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皇族家谱(不止历代皇帝,还有皇后太后等)
汉高祖刘邦,
皇后有一个,是吕稚
妃子:有戚姬,薄姬,曹夫人,赵姬
吕稚的孩子是惠帝、鲁元公主
戚姬的孩子是赵王刘如意
薄姬的孩子是汉文帝
赵姬生淮南厉王长
汉惠帝刘盈
留下记载的只有皇后一人,张氏
张氏无子
这个张氏是汉惠帝姐姐鲁元公主和张敖的女儿,是汉惠帝的外甥女。两人基本算是**。
汉文帝
皇后:窦皇后
窦皇后生汉景帝,馆陶长公主刘嫖,梁孝王刘武
故事:
寻亲的故事:窦氏少时家贫,弟弟窦广国(字少君)被人卖了为仆,后来听说窦氏为后,又和自己的姐姐同乡,故而上书自认。姐弟得以团圆。感觉挺玄乎的一个事情。
信任黄老:文帝死后,窦氏为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
汉景帝
皇后:薄皇后,王皇后;
妃子:栗姬,程姬,贾夫人,唐姬,王夫人
汉武帝
皇后:陈皇后,卫皇后
妃子:钩弋夫人即赵婕妤,王夫人,李姬,李夫人
陈皇后,就是刘嫖的女儿。
卫皇后,卫子夫。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家人。生戾太子刘据
李夫人,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
钩弋夫人,姓赵,因为居钩弋宫,称为钩弋夫人。生汉昭帝
汉昭帝
皇后:上官氏
上官皇后,祖父上官桀是汉昭帝的托孤大臣,外公是另一个托孤大臣霍光。昭帝始立,年八岁。立为皇后,年甫六岁。
一直到汉宣帝时期才去世,年五十二。是一个在宫里面呆了一辈子的可怜女人。
汉宣帝
皇后:许皇后,霍皇后,王皇后;
妃子:张婕妤,卫婕妤,公孙婕妤,戎婕妤
许皇后平君,元帝母也。与汉宣帝识于贫贱之时。
霍皇后成君,霍光的女儿。以父权势入宫
王皇后,依靠着谨慎才当上皇后,其父是汉宣帝的旧友。 汉元帝
皇后:王皇后;傅昭仪,冯婕妤
王皇后:王政君,王莽的姑姑,汉成帝的母亲。
汉成帝
皇后:许皇后,赵皇后;班婕妤,卫婕妤,赵婕妤
许皇后是汉宣许皇后的亲属。
赵皇后,就是著名的赵飞燕,无子。
班婕妤,
卫婕妤,班婕妤的侍者
汉哀帝
太后:傅太后,丁太后
皇后:傅氏,是傅太后堂弟的女儿,辈份上是汉哀帝的姑姑。
汉平帝
太后:卫氏
皇后:王氏,王莽的女儿
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共210年
汉代有西汉,东汉两个时期。西汉又叫前汉,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起至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止,因国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在东汉国都洛阳的南面,故称西汉。西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吕后和昌邑王刘贺。所附的淮阳王刘玄,败降后被勒杀。
高祖(刘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一作公元前247--前195年)。
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前188年)。
高祖长子,高祖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终年24岁,葬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0里处)。
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年)。
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葬于霸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35里处)。
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前141年)。
文帝第三子,文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48岁,葬于阳陵(今陕西省高陵县西南30里处)。
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
景帝第十子,景帝死后继位。在位54年,于巡视途中病死,终年71岁。葬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17里处)。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前74年)。
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
昌邑王(刘贺)
生卒年不祥。武帝孙,昭帝侄。昭帝死后无子,由他继位,在位27日,因*戏无度,被辅政大臣霍光废黜,后事不祥。
宣帝(刘询)(公元前90--前49年)。
武帝曾孙,昌邑王被废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42岁,葬于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15里处)。
元帝(刘奭)(公元前76--前33年)。
宣帝子,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44岁,葬于渭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12里处)。
成帝(刘骜)(公元前51--前7年)。
元帝子,元帝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延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5里处)。
哀帝(刘欣)(公元前26--前1年)。
成帝养子,成帝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终年26岁,葬于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8里处)。
