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分为几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1收藏

彝族分为几类,第1张

  在民族的分系上不能说分类,应叫分支或分系。

  彝族的分支大致如下: 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历史阶段,彝族祖先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分支。大约几千年前,有了武、乍、糯、恒、布、慕的六个分支。分别迁徙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经过长期了历史发展,形成比较多的彝族支系。目前较大的几个支系是:阿细、撒尼、阿哲、罗婺、土苏、诺苏、聂苏、改苏、车苏、阿罗、阿扎、阿武、撒马、腊鲁、腊米、腊罗、里泼、葛泼、纳若等。

  彝族的文字因彝语方言和地域差异,加上社会历史的变化和自身不断发展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彝语方言、土语和服饰。操不同的彝语方言或土语的彝族支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彝族是一个支系繁多,自称繁杂的民族。不同的支系其自称也存在着不同。

  彝语有六大方言,即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和中部6大方言,各方言内部还分许多次方言和土语,方言间差别较大,基本上很难相互通话和交际。

  彝族服饰有300多种。彝族服饰、彝语方言以及彝族自称是区分彝族支系的重要依据。

  彝族节日:1、火把节:彝族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传说的:古时候,彝族在抵御外族的战争中,将火把绑在羊角上,驱赶羊群冲人敌阵,击溃了前来侵犯的敌人。从此人们过火把节是纪念和庆祝战争的胜利。彝族过火把节,要举行摔跤、斗牛和歌舞活动,人夜各村各寨都要燃起火把,人们擎着火把,朝火把上洒松香,相互祝福。

  2、 插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节,关于这个节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楚雄昙华山有下残暴荒*的土官,修建了一座“天仙园”,欺骗彝族人民说里面有仙女在织布、绣花。强迫各村各寨把最漂亮的姑娘送到“天仙园”去供土官*乐,逼死了许多彝族姐妹。有个咪依嗜的漂亮姑娘,为了拯救彝家姐妹,在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只身闯进“天仙园”,取下头上戴着的有剧毒的白色马樱花泡进酒里,与土官共饮,毒死了土官,牺牲了自己,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献身的姑娘,便把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定为插花节,这一大,人们把采摘来的杜鹃花插在门前、屋后,挂在牛羊角上,彝家男女老少,人人戴花,表示抗暴除恶、祈求吉祥幸福。青年男女更是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相好的青年男女如一方将杜鹃花插在另一方的头上,即表示对对方的爱情矢志不渝。

  3、 赛装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彝族的赛装节又叫服装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传说是纪念一位叫米波龙的彝族姑娘。她舍身除霸,死后变为美丽的小鸟。节日期间,当地彝族姑娘们身带数套花衣,齐聚在三台区跳歌场,围成圆圈,在小伙子的月琴、唢呐伴奏下挽手起舞。跳一会,退出跳舞场,换套新装,又来跳,以此比试姑娘的灵巧、富足和美丽。彝族妇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围腰上绣花,而且还在挎包、鞋子鞋垫上绣满了各种图案。并且各人的工艺、构图、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风雨雷电,日夜星辰,山水木石,花鸟禽兽,各种人物都可以入绣。

  4、 虎节: 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过虎节,彝语称为“罗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于村后祭拜土主后,经巫师占卜择出8人。这8人披上画有虎斑纹的披毡,脸、脚、手上绘上虎纹,化妆为虎,在黑虎头率领下跳各种摩拟生产、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为各家各户驱鬼除祟,彝族语称为“罗麻乃轰”。虎舞(又称老虎笙)从正月初八开始,每日增一虎(伊始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十五日。虎舞中以手执以“崩咚”铃的长者作前导(也称垛西)伴虎者都作全身虎纹,披虎皮。如一时难得众多虎皮,就用毡子代替。跳虎节时,前村户户敬香供“虎神”,每户从门前到屋里都要跳一场虎舞,以驱邪除祟,求虎神守卫。夜晚,田间村寨置起火堆,虎笙绕寨而舞。15只虎都出场后,雌雄老小一应俱全(喻后又来着)全村为来日的兴旺景象摆酒庆祝,狂欢一夜。

