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解氏家谱,我是江苏徐州的.
·中国家谱发布与检索中心·让你找到亲人或家谱或诸多未知内容国际搜索 查正文 查标题
·首页>>家谱总目>>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 >>〔续发此主题文献〕 〔发布属于本分类新文献〕[返回栏目] 〔精华贴列表〕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
第1篇/章/节/段·发布人: 游客 发布时间:2005-12-10 3:53:19 相关文献再查询〕〔[登陆][注册][返回栏目]
--------------------------------------------------------------------------------
欢迎来自:61152161153的访问者[代理IP后台自动抓取真实IP]
--------------------------------------------------------------------------------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使用说明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共收录家谱目录543条,由三部分组成:
1 《全国家谱总目》中收录的家谱目录400条。收藏者项标为“收藏地区+序号”。
2 陕西各地区县志中记录的家谱信息109条。收藏者项标为“线索+序号”。
3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及《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中收录的陕西地区家谱34条。收藏者项分别标为“综合、上海+序号”。
读者可利用电子表格的排序功能和查找功能,从谱籍、姓氏、谱名、出版年、收藏者等检索途径进行检索。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种方法:利用电子表格的排序功能。选中全表,单击数据→排序,此时可用浏览方式检索。如将姓氏、谱籍1、谱籍2分别设为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这时同一姓氏的家谱将排列在一起,并按地区集中。著录表项(即最末一项)为家谱著录表等相关详细资料,光标指向该列图标,指针变为十字箭头时双击,可查看有关该家谱责任者、版本、始祖、收藏者等内容。
第二种方法:单击编辑→查找→输入查找内容 →搜索方式选“按列”,单击“查找下一个”,这时将选中相关单元格,不断单击“查找下一个”,找到所需条目后,双击该条目著录表项图标,即完成一项检索。
谱籍1 谱籍2 姓氏 谱名 出版年 收藏者 著录表
陕西 米脂 常氏 [陕西米脂]米脂常氏家志四卷 1998 陕图1
陕西 横山 冯氏 [陕西横山][陕西子洲]冯家寨则•冯家渠•冯家老庄冯氏族谱(续修本) 1999 陕图2
河南 淅川 杨氏 [河南淅川]杨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1872 陕图3
河南 邓州 唐氏 [河南邓州]春风唐氏家谱一卷 1882 陕图4
四川 射洪 杨氏 [四川射洪]射洪古绳乡杨氏族谱 1901 陕图5
陕西 朝邑 杨氏 [陕西朝邑]西野杨氏壬申谱附续一卷 1891 陕图6
陕西 蒲城 李氏 [陕西蒲城]蒲城李氏先德志传彚编一卷 1932 陕图7
朱氏 [ ]四明朱氏支谱内外编二十六卷 1936 陕图8
湖南 平江 陈氏 [湖南平江]平江义门陈氏新符公家乘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1938 陕图9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滕冲]滕冲叠水河李氏家谱不分卷 1928 陕图10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滕冲]滕冲青斋李氏宗谱五卷增编一卷 1931 陕图11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腾冲]腾冲叠水河李氏家谱不分卷 1913 陕图12
广东 南海 朱氏 [广东南海]南海九江朱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 1869 陕图13
江苏 常熟 邹氏 [江苏常熟]常熟小山邹氏支谱一卷 1908 陕图14
山东 济宁 公冶 [山东济宁]戊辰续修公冶族谱五卷 1932 陕图15
广东 南海 黄氏 [广东南海]南海学正黄氏家谱节本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1 陕图16
江苏 苏州 滕氏 [江苏苏州]吴门滕氏世略抄 1935 陕图17
浙江 奉化 蒋氏 [浙江奉化]武岭蒋氏宗谱三十二卷 1948 陕图18
湖南 湘潭 王氏 [湖南湘潭]湘潭泉冲王氏五修族谱本原志一卷 民国间 陕图19
陕西 潼关 张氏 [陕西潼关]张氏著存堂族谱 八卷 1908 陕图20
广西 武缘 黄氏 [广西武缘]粤西武缘起凤黄氏家乘不分卷 1934 陕图21
浙江 杭州 钱氏 [浙江杭州]钱氏家乘图像考赞不分卷 1924 陕图22
福建 福州 王氏 [福建福州]西清王氏族谱不分卷 1934 陕图23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陕图24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韩城解家村解氏家谱图 2000 私藏1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解氏家谱图不分卷 1750 私藏2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解氏家谱图不分卷 1838 私藏3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解氏家谱图不分卷 1920 私藏4
山西 稷山 解氏 〔山西稷山〕解氏家谱不分卷 1980 私藏5
江苏 吴县 吴氏 〔江苏吴县〕吴氏宗谱不分卷 1871 私藏6
陕西 汉阴 张氏 〔陕西汉阴〕清河堂沙坝张氏族谱不分卷 1997 私藏7
陕西 汉阴 张氏 〔陕西汉阴〕张氏宗谱不分卷 1998 私藏8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698 私藏9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812 私藏10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822 私藏11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943 私藏12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族谱一卷 1895 私藏13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族谱 1997 私藏14
陕西 华县 刘氏 〔陕西华县〕新辑大涨刘氏族谱十卷 民国间 西大1
陕西 汉中 李氏 〔陕西汉中〕西乡李氏家谱三卷 1889 西大2
福建 泉州 庄氏 〔福建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西大3
