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姓的始祖
皮顺彝:字启良,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之榴花渡。於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迁居益阳之桃花江,自明朝景泰二年卜居黄荆塘遂家焉(公元1451年),为益阳和沅江始迁之祖。生没无考。元配:周氏,生没无考,公妣俱葬长沙府益阳县十七里地名萧家山鹞子湖鲒鱼洲壬山丙向有碑。子三:皮用宽;皮用勤;皮用谨。皮顺彝是为湖南益阳和沅江皮氏始祖。
皮文运:二子体傅至四世孙敬明分支攸县三十一都皮家园立户皮达初三子,倡由进士官衡州太守,卒於官,子孙遂居衡长沙。是为长沙涌芬堂皮氏始祖。
皮文星:字敬辰,元至正二十一年辛丑正月十五酉时生,明正统五年东申九月二十七午时卒,亨寿七十有九,葬纸礼湾蜈蚣形上操。庚山甲向有碑。公随明太祖征陈友亮有功封定湘侯由安迁益业落井山。元配:郭氏,明总戎郭,英妹,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十二月十三子时生,正统三年茂午十月十六午时卒,葬昨埠竹鸡仑三房村罗汉形。右觜上一捧从左向右数第二家辛山乙向有碑。生子一:景聪。是为善化涌芬堂皮氏始祖。
皮姓名人:
皮日休:字袭美,唐朝时襄阳人。曾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醉士、酒民。咸通八年(867年)进士任太常博士。性情高做,善于诗文。撰《鹿门隐书》60篇,多讥闭时政。与陆龟蒙友好唱和,时称皮陆。乾符中黄巢起义军人长安,授日休翰林学士,后以讥刺被杀。著有《皮子文薮》、《松陵唱和诗集》等书。皮豹子:后魏渔阳人。少有武略,太武帝时历官征西将军封淮阳公。累破宋师,积功升内都大官。豹子沈勇笃实,一时推为名将。卒溢襄。
皮龙荣:字起霖,又名季远。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进士。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历任宗学府诸校教授,兼资善堂直讲。皮龙荣向理宗赵昀进言:“以改过之实,易更化之名,一过改则一善著,百过改则百事融”。所说受理宗赞赏,由秘书郎升著作郎。帝与谈及真德秀、崔与之廉政事。皮对曰:“今天下岂无廉者,愿陛下崇奖之,以风天下,执赏罚之公,以示劝惩。”帝以为然。兼兵部郎管,任嘉兴知府。继升右侍郎兼资善堂赞读、吏部员外郎兼直讲。皮龙荣就忠王赵基之学业、培育问题,向理宗进言:“愿陛下身教之于内。”帝嘉许。再迁吏部侍郎兼赞读,封醴陵男。后屡迁集贤殿修撰、提举大平兴国宫、刑部侍郎宝章阁待制、荆湖南路转运使,权刑部尚书兼翊善。景定元年(1260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进封为醴陵伯。二年,拜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封长沙邵公。时贾似道擅权,皮龙荣不愿趋附。三年,贬为荆湖南路安抚使判潭州。四年,拟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因右正言曹孝庆奏劾作罢。咸淳元年(1265),以旧职奉祠,侍御史陈宗礼与监察御吏林拾先后论劾,又削一官。一日,度宗赵基问皮龙荣何在?贾似道惟恐起用皮龙荣,阴使党羽荆湖南路提刑李雷应弹劾,诬皮龙荣曾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再徙衡州。衡州为李雷应治地,自知难逃贾似道毒手,于途中愤恨饮药而卒。皮龙荣性耿直,有智略,精于《春秋》,有《皮氏文集》30卷。德佑元年(1275年),冤案得以昭雪,恢复管爵。次年拟加追赠,未成年而南宋亡。衡人在城北正街建祠祀之。文天祥称皮龙荣有“晏殊之学问,杨亿之文章,仲淹之声名,器之之气节”。
皮锡瑞:字鹿门,一字麓云。举人出身,湖南最著名的今文经学家之一。他景仰西汉《尚书》今文学大师伏生,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因称师伏先生。后在学堂、书院研讲学术。所言皆贯穿汉、宋,融合中西,宣扬保种保教,纵论变法图强,听者无不动容。其讲义及答问,均刊《湘报》中。晚年长期任教,并任长沙定王台图书馆纂修。所著《五经通论》、肿列心得,示学人以途径;《经学历史》则是经学入门书。他主讲经当实事求是,不当党同妒真,对各家持论公允,为晚清经学大家之一。著有《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
皮定钧:安徽金寨县代家岭人。出生于贫苦农家。1931年加入中国***。曾任红四军第十二师营教导员,步兵学校营长,教导师第二团团长。参加过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特务团团长,太行军区第五、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中原军区第一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三野战军二十四军军长。1949年后,任第八兵团军长兼政委,志愿军第九兵团军长兼政委,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福州军区司令员,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上报军衔时为少将,由毛泽东亲自签署意见晋为中将。
