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的时候的“西夏”,皇帝姓李,是不是汉族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2收藏

在宋朝的时候的“西夏”,皇帝姓李,是不是汉族人?,第1张

西夏国的建官制其实就是沿用了唐宋时期的官员体制。所不同的就是一个官职名称既有汉语也有西夏语。其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一套系统两种文字和语言。比如说现在的很多人都基本去过云南、宁夏、青海、内蒙等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时都会发现,这些地方的人既说普通话也说地方语言。所以在这些地方或还有一些其它少数民族地区和官方机构既有汉文标识也有少数民族文字的标识。

我认为古代历史上的西夏国对外则启用代表国家形象的西夏文字和西夏语,以彰显其作为独立政权特有的价值。对内则沿用西夏文和汉文混合使用,以达到西夏政权民族融合的一种举措。但西夏国的军政核心却是一直由党项族人担任主力。

西夏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以党项族为首要群体开辟的政权,西夏都城在兴庆府(宁夏银川),西夏开国皇帝是夏景宗李元昊。党项族是封建社会时期生活在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原先隶属于羌族的一个分支族落,族人常年生活在青海玛曲县地区。

自唐朝末年开始,历经了五代十国时期,再到宋朝,党项族的拓跋氏一直都是以汉人王朝政权所属的地方任军政要员的管理地位统治夏州、凉州、甘州、瓜州等地区。

西夏国废旧制立新制

公元1032年,李德明死后,太子李元昊承袭了父亲的爵位。随后,赵元昊抛弃了中原王朝的封号,废除唐朝、宋朝封赐的李、赵姓氏,改用党项姓"嵬名"。启用嵬名吾祖,李元昊更名为曩霄,自称(兀卒)。

兀卒为党项语译音,意味青天子,以示同宋朝皇帝"黄天子"的区别。但是不久,李元昊在全国上下实施剃发令、穿鹘服饰、造西夏文字、修宫室、迁新都、建官制、定兵制等一系列变革。

西夏祖先拓跋思恭,唐时赐姓李。其后李继迁归宋,宋赐姓赵氏,辽圣宗时叛宋附辽,复姓李。至元昊始称帝。其臣下姓氏,有与内地相同者,其异者皆少数族语,其受氏之原始不详。《辽金元姓氏录》

公元1038年,李元昊宣告称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元年,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国土,东至黄河,西临玉门关,南邻萧关,北毗沙漠。辉煌时管理有二十二州府,概括今天的宁夏及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疆域。

西夏国中央管理编制分为中书省、中央官、三司

西夏的政事轨制受中原王朝的影响颇深,官吏制度的配置上几乎是参照了北宋的官场设置。西夏国最高机构设有: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学、汉学等部门。地方政事管理系统编制分为州、县两种,在特别的三角地区与军事要塞或重镇也设置有郡、府一级的衙门。

西夏国建官制度的分类与简述

人尽皆知,在李元昊建立西夏国之初,西夏国的官制体系相对较为简易,仅仅设置了蕃落使、防御使、都押牙、指挥使、团练使、刺史等官职。而这些几乎都是仿照了唐宋政权的官职制度而设立的,基本都是由"帐"(每家每户算一帐)党项族里的头领兼任。

这种官制到了李元昊的统治期间,因为控制了河西的全部地域,西夏疆域范围日渐扩大,而西夏统治的疆域范围"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

与此同时,西夏国境内的各种少数民族成分复杂多样,李元昊就依据实际情况,为了顺应即位称帝开辟建西夏国的必要,模仿宋朝官制模式设立军政管理组织,成立了文武两套领导班子。

皇帝下面配备有中书官署:管理行政;枢密官署:管理军事;三司官署(户部、度支、盐铁)管理财政。御史台:负责监察弹劾;开封府(借助宋朝首都开封的地方名,实际是指管辖西夏都城兴庆府的一个地方行政管理衙门)。