彝族。

诺苏,彝族中人数最多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四川大小凉山、 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诺”意为“黑”或“主体”,“苏”和“濮”都带有“人”之意。

“诺苏濮”之意为“主体的族群”或“尚黑之族”。“娄素(濮)”意为大地中心或世界中心的人。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主要的自称中,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这部分彝族约占总人口的1/2。

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诺苏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众多的民族之一。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滇、川、黔三省之中,其中一大部分彝族集中在云南省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与西部小凉山的华坪、宁蒗、永胜等地;另一部分集中于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安宁河两岸大凉山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峨边马边彝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省的威宁、安顺、毕节等地。

彝族历史悠久,族源为我国远古时期,生活在西南广大地区四大族群之一的“濮”人。而这些“濮”人是来自距今4、5千年以前,生活在我国西北部甘肃、青海省一带古羌部族的一个支系,南下后与当地土著融合、发展的后裔。这些落叶生根于西南地区的“濮”人,后继续与该地区古越人的分支“僚”及“昆明人”融合、发展,成为彝族的先民。在汉文和彝文的史料记载中,曾明确指出,彝族和白、纳西、哈尼、拉祜、僳僳等民族,与分布在我国西部的古代氐、羌部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迁徙到目前的集聚地生存下来。而且,彝族的语言与藏族、羌族语言有着近亲关系,以至有彝语来自于羌族语言的说法。

由于彝族历史悠久、支系繁多,分布地域广阔,因此形成并保存下6种不同的方言和70多种本民族的称谓,大相径庭的民族服饰以及异彩纷呈的歌舞形式。但出于共同的崇虎、崇拜葫芦等多种自然崇拜和尚黑、尚左习俗,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彝族又都共有着相同的节日庆典与祭祀礼仪活动。

解放后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不少人都知道夏季的“火把节”是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甚至知道在节日的夜晚彝人要围篝火跳《大三弦舞》。但彝族为什么在“火把节”上要跳《大三弦舞》?大概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对此要想得到了解,就必须先知道“火把节”的来历和与它相关的彝族历法。

彝族早在13世纪,就创造出了自己的“十月太阳历”,即现在天文学所称的“彝夏太阳历”。古代彝族把一年的36525天平均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多余的5天多,作为每年的“过年”日。彝族的新年和“火把节”关系密切,因“十月太阳历”是根据日月星辰的方位变换而测定推算的。北斗星星柄每转动一周为一年,星柄上指时,恰逢夏季的“大暑”节气。再转半周,则时值冬季的“大寒”节气,彝族人民便把这两个节气统称为“星回节”。同时把冬季的“星回节”定为彝族的新年;而夏季的“星回节”则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火把节”。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以最大的热忱和最隆重的庆典迎接每个新年的来临。“过年”,已成为全人类共同欢乐的节日。但在彝族,“过年”时没有什么庆典活动,人们全部的热忱都放于制作美食上,使冬季星回节被俗称为“吃节”。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大暑”节气时的“星回节”,才是各地彝族进行隆重庆祝、热闹无比,俗称“玩节”的传统“火把节”。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彝族地区的人们,把“过年日”中的6天,特别留出3天来放在夏季“火把节”时使用,以便使人们在“火把节”时更为尽情、尽兴和难忘。尽管各地区的彝族同胞欢度“火把节”节日的形式不同,但目前由男子每人弹拨用彩绸挎于肩上的大三弦乐器,一起欢跳《大三弦舞》,已成为彝族共同的娱乐形式之一。

生活在云南省路南、弥勒、邱北等县,属于彝族支系的阿细人,在夏季星回节的黄昏时节,高举火把绕行田间以预祝来年丰收之后,便集中到村里的旷场上举行传统的欢庆活动。届时,成群的未婚男女,围绕着噼啪作响的熊熊篝火频频起舞。头戴环形头饰、身着手绣短上衣、百褶裙,斜挎绣包的盛装姑娘们,在着白衣黑裤、腰系红色绸带的英俊吹笛者带领下,随着铮铮作响的大三弦与男子相对而舞,在眉眼间传递着无限的情意、抒发着由衷的喜悦与欢乐。舞蹈中不时夹杂着的“阿啧啧!”呼号和尖啸的口哨声,为节日气氛更加欢快与热烈。虽说阿细人所跳的舞蹈也是“大三弦舞”,但认真地说,在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的伴奏下,舞蹈始终保持跳跃状态,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击掌的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由五拍组合成的这种“三步弦”,是阿细人在“火把节”时所特有的自娱性舞蹈。由于该舞多在月光下起舞,后又被人们称为《阿细跳月》。

