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主要5种分类方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1收藏

姓氏的主要5种分类方式,第1张

1、以国名为姓氏。简称以国为氏,指某国的人采用本国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大多是亡国后为纪念故国而采取的一种措施,也有立国后便以国名为姓氏的。自禹传位给儿子启,建立夏朝,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此后便有了以国为氏。夏朝及其所属的许多方国、诸侯国,灭亡后大都以国为氏,形成一些姓氏。例如,夏朝末年,商部落领袖汤率领军队攻夏,首先攻灭夏的属国葛(在今河南宁陵北),接着又连续攻灭韦(在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在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在今河南许昌东,一说在今河南濮阳县境内)等国,后又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之野大败夏桀军,灭掉夏朝。这些国家灭亡后,子孙以国为氏,分别形成葛、韦、顾、昆、吾、夏等姓氏。商朝的统治区相当辽阔,属下的方国、诸侯国也比较多,由此又产生一批出自国名的姓氏。例如,帝喾时火正重黎的裔孙于商代被封于程(即洛阳上程聚,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建立程国,后因国君入朝做官,不再为诸侯,子孙以国为氏,称为程氏。又如,商代有个诸侯国叫阮国,在今甘肃泾川县境,因犯扰周部族,被周部族首领姬昌率军伐灭,子孙以国为氏,称为阮氏。再如,商朝自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后,又称殷朝、殷商或商殷,至末代暴君帝辛(即殷纣王)时,被周武王姬发率领诸侯军伐灭,子孙以国为氏,形成商、殷二姓。西周王朝建立后,为了统治广阔的被征服地区,曾大规模分封诸侯,即“封邦建国”。相传,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先后建置71个诸侯国,其中同姓国(姬姓)40个,异姓国31个,武王兄弟15人(一说16人)及其它周王子弟一般都得到了封地,立为大小诸侯。例如,文王之弟封于东虢、西虢,文王之子封于管、蔡、霍、鲁、卫、毛、毕等,武王之子封于邘、晋、应、韩,周公旦之子封于凡、蒋、邢、祭等。异姓诸侯有妫姓陈国、姒姓杞国、子姓宋国等。这些大小诸侯国,后来都演变成为姓氏。以国为氏的姓氏主要形成于先秦时期,约有270个,大都属于常见姓。

2、以邑名为姓氏。在奴隶社会时期,国王把奴隶和土地分封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包括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田邑,叫做“采邑”、“采地”或封地。分封以宗法制度为根据,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采邑原为世袭。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采邑又称食邑。此制盛于周朝,至战国时,由于采邑主相互兼并,世袭制度废弛。姓氏学中的以邑为氏,即是指采邑主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作为自已的姓氏。出自邑名的姓氏约有170多个,绝大部分形成于秦、汉之前,相当一部分为现在的常见姓。这些姓氏,有的出自周朝天子赐封之邑,有的出自各诸侯国赐封之邑,因之又可细分为出自周邑名、鲁邑名、晋邑名、卫邑名、齐邑名、楚邑名等。例如,古代有个刘邑(一作留邑),在今河南偃师南,春秋初期为郑国之邑,公元前721年为周平王所取得,至周匡王姬班,封其少子于此,是为刘康公,后来,子孙以封邑为氏,称为刘氏。因刘邑属周王直接管辖,故此支刘氏源于周邑名。又如,鲁国第13位君主鲁孝公有个儿子叫夷伯展,夷伯展的孙子无骇以祖父名命氏,姓展。展无骇的儿子叫展禽,字季,在鲁国任士师(狱官,主察狱讼之事),食邑于柳下(即柳下屯或柳屯,在今河南濮阳县东),世称柳下季,其子孙以封邑为氏,就是柳氏。此为出自鲁国邑名的姓氏。再如,西周时有个杨国,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春秋时被晋国所灭,变成晋国公族羊舌肸的采邑。羊舌肸,字叔向,为晋国大夫,是当时著名的贤臣。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为氏,称为杨食我。这就是出自晋国邑名的杨氏。再如,春秋时楚国左司马沈尹戌在与吴国军队打仗时战死,其子沈诸梁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食采于叶(今河南叶县南),因“楚邑大夫皆称公”,故沈诸梁被称为“叶公”。叶公的子孙以他的封邑为姓氏,就是叶氏。因叶邑属楚国,故叶氏为出自楚邑名的姓氏。

3、以亭名乡名为姓氏。亭和乡都是古代行政区域单位。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为乡。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就曾当过泗水亭长,主管一亭的治安、诉讼等事。关于乡的所辖范围,历代不同。相传周代制度以12500户为一乡。春秋时齐国规定,郊内以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郊外以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十率为乡。秦、汉以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姓氏学中所说的“以亭为氏”、“以乡为氏”,就是指用亭名或乡名作姓氏。这两种情况为数不多,共有16个姓氏。其中,以亭为氏的姓氏有麋氏、采氏、俞豆氏、欧阳氏。现以欧阳氏为例,说明以亭为氏的情形。夏朝第五帝少康,封庶子(指嫡妻之次子以下或妾所生的儿子)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目的是奉守死在会稽的夏朝祖先禹的祭祀,后建立越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卧薪尝胆,刻苦图强,终于攻灭吴国。战国时,勾践的6世孙越王无强,曾使国力强盛一时,后与楚威王打仗时兵败被杀,他的儿子们争夺王位,各霸一方,搞得越国四分五裂,终于为楚国所灭。无强的二儿子名蹄,当时占据乌程欧余山之阳(即欧余山南)的欧阳亭(在今浙江吴兴县东),称为欧阳亭侯,他的后代以亭为氏,形成复姓欧阳氏和单姓欧氏。以乡为氏者多于以亭为氏,但也只有十几个。郝氏、裴氏属于以乡为氏,陆氏有一支是以乡为氏。太昊伏羲氏有佐臣郝省氏,辅助太昊治理部落,至商朝末期,郝省氏的裔孙期,被商王帝乙封于太原(今属山西)之郝乡,期以乡名为姓氏,就是郝氏。古代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善于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邑。非子的支孙又被封于裴乡(在今山西闻喜县境),以乡为氏,称为裴氏。陆氏有一支源于古族陆浑之戎,还有一支出自战国时的齐国。齐宣王把他的小儿子田通封于平原般县(今山东乐陵县西南)陆乡,子孙以乡为氏,称为陆氏。