陆氏的源自虞舜,《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记载得清清楚楚:“出妫姓,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因以为氏。”
提起陆氏最早的这段渊源,可真是说来话长。原来4000多年前虞舜把帝位禅让给夏禹之后,他的儿子商均,就被夏禹封于虞城(妫水),也就是现在山西省永济县南部的地方,并且以“妫”作为整个家族的姓氏。换句话说,现在山西永济县的南部,正是陆姓人的最早发祥之地。
不过,陆氏也跟其他著名姓氏一样,并非单纯的“一脉相传”,而是由好几支不同的分子共同组成。依照《风俗通》的考证,便可以知道原本源自虞舜的陆氏,很早就已有新血加入,该书是这样说的:“春秋时陆浑国之后”。
春秋时期所谓的陆浑国,本来是伊川(今河南省境内)之地,由于有一支名为陆浑之戎居于此而得名。这支陆浑戎,是允姓戎的别部,住在伊川,不久就于周景王20年被晋国所灭,并且也仿照汉人的习惯,在国亡后以国为氏而姓了陆,使得陆姓的阵容,很快地庞大起来。
除了以上两种被普遍采认的考据之外,另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上古时期祝融氏的儿子陆终的后裔,也有以陆为姓的,像《广韵》一书就指出:“古天子陆终之后”。
陆姓的组织情形,的确相当复杂。到了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时期,又有一批新的人马加入陆氏的阵容,那就是《魏书官氏志》所记载的:“步陆孤氏改陆氏”。这样一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角落的陆姓人家,如果有心要探寻自己的真正出处,恐怕十分的费事了。
陆氏很早便称盛于江、浙一带,具体的例子不胜枚举,就以汉末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左的东吴来说,陆氏便是人材辈出。自孙权麾下那位大将陆逊开始,他的儿子陆抗,两个孙子陆机和陆云,就无一不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
到了宋氏,说到忠义凛然,陆氏更是当之无愧。宋朝末年保卫宋室,元兵攻破崖山时仗剑驱妻子入海,自己则背负卫王赴海而死的陆秀夫,更是千秋共敬,万世共仰的大忠臣 。
陆广作品1.江苏地区(江阴) 《陆氏世谱》 ,卷数不详,现存17册,陆炜纂修,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世德堂木活字本。(无锡)《陆氏世谱》,卷数不详,编修者不详,秀野堂木活字本,此外有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783年)本,8卷,首1卷,陆熊祥纂修;民国11年(公元1922年)仰贤堂铅印本,正编90卷首l卷,后编5卷,陆绍云等修;民国37年(公元1948年)仰贤堂铅印本,126卷,首1卷,陆瑞星等修。(无锡)《陆氏宗谱》,卷数不详,l册,陆耀明纂修,民国18年(公元1929年)崇本堂木活字本。(无锡)《陆氏世谱》,90卷,首1卷,92册,陆大镌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本。(河北大学)(无锡)《陆氏世谱摘录》不分卷,5册,陆熊祥录,民国20年(公元1931年)抄本。(历史所)(太仓)《平原宗谱》,卷数不详,编修者不详,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刻本。(吴江)《汾湖陆氏族谱》,不分卷,2册,编修者不详,近代传抄本。(吴江)《汾湖陆氏世系》不分卷,l册,陆焯辑,清咸丰间抄写本。(吴江)《陆氏先德录》l卷,陆乃普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羲经堂刻本。(吴江)《先德录续刻》,1卷,陆鼎奎辑,民国8年(公元1919年)刻本。(吴江)《平原松陵陆氏宗谱》12卷,首l卷,陆乃普纂修,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刻本。(历史所)、(吉林大学)(吴江)《松陵陆氏宗谱》12卷,首1卷,末l卷,4册,陆维钰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抄本。陆游作品(吴江)《陆氏世略》l卷,民国8年(公元1919年)柳弃疾钞本。(武进)《陆氏宗谱》,18卷,陆华玉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永言堂木活字本。(武进)《陆庄陆氏世谱》,29卷,末l卷,编修者不详,民国8年(公元1919年)怀忠堂活字本(武进)《晋陵茅庄陆氏宗谱》8卷,8册,陆南昌纂修,清同治国十一年(公元1872年)怀忠堂活字本。