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董村位于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3收藏

北董村位于哪里,第1张

北董村位于台子镇东北部,西接南董村,位置偏辟,交通条件一般,北董村先前在黄河滩里,为防汛及安全需要,1976年从黄河滩里与其他村庄交换土地,搬迁建设的新村。全村现有人口533人,132户,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118亩,人均占有耕地2亩,其中村集体有40亩,生产小组有12亩。村集体收入来源主要靠出租土地及发包沟渠,年收入约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00元。

北董村与赵水村、南董村、东安村、孟胡村、张家庵村、宋四排村、盛家村、台东村、常家村、田家村、大张村、杨家村、张石辛村、新邵村相邻。

北董村附近有滨州鹤伴山、邹平黄河水利风景区、天地缘酒文化旅游区、黛溪河水利风景区、滨州醴泉寺等旅游景点,有长山山药、邹平香椿、邹平酸浆豆腐、青阳小米、西董豆腐等特产。

张潘镇位于许昌市建安区东南部,南与临颍县交界,东与鄢陵县相邻,北靠五女店镇,西接将官池镇。镇 距城区14公里。人口51397人。距市区14千米。1999年12月撤乡建镇。

张潘镇是因汉献帝张、潘二妃葬于此,故名张潘。1999年12月撤乡建镇。2001年3月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国土绿化模范乡镇。2011年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