至于阿细人为何在“三步弦”中始终要保持跳跃的舞姿,还有着一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阿细地区的人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奴隶生活。每到播种季节,为了抢时间为奴隶主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而逐渐形成了今天被人们喜爱的《阿细跳月》。

彝族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仰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本民族的祭司“毕摩”、巫师“苏尼”在彝族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川、滇毗邻处的大、小凉山较为突出。

2、服饰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大体可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个彝族聚居区分为六大类型。

3、建筑

凉山彝族民居为“瓦板房”;贵州和云南北部及中部是“土掌房”、“方型碉楼”、“垛木房”和“厦片房”;广西和云南东部则是“干栏式”住宅。

4、饮食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

5、语言文字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6、文学

彝族民间文学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诗歌、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谚语、谜语。绝大部分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

7、历法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传统历法,不按月亮盈亏为周期,而是地球绕太阳为周期,故称“太阳历”。

扩展资料:

彝族的族称: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主要的自称中,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这部分彝族约占总人口的1/2。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

-彝族

广西有56个民族,。12个世居民族,境内其他44个少数民族均有居住。

1、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另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藏族、黎族、土家族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壮族是广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2、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广西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60%。

3、广西是全国仫佬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约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90%;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我国毛南族最大的聚居区,有7万多人;广西是中国京族唯一的居住地,境内其他44个少数民族均有居住。

4、世居广西的11个少数民族,除回族使用居住地的汉语方言外,均有自己的语言,分别是壮语、京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使用水语、仡佬语的人口呈下降趋势,已属濒危语言。

而汉语方言也有粤语、西南官话(桂柳官话)、客家语、平话、湘语、闽语等六种。

扩展资料:

1、壮族。

壮族,旧称僮(zhuàng)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

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

壮族的节日多与汉族相同,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壮族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2、瑶族。

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瑶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小节几乎每月都有,各地过得也不尽相同。大节日有春节、清明、社节、盘王节、“祝著节”、“耍望节”等。春节期间,瑶族人民举行唱堂歌、打铜鼓、赛陀螺、射弩、围猎、抛绣球、斗画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

3、苗族。

广西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四个自治县,其余则散居于资源、西林、融安、南、都安,环江、田林、来宾、那坡等县(自治县)境内。广西苗族自称“木”、“蒙”、“达吉”,他称有偏苗、白苗、红苗、花苗、清水苗、栽羌苗、草苗等。

广西苗族除了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苗年外,其他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但其活动内容则有所不同。

4、侗族。

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被称为“黔首”,一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水稻已有悠久的历史,兼营林业,农林生产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广西侗族主要分布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5、仫佬(Mùlǎo)族。

仫佬族,民族语言为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在广西,仫佬族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少数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

仫佬族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这是因为仫佬族除了拥有春节、元宵、春社、清明、端午、秋社、中秋、重阳、灶王节等当地壮族、汉族共同的节日外,还有不少带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在仫佬族,即便与各民族共享的节日,也别具民族风味。

6、毛南族。

广西毛南族自称“阿难”或“哀南”(单称)、“窘南”(众称),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译成汉语即是“毛南人”的意思。壮族人对毛南族的称呼是“布南”、“稳毛南”等,译意也是“毛南人”。

“分龙节”是广西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在农历五月间进行。20世纪初叶之前,每年过节都先聚众于庙堂内外活动,故又称为“庙节”或“五月庙节”。

7、布依族。

布依族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以农业为主,布依族祖先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午节、中秋节等与汉族相似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8、京族。

京族主体在东南亚,广西的京族主要分布在防城港市,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三岛素有“京族三岛”之称。