(历史所)(武进)《樟村陆氏宗谱》16卷,陆德秉等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继述堂木活字本。(辽宁图);此外有民国9年(公元1920年)继述堂木活字本,18卷,陆兰亭等修。(江苏常州市图)2浙江地区(平湖)《陆氏家史》,5卷,陆鸣銮纂修,清抄本。(上虞)《上虞雁埠陆氏宗谱》,6卷,陆荣泰纂修,民国15年(公元1926年)兄弟印刷所铅印本。(吴兴)《陆氏支谱》,6卷,陆积昌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活字本。(吴兴)《陆氏支谱》,不分卷,2册,陆维纂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刻本。(历史所)(吴兴)《月河陆氏支谱》,不分卷,陆树堂等修,民国25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人民大学)、(辽宁图)、(南京图)(金华) 《东阳陆氏宗谱》 ,卷数不详,编修者不详,明木活字本;此外有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木活字本,18卷,首1卷,陆应记等纂修;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木活字本,卷数不详,陆兆台等修;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木活字本,卷数不详,陆文焕等修;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活字本,卷数不详,陆中华等修: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活字本,卷数不详,陆庆培纂修。(金华)《东阳陆氏宗谱续编》,卷数不详,光绪二十四年至三十二年(公元1898—1906年)木活字本。(金华)《东阳陆氏宗谱前编》,卷数不详,民国王8年(公元1929年)木活字本。(海宁)《海昌鹏坡陆氏宗谱》30卷,首2卷,20册,陆振之纂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刻本。(海宁)《海昌鹏坡陆氏宗谱》30卷,24册,陆鹤翔等修,民国3年(公元1914年)希贤祠刻本。、(浙江嘉兴市图)(绍兴)《陆氏族谱》,不分卷,陆曾纂修,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世德堂刻本。(绍兴)《两溪陆氏家乘》,4卷,4册,陆岳阳纂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刻本。(人民大学)陆蠡(绍兴)《山阴梅湖陆氏宗谱》,6卷,陆遵修纂修,民国6年(公元1917年)中正堂活字本。(吉林大学)(嘉兴)《吴郡陆氏窦巷支世系图表》,不分卷,陆祖谷纂修,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石印本、(江苏苏州市图)、(浙江嘉兴市图)3上海地区(上海)《陆氏宗谱》,不分卷,陆位纂修,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写本。(上海)《云间陆氏家乘》4卷,首1卷,陆昌耀纂修,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刊本。(松江抄家物资办公室)(上海)《云间珠溪陆氏谱牒》不分卷,4册,陆修先等修,民国13年(公元1924年)石印本。(人大),此外有民国15年(公元1926年)石印本。(上海)《陆氏世系表》不分卷,陆咏荃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稿本。(嘉定县博)(崇明)《陆氏世谱》不分卷,陆坤元等修,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行素堂刻本,此外有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行素堂本,不分卷,陆坤元等修;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务本堂刻本,不分卷,陆志铨等修。;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刻本,不分卷,陆菊亭纂修,40册。(崇明)《陆氏大宗世谱》,不分卷,陆运涛等修,清木活字本。此外有民国4年(公元1915年)务本堂刻本,卷数不详,陆志铨等修。(崇明)《陆氏世谱》,清刻本,纂修者不详,一册,残本,书名据版心题,记事至清道光间。4.安徽地区(太湖) 《太湖陆氏宗谱》 ,卷数不详,陆钰山等修,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怀橘堂木活字本,此外有民国7年(公元1918年)怀橘堂木活字本,卷数不详,陆邦彦等修。(历阳)《陆氏宗谱》,2卷,2册,陆天锡等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双璧堂木活字本。