4、以居住地为姓氏。这种得姓方式,是“因所居而命”,有悠久的历史。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舜,生于姚墟(在今河南范县濮城南),因生地以为姓,姓姚。舜在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让他们居于妫汭(妫水一作沩水,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妫汭,妫水隈曲之处),舜的后代有的以水命姓,就姓妫。又据传,少典娶于有蟜氏,生炎帝,因炎帝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西),以水命姓为姜;黄帝生于寿丘,长居姬水,因而姓姬。姚、妫、姜、姬等,都是很古老的姓,亦即早期“因所居而命”的姓。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如《左传 隐公八年》所说的“胙之土而命之氏”,即天子赐给有德之人土地并根据封地命名氏的时代,“以地为氏”的面比较窄,多是不得受氏之人采用这种方式。正如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说:“有封土者,以封土命氏;无封土者,以地居命氏。”不过,并不是所有无封土者都可以用地居命氏的,因为“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而只有“善恶显著、族类繁盛”而又无封土者,方可以地居(即居住地)为氏。以地居为氏者,复姓较多,一般都表示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往往带有方位词和“郭”字或门、宫、闾、丘、野、里等字。“郭”为外城,也就是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孟子公孙丑下》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说法。姜姓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者,以居住地为氏,分别形成东郭氏、南郭氏、西郭氏、北郭氏。“门”为建筑物的出入口,这里专指城门。春秋时,郑国大夫有居于西门者,因以为氏,称为西门氏;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因以为氏,就是东门氏。还有南门氏、北门氏,也都是以所居为氏。“宫”为古代房屋的通称,后专指帝王的住所。居住在北宫、南宫、东宫、西宫者,后都以地居命氏,如卫成公曾孙括,世为卫卿,别以所居为北宫氏;鲁国有人名阅,居南宫,因以为氏,称南宫阅;齐国大夫得臣,居东宫,其后代称为东宫氏。“闾”原为里巷的大门,后为里巷的代称。居于邑之西闾、东闾者,后分别形成西闾氏、东闾氏。“丘”是小土山、土堆。居于丘东者为东丘氏,居于丘北者为北丘氏。“野”就是郊外,冠以西、北等方向,标明所居地,后演变为西野氏、北野氏。“里”为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诗毛传》说:“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春秋时郑国执政大臣子产,居于东里,其支庶子孙以居住地为氏,就是东里氏。

5、以先人的名或字为姓氏。人人都有姓和名,有的人还有字。字,是人的表字,也就是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例如,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岳飞字鹏举。用先人的名或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以名为氏”或“以字为氏”。因《尔雅释亲》说“父之考为王父”,即祖父也叫“王父”,所以,用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又称“以王父字为氏”。在中华姓氏中,以名为氏和以字为氏的现象比较普遍,大约有500多个,主要形成于商、周时期。商朝开国君主姓子,名履,字汤,又称成汤,是一位爱护民众、施行仁政的君主,他的子孙中,有的以他的字“汤”为姓氏,就是汤氏。此后,有用祖父的名或字作为姓氏的,也有用父亲的名或字作姓氏者,而以前者居多。古代诸侯(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再言公孙,于是便以王父字为氏,无字者则以名为氏。例如,卫国始祖姬封8世孙卫武公姬和有个儿子叫惠孙,称公子惠孙;惠孙的儿子名耳,称公孙耳,为卫国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东北),生儿名乙,字武仲,武仲以祖父之字为氏,形成孙氏重要的一支。陈国第16位君主陈宣公有个儿子叫少西,字子夏;子夏有子叫御叔,为陈国大夫,娶郑穆公之女为妻,生征舒;征舒射杀陈灵公,自立为陈侯,始以王父字为氏,形成夏氏的一支。宋戴公有个儿子叫公子衎,字乐父,生倾父泽,泽生夷父须;夷父须以王父字为氏,就是乐氏。以名或以字为氏,往往出于某种缘故,有的还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石姓的形成就是这样。卫国始祖姬封的6世孙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què音却),字石,又称石碏,卫庄公时任上卿,是个著名的贤臣。碏的儿子叫厚,是卫桓公的弟弟州吁的心腹干将。州吁企图篡权,经与厚密谋,袭杀卫桓公,自立为卫君,拜厚为大夫,因而引起国人的怨恨和诸侯的不满。碏设计捉杀州吁,又大义灭亲,派人杀掉亲生儿子厚,被《春秋》一书称赞为“纯臣”。碏的孙子骀仲,以碏的字命氏,就是石氏。