京族的民族节日主要有“哈节”、“春节”、“中元”、“食新米节”等。“哈节”是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举办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红坎村在正月十五。

“哈节”在“哈亭”中举行,各地都建筑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结构牢固,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屋顶的屋脊正中塑有双龙戏珠的喜庆形象装饰。哈亭内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上设有京家人信奉的诸神神座。殿内的柱上都雕写着具有民族习俗特色的楹联或诗词。

9、水族。

水族,是中国南方由古代“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的单一民族。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广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等县市均有水族村落分布。

10、彝(yí)族。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节庆是各地彝族生活方式和习俗的集中表现。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事节庆;有以祭祀神灵、祖先为主的祭祀节庆;有以追念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的纪念节庆;有以欢庆丰收、庆祝胜利为主的庆祝节庆;有以歌舞戏曲活动为主的社交娱乐节庆等。

11、仡(gē)佬族。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语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广西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其中最隆重的莫过于过春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在这里文化交织,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民族也出现了部分汉化,当然在民间寨子里或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我们更能感受到浓浓的民族风情,愿各民族团结,完好的继承民族特色。

参考资料:

-广西

人口:约319万人

人口密度:1910人/km2

中国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

区域概况

攀枝花市东区是攀枝花市的中心城区,面积167平方公里。位于川滇两省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东经101。 08'-102°15',北纬26°05'-27°21'。东北两面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两面与云南省的宁范、华坪、永仁3县为界。

成昆铁路和108国道公路纵贯全境,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沿海、沿边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东区地处川西高原南部和滇西高原北部金沙江与雅砻江两江交汇处,属横断山系属亚热带干热河谷季风气候区。年内因分别受热带大陆和赤道海洋气团的影响,及其特有的山地地形,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特点: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方小气候复杂多样,气温年差较小,年内干、雨季分明,四季不甚明显等亚热带西段共有的特点。一年中,春暖旱重,风高物燥,蒸发旺盛;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多夜雷雨;秋_雨少,土壤湿润;冬无严寒,雨水稀少,日照充足。攀枝花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多也分布在东区辖区内,为东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东区地处攀西大裂谷中段,矿产资源富集,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辖区已探明的矿藏40余种,钒钛磁铁矿储量达98亿多吨,是全国四大铁矿之一。其中,钛储量5亿吨,居世界之冠;钒储量12亿吨,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铁保有储量476亿吨,铁矿石品位较高,开发条件好,邓小平同志曾盛赞“这里得天独厚”。

地貌特征

攀枝花市东区属于侵蚀、剥蚀的中山区,峡谷地貌。晋宁至燕山期,相对被剥蚀和侵蚀,形成宽阔的剥蚀面,自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以后,原剥蚀面遭到破坏,上升地带继续被剥蚀和侵蚀,凹陷地段成为断陷盆地接受沉积。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加剧,形成深沟峡谷,使地貌呈现山高谷深河谷交错分布的特点。

东区地势由南往北倾斜,金沙江以北片区则向南倾斜,南北高,中间(金沙江)低,西高东低,地形起伏、高差悬殊500~1000米。

一、侵蚀堆积地貌

河谷阶地 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大河河谷地带。区内金沙江河谷Ⅰ—Ⅴ级阶地中,Ⅰ级阶地高出江面16~20米,沿江断续分布。Ⅱ级阶地高出水面48~112米,阶面完整平坦。Ⅲ级阶地高出水面93~140米,阶面常被河谷切割。Ⅳ级阶地高出水面200~240米,阶面呈浅丘状起伏。Ⅴ级阶地高出水面340~350米,零星分布于两岸浅丘包上。其他河谷仅Ⅰ~Ⅱ级阶地较为发育。

蚀余台地 主要有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组成。零星分布于金沙江南岸斜坡及山间凹陷地带。台地呈浅丘状,顶平或浑圆而围陡,为滑坡形成的主要地段。

二、剥蚀构造地貌

褶皱中山 即剥蚀中山类型,主要分布在碎屑沉积岩区,由向斜山、背斜山、单面山等构成,一般山脊海拔2000米,切割深度1000米。山脊呈尖棱状、浑圆状,山体多为单面山地貌。