辽宁 沈阳 曹氏 〔辽宁沈阳〕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不分卷 1990 西大4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 1999 西大5
河南 许昌 黄氏 [河南许昌]大元后裔黄氏家谱一卷 2001 铜川1
陕西 米脂 李氏 [陕西米脂]米脂太安二甲李氏宗谱一卷 1992 铜川2
河南 郾师 田氏 [河南郾师]杜篓田氏家谱不分卷 1998 铜川3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铜川4
陕西 歧山 宋氏 [ 陕西岐山]岐山宋氏族谱续稿不分卷 清末民初 宝鸡1
陕西 歧山 崔氏 〔 陕西岐山〕北庄崔氏家谱不分卷 宝鸡2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岐山郭氏族谱不分卷 1883 宝鸡3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续增郭氏族谱不分卷 1914 宝鸡4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岐山郭氏族谱不分卷 1914 宝鸡5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岐山郭氏族谱四卷 2000 宝鸡6
陕西 扶风 王氏 〔 陕西扶风〕扶风王氏族谱不分卷 1990 宝鸡7
陕西 扶风 李氏 〔陕西扶风〕李国玉家谱不分卷 2000 宝鸡8
陕西 扶风 李氏 〔陕西扶风〕李国玉家谱存稿 2000 宝鸡9
陕西 扶风 赵氏 〔陕西扶风〕小留村赵氏家族史略不分卷 1995 宝鸡10
陕西 关中 温氏 〔 陕西〕关中温氏丛书族谱不分卷 2001 宝鸡11
陕西 千阳 罗氏 〔 陕西千阳〕罗氏家谱不分卷 1990 宝鸡12
陕西 榆林 张氏 [陕西榆林]张氏家谱 1994 榆林1
陕西 榆林 李氏 [陕西榆林]陕西省榆林城内李氏(贵庭)家谱 1998 榆林2
陕西 榆林 谢氏 [陕西榆林]谢氏家谱 1997 榆林3
陕西 榆林 叶氏 [陕西榆林]叶氏家谱不分卷 1982 榆林4
陕西 榆林 叶氏 [陕西榆林]叶氏族谱续编 1996 榆林5
福建 莆田 关氏 [福建蒲田]蒲坂关氏族谱 1998 榆林6
陕西 米脂 张氏 〔陕西米脂〕米脂开平里三甲张氏家谱 1996 榆林7
陕西 石泉 李氏 [陕西石泉]李氏家谱简续 2000 安康1
陕西 石泉 王氏 〔陕西石泉〕王氏仁顺宗谱 1998 安康2
陕西 石泉 陈氏 〔陕西石泉〕陈氏蛟龙家谱不分卷 1992 安康3
陕西 汉阴 张氏 〔 陕西汉阴〕清河堂沙坝张氏族谱 1997 安康4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鄠县]王氏族谱四卷,首一卷 1841 安康5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安康6
福建 莆田 关氏 [福建莆田]莆坂关氏族谱 1998 安康7
陕西 商南 刘氏 〔陕西商南〕刘氏宗谱三卷 1992 商洛1
陕西 商南 张氏 〔陕西商南〕全城章氏谱不分卷 1997 商洛2
陕西 商南 蒋氏 〔陕西商南〕蒋氏宗谱•陕西省商南县红庙分支(九修)二卷 1999 商洛3
陕西 商南 冀氏 〔陕西商南〕冀氏宗谱不分卷 2000 商洛4
安徽 潜山 蒋氏 [安徽濳山]濳山县蒋氏八修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 1904 商洛5
陕西 洛南 童氏 [陕西雒南]雁门郡童氏宗谱三卷 1964 商洛6
陕西 洛南 李氏 [陕西雒南]陇西郡李氏宗谱二卷 1963 商洛7
陕西 洛南 杨氏 [陕西雒南]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1963 商洛8
陕西 洛南 刘氏 [陕西雒南]刘氏宗谱不分卷 1963 商洛9
陕西 洛南 罗氏 [陕西雒南]罗氏宗谱一卷 1963 商洛10
湖北 黄冈 陈氏 [湖北黄冈]陈氏续修合谱八卷,首三卷 1901 商洛11
陕西 商南 罗氏 [陕西商南]罗氏宗谱 一卷 1954 商洛12
陕西 商南 李氏 〔陕西商南〕商邑李氏家谱 二卷 1999 商洛13
陕西 商洛 [陕西商洛][ 氏四修家谱 ]不分卷 1987 商洛14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商洛15
陕西 洛南 汪氏 〔陕西雒南〕舒邑晓天汪氏宗谱 六卷 1991 商洛16
什木罕 [ ]什木罕家谱一卷 清末 市档案1
陕西 洵阳 〔陕西洵阳〕〔?氏〕廷辉公续修支派一卷 1911 市档案2
日本 奈良 原田 〔日本奈良〕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不分卷 1939 市档案3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第十二修王氏族谱三卷,首一卷 1996 市档案4
陕西 户县 仝氏 [陕西户县]仝氏族谱第三谱不分卷 1999 市档案5
陕西 户县 杨氏 [陕西户县]户县庞光镇炉丹村西堡杨氏族谱一卷 2001 市档案6
陕西 户县 贾氏 [陕西户县]牛东贾氏宗谱(车门支系)一卷 1993 市档案7
江西 弋阳 刘氏 [江西弋阳]彭城刘氏福四公裔重修族谱三卷 1826 市档案8
陕西 户县 姬氏 [陕西户县]姬宗世谱录不分卷 市档案9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王氏族谱四卷 清 市档案10
刘氏 [ ]刘氏宗谱一卷 1889 省档案1
江苏 盐城 陆氏 [江苏盐城]盐城陆氏宗谱八卷 1989 省档案2
江苏 盐城 陆氏 [江苏盐城] 盐渎堂陆氏宗谱一卷 1989 省档案3
王氏 [ ]王氏宗谱十八卷 1859 省档案4
陕西 榆林 叶氏 [陕西榆林]叶氏族谱一卷 1982 省档案5
刘氏 [ ]刘氏世系图一卷 1957 省档案6
湖北 黄冈 方氏 [湖北黄冈]方氏宗谱十二卷,首四卷 1901 省档案7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省档案8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白河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9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双溪常系谱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10
湖北 蕲春 程氏 [湖北蕲春 ] 蕲阳程氏宗谱六卷 1823 省档案11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2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3
江西 庐陵 周氏 [江西卢陵]新修周氏族谱四卷 1940 省档案14
福建 厦门 庄氏 [厦门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省档案15
陕西 紫阳 伍氏 [陕西紫阳]伍氏宗谱 1934 省档案16
山东 黄县 丁氏 [山东黄县]丁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1909 陕师大1
