六州。唐太宗即位,任左骑常侍。贞观元年(627)因事贬营道散参军,于是兄弟卜居宁远大阳洞江口。现存宁远县舜帝陵镇湾头村周氏宗祠内的《先祖墓碑记》标明“金紫光录大夫如锡公,葬望岗金鸡插翅形”,墓在宁远县天堂镇大陂岭村后,2003年8月被列为永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如锡生十八子:宏谦、宏量、宏德、宏度、宏休、宏顺、宏章、宏慎、宏正、宏让、宏道、宏亮、宏颂、宏交、宏本、宏明、宏初、宏立。

  三十五世:周宏谦(716-779),字:待选。唐天宝元年进士.朝议大夫;周宏谦生二子:崇昌、光济。周光济子周怀义,周怀义子周宝,周宝为唐末宰相,封汝南郡王。

  三十六世:周崇昌(744-810)字:雨轵永泰元年进士, 廉、白二州刺史.由宁远迁湖南道州;

  2009-7-27 18:30 回复

  1181204 3楼

  三十七世:周 寓(784-846)字:丞夏唐永贞元年进士. 颂州太守

  三十八世:周惟简(808-875)字:居正唐长庆初年进士 .嘉鱼县令 。

  三十九世:周 镶(827-892)字:怀玉。唐会昌初年进士.翰林学士。从兄周宝为宰相,封汝南郡王。周镶生二子:周彦朴、周彦托。周彦托子周本,周本子周邺,周邺子周行逢,周行逢子周保权。周本为西平王,周行逢、周保权为汝南郡王。

  四十世:周彦朴(858-928),字幼真。唐大中末年进士.延安太守。周彦朴从弟周本为南唐平西王,曾经徒手格杀猛虎。由于屡建奇功,在杨行密进入杨州受封为淮南节度使时,遂授淮南马步使之职,协助掌管兵权。907年,吴帝嘉其能,升本为信州刺史。923年,唐庄宗封本为雄武将军、德胜节度使、安西大将军,西平王。

  四十一世:虞宾(894-963)字:光国唐天复初年进士,光州刺史.光禄大夫.周虞宾生十二子:宁远、从远、超从、从连、连芳、芳辉、芳荣、荣聚、聚松、清儒、汝元、启元 。

  四十二世:周从远(913-983),字:仲长宋建隆年武进士,马步指挥史.生子二∶智 强、智衡。从兄周行逢为武清军节度使,显德三年,周行逢控制了整个湖南,建立起五代史上的“周行逢政权”,常德一时成为湖南的政治中心,北宋封周行逢为汝南郡王。

  四十三世:周智强(944-1007)字:健行宋处士.仁孝有义、教子有方.隐居月山之严田.诗书自娱、颐养天年.葬营道安心寨。周智强生五子: 周识、周铎、周正、辅成、伯高。周智强从弟周保权为周行逢子。周行逢去世前,周保权兄周兴权已经去世。乾德五年(967)迁右羽林统军。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出知并州(今山西榆次)。

  四十四世:周辅成(977-1022)字:孟匡(即辅成)宋大中祥符进士。周辅成生四子: 敦砺、敦颐、敦文。

  四十五世: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先生;周辅成第二子,为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生二子:周寿、周焘。

  四十六世:周焘(1059-1121)宋元佑三年(1088)进士。初为黄池令,累迁至两浙转运使,成都知府,朝议大夫,官终宝文阁待制,随父徙居南康莲花峰下。善作诗,在浙江时与苏轼唱酬甚多。著有《爱莲堂集》传世。周焘生三子:周演、周絪、周缊。

  四十七世:周絪(1080-1041)绍圣四年进士,仕致礼部侍郎,出知河南祥符县,遂家于祥符东关镇。周絪生一子:周靖。

  四十八世:周靖(1102-1163)宣和间进士,中江主薄转彬州录事,为国子监博士,以太常博士随宋高宗宗南渡,有感于岳飞遇害,中原收复无望,初寓于杭,至绍兴十一年,由杭迁诸暨之紫岩盛原里。周靖生一子:周亥。

  四十九世:周亥(1129-1181)仕致大理评事。周亥生三子:周勤、周谨、周和。

  五十世:周谨(1158-1214)。周亥次子,为节度行军司马。周谨生三子:周治、周訚、周恪。

  五十一世:周恪(1187-1238)仕致翰林学士,承旨居诸暨之南门。周恪生四子:文奇、文惠、文原、文城。

  五十二世:周文惠(1209-1266)周文惠生二子:周莘、周茂。

  五十三世:周茂(1234-1289),字元泊。进士,左丞相,特进,紫金光禄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