(潜山)《陆叶氏宗谱》,19卷,首1卷,24册,陆济川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崇本堂活字本。(人民大学)(歙县)《陆氏家谱》,卷数不详,民国26年(公元1937年)许承尧校抄本。(安徽博)陆小曼5.南方其他地区(湘阴)《罗湘陆氏支谱》,陆传薪等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河南堂木活字本。(广东)《陆氏世德记》,陆师彦等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95年)木活字本。(广西邕宁)《陆氏族谱》,1卷,陆仰阶纂,1949年抄本。(广西档)、(广西邕宁县档)6.北方地区(通城)《陆氏宗谱》,6卷,首1卷,陆彝典等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以文堂木活字本。
皮姓被略为十大怪姓,人口较少没排进全300具体排第几没有资料记载。。但在百家姓中它排在第85名
十大怪姓排名
1皮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13%=1,560,000人。
2厉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18%=2,160,000人。
3卡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25%=3,000,000人。
4史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27%=3,240,000人。
5芮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33%=5,400,000人。
6项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39%=3,960,000人。
7柯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47%=5,640,000人。
8刁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51%=6,120,000人。
9寻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67%=8,040,000人。
10凡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74%=8,880,000人。
http://tiebabaiducom/fkz=284558817
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卡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和穆萧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熊纪舒屈 项祝董粱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咎管卢莫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麹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印宿白怀 蒲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却璩桑桂 濮牛寿通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翟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殴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后桓公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鲜于闾丘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粱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岳帅缑亢 况后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教研室主任,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现任北京市禁毒委专家咨询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犯罪学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犯罪学研究会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专家咨询委员、团中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专家顾问组成员。《心理学审讯方法初探》 望出天水;