江苏 苏州 文氏 [江苏苏州]文氏族谱续集不分卷 1929 陕师大2
江苏 吴县 王氏 [江苏吴县]洞庭王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1 陕师大3
福建 闽县 王氏 [福建闽县]西清王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4
山东 滕县 生氏 [山东滕县]滕县生氏族谱四卷,卷首一卷 1936 陕师大5
江西 婺源 朱氏 [江西婺源]紫阳朱氏宗谱二十五卷,卷首一卷 1925 陕师大6
河南 安阳 朱氏 [河南安阳]朱氏家谱不分卷 1906 陕师大7
河北 交河 李氏 [河北交河]李氏族谱不分卷 1937 陕师大8
湖南 汝城 朱氏 [湖南汝城]大村朱氏族谱四卷 1931 陕师大9
山东 乐陵 宋氏 [山东乐陵]乐陵宋氏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10
辽宁 海城 李氏 [辽宁海城]李氏宗谱一卷 1901 陕师大11
浙江 绍兴 杜氏 [浙江绍兴]会稽杜氏家谱十二卷,卷首一卷 1899 陕师大12
浙江 绍兴 阮氏 [浙江绍兴]越州阮氏宗谱二十二卷,卷首一卷 1928 陕师大13
陕西 蒲城 屈氏 [陕西蒲城]屈氏族谱不分卷 1984 陕师大14
河北 营城 邵氏 [河北营城]邵氏宗谱不分卷 1939 陕师大15
江苏 吴县 周氏 [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周氏支谱不分卷 1916 陕师大16
多罗钟端 宣宗成皇帝位下多罗钟端郡王家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17
四川 井研 胡氏 [四川井研]井研胡氏族谱不分卷 1936 陕师大18
江苏 镇江 唐氏 [江苏镇江]京口唐氏重修族谱二卷 民国 陕师大19
江苏 吴县 秦氏 [江苏吴县]洞庭秦氏宗谱五卷,首四卷,末一卷 1873 陕师大20
河北 沧州 孙氏 [河北沧州]渤海孙氏家谱不分卷 1921 陕师大21
章氏 章氏会谱德庆初编三十卷,二编四卷,三编十六卷,四编十卷 1919 陕师大22
浙江 杭州 许氏 [浙江杭州]高阳许氏家谱二卷 1849 陕师大23
天津 静海 马氏 [天津静海]马氏族谱一卷,世系表一卷 民国 陕师大24
江苏 常州 张氏 [江苏常州]毘陵张氏宗谱十二卷 1929 陕师大25
河南 项城 张氏 [河南项城]项城张氏族谱十二卷 1936 陕师大26
满洲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 1735 陕师大27
四川 云阳 程氏 [四川云阳]云阳程氏家乘四卷 1919 陕师大28
河北 南皮 杨氏 [河北南皮]杨氏族谱不分卷 1933 陕师大29
平江 叶氏 平江叶氏族谱十二卷,卷首一卷,末一卷 1935 陕师大30
江苏 吴县 叶氏 [江苏吴县]叶氏祖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31
江苏 常州 卞氏 [江苏常州]胜西卞氏族谱十六卷 1940 陕师大32
江苏 常熟 归氏 [江苏常熟]京兆归氏世谱十二卷 1913 陕师大33
江苏 无锡 荣氏 [江苏无锡]荣氏宗谱三十卷 1935 陕师大34
河北 丰润 赵氏 [河北丰润]浭阳赵氏西门统谱七卷 1932 陕师大35
辽宁 开原 颜氏 [辽宁开原]颜氏支谱一卷,附优复恩例一卷 1935 陕师大36
上海 潘氏 [上海]上海潘氏家谱六卷 1935 陕师大37
山西 汾阳 韩氏 [山西汾阳]汾阳韩氏支谱四卷 1884 陕师大38
河南 荣阳 郑氏 [河南荣阳]郑氏族谱二十卷,卷末一卷 1932 陕师大39
浙江 临安 钱氏 [浙江临安]钱氏家乘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0
浙江 武进 钱氏 [浙江武进]钱氏宗谱十六卷 1878 陕师大41
江西 婺源 吴氏 [江西婺源]环溪吴氏家谱四卷 1904 陕师大42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世谱稿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3
河北 满城 宋氏 [河北满城]清苑宋氏宗谱四卷,卷首一卷 1923 陕师大44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壬午年谱不分卷 1932 陕师大45
陕西 长安 罗氏 [陕西长安]罗氏族谱二卷 1938 陕师大46
陕西 泾阳 王氏 [陕西泾阳]宝田堂王氏家乘八卷附特命录一卷 清 陕师大47
蒙古 蒙古世系 1979 陕师大48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陕师大49
广西 田阳、忻城 岑氏 [广西田阳][广西忻城]广西土官岑氏莫氏族谱 1965 陕师大50
广东 花县 洪氏 [广东花县]洪氏宗谱 1982 陕师大51
云南 晋宁 郑氏 [云南晋宁]郑和家谱考释 1937 陕师大52
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宗谱 1938 陕师大53
吉林 他塔拉氏 [吉林]吉林他塔拉氏家谱九篇 1989 陕师大54
孔氏 孔子世家谱卷首,初集六十二卷,二集34卷,三集10卷,四集12卷 1990 陕师大55
广东 台山 赵氏 [广东台山]浮石赵氏族谱(增订初编 续编 补遗 附录)二十四卷,卷首一卷 1966 陕师大56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 1999 陕师大57
上海 嘉定 周氏 [上海嘉定]嘉定周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8
浙江 杭州 陈氏 [浙江杭州]陈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9
古氏 新编古氏宗谱 1994 陕师大60
福建 泉州 庄氏 [福建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陕师大61
苏氏 新编苏氏大族谱 1994 陕师大62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1 咸阳1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3 咸阳2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张氏家世一卷 1981 咸阳3
陕西 礼泉 张氏 [陕西礼泉]张氏家谱四卷 1809 咸阳4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旬邑族谱一卷 1963 咸阳5
陕西 旬邑 马氏 [陕西旬邑]马氏世系考一卷 1920 咸阳6
陕西 旬邑 蒙氏 [陕西旬邑]蒙氏家谱底稿一卷 1973 咸阳7
陕西 长武 马氏 〔陕西长武〕马氏家谱三卷,末一卷 1990 咸阳8
陕西 长武 鱼氏 〔陕西长武〕鱼氏宗谱二卷 1996 咸阳9
陕西 永寿 张氏 〔陕西永寿〕张氏宗谱稿三卷 1984 咸阳10
陕西 永寿 任氏 [陕西永寿][任氏影]一幅 咸阳11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影]一幅 咸阳12
陕西 永寿 王氏 [陕西永寿][王氏影]一幅 咸阳13