6、以官职名为姓氏。古代官员的子孙 ,用先人的官职名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以官为氏。以官为氏形成的姓氏约有130多个,大都产生于先秦时期,而先秦时期的官职名目繁多,且文献资料很不完整,因此,这里只能拾取部分姓氏来源予以介绍。史姓是史官后裔,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仓颉的后代,一说是西周初期史官史佚的后代。仓颉,即苍颉,又称史皇,传为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始创者。史佚姓尹,“史”乃官名,故亦称“尹佚”,是周成王时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常立于天子后面。有一次,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做游戏,削桐叶为圭(用作凭信的玉),说:“以此封你。”在场的史佚就请成王择日立叔虞。成王说:“我这是给他开玩笑呀!”史佚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成王遂封叔虞于唐,即后来的晋国。于此可见,史佚履行职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与史官有关的姓是董姓。春秋时,周朝有个大夫叫辛有,他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任史官,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称为董氏。商朝与西周时期,有一种辅弼之官叫“尹”,职位相当于宰相。周宣王时重臣尹吉甫,姓兮,名甲,字伯吉甫,“尹”即官名。他为周朝立有大功,他的儿子伯奇以他的官职为姓氏,即是尹氏。大寿星彭祖的后裔有个叫彭孚的人,在西周任钱府上士(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官名,周代士分上、中、下三等),他的后代以他的官职为姓氏,就是钱氏。周朝有乐官名“钟师”,掌击钟奏乐,其后代称为钟氏。商朝中后期,有一种主管祭祀仪式、以赞词告神祈福的官叫“祝”,祝官的后代就姓祝。古代露天的谷仓叫“庾”,执掌露天谷仓的官叫掌庾大夫,其后代便称为庾氏。春秋时,有一种穿红色衣服、主管集市贸易的官叫“褚师”,宋、郑、卫国都设有此官,他们的子孙以官为氏,复姓褚师,后省文为褚氏。楚国有连尹、连敖,分别为主射之官和负责接待少数民族之官,他们的后代以官为氏,称为连氏。西周时设置的官,还有司士,掌群臣的爵禄;司马,掌管军政和军赋;司空(亦作司工),掌管工程;司徒(亦作司土),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这些官员的后代,大都以先人的官职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形成一些复姓。

7、以爵位或谥号为姓氏。中国古代的贵族,大都是生有爵,死有谥。爵指爵位,就是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先秦时期的爵位分为五等,即《礼记王制》所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此外,“皇”、“王”等亦属爵位之类。采用爵位名及与之相关的字命名姓氏,称为以爵为氏。例如,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有出自虞舜后裔妫姓之王,出自商朝子姓之王,出自周朝姬姓之王,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氏及赐姓、冒姓王氏等,但其形成,则多数是以爵为氏,即《姓氏考略》所说:“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王族的后代),号曰王氏。”再如,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晋国分裂的局面,此后,历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晋武公)杀死,缗的子孙逃难到其它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就是侯氏。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一个称号,叫做“谥”或“谥号”。 谥号用字有褒义,也有贬义,还有悲悼性的,如文、武、庄、宣、厉、哀、悼等。上古有号无谥,西周初始制谥法,秦始皇废而不用,至汉初恢复。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逸周书谥法解》说:“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此外,从东汉开始,又有私谥,即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族、门生或故吏为其立谥。例如,夏恭卒,诸儒私谥曰宣明君;陈寔卒,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共谥为文范先生。获得谥号的人,其子孙采用祖上的谥号为姓氏,称为以谥为氏。此类姓氏,大都形成于先秦时期,约有30多个。例如,商朝末年居住在岐山一带的周部族,其领袖姬昌,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他病逝后,他的儿子姬发继承其遗志,完成灭商大业,建立周朝,按照“经纬天地曰文”之义,给姬昌追加谥号为“文王”。周文王姬昌的支庶子孙中,有的以他的谥号为姓氏,就是文氏。陈国始祖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其子孙有的以他的谥号为姓氏,称为胡氏。宋国第16位国君名冯,死后谥“庄”,史称宋庄公;楚庄王名侣,“庄”也是谥号,他们的后代以谥为氏,均称庄氏。

8、以技艺为姓氏。古代有一些职业,技术性很强,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以技艺传家,又用技艺名称命名姓氏,称为以技为氏,比如巫氏、卜氏,便属于此类。那时的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神灵,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法术使神降临,以实现自己的某种愿望。这种法术称为巫术;会这种法术、能以舞蹈使神降临的人称为“巫”。巫的权力很大,主要的职司是奉祀天帝鬼神及为人祈福禳灾,并兼事占卜、星历之术。商代最重巫,周代巫的地位渐降,其后巫的职权逐渐缩小,演变成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早期从事巫这种职业的人,以技艺传家,因以为氏,就是巫氏。再就是商、周时的人非常迷信,他们在做事之前往往要先占卜,看看吉凶之兆。早期的占卜,是用火灼龟甲,从灼开的裂纹推测出行事的吉凶,后来用铜钱、牙牌等预测祸福。商朝设有“太卜”一官,为六太之一,周朝属春官,为卜筮官之长,也称卜正。《左传桓公十一年》记有“卜以决疑,不疑何卜”之语,可见卜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职业。相传夏启的后裔中有人从事这种职业,周文王的儿子叔绣的后裔中也有从事这种职业的,他们以技为氏,称为卜氏。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后,分给卫康叔以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殷民七族”,作为卫国的种族奴隶;又分给自己的长子伯禽以徐氏、条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等“殷民六族”,作为鲁国的种族奴隶。这殷商遗民13族,大都属于百工(即百官)之列,他们各占有一批技术奴隶,且有世传的专门技术,后来又以技为氏。这些姓氏具体是怎样形成的,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却可以从它们的字义中寻得一些蛛丝马迹。例如,据《康熙字典》载“施者,旗也”可知,施氏原是旗工,后以技艺为氏。“樊”的字义为篱笆或筑篱围绕,那么,樊氏就是以筑篱笆为职业的工匠以技术传家、又以技为氏形成的。其它也大都与上述情况相似,如索氏系由绳工形成,繁氏系由马缨工形成,陶氏系由制陶工形成,锜氏系制造兵器架的工匠以技为氏形成的。从“殷民七族”与“殷民六族”的情况可知,以技为氏的现象,早在商代已经出现。