平帝(刘衎)(公元前9--公元5年)。
原名刘箕子,元帝孙,中山王刘兴子,哀帝死后继位,在位5年,一说被王莽毒杀,一说病死,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25里处)。
孺子(刘婴)(公元5--25年)。
宣帝玄孙,王莽毒死平帝后立他为帝,在位3年,于混战中为乱兵所杀,终年21岁,葬处不明。《西汉完》
淮阳王(刘玄)(公元?--25年)。
西汉皇族,王莽被推翻后被推位更始帝,后投降赤眉军,被刘秀封为淮阳王,在位3年,被赤眉军勒杀,葬于霸陵。
(新朝)王莽(新朝只有一个帝王,就是王莽,为起义军所杀)(公元前45--23年)。汉元帝皇后侄,大司马,毒死平帝后篡位,在位16年,为起义军攻杀,终年68岁,葬处不明
(东汉)公元25—220年,共196年
东汉又叫后汉,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起至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称东汉,东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少帝刘懿,
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公元前6--57年)。
高祖九世孙,先后推翻王莽,刘玄后称帝,在位33年,病死,终年63岁,葬于原陵(今河南省孟津县西长道社)。
明帝(刘庄)初名刘阳(公元28--75年)。
光武帝第四子,光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48岁,葬于显节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章帝(刘炟)(公元56--88年)。
明帝第五子,明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葬于敬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和帝(刘肇)(公元79--105年)。
章帝第四子,章帝死后继位,在位17年,病死,终年27岁,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殇帝(刘隆)(公元105--106年)。
和帝幼子,和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终年两岁,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安帝(刘祜)(公元94--125年)。
章帝孙,刘庆子,殇帝死后继位,在位19年,于南下巡游途中病死,终年32岁,葬于恭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少帝(刘懿)(公元?--125年)。
章帝孙,安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葬处不明。
顺帝(刘保)(公元115--144年)。
安帝子,少帝死后被宦官拥立为帝,在位19年,病死,终年31岁,葬于宪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25里处,一说在洛阳市西)。
梁太后(梁纳)(公元106--150年)。
顺帝皇后,顺帝死后执政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顺帝宪陵之侧。
冲帝(刘炳)(公元143--145年)。
顺帝子,顺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半年,病死,终年3岁,葬于怀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25里处,一说为洛阳市西北)。
质帝(刘缵)(公元138--146年)。
章帝玄孙,冲帝死后,被梁太后和梁翼迎立为帝,在位不足1年,被梁翼毒死,终年9岁,葬于静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桓帝(刘志)(公元132--167年)。
章帝曾孙,质帝被毒死后,由梁翼迎立为帝,在位21年,病死,终年36岁,葬于宣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灵帝(刘宏)(公元166--189年)。
章帝玄孙,刘苌子,桓帝死后,窦后立他为帝,在位22年,病死,终年34岁,葬于文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少帝(刘辩)(公元175--189年)。
灵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半年,被董卓废黜,后被毒杀,终年15岁,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献帝(刘协)字伯和(公元181--234年)。
灵帝第三子,少帝弟,少帝被废后继位,在位31年,被曹丕废黜,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今河南省修武县北小风村)。汉完。
汉朝是统一王朝,分为西汉与东汉,西汉(前206-公元8)东汉(25-220)共历28帝,享国共408年。
秦末农民起义,项羽,刘邦推翻秦朝,封为汉王。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的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推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丝绸之路,北击匈奴,东并朝鲜,成就汉武盛世,汉中宗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设立西域都护府,将西域纳入版图,开创孝宣之治。公元8年王莽废汉孺子,定都长安,改国号新,史称新莽,西汉灭亡,23年新朝覆灭。