陕西 旬邑 吴氏 [陕西旬邑]吴氏族谱一卷 1995 咸阳14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一卷 1869 咸阳15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五卷 1997 咸阳16
陕西 长武 魏氏 〔陕西长武〕魏氏族谱一卷 1987 咸阳17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家谱〕一卷 2000 咸阳18
山东 郓城 张氏 〔山东郓城〕张氏族谱一卷 1997 咸阳19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北岳王庄王氏宗谱一卷 1987 咸阳20
陕西 旬邑 李氏 〔陕西旬邑〕〔李氏影〕一幅 1996 咸阳21
陕西 旬邑 第五氏 〔陕西旬邑〕〔第五氏影〕一幅 咸阳22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影〕一幅 咸阳23
陕西 长武 张氏 [陕西长武]张宅家谱一卷 1825 咸阳24
陕西 长武 刘氏 [陕西长武]刘氏族谱一卷 1957 咸阳25
陕西 三原 毛氏 [陕西三原][毛氏影]一幅 咸阳26
陕西 旬邑 何氏 [陕西旬邑][何氏影]一幅 咸阳27
陕西 旬邑 申氏 [陕西旬邑][申氏影]一幅 咸阳28
陕西 旬邑 王氏 [陕西旬邑][王氏影]一幅 咸阳29
陕西 旬邑 李氏 [陕西旬邑][李氏影]一幅 咸阳30
湖南 衡阳 武氏 [湖南衡阳]武氏七修族谱二十卷 1942 咸阳31
湖南 衡阳 武氏 [湖南衡阳]武氏六修族谱十五卷 1914 咸阳32
湖南 昭阳 陈氏 [湖南昭阳]宝庆墨溪陈氏五修族谱三卷 1993 咸阳33
河南 孟津 郑氏 [河南孟津]郑氏家谱一卷 1996 咸阳34
陕西 富平 董氏 [陕西富平]董氏族谱一卷 2000 咸阳35
陕西 永寿 尚氏 [陕西永寿]尚氏宗嗣环形世系一览图一幅 2000 咸阳36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朱家寨张文奎家族家谱一卷 2000 咸阳37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庞东村张氏族谱一卷 1999 咸阳38
陕西 乾县 黄氏 [陕西乾县]乾县城关黄氏宗谱一卷 1997 咸阳39
陕西 乾县 郑氏 [陕西乾县]郑氏家族简谱一卷 1998 咸阳40
陕西 乾县 董氏 [陕西乾县]陕西省乾县阳峪镇冯市村东窑董氏家族家谱一卷 1999 咸阳41
陕西 咸阳 刘氏 [陕西咸阳]刘古愚家谱一卷 1990 咸阳42
陕西 咸阳 任氏 [陕西咸阳]咸阳市周陵乡豆家村任氏家族家史一卷 1999 咸阳43
河南 邓县 习氏 [河南邓县][陕西三原]习氏宗族家谱一卷 1998 咸阳44
安徽 休宁 汪氏 [安徽休宁][陕西咸阳]汪氏宗谱一卷 2000 咸阳45
湖北 丹江口 孙氏 [湖北丹江口][陕西三原县]湖广省均州石鼓关孙氏家史一卷 1994 咸阳46
陕西 彬县 徐氏 [陕西彬县]徐府家谱初稿一卷 Mar-05 咸阳47
陕西 咸阳 刘氏 [陕西咸阳]玖德堂[刘氏]世谱一卷 1987 咸阳48
陕西 彬县 纪氏 [陕西彬县]纪氏宗谱一卷 1998 咸阳49
陕西 彬县 胡氏 [陕西彬县]胡氏宗祖家谱一卷 1996 咸阳50
陕西 乾县 梁氏 [陕西乾县]梁氏族谱三卷 1995 咸阳51
陕西 彬县 王氏 [陕西彬县]三槐堂王氏家谱一卷 1992 咸阳52
陕西 乾县 宁氏 [陕西乾县]宁氏家谱一卷 1994 咸阳53
河南 洛阳 郭氏 [河南洛阳]郭氏家谱一卷 1998 咸阳54
山东 东明 李氏 [山东东明][山东曹县]李氏族谱一卷 1995 咸阳55
陕西 三原 张氏 [陕西三原]张氏家谱一卷 2002 咸阳56
陕西 三原 张氏 [陕西三原]张世泰堂一卷 1981 咸阳57
浙江 黄岩 王氏 [浙江黄岩]黄岩西桥王氏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2002 咸阳58
陕西 三原 阮氏 [陕西三原]阮氏宗谱一卷 2000 咸阳59
陕西 旬邑 文氏 [陕西旬邑]西极[文氏]家世一卷 1987 咸阳60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洛阳翟泉王氏家谱一卷 1992 咸阳61
陕西 长武 高氏 [陕西长武]高氏宗谱一卷 1998 咸阳62
陕西 兴平 张氏 [陕西兴平]张氏家谱二卷 1929 咸阳63
陕西 旬邑 马氏 [陕西旬邑]马氏五门家谱一卷 2000 咸阳64
河南 温县 董氏 [河南温县]河南温县杨门董氏族谱次门一卷 1987 咸阳65
陕西 三原 胡氏 [陕西三原]胡氏宗谱一卷 咸阳66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一卷 1999 咸阳67
陕西 咸阳 陈氏 [陕西咸阳]下底王村陈氏谱牒一卷 2000 咸阳68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王氏族谱河洛支脉一卷 2000 咸阳69
河南 温县 苗氏 [河南温县]苗氏家谱温邑三陵村一卷 1991 咸阳70
陕西 咸阳 刘氏 [陕西咸阳]陕西咸阳渭城区北杜乡肖杨村刘姓人家家谱一卷 2000 咸阳71
陕西 旬邑 孟氏 [陕西旬邑]陕西省旬邑县排厦乡榆林村树德堂孟氏家谱一卷 1998 咸阳72
陕西 彬县 杜氏 [陕西彬县][杜氏影]一幅 咸阳73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4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5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6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7
陕西 彬县 孙氏 [陕西彬县][孙氏影]一幅 咸阳78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9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80
陕西 彬县 韩氏 [陕西彬县][韩氏影]一幅 咸阳81
陕西 彬县 曹氏 [陕西彬县][曹氏影]一幅 咸阳82
陕西 彬县 刘氏 [陕西彬县][刘氏影]一幅 咸阳83
陕西 彬县 介氏 [陕西彬县][介氏影]一幅 咸阳84
陕西 彬县 刘氏 [陕西彬县][刘氏影]一幅 咸阳85
陕西 商县 王氏 [陕西商县]王氏家族谱 不分卷 咸阳86
陕西 乾县 胡氏 [陕西乾县]胡氏世系家谱 一卷 2000 咸阳87
陕西 彬县 纪氏 [陕西彬县][纪氏宗谱] 一卷 1945 咸阳88
陕西 彬县 纪氏 [陕西彬县]纪氏宗谱 一卷 1719 咸阳89
浙江 淳安 方氏 [浙江淳安]银峰方氏家谱 一卷 1990 咸阳90
陕西 咸阳 解氏 [陕西咸阳]解氏家谱 一卷 1946 咸阳91
陕西 乾县 宋氏 [陕西乾县]乾县城内柴市巷宋氏家族近代家谱清末—今 不分卷 2000 咸阳92
陕西 泾阳 吕氏 [陕西泾阳]船头村吕氏族谱 六卷,首三卷 1948 咸阳93
陕西 大荔 杨氏 [陕西大荔]西野杨氏壬申谱 一卷 1890 咸阳94
山东 即墨 张氏 [山东即墨]浮山所百户寨张氏族谱 二卷 1908 咸阳95
山东 诸城 公冶 [山东诸城]戊辰续修公冶族谱 五卷 1928 咸阳96
甘肃 天水 张氏 [甘肃天水]秦州西厢里张五甲张氏族谱 三卷,末二卷 1908 咸阳97
湖南 宁乡 黄氏 [湖南宁乡]宁乡黄氏四修族谱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1889 咸阳98