  五十四世:周澳(1263-1323)。为行省令史,元贞间赘于山阴周桥温渎村俞氏,为“山阴始祖”。 周澳生四子:长子周德,次子周林,周楦、。

  五十五世:周林(1288-1353),字仕德。周仕德生三子:万和、万奇、万璋。

  五十六世:周景和(1309-1374),字万和。奉明太祖征永州封孱陵侯。周景和生二子:周宇、周寅(字寿虎)。

  五十七世:周宇(1329-1382),字寿龙,弟寿虎留居永州,周宇镇守江西永新,为大将军。

  五十八世:周庆(1350-1398),字德芳。山西道监察御史,赠文林郎。周庆生四子:叔庄,叔超,叔广、叔颐。

  2009-7-27 18:30 回复

  1181204 4楼

  五十九世:周叔庄(1373-1428),字玄童。永乐初选充北京顺天府大兴县第六箱万石长。周叔庄生二子:周宗、周守。

  六十世:周宗(1402-1458),字君太。继任父亲北京顺天府大兴县第六箱万石长。周宗生二子:周端、周富。

  六十一世:周端(1427-1469),归绍兴林家湾。明正统年间赈灾,被朝庭表彰为义民。周端生二子:浦、黼。

  六十二世:周黼(1457-1539),周叔颐的五世玄孙周健二将绍兴郊区黄枋岭周颐的茔地卖给了邻县一个姓刘的富商。此事顿时在周氏家族中引起轩然大波。周叔颐是全体周氏家族的骄傲,周健二的行为等于污辱和背叛了整个家族。族长周顺、周黼等人立即以家族的名义上诉官府。按照大明的律法:崛坟卖祖属大逆不道的重罪,作孽者不但要服以重刑,本人的名字也将从族谱中除名。官府查办的结果是将周颐的茔地交还给周家,而崛坟卖祖的周健二则因此被判重刑。周黼生二子:周述学、周述敬。

  六十三世:周述学(1492-1566),字继志。又推究五纬细行,为金木水火土《星道五图》,于是七曜皆有道可求。仇鸾闻其名欲致之,述学识其必败,乃还里。总督胡宗宪征倭,欲招幕中逃遁海州,新编族谱,定字辈:金木水火土,自国成大天,开元永达道,一明文仲子,世代千万年。 周述学生三子:周金铎、周金镡、周金铧。

  六十四世:周金铎(1526-1601)梅石,葬湖南零陵。周金铎生三子:木杨、木栋、木枋。

  六十五世:周木栋(1551-1625),字梁材,太学士。 周木栋生五子:水奇、水丙、水奂、水星、水瞿。

  六十六世:周水丙(1571-1640),字之屏。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历官广东按察使,浙江、江西右布政使。周水丙生四子:火灿、火烟、火炜、火灯。

  六十七世:周火炜 (1592-1667)字士鉴,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明末名士,以孙周渭赠怀远将军、大定营游击。生八子:土城、土至、土基、土垫、土垣、土重、土塑。

  六十八世:周土城(1612-1672)字万襄,多武略,为军中谋,后迁云路副司马。曾作《塞上曲》。 周土城生四子:自浆、自聘、自杰、自禄。

  六十九世:周自浆(1645-1705)又名周渭,康熙八年武举人,康熙十二年武进士,授大定营游击。1702年举家迁四川省潼川府北道安岳县同化乡,1705年归葬长沙花官陈家塘。周自浆生八子:国赞、国觉、国定、国琮、国昌、国琥、国辉、国圣。

  七十世:周国赞(1668-1736),又名于仁,字纯哉。四川安岳人。1708年举人,初知福建永春县,上官以为能,于1733年擢澎湖厅通判。任内遇事果断。时澎湖班兵素称骄悍,欺凌澳社,均能绳之以法,不少假借,民赖以安。1735年清查地亩,清垦地140余亩,报升网、缯、沪税30余两;资给牛种、耕具,吏无侵渔,民沾宝惠。接替前任官员梁樟,上任成为台湾澎湖通判,秩满告病回籍,途中去世,葬长沙花官塘。 周国赞弟周国昌,国昌四世孙周天受、周天培、周天孚为清朝名将,周天培六世孙周道刚,为北洋政府时期四川督军皆省主席。

  七十一世:周成刚(1696-1750) ,平生努力在当地建立金庄寺。周成刚为四川潼川府安岳县金庄寺周氏始祖,葬安岳县金庄寺青竹沟。周成刚生一子:周大贵。

  七十二世:周大贵(1731-1801)又名大本。安岳举人,出任贵州镇远县同知。 1769年(乾隆34年),周大本接替曹永植,于台湾担任台湾府诸罗县知县。掌管今嘉义、云林一带政事,后任山东寿张县知县。

  周大贵生八子:天文、天礼、天福、天裕、天祯、天禄、天爵、天祥。

  七十三世:周天爵(1777-1853) 字敬修。出生于山东寿张县。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曾任濮阳知县、卢州知府、江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周天爵生三子:开钲、开铭、开银。

  七十四世:周开银(1808-1871)又名开锡,字受山。为左宗棠军筹办军饷,功升护理福建巡抚,福建船政局提调,左宗棠南路诸军总统,兼理民政。配唐氏。生子五:元龙、元登、元榜、元勋、元魁。 。

  七十五世:周元龙(1830-1886)字士溥,山东郯城知县,1863年攻破磨山幅军,捕获幅军首领付西贵。周元龙生一子:周永甜。

  七十六世:周永甜(1851~1902),字邳礼,1874年山东郯城知县,后于成都开设书铺,钻研版本目录学。周永甜生五子: 达佳、达邦、达胡、达延、达文。

  七十七世:周达佳(1875-1934),字修计。族侄周道刚四川督军,周达佳为幕僚。后周达佳转安岳县做了一名律师。1934年,几股土匪以祝寿为名联合诱杀周达佳。周达佳生四子:周道隆、周道纯、周道益、周道儒。

