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3收藏

柳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第1张

柳姓的来源有很多说法,最常见的是源于姬姓:春秋时期的鲁国有大夫展禽(公子展),食采于柳下(今河南濮阳柳下屯镇),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姓氏,称柳氏。柳姓的历史名人有:

柳公权

  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结体劲媚,法度谨严。世称“颜筋柳骨”。所书碑刻,传世者有《送梨帖跋》、《玄秘塔》、《金刚经》、《神策军碑》。

  柳宗元

  字子厚,唐朝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称柳河东。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与韩愈齐名,并称“ 韩柳”,诗文皆工,尤擅长散文,峭拔矫健,寓意深刻。后人因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故建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以示纪念。传世有《柳河东集》,也称《唐柳先生集》。

  柳敬亭

  (1587~1670) 名逢春,秦州人。明末著名的说书人。本姓曹,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于柳下,改姓柳。曾入左良玉幕府,良玉败,又游松江马提督军中,终不得志。善说书,使人驻足聆听,乐而忘倦。

  柳庄

  (生卒年待考),春秋时期卫国人。著名卫献公之大夫。

  柳世隆

  (生卒年待考),蒲州解人。著名南朝宋国大臣。好读书,善弹琴,通术数,著《黾经秘要》。

  柳元景

  (生卒年待考),字孝仁;河东解县人(今山东临猗)。著名南北朝时期宋国名将。

  柳亨

  (生卒年待考),字嘉礼。著名隋朝大臣。终检校岐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恭。

  柳彧

  (生卒年待考),字幼文,柳卓七世孙,柳仲礼之子。著名隋朝大臣。

  柳冲冲

  (生卒年待考),唐朝初期人。著名姓氏学鼻祖。唐太宗命诸儒撰《氏族志》,柳冲冲在此期间撰有《大唐姓系录》二百卷,并与柳芳合撰有《永泰谱》,指导柳璨撰有《韵略》等,从此开创了中国各姓氏研究和家谱创建之先河。

  柳公绰

  (生卒年待考),字宽;京兆华原人。著名唐朝大臣。柳 泽:(生卒年待考),蒲州解人(今山西运城解州镇)。著名唐朝政论家。哲学上,坚持老子“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的观点;政治上,提出若干改革措施,极富进取精神。

  柳奭

  (生卒年待考),字子邵;蒲州解人(今山西运城解州镇)。著名唐朝大臣。唐高宗宰相,累迁中书舍人,拜兵部侍郎,再迁中书侍郎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拜相,任中书侍郎,翌年改任中书令,兼修国史。永徽五年,晋升皇后的外孙女渐被疏远,柳奭请辞被免,左迁吏部尚书。皇后废,累贬爱州刺史。后以大逆罪被诛。

  柳冕

  (生卒年待考),字敬叔;蒲州河东人(今山西永济),著名唐朝大臣。官御史中丞、福建观察使等职,主张文章必须阐发“六经”之道,为韩愈文论之先驱。

  柳永

  (公元980~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又字景庄,排行第七,又叫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称柳屯田;祖籍河东(今山西),后徙居福建崇安。著名北宋词人。

  柳开

  (公元947~1000年),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人(今河北大名),著名宋朝散文家。

  柳贯

  (公元1270~1342年),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人(今浙江兰溪横溪镇横溪村七架屋祖宅)。著名元朝文学家。官至翰林待制。著有《柳待制文集》。

  柳逢春

  (公元1587~1670待考),原名曹永昌,字葵宇,号敬亭;祖籍南通余西场,生于江苏泰州。著名明末清初民间评话艺术家。

  柳如是

  (公元1618~1664年),女,本姓杨,初名隐,后名爱,字影怜,婚后称河东君;吴江人(今江苏苏州,一说浙江嘉兴)。著名清朝初期诗人、画家。明末曾为江南名妓,后嫁与文学家钱廉益为妾。其善画,白描花卉,雅秀绝伦,山水石竹,淡墨淋漓。又博览群书,著有《戊寅草》、《柳如是诗》等。