陕西 武功 田氏 〔陕西武功〕田氏族谱一卷 1928 咸阳99
陕西 礼泉 卢氏 [陕西礼泉]卢氏族谱 七卷 2000 咸阳100
江苏 延陵 吴氏 [江苏延陵]延陵[吴氏]家谱 三卷 1843 咸阳101
陕西 户县 杨氏 [陕西户县]杨氏族谱 一卷 2000 咸阳102
江苏 延陵 吴氏 [江苏延陵][陕西彬县]延陵[吴氏]家谱续集 一卷 2000 咸阳103
山西 垣曲 安氏 [山西垣曲]马村安氏族谱 一卷 1992 咸阳104
山东 章丘 焦氏 [山东章丘]焦氏家谱 一卷 1893 咸阳105
山东 成武 李氏 [山东成武]李氏六修族谱 五卷 2000 咸阳106
河南 孟县 乔氏 [河南孟县]孟县缑村乔氏族谱 二卷 1988 咸阳107
陕西 三原 王氏 [陕西三原]王氏家谱 不分卷 1942 咸阳108
陕西 咸阳 李氏 [陕西咸阳][李氏影]一幅 咸阳109
陕西 咸阳 路氏 [陕西咸阳][路氏影]一幅 咸阳110
陕西 三原 吴氏 [陕西三原][吴氏影]一幅 咸阳111
陕西 兴平 郭氏 [陕西兴平][郭氏影]一幅 咸阳112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张氏影]一幅 咸阳113
陕西 咸阳 魏氏 [陕西咸阳]魏氏族谱一幅 咸阳114
陕西 咸阳 郭氏 [陕西咸阳][郭氏影]一幅 咸阳115
陕西 彬县 石氏 [陕西彬县][石氏影]一幅 咸阳116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族谱一卷 1895 咸阳117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家谱一卷 1892 咸阳118
陕西 泾阳 周氏 [陕西泾阳]银台周氏家乘不分卷 1899 咸阳119
陕西 旬邑 万氏 [陕西旬邑]二门万氏家谱一卷 1794 咸阳120
陕西 旬邑 杜氏 [陕西旬邑]杜氏世系一卷 2002 咸阳121
陕西 彬县 强氏 [陕西彬县]强氏宗族谱一卷 1870 咸阳122
陕西 旬邑 万氏 [陕西旬邑]万氏家谱一卷 清 咸阳123
陕西 旬邑 万氏 [陕西旬邑]陕西省旬邑县西牛家万氏家谱(长门)一卷 清 咸阳124
山西 洪洞 马氏 [山西洪洞]马氏长分族谱一卷 2002 咸阳125
陕西 旬邑 王氏 [陕西旬邑][王氏家谱]一卷 1927 咸阳126
陕西 旬邑 第五氏 [陕西旬邑][第五氏世系]三卷 1949 咸阳127
陕西 三原 马氏 [陕西三原]马士俊族谱二卷 1891 咸阳128
湖北 阳新 袁氏 [湖北阳新]袁氏宗谱 1865 咸阳129
湖北 阳新 袁氏 [湖北阳新]袁氏宗谱 1801 咸阳130
袁氏 袁氏宗谱 1888 咸阳131
袁氏 袁氏宗谱一卷 1996 咸阳132
陕西 三原 扶风 温氏 [陕西三原][陕西扶风]关中温氏族谱一卷 1939 咸阳133
陕西 扶风 温氏 [陕西扶风]再续温氏族谱扶风支谱及附录一卷 1946 咸阳134
山东 桓台 耿氏 [山东桓台]耿氏世谱二十二卷,首四卷,末一卷 1920 咸阳135
陕西 旬邑 申氏 [陕西旬邑]申氏族谱一卷 1942 咸阳136
湖北 旬邑 何氏 [陕西旬邑]何氏世系图二卷 1825 咸阳137
山西 临猗 王氏 [山西临猗]王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6 咸阳138
陕西 旬邑 文氏 [陕西旬邑][文氏]家
上海龙华寺位于徐汇区中部,龙华路2853号。它以千年古塔、龙华庙会、龙华晚钟成为名闻遐迩的宗教胜地和旅游景观以及江南名刹。
据《同治上海县志》载:“相传寺塔建于吴赤乌十年,赐额龙华寺。”唐代皮日休《龙华夜泊》诗云:“今市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嫌残日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在唐人诗中已称龙华为古刹,可见其历史悠久。另有一说为五代吴越王钱鏐所建。以后龙华寺历经兴废,今寺系清光绪年间陆续重建,1949年后龙华寺重加整修。
龙华寺建筑为宋代的伽蓝七堂制。中轴线上第一进为弥勒殿,供奉慈氏弥勒像一尊。第二进为天王殿,两侧各有4米高的四大天王二尊,正中供奉一尊天冠弥勒像,头戴五佛冠佩璎珞,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内院修行的本相,其背后佛龛中为韦驼。第三进是大雄宝殿,正中供奉毗卢遮那佛像,是报身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两侧沿壁为二十诸天和十六罗汉,后面为海岛,有观音、善才童子等塑像。第四进为三圣殿,第五进为方丈室,在封闭庭院内,第六进为藏经楼。
东西两侧有钟鼓楼。钟楼三重飞檐,内悬青龙铜钟,钟声悠扬;鼓楼置一直径为17米的大鼓。东西偏殿有观音殿,内塑千手观音一尊,高大精致,另有罗汉堂。在三圣殿东有染香楼和牡丹园。
与破山禅师齐名的著名画僧竹禅僧在此住过。
1953年由上海市佛教协会复制各殿佛像,重修各殿宇,新建藏经楼等。寺西之桃园于民国17年(1928年)辟为血华公园,后改名为龙华公园,今为龙华烈士陵园的一部分。1959年,龙华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寺亦称万寿禅寺,位于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离仙游县城约4公里。龙华寺初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唐宣宗大中初年(847年)赐名“龙华万寿禅寺”。宋天圣年间,仁宗诏龙华寺和尚雪经入京讲道,回寺后扩大建筑规模。宋绍兴年间至元至顺年间,龙华寺几经毁坏,几经重新修建,至元代元贞年间,龙华寺已成为仙游县第一大丛林,辖11院77庵。当时全县和尚尼姑约有一千多人,而龙华寺就拥有僧众近五百人。元末至明、清两朝,龙华寺又四度兴废。尤其是明嘉靖四十三年,倭寇入侵,寺毁僧散,一片凄凉。明万历年间和清顺治、康熙年间又重新修建,到了民国末年,龙华寺又几经荒废。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1988-1992年),侨僧释广静捐资五十五万元,重新修建龙华寺,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仙游县佛教会的驻地。
龙华双塔在龙华寺的前面两侧。据《龙华寺志》载,北宋大观年间,邑人郭勇为母七十寿庆,捐建东塔,并祈求其母八十寿庆时再建西塔,越十载,郭勇果然捐建了西塔。于是,龙华双塔便屹立在龙华寺前,乞今已有八百九十多年的历史,比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还早近百年。双塔建筑为八角五层空心石质结构,高448米。塔基为须弥座,由石雕力士金刚承托,底层东西两边有石雕将军护门,每层开四门,设四龛,位置逐层互换;各层有石级可通,沿塔檐回廊,可直达塔顶。塔檐均用石条拼成,呈波浪状;每个塔棱正对着塔檐浪峰,酷似古楼飞檐,极为壮观。西塔于明嘉靖年间被倭寇焚损,东塔至今保存尚好。 旧龙华寺遗址现存于第二松花江底,早在公元1818年就已建成,后因所在江心岛地形运动才成为遗迹。旧龙华寺又称弹海寺,是曼洛理国圣族(也被成为消失的第五十七民族)后裔达尔王供建。建成后不久,曼洛理族后裔们就像玛雅人一样不可思议的消失了。佛家称其公德得报往生极乐了,也有野史记述的是其部族后裔为躲避灾难改姓高归隐了。而唯一证明其在东北建立“国中之国”曼洛理的证据——龙华寺也不幸消失于江底了,也正是因为这些神秘,孙中山在《治国方略》中才会将龙华寺所在地构想出一个“东镇”。