公元25年,汉室后裔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显宗与汉肃宗沿袭轻徭薄赋,百姓殷富,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即位,励精图治,选贤纳谏,军事上迫使匈奴西迁,派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延伸至欧洲。100年罗马帝国遣使来朝,东汉国力趋于极盛,史称永元之隆。184年爆发了黄巾军起义,卷席了全国各地,历九个月才被平定。190年军阀割据壮大,导致天下大乱。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定都洛阳,史称曹魏,汉朝灭亡。
西汉篇
1刘煓(前282-前197)名昂,字执嘉,号显初,汉太祖刘邦之父,秦末沛郡丰邑(江苏丰县)人,历史上第一位被尊为太上皇的人。秦朝时居住在丰邑,从事农业生产。前206年楚汉之争起,丰县被西楚攻占,刘邦派人迎接,但为项羽派兵所阻。次年汉军攻陷西楚都城彭城,之后楚军反攻,汉军大败,遂与刘邦之妻吕雉一同被楚军所擒,被项羽当做人质。前203年楚汉持续对峙,项羽把其放到砧板上,威胁刘邦投降,刘邦说道:“我和你一起接受楚怀王命令,结为兄弟,我老爸就是你老爸,你真的要煮你老爸,也分我一碗汤吧”!本来项羽要杀掉,因项伯的劝阻,始能幸免于难。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取得胜利,尊为太上皇,前197年在栎阳宫去世,享年86岁。
刘太公
家庭成员
祖父刘清:战国末期魏国大夫,活动于魏都大梁。
父亲刘仁:始迁丰邑中阳里,袭父丰公爵位。
妻妾:正妻王含始(前279-前215)史称刘媪,追封昭灵皇后,武哀侯刘伯,合阴侯刘喜,汉高祖,宣夫人之母,诏封太上皇后。
太上皇后李氏(-前197)刘执嘉侧室,生楚王刘交,汉初封太上皇后,前197年病死。
儿子刘伯(前261-前225)刘煓长子,以种田为业,早逝。前202年刘邦灭项羽后,建立汉朝,追尊其为武哀侯。高后时追尊武哀王,其妻封阴安侯,子刘信封羮颉侯,后封关内侯。
刘仲(前258-前193)又名喜,刘煓次子,西汉宗室,汉高帝次兄。前202刘邦即位后,封代王,匈奴进攻代地时,却弃国而逃,废为合阳侯,前193年去世, 子刘濞封吴王,谥号顷,其妻为顷王后,子吴王刘濞(前216-前154)德哀侯刘广(前214-前185)。刘邦(前256-前195)刘煓第三子,江苏丰县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开拓者,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参与秦末农民起义,投奔项梁及项羽,前206年进入关中要地,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后,打败项羽,完成统一大业。前202年即位,建立汉朝,建都长安。前195年病死,谥号高皇帝。
刘交(约前242-前179)字游,徐州丰县人,西汉诸侯王,刘太公第四子,汉高祖异母弟,母李氏。爱好读书,多才多艺,少时与鲁穆生,申公俱受《诗经》于浮丘伯。刘邦封沛公时,随同萧何等人从军灞上,封文信君。刘邦即位后,前201年封楚王。吕后称制时,听闻浮丘伯在长安,派刘郢客与申公前往受业。前179年去世,享年64岁,谥号元。子刘辟非,楚王刘郢客,楚文王刘礼,红侯富,沈犹侯刘岁,宛朐侯刘执,棘乐侯刘调。
女儿宣夫人:母王含始,刘邦之姐。刘邦称帝时,追尊为宣夫人,高后八年追尊为昭哀后。
2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母刘媪,字季,西汉开国皇帝,前202-前195年在位,西汉杰出政治家,卓越战略家和军事家。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砀郡长,前208年集合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自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部。前206年进驻霸上,攻占咸阳,秦王子婴向其投降,秦朝灭亡。前202年封汉王,统治巴蜀地区。楚汉战争中,终于击败项羽,统一天下,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享年62岁。子女9人,齐王刘肥,汉惠帝刘盈,赵王刘如意,汉文帝刘恒,梁王刘恢,赵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及鲁元公主。
汉高祖
3汉惠帝刘 盈(前211-前188)汉高祖嫡子,母吕后,西汉皇帝,前195-前188年在位,谥号孝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相,政治清明,休养生息,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后因吕后残忍杀死戚姬,心生恐惧,后期沉缅酒色,前188年病死,享年24岁。子7人,少帝刘恭,淮阳王刘彊,少帝刘弘,常山王刘不疑,恒山王刘朝,淮阳王刘武,梁王刘太。
汉惠帝
4汉文帝刘恒(前203-前157)母薄姬,汉高祖第四子,前196封代王,汉高祖第四子,前180-前157年在位,西汉皇帝,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葬于霸陵,享年47岁。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联合陈平等人粉碎诸吕势力,迎立其即位,史称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废除肉刑,开启文景之治的局面。子女10人,4子早夭,嫡子汉景帝启,梁孝王武,代王参,梁怀王揖,女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
汉文帝
5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母窦皇后,汉文帝嫡长子,西汉皇帝,前157-前141年在位,谥号孝景帝。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前141年驾崩,享年48岁,葬于阳陵。子女:废太子刘荣(临江王)河间王刘德,临江王阏,鲁王刘余,江都王刘非,长沙王刘发,赵王刘彭祖,胶西王刘端,中山王刘胜,汉武帝刘彻,广川王刘越,胶东王刘寄,清河王刘乘,常山王舜,女儿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
