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对联
在姓氏对联中,一般是以先人典故入联,以缅怀祖德、标榜家声为主,期后辈能继承祖业,光耀门楣。
碧纱笼护诗人草;
金带围开宰相花。
这是一副王姓典故联。上联指唐代王播的故事。《全唐诗话》载,王播少时孤贫,曾寄扬州惠昭寺,随僧斋餐。后僧因厌之,便于饭毕而击钟。王播乃愤而在斋壁上题诗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题诗至此,为众僧阻止。后来,王播出任是邦,因访旧游,见原诗已被碧纱笼护,王播又题一绝句: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完此诗,又将原诗向续成一诗: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三十年来尘扑面,而今始得碧纱笼。
下联则为宋代王歧公、王荆公的故事。据宋代周煇《清波杂志》载:有号金带围的药物,若开则城中当有宰相。当韩琦为京城地方官时,一出四枝。其中适逢家宴,韩琦自当一支,王珪当一支,王安石当一支,适陈太傅入门,又应一支。后四人皆为宰相。
琴声字体中郎业;
荔谱茶笺学士风。
这是一副蔡姓典故联。上联叙述东汉蔡邕(伯喈)郎中的才艺,史实见《后汉书·蔡邕传》:“蔡邕,陈留圉人,字伯喈,性笃孝,博学,好词章、天文、术数。工书画,善鼓琴。建宁中,拜郎中,奏定六经文字,自书册立太学门外,后学咸所取正。”今之戏曲将其面目完全弄颠倒了。下联为宋代蔡襄(君谟)之著述及雅称。蔡襄为宋代仙游人,工诗文,善书法,累官知谏院,迁直史馆,出知开封、福州、泉州、杭州等府,有《茶录》、《荔枝谱》等著作传世。
齐家公艺;
治国子房。
这是一副张姓典故联。上联指唐代张公艺九世同居之盛事,史实见《唐书·孝友传》序。据载:“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有事泰山,临幸其居,问本末,书忍字百余以对,天子为流涕,赐缣帛而去。”下联则是誉汉代张良的政绩。史实可见《史记·留侯世家》。刘邦曾评价张良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后封为留侯。张良实汉之功臣名将,刘帮得天下,实赖汉初三杰之功。
江左称风流宰相;
程门重道学先生。
这是一副谢姓典故联。上联极言晋代名臣谢安的风流洒脱,吟诗作文,最出色的是淝水之战中的沉着镇定。下联则誉美宋代名人谢良佐的修养功夫及治学精神。传说北宋年间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四人拜程颐为师求学,一天冒雪来到程颐住处,见老师正在睡觉,就站立雪中等候。程颐一觉醒来,见门外大雪下了一尺多深。当时的情景使老师深受感动,遂将四人收于门下。后来四人成为程门高徒,合称“程门四子”。
三让两家天下;
一剑万世千秋。
此为吴姓典故联。全联叙述太伯三次让国和季札挂剑的故事。《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少弟季历,生文王昌,有盛德,太伯知其必有天下,故欲传国于季历,以太王病,托采药于吴越,不返,太王薨而季历立,一让也;季历薨而文王立,二让也;文王薨而武王立,遂有天下,三让也。吴国季札出使列国,使鲁时从徐国经过,在徐君处作客。徐君好季札剑,季札亦知之,因任务在身未给。后完成任务回经徐国时,虽徐君已死,仍解其剑系其墓旁的树上。联语乃赞囯姓为“孝义之家”,亦写成:八闽孝子弟;三让帝王家。
剑南诗派;
江左文宗。
这是一副陆姓典故联。上联指南宋诗人陆游,字放翁,著有《剑南诗抄》,自成一家之言。下联叙述宋代理学大师象山先生在江左的文名。当时江左有三陆: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称江西三学,而以九渊为江左之宗。
安富尊荣公府弟;
文章礼乐圣人家。
这是一副孔姓典故联。联语所涉及孔姓人氏有:孔子,为世界闻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古代称之为礼乐圣人。孔伋,汉武帝时的大司农,兴农事而富国。孔光,汉明帝时为博学官尚书。孔融,汉献帝时为北海相,兴校重儒。其幼时的“让梨故事”,尤为人们传颂。孔颖达,隋唐人。炀帝集天下之明经集至东郡,与国子秘书学士论议,颖达年少为冠,撰有《五经正义》。
三善名世;
四韵家声。
此联为沈姓典故联,联言沈度和沈约二人事。宋代兵部尚书沈度,字公雅。善政,曾为余干令,时人称其有三善:一曰无荒土;二曰无游民;三曰狱无积案。后为其建三善堂。南朝梁大臣、声律学家沈约,字休文,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笃志好学,仕宋及齐。官至尚书令。有《四声谱》等书传世。提出“四声八病”之说,指出如何运用声调变化,能使诗歌动听。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发明。
性道在文章;
廉平称治绩。
此联为端木姓典故联,出自子贡。子贡姓端木,名赐,子贡为其号。他是春秋时卫人,孔子弟子,有口才,能办事,又善货殖,家累千金,并曾历相鲁、卫。卫辉府之宜沟驿,为子贡故里,有端木子祠,祀先贤子贡,祠有联曰:
性道在文章,深造自得;
廉平称治绩,遗爱无穷。
联乃截取前半部而为之。
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
此联为诸葛姓典故联。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是赞述诸葛亮隐居卧龙作《隆中对》,定鼎三分的故事,不赘述。