新龙华寺始建于1992年年末,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森林公园内,占地面积约30公顷,是一座集教学与修行为一体的丛林式佛教寺院。也是东北地区较大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融禅、教、律、密净土于一体的综合性道场。成为善男信女及参禅拜佛者向往的胜地,和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为促进松原地方经济发展,扩大提高松原知名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寺院总体规划中的主体建筑有23处: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伽兰殿、韦陀殿、护法殿、弘法楼、念佛堂、禅堂、律学院、云水堂、舍利堂、五百罗汉堂、露天观音、莲花池、放生池、僧舍、斋堂、居士寮。目前已完工并正在发挥作用的有:天王殿、观音殿、护法殿、弘法楼、会佛堂、禅堂、云水堂、露天观音、僧舍、斋堂11处;正在修建的有大雄宝殿;其余11处是计划内修建。下院莲花寺,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露天弥勒佛。 鼓楼西大街路北,有个新开胡同。胡同里路西,民居错杂间,有几楹殿式建筑残存,荒老得街坊四邻叫不出名儿来…… 实际上这里曾经是一处历经两朝的寺庙。话还要从明朝说起。
明英宗去世,18岁的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宪宗,年号成化。朱见深最宠爱的女人,是大他17岁的山东诸城人万氏。万氏曾经做过从小专门照顾朱见深的宫女,在他当了皇帝后获封贵妃,于是横行后宫,无人敢惹。她父亲万贵本是当地县衙一个小吏,曾因犯法遭贬戍边。这下,贵为皇亲,一跃而获封锦衣卫指挥佥事,职掌保驾护卫皇上,兼巡察缉捕等事,成了众臣畏服的皇上心腹。
就在贵妃横行后宫时,宪宗为求长生不老又迷上丹术,在宫中大建斋坛,命僧道天天念经。在这种背景下,成化三年(1467年),万贵筹资建了一座寺院,地点就是今天这个残留的殿址。寺院坐北朝南,有影壁、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殿等。寺院落成,万贵请皇上赐名。宪宗便依传说弥勒坐在龙华树下得道成佛,为该寺赐额:龙华寺。时光荏苒,万历五年,神宗母亲李太后笃信佛教,耗资巨万,在京师内外广建梵刹,龙华寺便趁势得以重修。先后引来四川、江苏等地的大师高僧前来住持。那时,龙华寺外千亩稻田直达后海。南国游子思乡,常来这里逗留,于晨昏钟鼓、朝暮经诵中,闻着稻香抒发情怀。
康熙年间,龙华寺成了满洲正白旗人、中央监察部门最高长官左都御史揆叙祭祀、祈福的专用场所。为给康熙六十大寿祈福,他提前一年重修龙华寺。生日那天,康熙取天降祥瑞,以应人君之德说法,提笔写了“瑞应寺”三字,以取代明宪宗的龙华寺匾额。还赐联:花外梵音流德日;阶前树色绕慈云。揆叙跪叩谢恩,捧持而归,张刻在寺门与殿柱上。又在寺院种下花木后,就随康熙出征塞外。不久,一棵果树并蒂成双地结满果实。寺里和尚摘下几颗,赶紧快马加鞭驰报揆大人。人人惊诧这一奇观,认为皇上刚刚赐额瑞即应之,也必须让皇上知道。康熙见实物印证了自己御笔赐额寄意不虚,龙颜大开,挥笔赋诗:“西域滇黔有此种,花从贝梵待春融。龙章瑞应题真境,载笔欣瞻近法宫。内白皮青多果实,丛香叶密待诗公。冰盘光献枫宸所,更喜连连风雨中。” 又称活佛寺,位于姚安县城北光禄镇龙华山,原名卧佛庵,始建于唐昭宗天佑年间(904—907年)。13世纪时,蒙古兵灭大理国,相国高泰祥殉国,女菩提痛国破家亡,兄弟离散,于卧佛庵出家,将出生时印度僧人所赠的九粒菩提树籽植于寺后,以卜兄弟聚散存亡,九棵树生长良好,后兄弟9人果然无恙,终得团聚。兄高长寿得授姚安路军民总客府总管,改建卧佛庵,更名活佛寺,并造菩提像供奉。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局部火毁,六十一年(公元1722)再建,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又毁,次年再建。
全寺主要建筑由大雄宝殿、两厢、碑亭、钟鼓楼、山门并两耳组成,依山势坐西向东,硬山式顶,檐口以斗拱装饰,雄伟壮观。北面有大悲寺(又称圆通楼)为明代建筑,用材粗大,面宽3间,进深3间,重檐硬山顶。再北为一四合院,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游此歇息,《滇游日记》称“寂空留止后轩东厢”即此。 汕头市濠江区珠浦乡龙尾埔龙华寺,原称“龙华精舍”,1987年10月移址建寺,1996年批准登记,殿宇壮观,引人瞩目,汽车驶过村旁公路时就可望见其橙色殿顶。
龙华精舍规模较小,由郑康春、林梁水居士等提议移址扩建为寺。1987年10月起,创建仿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多达450平方米,1年后竣工,木石巨构,雄伟壮丽,雕梁画栋,石刻精美。同时,建成两厢各420平方米的二层楼。
寺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千多平方米,已投资400多万元。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东厢二层楼是大寮、斋堂,西厢二层楼是客堂、大寮。还继续在筹资扩建中。
天王殿十分高大,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2002年1月起动工,越年底竣工。门楼墙上嵌大石板(青色),各刻佛教大德开示语录、对联,也刻有图案。全殿富丽堂皇。
大雄宝殿气势非凡,它与前面天王殿相隔一个宽阔的露天大埕。大门前构筑石围栏,筑石台阶与扶栏石篱。配石狮8只,石刻龙的浮雕2幅,显得庄严典雅。石柱粗大高立,斗拱交错,木雕、石雕、漆画等潮汕传统工艺异彩纷呈。 位于代县峨口镇富村。距县城六十里。 据乾隆三十四年重修龙华寺碑记载:本村龙华寺古刹,创自宋元之际,仅有前殿,望关圣帝君像,至明代始建后殿,并塑三教,傍塑四智。继建中殿、正殿昆卢古佛、刻塑应真罗汉。背塑护法韦陀。但年远已久,风雨侵蚀,土木夏曝冬寒,尘垢渐染金身。方为目击心伤也。迨至乾隆十年本朝□隆圣道不许三圣并列,士民钦遵上意,遂请儒、释易位移昆 () 佛于后殿,移罗汉于接水堂,移三圣于中殿。尔时,三圣维居中殿两侧并无配亭。春秋也不追祭不过落,延至今尤为文人学士之深悲,士民踊跃争先,各捐资财大兴工,改拆乐楼后画廊,新建观音堂,舍朴旧像,移盖地藏庵新塑金身,西配山门,外竖旗杆,前后殿宇悉加丹青墙垣照壁修理,举凡禅宝廊厨、钟楼两楼及匾额对联,无不焕然一新,诚盛事也……”。
龙华寺,始建于元代,现在的主要建筑为明代。
龙华寺,座北向南,平面布局一进三院,前院一般,中院最小,后院最大。整体布局显然是地方狭小。
前院山门及临街大殿已改建,东西小配房仍存。西北,东南两隅上各建小庙两间,东塑菩萨像,西塑地藏像,壁画为十殿阎君。
中院与前院相交为一过殿,东西为垂花门,东西配殿很小,院中有大柏树两株,粗六十厘米。东西配殿顶部增筑小楼,为钟鼓二楼。现院中有大明嘉靖十四年铁钟一口。
后院与中院相交也为过殿,东西为垂花门。后院正殿五间,硬山顶、设有走廊。东西配殿各三间,院中有碑两通,皆为大明万历四十三年遗物。院中还有大槐树一株,粗二百厘米。
龙华寺整个建筑比较气魄,保存也较完好。公元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经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很荣幸能为你解答!