源自河津。
指皮姓源流和郡望。
鹿门隐逸;
陆地神仙。
上联:唐末文学家皮日休,字逸少,襄阳人,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咸通年间进士,曾官太常博士。能诗文,善辞赋。下联:唐代名人皮文通。
勋高荆楚;
赋丽鹿门。
上联:北齐琅琊人皮景和,善于骑射,天统初年官侍中,积功封文城郡王,官至尚书令。下联:皮日休。
勋高荆楚;
赋丽桃花。
同上。
鹿门间气;
豹子将才。
上联:皮日休。下联:北魏名将皮豹子,少有武略,太武帝时历官征西将军,封淮阳公。累破宋师,因功擢内都大官。沉勇笃实,一时推为名将。
天水世泽;
西河家声。
北齐皮景和,官至尚书令,封文城郡王、西河郡开国公。善骑射,尝一箭得豕,人皆善之。
景和骑射;
子信风神。
上联:皮景和。下联:北齐皮信,景和之子,为人机警灵悟而有风神。北齐时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入隋后官至洮州刺史。 大唐云南王;
北魏淮阳公。
上联:南诏第四世王皮逻阁,唐开元间统一六诏,击败吐蕃,在南诏早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唐王朝封他为“越国公”,赐名“义归”。入于唐朝,受封为“云南王”。下联:皮豹子。
沉勇称武略;
机悟有风神。
上联:皮豹子。下联:皮信。 贝多纸上经文动;
台意瓶中佛瓜飞。
唐末诗人、文学家皮日休诗联。
池纹带月铺金簟;
莲孕含风动玉杯。
皮日休诗联。
行人折柳轻和絮;
飞燕含泥带落花。
五代吴越丞相、诗人皮光业诗联。 学透春秋,灼灼君臣褒贬;
胸藏兵甲,赳赳公侯腹心。
上联:宋代淳祐直进士皮龙荣,起霖,醴陵人。累官参加政事,封寿沙郡公。下联:皮豹子。
皮姓氏读:pí
一、皮的读音:pí
二、汉字释义: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
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
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
4 表面。
5 薄片状的东西。
6 韧性大,不松脆。
7 不老实,淘气。
8 指橡胶。
9 姓。
三、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四、部首:皮
五、相关词组:
虾皮、皮带、面皮、牛皮、橡皮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二、词语释义:
1、虾皮
以毛虾为原料,不去壳,经煮熟后晒干或烘干的干制食品。
2、皮带
用皮革做的带、带状物。
传动带的通称。
3、面皮
〈方〉包包子、饺子等的薄片状的面。
军鼓的上鼓面。
4、牛皮
牛的皮。比喻物品柔软而有韧性。
指虚套的话。
5、橡皮
硫化橡胶的通称。
用橡胶制成能擦掉石墨或墨水痕迹的文具。
湖南益阳沅江皮氏五修族谱,(民国)皮鉎光修,皮作纂,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长沙皮氏族谱九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诵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澧县皮氏族谱,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开始修谱,但一直未统计人口发展情况,据说,他们在民国后期准备续谱,但因抗日战争国难当头,难以为继,只好作罢。
湖北皮氏四修宗谱,(清)皮福遐、皮康达等修,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之一。现被收藏在湖北省烯水县博物馆。
湖南长沙皮氏族谱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己丑年(公元1937年)诵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中国姓氏里有姓皮的吗
姓氏起源皮氏起源有二: 春秋时,一是周卿士樊仲皮的后代,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皮;二是郑大夫子皮的后人,亦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皮。 聚集地 汉置天水郡,现在甘肃省通渭县。据《姓谱》记载:“出郑大夫子皮。”望出下邳。
历史名人1、皮日休——字袭美,唐朝时襄阳人。曾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醉士、酒民。咸通八年(867年)进士任太常博士。性情高做,善于诗文。撰《鹿门隐书》60篇,多讥闭时政。与陆龟蒙友好唱和,时称皮陆。乾符中黄巢起义军人长安,授日休翰林学士,后以讥刺被杀。著有《皮子文薮》、《松陵唱和诗集》等书。
2、皮豹子——后魏渔阳人。少有武略,太武帝时历官征西将军封淮阳公。累破宋师,积功升内都大官。豹子沈勇笃实,一时推为 名将。卒溢襄。