9、以排行次序为姓氏。同姓一家一族,有长有幼,先后排列,有一定的次序;用表示排行次序的字或词命名姓氏,叫做以次为氏。譬如,旧时在兄弟排行的次序里,伯和孟都是代表最大的,仲代表第二,叔代表第三,季代表第四或最小的。伯、孟、仲、叔、季,都是姓氏,出自鲁国。鲁桓公之子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大弟弟叫庆父,二弟弟叫叔牙,三弟弟叫季友。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无子,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开为鲁君继承人。庄公死后,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斑。庆父派人杀死斑,改立庄公与叔姜所生之子开,是为湣公。湣公继位二年(公元前660年),庆父又派人杀死湣公,欲自立。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庆父逃到莒国,但季友用贿赂求莒国将其送回,结果,庆父在回国途中自杀。此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庆父在庶子(妾所生之子)中排行老大,又为避讳弑君之罪,他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简化为孟氏。叔牙为庆父的同母弟弟,在庆父作乱时为虎作伥,后喝毒酒自杀,其后人公孙兹被鲁国立为叔氏。季友的后人,称为季孙氏,后简化为季氏。有的字,虽非标明兄弟姐妹排行之用,但却表示在宗族中大的顺序,例如:“祖”字是子孙对先人的称号,商朝的国王有祖乙、祖辛、祖丁、祖庚、祖甲等,他们的支庶子孙因以为氏,形成祖氏;古氏有一支是周族领袖古公亶父(亦称周太王,周文王姬昌的祖父)的后代,是他的子孙中有一支以他的名号为姓氏形成的,这里的“古公”就是先公、先祖的意思。以次为氏还有一种情况是表示宗族门秩次第的,均出自齐国的田氏。公元前221年,田氏齐国为秦所灭。秦末,田氏欲重建齐国,竞相称王。西汉初,刘邦派韩信平定齐地,不久,令诸田徙居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田氏族大人众,为便于区别,遂以门秩次第呼之,称为第一门、第二门……第八门,后演变成为“第一”至“第八”8个姓氏。如:齐王田广之孙田登为第二门,因为第二氏;田广之孙田癸为第三门,因为第三氏;田广之弟田英为第八门,因为第八氏。以次为氏者较少,总共只有30多个姓氏。

10、以德行或著闻之事为姓氏。“德行”就是道德和品行,古人又以善或恶显著者为标准,分为“吉德”与“凶德”。采用与德行有关的字作为姓氏,称为以德为氏,为数甚少,只有10几个。例如:春秋时晋国大夫赵衰,据说对人象冬天的太阳般的温暖,于是被称为冬日氏,此所谓“以吉德为氏”;西汉淮南王英布,年轻时以罪被黥(在犯人脸上刺记号并涂墨的一种刑罚),遂被改掉原来的姓而称为黥氏,此所谓“以凶德为氏”。古代某一家族发生了有重大纪念意义或有显著影响的事件,采用能够代表这些事的字作为姓氏,叫做以事为氏。以事为氏形成的姓氏只有20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是窦姓。因“窦”的字义为孔或洞,于是窦姓起源便有一段与孔、洞有关的故事。夏朝开国之君启死后,他的5个儿子互相争权夺位,造成分裂混乱的局面,结果被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夺取了政权。启子太康和仲康流亡到洛水一带,相继死去,后来,仲康之子相逃到帝丘(今河南濮阳)即位,不久被后羿之臣寒浞攻杀。当时,帝相之妻后缗已经怀孕,于混乱中从墙洞逃出,奔回娘家有仍氏(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生下儿子少康。少康长大后,在原夏贵族靡的配合下,攻灭寒浞,重建夏朝;后来,其长子杼继承帝位,二儿子名龙,留居外祖父家,为纪念祖母从墙洞中逃出而有夏朝中兴,便以“窦”作为自己的姓氏。还有复姓白马氏和单姓车氏的来历也颇有意思。公元前11世纪,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反叛后,封殷纣王的同父异母哥哥微子启于商族旧都一带,建立宋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微子启对周朝的最高统治者必恭必敬,据说曾乘白马去朝见周天子。微子启死,传位给其弟衍(即微仲),他们兄弟二人的子孙中,有的认为乘白马朝周是一件有影响的事,因以为氏,形成白马氏。西汉时有个田千秋,武帝时官至丞相,封富民侯,为人敦厚,居位称职,昭帝时以其年老而特许乘小车入朝,因称“车丞相”;其子孙引以为荣,便以车为氏。

11、皇帝赐予姓氏。

12、因避讳或避难而改姓。

13、少数民族的姓及其改姓。

14、姓氏的其它来源。中华姓氏源头众多,无奇不有,除了前面介绍的各种来源外,还有其它原因形成的姓氏,如冒姓、音讹、声转、异写、省文等。

一、姓氏源流 闻(Wén 闻)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期少正卯的后代。少正卯是春秋末叶鲁国人。他博学多识,很有名气。他的有些主张与孔子不合,曾聚众讲学,同孔子唱对台戏,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后来孔子利用职权杀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当时声誉很大、远近闻名的人,被誉为“闻人”,所以他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便改为闻人氏。后有一部分闻人复姓改为单姓闻,称为闻姓。

得姓始祖:少正卯(见上)。先秦典籍中有的提到孔子诛杀少正卯,有的则没有记载。这样,孔子是否诛杀少正卯,成了后世聚讼疑问。据《荀子·宥坐》曰:“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也就是说,孔子在鲁国由司寇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就杀死当时鲁国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种恶行,并且在家里聚众成群,鼓吹邪说,哗众取宠,已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非杀不可。后来的《尹文子》、《说苑》、《孔子家语》等书,都引用《荀子》的说法,认为孔子杀了少正卯。然而,南宋朱熹认为,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此说一出,许多学者表示赞同。

其主要理由是:

一,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为信。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都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也不提此事,可见历史上没有孔子诛杀少正卯之事。

二,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掉另一个大夫,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三,孔于提倡仁,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鲁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上述两说各自成理,流传至今。那么,孔子究竟有没有诛杀少正卯呢?学术界对此事的真伪,争论热烈,各执己见,双方都有相当多的论据,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迁徙分布 (缺)闻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春秋时候,鲁国有个很有名的学者叫作少正卯,讲学做学问,是当时一个很有名的人,被称为“闻人”(闻在古汉语里是闻达,出名的意思)。他的后代以他为骄傲,就以“闻人”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闻人氏。后来闻人氏把姓氏简化为闻,世代相传,就形成了闻这个姓氏。又据《风俗通》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古籍记载,闻姓本是闻人之后,后改单姓为闻。由此可知,单姓的“闻”与复姓的“闻人”姓,实际上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不过是先有闻人氏,后有闻氏罢了。换句话说,闻姓是从闻人氏分支出来的。那么,闻姓是在可时而来的呢?据考证推测,大致是在唐末和宋初形成的,因为,翻遍有关史册,在此之前未有闻姓的记载和活动足迹。