河北沧州市(含原沧州地区),是回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全市回族总人口17万,占河北省回族总人口的34.7%,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回族人口最多的市。因此,了解沧州回族渊源及发展,对全国的回族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迁 入 渊 源
回族,是沧州41个少数民族中,历史较久的民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未著留民族谱志。加之明初燕王朱校“靖难”之役,对沧州一带人民血腥屠杀,赤地千里,造成了历史断带,致使人们对沧州回族的迁徙渊源更加模糊。近年,一些著作中,多将“靖难”以后,即公元1404年作为沧州回族迁入始点。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还需进一步探讨商榷。
元朝时期,处于华北腹地的沧州,既是全国最大的盐业基地(长芦),又是京题屈指可数的商业繁荣地区,且当时水、陆交通十分发达。陆路建有会川驿(今青县)、兴济驿(今兴济镇)、清池驿(今沧州市区)等京都要道官驿十余处;水路有京杭大运河横贯本市南北220公里,直通京城。水旱码头,商贾云集,具有穆斯林经商、聚落的天然条件,并据《河北省古代陆路运输简史》载,在盛唐时期,沧、嬴、朝三州(皆今沧州辖区)便盛产丝绢,并为当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外国的重要丝绸产地。可以说,从那时起,沧州就已和阿拉伯国家有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至元初,已是“回回人遍天下”、“京城诸路,其寺万余”,而沧州却无回回人涉足绝非可能。
另据口碑传达,今沧辖泊头市西八里庄沙河涯村在明洪武初年便建有清真寺;孟村县志载,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麾下大将常遇春(回)北上伐元,曾设帐于太平村(今孟村县王帽圈村),其部下将士多为回族,战后阵亡回族将土葬于今孟村尹庄村南,历称“回回墓”。由此可推断,当时在战乱中回族将士落足本地者恐不微量。可证明沧州回族始于明前。
沧州回族大量迁入,主要在明初。据《明史·太祖纪》载,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六月,徙山后(今宣化东南延至辽阳一带地方称山后)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又徙沙漠遗民三万二千户电田北平。”其“山后q和“沙漠”当时均属回回人较多的地区,移民中自然占有一定的回族成份。如孟树县韩石桥村韩姓,便是由山后禹州先迁山东禹城后至沧州立庄的。其祖谱中载:“我太祖来自西陲,移镇东路,相传山后禹州人”。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隶,为夺帝位,举兵“靖难”,沧州破城,坑人(活埋,四万,百人幸难逃一,燕王即位,出旨迁民,“以实空地”。据泊头、河间、董驿、孟_村、沧县、献县等县市若于回族家谱记载,其始祖大都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晋、鲁、浙、沪、皖、鄂等地奉旨迁徙而来。其中迁自南京应天府上元县二郎(龙)岗(港)者居多。如牛进庄刘氏家谱载:“吾东始祖原籍南直隶上元县二郎岗,永乐二年迁徒于此”。孟村镇吴氏谱清道光九年载:“原籍系安徽省徽州府联县,前明永乐年间周祖北迁”。献县马氏家谱一载:“始祖马刚为回族将领,燕王扫北,率三子由南京水西门外二龙港随军到河间府,后长子马广庆到河间东南定居,立村为辛中营”(即今本斋村)。
除上述情况外,历代统治阶级、官僚恶势的民族压迫,也使一些外地回回人被迫向回回人户较多的沧州一带逃避,成为沧州回族的来源之一。如,明朝末年,无定府(今山东惠民)李阁老依仗权势,对惠民、乐陵两地的回族人民进行了残暴的血洗,强令两地周围40里不许有回民居住,迫使许多回族人民从山东逃至沧州,现沧州铁姓回民就是在那次洗劫中幸一兔于难,逃此落户的。
综上所述,沧州回族的迁入,大致可分为六种原因:1.战争。即通过对外战争,使中、西亚阿拉伯人、波斯人进入京都诸路(含沧州);通过国内战争,使外地回族将士落足沧州。2.经商。沧州优越的经商条件与回族善于经商的特点,决定了沧州是四方回族商人理想的落足之地。S.官居。即出任官职或随龙保驾携眷落户。4.移民。其中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奉旨迁来占产立庄I二是随迁仆从百姓;三是被发流罪。5.逃生。即逃荒、避难而来。6.投一亲。即因种种原因投亲靠友而来。其族源,按照迁出祖籍追溯,可溯至西陵陆路和东南沿海。
二、繁 衍 演 化
回族,是一个团结、仁爱且富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迁入沧州后,不同时间来自不同地点的各家各户相互攀连,彼此相纳,在血缘关系上结成“回回亲戚”,在风俗习惯、民族感一情上形成了凝聚力很强的“回回一家”。历经数百年的繁衍演化,不断发展壮大。
(一)繁衍“分荣”。经过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沧州回族人口不断增加,各姓家族“抽。核分亲”,原有村庄容量饱和,土地开发受到局限,迫使部分回族人出庄另立,开辟新的栖身之地。
据对当地部分回族宗脉考查:刘氏始祖于南京二郎岗迁来后,先在孟村东北部建庄称牛进庄,后又遣二子分建了今孟村县的西赵河村和南皮县的黑龙村,此后层层“分蒸”,代代 “抽枝”
万贵妃 万贞儿
1430年 生于山东诸城。
1434年 选入宣德帝孙太后宫中。(4岁)
1449年 成化帝3岁受册封为皇太子。万贞儿既侍奉太子于东宫。(19岁)
1465年 成化皇帝即位,同年废后吴氏。(35岁)
1466年 诞下一子,遂受封为贵妃。其子不其年而死。(36岁)
1476年 册封为皇贵妃,在诸妃之上。(46岁)
1487年正月 暴死。同年秋,成化帝亦死,时年41岁。(58岁)
据史书记载:
“自古妃嫔承恩最晚、而最专最久者,未有如此”沈德符《万历野获篇》。
“万氏丰艳有肌,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明史》。
“妃怒挞一宫婢,怒极气咽,痰涌不复苏”,“讣闻,帝不语久之,但长叹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于是挹挹无聊,日以不豫,至于上宾”。《万历野获篇》。
宪宗在大婚前便深恋着30岁的宫女万贞儿了,19岁碍于礼教立出身贵族的吴氏为后。但他对万贞儿的专宠依然。有一天,也不知是万贞儿恃宠娇纵不知收敛,还是新立的吴皇后嫉妒成狂,皇后命宫人将万贞儿拖倒在地,并亲自取过杖来打了她。(对于一个出身贵族的女子,亲自动手打人,这恐怕一定甚是气急攻心才有如此行为的吧。)这也便是废后的导火索,宪宗执意将册立刚一个月的吴氏废黜了。成化2年,万妃生下皇长子,宪宗大喜,立即升她为贵妃,谁知未满月这位龙子竟夭折,万贵妃从此也未再有孕过,而她也不许其他后妃有孕,哪个妃嫔怀胎,她就千方百计逼令喝药打胎。
成化5年,柏贤妃生下皇子,转年2月,皇子突然暴毙。6年后宪宗百般无聊中对镜自照,忽见头上已有数根白发,不禁长叹道:“朕老矣,尚无子嗣!” 太监张敏突然跪倒,将万贵妃多年来给各嫔妃喝药打胎之事告之陛下,并说:有一纪氏女史在宫外产下皇子,现已6岁,一直被秘密养育在西宫密室中(这孩子自降生便没有母爱父爱,心理问题在所难免)。皇子被认领后,也就是将来的孝宗皇帝。(仅活了35岁便死去了)。万贵妃当然也有想加害过太子,但自幼性格孤僻的太子,具有被害妄想而且不太懂得婉转的宫廷礼节,有次万贵妃让他一起吃饭,他便回答说吃过了,万贵妃让他喝茶,他直接地回答说怕有毒。这可把万贵妃气坏了,可是也没有办法。人们并不十分了解皇太子其人。只知道他是一个出生于冷宫的一个身份卑贱的宫人之子,虽得到宪宗承认,但一直受嫉于万贵妃,甚至到成化末年,还有废立之危。
万贵妃派人杀死了纪氏女史和太监张敏,一有机会,就向宪宗要求废掉皇太子,宪宗后来答应了她。但因东岳泰山发生地震,钦天监说此兆应在东宫,宪宗以为废太子会惹怒天意,不敢再提易储之事,这才保住了太子的地位。