汉景帝
6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男 西汉皇帝,杰出政治家和战略家。母王娡,汉景帝第十子,前141-前87年在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攘夷拓土,东并朝鲜,南吞百越,南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开创汉武盛世的局面,开辟丝绸之路,建立年号,兴办太学等措施,统治后期穷兵黩武,造成了巫蛊之祸,谥号孝武帝,庙号世宗,享年70岁,葬于茂陵。子女:太子刘据,齐怀王刘闳,燕剌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汉昭帝刘弗陵,女儿当利公主(卫长公主)鄂邑长公主,诸邑公主(-前91)阳石公主,夷安公主。
汉武帝
7汉昭帝刘弗陵(前94-前74)母赵婕妤,西汉皇帝,汉武帝少子,前87-前74年在位,庙号孝昭帝。继位时,霍光和桑弘羊等人辅政下,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会后罢除榷酒。次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等人,专任霍光,西汉王朝得以扭转,使百姓得以富足,前74年病死,享年21岁。
汉昭帝
8汉废帝刘贺(前92-前59)汉武帝孙,昌邑王刘髆子,西汉第皇帝,前74年7月-8月在位,西汉在位最短的皇帝。前88年昌邑王刘髆去世,次年嗣位,成为昌邑王。前74年被大臣霍光等人迎立为帝,在位27天后被废,贬为海昏侯。汉宣帝即位后,深为忌惮,派人监视。前63年削去食邑,前59年去世,享年34岁,子女22人,子海昏侯充国,奉亲,代宗等,女儿持辔等人。
9 汉宣帝刘询(前91-前49)原名病已,字次卿,西汉皇帝,汉武帝曾孙,太子刘据孙,刘进子,前74-前49年在位。前91年巫蛊之祸后,被收系郡邸狱。前87年遇赦,被祖母史家抚养民间。前74年刘贺被霍光等大臣所废,迎入宫中,受封阳武侯,随后即位,次年改元本始。在位期间,重视贤能,贤臣循吏辈出,重视吏治,反对专任儒术。前72年联合乌孙国大破匈奴,前60年平定西羌,设立西域都护府。前49年崩于未央宫,享年43岁,葬于杜陵,庙号中宗。子汉元帝奭,淮阳王钦,楚王嚣,东平王宇,中山王竟,馆陶王某,女馆陶公主,敬武公主。
汉宣帝
10汉元帝刘奭(前74-前33)汉宣帝长子,母许平君,西汉皇帝,前49-前33年在位。前67年立为太子,前49年继位。在位期间宠信宦官,朝政混乱不堪,重用外戚,开始走向衰落,谥号孝元帝,庙号高宗,享年42岁,子汉成帝刘骜,定陶恭王刘康,中山孝王刘兴,女平阳公主和颖邑公主。
汉元帝
11汉成帝刘骜(前51-前7)字太孙,西汉皇帝,母王政君,汉元帝之子,前33-前7年在位。前47年立为太子,即位后外戚擅政,大政被王氏掌握,各地爆发农民起义,统治期间荒于政事,宠信赵飞燕姐妹,享年45岁,谥号孝成帝,庙号统宗。
汉成帝
12汉哀帝刘欣(前26-前1)母丁姬,字和,汉元帝孙,定陶王刘康之子,西汉皇帝,前7-前1年在位。23年袭封定陶王,前8年立为太子。次年成帝病逝,即位为帝,改元建平。前1年病死,享年26岁,谥号孝哀帝。
汉哀帝
13汉平帝刘衎(前9-公元5)原名箕子,汉元帝孙,中山孝王刘兴子,母卫姬,西汉皇帝,前1-5年在位。汉哀帝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七月迎其入宫,九月即位,次年改元元始。元始五年12月去世,被王莽毒杀,葬于康陵,谥号孝平帝,时年14岁。
汉平帝
14汉更始帝刘玄(~25)湖北枣阳人,父刘子张,东汉光武帝族兄。早年参加平林兵,投奔陈牧等人,担任安集掾。地皇四年正月,打败王莽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并将他们斩杀,称为更始将军。23年被绿林军首领拥立为帝,年号更始,成为更始帝。同年新朝灭亡,入主长安。25年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向赤眉军出降,献出玉玺,更始政权灭亡,同年10月被赤眉军所杀。
更始帝
15汉 建世帝刘盆子(10-64)山东泰山郡宁阳人,城阳王刘章之后,刘萌之子。25年赤眉军樊崇等拥立为帝,25-27年在位,史称建世帝。27年赤眉军大败,樊崇和余部投降,被送到洛阳,任赵王刘良郎中,后因双目失明,被朝廷奉养终身。
东汉篇
1刘钦(前42-3)南阳郡(湖北枣阳)人,汉朝宗室,汉高祖八世孙,长沙王刘发玄孙,汉光武帝生父。西汉末年,历任济阳县令,南顿县令。娶妻樊娴都,公元3年去世。生下儿子刘縯,刘仲,刘秀,女湖阳公主刘黄,新野公主刘元,宁平公主刘伯姬。
2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湖北枣阳人,东汉开国皇帝,25-57年在位。生于陈留郡,天凤间到长安学习《尚书》略通大义。王莽篡立新朝,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22年与其兄长刘在宛城起兵。25年在鄗县登基称帝,改元建武,定都于洛阳,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历经12年,逐步扫平各方势力,最终统一全国。提倡柔道治国,改革官制,整饬吏治,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历史上儒学最盛的时代。41年废郭后,立阴丽华为后。57年驾崩于雒阳,葬于原陵,享年62岁,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帝。
汉光武帝
家庭成员
父亲:南顿县令刘钦 母亲:樊娴都(樊重之女)
兄弟:刘縯(前16-23)字伯升,光武帝长兄,新朝末年起义军将领。新朝末年,与刘秀等率数千人起义,号舂陵军,自称柱天都部,后加入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任大司徒,封汉信侯,后因战功威名日盛,被刘玄猜忌,与刘稷皆被杀害,追谥齐武王,子齐哀王章(-46)北海靖王兴(-64)。