望族居吴兴郡(今浙江省吴兴县一带)。另有一支是单字闻姓,文天祥(护国公)军败后,其二十四子带其后人从江西吉安迁居至湖北省浠水(麻城)市,并改文为闻,与南方闻人氏不同的是此支后人比较高大。“闻”氏由“文”改来的说法最早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次修撰的《闻氏宗谱》:“吾姓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庐陵。宋景炎二年(1277年),信国公军溃于空坑,始祖良辅公被执,在潜逃于蕲之兰清邑,改‘文’为‘闻’,因家焉。”这里所说的信国公就是文天祥,而蕲则是今天的湖北省浠水县。

700多年来,闻家宗谱都采纳此说,闻家人也都自认为是文天祥后人,闻一多研究界也大多承认了这个说法。然而,1992年,《闻一多传》的作者闻黎明以史学研究者的严谨态度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说:“这种说法很难考证,且记载时间去事500年(1277年-1781年)”,“宗谱所言确否,尚待证实。”因为“闻”本来也是一个姓氏。这个问题,闻一多本人也产生过兴趣。他在清华读书期间曾想撰写一篇《闻氏先德考》,但终因资料不足,只在日记中写下了“不得其详”这样一个没有结论的结论。

三、历史名人

闻启祥:明朝人。自幼聪慧,好读书,以文章著称,居家不仕。后来有人几次推荐他作官,他坚辞不赴,誓作平民终身。

闻元奎:明朝人。以孝友出名。与人交,敬而有辩。由贡生授江阴训导,迁上海教谕。教导严谨,以身作则,造就人才甚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1809-1946),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爱国人士。曾留学美国,学美术、文学。早年参加新月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著有《红烛》、《死水》等诗。后来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 特务暗杀,时年47岁。全部著作由朱自清等编成《闻一多全集》。

此外,闻氏名人还有:宋代有画家闻秀才、名士闻见昌、闻舜举,明代有名宦闻克祈、学者闻璋、吏部尚书闻渊、广东近察使闻良辅,清代有金石收藏家闻珽……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吴兴郡:三国时吴置。相当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宣兴一带。

2、堂号 超卓堂:超卓就是特别高超的意思。明朝时候,闻良辅才能和德行都特别高超。初为监察御史,后来升大理少卿,出使暹罗,权操虎节(古时出行官员所拿的表示身份的符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水国用龙节),官至广东按察使。

====================================================================

闻姓宗祠通用对联 〖闻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闻人;

望出吴兴。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闻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权操虎节;化洽象山。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德清人闻良辅,才干与品行都出类拔萃,洪武年间任监察御史,后历官大理少卿、广东按察使。曾出使暹罗(今泰国)。下联典指宋代人闻韶,官象山县知事,对百姓普及教化,贤能称第一。 居仁孝友;莅政勤民。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鄞县人闻璋,字廷实,继承父亲闻可信敦厚善良的遗风,家庭富裕,凡向他借贷,无不答应,即使有不还的,他也不责怪,再借还给。居家孝友恭俭,人称“笃行君子”。下联典指闻璋的孙子闻泽,字美中,正德年间进士,历官兵部主事、江西布政司参议。曾因谏武宗南巡而受杖刑。居家孝友,为官忠勤,人们都说他能继承家中世代相传的美德。 文章名世;直谅敷陈。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批宋·闻见昌。下联典指明·闻克祈。

-----------------------------------------------------------------

〖闻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门人有高弟;耳鼓容雅声。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闻姓“闻”这字的析字联。 兄弟两进士;父子皆仁君。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闻泽、闻渊兄弟二人(鄞县人),皆举进士。下联典指明代名人闻璋,鄞县人,秉承其父可信之风,宽厚坦夷,时人称为“笃行君子”。

-----------------------------------------------------------------

〖闻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遥看北斗挂南岳;常撞大吕应黄钟。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自题联。

-----------------------------------------------------------------

〖闻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文章,姓字标题雁塔;问政得失,直亮殿奏龙墀。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名士闻见昌事典。下联典指代名宦闻克新事典。 自始迁灵,三百余年绵葛藟;由明而后,一十七世绍箕裘。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固镇县县城闻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闻氏由河南固始迁来(固镇明清时为灵璧县地)。“葛藟”,比喻枝叶繁茂,能庇护本根。下联典指自明代以来,本支闻氏已历十七世。

陕西 商南 蒋氏 〔陕西商南〕蒋氏宗谱&S226;陕西省商南县红庙分支(九修)二卷 1999 商洛3

陕西 商南 冀氏 〔陕西商南〕冀氏宗谱不分卷 2000 商洛4

安徽 潜山 蒋氏 〔安徽濳山〕濳山县蒋氏八修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 1904 商洛5

陕西 洛南 童氏 〔陕西雒南〕雁门郡童氏宗谱三卷 1964 商洛6

陕西 洛南 李氏 〔陕西雒南〕陇西郡李氏宗谱二卷 1963 商洛7

陕西 洛南 杨氏 〔陕西雒南〕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1963 商洛8

陕西 洛南 刘氏 〔陕西雒南〕刘氏宗谱不分卷 1963 商洛9

陕西 洛南 罗氏 〔陕西雒南〕罗氏宗谱一卷 1963 商洛10

湖北 黄冈 陈氏 〔湖北黄冈〕陈氏续修合谱八卷,首三卷 1901 商洛11

陕西 商南 罗氏 〔陕西商南〕罗氏宗谱 一卷 1954 商洛12

陕西 商南 李氏 〔陕西商南〕商邑李氏家谱 二卷 1999 商洛13

陕西 商洛 〔陕西商洛〕〔 氏四修家谱 〕不分卷 1987 商洛14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商洛15