  七十八世:周道益(1902-1961),字祥云。为报父仇,与其弟周道儒参加国民党军队。后出川抗日,周道益任大尉,营长。内战时期,周道益杀死两名土匪头子:肖汉武、廖湘云,杀死一个家族叛徒:周道思。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周道益在安岳县太平乡以务农为生。

  七十九世:周一禄,字海波。生于1931年,健在。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三等功二次,擒获四名美国士兵,后任民兵连长,晚年为生产队长。生六子:周明安、周明柏、周明元、周明忠、周明吉、周明昌。

  八十世:周明元,字润元,1968年出生,四川省美姑县烟草局副局长,四川省雷波县烟草局局长。周明元现有一子:周琦林,生于1996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命令全体指战员,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毛泽东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1950年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各地党委的统一领导及广大群众、民兵的积极配合下,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潜留在全国各地的政治土匪及与之勾结的惯匪进行了清剿斗争,掀起了一场席卷全中国的剿匪运动。

解放初期,东北解放区的匪患主要是日伪残余、地主武装、国民党势力。在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解放区的匪患主要是潜伏的国民党残余武装、地主恶霸和职业惯匪与地方封建势力相勾结,企图以所谓“大陆游击”同人民解放军进行长期斗争的反动势力。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于剿匪斗争坚决贯彻军事打击、政治争取、发动群众三者紧密结合的方针和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结合民主改革、减租减息、镇反除霸、宣传抗美援朝等中心工作,对国民党军残余、特务、土匪及其它反动武装展开清剿斗争。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人民解放军先后抽调了约150万人的兵力,分军事进剿、分兵驻剿、结合农村土地改革彻底清剿等三个剿匪阶段,采取了进剿股匪、清剿散匪,捕捉匪首,平息土匪和反动会道门暴乱,聚歼潜入的武装匪特等剿匪斗争形式,在全国范国内执行剿匪肃特等任务。

东北解放区的剿匪斗争,是在我党没有取得绝对政权的情况下,在一个特殊区域进行的。东北的北满和西满地区,是历史上有名的土匪区。日本投降后,东北民主联军、359旅等进入东北的初期,由于国民党利用合法接收机关到处加委伪满洲军及惯匪,因此东北土匪得到普遍发展。我党进入东北后,就依照党中央、东北局1946年发出《关于剿匪与发动群众的指示》,依靠老部队和一部分新部队进行了剿匪斗争。东北各地紧密结合反奸清洗、扩兵建军、土改支前等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剿匪工作,他们处决“滚地雷”匪首王成堂、“占海”匪队匪首张万选, 破获了多起叛匪妄图攻打县委的阴谋暴动案件,将东北境内的大股土匪歼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民携手擒凶顽。从1946年到1948年,历时3年的东北地区剿匪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加强了新生的县民主政权。保卫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华北解放区,国民党有组织、有计划地潜伏了所谓“地下军”、“敌后游击军”等大批匪特,解放之初在华北已发现的匪特达3万人,其中以绥远地区为最多,尤其骑匪危害极大。大股土匪主要在绥远、察哈尔、平原等省一些解放较晚的地区活动;小股土匪活动在天津、北京、太原附近,平原省的新乡和安阳地区也较多。他们袭击小部队及地方党、政机关,拦路抢劫,破坏交通运输及各种建设,危害社会治安。面对这严峻的形势1949年5月华北军区召开了全区剿匪工作会议,要求广泛发动群众,全面开展了剿匪斗争。华北解放军采取军事清剿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针,组织武装工作队与各级人民武装密切结合,采取运动作战方式,城乡统一行动,对河北、察哈尔、山西、平原等省的大小股匪展开进剿。至1951年9月,土匪、特务基本被肃清,共歼匪特53万余人,缴获火炮10余门、各种枪8800余支。

西北解放区,匪患主要是国民党军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残部骨干分子,纠集散兵游勇、惯匪等,组织成一支势力强大的土匪武装。甘肃境内有土匪67股,主要分布于临夏、河西走廊、陇东、平凉等地;青海境内有马步芳、马鸿逵残部近万人,活动于西宁西北、贵德东北等地;陕西境内有土匪40余股,主要分布在武功、安康和川陕边等地;宁夏之敌在该地解放前自行溃散,马绍武等股匪藏匿在贺兰山、同心、西吉、海原、固原等偏僻山区,给宁夏剿匪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继马绍武之后对新生人民政权威胁最大的惯匪是张海禄。他懂军事,会指挥,充分利用地形熟,匪源足的条件,欺骗群众,收买人心,与解放军进行周旋。新疆有乌斯满、尧乐博斯等股匪,主要活动于伊宁、库尔勒和青新边等地区。这些土匪到处袭击城镇,组织暴乱,破坏民族团结。 为根除匪患,1949年11月至1953年7月,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先后投入2个兵团、11个军、38个师另1个旅3个团的兵力进行在陕、甘、宁、青、新地区进行的剿匪作战。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先后歼灭了陕西王凌云、甘肃马英贵、青海马成贤、宁夏马绍武、新疆乌斯满等股匪,歼灭土匪数千人,沉重打击匪徒的嚣张气焰。此后,西北军区针对主力部队转入生产后,被击溃的土匪又重新拉起队伍,并利用宗教、民族问题煽动暴乱等新情况,西北军区发出剿匪指示,各剿匪部队实行分片包干,协同作战,要求彻底肃清西北地区残匪。1953年上半年,西北军区调集126个连19万多人,围剿甘青川交界地区的马良、马元祥匪部,全歼马匪1600多人。到1953年7月,西北地区大规模剿匪作战结束,股匪和残余散匪基本肃清。在三年多的剿匪作战中,西北军区剿匪部队共歼灭土匪909万人,缴获各种炮80余门、各种枪35万余支。