  柳遇

  (生卒年待考),吴县人(今江苏苏州)。著名清朝画家,工人物、树石。

  柳土育

  (生卒年待考),江宁人(今江苏南京)。著名清朝画家。其所绘山水遒逸苍茫,亦工书,善诗。

  柳亚子

  原名慰高,又名人权、弃疾,字安如,一字亚庐。江苏吴江人。同盟会会员,主编《复报》第一至十一期。宣统元年(1909年)冬与陈去病、高天梅创办南社,被举为主任。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总统府秘书。旋托病至上海,任《天锋报》、《民声报》、《太平洋报》主笔。民国2年起致力于新剧运动,出版《春航集》和《子美集》。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58年逝世,终年71岁。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柳亚子诗词选》,辑有《苏曼殊全集》、《孙竹丹烈士遗集》等。

  柳元麟

  (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云南反共救国志愿军总指挥。

  柳际明

  (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七十五军军长。

  柳树人

  (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二〇〇师第五九九团团长。

全国姓柳的有多少人?都分布在哪? 柳姓最早的繁衍之地在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前二五六年,鲁国被楚国所灭,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灭六国后,又有入居山西省境者,后渐在河东(今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地区)形成名门望族。此后相当长时期内,河东一直是柳姓的发展繁衍中心,柳姓的许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秦末,柳下惠的裔孙柳安始居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柳安之孙柳隗,西汉时任齐相,隗六世孙柳丰,任东汉光禄勋。丰之六世孙柳轨,任晋吏部尚书,其子柳景猷,为晋侍中。景猷之子纯任晋太常卿、平阳太守,景猷之孙恭任后魏河东郡守。另有刘宋时武威将军柳世隆,系河东分支,其有五子,均为南朝显官:长子柳悦,官中书郎,次子忄炎,官至尚书仆射,兄弟二人齐名,时有“柳氏二龙,可谓一日千里”之评语。三子恽,终官右将军,四子澄,官至蜀郡太守,五子忱,官光禄大夫,五人皆曾领州牧。此支柳姓,荣耀显赫之势,可见一斑。唐代以前,柳姓已入居四川、广西、福建等地,唐代以后,柳姓称盛于南方,且分布极广。唐代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河南柳姓军校随同前往。另有柳公权,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代书法家,封河东郡公,与其兄柳公绰(时任吏部尚书)、其侄柳仲郢并称“一门三杰”,柳姓一族,由此生辉。宋元明清时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北方柳姓多沉寂,由此,柳姓称盛于南方的状况不言而喻。明代柳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清代居闽、粤之地的柳姓有入台、徙新加坡等地者。今日柳姓尤以山东、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上述四省柳姓约占全国汉族柳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柳姓位列我国百家姓第60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柳姓的介绍 柳姓源出有三: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国展禽之后,以邑名为氏;出自芈姓义帝―楚怀王,为春秋时楚怀王孙子心之后,以都城名为氏;出自改姓及少数民族中柳姓 。明末有曹逢春改姓柳,即柳敬亭是也,又有柳如是,本杨姓。 另出自改姓及少数民族中柳姓,满、蒙、彝、苗、水等族均有柳姓。柳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三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89%左右。

中国有多少姓柳的人? 问百度,哥哥,姐姐呗

柳氏家族 柳氏家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你好!

柳氏家族人口分布:

当代柳姓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山东、湖南、湖北、安徽、辽宁五省,这里占了柳姓总人口的49%,其中山东居住了柳姓总人口的17%,是柳姓的第一大省。全国也形成以山东、两湖为中心的柳姓分布密集区。其他地区,江苏、黑龙江、山西等地也有柳姓人口分布。

中国姓柳的都分部在哪几个省市 柳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三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89%左右。

柳姓最早繁衍之地在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所灭,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灭六国后,又有入居山西境者,后渐在河东(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形成名门望族。此后相当长时期内,河东一直是柳姓的发展繁衍中心,柳姓的许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秦末,柳下惠的裔孙柳安始居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柳安之孙柳隗,西汉时任齐相,隗六世孙柳丰,任东汉光禄勋。丰之六世孙柳轨,任晋吏部尚书,其子柳景猷,为晋侍中。景猷之子纯任晋太常卿、平阳太守,景猷之孙恭任后魏河东郡守。另有刘宋时武威将军柳世隆,系河东分支,其有五子,均为南朝显官:长子柳悦,官中书郎,次子矗官至尚书仆射,兄弟二人齐名,时有“柳氏二龙,可谓一日千里”之评语。三子恽,终官右将军,四子澄,官至蜀郡太守,五子忱,官光禄大夫,五人皆曾领州牧。此支柳姓,荣耀显赫之势,可见一斑。