陕西 洛南 汪氏 〔陕西雒南〕舒邑晓天汪氏宗谱 六卷 1991 商洛16

什木罕 〔 〕什木罕家谱一卷 清末 市档案1

陕西 洵阳 〔陕西洵阳〕〔?氏〕廷辉公续修支派一卷 1911 市档案2

日本 奈良 原田 〔日本奈良〕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不分卷 1939 市档案3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第十二修王氏族谱三卷,首一卷 1996 市档案4

陕西 户县 仝氏 〔陕西户县〕仝氏族谱第三谱不分卷 1999 市档案5

陕西 户县 杨氏 〔陕西户县〕户县庞光镇炉丹村西堡杨氏族谱一卷 2001 市档案6

陕西 户县 贾氏 〔陕西户县〕牛东贾氏宗谱(车门支系)一卷 1993 市档案7

江西 弋阳 刘氏 〔江西弋阳〕彭城刘氏福四公裔重修族谱三卷 1826 市档案8

陕西 户县 姬氏 〔陕西户县〕姬宗世谱录不分卷 市档案9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王氏族谱四卷 清 市档案10

刘氏 〔 〕刘氏宗谱一卷 1889 省档案1

湖北 黄冈 方氏 〔湖北黄冈〕方氏宗谱十二卷,首四卷 1901 省档案7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省档案8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白河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9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双溪常系谱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10

湖北 蕲春 程氏 〔湖北蕲春 〕 蕲阳程氏宗谱六卷 1823 省档案11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2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3

江西 庐陵 周氏 〔江西卢陵〕新修周氏族谱四卷 1940 省档案14

福建 厦门 庄氏 〔厦门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省档案15

陕西 紫阳 伍氏 〔陕西紫阳〕伍氏宗谱 1934 省档案16

山东 黄县 丁氏 〔山东黄县〕丁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1909 陕师大1

江苏 苏州 文氏 〔江苏苏州〕文氏族谱续集不分卷 1929 陕师大2

江苏 吴县 王氏 〔江苏吴县〕洞庭王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1 陕师大3

福建 闽县 王氏 〔福建闽县〕西清王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4

山东 滕县 生氏 〔山东滕县〕滕县生氏族谱四卷,卷首一卷 1936 陕师大5

江西 婺源 朱氏 〔江西婺源〕紫阳朱氏宗谱二十五卷,卷首一卷 1925 陕师大6

河南 安阳 朱氏 〔河南安阳〕朱氏家谱不分卷 1906 陕师大7

河北 交河 李氏 〔河北交河〕李氏族谱不分卷 1937 陕师大8

湖南 汝城 朱氏 〔湖南汝城〕大村朱氏族谱四卷 1931 陕师大9

山东 乐陵 宋氏 〔山东乐陵〕乐陵宋氏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10

辽宁 海城 李氏 〔辽宁海城〕李氏宗谱一卷 1901 陕师大11

浙江 绍兴 杜氏 〔浙江绍兴〕会稽杜氏家谱十二卷,卷首一卷 1899 陕师大12

浙江 绍兴 阮氏 〔浙江绍兴〕越州阮氏宗谱二十二卷,卷首一卷 1928 陕师大13

陕西 蒲城 屈氏 〔陕西蒲城〕屈氏族谱不分卷 1984 陕师大14

河北 营城 邵氏 〔河北营城〕邵氏宗谱不分卷 1939 陕师大15

江苏 吴县 周氏 〔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周氏支谱不分卷 1916 陕师大16

多罗钟端 宣宗成皇帝位下多罗钟端郡王家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17

四川 井研 胡氏 〔四川井研〕井研胡氏族谱不分卷 1936 陕师大18

江苏 镇江 唐氏 〔江苏镇江〕京口唐氏重修族谱二卷 民国 陕师大19

江苏 吴县 秦氏 〔江苏吴县〕洞庭秦氏宗谱五卷,首四卷,末一卷 1873 陕师大20

河北 沧州 孙氏 〔河北沧州〕渤海孙氏家谱不分卷 1921 陕师大21

章氏 章氏会谱德庆初编三十卷,二编四卷,三编十六卷,四编十卷 1919 陕师大22

浙江 杭州 许氏 〔浙江杭州〕高阳许氏家谱二卷 1849 陕师大23

天津 静海 马氏 〔天津静海〕马氏族谱一卷,世系表一卷 民国 陕师大24

江苏 常州 张氏 〔江苏常州〕毘陵张氏宗谱十二卷 1929 陕师大25

河南 项城 张氏 〔河南项城〕项城张氏族谱十二卷 1936 陕师大26

满洲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 1735 陕师大27

四川 云阳 程氏 〔四川云阳〕云阳程氏家乘四卷 1919 陕师大28

河北 南皮 杨氏 〔河北南皮〕杨氏族谱不分卷 1933 陕师大29

平江 叶氏 平江叶氏族谱十二卷,卷首一卷,末一卷 1935 陕师大30

江苏 吴县 叶氏 〔江苏吴县〕叶氏祖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31

江苏 常州 卞氏 〔江苏常州〕胜西卞氏族谱十六卷 1940 陕师大32

江苏 常熟 归氏 〔江苏常熟〕京兆归氏世谱十二卷 1913 陕师大33

江苏 无锡 荣氏 〔江苏无锡〕荣氏宗谱三十卷 1935 陕师大34

河北 丰润 赵氏 〔河北丰润〕浭阳赵氏西门统谱七卷 1932 陕师大35

辽宁 开原 颜氏 〔辽宁开原〕颜氏支谱一卷,附优复恩例一卷 1935 陕师大36

上海 潘氏 〔上海〕上海潘氏家谱六卷 1935 陕师大37

山西 汾阳 韩氏 〔山西汾阳〕汾阳韩氏支谱四卷 1884 陕师大38

河南 荣阳 郑氏 〔河南荣阳〕郑氏族谱二十卷,卷末一卷 1932 陕师大39

浙江 临安 钱氏 〔浙江临安〕钱氏家乘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0

浙江 武进 钱氏 〔浙江武进〕钱氏宗谱十六卷 1878 陕师大41

江西 婺源 吴氏 〔江西婺源〕环溪吴氏家谱四卷 1904 陕师大42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世谱稿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3