刘仲(前10-22)汉光武帝次兄,22年绿林军起义后,刘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同年十月被王莽军设伏,全家遇害而亡。刘秀称帝后,追谥鲁哀王。
姐妹:湖阳公主刘黄(前18-40)光武帝之姐,刘钦之女,东汉初年封湖阳公主,后加封长公主。初嫁胡珍,婚后数年,丈夫胡珍病死。东汉初年,董宣捉拿公主府家奴,公主状告董宣,皇帝对董宣佩服。丈夫死后,守寡多年,想改嫁宋弘,被宋弘拒绝,从此专心修道,在封地境内炼真宫诵经。
新野长公主刘元(-22)光武帝刘秀二姐,南顿君刘钦之女,母亲樊娴都。早年嫁给邓晨,22年在一次战乱中,与三个女儿一起遇害身亡。刘秀即位后,追谥新野长公主。
宁平长公主刘伯姬(前2-30)湖北枣阳人,汉朝公主,光武帝刘秀妹妹。跟随刘秀起义于舂陵,颇有贡献。东汉建立后,封宁平公主,嫁给大司农李通。 30年去世,明帝时追封长公主。
儿子:东海王刘强,中山王(沛王)刘辅,楚王刘英,汉明帝刘庄,济南王刘康,东平王刘苍,阜陵王刘延,山阳王刘荆,临淮公刘衡,中山王刘焉,琅琊王刘京。
女儿:舞阴长公主刘义王,涅阳长公主刘中礼,馆陶公主刘红夫,淯阳公主刘礼刘,郦邑公主刘绶。
后妃: 皇后阴丽华(5-64)河南新野人,光武帝元配,东汉第二任皇后,汉明帝生母。以美貌著称,刘秀发迹前,曾经仰慕其美貌。新莽末年,天下大乱,刘秀在家乡起兵。在昆阳之战后,刘秀在宛城迎娶其为妻。东汉建立后,受封贵人,41年郭圣通被废,册封皇后。明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64年正月崩逝,与刘秀合葬原陵,谥号光烈,生明帝刘庄,刘苍,刘荆,刘衡和刘京。
郭圣通(6-52)汉光武帝皇后,河北真定藁城(石家庄藁城区)人,阳安侯郭昌之女,刘扬外甥女。24年嫁给刘秀。刘秀称帝后,册封贵人。26年真定王刘扬谋反伏诛,为了安抚河北派势力,册立为后。41年废去后位,封中山太后,迁居北宫。43年刘彊让位于刘庄,改封沛太后。52年因病去世,葬于北邙山。
许美人(8-86)汉光武帝妃子,湖北丹阳人。公元25年选入宫,生楚王刘英。虽然生下儿子,并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后随刘英去封地,封楚王太后,71年刘英自杀,十年后病死。
3汉明帝刘庄(28-75)母阴皇后,初名阳,光武帝第四子,初封东海公,57-88年在位,东汉皇帝。41年进封东海王,43年册立为太子,57年即位,庙号显宗,享年48岁,谥号孝明帝。在位时期,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法,防范贵戚功臣势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将佛教引进中国。统治期间,兴修水利,吏治清明,境内安定,史称明章之治。子千乘王建,陈敬王羡,彭城王恭,乐成靖王党,汉章帝,下邳惠王衍,梁节王畅,淮阳顷王昞,济阴悼王长,女获嘉长公主,平阳公主,隆虑公主,平氏公主,沁水公主,平皋公主,浚仪公主,武安公主,鲁阳公主,乐平公主,成安公主。
汉明帝
4汉章帝刘炟(56-88)母贾贵人,汉明帝第五子,75-88年在位,东汉皇帝。60年立为太子,即位后提倡儒学,班超等出使西域,使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谥号孝章帝,庙号肃宗,享年33岁,子千乘王伉,平春王全,清河王庆,和帝肇,济北王寿,河间王开,城阳王淑,广宗王万岁,女武德公主,平邑公主,阴安公主。
汉章帝
5汉和帝刘肇(79-105)母梁贵人,汉章帝第四子,88-105年在位,东汉皇帝。82年立为太子,88年汉章帝崩,即位时由窦太后临朝称制,92年联合宦官扫灭外戚窦氏,使国力达到极盛,时称永元之隆,谥号孝和帝,庙号穆宗,享年27岁。子平原王胜,汉殇帝隆,女修武公主,共邑公主,临颍公主,闻喜公主。
汉和帝
6汉殇帝刘隆(105-106)养母邓太后,汉和帝少子,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105-106年在位,谥号孝殇帝,死时仅2岁。
汉殇帝
清河孝王刘庆(78-107)母宋贵人,汉章帝第三子,汉安帝生父。79年立为皇太子,82年因受窦太后诬陷,废为清河王。汉和帝诛灭外戚窦宪势力,立下功劳,因而受到和帝的敬重。106年就国藩地,107年去世,谥号孝王,子安帝祜,清河愍王虎威,广川王常保,女舞阴长公主别得,濮阳长公主久长,平氏长公主直得,涅阳长公主侍男,阴城公主。
7汉安帝刘祜(94-125)汉章帝孙,清河王刘庆之子,母左小娥,东汉第六位皇帝,106-125年在位。即位时,东汉内忧外患,西域各国不满班超离任,纷纷叛汉,羌族发生起义,这场战争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气大伤。125年得病回京,3月在返京途中病死,享年32岁,庙号恭宗,谥号孝安帝。
汉安帝
8汉顺帝刘保(115-144)母李宫人,汉安帝子,东汉皇帝,庙号敬宗,谥号孝顺帝,125-144年在位。在位时宠信宦官,宦官与外戚梁氏勾结,外戚专权20余年。144年病死,葬于宪陵,享年30岁,子汉冲帝炳,女舞阳公主,冠军公主,汝阳公主。
汉顺帝
9汉冲帝刘炳(143-145)母虞贵人,东汉皇帝,字明,汉顺帝之子,144-145年在位,144年立为太子,在位半年,谥号孝冲帝。
汉冲帝
10汉质帝刘缵(138-146)名续,渤海王刘鸿子,东汉第十位皇帝,145-146年在位。145年正月冲帝因病去世,外戚权臣梁冀拥立其为帝,改元本初。因不满梁冀的飞扬跋扈,在朝会当着群臣的面斥责梁冀,引起梁冀的忌恨。次年6月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帝,葬于静陵。
汉质帝
11汉桓帝刘志(132-167)字意,河间王刘开孙,蠡吾侯刘翼子,母亲匽明,东汉皇帝,146-167年在位。刘翼死后袭爵,146年汉质帝驾崩,被梁冀迎入南宫即位,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159年依靠宦官单超等诛杀梁冀,并翦除其党羽,封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瑗等人为列侯。由于宦官肆虐,党同伐异,激起士大夫的不满。166年太学生联合世族反对宦官,结果李膺等人被捕,形成党锢之祸,政治更加腐败。167年12月驾崩,葬于宣陵,谥号孝桓帝,庙号威宗,享年36岁。
汉桓帝