翊卫司:负责皇室戍守和侍卫跟随(类似于宋朝时期的殿前司)。官计司:负责官员的聘用和补阙(类似于现在的组织部门)。受纳司:负责管理仓储看管和出入。农田司:管治农业粮食和水利工程建设等职责。

群牧司:负责管理马匹喂养、孳生和调换等。飞龙院:负责管理御马抚育等。磨勘司:负责管理官员的考核与升调。文思院:负责管理皇室御用仪物及衣饰的制作。

蕃学和汉学是党项族王侯子女及汉人官员子女文化进修的教育机构,工作职责就是为西夏国培育栋梁之材。

西夏国官职为何分为蕃职与汉职

西夏国最高官职自中书令、枢密使、御使大夫、待中、太尉以下,不分党项族人和汉族人,都可以任职。在西夏国最高机构的官职,除了上面所述的汉官名称之外,还设有党项文,也就是史书籍上面所记载的"蕃号"的称呼。

比如说:宁令、谟宁令、丁卢、素赍、祖儒、吕则、枢铭、领卢、昂星、谟箇、芭良、鼎利、春约、祝能、印吴、广乐、叶令吴箇、令能、庆唐、磋迈、昂聂、令逊、程谟、吕尼、僚礼、创祐、阿克泥、德明等西夏语官职。

西夏国建官制度的论述,什么事蕃官蕃职?

在西夏国的官职体制问题上,有一些西夏史学者觉得,西夏国的官员体制上除了由党项族和汉族人都能担任的官制体系之外,或许还应该有一套只限于党项族才可以充当的"党项专属的蕃职",也就是说西夏国应该存在着两种官吏管理体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个编制。

但是有人则认为西夏国的官员编制仅是一套体系,一个组织,不应该设有两种编制,两个系统。但是我分析给出的观点如下:

观点其一,强调西夏国的官员管理制度分为汉官、蕃官两套系统的人基本是参照《西夏书事》

而其专授蕃职有宁令,有谟宁令,有丁卢,有丁努,有素赍,有祖儒,有吕则,有枢铭,皆以蕃号名之。

这段原文最为关键的一句是"而其专授蕃职"。因而,也有两种不同的认识,有一种是将蕃职领会为特意给党项族人设置的蕃官蕃职,他们认为惟有党项族人才可以胜任,因而称作"专属蕃职",遵循这样的解析,当然就有了两套官制两个体制的论断。

而另一种将"专属蕃职"理解为"是由党项族人担当的官职,但是以蕃号称呼。而最终却认证了一套官员管理体制,一个官制管理系统的论断。

所以说,以上这两套论断显而易见地看到第二套论断较为精确。毕竟以史籍记载的全文实质来看,西夏书事说道官分文武班,但是却并没有明晰地阐述出其官分为汉官和蕃官两套官员管理体制。

大胆假设地将"专属蕃职"误认为仅有党项族人才可以胜任的蕃官蕃职,很明显与史实记载不相符合,原因就是西夏国的"蕃官蕃职"其实并不是只有党项族人的专属管理岗位。

公元1054年,西夏国指派到中原王朝的专使是祖儒"嵬名聿则"和庆唐"徐舜卿",这里面所说的祖儒为名聿正的官称,庆唐为蕃号官称,徐舜卿为汉人,足以证明"西夏蕃官"并不是党项族人的专属官称。

同期,党项族人也是能兼任汉人官制,比如说,党项族人,西夏大将"嵬名济"任西夏国西南都统,曾以西夏专使的身份前往宋朝递交西夏国书请和,而西南都统实为汉官体制。

党项族人可以既能兼任汉官和汉人也是能兼任蕃官的一说,也就证明了"蕃官"为党项族人的"专属蕃职"的一说是不攻自破的,由此可以证明西夏国的蕃官和汉官本来就是一套编制两种官职称呼而已。

观点其二,西夏国的一些蕃官如"领卢"等明显是汉官的党项语音对译的。史载:

西夏派使者朝贡,僭汉官移文于州,称其国中官曰枢密,〔程〕戡止令称副使不以官,称枢密曰"领卢",方许之。

这里所言的"领卢"便是枢密的西夏语音对译出来的。

观点其三,通过研究西夏历史的基础历史资料,比如李焘所著的《长编》、《辽史·西夏外纪》、《金史·西夏纪》都仅仅是说"官分文武班"并没有言道官分蕃官、汉官两套官员管理体制。

观点其四,西夏仁宗李仁孝时期,西夏学者、党项族人"骨勒茂才"所著《蕃汉合时掌中珠·人事门》记载了西夏官员体制时,就说了一套汉官编制,没有说在汉官这套系统之外,还存在蕃官蕃职这一种编制。

作为西夏王朝时期的见证者所记录的西夏人事系统都不纯在有蕃官蕃职的这样一种记载,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蕃官蕃职是一套与汉官并存的官员管理制度,貌似这种论述是不应该成立的。

观点其五,西夏国与辽国、金国都是少数民族开辟的独立政权,照理说这几个国家在屡屡的接触中,比如说,西夏国前往辽国、金国的专使理应出现蕃号官称,但是西夏国的"蕃官"这种外交词语却并没有出现在《辽史》和《金史》的史书记载中。

观点其六,西夏国与辽国、宋国商贸、外交等接触或双方交战的进程里,西夏国专使并不是由始至终都沿用蕃号这个官称。

而这个蕃号则查证《宋史·夏国传》的记录而看是呈现于公元1042年。但是在公元1099年,西夏第四任皇帝"李乾顺"执政之后,西夏国"蕃官"这个官职就没有在任何官方记载中出现过。自然,对于"蕃官"的这个编制,截至目前也是属于一个尚不能定论的历史研究话题。

截至目前为止,除了一部分的西夏官称也就是仅仅知道它的寓意,例如:"兀卒"(乌珠)就是代表皇帝的意思;"兀泥"就是代表太后的意思;"必吉"代表是宰相的意思。

"领卢"就是指枢密;"鼎利"就是指阁门的意思(音译);"谟箇"便是宣徽的意思;"令能"便是陈告等等。还有很多西夏国官职称呼,截至目前也尚没有定论或新的科学解释。

这里有一些虽然是汉官职称用党项语音对译的,但是有的官职称呼严格来说则不具备党项语音对译,应是党项族部落头领的一个封号又或者是什么尊称一类的名词。

比如说"谟宁令",汉文对译后为"天大王"。但是"野利仁荣"却是被称之为"谟宁令",重官居太尉,十分明显,"谟宁令"并不是党项族语音译明。

西夏语"谟"为天,"宁"为王,"令"为大。西夏语对译:谟宁令是诸王的意思、祖儒是大头领的意思、吕则就是首领的意思、枢铭则是副首领的意思。

李元昊所设置的中央高层官职,自公元1039年又做了些改动。比如说中央机构扩增为十六司,用来掌管西夏国政务,还增设了"尚书令"以总理西夏国的各种政务。

李元昊还把地方组织区分为州、县两级。州府设立刺史、通判(分别掌管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粮盐、督捕、河工、水利等公务),县府设立县令等官职。

西夏建国后的建官制度的延伸和分解

公元1036年夏,李元昊攻陷瓜州、沙州、肃州之后,为了巩固辖区内的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的统制,特别配置了一个组织"郡和府"。

以肃州为蕃和郡,甘州为镇夷郡,置宣化府。

这里说提到的郡间接管理地方军民政务。以至宣化府,则是管制少数民族的一个宣抚机构,用以稳妥地协调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关系或事务。

"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李元昊在设立西夏官员管理制度的时候,显然是参照了宋朝政权的官员管理系统,但是并没有完全仿制运用。

西夏国的官制与宋朝的官制对比,为什么不同?