后来万贵妃渐渐进入更年期阶段,脾气一天比一天暴躁,一年春天,她在打骂一名宫女时痰堵住了喉咙一口气上不来,便就这么死了。成化帝自此后郁郁寡欢,于同年8月也去世了。宪宗留给儿子孝宗的,是一个紊乱的朝政下的千疮百孔的国家。而孝宗出奇地宽和善良,对当初迫害其生母的万贵妃家人也表现了极大的宽容。甚至对万贵妃本人,也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对她削溢议罪。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他仍能早朝每天必到,孝宗对女色一生淡泊,不仅没有宠妃,也没有册立过一个妃嫔,只是与皇后张氏过着民间恩爱夫妻式的生活。
宪宗与万贵妃的爱情见证:
明成化17年(1481年)宪宗朱见深35岁,万贵妃52岁,主持日常朝政的大臣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们的皇帝了,此时宪宗与自己最宠爱的万贵妃在后宫里享受人生,宪宗为万贵妃制出诸多他们之间特有的爱情信物,深表细微末节体恤恩爱之意。其中命景德镇的工匠所做一种小巧玲珑的的酒杯,绘有子母鸡图案的叫“成化斗彩鸡缸杯”目前世界上还存有十几只。而绘有蝴蝶兰花小草图案的为“成化斗彩三秋杯”世界上保存完好的只有这一对了。
明宪宗朱见深(公元1447-1487年),明英宗朱祁镇长子,英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3年。因爱妃病殁愁闷成病而死,终年41岁。葬于茂陵(今北京市十三陵)。
明宪宗朱见深,原名朱见浚,于公元1449年英宗北征时奉皇太后之命,被立为皇太子。谁知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他的叔叔明代宗即位后,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就开始考虑如何废掉他,而用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经过一番精心的谋划,朱见浚被废为沂王。但是上天好像只垂青于他,此后不久先是被立为太子的朱见济早夭,然后是著名的“夺门之变”,这样不仅他的父亲夺回了皇位,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复得,他父亲改元天顺,也将他改名朱见深。但由于幼年卷在皇位之争的漩涡中,精神压力非常之大,因此留下了口吃的毛病。天顺八年,英宗皇帝去世,朱见深继承了皇位,成为了明朝第八位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成化”。
宪宗即位后,平反了于谦冤狱,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又不顾明代宗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以德报怨,恢复代宗帝号,重修代宗陵寝,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朱见深任用李贤为相,阁臣之中还有彭时、商辂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朝政也比较清明。
由于名相的辅佐,加之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朱见深在即为之初还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现的,但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明朝土地兼并的严重,官吏对百姓的压榨,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并且这种情况不断恶化。百姓终于忍无可忍,荆襄爆发了刘千斤起义,广西爆发了少数民族起义,虽然这些起义都归于失败,但已经为明朝的政治敲响了警钟。更值得一提的是广西的少数民族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是它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因为成化朝最显眼的两位人物都出自这次战斗的俘虏,其一就是一手遮天的大太监汪直,另一个就是孝宗皇帝的生母纪氏(见明孝宗朱佑樘)。
大太监汪直本是广西少数民族,由于起义的失败,起义军的成年男子被杀,小孩与女人被送往宫中为奴,汪直就这样进宫做了太监。由于他善于钻营,而且又攀附上了当时宫中的实权派万贵妃,因此官运亨通。成化十三年,宪宗皇帝设立了著名的特务机构“西厂”,使得明朝的厂卫制度达到顶峰,而汪直就掌握着西厂的实际指挥权。汪直也凭借特务机构不断排除异己,树立亲信,朝廷被他搞得乌烟瘴气。汪直还多次作为监军随军出战,所到之处官吏都小心侍奉,加紧搜刮百姓,购买大量珍宝取悦汪直,可以说汪直所到之处,就像闹了一场蝗灾。由于汪直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朝野的交相弹颏,宪宗皇帝也因此对他失去了兴趣,在汪直的最后一次监军过程中索性将他留在了边关,之后又将他贬到了南京,大太监汪直渐渐在历史中消失了。
汪直走后,朝廷并没有安定下来,宪宗皇帝开始宠信佛道,任用奸佞。大批贤能之士或贬逐或罢官或去世,中难有直臣容身。许多社会无赖,骗子得以混进宫中,而朝廷的重要官吏也腐败到了极点,当时百姓就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将这些朝廷的蛀虫贬得一钱不值,这些大臣不但贪赃枉法,而且为了取悦宪宗经常以房中术进献,明朝政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其政治昏暗,奸臣当道,西厂横行不法,王室奢侈而官吏贪污盘剥,加上连年的水、旱灾,人民处于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
朱见深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就是他竟喜欢一个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而且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这位宫女就是万贵妃。她的出现造成了明朝第一个外戚乱正的局面,他的亲戚在她的庇护下到处抢占民田,而且许多官吏也通过贿赂她而得到了提升,不过万氏对于朝廷的控制比其他对内宫的控制就可谓小巫见大巫了。他紧紧笼络住成化皇帝,使得后宫无人敢触犯她的势力。成化皇帝的正宫皇后吴氏,就是由于与万贵妃发生口角,并动手打了万氏,被打入了冷宫。新皇后王氏也只好曲意逢迎,才得以报住了皇后的位子。由于万贵妃的亲生子的早夭,为避免失宠,他开始控制被皇帝临幸的宫女,一旦发现宫女怀有身孕,不是强迫打胎,就是致死。险些使朱见深断了子嗣。
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暴亡,朱见深也因悲伤过度于数月后去世,为太子朱佑樘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宪宗在位24年后去世,时年41岁,谥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庙号宪宗。葬北京昌平茂陵。
中国明朝成化年间,后宫一间宫殿内,嫔妃柳氏悬梁自尽,这个刚刚得到皇帝宠爱的女人,这个已经身怀龙种的妃子,为什么突然间香消玉陨?
晚饭后,怀孕五个月的柳氏突然觉得腹部疼痛难忍,她大叫着在床上翻来滚去。明宪宗朱见深急忙宣太医,屋内,柳氏痛不欲生地惨叫着,屋外,宪宗皇帝惴惴不安地来回踱步,几次差点忍不住冲进屋去。突然,叫喊声停止了,太医慌慌张张地从屋里走出,扑通一声跪在皇帝面前,哭着说,“请皇上赐臣死罪。”
皇帝忙问,怎么样了?太医哭得一把鼻涕 一把泪,连称自己无能,柳氏流产了,胎儿已成男形,但是没有保住。
不仅如此,由于柳氏身体较弱,流产使她元气大伤,以后再也不能生孩子了。柳氏受不了丧子之痛的刺激,当天夜晚就悬梁自尽了。
柳氏死了,可是事情并不是看到的这么简单,相传柳氏流产自尽在明朝后宫是一件流传甚广的谜案,背后充满了种种阴谋。而这些阴谋都是诞生于一件国宝的腹中,又在国宝腹中大白于天下。
还有点找不到。
有谁知道解氏家谱,我是江苏徐州的.
本文2023-11-08 12:37: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