3、 皮锡瑞——字鹿门,一字麓云。举人出身。他景仰西汉《尚书》今文学大师伏生,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因称师伏先生 。后在学堂、书院研讲学术。所言皆贯穿汉、宋,融合中西,宣扬保种保教,纵论变法图强,听者无不动容。其讲义及答问,均刊《湘报 》中。晚年长期任教,并任长沙定王台图书馆纂修。所著《五经通论》、肿列心得,示学人以途径;《经学历史》则是经学入门书。著有《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
历史上的管姓名人管公明:三国时期魏国学者。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
管师复:宋朝诗人,龙泉人。为人讲义气、勇敢,擅长于写诗。宋神宗想要授给他官职他没有接受。称为卧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管道升:元代著名女画家。吴兴人。被封为魏国夫人,也叫做管夫人。善于画梅兰竹,山水也画得很好。她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擅长于书写行楷。
管师仁:宋代吏部尚书,龙泉人,进士。作官时政绩颇佳。 35作文网
管宁:三国时期魏国学者,字幼安,朱虚人。游学天下,学问很高。
管宁:三国时学者,东汉末,黄巾军起义,他逃避到辽东,聚众讲《诗》、《书》三十年之久。魏文帝想让他当官,他没有答应。明征帝让他出来做官,他又没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论》。
管及:宋代官吏,全州人。崇宁间,黄庭坚被贬到宜州,当时管及在宜州任职。他不避权势,与黄庭坚交往甚密。黄庭坚于是写了“折桂亭”的牌匾送给他,并且对他说:“你的儿子肯定有登进士科的。”后来果然灵验。
管湛:宋代官吏,字定夫,龙泉人。侨居临川。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赫。著作有《定斋类稿》甲、乙集。
历史上的薛姓名人1薛涛(770-832):字洪度。
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
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四十二岁,比元稹大十一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薛涛在闲雅之余,常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粉红色的特殊纸张,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路,煞是清雅别致,她便用这种纸来誊写自己作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松花笺”或“薛涛笺”。
唐人喜用彩笺题诗或书写小简,其实都是学了薛涛的样。晚年,薛涛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隐居其中,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时年六十二岁。
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薛涛诗集名《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可惜未流传下来。
在全唐诗中收录其诗八十九首。史存 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狭小之,蜀中号薛涛笺。
或以营妓无校书之号,韦南康欲奏之而罢,后遂呼之。胡曾诗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唐诗纪事》诗存 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父郧句)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涛句) 鸳鸯草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2薛素素(西元16—17世纪),女,字素卿,又字润卿,江苏苏州人,寓居南京。
工小诗,能书,作黄庭小楷。尤工兰竹,不笔迅捷,兼擅白描大士、花卉、草虫、各具意态,工刺绣。
又喜驰马挟弹,百不失一,自称女侠。后为李征蛮所娶。
所著诗集名《南游草》。薛素素(生卒年不详),名薛五,字润娘,号雪素。
她是位相貌俊美,而于诗文、书画、箫、弈、马术、刺绣等又无所不能的江南名妓。绘画上的造诣更使她从容地走进文人们的笔墨酬答之中。
她“尤工兰竹,下笔迅扫,各具意态。虽名画好手,不能过也。”
(胡应麟《甲乙剩言》) 女棋手薛素素,她是明代唯一有史料可查的女棋手,她是苏州人,多才多艺,棋、诗、书、琴、萧、绣等,无不工绝,有"十能"之称,是位有才气的女子3薛涛,768~832,字洪度,唐朝长安人,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