唐代以前,柳姓已入居四川、广西、福建等地,唐代以后,柳姓称盛于南方,且分布极广。唐代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河南柳姓军校随同前往。另有柳公权,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代书法家,封河东郡公,与其兄柳公绰(时任吏部尚书)、其侄柳仲郢并称“一门三杰”,柳姓一族,由此生辉。

宋元明清时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北方柳姓多沉寂,由此,柳姓称盛于南方的状况不言而喻。明代柳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清代居闽、粤之地的柳姓有入台、徙新加坡等地者。

今日柳姓尤以山东、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柳姓人口列全国第一百三十位。

我姓柳,我想知道柳氏的起源和全中国有多少人 关于柳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古代春秋时,鲁国有个士师叫展禽,即柳下惠,受封于柳下(在今河南仆县柳下屯),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相传姓柳。

聚集地(迁徙分布)

在台湾省,被排为第九十七位大姓的是柳氏。柳氏入台,据台湾省文献载,是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最早由一位福建的漳州柳姓人氏,东渡过海,移居今台北县金山乡五乡村的。

堂号

《广韵》记载:“鲁展禽食采于柳,后因为氏”望出河东。

历史名人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称柳河东。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诗文皆工,尤擅长散文,峭拔矫健,寓意深刻。后人因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故建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以示纪念。传世有《柳河东集》,也称《唐柳先生集》。

柳公权――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结体劲媚,法度谨严。世称“颜筋柳骨”。所书碑刻,传世者有《送梨帖跋》、《玄秘塔》、《金刚经》、《神策军碑》。

柳亚子――原名慰高,又名人权、弃疾,字安如,一字亚庐。江苏吴江人。同盟会会员,主编《复报》第一至十一期。宣统元年(1909年)冬与陈去病、高天梅创办南社,被举为主任。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南京临时 成立,任总统府秘书。旋托病至上海,任《天锋报》、《民声报》、《太平洋报》主笔。民国2年起致力于新剧运动,出版《春航集》和《子美集》。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被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会 等职。1958年逝世,终年71岁。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柳亚子诗词选》,辑有《苏曼殊全集》、《孙竹丹烈士遗集》等。

综合新华社、《京华时报》报道,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据介绍,我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姓氏人口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的姓氏有12个,依次是: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

位列前100名的姓氏还有:谢、宋、唐、许、韩、冯、邓、曹、彭、曾、肖、田、董、袁、潘、于、蒋、蔡、余、杜、叶、程、苏、魏、吕、丁、任、沈、姚、卢、姜、崔、钟、谭、陆、汪、范、金、石、廖、贾、夏、韦、付、方、白、邹、孟、熊、秦、邱、江、尹、薛、闫、段、雷、侯、龙、史、陶、黎、贺、顾、毛、郝、龚、邵、万、钱、严、覃、武、戴、莫、孔、向、汤。

前100个姓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4.77%。

三大姓追溯

王:一般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随后便用作姓氏。另外,王姓也由许多其他姓氏变化而来,最多的出于“为”姓,另外,姓王的也有些人是商纣比干之后,甚至古高丽国君也是王姓。

李:李姓来源甚广,有数百之多。最早出自“赢”姓,春秋时期流行以官位做姓,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为姓,后传为李。

张:相传张姓源于黄帝,是黄帝的后代,张姓自汉代开始逐渐增多,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行有关。当时盛行“黄帝赐姓张氏”的说法,比如当时的道教领袖张鲁、张角等。

全国第一大姓名:张伟

可能是“伟”代表着挺拔、雄伟之意,去年全国>>

柳姓一族 老家在中国那里 一、姓氏源流

柳(Liǔ)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国展禽之后,以邑名为氏。据《广韵》所载,春秋时鲁国有展禽,食采于柳下(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东柳下屯镇),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氏,称为柳姓。又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周公的裔孙鲁孝公的儿子叫展,展的孙子无骇,以王父字为姓,称为展氏,传至展禽这一代,食采于柳下这个地方,子孙就以柳为姓,世称柳氏。也就是说,柳下惠是周公之后鲁孝公的后裔,原来姓展名禽,由于食采于柳下,就改以柳为姓。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怀王孙子心之后,以都城名为氏。春秋时,楚怀王之孙心,秦末大起义时被各路义军共推为首领,号义帝,建都于柳,其子孙有的以都城名柳为氏,称为柳姓。

