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
任何一个人在其生命的历程中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而每个人同时又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帮助着他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同时既是受助者,也是助人者。如果把助人者划分为四个等级:当我们发生问题、感受困难时,前来提供帮助的亲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为四级助人者;帮助我们的医生、教师、上司等为三级助人者;指引我们的牧师、神父等为二级助人者;为我们提供专业帮助的心理医生、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为一级助人者。前三级即四级、三级、二级助人者为非正式助人者,其实世界上到处都有非正式的助人者,所以,这世界充满了爱。但遗憾的是,他们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助人的专门训练,因此,常常效果不佳或事与愿违,甚至帮了倒忙。作为一级助人者一一专门处理人的社会、心理等问题的专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个案工作就是一项专业的助人活动,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一定的价值理念指引之下,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以个别的方式帮助有需要者解决和处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于社会工作的其他方法,如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个案工作起源最早,发展也最充分和完备。
一、个案工作的定义
个案工作,即社会个案工作,是直接从英文Social Case Work 翻译过来的。Social即社会,广义的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狭义的社会是泛指由于共同的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在Social Case Work里,Social有四层特别的意义:一是指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法律、商业、心理辅导等专业的个案工作; 二是个案工作是一项组织行为,是以机构为依托发生的助人活动,而非个人的善举;三是强调个案工作是一项社会职业,讲求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四是体现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关怀和责任。Case即事例、事件或案例,在Social Case Work中意指个案工作是以个别的方式、针对单个案例进行的助人工作。Work即工作或劳动,意指个案工作是工作者( worker)为帮助案主(client)而做的工作或进行的劳动,是工作者体力和脑力的付出,是工作者将个案工作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技术方法进行整合并作用于案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 Group Work)、社区工作(Community Work)构成了社会工作传统三大方法。
个案工作是在一套价值理念指导下运作的,个案工作(社会工作)是一套价值、知识和技巧的整合系统,我们在回答什么是个案工作的时候,除了强调它的知识性、技术性和方法性外,还必须强调它的价值理念的规定性。所以,社会个案工作可以定义为: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个案工作至少包含如下的意义:
1个案工作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这里强调了个案工作助人的专业性和方法的个别化特性。专业性是指,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个案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为案主提供的服务,是一项以机构为依托的组织行为,它不同于个人的助人善行,也不同于一般的公益活动或志愿者工作。个别化是指个案工作以一对一的方式,区别于以一群人为工作对象的小组工作和以整个社区为服务对象的社区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各有其长处,但是,只有个案工作的方法更能深入到案主内心深层的问题,了解到不同案主的独特困难,而有针对性地帮助案主解决所遇到的难处。
2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尊重个性、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这是个案工作的灵魂。个案工作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价值的,都值得关怀与帮助,每个人之间均有差异,都是独特的,而个人问题的性质和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阻力与助力也是不同的。因此,个案工作强调因人而异,以艺术化而不是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案主。
3个案工作融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身。科学性是指,个案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个案工作者必须学习、掌握有关人际关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科学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工作;技术性是指,个案工作者应该具有娴熟的人际沟通技巧和应对各种局面的能力;艺术性是指,个案工作者应在工作中有创造性地发挥个性特长,将自己的工作风格与科学的知识、技术、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个案工作鼓励工作者在不违背价值理念、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以丰富个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4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感受(feeling)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案主的觉知(意识到),案主感觉自己有了困难或问题,而又无能力自行解决。其二是指案主有求助的意愿,即想得到帮助,这是个案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案主有求助的愿望,想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与工作者配合,也才有效果可言。