12汉灵帝刘宏(156-189)母董氏,解渎亭侯刘苌子,东汉皇帝,168-189年在位。167年汉桓帝驾崩,次年正月即位。在位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189年去世,谥号孝灵帝,享年34岁,葬于文陵,子少帝辩和献帝协。
汉灵帝
13汉少帝刘辩(175-190)母何皇后,汉朝皇帝,在位4个月,娶妻唐姬,189年被废帝位,改封弘农王,次年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16岁,谥号怀王,史称汉少帝。
汉少帝
14汉献帝刘协(181-234)母王荣,字伯和,汉灵帝次子,189年封渤海王,改封陈留王,东汉皇帝,189-220年在位。190年董卓废刘辩为弘农王,改立其为帝,196年被曹操迎至许昌,多次谋划失败,220年禅位于曹丕,降封山阳公,234年去世,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帝。
汉献帝
家庭成员
祖父刘苌:汉章帝重孙,封解渎亭侯,追赠孝仁皇。
祖母董氏:刘苌妻子,尊号孝仁皇后,189年尊为太后 。
父亲刘宏(汉灵帝)母亲王荣(灵怀皇后)
哥哥:少帝刘辩(弘农王)姐妹:万年公主
妻妾:伏寿(180-214)山东诸城人,伏完之女,母阳安长公主。195年立为皇后,214年被曹操幽禁而死,谥号孝献。
曹节(196-260)安徽毫州人,刘协皇后,魏武帝曹操之女。213年嫁汉献帝,受封贵人。215年册立为皇后,反对曹丕篡位,投掷玉玺。曹丕称帝,汉献帝降封山阳公,册封山阳郡夫人,260年病逝,陪葬于禅陵,谥号穆,史称献穆皇后。
嫔妃: 董贵人(181-200)汉献帝妃,董承之女,后被曹操所杀。
曹宪:曹操之女,213年封夫人,极受宠信,次年封贵人。
曹华:曹操之女,213年选为夫人,同年入宫为妃,结局不详。
宋都:宋泓之女,汉献帝时封贵人,220年随刘协前往封地。
儿女:2子皆被曹操所杀,南阳王冯,济阴王熙,山阳王懿,济北王邈,东海王敦,长乐郡公主曼,另2女皆为曹丕妃子。
两汉世系图
西汉世系图
东汉世系图
庙号 谥号名讳在位年份年号年号始终在位时长(按年号算)世祖 光武皇帝 刘秀 25年—57年 建武 25年—56年 33年 建武中元 56年—57年 显宗 孝明皇帝 刘庄 57年—75年 永平 58年—75年 18年肃宗 孝章皇帝 刘炟 75年—88年 建初 76年—84年 13年 元和 84年—87年 章和 87年—88年 穆宗 孝和皇帝 刘肇 88年—105年 永元 89年—105年 17年 元兴 105年 孝殇皇帝 刘隆 105年—106年 延平 106年 1年 孝德皇帝 刘庆 - - - 0年
汉安帝追尊为“孝德皇” 恭宗 孝安皇帝 刘祜 106年—125年 永初 107年—113年 19 元初 114年—119年 永宁 120年—121年 建光 121年—122年 延光 122年—125年 北乡侯 刘懿 125年 - - 0年
一般不认为是东汉皇帝之一 敬宗 孝顺皇帝 刘保 125年—144年 永建 126年—132年 19年 阳嘉 132年—135年 永和 136年—141年 汉安 142年—144年 建康 144年 孝冲皇帝 刘炳 144年—145年 永嘉 145年 1年 孝质皇帝 刘缵 145年—146年 本初 146年 1年 孝穆皇帝 刘开 - - - 0年
追尊为孝穆皇 孝崇皇帝 刘翼 - - - 0年
追尊为孝崇皇 威宗 孝桓皇帝 刘志 146年—167年 建和 147年—149年 21年 和平 150年 元嘉 151年—152年 永兴 153年—154年 永寿 155年—158年 延熹 158年—167年 永康 167年 孝元皇帝 刘淑 - - - 0年
汉灵帝追尊 孝仁皇帝 刘苌 - - - 0年
汉灵帝追尊 孝灵皇帝 刘宏 168年—189年 建宁 168年—172年 21年 熹平 172年—178年 光和 178年—184年 中平 184年—189年 弘农怀王 刘辩 189年 光熹 189年 1年 昭宁 189年 孝献皇帝 刘协 189年—220年 永汉 189年—189年 31年 中平 189年—189年 初平 190年—193年 兴平 194年—195年 建安 196年—220年 延康 220年 注释: 在汉顺帝之前本来是阎太后(汉安帝皇后)拥立的(前)少帝刘懿,刘懿做了半年皇帝即死亡,顺帝趁机即位。现在史书和学者都没有把刘懿归于汉朝皇帝一类,有的则称为北乡侯。 献帝以前是(后)少帝刘辩,当了四个月皇帝,而且还有许多时间都在避难之中。现在史书和学者都没有把刘辩归于汉朝皇帝一类。但董卓毒杀少帝刘辩以后,改谥为弘农怀王,故,世称(后)少帝为”弘农王“。 蜀汉昭烈皇帝所上谥为“孝愍皇帝”,但上谥时刘协并未去世。 建安中,诏除显宗以下诸帝庙号。 永汉元年(189)十二月,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复称中平六年。 刘庆、开、翼、淑、苌之帝谥,为汉安、桓、灵三帝追崇。
(1)汉高祖 刘邦(前256--前195年)
前206年---前195年在位,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2)惠帝 刘盈(前211--前188)
前195---188年在位,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3)吕后 吕雉(前241--前180)
前188---前180年在位,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
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4)文帝 刘恒(前202--前157年)
前180---前157年在位,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死于前157年,时年46岁。缇萦救父,文景之治,
(5)景帝 刘启(前188--前141年)
前157---前141年在位,景帝,文帝的儿子。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文景之治,七国之乱,
(6)武帝 刘彻(前157--前87年)