河北 满城 宋氏 〔河北满城〕清苑宋氏宗谱四卷,卷首一卷 1923 陕师大44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壬午年谱不分卷 1932 陕师大45

陕西 长安 罗氏 〔陕西长安〕罗氏族谱二卷 1938 陕师大46

陕西 泾阳 王氏 〔陕西泾阳〕宝田堂王氏家乘八卷附特命录一卷 清 陕师大47

蒙古 蒙古世系 1979 陕师大48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陕师大49

广西 田阳、忻城 岑氏 〔广西田阳〕〔广西忻城〕广西土官岑氏莫氏族谱 1965 陕师大50

广东 花县 洪氏 〔广东花县〕洪氏宗谱 1982 陕师大51

云南 晋宁 郑氏 〔云南晋宁〕郑和家谱考释 1937 陕师大52

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宗谱 1938 陕师大53

吉林 他塔拉氏 〔吉林〕吉林他塔拉氏家谱九篇 1989 陕师大54

孔氏 孔子世家谱卷首,初集六十二卷,二集34卷,三集10卷,四集12卷 1990 陕师大55

广东 台山 赵氏 〔广东台山〕浮石赵氏族谱(增订初编 续编 补遗 附录)二十四卷,卷首一卷 1966 陕师大56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 1999 陕师大57

上海 嘉定 周氏 〔上海嘉定〕嘉定周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8

浙江 杭州 陈氏 〔浙江杭州〕陈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9

古氏 新编古氏宗谱 1994 陕师大60

福建 泉州 庄氏 〔福建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陕师大61

苏氏 新编苏氏大族谱 1994 陕师大62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1 咸阳1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3 咸阳2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张氏家世一卷 1981 咸阳3

陕西 礼泉 张氏 〔陕西礼泉〕张氏家谱四卷 1809 咸阳4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旬邑族谱一卷 1963 咸阳5

陕西 旬邑 马氏 〔陕西旬邑〕马氏世系考一卷 1920 咸阳6

陕西 旬邑 蒙氏 〔陕西旬邑〕蒙氏家谱底稿一卷 1973 咸阳7

陕西 长武 马氏 〔陕西长武〕马氏家谱三卷,末一卷 1990 咸阳8

陕西 长武 鱼氏 〔陕西长武〕鱼氏宗谱二卷 1996 咸阳9

陕西 永寿 张氏 〔陕西永寿〕张氏宗谱稿三卷 1984 咸阳10

陕西 永寿 任氏 〔陕西永寿〕〔任氏影〕一幅 咸阳11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影〕一幅 咸阳12

陕西 永寿 王氏 〔陕西永寿〕〔王氏影〕一幅 咸阳13

陕西 旬邑 吴氏 〔陕西旬邑〕吴氏族谱一卷 1995 咸阳14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一卷 1869 咸阳15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五卷 1997 咸阳16

陕西 长武 魏氏 〔陕西长武〕魏氏族谱一卷 1987 咸阳17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家谱〕一卷 2000 咸阳18

山东 郓城 张氏 〔山东郓城〕张氏族谱一卷 1997 咸阳19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北岳王庄王氏宗谱一卷 1987 咸阳20

陕西 旬邑 李氏 〔陕西旬邑〕〔李氏影〕一幅 1996 咸阳21

陕西 旬邑 第五氏 〔陕西旬邑〕〔第五氏影〕一幅 咸阳22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影〕一幅 咸阳23

陕西 长武 张氏 〔陕西长武〕张宅家谱一卷 1825 咸阳24

陕西 长武 刘氏 〔陕西长武〕刘氏族谱一卷 1957 咸阳25

陕西 三原 毛氏 〔陕西三原〕〔毛氏影〕一幅 咸阳26

字句浅释

题解: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合力死守睢阳,被俘后从容就义。后人在睢阳为他们立双庙。韩愈贬官到潮州时,百姓爱戴,死后百姓在潮阳为他立庙。因为张、许是韩愈知己,百姓也为他们在潮阳立了双庙。公元1278年,文天祥 驻兵潮阳,去双庙谒见他们,写下此词。光岳:光指三光(日月星),岳指五岳。翕:形容很短促的样子。邮亭:古代传送信邮物件的驿亭,多在大道边。

全词串讲

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安史乱起,正气崩解,不见尽忠报国之士,反多无耻降敌之徒,士风不振,大义不存。

张巡骂贼寇直到双眼出血,许远温文尔雅爱君能守死节,他们都留下万古芳名。

后来的人已经没有他们那样的操守,那种如百炼精钢似的精诚。

人生短促,转眼生离死别。更应该轰轰烈烈做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

如果他们当时甘心投降卖国,则必受人唾骂,以至遗臭万年,又怎么能够流芳百世呢?