5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个案工作强调调动一切可能的有利于案主转变的资源,包括案主个人的潜能和社会资源。案主的潜能包括智能、体能和心理能力。个案工作者在与案主的互动中,在探寻案主问题成因的同时,更要善于帮助案主认识、挖掘未被开发的、潜存在案主身上的各种能力,这不仅能帮助案主解决所遇到的困难、调适失调的心理或失调的人际关系,在帮助案主挖掘自身潜能的同时,不可忽视社会资源的利用。社会资源包括一切可能利用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及人际关系资源。例如帮助无力负担医院费用的重病儿童申请补助或组织募捐、为因下岗而困惑的案主寻找合适的工作、为失足少年争取学校、家人的理解和帮助等等。
6个案工作者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个案工作关心的是 个人问题的解决和个体价值的实现。但这必须与提高一般社会福利相一致。在个案工作中,如遇到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发生冲突或意见不一致时,工作者应首先反思自己的工作,如发现过失和认识上的偏差,应当立即矫正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如确认他方对社会工作持有偏见而有意不配合,工作者应真诚地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也是间接个案工作的内容。另外,要求工作者对国家法律法规、各项社会福利政策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规章制度有充分的了解利把握。
写继配
1 配:宗谱中的配是男子结婚的专用词,配即元配。即对方为未婚,也称处子,书“配某地某姓某公女”。
2 娶:娶则指对方为再婚女子,也称醮妇。书“娶某地某姓某公女”。
3 继配:继配指前任妻子已死亡或离异,又与后任妻子结婚。再配为处子则书“继配某地某姓某公女”;再配为醮妇则书“续娶某地某姓某公女”。
4 聘:聘指男子定亲,双方夫妻关系已经确立,但未完婚。旧社会对定亲非常重视,一旦定亲,女方即为夫家人。故有“未婚卒,葬某地”之记载。
个案工作六个基本流程是: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1接案是作为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社会工作者开始接触潜在的服务对象,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和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通过沟通,初步达成共同解决问题的初步协议。
2预估是对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判断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对服务对象提出解决建议的过程。
3计划是在某项工作或行动之前,预先拟定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等。
4介入是进入事件,进行一场无原则的辩论。
5评估是即评价估量,也是评价、品评,目的是对方案进行评估和论证,以决定是否采纳。
6结案是案件审理结束,作出最后判决或作出最后裁决。
个案管理,有时也叫「综合社会工作」,是一种提供服务的方式,由专业社工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属的需要,并为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及推广一套包括多项服务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需要。
一、案主资料
姓名:赵某
性别:女性
年龄:28岁
婚姻状况:已婚(同龄丈夫张某,并有一个7岁的女儿孩子)
教育程度:初中毕业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在农村务农。
职业经历:初中毕业之后,外出南方打工3年,之后回农村结婚生子。 性格特征:勤劳孝顺,坚强独立,但是多愁善感,偏执多疑。
婚姻观:认为夫妻双方白头偕老的婚姻是最美满的,坚持夫妻彼此包容、理解和忍让的相处之道。
生育观:案主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在小学以及初中都是班里的优等生,但是由于家里兄妹比较多,家境贫寒,她在初中毕业之后被迫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转而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这些经历使她深刻体会到了养育多个子女的艰难,而且案主在南方发达城市打工时,看到了城市家庭中优生优育的种种好处,这些都坚定了案主只生一个孩子,把家里所有资源都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的想法。
二、背景资料
1、内容提要
案主结婚后所在的家庭是一个由案主夫妻、公公婆婆以及案主女儿所组成的主干家庭,由于丈夫是家里的独子,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生育思想观念影响的公公婆婆非常希望自己家里拥有孙子来继承香火,所以,自案主结婚以后,公公婆婆一直希望她能为家里生一个男孩儿。刚开始婆媳相处十分融洽,婆婆对她是好言相劝,但是在她生过女儿并表示不想再生育之后,婆婆对她的态度经历了耐心劝导到冷眼相待,直至最后口角相争,拳脚相向、家庭暴力产生的过程。
2、案主陈述
在我生孩子之前,丈夫还有公婆对我都挺好的,丈夫经常在外地打工,我和公公婆婆在家里种几亩地,我们还养了十几只羊,这样除了平时生活上的一些日常开资之外,还能存一些钱,经济上还算过得去。丈夫虽然在外地,但会经常回家,我们夫妻感情很好。而公公婆婆经常夸我贤惠孝顺、善于持家,我也觉得他们也比较勤劳能干,踏实节约,遇到事情我们总是互相理解、包容,所以我们之间相处的很融洽,很少发生矛盾。