前141---前87年在位,武帝,景帝第九子。武帝在政治上继续加强中央集权,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爵位。并与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先后以卫青,霍去病为将,屡次大败匈奴。武帝时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武帝死于前87年,时年71岁。张骞出西域,独尊儒术,漠北之战,霍去病之死,苏武牧羊,司马迁与史记。
(7)昭帝 刘弗陵(前95--前74年)
前87---钱74年在位,昭帝刘弗陵,武帝幼子。昭帝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对匈奴的关系处理也较得当。昭帝死于前74年,时年21岁。
(8)宣帝 刘病已(前91--前49年)
前74---前49在位,宣帝刘病已,一名询,汉武帝曾孙,祖父刘据,父刘进。昭帝无子,刘病已立。宣帝时,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史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可谓中兴”。死于前49年,时年43岁。宣帝中兴。
(9)元帝 刘奭(前75--前33年)
前49---前33年在位,元帝刘奭,宣帝子。即位后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马,侯十余,埋下外戚专权的祸根。元帝时有王昭君出使匈奴,但元帝时汉朝国力开始衰弱。元帝死于前33年,时年43岁。昭君出塞。
(10)成帝 刘骜(前52--前7年)
前33---前7年在位,成帝刘骜,元帝子。成帝时,汉王朝衰落,外戚专权,元帝终日与赵飞燕饮酒作乐,成帝死于前7年,时年46岁。
(11)哀帝 刘欣(前26--前1)
前7---前1年在位,哀帝刘欣,元帝的庶孙,成帝的侄子。哀帝时,社会矛盾尖锐化,但哀帝却只信鬼神天地,宠幸男宠董贤,造成王莽专权。哀帝死于前1年,时年26岁。断袖之癖
(12)平帝 刘衎(前9--公元5年)
公元0---公元5年在位,平帝刘衎,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子。即位时9岁。王莽掌权。公元5年,被王莽毒死。时年14岁。
(13)孺子 刘婴(5--25年)
5---8年在位,孺子婴,宣帝的元孙,刘显的儿子。即位时才2岁。公元8年,王莽自立,公元25年,孺子婴被杀,时年21岁。王莽代汉。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公元9年,王莽自立为帝,国号“新”,史称“新朝”。年号为“始建国”。公元14年改元“天凤”,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
帝王莽(前15--23年)
9---23年在位,始初元年(前8年)刘婴「禅让」于王莽,莽即皇帝位,次年改国号为。公元23年,在昆阳,王莽军被更始帝大军打败。同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在位15年,死时68岁。
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
更始帝刘玄(?-25年 )
23—25年在位3年,更始帝刘玄(卒于25年),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中国两汉之际绿林军建立年号更始的政权的皇帝。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祖父为苍梧太守刘利,父刘子张,母何氏,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
(1)光武帝 刘秀(前6--57年)
25---57年在位,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马革裹尸。
(2)明帝 刘庄(28--75年)
57---75年在位,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明帝时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佛寺,至今仍存 班超出使西域。
(3)章帝 刘炟(58--88年)
75---88年在位,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并且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人口增长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4)和帝 刘肇(79--105年)
88---105在位,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
(5)殇帝 刘隆(105--106年)
105---106年在位,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6)安帝 刘祜(94--125)
106---125在位,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蔡伦造纸。
婴帝刘懿
汉安帝去世后,太后阎姬为了把持国政,在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少帝在位时,阎显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但少帝即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之后宦官孙程等人合谋诛杀阎显兄弟和江京,并迎立汉安帝的儿子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7)顺帝 刘保(114--144年)
125---144年在位,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子,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顺帝死于144年,时年30岁。张衡和地动仪。
(8)冲帝 刘炳(143--145年)