第一、宋朝政权仅一套官职管理系统,也只有一种官职名称。西夏国尽管也是一套官职管理系统,但是却有着汉蕃两种官职名称。

第二、宋朝政权的官位上至朝堂下到各级地方管理机构都是由汉人担任官职,部分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除外。但是西夏国官职编制里既有"汉人汉官",也有"蕃人蕃官"。

第三、某一种机构的官职或与宋朝同名不同意。比如说:中书令,北宋王朝则有名无权类似虚设官职,而到了南宋执政时期直接取消了。

(北宋起初是寄禄官,后为中书省官职,但有虚职无实权)

而西夏国的中书令是参与朝廷政事的官职,有决策权和执行权,一般是由党项族里的贵族或皇亲国戚兼任。所以说,西夏中书令官职是既有职衔也有权利,仅仅次于宰相之位的官职,可以说就是相当于宋朝政权的参与政事的副宰相一职。

以斡道冲为中书令,百僚师贰之。未几,任为相。

第四、宋朝政权的地方机构分为州县两个级别,和州这个组织平级而行的还有府、军、监,西夏国固然也设置了州县两级管理制度,但是在某些相对敏感的少数民族疆域还专门设置了"郡、府"级别的管理组织机构。

第五、宋朝执政时期实施的官、职、差遣的制度分离,而西夏国却是悉数放弃了这种紊乱复杂的管理制度。

第六、宋朝执政时期各级官吏享受很高的薪资待遇,但是西夏国虽说也有一定的薪水,但是和中原王朝对比起来,两者相差甚远。

:西夏国在建官制度的基础上又延伸了军政管理编制,可以说是在党项族原有的部落管理制度的根基上加以借鉴唐宋王朝的制度而逐渐完善和成长起来的。

枢密院是中央直属官吏,也是西夏国最高的国防力量指挥组织,其下面设有很多部门。枢密使直接控制着西夏国的军政大权、边防备用军,和西夏国的另一个中央直属管理机构的中书省遥相呼应一同执掌着西夏国的一文一武的最高权力,其下属有同知,副使,佥书、承制支等官制。

西夏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央直属的侍卫军,还有擒生军和地方驻军等三大板块构成。西夏国的中央侍卫军(也就是质子兵)包含皇家卫队和都城卫戍武装。质子兵的数量大约5000人左右,全部都是在西夏党项贵族子弟中遴荐出擅长骑射勇猛之人构成的一支卫戍武装,主要担负护卫皇室安全的职责,这支军队号称"御围内六班直",也就是说共分三组轮流守卫。

另外还有皇帝心腹禁卫军大约3000人,这支武装是从西夏国内各兵种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勇士构成,全部都是重装骑兵,划分十组,每组三百人,跟随皇帝左右出行或作战。西夏国都城还驻扎着一支近3万人的机动部队,24小时待命,此支队伍配备精良,是西夏国防力量的主力部队。

而西夏国的另一支主力"擒生军"的数量大约十万人,更是西夏国的军事精锐之一。擒生军首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城池或阵地攻坚作战和迂回机动作战。这支队伍的名称是源于其在屡屡的战争中活捉敌人来作为奴隶,所以得有此名。

西夏国的地方驻军均由驻守在地方管理机构的各监军司所管制,大约有50万左右的兵力,而这些地方驻军的兵种基本都是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

众所周知,西夏国起源于游牧部落,所以在兵役管理制度上采用的是一种全民皆兵的制度。全民皆兵的制度就是在日常既要参与训练还要负责农作劳动,一旦战争爆发的时候,随时可以投入战场加入战斗序列的一种轨制。