绛帷若族;
铜柱后人。
此为马姓典故联。上联的用典是:后汉马融,学博才高,授徒千人,尝坐高堂,施绛帐纱,前授生徒,后列女乐。下联的用典是:伏波将军马援,平交趾后,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遣兵十余家不返,居寿洽岸南,面对铜柱,全部以马为姓。
平阳世守三章约;
子建才高七步诗。
此联为曹姓典故联。上联出自曹参,为西汉王朝开国功臣。沛(今江苏沛县)人。惠帝二年继萧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按照萧何制订的成法行事。他委任属官,总是选择郡国官吏中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还经常宴请卿大夫和部下、宾客。任相国仅三年,就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汉初的安定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下联出自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为人所熟知。
吴氏宗谱
我家藏有民国元年修订的陆家堰吴氏(敦本堂)红面缎宗谱一本,长43公分,宽30公分,记录吴氏始祖一世待问公居福建省建宁府浦城县,到三世由安时公赘居姑苏,到五世由柏公居鄞之丽山孟公桥之东墙里宅的宅前,到十世由显公桂公迁陆家堰十三世由净观公分支陆家堰,由宅前起<陆家堰在内>民国六年止吴氏共有二十一个分支<内有分支地名附件一份>都有共同建立的二十个一统的(二十个)排行(辈分)是:德、泽、承、先、世;诗、书、启、嗣、昆;永、祈、常、庆、泰;忠、孝、立、乾、坤;
陆家堰吴氏由净观公德字辈现临孝字辈了。
陆家堰吴氏<敦本堂>宗谱中有数幅对联,其中一幅对联是(共五十个字)。
三让流风不替,发祥于闽历仕于宋待郎正肃事业功名昭古史。
延陵旧俗维新,一迁于苏再徒于鄞宣使义郎文章书画傲南宫。
吴氏始祖待问公居福建省建宁府浦城县东五里的吴山。宋乾德四年授光禄卿官至礼部待郎。三世时期由安时公赘居姑苏,任平江府提刑决狱,五世时期由柏公,因宋高宗南渡居鄞之丽山丰乐乡宅前,仕至宣义郎,十三世净观公避金兀术之乱居陆家堰。
丽江宅前吴氏分支
民国元年时期止
共二十一个分支
1丽山宅前 2西宅金家堰 3后宅
4姜山菱池漕 5陆家堰 6墙里宅
7泥桥巷 8宁海 9山西宅
10奉化汘路下霍 11唐家桥 12松树坟头
13东河际 14杭州 15江东后街
16杨家岸 17河泊所 1廨院桥
19吴家山 20茅山斗门桥 21定海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陆家堰
吴祈康
赵氏
赵姓人口数是当今中国第七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二九。
乃祖曾将半部论语治天下;
后人当以千秋俎豆祭堂前。
——典出宋代太师赵普,世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钱氏
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九位的大姓,
陌上花开,铁券王孙君独秀;
梁间燕语,乌衣子弟我重来。
——此联采用江苏省无锡钱氏宗祠联。
孙氏
孙(Sūn)姓是当今中国第十二大姓
医理之宗,《千金翼》活人无数;
兵家之祖,《十三篇》用计如神。
——上联典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下联典出春秋末兵家孙武。
李氏
李氏是中国第一大姓氏,人口近一万万人,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四
邹鲁圣人曾问礼;
唐朝皇帝也求诗。
——上联典出孔子问礼李聃之事。下联典出唐玄宗李隆基求诗于李白之事。
周氏
周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一。
芳草词声推北宋;
爱莲世泽尚濂溪。
——上联典指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下联典指宋朝著名哲学家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有散文《爱莲说》。
吴氏
吴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
泰伯兆基开大姓;
延陵望族沁芳名。
——泰伯——吴姓的得姓始祖。延陵——堂号。
郑氏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国姓氏之一,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
北战南征收宝岛;
扬帆出海下西洋。
——上联典指明·郑成功。下联典指明·郑和。
王氏
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家传乌巷,三槐世泽;
古继青箱,两晋家声。
——上联典自东晋·王氏望族聚居建康乌衣巷。下联典自东晋·王彪之精通经学,熟谙江左旧事,所录仪规藏于青箱,世代相传,人称“王氏青箱学”。
赖氏
赖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八位的大姓。
颍川郡南康郡河内郡诸支挺秀;
怀德堂五美堂秘书堂各族争芳。