结婚一年之后,我生下了女儿,她很可爱,我很爱我的女儿,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她,并且让她以后能够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考上好的大学。所以我不想再生第二胎,就像城里一样集中精力养好一个孩子。况且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虽然丈夫在外打工,家里也种了几亩地,养了些羊,但是随着公公婆婆慢慢老去,而且公公又患有糖尿病,每天都离不开药,孩子也在不断长大,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很多,我觉得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我们的压力会很大,还不如把一个孩子养好呢。但是公公婆婆一直想让我生一个男孩儿,因为我丈夫是独子,所以在生完孩子之后,他们经常劝我再要一个孩子。我把自己不想生育的想法告诉他们,并且劝他们说城里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且城里的孩子都很聪明、懂事。但是公公婆婆包括我的丈夫都不能接受没有男孩儿的家庭,他们想了很多办法让我生一个男孩儿,刚开始他们努力劝导我,我不同意,后来他们就对我冷眼相待,经常故意找我的麻烦,我们常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激烈争吵,有一次丈夫还动手打了我,而且公公婆婆
对此也不管不问
现在我很痛苦,在这个家里我已经感觉不到幸福了,最近丈夫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对我也很冷漠,而且他也很少给家里寄来钱,我们之间感情已经很浅,只是靠孩子维系罢了。公公婆婆因为我不同意再次生育,对我的怨恨很深,我们之间常常因为一些琐事争吵,每天都没有快乐可言。丈夫现在经常喝酒,回家就打我,有时候我会想到与其这么累,还不如死了了算了,但是每次想到自杀,就会想到不能让孩子没有妈妈,所以我必须活下来好好照顾孩子。现在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试着去和公公婆婆静下心来好好谈谈,但没有任何成效,好像我们之间的矛盾太深了,已经无法弥合。但是我又不想离婚,因为我想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健康正常的家庭里面,再说这么多年我为这个家也付出很多,也体会过来自家庭的幸福和温暖,对这个家有很深深的感情,我不想轻易的放弃这个家庭,更何况我对再婚的家庭是没有任何信心的。
三、主要问题:
1、家庭问题:家庭比较不和谐,时常会与家人吵架。赵某与婆婆思想观念不太一样,时常因为生孩子的事情发生争吵。
2、心理问题:赵某心理比较消极,多愁善感,对于家里的矛盾,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还有轻生的念头。
3、人际关系问题:赵某性格有些偏执、多疑,与周围的人人际关系一般。但是与丈夫和婆婆的关系比较紧张
4、经济问题:由于赵某打工回家以后一直待在家里没有什么工作,并且她的丈夫在外打工没有贴补家用,除了种几亩地和养一些牲畜之外,家中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经济状况较为紧张。
5、婚姻问题:由于丈夫在外打工,最近很少着家,两人关系不是很好,经常因为小事吵架。婚姻也不太稳定
四、问题分析
赵某家庭不和谐,是伴随着婆媳之间关于生孩子的问题出现的。赵某小的时候家境困难,使得她上完初中之后就不得不外出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也正因为如此,案主深刻体会到了经济条件对于一个家庭是多么的重要,她也为自己不能继续上学而感到遗憾。赵某的心理问题也可能是由于从小父母忙碌,缺少对她的关爱,再加上过早的外出打工,对于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自身建立起了防范意识,并且多疑的心理日渐表现出来。赵某人际关系紧张很大程度上是她自身的问题,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友好,而且她本人也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偏执表现明显。婚姻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丈夫的态度,她觉得丈夫不理解她,还打他,所以对丈夫失去了信心,两人婚姻陷入困境。
五、分析治疗
(一)理论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和结构家庭治疗法
(二)理论假设: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理论假设: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求助者的问题视为有某个或某方面因素导致的,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模式借用了系统理论的概念“人在情境中”,即把求助者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求助者所处的环境把我求助者的问题。
2、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导致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失调和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求助者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经常干扰求助者当前的生活,妨碍求助者的人际关系适应。第二,当前的社会环境的压力过于强烈,是求助者早年未被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来,从而导致求助者的行为出现偏差。第三,求助者的问题还有不良的自我功能和不良的超我功能相关,在这些不良的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的影响下,求助者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减弱,最终导致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的失调。该模式强调,在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时要把求助者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结合起来考虑。
3、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对人际沟通十分重视,认为它是保证人际互动有效进行的基础。该模式强调,人际沟通会影响求助者的家庭关系和求助者的社会角色的扮演,对求助者的超我和自我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模式认为,求助者的自我功能的强度、自我防卫机制和知觉等都是影响其人际沟通技能形成的重要因素。