华东解放区,据1949年7月统计全区陆上有土匪700余股、113万多人,沿海岛屿的海匪也有万余人。匪情又有所发展尤以浙江、福建最为严重。为消除匪患,1949年至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和第三野战军所属部队及地方武装在华东地区进行的剿匪作战。1949年8月华东军区和第三野战军颁布剿匪作战命令,决定在进军福建和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的同时,抽调主力部队结合地方武装,发动以浙、皖为重点的华东大陆地区秋季剿匪作战。从8月下旬起,各剿匪部队采用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的战术,灵活运用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针,一举歼灭了活动于闽北地区的“中华民族自救军闽北总指挥部”。浙江的“国防部第三纵队”、苏南、皖北的“苏皖军区第三纵队”等重要股匪。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华东地区土匪活动再度沉渣泛起。针对土匪活动的新动向,华东军区决定集中力量匪患严重的福建、浙江进行剿匪作战。各剿匪部队灵活运用奔袭、合围、伏击、搜捕等战术,先富饶地区及交通线附近地区的土匪,然后再消灭边远地区的土匪。11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宣布驻闽部队推迟攻打金门,全力以赴进行剿匪命令后,福建境内的剿匪部队更是如虎添翼。他们先后歼灭了“福建人民反共救国军第八纵队”、“闽浙赣边区民众自卫总队”等30多股土匪。到1951年6月,华东地区进剿任务基本完成,共歼灭土匪1145万多人。从1951年6月起,经过一年多的斗争,终于肃清了陆上残匪,平息了匪患。在清剿陆上土匪的同时,华东军区沿海边防部队、海军部队在地方武装和公安部门的配合下,还展开了清剿海匪的斗争。1951年华东军区海军舰艇部队单独进行剿匪海战56次,歼灭海匪数百人,击沉、击伤、俘获艇船52艘。与此同时,华东军区陆、海军部队先后进剿嵊泗列岛、崎岖群岛以及洞头、南田等岛屿,解放被海匪盘据的岛屿50多个。至1953年底,华东地区剿匪作战取得全面胜利,共歼灭土匪246万余人,其中海匪7800人,缴获各种炮400余门、各种枪112万余支(挺)。

中南解放区,国民党正规军被逐出中南六省后,其残余武装分散退入山区,流窜为匪。国民党当局有计划地留置大批潜藏特务,收编各地惯匪、地主流氓武装,纠合封建会道门势力,建立形形色色的“反共救国军”,散布在豫西、鄂西、鄂豫皖边、赣东北、赣南、湘西、湘南、粤北、粤西、珠江三角洲、桂东南、桂西等广大地区和边缘地带。广西解放前夕,白祟禧所指挥的国民党残余部队10余万人退广西老巢,企图死守广西。广西解放后,他们在蒋介石集团的策划和指挥下,以“反北佬”、“反征粮”为口号,逼民为匪。据不完全统计,成股的匪特武装多达l00多万人。这些反动武装同新建立的人民政府对抗,不断制造暴乱,破坏交通、纵火投毒,行凶抢劫,严重威胁政权的巩固和社会安宁,广大群众深受其害。为清除匪患,安定民生,1949年4月至195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所属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先后调集野战部队46个师,地方武装7个师、3个旅、82个独立团,运用集中兵力,重点进剿,分片包干,限期完成的战略,在豫、鄂、赣、湘、桂、粤、桂六省区对国民党残余及国民党组织的匪特武装进行清剿作战。湖南军区对湘西、常德太浮山区、邵阳龙山等几个重点区内的股匪展开进剿,广东军区对盘踞于北江、珠江三角洲、南路及沿海岛屿上的股匪实施围剿,广西军区对桂南地区的匪特进驻围剿,共歼敌1l万人。7月,中南军区根据朝鲜战争爆发后的新形势,加强海边防力量,加快剿匪进程,在湘西与鄂、川、黔、桂相邻的边界地区联手围歼残匪;在广东着力扫除北江、粤西地区残存股匪,堵塞其内窜外逃通道。至次年5月中南地区公开活动的股匪被消灭。