张潘镇有S237公路横穿全镇东西,张五公路纵贯全镇南北,日(照)南(阳)许亳高速公路东北西南方向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河流分布均匀,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张潘镇 外文名称 :Zhangpan 别名 :汉魏许都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许昌市建安区 下辖地区 :张一、张二、张三、张四,古城村,汪坡村等28个行政村 驻地 :张三村张潘街西段 电话区号 :(+86)0374 邮政区码 :461103 地理位置 :中国华中 面积 :61平方公里 人口 :52万人(2015) 方言 :中原官话-郑许片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汉魏许都遗址公园,毓秀台,汉张公祠等 机场 :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65公里 火车站 :许昌站,许昌东站,许昌北站 车牌代码 :豫K 政区划分,人口面积,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社会发展,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镇区市政建设,经济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外贸,财政金融,历史,汉魏故城遗址,毓秀台,汉张公祠,愍帝陵,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张一村、张二村、张三村、张四村、段庄村、古城村、焦庄村、门道张村、寨张村、孟庄村、无相寺村、盆李南村、盆李北村、城角徐村、师庄村、七级韩村、校尉张村、坡张村、谢庄村、铁炉村、花沟村、后汪村、前汪村、柳林董村、东赵庄村、水田村、陶庄村、杨寺村共28个村民委会。56个自然村,198个村民小组。 张潘镇人民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5139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944人,流动人口3301人。总人口中,男性26125人;占508%;女性25272人,占49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到50114人,占975%;回族1283人,占25%。人口自然增长率39‰。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7千米,总面积是5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96平方千米,占9185%;水域44平方千米,占81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6人。 45个党支部,1600名党员。镇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平方公里,镇 所在地有6个行政村,总人口10000人(其中非农1700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地形以为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全镇最高海拔63米,最低海拔58米。土地肥沃,大部分为潮土和黑土,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气候 张潘镇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资源可满足农作物 一年两熟,年平均日照2200h左右,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5千卡/cm 2 ,年平均气温146°C,年平均降水量729mm, 最大降水量1132 mm,最小降水量414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545%,无霜期217天左右,农业生产的区位自然优势明显。 水文 镇域水系简单,镇域西南小黑河注入新沟河形成丫字形向南出镇,另张潘南北寨之间有张潘沟,全镇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镇域水文地质属中等富水区,单井出水量大于25T/h,出水量稳定。 张潘镇位于黄淮冲击平原上,基本为潮土,土层深厚,土体内碳酸钙含量丰富,PH值为80-86,土地耕层较厚,肥力中等,易于耕作。 自然灾害 主要有旱、涝和干热风等。干旱几乎每年都不同程度发生。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文化站、广播站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8处,各类图书室35个,藏书10万余册。 教育 2011年末有幼稚园10所,国小7所,国小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国中2所,国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60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医疗机构30个,门诊部(诊所)2个,有床位80张。有专业卫生人员123名,其中执业医生31人,注册护士7人。农村卫生所普及率100%,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65%。 体育 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9个,46%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社会保障 2011年末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52户、人数1811人;敬老院2家,床位7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70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8万人,参保率93%。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所1处,代办所5处,投递单程总长度70千米,服务网点11个,固定电话用户2958户,行动电话用户18309户,网际网路用户1300户。 镇区市政建设 公共运输 客运站1个,2006年建成,日发客运60班次,日均容量1200人次。 给排水 有水厂1个,深水井3眼,已有14个行政村23000余人用上自来水,年供水能力50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有排水管道2000米。 供电 2011年末有变电站、供电站1个。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15个,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 经济发展 张潘镇主要有粉条、豆筋、豆腐等土特产。特色饮食主要有烧鸡、水煎包、羊肉烩面等风味小吃和食品。烧鸡色香味俱佳,肉嫩骨酥,肥而不腻,回味悠长;水煎包皮酥馅靓,味美可口;羊肉烩面厚薄适宜,汤清面筋,营养滋补。粉条色泽鲜亮,又细又长,耐煮,筋道好吃;豆筋色亮,味美,是做餐的好菜;豆腐色白细腻,营养丰富,可煎、炸、炖、炒出各种菜肴。 农业 耕地面积62万亩,人均12亩。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菸叶、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365亿元,2011年全镇粮食总播种面积82万亩,实现总产4500万公斤; 生猪存栏27000头,出栏64000头;家禽存栏218000只,出栏380000只;实现畜牧业收入22亿元。 工业 以精细化工及农机制造两大支柱产业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31亿元。拥有工业企业1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76亿元,比上年增加22%。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625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8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1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596%,国税县级所得完成548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363%,地税县级所得完成833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721%,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7670万元,同比增长144%,农民纯收入达到8050元,同比增长10%。 历史 张潘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西周初为“许国”至春秋时代,秦汉时为“许县”。东汉末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刘协建都于许,称“许都”,是我国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张潘因汉献帝张、潘二爱妃救助汉献帝和农家子弟死后葬于此而得名,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三国文化胜迹星罗棋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境内的名胜古迹从类别上分,有古城址、古墓葬、古庙寺、古建筑和古石刻。现存的有:汉魏故城遗址、毓秀台、汉张公祠、愍帝陵、徐晃墓、郄虑墓、张潘二妃墓、汉墓群、三姓柏、邓艾庙、地震碑、关羽辞曹归刘碑,分别为省、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张潘汉魏故城皇宫遗址区出土了一件深浮雕四神柱础,上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像,据考为许都宫殿建筑构件,属国家一级文物。 汉魏故城遗址 位于许昌市建安区的张潘镇古城村,距许昌市18公里。据民国廿二年《许昌县志》记载:“许昌古城(即汉魏故城)在城东30里,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相传曹操所筑,今存遗址。”至今城垣轮廓依稀可辨,夯地土层清晰可见,汉砖瓦块俯拾皆是。据考,当时城内建筑除街道、民宅、官署外,著名建筑有许昌宫、景福殿、承光殿、永始台、丞相府等。三国魏人卞兰作的《许昌宫赋》和韦诞、何晏作的《景福殿赋》流传至今。1986年,该遗址被河南省人民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毓秀台 毓秀台在张潘镇汉魏故城西南隅,建于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为汉献帝祭天所筑,高约15米,面积为4000平方米,有台阶99级,是用青砖铺就的祭祀广场。每年秋分时节,汉献帝都要率文武百官前来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昔日的毓秀台掩映在林荫之中,绿意拥簇,高接云天。台下布列着数十座豪华的宫殿式古建筑。是汉献帝祭祀前暂时休息的地方。毓秀台比同为皇家祭天场所的北京天坛早建千余年。 汉张公祠 汉张公祠亦称张公庙,清代又塑包公像于殿内,故又称包公寨,位于许昌县张潘古城西北部,距许昌市18公里。距汉魏故城遗址毓秀台15公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汉魏故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兄弟三人来许拜见献帝时,张飞在此居住,后人称张公祠或张公寨。《嘉靖许州志》记载:“张公祠始建于汉魏,重修于嘉靖7年(1528年)。”祠庙建于8米的高台上、坐北向南占地20余亩。原有殿、堂、楼、阁、亭、台、庵50余间,庙中奉祀刘备、关羽和张飞。庙前有三姓柏,一树松、柏、桧三个品种,像征著桃园三兄弟。山门内东西墙壁上各嵌有一块青石,东雨石,西风石,二石有预测阴晴风雨的功能。庙门建筑奇巧,是寨,又是洞门,还是山门,上是门楼又是戏楼。张公殿前立有明、清两通地震碑。五是祠内汉砖几千块,砖的图案没有一块是相同的。另还有张飞井和三义殿等遗迹。 张公祠 愍帝陵 愍帝陵 位于许昌市东14公里的张潘镇,东望张潘汉魏故城遗址,为东汉献帝衣冠冢。陵称“愍”而不称“献”是昭烈帝所谥。献帝禅位给魏王曹丕,丕称帝后,封献帝为山阳公(今河南修武县)。献帝死后,葬于封地。因曾居许二十五年,后人为表纪念而建陵,陵高15米,面积10000平方米,今仅存一长方形土台。

  百度来的

  讲到的有叶县和鲁山的禹姓,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亲始末追忆

  禹氏研究总会常务副会长禹庚戌

  1997年5月18

  幼年,对族谱知之甚少,1992年与子龙商议把族史研究一下,1992年5月10日与禹庚辛、禹天霖、禹汝森等人在子龙家成立了筹备组。1992年9月13日在水利局召开禹氏代表会议,成立了总会,子龙担任会长。庚辛利用暑假找寻老家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992年10月2日,在我家召开一次族史研究会,出席会议的有总会的禹子龙、禹庚辛、禹天霖、禹汝森、禹曾悦和我,还有郑州分会的禹可俭、禹树森、禹春生以及禹金陵等。会议开得很好,禹可俭拿出现金500元,照相机一部。禹树森献出字画40余副,价值600元。当研究如何赴各地搜集资料时,我不顾年老体弱,自告奋勇,愿亲赴外地,进行采访。