144---145年在位,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9)质帝 刘缵(138--146年)
145---146年在位,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10)桓帝 刘志(132--167年)
146---167年在位,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11)灵帝 刘宏(156--189年)
168---189年在位,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灵帝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黄巾军起义。
少帝刘辩(189年四月-九月)
汉少帝弘农怀王刘辩(熹平五年-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即公元176年-190年3月6日[2]),中国汉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西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东汉王朝第十二或第十三位、亦即倒数第二位[3]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皇后何氏[4]的独生儿子,也是灵帝在世时存
活的诸皇子中年龄最大者,即为长子。
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5]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西北军阀董卓,终于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
刘弗陵是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前94年-前74年),原名刘弗陵,汉武帝少子,母为钩弋夫人,武帝崩后继位。即位后,刘弗陵因名字难避讳的缘故更名刘弗,“弗”字避讳“不”。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古代按虚岁算),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在位13年,病死,终年21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年号有始元、元凤和元平。
公元前87年,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古代按虚岁算),为使百姓避讳容易,改名刘弗。史称汉昭帝。昭帝改名时间不详,另外,昭帝改名的说法见张晏在《汉书》中的注解。张晏在《汉书·武帝纪》中注曰:「昭帝也。后但名弗,以二名难讳故。」,此外荀悦在《汉书·昭帝纪》中注曰:「讳弗之字曰不。」虽未提到昭帝改名一事,但明确说明了只有“弗”字需要避讳,遇到就写成“不”字,也就是说“陵”字不是昭帝之名,是不需要避讳的。弗陵是双名,而“陵”字当时又是常用字,百姓经常用到,正如后来的汉宣帝刘病已改名刘询一样,为了使百姓避讳方便,登基后,皇帝名字一般不使用常用字。
刘邦后代关系图有:
西汉:
惠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废帝刘贺,
宣帝刘病已,元帝刘奭,哀帝刘欣,平帝刘衎。
东汉:
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婴帝刘懿,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协。
《史记 高祖本纪》中说:高帝八男:长庶齐悼惠王肥;次孝惠,吕后子;次戚夫人子赵隐王如意;次代王恒,已立为孝文帝,薄太后子;次梁王恢,吕太后时徙为赵共王;次淮阳王友,吕太后时徙为赵幽王;次淮南厉王长;次燕王建。
刘邦死后,孝惠帝刘盈即位。 所以,刘邦是有后代的。现在姓刘的人很多,其中有一部分应该是刘邦的后代。 可以粗略统计一下,汉朝皇族生育后代很多,以至于汉末大部分刘姓出自皇族,而刘姓大规模改姓不是很厉害,所以现在应该大部分刘姓是其后代。
而且如果算上母系遗传的话,许多李姓也是刘邦之后,因为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是刘邦后代独孤信,所以刘邦后代非常多,甚至可以这么说,谁家祖上没个姓刘姓李的祖先。
扩展资料:
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第1任 汉高祖 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
第2任 汉惠帝 刘盈(前211年-前188年)。
第3任 汉少帝 刘恭(--前184年)。
第4任汉少帝 刘弘(--前180年)。
第5任 汉文帝 刘恒(前202--前157)。
第6任 汉景帝 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
第7任 汉武帝 刘彻(前157年-前87年)。
第8任 汉昭帝 刘弗陵(前94-前74年)。
第9任 汉少帝 刘贺(-前59年)。
第10任 汉宣帝 刘询(公元前91--前49年)。
第11任 汉元帝 刘奭(公元前74年-公元前33年)。
第12任 汉成帝 刘骜(公元前51--前7年)。
第13任 汉哀帝 刘欣(公元前25年-公元前1年)。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从一界草民,成就乱世基业,开创了一统天下的西汉皇朝,而他之后,都是其子孙也。但是王莽政变之后,西汉就已衰落,而东汉的皇帝刘秀,也是西汉皇朝的皇孙,打着匡扶汉皇的名义,建立了东汉政权。基至包抱后蜀的刘备,都是是东汉皇孙自居,建立蜀国,自立为帝的。所以这些其实都算是刘邦的后代。
参考资料:
西汉的皇族家谱(不止历代皇帝,还有皇后太后等)
本文2023-11-08 09:16: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5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