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
创“薛涛笺”。薛涛正式集子叫《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惜未流传下来。
后世各家所本的明本《薛涛诗》一卷,是从《万首唐人绝句》等选本拼凑起来的。涛於晚岁迁入城内西北隅之碧鸡坊,创吟诗楼,栖息其上。
韦皋镇蜀之初(贞元元年、公元七八五年),南越献孔雀一只,皋依涛意,於使宅开池设笼以栖之。至大和五年(公元八三一年)秋,孔雀死。
次年夏,涛亦卒。一些诗词中提到的“韦令孔雀”也就是指的这段史话。
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
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若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四娘家花,托於杜甫而后有传也。
然涛字真迹今皆佚。薛涛自贞元初被罚赴边回,即退隐於成都西郊之浣花溪甚久。
浣花之人多业造纸,涛惜其幅大,不便写己所作小诗,因命匠狭小之,又性喜红色,乃创深红小笺。后世流行之红色小八行纸,薛涛笺也。
至于称浣花笺、松花笺、十样蛮笺为涛笺者,实误。浣花殆假借地名;松花恐浣花笔误,况松花嫩绿色;而十样笺出自北宋。
时谢景初於浣花溪专造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号谢公笺。薛涛井旧名玉女津,“水味甘冽,异於江泉。”
乃因井傍锦江,源出江泉,又经砂滤过耳。传涛造笺系自此井取水,无考。
然明藩确取此井之水造纸,且。
历史上的游姓名人游 吉
春秋时郑国正卿。据《左传》说,游吉即太叔,美秀而文,熟于典故,继子产为政,“不妨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按,指子产),不及此。’与徙兵以攻萑茌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游 恭
五代时期的吴国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游恭的儿子叫游简言,后来在南唐朝中当丞相。
游 复
宋朝学者,他学识极富,言行儒雅,附近人都将青年送到他门下学习。
游 酢
北宋学者、哲学家,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建阳人。他拜理学家程颐为师,刻苦读书,学问渊博,是“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元封年间中进士,再为太学博士。他与杨时初次拜见程姬姓时,程姬闭目而坐,二人站在门外而不离去。等发觉时,门外已雪深三尺。,此即“立雪程门”成语典故的由来。游酢的主要成就,还在学术方面,被后世学者尊称为“若山先生”。他所著的《易说》、《中庸义》、《论语孟子杂解》等书,尤受学者的推崇。
游 芳
明代学者。通五经,精博物理,隐居授徒。著有《皇明正音》。
东晋十六国时赵有车骑大将军游子远,北魏有雍州刺史游雅,隋代有治书侍御史游元,宋代有丞相游似,明代有按察佥事游明。
游 寿
他愤恨清廷腐败,立志革命,素为孙中山所赏识。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时,随黄兴攻两广督署牺牲,年仅17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72烈士之一。
游明根
字志远,南北朝时北魏广平任人。博学经史,孝文帝时官仪部尚书、大鸿胪卿,封新泰侯。做官五十余年,以仁和处世,以礼让接物。
游日章
明代廉州知府。嘉靖进士,在临川任了五年知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后任廉州知府。著有《骈语雕龙》。
历史上姓名最长的人是谁葡萄牙人的姓名之长堪称世界之最。一位普通的公民,往往名字也由五六十个字母组成,除了父姓加所起之名,还得加上母亲的姓、教父母的姓名、祖父母的姓名、因感念某位圣人而起的圣名,七零八落地加起来,不长才怪。据说葡国国内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从前一位国王外出打猎迷路森林,只好去某农夫家投宿,听见敲门,农夫问道是谁,国王答:“我是唐·若热·多明戈斯·保罗·巴戈多罗·阿纳斯塔西奥·孔塞桑·皮涅里多罗……”还没等他说完,屋子里传来惊恐的声音:“快走吧,这么小的屋子哪里住得下这么多人。”
这么长的姓名也让葡国人不得不在生活中互相以绰号相称。比如德科的本名叫作安德斯·路易斯·索萨,菲戈则叫路易斯·菲利佩·马德拉,现在的叫法不过是琅琅上口的“艺名”。
有时,葡国人也仅用姓名中最普通最顺口的一名作为自己的符号。比如西芒·萨布罗萨就直呼其名“西芒”,门将亚历山德雷·里卡多·佩雷拉则简化成了“里卡多”。这样的称呼自然会让人闹笑话。里斯本竞技的门将里卡多,在一些人眼里与曾效力于曼联的西班牙门将里卡多混淆在一起,都叫里卡多,都是门将,都来自伊比利亚,谁让他们不是齐丹式的出名人物呢?