4、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求助者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发展自己的潜能,知识为开发而已。因此,该该模式指出,开展心理与社会治疗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挖掘求助者的潜能,使求助者健康的成长。
(2)家庭治疗法以整个家庭为治疗单位,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交往方式以发挥家庭的功能,从而使个别家庭成员的'问题真正得以解决。
理论基础:
1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
2相信个人的问题是家庭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反映;
3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是因为家庭的结构不合理,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组织,可以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4不把个人行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而把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作为治疗的手段与中心;
5治疗不采用直接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地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
6 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而不注重对家庭历史的回顾与家庭问题成因的追溯。
六、服务计划
(1)目标:
1、总目标:帮助案主建立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案主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达到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协调一致。
2、首要目标:同时帮助案主与家人沟通,与家人建立正常的关系。让案主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总是回忆过去。使其正确对待夫妻感情问题,不要逃避。
(2)具体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是指个案工作员初次与求助者进行接触,了解其需要与困难,对其面临的问题初步作出判断,根据机构的性质决定是否能够为求助者提供服务。
目的:与案主初步接触,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取得案主的信任后,建立良好专业关系;通过与案主的正面接触,对案主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确定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会谈法
过程:工作员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
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在此基础上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收集尽量多的资料,与案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目的:通过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在咨询中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帮助案主重建认知结构,以及社会支持网络,改变其焦虑情绪。
方法:会谈法、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过程:
1、采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使案主识别自己的困境所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
2、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中还包括探索——描述——宣泄这一这一直接治疗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具有研究和诊断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治疗的作用。所谓探索——描述——宣泄是指社工通过求助者的描述和解释探索求助者的问题,并为求助者的情感宣泄提供机会,以便疏导求助者的情绪冲突,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面对我的案主,从她的表述中,我可以体会到案主的苦恼、既想孝顺公婆,又想坚持自己生育观念的矛盾心理。所以,我需要帮助案主表达负面的感受,并提供机会让求助者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以便减缓案主的心理压力,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实质。我对案主说,你有什么困惑以及不满都对我说吧,我渴望听到你内心的那些痛苦,这样,她把内心的不满与愤怒全都发泄了出来,之后,她告诉我感觉很轻松,很舒服。我说看到你轻松的样子,我也很高兴。由于,案主丈夫常年不在家,自己与公公婆婆之间的代沟相对比较严重,所以,除了偶尔和自己的闺蜜交流,平时她的感情表达是受到限制的,这不仅案主的心理压力,而且还妨碍了她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就像她由于比较敏感,很多时候她会怀疑自己的婆婆是不是不喜欢她等。这个方法还要求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减轻意志控制,并鼓励案主表达各种被压制的感受,以便了解案主未意识到的各种内心矛盾和冲突。例如,我试着问她你觉得婆婆身上有何优点?她说婆婆平时对她很好,也很懂得照顾孩子等,而这就反映了案主因为不生育而对这个家庭的内疚感受。我还会问她,现在这个家庭给你带来那么多的痛苦,你想过离婚么?她回答说自己想过离婚,但是想到离开自己相处多年的丈夫、公婆,还要带着孩子进入另一个陌生的家庭,自己是非常不愿意的,这也反映了案主对这个家庭的留恋与喜爱。通过鼓励案主表达这些被抑制的感受,可以让案主正确的了解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面临的问题所在,通过案主的表达,她发现自己原来并没有那么恨自己的丈夫和公公婆婆,她也感到原来自己对这个给她带来无数痛苦的家庭还有那么深厚的感情。我想这对于治疗案主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