断块中山 主要分布在大河一带,由岩浆岩和变质岩构成。山脊海拔大于2000米,切割深度大于1000米,多为高中山。金沙江与大河之间山脊海拔小于2000米,切割深度500~1000米,为中山。

气候水文

气候特征

东区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冬半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夏半年受热带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全年只分干、雨两季:6~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的5月为干季。90%以上降水集中在雨季,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在同纬度地区形成一个独特的高温区。

气温与光照

该区域年平均温度209℃,平均气温和总热量在全市属于偏高区域,最热月一般出现在5月至6月(炳草岗1987年6月22日极端最高温度达41℃),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1983年12月28日极端最低温度为-1℃)。全年以1月和2月的温度日较差最大,月平均值为13℃左右,最大日较差可达20℃以上。

境内年日照时数为2640小时左右,年平均晴天约240天,雨天约60天,阴天约65天。年平均太阳总辐射约632100焦瓦/平方厘米,辖区太阳能利用率高,利用前景广阔。

降水与湿度

区境内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 年蒸发量为2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 阿署达村、五道河村等与炳草岗片区海拔区域相比,降水量相对增加,蒸发量减少,气温降低,有利于作物生长。

气压与风

东区年平均气压值为8780 毫巴,6月最低,11月最高。高低之差9毫巴左右。全年主导风向:夏季和冬季均为东南风。年最大风速达183米/秒,年平均风速夏季2米/秒,冬季11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22天,年静风频率为46%,2~5月上旬为风季,秋季风速最小,大风日数最少,静风频率最高。

雪、霜、雾 东区年无霜期在300天以上,海拔1400米以下基本无冬季,夏季长达半年左右。1983年12月降大雪为历年罕见,2000年冬季阿署达村独降小雪。

境内平均霜日在142天,初霜期在12月中旬,终霜期一般在2月,无霜期平均2876~3081天。一天中霜的持续时间很短,阿署达村霜期稍长,一天中霜的持续时间也较低海拔地区稍长。

东区雾日十分少见,年均29天。

矿产资源

金属矿 主要分为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铁矿首数钒钛磁铁矿,其次有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钒钛磁铁矿以铁为主,伴生有钛、钒、铜、钴、镍、硫、铬、磷、镓、钪、铂等10余种有益矿石,储量大,分布集中,伴生组分丰富,开采条件好。境内主要有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山、倒马坎、公山五大矿区,表内、表外已探明。钒钛磁铁矿工业储量81亿吨,国务院批准工业储量664亿吨,可利用工业储量478亿吨;二氧化钛储量276亿吨;五氧化二钒储量6158万吨。铁、钛及钒已被开发利用,成为攀枝花市的支柱产业。

非金属矿 主要为饰面石材资源,可作为饰面石材开发利用的岩浆岩有太古至下元古代中粗粒石英闪长岩和海西期二辉辉长岩、角闪辉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绿粒正长岩、中粒正长岩、斑状粗面岩、辉斑玄武岩等。另外可作为饰面大理石和板石开采的有砾岩、石英岩状砂岩、大理岩等。粘土岩、砂石是境内分布较广的矿产,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多已被掩盖。

梅花玉花岗石境内储量较丰且块度大,不仅可做玉石开采利用,还可加工成板材,有较高市场价值。经勘探,东区境内有一定储量的宝玉石资源。

建筑石料 正长--闪长岩分布在弄弄沟,保有储量4189万立方米;大理石分布在炳草岗,保有储量382万立方米,都是境内主要的建筑石料。此外,蛭石、硅石在倮果还有一定储量。

人口数量

建区初期,户籍人口主要由职工构成,职工队伍多由全国各地支援艰苦地区三线建设或部队转业成建制调入,男性人口所占比例远大于女性。1974年东区共有户籍人口198513人,其中男137317人、女61196人,男女性别比为22439:10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务工经商和“农转非”指标投放,辖区城市人口数量剧增,男女性别比逐渐趋于平衡。1983年共有户籍人口238323人,其中男150297人、女88026人,男女性别比为17488:100。1993年共有户籍人口287106人,其中男164203人、女122903人,男女性别比为13359:100。 2000年共有户籍人口304523人,其中男163149人、女141374人,男女性比为11542:100。26年间人口净增105556人,年平均增长率180‰,男女性别比例逐渐递减,失调趋于缓和。