双庙幽邃深沉,二公塑像庄严典雅。夕阳下寒鸦枯木示万物易衰,而古庙不改。

邮亭下,如有奸雄经过,面对先烈,则当仔细思量、反躬自省。

言外之意

天祥此词与其《正气歌》同为不朽名作,千古辉耀史册。从此词可以看出,他能以身报国、用生命实践自己对崇高人格的追求,实非偶然。

古人诚信,能身体力行自己的信仰,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后来的人便逐渐把信仰变成了口头禅,言行不一了;再后来,连口头禅都索性不要了,赤裸裸地没有信仰,也就没有了约束自己言行的美好原则。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任一仁

余闻积善之家克昌厥后,宏宗之族长发其祥为吾乡。

文府尊亲列列老先觉派,自吴西豫章之郡系,出文公博历相

四朝,出将入相。

继出文公天祥号文山。

继而乔迁于楚,后复移

居于蜀,迄今千有余年。

乡党称颂,父老传闻莫不爱之慕之,交

口赞扬,羡之为龙门世家阀阅名家也,即老先祖。

文公讳子诚字令昭老先耆,万历三年进士及第,身游翰林

院,

官拜吏部尚书,尔时之笃励,鞠躬尽瘁从王,其当年之鸿功伟

烈,及今尚赫赫昭人耳目,自后登廊庙拜天家簪缨不替,岂天之私

厚雁哉

,

要亦根深者枝茂源远者流长耳。

然余祖与尊府之祖耒蜀,

幸得同乡而共里。

余现满门螽斯衍庆,类皆磊落不凡,兰桂腾芳,

悉属英华,发越顾济济誉髦。

则尔黼黻皇赞翼天家,又可决指日间

矣。

是尊庭之田连阡陌,贯朽粟陈,余故为之仰慕,特见其卓卓兰

桂麟趾呈祥,异日不独维邦家光而实为吾党光矣。

今尊府丕缵先绪,

修列世谱,余也才陋学疏,愧鲜佳句以赠,亦惟是据事直书而一为

助赞焉耳。

江西永新坑东固塘文氏族谱,(清)文耕心、文应梦修纂,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后唐]文时。

江西萍乡萍西陂头文氏族谱,(清)文啸山等修纂,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后唐]文时,始迁祖为[明]文朝宗。

湖南湘潭柏阳文氏族谱八卷,(清)文佐凯纂修,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宋]文宝,始迁祖为[明]文廷书。

湖南醴陵东堡文氏族谱六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宋]文天祥,始迁祖为[元]文贤叟。

江西萍乡文氏诚斋公支谱,(清)文叔来编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后唐]文时,始迁祖为[明]文必达。

湖南醴东东堡文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清)文景韩纂修,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元]文贤。

湖南湘乡高冲文氏族谱,(清)文道盓,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后唐]文时,始迁祖为[宋]文伯琦。

江西文氏通谱二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文春元。

江西萍乡湘东县城文氏三修族谱四卷,(清)文尧臣修辑,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明]文必达,分支祖为文应魁。

江西永新文氏统谱十八卷,(清)文子鸿纂辑,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后唐]文时,先祖为[宋]文公行。

江西萍乡湘东县城文氏三修族谱四卷,(清)文尧臣修辑,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文必达,分支祖为文应魁

湖南宁乡文氏八修家谱十六卷,(清)文武斌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汉]文翁,始祖为[汉]文党。

湖南宁乡文氏八修家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先祖为[后唐]文时,始迁祖为[宋]文旃。

中湘古塘文氏四修族谱十九卷,(清)文祖枚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久大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文氏三房四修支谱六卷,(清)文大原等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仙洞文氏族谱,(清)文南刚等纂辑,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文仙洞。

江西萍乡陂头文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明]文朝宗。

石羊文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衡山文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后唐]文时、始迁祖为[元]文宝。

湖南湘乡高冲文氏支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后唐]文时,始迁祖为[宋]文伯琦。

上湘龙潭文氏家谱七卷,首一卷,(民国)文县云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雁门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江西萍乡湘东县城文氏四修族谱六卷,(民国)文星海续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明]文必达,分支祖为文应魁。

江西萍乡湘东县城文氏四修族谱六卷,(民国)文星海续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明]文必达,分支祖为文应魁。

文氏续修族谱,(民国)文含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曲石精庐刻本一册。

湖南宁乡文氏九修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先祖为[后唐]文时,始迁祖为[宋]文旃。

湖南湘潭鹿岭文氏六修族谱二十二卷,(民国)文傅干总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后唐]文时,始祖为文郁商。

江苏苏州文氏族谱续集,(清)文含纂辑,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苏州曲石精庐石刻本。始祖为[后唐]文时、[元]文俊卿。

湖南宁乡文氏亨房族谱六卷,(民国)文光锡,文大源主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后唐]文时,先祖为[元]文丙三。

湖南长沙团山文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文家暹等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明初]文固清,支祖为[明清]文时彭。

湖南衡山坪上文氏十六修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先祖为[后唐]文时,始迁祖为[元]文宝。

衡山文蓬公派六修族谱七十八卷,(民国)文瀚德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衡山六义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六册。

湖南长沙文氏沅房族谱四卷,(民国)文光棣等主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文氏三房族谱,(民国)文大原等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文氏敬房族谱六卷,(民国)文碧山等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三山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湘乡高冲文氏南房支谱,(民国)文涛生,文溶川主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宋]文伯琦,先祖为[明]文渊淙。

湖南攸县寨裹文氏七修族谱五卷,首一卷,(民国)文惠元纂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先祖为[西汉]文翁、[后唐]文时。

湖南衡山观湘文氏十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铅印本。注:先祖为[后唐]文时,始迁祖为[元]文宝。

文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文渐、文茂、文鸾。

湖南湘潭中湘古塘文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仙源文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文仙源,先祖为文思谦。

湖南文氏七房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萍乡萍北桐田文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乡高冲文氏六义堂房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宋]文伯琦,先祖为[明]文渊淙。

湖南湘乡高冲文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后唐]文时,始迁祖为[宋]文伯琦。

湖南醴陵醴南芷泉文氏五修族谱二卷,(现代)文昭徉主编,2002年计算机排印本。注:始迁祖为[元]文美济。

江右文氏通谱,(现代)《江右文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文强、文起等主编,2006年计算机雷射照排胶印本。公开出版。

姓氏的主要5种分类方式

1、以国名为姓氏。简称以国为氏,指某国的人采用本国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大多是亡国后为纪念故国而采取的一种措施,也有立国后便以国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