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中,还注重一个反应性直接治疗技巧,其中的人格发展反映方法对于我的案主治疗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人格发展反映是指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早年痛苦经历,调整求助者的人格发展。由于求助者早年未被满足的需要和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对其人格的发展影响很大,因而工作者首先要给予求助者一定的机会宣泄长期被压制的需要和情绪冲突,以便与求助者共同深入探讨其早年的痛苦经历。第二,再案主宣泄内心矛盾和冲突之后,工作者就需要与求助者一起探讨起早年的不幸经历,把求助者的早年感受与其现实的不良行为联系起来,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第三、在求助者了解其不良行为的根源基础上,工作者需要帮助案主重新评估以前的经历,调整案主现有的人际关系。通过案主的表述,我明白,我的案主的一些早年经历对于他现在的行为观念有很大的影响。案主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家境贫寒,但是案主从小热爱学习,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初中毕业之后,身为长女的她,不得不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案主的这一经历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了她的人格发展,所以在生孩子的问题上,案主百般抗阻。所以,在处理案主的这一问题时,我会帮助她宣泄自己埋藏已久的不良情绪,使其得到释放。
3、提出建议与意见:
(1)让案主学会如何与家人沟通,及时发现家人的优点。
(2)建议案主积极主动与家人和朋友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相信人是善良的,放弃以往的敌对想法,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家人。
(3) 由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强调的事重视人的自觉。因此,针对案主本人对事情存在某种偏执的想法,社工尽可能的帮助案主学会理解他人。
第三阶段:结构家庭治疗阶段
目的:通过与案主的家人交谈,让案主的家人能够理解案主的想法。其次,缓和案主与婆婆之间的矛盾,希望她们能够正常的交流。尽可能的的支持案主自身的想法,而不是替案主决定她的生活方式和生育观念。
方法:会谈法、结构家庭治疗法
过程: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的积极配合,让案主感觉到其实自己并不是不被人理解和关心,只是丈夫不愿意表露出来。同时,让案主与婆婆敞开心扉的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婆婆知道自己的想法。其次,让案主与自己的丈夫也好好交流,让彼此都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加深彼此的了解。同时,面对婚姻中出现的问题两人都有必要好好反思,到底是什么方面出现了问题,以今后到底该何去何从。
第四阶段:结束和巩固阶段
目的: 了解案主面临的新问题并巩固工作效果。
方法:会谈法
过程: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了解案主的变化和案主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对案主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案主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处理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鼓励案主正面评价自己,减少焦虑,学会客观对待别人。
七、服务过程记录(附后)
八、方法评估
针对案主自身的情况,本案主要采用的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和结构家庭治疗法,尽可能的使案主建立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案主自决。同时协调家庭成员积极配合,通过与案主之间的互动游戏,使得这个家庭矛盾得到缓和与平息,使案主走出困境,摆脱生活的烦恼。
九、个案反思
由于案主本身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来自自己,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家庭的原因。过往不能满足的需求在婆媳之间的问题上得到放大,进而激化了夫妻之间矛盾,导致案主陷入痛苦、不能自拔。因此,作为社工,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案主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达到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协调一致,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活人一般不能上家谱,但有些地方规矩不同。
家谱是记录家族历史和传承的重要工具,通常只记录已故家族成员的信息。虽然不同地方的家族规矩存在差异,但大多数情况下,活人不会被记录在家谱中。
至于离婚的人能否上家谱,也取决于不同家族的具体规定。有些家族可能会将离婚的人记录在家谱中,但有些则不会。
总的来说,这些问题最好咨询具体的家族成员或查阅本家族的家谱。
离婚的手续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你需要准备申请离婚的材料,包括婚姻登记证明、身份证等。然后,你需要到当地的婚姻登记部门提交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接下来,登记部门会核实你的材料,并安排双方进行登记,通常会进行结婚登记簿的注销。最后,领取离婚证明。这是一个简要的流程介绍,具体的操作细节还需要根据你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哦。但最好还是咨询一下专业的法律顾问以获取准确的指导。