  (一)

  我和禹鸣歧(70岁)于1992年10月18日乘车前往叶县,出差的经费由我拿出300元,鸣歧拿出200元解决,我们乘车到达叶县夏李乡,步行五里到达后董村。见到该村的禹桂林,晚上在禹峰家里召开了座谈会,得知该村有100多户500余人,且发现一副对联“本支涂山发迹远,源由汜水流波长”横批为“余姚故里”。由此断定,他们应是从汜水迁去无异。同时又获得方城县拐河大麦沟、叶县常村乡暖泉、任店乡王营、下里乡马村、盼沟村、常庄村、、旧县大官庄、鲁山张宦营、槐堂村都有禹姓居住。

  第二天,鸣歧留在后董村继续开会,我骑自行车到十一公里外的暖全村。找到禹长路、禹清、禹学等十人,他们都记得是从汜水迁过去的,但家谱在文革中被烧了,下午返回后董村,步行到夏李街找到禹老黑,这人热情能干,叶县禹姓的寻根任务就交给他来办。

  在后董村得知:旧县禹保元的弟弟禹保襄是个积极寻根者,从台湾回来探亲时,曾拿出1000元交给袁天喜为他续谱,曾到鲁山、方城、叶县寻根。我们决定拜访禹保元。10月20日到达常庄,见到了禹保元,他很激动,即可找来了袁天喜。袁天喜介绍说,到鲁山可以先到昭平台水库,路边有个代销店,主任是禹三好(女),她不仅对族史很热心而且了解很多情况,可以省时省力,少走弯路。我们就由旧县返回叶县,再往鲁山,在昭平台水库旁找到禹三好。她介绍说“鲁山有个仁义庄,禹姓集中,因为1958年修水库,禹姓人家分迁到11个乡镇。最好先到江河枣树庙找禹本俊。因1982年禹笃之、禹本云、禹本固、禹靖之等七人曾续过家谱,当时因交通不便,大都不干了。只有本俊、笃之、本固未停工作。本周病重时,还有三页未写,最后写完才断气。”听了她的介绍,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典型。我们乘车直奔本俊家里,但本俊不在,又找到本堂,本堂到蔡庄找到了禹靖之,他家存有老家谱,清楚地记载着鲁山的禹姓是由汜水迁去的。据靖之讲,新家谱的底子在让河乡张八村的禹本云家里,找到本云,可惜没有新家谱。22日又找到禹本固的儿子禹四德,他讲新家谱在四棵树的禹笃之处,情况虽然很复杂,但我们没有丝毫动摇。

  回到鲁山县城,决定鸣歧留在县城,我到梁庄乡涧沟村。乘车前往梁洼,下车后步行15华里,翻过两架山,我已经累到极点,得到一妇女的帮助,坐煤车回到涧沟村。找到禹福申,召开了座谈会,与老家谱记载相同,这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庄,下午返回鲁山县城。

  23日,按照计划我们由鲁山经张良镇前往拐河镇大麦沟。到张良镇后,没有客车前往,只好乘小三轮到达拐河,又步行翻过两架山,下午七点到达大麦沟,见到禹德政,并在晚上召开座谈会,都说可能是从汜水前来的。

  24日,由禹德政带路,我们翻过一架大山,达到方城县的四女店乡。因为南召汽车停发,只好前往方城县城,再由方城转往南召。25日经打听,找到禹福钧,但他不知道从何处迁来。经查县志,却有禹姓,但分布查不出。只好再往南阳。

  26日,去泌阳,在关庄下车,见到禹天祥。又到赵禹庄见到了禹德钦。27日到达泌阳,又赶到北楼房沟,见到禹定义的父亲,下午,看了坟上的碑文,晚上召开了座谈会,谈的情况和汜水相同,但没有记载。他们说,老家谱在驻马店副专员禹甸记处。29日,到达驻马店,禹甸记不在家。只好返回荥阳。这时第一次大规模外出寻亲的全部经过。

  期间,闻知巩义市粮食局的禹茂林为续家谱的事曾到汜水镇周沟找过禹顺兴。11月8日,我到巩义市,几经周折,终于在沙鱼沟粮所见到了禹茂林,决定由茂林把巩义市的续谱事宜承担下来。

  (二)

  1992年11月12日,子龙、树森、春生和我共四人,踏上北方寻亲的路程。首先到天津的大禹庄,但没有见到禹作敏,只好留下一封信,然后离开。到1993年元月16日,禹作敏给了我们回信。