西南解放区,匪患最为活跃。土匪们凭借险山恶水,野岭荒坡,拦劫军车,抢夺钱财,杀人越货,危害四方。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妄图把该地区作为反攻复国的游击根据地,因此不但大批参加国民党在溃败前夕开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的特务分子、封建恶霸、流氓和游勇散兵的反动特务分子聚集在这里,而且他们在这里所作的反革命部署也就较其他地区更为周密。据材料统计,反革命武装川东区约有3万余人,川南区约有2万人,在川北、川西、西康、贵州的活动也异常频繁。西南才刚刚解放,人民只过上几天安生的日子,现在又出现如此的混乱局面,这些都严重影响***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剿匪已成为西南全面的中心任务,不剿灭土匪,一切无从着手。针对四川等地剿匪斗争初期不利,党内部分同志对匪患发生的原因、政治性质及剿匪的长期性、艰巨性的情况,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的主要领导及时对干部战士的思想进行了调整。西南军区政委邓小平号召全体指战员将剿匪斗争作为“第二次淮海战役”来打。云南是中国大陆解放最晚的省份之一,又是和平解放,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基本未予触动,土匪武装、地霸武装及土司武装、国民党特务、反革命分子、散兵游勇等拥有大量制式武器,因此匪情也特别严重。1950年3月15日,为彻底歼灭聚集在边远地区的大股土匪和清除各地隐藏潜伏的特务匪首,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共同下达了《关于组织一元化剿匪斗争的指示》,要求各军区、军分区至县、区、乡、保都应成立剿匪委员会,作为一元化剿匪领导的组织形式,并以此进一步发动与组织群众,开展地方工作。组织一元化的剿匪斗争后,西南的剿匪斗争才由初期的被动状态逐步转入主动。

各地的剿匪委员会按照上级部暑,分集中围剿、分区驻剿、会剿清剿三个阶段,最大限度地发动和组织群众参加到剿匪斗争中;部队实行包干制,对一定的地区负责包剿,形成了党政军民轰轰烈烈的剿匪局面。由于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形成众人合围土匪的局面,土匪就无处藏身。涪陵、南川、巴县运用铁壁合围战术,基本达到了剿一块化一块的目的。美国出兵朝鲜并占据我国领土台湾后,麇集各边界地区的股匪人数也骤然增加,匪徒趁机向外窜扰,进行抢劫破坏。西南军区经中央军委批准,与湖北恩施军区、湖南湘西军区、广西宜山、百色军分区及陕西陕南军区部队取得联系,共同开展边界大会剿,会剿部队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彻底歼灭了流窜在各边界地区的股匪。西南地区的剿匪斗争历时两年半,至1952年秋,已歼匪116万名,10人以上的股匪已全部消灭。

经过1950年至1953年三年的剿匪斗争,人民解放军歼灭匪特武装240余万人,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平息了匪患。

姓氏宗族文化已经有上千年的 历史 。尤其是发达的大家族,族人们都以身为家族的一份子为荣,立志振兴家族,光宗耀祖。

但在湖北,有这样一个姓氏家族,因为内奸泄密, 整个家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说这起内奸事故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个家族的由来。

湖北利川李氏家族,源起于清朝乾隆年间1761年。本来湖南的李延龙、李延凤两兄弟,因为水灾逃往四川夔州府奉节县。

在一户黄姓人家从长工做起,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踏实肯干,做到了账房,后来又独自做起了盐业生意。

嘉靖时,李延龙去世,但李家已经攒下万贯家财,族人甚众,成为当地望族。

经历了一些事情变故,李氏建筑群也越修越大,达到了12000余平,并在2002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重要保护单位。

修建祠堂的前后,变故发生了。

李氏家族的财富声势在在当地十分出名。为了抵御可能的入侵,早就开始修建起家族建筑堡垒。

当时,建筑群内有一口水井,可以说是整个家族的命脉所在。

1926年,一个贺姓土匪盯上了李家这块肥肉。虽然土匪十分彪悍,但李家高墙深院,族丁众多,一时之间,土匪也没法攻占。

这时,一名对家族不满的佣人趁机道出了水井的秘密,土匪想办法断掉水源后,李氏家族不攻自破。

最终,李氏破财消灾,拿出了非常多金银财宝,才送走了这些土匪。

佣人的下场不多说了。但这次变故,也让李氏族人意识到,这个致命的点必须好好保护起来。

根据当时的记载,水井旁修建的城墙高达7米,内部还有72级石梯。因为水井被攻占的故事,这个建筑群后来也被称作大水井建筑群。

后来,又将李氏宗祠、李氏庄园,还有李盖五宅扩建合并,成为了李氏家族建筑群。

李氏宗祠建于1846年,是建筑群中最早建造的一批楼阁,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李氏庄园建于1924年,占地4000多平方米。

时过境迁,随着 社会 发展,李氏建筑群虽然时有游人,但不复当年人丁济济的盛况。但建筑群完好地保留下来,成为后人研究宗祠文化的重要参考,也成为了李氏后人的精神信仰。

寻根查谱,公众号或百度搜索族谱网,认准我们的头像标志~

创作不易,还望以关注激励锦秋!

在新续修家谱中人物传记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人物传记主要是记述本家族中英贤名臣、能工巧匠和有重要贡献或有影响的人物事迹。纵观家谱中人物传记写作形式,常见的有通讯式、文学式、鉴定式、履历式等形式。

现存的家谱人物传记写作存在很多问题: 一、人物传记纯属个人简历,写作千篇一律,读之如同嚼蜡。二、人物传记没有从时代氛围、民族意识、社会心理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去挖掘人性与人情的存在,忽视确实存在的个人闪光点。三、家谱中有“支派”或“房派”,却没有交代派系及父、祖关系。

家谱人物传记到底该如何编修呢?