👇这是我网上查阅的资料,希望能帮到您~
离婚后的手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领取离婚证:在离婚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后,双方会领取到离婚证。离婚证是证明双方已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定证件。
户口本变更:离婚后,双方需要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户口本的变更手续。通常情况下,离婚后的双方不再属于家庭成员,需要将户口分开。
房产变更:如果离婚涉及房产分割,双方需要根据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产过户或更名手续。
财产转移:离婚后,双方需要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将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和转移。包括银行存款、车辆、股票、债券等财产。
子女抚养权变更: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会根据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进行变更。如涉及子女的户口、学籍等变更,需要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
债务清偿:离婚后,双方需要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清偿共同债务。如果有一方未按照约定履行债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婚姻状况变更:离婚后,双方的婚姻状况会变更为离婚。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如涉及婚姻状况的证明,需要提供离婚证作为证明。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离婚后手续,具体情况还需根据个案情况及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一些关于绘制家庭图的细节要求以及为什么那样的原因,其次是着重推广一款绘制家庭图的软件。
在我做中心主任、督导(督导助理)、评估员的工作中,我发现很多人其实知道家庭图却并不会绘制以及运用。
最常见的是这样的
大家之所以画它是因为服务表格(家访、个案)要求的,为了确保表格的完整度。
家庭图是家庭治疗派在进行个案辅导(个人或者家庭)的时候使用的。
家庭图的介绍
家庭图(genogram)又称家谱图、家系图、家庭树(family tree),由系统家庭理论的奠基人默里鲍恩(Murray Bowen)于70年代提出以家谱图作为工具,收集有关的家庭信息,分析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模式。
家庭图是以符号及图形的形式对家庭结构、成员之间的关系与患病历史的描述,摘记家庭成员基本相关资料,透过不同的线条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使观看者迅速了解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和家庭生活周期等资料,是家庭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家庭模式的实用工具之一。
家庭图可以直观的呈现家庭中各种关系及信息,使人迅速全面的了解复杂的家庭结构关系和功能。
借助家庭图,可以全面了解个人成长背景、家庭结构与功能、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每个成员的人格特点、行为方式、价值观和沟通模式等内容。
家庭图在一般心理咨询中被作为家庭评估的工具,同时具有系统家庭治疗临床干预功能,还常用于职业辅导领域。
家庭图的构成
1符号;
2家庭互动模式;
3病史和病历;
4其他家庭信息。
绘制家庭图的基本规则(basic rules)
1一般包含三代人。
2长辈在上,晚辈在下;
3同辈中,长者在左,幼者在右;
4夫妻中,男在左,女在右;
5一般从家庭中首次就诊的病人这一代开始,向上下延伸。
6在代表每个人的符号内,标上成员的年龄,在符号旁标上重大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遗传病、慢性病等;
7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记录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出生、死亡、结婚、离婚、分居、毕业、参军、住院、搬家、工作变动、意外事故等,并在家庭结构图的下方记录这些信息的来源和日期;
8案主(Index Person索引病人,即存在问题、表现出症状的人),用双线图形表示。
9索引病人的符号比代表兄弟姐妹的符号位置稍低、稍大;
10兄弟姐妹的配偶的符号比兄弟姐妹的符号位置稍低、稍小。
为什么?
1为什么要画家庭图?
家庭图只是一个工具,众所周知,图更加直观形象,社工在个案辅导中,如果想了解一个人的家庭的基本构造,如果案主的家庭比较复杂,用画图的形式就会更加直观清晰,而且可以邀请案主一起或者案主自己来画,也会强化案主对自己家庭的一个认识和理解。
2为什么一定要至少画三代?
如图一所示,可以得到如下信息:一父一母一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有效信息。结婚时间、案主是谁、年龄、身体状况、关系等均缺少描述。
更重要的是,只有简单的两代人,看不出家庭代际的传承关系。
我们画家庭图一般是以接受“家庭(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前提的,同时认为“家庭代际之间是存在某种程度的循环和继承的”,如,上一辈的人有离婚、家暴现象,那么下一辈子发生此几率的现象较大或解释此现象可追溯到原生家庭,案主可能是在重复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应对模式。
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女性的父亲酗酒家暴,她越是排斥并且发誓绝不要找像父亲一样的人,其结果可能是她会将丈夫变成父亲那样的人,因为在此期间她没有自我觉察以及学习新的应对模式。
至少描述了三代的情况,更加清晰看到存在在整个家庭的某种循环。
3为什么不能画横线?