3、出自改姓及少数民族中柳姓:

③ 明末有曹逢春改姓柳,即柳敬亭是也,又有柳如是,本杨姓。

② 另满、蒙、彝、苗、水等族均有柳姓。

得姓始祖:柳下惠。周公旦之子伯禽之裔孙,西周初年,伯禽代父就封,为第一代鲁公,下传至春秋鲁孝公时,生有一子叫展,展之孙无骇以王父字为氏,始姓展。无骇生子展禽,名获,字禽或季,鲁国大夫,曾掌管刑狱,食邑于柳下。据说他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为乱。展禽死后,因其有坐怀不乱之美德,故谥曰“惠”,史称“柳下惠”。(《淮南子》说展禽门前种有很多棵柳树,由于他讲究惠德而被人称之为“柳下惠”)。孟子赞之为“圣之和”的圣贤君子,柳下惠的后人以其封邑为氏,称柳氏。“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个著名典故。这位被孟子赞誉为“圣之和”的圣贤君子,正是中国柳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柳姓最早的繁衍之地在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前二五六年,鲁国被楚国所灭,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灭六国后,又有入居山西省境者,后渐在河东(今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地区)形成名门望族。此后相当长时期内,河东一直是柳姓的发展繁衍中心,柳姓的许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秦末,柳下惠的裔孙柳安始居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柳安之孙柳隗,西汉时任齐相,隗六世孙柳丰,任东汉光禄勋。丰之六世孙柳轨,任晋吏部尚书,其子柳景猷,为晋侍中。景猷之子纯任晋太常卿、平阳太守,景猷之孙恭任后魏河东郡守。另有刘宋时武威将军柳世隆,系河东分支,其有五子,均为南朝显官:长子柳悦,官中书郎,次子忄炎,官至尚书仆射,兄弟二人齐名,时有“柳氏二龙,可谓一日千里”之评语。三子恽,终官右将军,四子澄,官至蜀郡太守,五子忱,官光禄大夫,五人皆曾领州牧。此支柳姓,荣耀显赫之势,可见一斑。唐代以前,柳姓已入居四川、广西、福建等地,唐代以后,柳姓称盛于南方,且分布极广。唐代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河南柳姓军校随同前往。另有柳公权,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代书法家,封河东郡公,与其兄柳公绰(时任吏部尚书)、其侄柳仲郢并称“一门三杰”,柳姓一族,由此生辉。宋元明清时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北方柳姓多沉寂,由此,柳姓称盛于南方的状况不言而喻。明代柳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清代居闽、粤之地的柳姓有入台、徙新加坡等地者。今日柳姓尤以山东、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上述四省柳姓约占全国汉族柳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柳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三、历史名人

柳 庄:春秋时卫国人,为卫献公之臣。以贤德著于朝野>>

姓柳的人多吗? 关于柳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古代春秋时,鲁国有个士师叫展禽,即柳下惠,受封于柳下(在今河南仆县柳下屯),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相传姓柳。

聚集地(迁徙分布)

在台湾省,被排为第九十七位大姓的是柳氏。柳氏入台,据台湾省文献载,是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最早由一位福建的漳州柳姓人氏,东渡过海,移居今台北县金山乡五乡村的。

堂号

《广韵》记载:“鲁展禽食采于柳,后因为氏”望出河东。

历史名人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称柳河东。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诗文皆工,尤擅长散文,峭拔矫健,寓意深刻。后人因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故建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以示纪念。传世有《柳河东集》,也称《唐柳先生集》。

柳公权――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结体劲媚,法度谨严。世称“颜筋柳骨”。所书碑刻,传世者有《送梨帖跋》、《玄秘塔》、《金刚经》、《神策军碑》。

柳亚子――原名慰高,又名人权、弃疾,字安如,一字亚庐。江苏吴江人。同盟会会员,主编《复报》第一至十一期。宣统元年(1909年)冬与陈去病、高天梅创办南社,被举为主任。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南京临时 成立,任总统府秘书。旋托病至上海,任《天锋报》、《民声报》、《太平洋报》主笔。民国2年起致力于新剧运动,出版《春航集》和《子美集》。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被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会 等职。1958年逝世,终年71岁。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柳亚子诗词选》,辑有《苏曼殊全集》、《孙竹丹烈士遗集》等。