首先遵循三个原则。

一、求真务实原则

人物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接受不同的教育,从事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个性,写好人物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编写中是无法回避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弄清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历史人物,要公正、客观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目,既不能溢美,也不要贬低。

二、“三为主”原则

所谓“三为主”的原则,即在编写人物传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现代人为主、正面人物为主、人民群众为主的原则。

以现代人为主,贯通古今,详今略古,重点记述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期的人物事迹和精神风貌。

古代人物,一是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神,选择好有学术研究价值和发挥教育作用的人物立传。二是在论述中抓住要点,短小精悍,用更多篇幅记述现代人物。

以正面人物为主,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是编写人物传的重点,要浓墨重彩写好正面人物,为世人和子孙树立榜样。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劣迹斑斑的反面人物也可以写,比如反动会道门、特务、叛徒、大土匪头子、恶霸等可作反面教材。但只能选择个别的典型人物进行编写。反面人物要不要编写人谱,由家谱编委会商议决定,不一定要统一规定。

以人民群众为主,就要防止和避免只写官职人物现象,要用较多篇幅写好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迹的“小人物”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智慧和伟大力量。

三、不为生人立传原则

生不立传,这是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立传,是记述已故传主一生的事迹,对传主的一生作出评价。人的一生是发展变化的,前半生是好的,或许下半生就犯了重大错误,反过来,前半生有了重大错误,后半生又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生之人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为其一生难以评价,只有盖棺定论。给生人立传,不易正确评价功过,容易产生偏差,撰写人也会顾虑重重,难以秉笔直书。不为生人立传,“这个做法比较稳妥,可以避免或减少修谱工作中带来的人为的困难和麻烦,更为重要的是便于求真务实”,准确反映人物的真实面貌,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然后确定编写标准

由于家族迁徙等原因,编写人物传记基本不考虑人物籍贯与其所处地域的问题。只要是本族之人,都能够为其立传。

一般传记的内容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

(2)人物的生卒年月

(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

(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

例:实字仲弓,东汉颖川许昌人,完之裔。出身寒微,少年件县吏,任差役,后为都亭佐。而有志好学、坐立诵读不息。

县令邓邵推荐他到太学学习,时有人犯杀人案,同县杨吏疑是吱所为,捕拷无据,而后放出。及实任督邮,不记前仇,暗地蹬县令礼召吏。远近闻之,都叹服他度量宽大。

因中长侍候览托太守高伦选用吏员。伦任命他人文学椽。实不受太守任命官职(认为是污坏名望,力求外任。后由司空黄琼的推荐,任闻喜长、太丘长。他修德清净,百姓为安。

在担任沛相期间因赋敛违法,乃辞故里。及后党锢之祸,案件也牵扯到了实,其他人多逃避求免,但他却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持”乃大义凛然地自请入狱,后遇赦出狱。

人物传记的内容要具备这三个特征:

1、真,真就是真实可靠,符合历史事实,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形象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

2、信,是对人物的记述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公是公,过是过,。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拔高溢美,也不贬责降低。

3、活,活就是生动,传记写作传记不能阿谀奉承,又要独有匠心,有内容,可欣赏,把内容写的饱满,情感丰富。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个有感情,有思想,有情绪的“活人”。

还有,传记创作必须审慎斟酌撰写,收集人物资料,认真查阅文献、辨伪存真,反复推敲,通过分析,研究, 考证,坚持其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

最后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长永清次永坚三永宁四永安五永忠

第二世永清 文友公长子元至正年间举人明洪武初以本生子升贵赠明威将军公笃嗜诗书隐居不仕妣邵氏封大德人相传其后嗣多半徙居苏州枫桥及湖北武昌府

第二世永坚 文友公次子巢湖水军主要指挥者之一后投奔陈友谅仕汉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前四子迁回湖北其余子尚居湘阴

第二世永宁 文友公三子元至正进士候补县丞明初后裔迁回湖北

第二世永安 生于1320年卒于1366年字彦敬文友公四子洪武初封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妣林氏龚氏无子以长兄永清公子升承嗣祥

第二世永忠 文友公五子生于1323年卒于1375年妣王氏一子权又妣何氏一子志广(见广东南雄廖氏族谱)明初封德庆侯后裔散布湖北、湖南长沙、广东南雄、广西等地据传江西、四川临水县也有其裔

第三世升 永安公继子生于1335年卒于1426年荫封指挥使妣夏氏子四人长基次垕三矶四垣建文四年受侄儿镛,铭案牵连发配广西戍边公元1225年获赦还乡湖北

第三世权 永忠公子生于1347年卒于1385年妣徐氏花氏王氏明初以功臣子为散骑舍人洪武九年从冯胜练兵西安十一年从御史大夫丁玉征松叠等州克之十三年袭封德庆侯十四年从颖州侯傅友德征云南十五年领兵守毕郡寻守泸州十六年夏五月召还十七年夏四月癸已以疾卒子四人长镛次铭三钺四钟

第四世基 升公长子妣□氏子三人长子承庆次子善庆三子余庆

第四世垕 升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矶 升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垣 升公四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镛 权公长子生于1367年卒于1402年袭封德庆侯官至都督妣方氏据《廖姓史话》载其孙廖垂远从江西迁湖南长沙按公与弟铭同受学于方正学先生先生被难二公笃师弟谊收其尸瘗于聚宝门外山上遂同坐死并追去所赐铁卷金章母女谪发浣衣局子侄俱发充奉义金山两卫军史称被逮时母王夫人泣送之曰今日之事皆好读书所致此后家人切勿读书二子泣顾曰此事非读书人不能作传语后代儿孙益当读书云厥后金陵建方正学先生祠二公皆配享焉