——全联典指赖姓的郡望和堂号
张氏
张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位的大姓。有人口近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零八。
弓力千钧,气挟风雷无匹敌;
长空万里,志垂日月有光芒。
——此联为鹤顶格析“张”姓拆字联。
杨氏
杨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一
木荣花馥三春瑞;
易俗移风万户新。
——撰杨姓析字联。刘氏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
源承姬姓;
望出彭城。
——全联典指刘姓的源流和郡望。
黄氏
黄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位的大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二。
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公树勋庸垂汉史;
琼南孙枝,海外生聚,世传孝友振家声。
——此联为黄氏宗祠联。
陈氏
陈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位,人口约五千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五。
承颖水,还太丘,三君翊汉光两地;
辟漳州,建南寺,二杰依唐壮千秋。
——上联典出东汉·陈寔,与其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下联典指唐陈政及其子陈元光和“太傅派”陈姓南院始祖陈邕。
秘义烟涵,瑰词雨散;
文章绮合,藻思罗开。
——吴荣光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书法家、金石学家吴荣光联。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
富饶迁石里,派衍东山。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安徽省歙县胡埠口吴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吴氏源于延陵季子,即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因不愿继承王位受封于延陵。“西土”,胡埠口在延陵以西。下联“石里”,指附近吴氏散居地石门坞、石门坑等;“东山”,为当地小山名。
胄继缙绅,高出延陵鼎族;
政务宽厚,早标太守芳名。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吴·季札。下联典指西汉·吴公。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
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苏省无锡县吴姓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姓始祖周太王之子泰伯让位幼弟季历开辟江南的史实,其联在今江苏省无锡县的泰伯祠(又称至德寺、让王庙)和泰伯墓。泰伯因三让天下,德行高尚而被后人尊为至德。天下吴姓均尊泰伯为开姓始祖。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吴敬梓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小说家吴敬梓自题联。
持议刚方,坐席正讲官之体;
风裁峻厉,飞帛书御史之名。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北宋·吴申,持议刚方,上书“争讲官正席”。下联典出北宋·吴中复,累官殿中侍御史,风节峻厉,先后弹罢宰相梁适、刘沆。仁宗飞白书“铁御史”三字赐之。
至德启云礽,三让两家天下;
大宗绵雪堰,千秋一脉江南。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吴氏宗祠联。
始国忆江苏,碑前遂得追根志;
迁台荣栗邑,海外还存慕祖心。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苗栗县吴氏宗亲会敬献给江苏省无锡市泰伯祠联。1992年10月中旬,来自东南亚、台湾、香港、美国等地的泰伯后裔一行198人,在“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的带领下,到无锡泰伯祠寻根祭祖,于人宗亲,洒扫成礼,盛况空前。台湾苗栗县吴氏宗亲会还特意敬献了这副新堂联。
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芬流兰谷;
派衍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吴氏宗祠联。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
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姓氏的对联
本文2023-11-08 14:25: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