综合新华社、《京华时报》报道,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据介绍,我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姓氏人口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的姓氏有12个,依次是: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

位列前100名的姓氏还有:谢、宋、唐、许、韩、冯、邓、曹、彭、曾、肖、田、董、袁、潘、于、蒋、蔡、余、杜、叶、程、苏、魏、吕、丁、任、沈、姚、卢、姜、崔、钟、谭、陆、汪、范、金、石、廖、贾、夏、韦、付、方、白、邹、孟、熊、秦、邱、江、尹、薛、闫、段、雷、侯、龙、史、陶、黎、贺、顾、毛、郝、龚、邵、万、钱、严、覃、武、戴、莫、孔、向、汤。

前100个姓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4.77%。

三大姓追溯

王:一般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随后便用作姓氏。另外,王姓也由许多其他姓氏变化而来,最多的出于“为”姓,另外,姓王的也有些人是商纣比干之后,甚至古高丽国君也是王姓。

李:李姓来源甚广,有数百之多。最早出自“赢”姓,春秋时期流行以官位做姓,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为姓,后传为李。

张:相传张姓源于黄帝,是黄帝的后代,张姓自汉代开始逐渐增多,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行有关。当时盛行“黄帝赐姓张氏”的说法,比如当时的道教领袖张鲁、张角等。

全国第一大姓名:张伟

可能是“伟”代表着挺拔、雄伟之意,去年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

中国柳姓的祖先是谁在哪个朝代 关于柳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古代春秋时,鲁国有个士师叫展禽,即柳下惠,受封于柳下(在今河南仆县柳下屯),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相传姓柳。

聚集地(迁徙分布)

在台湾省,被排为第九十七位大姓的是柳氏。柳氏入台,据台湾省文献载,是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最早由一位福建的漳州柳姓人氏,东渡过海,移居今台北县金山乡五乡村的。

堂号

《广韵》记载:“鲁展禽食采于柳,后因为氏”望出河东。

历史名人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称柳河东。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诗文皆工,尤擅长散文,峭拔矫健,寓意深刻。后人因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故建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以示纪念。传世有《柳河东集》,也称《唐柳先生集》。

柳公权――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结体劲媚,法度谨严。世称“颜筋柳骨”。所书碑刻,传世者有《送梨帖跋》、《玄秘塔》、《金刚经》、《神策军碑》。

柳亚子――原名慰高,又名人权、弃疾,字安如,一字亚庐。江苏吴江人。同盟会会员,主编《复报》第一至十一期。宣统元年(1909年)冬与陈去病、高天梅创办南社,被举为主任。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南京临时 成立,任总统府秘书。旋托病至上海,任《天锋报》、《民声报》、《太平洋报》主笔。民国2年起致力于新剧运动,出版《春航集》和《子美集》。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被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会 等职。1958年逝世,终年71岁。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柳亚子诗词选》,辑有《苏曼殊全集》、《孙竹丹烈士遗集》等。

综合新华社、《京华时报》报道,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据介绍,我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姓氏人口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的姓氏有12个,依次是: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

位列前100名的姓氏还有:谢、宋、唐、许、韩、冯、邓、曹、彭、曾、肖、田、董、袁、潘、于、蒋、蔡、余、杜、叶、程、苏、魏、吕、丁、任、沈、姚、卢、姜、崔、钟、谭、陆、汪、范、金、石、廖、贾、夏、韦、付、方、白、邹、孟、熊、秦、邱、江、尹、薛、闫、段、雷、侯、龙、史、陶、黎、贺、顾、毛、郝、龚、邵、万、钱、严、覃、武、戴、莫、孔、向、汤。

前100个姓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4.77%。

三大姓追溯

王:一般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随后便用作姓氏。另外,王姓也由许多其他姓氏变化而来,最多的出于“为”姓,另外,姓王的也有些人是商纣比干之后,甚至古高丽国君也是王姓。

李:李姓来源甚广,有数百之多。最早出自“赢”姓,春秋时期流行以官位做姓,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为姓,后传为李。