  13日,他们三人准备返回荥阳,我乘汽车达到北京,14日,到大兴县县志办找禹姓人分布情况,最后找到禹振河,但他对续谱一事极不热情。只介绍说渠头乡有禹姓居住。下午3时,赶到通县,赶到前往渠头乡的汽车,中途住在干店。15日,骑着租来的自行车到达渠头乡枣林村,见到禹克仁,该村有八十多户,400多人,有家谱,但在文革中被烧了。下午又骑自行车到吴寺村找到禹建华,到大兴县后甫村,找到禹有仁。禹有仁说:“听老人说是从河南迁来的。”16日返回北京,乘车南下。到达安阳,我下车到浚县,在剪毛村见到禹恩普,此人热情好客,他介绍说此地有个秦禹庄,是禹姓人家的聚集地。我们赶到秦禹庄,和禹恩光、禹连仲、禹连贯等人座谈,他们说可能是从滑县枣林乡禹村迁过来的。然后我返回浚县县城。

  老家谱有禹姓迁往河北清化镇的记载,17日我乘车前往焦作,然后赶到博爱,了解到金城乡有个禹顺言,曾到汜水找过老家。我们赶到金城乡禹庄村,见到禹顺言、禹金陵,终于和总会联系上,我们感到很高兴。

  19日,我们返回荥阳,这时第二次大规模寻亲活动。

  1993年元月2日,我和子龙到开封寻亲,见到了开封市环卫局局长禹九常、禹殿华、禹建民、禹德昌。3日,到陈留寻亲,可惜他们都是于姓,后返回荥阳。

  1993年2月4日,我和子龙迁往本县西部走访,先到滹沱,召开了座谈会,又到周沟,在禹顺兴家召开座谈会,5日,赶到新沟见到禹法旺,再到潘窑见到禹廷臣,和禹书田、禹文青、禹瑞生进行了座谈,我到巩义市沙鱼沟粮所见了禹茂林,然后和子龙返回荥阳。

  三

  根据总会决定,我和鸣歧于1993年5月18日,又荥阳出发前往宜阳,但宜阳没有南关,后来了解到过去有东、西宜阳之分,西宜阳已改为汝阳,由于交通不便,没有前往。后来,1996年5月,郑州人民印刷厂禹金峰到杜康酒厂联系业务,发现厂长禹长太是汝阳人。后来我和子龙前往汝阳,发现汝阳南关确为过去的宜阳南关。

  19日,我们乘车前往卢氏,下午三时赶到卢氏,这条线路是400里峡谷,不见人烟,行驶在路上,一边是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确实让人胆战心惊。通过查阅县志,又到公安局、民政局、教育局查访,终于了解到有个禹振理家住朱阳关涧北村,我们大喜过望。

  20日,我们前往涧北村,但那里的人都上山刨金矿了,晚上才见到禹振理,他介绍了下列重要情况:每年清明节组织集体上坟,负责人是禹小记,家住西峡县石介河乡冬青树村二河拐,卢氏县运输公司车队修理工禹青峰,对研究族史很积极;桑平乡磨沟村有20多户禹姓,禹三旺是支部书记。21日,我们由禹振理带路,乘车前往西峡县找禹小记,他不在家,其父亲热情接待了我们,下午,我们又乘三轮车到桑平乡磨沟村,找到了书记禹三旺,召开了座谈会,发言很热烈,但找不到证据是从何时何地迁去的。22日,我们在桑平分手,当晚八点,赶到内乡。

  23日,在内乡查找县志,下午到邓县县志办查找,都没有收获,我们感到南阳,见到了禹建设。

  24日,赶到镇平,但只了解到南阳潦河镇禹家庄,有100多户姓禹的。25日,赶到潦河镇,但那里的人都姓于,当地村名也叫于庄,只好又回到镇平。

  26日,由镇平赶到北午渡,经了解,北午渡确实有一个十一世禹姓人家,但迁到许昌县榆林乡于庄村,那里有200多户禹姓人家,但都改姓于。

  27日,鸣歧先回到荥阳,我又到平顶山见到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禹本愚,下午乘车到禹州。

  28日,到禹州市志办查找禹姓,由于档案员不在,没有收获,又乘车到新郑县志办查找,均无收获,至此,返回荥阳。收麦后,又到巩义、新密市进行了走访,这时第三次大规模玩出寻亲。

  四,

  由于多次发往浙江省余姚县志办的信没有回音,总会决定派人前往,1994年5月,我和禹树森、禹春生、魏金花受总会派遣,前往余姚。5日下午到上海,6日到余姚,先找到县志办的金理祥同志,又找到魏主任,他们为未能及时回信深感歉意。经查阅档案,禹姓人家分布如下:江北区新华大队谢村21户、政卷10户、长丰乡70户、横蚕乡1户、渠弄镇3户、让贤乡3户、湖东乡92人。当天下午,在街上见到龙山宾馆,进去后发现有特技理发师禹云垒。禹云垒又领我们见到他的哥哥禹云龙,在那里召开了15人参加的座谈会。可他们说“我们是从河南迁来的”,当问到江桥村时,他们说可能是人民路大埠头。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说,这里姓禹的是个大户,后来一个晚上被杀十七口,其余的逃散到全国各地了。