关于西夏国征兵制度和兵制的措施,关于西夏国兵力作战体系和西夏监军司的作用,我们下篇文章在论说。

友你好:研究姓氏和家谱这可是个复杂的问题。李姓他是中国的一个大姓。在《李氏家谱》中,按字辈排谱自然就很难了。全国各地的李氏有所不同。要知道山西省洪桐县一代那可是中国百家姓的发源地。在此仅谈李氏家谱(不能单纯的讲夏津一个地方) 例如老祖籍洪桐县一代现有传世的为:继厚传家广兆德炎思昌;万群士绍延邦国永振;月成兴相道。万方龙元天学高先宗德国正永安定世代玉朝君。但从李世民当皇帝之后,后裔和全国的百姓们也开始想姓李和叫李 X X了。所以当年姓李的人增加。这样李姓的家谱就复杂起来。李氏后裔中,“世”字辈之后排辈为:谷琰宣闳伯居均元景昌思时嘉显廷希承李会象淑廷德茂储荣恩 排辈多的能达好几十辈(代),少的仅有3-5辈(代)然后就不知后代如何起辈了。在这儿我也给朋友列举几例。有的只排辈:长连洪林秋??? 还有的排辈:促上自998作维传士仰新本善佳锦邦瑞启占乃良恒以山东省为主的李氏:桂明福印德林兴国政乡田传九洲;纪克永传清明和顺。要有后人自已来整理。目前山东的(阳谷县)60代为一排辈的家谱最全了。家谱为:

继世传家葆思国安庆章;乃祯鸿秀顺福履永兴昌;

德臻绵长久廉洁恭学良;忠义应琛省立志建清光;

伟业奇广聚春和寿益旺;祝华延圣景恩尊效平阳。

在例如:(汕头一代的李氏)

陇西开统绪冠冕盛大唐;将相功勋伟经书道德祥;

守成嗣续绩创业祖宗光;诗礼家声显仕师世泽长;

学文兼习武修纪并立纲;孝友充庭宇臣邻重赞襄;

平居讲仁让报国效忠良;积善有余庆承先自永昌;

箕裘欣克绍兰桂喜腾芳;燕翼贻谋远,椒番万载香。

还有云南文山一代的李氏:

春季嗣云庆,祖宗凤郁善,乐仁正本春;时方开元泰,奇茂兆生成;孝友忠和信,节义智廉能;敬胜宣端哲,文章冠道经;世济升隆景,名昭邦国新;徽猷当益盛,圣武绍令闻;秀彦思昌炽,伟硕更蕃馨;清香愈华美,瑞品庆加珍;高瞻如珠佑,厚福必恒临;甲乙长相继,永远振朝廷。

这样看来朋友对对号也就是了,真正的想有当代自家们上的家谱还要个人制订整理方可。(个人提示观点仅仅供朋友参考)

  据专家考证,部分党项族人在这场屠戮中幸存,繁衍后代,并逐步汉化、藏化、蒙化、回化等

  宁夏中卫黄河岸边有一个神秘的村落南长滩村,村子虽小却拥有“三个宁夏第一”:宁夏黄河第一村、宁夏黄河第一渡、宁夏黄河第一漂。群山环绕使得南滩村几乎与世隔绝,村里人姓拓,自称是西夏后裔,并保存有完整的族谱。

  近年来,随着旅游者的增加,南长滩村与“神秘王朝”西夏王朝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不少“驴友”爬山涉水来到南长滩村希望一睹“西夏村落”的容颜……

  南长滩村村民究竟是不是西夏后裔?西夏后裔今何在?

  西夏后裔“失踪”

  西夏是我国历史上生活在西北的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强盛时期曾经前期与北宋、辽,后期与南宋、金三足鼎立,公元1227年被蒙古大军所灭。由于灭西夏过程中遇到强力抵抗,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行宫。成吉思汗临终前发出灭绝指令:“殄灭无遗,以灭之、以死之。”紧接着,蒙古军队便对西夏民族进行了毁灭性屠戮,“城郭付之一炬,四面搜杀遗民,白骨蔽野,数千里几成赤地”。经过战争蹂躏、地震、兵乱、屠城,大部分西夏城镇沦为废墟,毁灭性打击使得王朝的许多历史变成千古之谜。西夏文字少人识别、西夏书法狂草书被称为天书、西夏学被认为是绝学,西夏后裔一度被认为毁灭于战争。

  西夏后裔今何在?