旅游资源

东区境内既有壮丽的山河奇景和旖旎的亚热带风光,又有遗存丰富、风貌古朴的新兴旅游城区,还是四季宜人的疗养胜地。除河谷在四、五月份较炎热外,低山无酷署,中、高山全年无夏。在11月、12月和次年的1月,海拔1400米以下地带月均气温保持在10~16。C。因此中、高山地区适于夏季避暑,低山河谷地带适合冬季疗养。来东区旅游可参观矿石采选、钢铁冶炼、提钒、取钛等现代生产基地;凭眺壮丽雄伟、气势磅礴的崔嵬群山和奔泻咆哮的江河;欣赏城市景观,游览自然风光,赏鉴历史文物,考察地质地貌。探奇揽胜,美不胜收,已吸引国内外许多游客参观访问和旅游。

地质博览 境内地处攀西裂谷,地质构造复杂,地史演变古老,地形地貌特殊,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可观察到海西早期层状长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层状岩体发育良好的层状和韵律层结构及其赋存钒钛磁铁层和世界上最大的钒钛磁铁露天采场。还可远眺晋宁造山运动形成的基底与盖层之间的区域角度不整合面,在荷花池观察由钠铁闪石、霓石花岗岩及英碱正长岩组成的A型花岗岩及金云火山等。

岩溶奇观 兰尖铁矿至大黑山一带属岩浆喷溢造山的典型地带。在兰尖铁矿,可看到冷凝的层状辉长岩、橄榄辉长岩等钒钛磁铁矿岩。在光头山上可看到火山喷发的遗迹,突兀挺立,四周峭壁悬崖,山锥上部有一颈状内收,乃岩浆充塞火山喷口冷凝的结晶。山锥外围有环形分布的喷流火山角砾岩、熔结凝灰岩,皆若巨柱直擎主锥。在喷流火山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外还有梅花玉形若梅花,干枝清晰,实属罕见。

金沙夜月 金沙江削山劈岭横贯境内。“金沙水拍云崖暖”,境内江段水势平稳,旅游泛舟饱览万里长江上游的钢城雄姿,体味“金沙夜月”、“金沙夜渡”的意境。在月光、水波的衬托下色彩迥异,与两岸灯火辉映,夜渡陡增奇异神秘。

钢城灯火 东区城市建设布局错落有致,分中有聚,独具一格,楼房鳞次栉比,夜暮降临时万家灯火,自上而下宛如光的瀑布,五彩缤纷,绚丽壮观。境内炳草岗公园、南山观景台可俯瞰市区,更是观赏钢城灯火景观的最佳位置。

大黑山风景区 位于金沙江之北,东区弄弄坪片区和攀枝花至密地片区之上,与仁和区务本乡接壤,面积3300余公顷。景区内森林茂密,藤蔓缠绕,间有局部草地,多悬崖奇峰,并有石林1处,溶洞3处。最高处老鹰岩海拔2920米,攀枝花电视转播台和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建于此地,铁塔高耸入云甚为壮观,风景区气候凉爽,距市区较近,到此避暑休闲的市民和游客甚众。

南山观景台 设于大渡口片区金沙江南岸前进村台地上,与弄弄坪片区隔江相峙,可眺望攀钢及十九冶生产区、生活区,大渡口、炳草岗、攀枝花至密地片区亦尽收眼底。夜晚各片区灯火通明,重叠交错,江中倒影,与两岸浑然一体,是观赏钢城夜景的最佳去处。

奇果名花 境内四季有花期。果品除芒果、石榴、葡萄、西瓜、荔枝、桂圆、番木瓜、香蕉外,还有3000亩枇杷、300亩台湾青枣和120亩花卉基地。

民族采风 东区境内共有3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傣族、苗族、白族、回族、傈傈族、纳西族等。各民族多有自己的语言,有的还有本民族的文字。宗教、信仰、住房、服饰、习俗风尚亦各有特征,民间传说、音乐舞蹈别具风采,还可参加和观赏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