  8日,树森和金花到人民路落实江桥村。我和春生先后到渠东镇和长丰乡。在渠东镇见到了禹金桥,在长丰乡凤厅村见到了禹焦桥和禹振洪,还在凤厅村召开了6人座谈会。

  9日,参观了大禹陵,10日,返回上海,11日,返回荥阳。中途,我在徐州下车,到市志办公室查阅档案,但没有收获。

  这次寻亲在余姚确实见到了禹姓人家,又确定了人民路大埠头即是过去的余姚村。

  这时第四次大规模外出寻亲。

  我能在古稀之年,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寻宗于四方,进展之迅速,范围之广,区域之辽阔,是前所未有的。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无愧于祖先及后人,可以自慰于九泉。

青龙满族董姓与张姓

本姓董佳 氏隶属佛满洲正蓝旗。祖籍长白山6道沟,明朝末年移居叶赫部董佳城(今在吉林省公主岭东南),后归顺努尔哈赤。顺治初年丛龙入关,随豫亲王多铎麾下立有战功后驻北京。康熙九年(1670年)六辈太爷“乙达拉”由北京迁驻青龙县,牛心坨乡,山拉嘎村。董佳氏祖茔在滦县西法宝村。后世子孙散居:三岔口、官场、稍枝峪、庄窠、娄子石 等地。

晚清时期董佳氏又有分支取张姓,因此青龙正蓝旗董、张两姓本为一家 ,有“张董不分”之说。

河北青龙《满洲正蓝旗董氏家谱》共4卷,清道光十六年(1836)抄本,现藏于青龙县官场乡文子村董氏族人手中。

荀董村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南贾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2310321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41023。邮政编码为0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57 ,车牌号码为晋L。荀董村与东张村、大柴村、西尉村、连村村、下尉村、大张村、东刘村、北刘村、南刘村、上鲁村、古县村、下鲁村、仓头村、裴村村相邻。

荀董村附近有襄汾龙澍峪、陶寺遗址、汾城古建筑群、陶寺古观象台、灵光寺琉璃塔等旅游景点,有襄陵莲藕、金田园粉丝、粉条、赵康辣椒、襄陵莲藕、官滩枣等特产。

武陟因为古代河道纵横,水草丰盛,土壤肥沃。史前就有文类开始活动,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底蕴深厚,很早这里就开始种桑植麻,养蚕。古时候上为衣,下裹为裳。武陟古代种植水稻也很早。衣暖食丰,所以武陟在上古就有超强的文明!

第一节棉麻成衣

古时候衣服的原料主要来源于棉花和麻。武陟县土布生产起源何时?无法考证,在1980年前武陟还处处种植棉花。在秋霜后采摘棉花晾晒干,去除杂物,古代用脚踩得带刺转轮,把棉花和棉籽分离,然后打卷。弹压成片状,而后卷成花瓜。古时候花瓜一般长度大约在六十公分,直径在三十到五十公分不等。然后用薄竹席或者竹帘包好做隔离,不让花瓜间出现混搅而不容易分离。花瓜做好后拿回家,把花瓜搓成条状称之为捻,为了在纺线时候方便操作,然后一手拿着花捻,先手搓拉出线固定在町子上,町子固定在纺花车一头,纺花车为一木头制大花转轮,有皮条或者绳子和町子链接,手摇动大转轮带动町子。随着转动手里得棉花就拉出来了线。每个町子大概有一两棉花线后就取下,换另一个!纺线时候可以随着快慢手劲的大小而调节棉花线的粗细。纺成纱线后要经过络线,打绾,染色,浆线,跑经,过交,引经,掏缯,闯苎,绑机,打穗,织布。织布机也是木头制作,下面有两个脚踏板,操纵经线的交叉,每次交叉时用木头制作的梭穿过,梭内安装有穗子,穗子用空心的小竹子制作,上面缠绕有棉线。每次交叉和穿梭就把纬线铺好。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穿插,棉布就一根根线的累积而出。如果需要彩色花纹可以调节经纬线的颜色而获得。织好布后还要摆布,就是把布里的浆洗去,反复的洗才能干净。说摆布人一词就出自这里,比喻频繁的给人找麻烦。然后摆布好以后就是锤布,把布折叠起来反复的用棒槌敲打,使布更加柔软。晾晒干后,就是根据需要染布了。一般染色都是蓝色为多,蓝色是当地种植一种草,经过大池沤制,会有青蓝色。然后把织好的布匹放入缸锅里加入沤制的水有时还会加入盐,为了让颜色不容易脱落。就会染出青蓝色布。然后就可以经过简单的漂洗就可以做衣服了。也有把当地的草木灰和沁河边的胶泥用来染色的,称为土灰色。古时候衣服做的比较宽大,因为一件衣服要冬天套棉衣,春秋天单穿。裤子多是大腰裤不用皮带,因为裤腰宽大一掖就可以。衣服的扣子也是自己做得,把布裁剪成细条缝制成细管状,然后里外翻过,开始穿编成疙瘩就为扣子,本地称这个工序为盘扣子。女用的扣子也可以编制成一些花样比如蝴蝶什么的。夏天古代服装比较简单,男的都是土布做的汗褂,就是背心状,前有扣子无袖子。到了解放后衣服样式还是比较单一,在八十年代前比较简单,大多是中山装和军便服。鞋八十年代前还是大多自家做的鞋,鞋底是最麻烦和最重要的。因为没有合适材料都是用布制作。一般用碎布或者旧布,一层层刷浆糊,叠加起来,这样有几层后贴在墙上晾干,干后取下来裁剪出所用鞋底的大概大小。在叠加到鞋底厚度,然后用麻线用大针缝在一起,一针针排列整齐缝制。缝制好后简单的修改去除四边。鞋底就做好了。鞋面也是先用浆糊把鞋面料和里料粘合在一起。干了后再裁剪成鞋面,然后把鞋面和鞋底缝合在一起。鞋子就做好了。衣服最初也是手工缝制,做一件衣服不是简单的事情。到了六十年代后脚踏缝纫机开始逐步普及,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人们逐渐富裕起来,穿衣打扮也开始不再局限于蓝色灰色,现代化的机器织得布料品种就多了起来。的卡,的确良,花达尼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丰富了!