张:相传张姓源于黄帝,是黄帝的后代,张姓自汉代开始逐渐增多,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行有关。当时盛行“黄帝赐姓张氏”的说法,比如当时的道教领袖张鲁、张角等。

全国第一大姓名:张伟

可能是“伟”代表着挺拔、雄伟之意,去年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公布的31个城市>>

姓氏柳的起源 柳姓源出有三: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国展禽之后,以邑名为氏;出自芈姓义帝―楚怀王,为春秋时楚怀王孙子心之后,以都城名为氏;出自改姓及少数民族中柳姓 。明末有曹逢春改姓柳,即柳敬亭是也,又有柳如是,本杨姓。 另出自改姓及少数民族中柳姓,满、蒙、彝、苗、水等族均有柳姓。

柳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三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89%左右。

请采纳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物,并称“韩柳”。

柳敬亭

(1587~1670?) 名逢春,秦州人。明末著名的说书人。本姓曹,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于柳下,改姓柳。曾入左良玉幕府,良玉败,又游松江马提督军中,终不得志。善说书,使人驻足聆听,乐而忘倦。

柳庄

柳庄,字思敏,隋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生卒年不详。柳庄祖父季远,仕梁,官至司徒从事中郎。父也仕梁,官至霍州(治今安徽霍山县东)刺史。柳庄少怀远志,博览典籍.兼善辞令。他在后梁任中书舍人,之后还任黄门侍郎,吏部郎中、鸿胪卿等职。后梁明帝天保十八年(579年),北周孝静帝继位,明帝派柳庄入北周祝贺。

柳世隆

柳世隆(442年~491年),字彦绪。原籍河东解(今山西永济县),其高祖柳卓时自本郡迁至襄阳(今湖北襄阳)。少有风器,好读书,善弹琴,“涉猎文史,吐音圆润”,世称“马稍第一,清谈第二,弹琴第三。”他历仕南朝宋、齐两代,官至尚书令,是当时杰出的音乐家。卒于491年(永明九年),赠位司空,谥忠武。著有《龟经秘要》2卷。

柳恽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柳元景

(生卒年待考),字孝仁;河东解县人(今山东临猗)。著名南北朝时期宋国名将。

柳亨

(生卒年待考),字嘉礼。著名隋朝大臣。终检校岐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恭。

柳彧

(生卒年待考),字幼文,柳卓七世孙,柳仲礼之子。著名隋朝大臣。

柳冲冲

(生卒年待考),唐朝初期人。著名姓氏学鼻祖。唐太宗命诸儒撰《氏族志》,柳冲冲在此期间撰有《大唐姓系录》二百卷,并与柳芳合撰有《永泰谱》,指导柳璨撰有《韵略》等,从此开创了中国各姓氏研究和家谱创建之先河。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称柳河东。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诗文皆工,尤擅长散文,峭拔矫健,寓意深刻。后人因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故建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以示纪念。传世有《柳河东集》,也称《唐柳先生集》。 

  柳公权——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结体劲媚,法度谨严。世称“颜筋柳骨”。

  柳亚子——原名慰高,又名人权、弃疾,字安如,一字亚庐。江苏吴江人。同盟会会员,主编《复报》第一至十一期。宣统元年(1909年)冬与陈去病、高天梅创办南社,被举为主任。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总统府秘书。旋托病至上海,任《天锋报》、《民声报》、《太平洋报》主笔。民国2年起致力于新剧运动,出版《春航集》和《子美集》。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58年逝世,终年71岁。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柳亚子诗词选》,辑有《苏曼殊全集》、《孙竹丹烈士遗集》等。

  中华柳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柳氏源出黄帝,乃周文王之后。柳氏创姓鼻祖“和圣”柳下惠,姓展名禽,分封柳下,因以柳为姓,展柳系出同源,当以本家相待,和圣公清正廉明,崇尚和平。

  “盗圣”柳下跖济世扶贫名闻遐迩。

  南北朝、隋唐柳氏更是群星璀璨,人才辈出,数不胜数,其中尤以“唐宋八大家”之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柳体”创始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为最著名。

  宋代有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学者柳开,元代有元“儒林四杰”之一的著名理学大师、文学家柳贯。

  明代有军事家柳升。

柳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柳姓的来源有很多说法,最常见的是源于姬姓:春秋时期的鲁国有大夫展禽(公子展),食采于柳下(今河南濮阳柳下屯镇),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