  著名西夏学学者李范文近日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李范文一直致力于对西夏后裔的研究,他经多年调查考证,并且结合文物考古实证,得出研究结果。他认为:西夏后裔并非人们想像的已经被蒙古大军灭亡,据他考证,部分党项族人在这场屠戮中生存了下来,并且繁衍后代,并逐步汉化、藏化、蒙化、回化,还有一些党项族人进入了尼泊尔国。

  李范文说,西夏亡国后,部分西夏后裔流亡到山西、河北、河南、浙江、四川、西藏等地区,变成了汉民。北京居庸关云台门石壁上的77行西夏文陀罗尼经,河南北部濮阳地区发现一支杨姓西夏后裔……这都说明部分西夏后裔进入汉族地区并逐渐汉化。李范文将西夏后裔汉化归纳为五种情况:姓氏汉化、语言汉化、通婚汉化、民俗汉化、崇儒汉化。

  据西夏文献记载,西夏的先人党项人被称作弥药人,早先在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道孚、丹巴等县定居。如今,这里的木雅人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习俗,与其他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区别,他们的语言被称作“木雅语”或“道孚语”,与古代的党项族语——即西夏语在发音和基本词汇上比较接近,李范文考察后认为,部分党项族人在西夏亡国后返回原籍,与藏民相居,并且逐渐藏化。

  也有部分投降或被俘虏的西夏人逐步蒙化。另外,战乱之后的西夏故地,其大量的土地被抛弃撂荒,统治者采取移民屯军的方法恢复生产,其后,居民大部分信奉了伊斯兰教,其中也包括党项族人。

  李范文调查考证认为,西夏亡国后,一部分党项族人逃到了尼泊尔国,尼泊尔夏尔巴人中就有从康巴地区到此的西夏先民和西夏灭亡后遁入尼泊尔的西夏后裔,当地不少人仍在使用木雅语。

  难以判断的西夏皇族后裔

  如果说,西夏后裔是千古之谜的话,那么,经过李范文等西夏学者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其线索似乎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而西夏后裔中的皇族后裔之谜则成了谜中之谜。李范文告诉记者,至今,西夏皇族后裔的去向仍是个谜。

  2000年7月,西夏王陵迎来了第一批拜祭者——李培业和其子李积文。李培业的出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位李姓后裔家中藏有《皇族李氏家谱》《海敦李氏家谱》《李氏家乘》等9部西夏皇族家谱,根据家谱表明,李培业是西夏王国末代皇帝的第23代子孙,李积文为24代。这似乎在告诉世人,西夏皇族并未灭绝。但一些西夏学专家认为,李培业的家谱修撰于清代,最早的史料记载也在明代,距西夏灭亡年代久远,不足为凭。

  李范文教授赴青海调查考证后认为,李培业为西夏皇族后裔是可能的。李范文说,要断定其为西夏后裔很容易,但要断定其为西夏皇族后裔不简单,因为,作为一个民族有许多民族特质,如共同的心理素质、自尊心等,而单独到人则不然。

关于李土司的来源,自明代以来就有沙陀李氏和党项李氏两种不同说法,现存最早的《李氏家谱》即称为沙陀李氏之裔,后来有的族谱则干脆将这两种说法揉合到一起:在沙陀李氏建立的后唐亡国之后,续以党项李氏,在西夏末帝李睍之后,续以李土司之始祖李赏哥。我认为李土司出自沙陀李氏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唐末曾有一部分沙陀人迁居河西,在西夏统治时期,他们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当时人们称他们为“小李”,“以别于西夏国姓”。后人可能因为他们是西夏遗民,就误认为是党项皇族李氏,而将李赏哥附会为西夏末帝李睍之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扩展资料:

李姓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

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李氏家谱

在宋朝的时候的“西夏”,皇帝姓李,是不是汉族人?

西夏国的建官制其实就是沿用了唐宋时期的官员体制。所不同的就是一个官职名称既有汉语也有西夏语。其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一套系统两种文字和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