第四世铭 权公次子事略同镛公妣李氏后世迁湖北潜邑黄中垸

第四世钺 权公三子袭封指挥使死于广西戍所妣□氏子嗣无考

第四世钟 权公四子隐居湖南华容

第五世承庆 基公长子袭封指挥使妣□氏子三人长奉次春三泰按公以方正学先生案株连发充广西奉义卫军田宅金章铁卷尽被追去宣德时观察某奏请清勾靖难罪名旋赦还复官职公在戍日夜哭泣竟以瞽废辞不仕复触朝廷怒发守凤阳陵寻卒

第五世善庆 基公次子卒于广西奉义卫军戍所子嗣失考

第五世余庆 基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奉 承庆公长子妣□氏一子赞

第六世春 承庆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泰 承庆公三子正统举人官山东钜野县教谕升河南河间府教授妣□氏子三人长许次谊三让按廖氏自元末迁巢湖户族流离谱牒失传公始搜订之承先启后实有大功焉

第七世赞 奉公子子嗣失考

第七世许 泰公长子妣□氏子二人长世兴次世华

第七世谊 泰公次子明廪膳生妣向氏子一人世昌

第七世让 泰公三子后裔徙居寿县安丰圹廖家老圩(详见寿春廖氏宗谱)

第八世世兴 许公长子妣□氏一子伏亨

第八世世华 许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八世世昌 谊公子明庠生妣韩氏子三人长伏初次伏元三伏思

第九世伏亨 世兴公子妣□氏子嗣失考

第九世伏初 世昌公长子妣□氏一子自勉

第九世伏元 世昌公次子字柳溪明庠生著有柳溪集公自凤阳陵戍所迁居寿县东乡王叶巷坊因以廖家湾名葬于本村前卯乙过峡转巽卯山酉向妣宋氏合墓一子自新

第九世伏思 世昌公三子妣□氏子二人长自成次自功

第十世自勉 伏初公子妣□氏二子长必登次必选

第十世自新 伏元公子字守畦明庠生附葬伏元公墓左侧妣刘氏合墓子三人长严次秀三实

第十世自成 伏思公长子妣□氏一子必春移居怀远廖家巷

第十世自功 伏思公次子子嗣失考

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是中亚细亚人(色目人),社会地位次之;第三等是汉人,即原属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第四等是宋王朝的遗民,蒙古贵族称之为“南人”,地位最低。铁木真曾规定:凡杀死豪古人的,须偿命;杀死色目人的,罚80两白银;杀死一个汉人或南人的,只要交一头毛驴就可以了。蒙古贵族统治者将“汉人”和“南人”每20户编为一“甲”,首长叫“甲主”,由元“政府”派蒙古人担任,这20户人就是“甲主”的奴隶,财产和妇女任由“甲主”享用。蒙古统治者还禁止“汉人”和“南人”打猎,不准“汉人”和“南人”练武术和持有兵器,连赶集做买卖、拜佛集会、夜间出门行走也被禁止。蒙古贵族又特别崇拜喇嘛,任他们为所欲为,于是这些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活佛”,却是“汉人”和“南人”的灾难。他们所到之处,随从如云,或强占民宅,或强占民女,或勒索财物,或挖掘坟墓**金银珠宝……。为避乱,文友公举家辗转来到巢湖水边。适值江淮大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反抗元鞑的暴虐统治,也为保一方平安,文友公五子永清、永坚、永宁、永安、永忠在巢湖建立水寨,训练水兵,扯起义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5月,朱元璋义军驻和阳,欲渡江发展而苦无舟楫。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相约投奔朱元璋,元璋大喜,曰“天助我也!”亲自迎接永安等于巢湖水寨。得到这千余艘战船,万余名水兵,特别是永安兄弟和俞通海兄弟皆才勇之将,长于水战(明史称永安为水杰),朱元璋的起义军如虎添翼,声威大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终于摆脱“高筑墙、广积粮”的被动防守局面,转入积极进攻阶段。

从1355年到1368年的十三年中,永安、永忠任正、副水军统帅(永安陷吴后,永忠任水军统帅),协同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陆军将领先后打败元中丞蛮子海牙,灭掉汉陈友琼、吴张士诚,又讨降方国珍、陈友定进克福州。使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洪武元年(1368年)永忠拜征南大将军,由海路取广东。东莞伯何真归降,至广州又降元将卢左丞,擒海寇邵宗愚而杀之,广人大悦,广东悉平。接着进军广西,在梧州降元达鲁花赤拜住,继而攻克南宁、象州,广西悉平。洪武三年,永忠从徐达北征,攻克察汗脑儿。洪武四年,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败夔府守将郭兴,智取瞿塘关,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继而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投降,又招谕成都守将戴寿、向大亨等归降,蜀地悉平。洪武五年,从徐达北征,收复和林。洪武六年帅舟师扫荡盘据在沿海岛屿上的倭寇(日本海盗)大胜而归。