第二节 食为天

  武陟粮食作物种植很早,在远古就有种植粟和水稻的记录。到了晋代武陟水稻丰产,有当时在武陟为官的潘安写诗赞美武陟水稻。武陟吃饭,古代就一日三餐。但贫苦人家农闲时候也有两餐。因为水稻和粟米当时产量不高。后来因为武陟小河道枯竭水位降低,水稻很多地方也种植不成了,武陟开始出现几百年的粮食不够吃的情况。到了玉米引进后粮食产量开始增长。到了建国初期还是以玉米面为主,中午吃小麦面面条,晚上早上都是玉米汤为主,馍是玉米面的窝窝头,或者是玉米饼。也有变着花样把玉米面用两块铁板压成薄饼烤成脆饼,也甚是香脆。也有家里有病人或者孕妇时候,把白面做成汤。称为疙瘩汤,孕妇吃的话放个鸡蛋。武陟当地还有一个在春天麦子快熟时候做捻转,就是把青麦子炒熟用石头磨,磨成条。这样吃也是粮食储存不够了,提前吃青麦子。后来粮食产量多了,还有这样吃法就是吃个新鲜换个口味。武陟从古至今都有烧饼,蒸馍。主食还有卤面水饺……节日时候,春节也有蒸制枣花馍,豆沙馍,还有门上蒸放刺猬……等等传统。

第三节 居行

武陟在远古时期,因为水道纵横,古人取水方便,所以在远古就有人类长期居住。远古时候武陟境内有大伾山,大伾山是土山丘陵。因为小湖泊众多,在小湖泊或者小河边附近的山头和高地,就成了居民掏洞为穴的住所。现有仰韶文化遗址多出,古人在那个时代先人白天渔猎,夜晚在土洞里休息。后来随着湖泊水源的退消,古人开始追逐着河流而居住,房屋就诞生了!最早的房屋是低低的土墙上面用茅草遮盖。后来随着条件和需要而墙变得高大。再后来就有了院子,也开始延伸远古洞穴时候选择位置的风水方法。因为远古在黄河流域居住的人们,受到黄河和沁河经常改道,所以选择住处,要考虑水源和水灾,还要考虑风向,和保暖。风水也许就这样在黄沁河流域诞生!在建国前后武陟大多贫穷家庭都是弟兄几个住一院。房子开始逐步淘汰草房,到了七十年代还能偶见麦草建得房屋。

八十年代前,当地建筑房屋时候,打地基,以前都是人抬着夯喊着号子打夯。也有用羊和牲畜一圈圈的在地基里踩踏得。踩实一层加一层新土,直到和地面平。后来随着取水工具的方便,也有用水湮的。到了现在当地建房子时候还是依照传统,找风水先生看风水。

武陟的村落比较集中,其中县西村落最为集中。这和远古村落形成时候有关系,因为在远古因为武陟县西地势略高,县西有沁河为主河,沁河水势比较平稳清澈。武陟县西还有多条小河流,水流涓涓很适合古人生活。村落就这样在适宜居住的水源附近大量形成。考证县西小董乡有商村遗址,和小董村大面积的汉代墓葬群。武陟县东村庄略微少于县西,因大多村子都在古代高地上,有多处商村遗址。县东县西这些古老村落为远古人农耕和渔猎村落。还有比较近的古村落,因种田而成。武陟因地理位置古代战乱不断,有些村落因战争而毁。也因沁河黄河的河道变迁而淹没和新建村落。还有一部分村子是明朝时候从山西移民而来,到了武陟后族群大的移民,找土地肥沃地方定居下来,这样的村落往往姓氏比较单一。也有一大部分小家族移民居住进了古村落,这样的村落杂姓较多。村落的起名,大多古村落和所在周围环境有关系,比如说小董乡的岗头,高村……也有的和姓氏有关系,比如张村,李村等。还有和一些坟墓王侯有关系,比如冢头,冢后,汤王堤,大丰,司马岗等等。所以村子起名形式多样,但都有自己的故事,本书有些篇是介绍村落名字由来的。建国以后村落逐步得到了规划,街道整齐,告别茅草屋,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家家都有了砖瓦房,和小楼。村庄的管理从古代就有专门负责村里工作人员。大村往往有寨墙,有专业把守和巡逻得人员。村子里都有姓氏祠堂和庙宇。古代村落的管理权大多是在族长手里,有的姓氏杂乱的村子一般村落规模比较大,所以会有政府委任的官员。村里分几十户为一保,有保长。建国后有生产队类似。村庄里根据各自村里的情况,有村规民约。解放后不和国家宪法冲突的村规民约仍在使用,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冲突的则改之。解放后设计党支部,村落开始由村支书和村长负责工作。