攀枝花旅游一条街 位于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处倮果,集美食、购物、娱乐、接待、住宿和咨询等功能为一体,共占地12万平方米、开发商屋72套。

东区与泸沽湖、海螺沟、大理、丽江、昆明、瑞丽等国内著名风景区毗邻,一两天之内皆可到达。从攀枝花出发北去西昌可游览邛海、螺髻山,参观卫星发射基地;南下滇池、洱海,可观赏六诏风物;西去丽江、大理,可漫游泸沽湖,了解国内仅存的母系社会文化;转道中缅边境,还可领略异国风情。

民族情况

一、民族关系

解放前,汉民族统治者对境内少数民族实行歧视压迫,区境外黑彝族奴隶主秋收后也下山抢劫汉族粮食财物,绑架汉族儿童上山为奴,造成民族隔阂,甚至发生民族械斗。解放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干部。

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1980年政府给硫磺沟12户傈僳族每户500元的建房专项补助,把人字形窝棚改建成土木结构瓦房。政府尊重民族习俗,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彝族聚居村每年举办火把节。1998年政府出资78万元,村民出劳力把通往阿署达彝族村的47公里公路改造成水泥路面,还办起农家乐、度假民俗村。2000年政府又出资80万元,把阿署达通往农纲水库49公里公路改造成水泥路面,推动了彝族村的农业开发和经济繁荣。倮果、密地村550名彝族村民因开发建设征地后住进了城市安置楼。

二、主要少数民族

彝族 据彝族文献《六祖史诗》及《西南彝志》记载,彝族始祖阿普都木原居云南滇池一带,后因洪水泛滥,其六子为避难,迁徙繁衍于各地,形成多个支系。攀枝花境内的彝族,按其来源分为诺苏、理泼、水彝三个支系。诺苏也称黑彝,居住在米易麻陇和仁和区务本乡大火山等高寒山区,是彝族中的贵族(奴隶主)。水彝也叫白彝,多为黑彝的世代娃子(奴隶)。黑白彝等级森严,彼此不通婚。理泼又称红彝,历来与汉族混居,受汉族人影响较大。境内居住的彝族人,全部是彝族中的理泼支系,主要分布在阿署达村、倮果村和密地村,分别占该村总人口数的73%、56%和38%。彝族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受右所土司(彝族地方自治头领)和地方政府的双重管辖,生活困苦,社会地位低下。彝族只有简单的生产、生活单词用语,不能独立完整地表达思想,无独立的文字,通用汉语言文字。解放以后与汉族混居的彝族,逐步与汉族通婚,与汉族人在生产、生活上的联系更加紧密,生活习俗、民族心理与汉族人大同小异。

红彝族喜歌善舞,文化生活独具特色。在劳作之余,节庆、婚嫁、丧葬以及青年男女相互倾慕等不同场合,均能用歌舞传情达意。境内红彝族常用的乐器有笛子、葫芦笙等。山歌在境内彝寨盛行,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

傈僳族 傈僳族与彝族同源于氐族,古称“尼苏”、“力苏”、“离苏”,唐代《蛮书》称为“傈僳”沿用至今,傈僳族人自称为“傈僳扒”。境内金沙江两岸均有傈僳族分布。先年主要靠狩猎、采集生存,到40年代逐步改为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傈僳族分为“黑傈僳”和“花傈僳”两个支系。

境内傈僳族属于“黑傈僳”支系,主要居住在攀枝花村硫磺沟一带。住房为木板人字形窝棚或土墙茅顶房。傈僳族以玉米为主食,没有本民族文字,民族内交谈用傈僳语,与汉族交往用汉语。

解放前,傈僳族人刀耕火种,半农业半狩猎,常受外族和头人的压迫剥削,生产能力低下,生活极其艰难。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傈僳族靠政府扶持解决了温饱,住上瓦房,适龄儿童都上学读书,和其他民族一起真正成为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2015年3月,东区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彝族分为几类

  在民族的分系上不能说分类,应叫分支或分系。  彝族的分支大致如下: 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历史阶段,彝族祖先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