由是可见,永安、永忠兄弟的战迹几乎遍中国,尤其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诸省战功最为显著,堪为开国元勋。朱元璋曾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赐之悬于门上。又在“平蜀文”中褒其功,有“一傅二廖”之语(傅是傅友德、廖即廖永忠)。洪武初封永安为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封永忠为德庆侯。一时廖家成为应天(南京)的名门豪族。

事态有变。永安攻打张士诚部和徐达攻克宜兴,乘胜深入太湖与吴将吕珍战时,战船搁浅,后续部队迟来一步,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永安文武全才,欲招降之,不从而被囚,八年后死于吴,吴平后,灵柩运回南京,太祖迎祭于郊。葬于钟山,因功配享太庙。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永忠“功超群臣”,为何不封公爵而只封了次一级的侯爵呢?

先前,朱元璋起义初期,因羽翼未丰,多次得到明王救援与庇护,朱元璋便拜明王为主而称臣,后来明王日渐式微,无奈之下,遣使谕元璋欲移驾应天,到元璋的地盘上来。元璋一面“恭迎”来臣,一面派永忠驾舟迎驾。至瓜步,船翻,小明王韩林儿淹死。这件事有些蹊跷。永忠舟可渡海作战,怎么会在太平水域翻船?永忠加害小明王自己又能落得什么?无论将来是明王称帝还是元璋称帝,永忠都只能是一个臣子。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由于只有永忠最了解内情,恐怕也就埋下了隐患。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故止封侯而不公”也就罢了,洪武八年(1375年),终以“坐僭龙凤”被赐死,年仅五十三岁。当然,当年的功臣名将在朱皇帝坐稳天下后都没有好下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是也,火烧庆功楼在所难免了。

永忠死后,子廖权于洪武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权公子廖镛以嫡子为散骑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时惠帝常与议兵事,宿卫殿庭。可见廖镛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久,燕王朱棣兵变,攻克南京,建文逊国。忠于先皇惠帝的一班臣子一个个被杀。大学士方孝儒首当其冲,灭九族。廖镛与弟廖铭曾就学于方孝儒门下,见方横尸暴野,便收其遗骸而葬之,也被论死。灭九族,又加上学生一族,成为历史上“祸灭十族”的先例。这一次灾难非同小可,不仅田产宅第均被没收,还追回皇家先前赐予的铁卷、金章、第钺,所有男丁如三弟廖钺等一律充军边陲,妻女谪发浣衣局,沦为皇家奴。从此金陵廖家再无踪影。

廖家经过两次杀身之祸,死的死,充军的充军,能逃的则逃,又加上不断迁徙和军旅生涯居无定所,便形成后来支脉数省的罕见局面。

(一)廖承庆迁居凤阳,安徽廖氏家族

永安公无子,兄永清公子廖升过继而嗣之。升随永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永安死后,升嗣公爵,授予指挥佥事。侄儿镛、铭惨案后,升公也受牵连,虽年事已高,仍被发配广西戍边。1425年,仁宗继位(年号洪熙),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边,余放还。”这该是建文时殉难诸臣家庭命运的一次转机。这时廖钺已死于边塞。升公除留下长孙廖承庆继续戍边,其余子孙皆获释为民,得以返回故里。宣德年间(1426—1435),宣宗为安抚死难诸臣的后裔,颁诏赦免诸臣,承庆公感慨先祖们的悲惨遭遇,终日恸哭,对恢复官职已心灰意冷,婉言拒绝了皇家的任命,这下又触怒朝廷,以其积怨未消,再贬凤阳守皇陵,从此便在这里扎下根。

经过数世繁衍生息,九世祖廖伏元(字柳溪)深感生口日繁居所紧缺,便将自己这一支及弟伏思一支迁到当时寿州东乡,现在的淮南市廖家湾,聚族而居,成为当今的淮南廖氏家族。大概与此同时,七世祖廖让公的后裔迁到寿州南乡,今寿县廖家圩定居,形成寿县廖氏家族。十世祖廖自功又自廖家湾迁到怀远县廖家巷成为淮南廖氏的一个支脉。十三世祖廖应桢迁到今日长丰县水家湖,后裔成为淮南廖氏又一支脉。自一世祖文友公起,在安徽的后裔到目前已传至二十二世到二十八世,其中人口最多的当属二十五世。

(二)湖北永清公永坚公永宁公永忠公后裔

据我谱载,永忠“其裔半在庐州府,龙池支谱载其子迁居湖广武昌府及四川顺庆府临水县或亦有所据也。”近查“湖北仙桃市廖氏谱(光辉和利和于2007年元月4日去湖北调查,复印仙桃市廖氏宗谱首卷一册),使我们对这一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世祖廖永清(派名道清号永德字子芳)元至正举人,分发湖北侯补粮捕府,二世祖廖永宁(派名道恒号永定字竹斋),进士,侯选县丞。见江汉之间田肥美,民殷富,便在梅子山前(今武汉市境)建立家园。我谱载文友公“雅好孔子春秋,诗书教子,实高尚之流也”。可见当时廖家是书香门第、功名之家。时值元

民国的四大土匪分别有哪些?他们的结局怎么样呢?

民国中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段时间并不长,前后只有37年,即从清朝灭亡开始算起,直到新中国成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