比较一下图一和图二。
为什么不能直接划横线,因为会造成关系混乱。尤其是家庭比较庞大以及关系比较复杂的时候,两个符号之间的线代表的是两人之间的关系(亲密、紧张、疏离等)。
4为什么要画家庭图中的关系符号?
在我接触的社工绘制的家庭图中,很少关注相互之间的关系,当然一方面是未做要求不太重视,一方面并不是专门使用家庭治疗来进行辅导。
其实关系很重要,家庭图绘制的要求也引导我们去探讨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是怎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服务对象的困境以及共同寻找资源。
5待补充……
家庭图的绘制软件一一Genopro
网址:http://wwwgenoprocom/
有绿色版(不用安装和购买,杀毒软件会自动删掉);可用截屏方式()存档于家访表;可保存成gno格式供查询(在软件中点击可了解更多案主信息);不用购买,功能可满足社工日常工作。
案例:
来访者是一个35岁的女士A,患有1年抑郁症,目前服用相关药物,患病后辞职,原本是一名幼教老师。
A的丈夫B是一名工程师,比A大4岁,在与A结婚前有过一段5年的婚姻,因前妻不能生育,两人收养了一个女儿,目前已经7岁了,前妻因胃癌过世。前妻过世后,女儿交由爷爷奶奶抚养。2010年A与B相识,一年后结婚,结婚当年A就怀孕了,但因身体状况不佳流产了,2013年A再次怀孕并安全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
A有一个妹妹,2012年因丈夫出轨离婚,2013年A的妹妹因经济犯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妹妹的女儿因此寄养与A家中。
来访者A目前与丈夫B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冲突,丈夫B很少关心养女,比较宠爱双胞胎儿子,每天安排时间与两个儿子玩耍,A患病后心力交瘁,无力照顾两个儿子和妹妹的女儿,A的母亲来到家里照顾三个孩子,且与三个孩子比较亲密,但是与女婿关系较为疏远,A与妹妹关系较好,妹妹出事后非常难过。
家庭图的临床运用
1家庭结构(家庭构成:核心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三代家庭……;兄弟姐妹的相关信息:出生次序、性别、年龄差距……;特殊的家庭结构:近亲结婚、重婚……)
2家庭生命周期(子女成人并离家、新婚夫妇、孩子正年幼……;过渡或出现危机;家庭成员意外死亡、夫妻双方年龄差距过大、孩子出生过晚……)
3家庭的代际传承(家庭疾病遗传、家庭功能传递:虐待、否认机制、家庭关系传递:纠缠、冲突、关系中断;家庭结构传递:离婚、再婚……)
4家庭经历(近期应激事件:结婚、怀孕……;慢性生活事件:慢性病、贫困……;周年纪念、自然灾害……;)
5家庭关系模式(家庭关系类型:冲突、梳理、纠缠……;三角关系、与非家庭成员的关系类型)
6家庭关系中的平衡与失衡(家庭结构、家庭角色、家庭功能水平、资源)
家庭的目标——自主而相系
提供生存所需,提供成长空间功能良好的家庭
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包括自主和依赖之间的平衡
社会化训练、性别角色的认同
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建立自尊
…………
功能良好的家庭
自尊高
直接、清楚、具体、一致、促进发展的交流
平等的方式
开放、顺应时代、人性化的规则
能维持自身系统的生存,又鼓励实现个人潜力,系统与个人的利益取向平衡——康斯坦丁
我是我,是因为我生来如此,而你是你,是因为你生来如此。
家庭治疗相关概念
原生家庭
出生顺序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
家庭模式/类型
家庭功能《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FAD)》
家庭规则(family rules)
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
�……
案例来自:《家庭治疗初探—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与流派培训》
不在。族谱是记载家族人物关系的文本,记载何人什么关系。离婚便会不在写入族谱。古人夫妻和离后妻子不在族谱里。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
本文2023-09-22 07:44:3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