历吏上的计姓名人有那些计然:春秋时越国学者,一名计研。其先为晋国亡公子。本姓辛。后改姓计。他不事王侯,潜心于学,博学善计算,为范蠡师,著有《文子》(早于《淮南子》)。
计衡:宋代朝奉大夫,字致平,绍兴进士。历监察御史,出守池州,转朝奉大夫。居官多善政。游太学时,上书言天下大计,高宗嘉之。及卒,家无余资,时称清白吏。
计有功:宋代右丞议郎,字敏夫,安仁人。知简州时,有政绩,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因功为张浚从勇,尝居浚幕府。绍兴中谴诣行在奏封,献所著《晋鉴》。又有《唐诗记事》传世。
计礼:明代刑部郎中,字汝和,浮梁人。天顺进士。以画菊,落笔皆用草书法。时云:"林良翎毛夏昶竹,岳正葡萄计礼菊。"
计宗道:字惟中,明马平县人。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举人第一,是柳州历史上第一位解元。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任常熟知县,衡州知府等职。英果有为,阔达持大体,临事有主见,遇灾歉之年,为民 ,力争减免赋税。在常熟知县任上时,与诗文名流酬唱于虞山尚湖,筑雅集亭,建览翠楼。正德元年(1506年),主持重刻天文图、地理图碑。今存的《天文图碑》被称为“在我国古代天文历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还收藏铜铸字铜活字,并亲自设计行动吸水机械桌,又校订宋人著作《诸史偶论》。
计楠:清代画家。官函吉安训导,耽著迷,精绘事,尤喜画红梅,时称计红梅。有《一隅草堂稿》。
计默:清代诗人,文学家计东之子。濡染家学,以诗文游四方,工入太学。有《菉村诗抄》。
计六奇: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居士,生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卒年不详。无锡县兴道乡(今前洲、玉祁一带)人。曾于顺治六年(1649年)十一年两次乡试,不举。计六奇把明清之际的社会巨变记录下来写成《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共42卷,按编年体记述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至清康熙四年70年间明清易代的史事。另著有《粤滇纪闻》、《金坛狱案》、《南京纪略》、《辛丑纪闻》等历史著作,记载了明清之际的史事与掌故。
计昭:字叔明,三国吴武康人。黄武(222—229)中,为车骑将军,见孙皓荒暴,乃弃官隐居德清禺山(在今三合乡),晋宣帝司马衷(290—306在位)屡诏不起。
“皮”这个姓的由来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卿士樊仲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及《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初期,鲁献公姬具的次子仲山浦,曾辅佐周宣王姬静(姬靖)中兴周王朝,因功受封于阳樊(樊邑,今河南济源)。根据史籍《元和姓纂》的记载,“皮氏为周卿士樊仲皮之后。”而樊仲皮,就是建立樊国的那位仲山甫的后裔,曾承袭祖职,担任过周王室的卿士。樊仲皮,名姬樊,字仲皮,由于在当时樊氏家族中排行老二,不能成为樊国的继承人,因此他被分封在今山西省的河津县一带,后人就以他名字的末字来号称其地为“皮氏邑”。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干脆就将该行政地域定名为皮氏县。在樊仲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或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为该支皮氏一族的最初之源。该支皮氏后来在天水郡(今甘肃天水、榆中一带)发展为望族,并融合了许多北方游牧民族,是为运城皮氏,又称天水皮氏、榆中皮氏、陇西皮氏等。
皮氏族人大多尊奉樊仲皮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郑国大夫子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谱》记载:“出郑大夫子皮。望出下邳。”春秋时期,郑国的贵族大夫中有个人叫子皮,为执政上卿子展的儿子,接替父亲为执政上卿,是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相国。
在子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皮氏后来在下邳郡(今江苏邳县下邳故城)一带发展为望族,因此又称下邳皮氏。
皮姓的始祖
本文2023-11-08 13:34: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