  武陟在周代就设怀城,因为王权的需要,国家级的道路修筑很早。加上武陟古代河流多水运方便,还有隋炀帝时期修建的运河,名字叫做运粮河,把焦作的粮食向北运输。也是古代大量货运的通道,小董村北有运粮河的码头,因为当地的食盐在此卸货,所以被当地称为盐店疙垱。沁河也有码头和渡口。所以武陟的交通古代比较发达。民间出行讲究农历的三六九日出行为好日子。古代出行工具民间为手推独轮车。独轮车分为两种,一种是顶部为平的,这种车是在家推个小物和家里媳妇走亲戚用,可以说为客车。另一种为专业运输而用,车轮大透出车厢平台,把车顶分为左右两边,两侧可以负重物,为货车。到了解放后武陟开始有两橡胶轮的人力车出现,因为车厢底平整称为小平车。那时候谁有个小平车可谓是春风得意,拉着走到街上比现在开奔驰宝马都神气和得意。建国初期,当地传有儿歌,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现在电话普及了,网络传说取代了古代的信件,这都在随着改革开放八十年代后。村里泥泞不堪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硬化。机动的四轮车和三轮车逐渐多了起来。出行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可以说家家户户根据需要有各种小汽车了。

人生大事

人生大事无非结婚,出生,和丧葬。说到武陟的婚姻生育和丧葬,小董是一个特别要说的村,因为这个村的古代婚姻求子和丧葬有它比较大的影响力。

第四 婚俗,生子

结婚武陟当地有比较规范的形式,千百年来改变不算很大。武陟的婚俗古代也是父母做主媒妁之言。在传统有钱和地位的大家庭里,父母在孩子到了结婚年龄就会媒人不断。有的家庭会给孩子订娃娃亲,在孩子幼年时候因为两家关系不错,就给孩子订下了终身。也有指腹为婚的。也有的条件好的男方家庭在孩子小时候就给孩子找个大媳妇结婚,然后让孩子得到照顾。有不少把女人当成商品买卖。虽然现在看来这都是婚姻中的陋习,但在那个时代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孝顺儿女。在那个年代自由恋爱要是不符合家庭老人的心意那是会被视为不孝,家族都跟着丢人。比如小董村在汉朝时候的董永,遇到了三阳乡梧贾村的张七一见钟情。但董永家穷,女方家人觉得门不当户不对,极力反对。后张七姐随董永怀孕,家人觉得太丢人,无法见人。整个族群要把张七姐除掉以示家风。后张七姐和董永私奔而走,从此梧贾千年不与小董通婚。也有传说张七姐为武陟驾部村一族长家姑娘,因听董永孝道的故事感动,私自找到董永一起生活。但家人却十分支持,所以形成了一个古代爱情典范,到现在驾部人还叫小董村人为老姑父为尊敬。说明小董这个地方古代的婚姻观念还是比较通达地。到了解放后随着婚姻法执行,和思想的解放很多婚姻陋习都改变了。武陟当地现在也信奉古代婚俗的看日子,就是选择良辰吉日。男女到婚嫁年龄,没有自由恋爱的男女,父母就开始张罗着给孩子找对象。一般都先看属相是否合适才开始往下进行。然后双方就写下自己亲近家族,双方舅家名字,让打听对方是否有遗传性疾病和家风。其次就是觉得门当户对开始接触了。如果都合适男方开始下定亲礼,这为换记。男方准备彩礼女方准备个小东西交换。等一段时间后在结婚前,男方还有次礼金,这次礼金比上次多,如果上次是定亲这次就是大定了,武陟有的地方称大定为(查代)也可能就是查查家庭情况,其根源需要探讨。

结婚时候嫁妆由女方置办,在解放初期,女方嫁妆有不少嫁妆为铁锹,箩头,粪叉……常有,有那个时代的背景。武陟当地大多结婚时候女方做的嫁妆男方拿钱。但小董村一般女方礼金都要的不多,也许和千年董永七仙女传说有关系。婚礼当天男方家里要挂起家谱轴,上香告知先祖家里孩子结婚了。九十年代前女方嫁妆一般都是结婚当天早上由男方派人抬走。然后柜子的钥匙由女方亲近的孩子保管,因为嫁妆到了男家还要有给开箱钱这个礼节。由女方家的亲近女孩子端洗脸盆,也由男方给一定礼金。嫁妆抬到男家,男方要给女方送去礼盒。男方结婚队伍出发前新郎要拜神位,拜家祠轴,而后向父母行礼。点上长明灯。迎亲出发鞭炮齐鸣,去时在新娘的位置由新郎官的弟弟占用为压马,有办事人随行,负责婚礼队伍的叫做接毡,负责新郎礼节的叫做引亲。但沁河南北略有不同,大致类似。接新娘回来的路上如有人拦车办事人要给糖果。以前是结婚有乐器班拦车就是听演出。新娘到家要给下轿礼,和新娘随行亲近的哥弟为顶马有礼金,稍远点亲家的孩子为把轿门也有象征性的礼节金。新娘下轿,由新郎的哥哥撒大米,象征着富裕,也有口诀大伯哥撒大米过了年添大囍。而后新娘快速在撒花人群中有娘家人护送穿过。然后就是换衣服和上头,上头就是有为人好属相合的小媳妇给新娘梳头,而后才拜天地。拜天地后正式开席。

女方到了婆家,就算是婆家人了。古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生孩子,因为古代娶媳妇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如果一年多媳妇没有动静,那男方家里是会着急的,新媳妇也会忐忑不安,因为古代以无后代为最不孝顺的事情。如果女方两年没有怀孕。男方母亲就要到处庙宇求子了,武陟求子最灵的地方大多都去董永墓前。当地称董永为董老爷。因为相传董永和七仙女在家给人看病,妇科病七仙女最是得手。所以董永死后很多人依然去董永墓前烧香求子。董永墓上有个杜柳树很是茂盛,但往往被求子的人折上一小节树枝,当地传说:取上一个杜柳杈来年添个小鸡娃……以前孩子都是在家里出生,有专业的接生婆。女人生完孩子,要吃鸡蛋疙瘩汤,加红糖。女人生孩子一个月内不许出门,因为当地风俗生完孩子的女人没满月,去谁家会对人家不好。这称为坐月子。去看月子的朋友和亲人要给孩子初次见面的看钱。孩子满九天要给孩子办酒席,称为办九,根据情况满月也可以,不固定。办九时候孩子的舅舅家要准备孩子的衣服玩具等等……大人往往给孩子算命,看五行缺什么就起个带五行所缺之名字,如果算命的说孩子命硬就要认干娘。孩子满月要回姥姥家住几天。

第五 丧葬

丧葬礼仪是古代礼仪最重要的环节,在武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小董村。因为汉朝董仲舒推行儒家思想,孝道文化是儒家思想在民间最重要的构成。孝文化是修身之根本,在董仲舒后孝文化被推行到了极致,董永就是一个孝文化全国推崇的楷模。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董永卖身葬父的文化背景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汉朝孝文化信奉人死如生,甚至老人生前没有得到的东西,死后要尽力满足。所以汉朝人住的大多是土坯房,但汉朝的墓葬很多都是砖石结构,就是这样由来。古代一个人只有孝顺才是做官的基本条件。所以董永家里再贫穷也要随着大众,没办法只有把自己卖身给付员外为长工,换的银钱把自己父亲安葬。从小董发现超大面积的汉代砖结构墓葬,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当时这样为尽孝的丧葬形式在当地风行。

老人正断气时候要把老人的寿衣穿上,要给老人洗脸沐浴。一切完备后要把老人从床上移到主房的正当屋。晚上子女们开始守灵,守灵时候男左女右分两侧。老人脚前有长明灯,有专门一个孩子看护,和烧锡箔纸。夜里邻居睡觉前哭一次,早上五更黎明哭一次。有老人的亲朋看望都要哭,这是礼节。要是死者是女方,娘家每天要来吊孝。一般老人去世三天后放入棺椁,叫做入殓。但天数不是太固定要找人看,啥时候,还要看老人魂啥时候走。出殡头天晚上要去村里土地庙,全部男孝子哭着在土地庙烧香。然后会有演出。出殡时候不只是让老人安息入土,还是对整个家族人气的展示。如果老人有儿子孙子招魂幡是白色的,如果老人有重孙子招魂幡为红色。要是有增孙子就是**的,象征五代同堂了!招魂幡是指引老人魂找到老人躯体在何处。溅汤,祭祀,路祭,等等……一系列的礼节结束后老人也就下葬了。在古代老人的孩子还要在坟前守孝三年,因为古人信奉魂为精神,魄为躯体。在人死下葬后魂还会绕魄三年不散,守孝三年因此而来!三年后老人会被写入家谱,这一生才真正结束。但老人留下的优良家风会继续在家族里流传延续……

冯保中个人作品,摘录联系

刘董村是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610621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21226。邮政编码为74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939,车牌号码为甘K。刘董村与张黄村、早阳村、中王村、李集村、何台村、五一村、关陈村、夏集村、杨窑村、西汉村、赵家村、祁山村、川地村、曾家村相邻。

刘董村附近有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祁山武侯祠、香山自然保护区、秦公陵园、铁笼山等旅游景点,有礼县苹果、礼县大黄、羊肚菜、八盘梨、酒柿子等特产。

北董村位于哪里

北董村位于台子镇东北部,西接南董村,位置偏辟,交通条件一般,北董村先前在黄河滩里,为防汛及安全需要,1976年从黄河滩里与其他村庄交换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