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真的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2收藏

帖木儿真的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吗,第1张

不是,帖木儿是纯突厥人,他在世和去世后的名号一直都是amir temur,意思是驸马帖木儿。因为他娶了察合台汗国的公主当妻子。要是他是成吉思汗后裔那他的名字就叫可汗帖木儿了。而察合台汗国统治者早在一百多年前从基因到文化,语言,宗教都突厥化。就是说一个纯突厥娶了一个身上有八分之一蒙古血统的公主。他和蒙古的关系仅此而已。他在位时就以蒙古人是野蛮民族异教徒的名义对北方蒙古发动过几次战争。况且,他的后代巴布尔因为身上没有黄金家族血统而失去了乌兹别克汗国的王位之争,从而没有任何靠山接连吃败仗无奈之下南下建立了印度斯坦穆哈勒帝国(国内翻译为莫卧儿,强行和蒙古拉上关系)莫卧儿帝国统治者前期巴布尔胡马雍时期是波斯化突厥人,到了第三代阿克巴之后的帝王基本上都是印度化波斯人了。文化,服装,信仰,语言,建筑清一色的都是印度和波斯的结合体,没什么突厥特征了。巴布尔甚至在他的回忆录里写过蒙古人是野蛮的异教徒。所以不论从基因血统,文化信仰,语言文字各方面不论帖木儿还是巴布尔都和蒙古人没任何关系。

帖木儿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其家族名义上属于察合台汗国,但此时的察合台汗国的实际控制是在这些突厥人手中。帖木儿后来推翻了察合台汗的统治(在跟蒙古人的战斗中被打瘸了腿,跛豪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并自称为成吉思汗的后人,并四处扩展建立帖木儿帝国。元成宗(1294年-1307年在位),名特穆尔(1265年-1307年),蒙古族,元朝第七代皇帝。蒙语称完泽笃皇帝。

辽宁省内有沈阳和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内两处满族清皇室后裔聚居地,他们的先人都是清皇室,受清廷派遣从北京迁来为祖先守陵,其后代繁衍生息至今。调查组所调查的新宾满族自治县内的腰站村满族清皇室后裔聚居地就是这样形成的,是辽宁东部满族发祥地里唯一的清皇室后裔聚居地。腰站村在行政建制上具有悠久历史,曾经先后隶属于战国时的辽东郡、西汉时的玄菟郡、三国时的魏国、唐朝的南苏郡、金代的东京路、元代的沈阳路、明代的建州右卫管辖。努尔哈赤在新宾建立后金政权以后又归后金管辖。但腰站村真正载人史册是在清王朝入关以后。肇姓事迹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皇族旁支爱新觉罗·阿塔受命回兴京任永陵副尉。他携带十三个儿子中的七个儿子离京赴任,一路风尘仆仆,晓行夜宿,走到腰站地方,见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觉得这里确实是个好地方,便对家人说:“这个地方很好,我们要占!”儿子们也附合说:“要占!要占!”于是,这里从此便被称作了“腰站”(这是腰站村村名来历三种说法之一,也是肇姓村民最认可的说法)。阿塔遂将其六个儿子及其家小留在腰站,只带第十二子巴图赴永陵上任。阿塔的六个儿子在腰站村繁衍生息至今,由是逐渐形成了今日以肇氏满族为主的腰站村。阿塔当年留在腰站村的六个儿子居住分布是:留格居街里,察馨居街前,尹登居西北山根下,察库丹居西头后街,哲尔恳居东边,赛必图居后台子。肇姓历史意义阿塔姓爱新觉罗,是努尔哈赤三祖父(即努尔哈赤祖父的三弟)索长阿之孙龙锡的次子,生于明崇祯六年(后金天聪七年,公元1632年),隶满洲右翼镶蓝旗,由副理事官历任,康熙七年升山西巡抚,康熙八年降为四品官,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授永陵副尉,康熙三十年(1691)年)六月授永陵总尉,七年后因年老解职,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年85岁,生子十三,其中六人留居于腰站村,成为今天腰站村爱新觉罗肇氏的六大支派。举例阿塔及腰站六大支与努儿哈赤的共同祖先是猛哥帖木儿(也写作“猛特穆”、“孟特穆,)。猛哥帖木儿是明朝时建州左卫指挥使,其后代索长阿和觉昌安,即分别是努尔哈赤的三祖父和祖父,因此腰站爱新觉罗氏与努尔哈赤同出于建州左卫女真。从亲属关系上来说。索长阿是努尔哈赤的三祖父,再从索长阿到阿塔为第五代,阿塔与清朝第一个人关的皇帝福临属同一辈,是康熙皇帝玄烨的叔叔辈。为此,清顺治五年(1648年)追尊猛哥帖木儿为“肇祖原皇帝”,其孙福满为“兴祖直皇帝”,福满之四子觉昌安(努尔哈赤的祖父)为“景祖翼皇帝”,觉昌安之子塔克世(努尔哈赤的父亲)为“显祖宣皇帝”。“肇、兴、景、显”四祖埋在永陵,索长阿和福满第五子包郎阿埋在永陵陵宫墙外东北山底之下。“肇”、兴”二祖是腰站村爱新觉罗及努尔哈赤的共同直系祖先。因之,腰站肇氏家族供奉在“祖宗板”上的五位祖先是:肇、兴、景、显及努尔哈赤。为了确立爱新觉罗家族至高无上的地位,清王朝规定:以显祖宣皇帝本支为宗室,伯叔兄弟之支为觉罗,宗室束金黄带,觉罗系红带。腰站爱新觉罗氏属于皇室旁系子孙,其名号称为“觉罗”,系红腰带,所以有“腰站红带子”之称。据村中老人说,在清王朝覆亡之前,腰站村肇氏人家每生一个男孩,便要到盛京(沈阳)领一条红带子。腰站村的习惯是,红带子陪伴肇氏男子终生,生时受到朝廷赏赐,但死时必须带进棺材,因此红带子留存于世的极少。肇姓对现代影响时至今日,腰站村肇氏人家红带子的拥有者几乎都已去世,红带子也随同他们一起进了棺木人了土,据村民说,曾经有一位名叫肇毓山的老人家中存留有一条红带子,是当年朝廷赐给其祖父的,在其祖父去世时,忙乱中忘却了将红带子放人棺木,于是这条腰站村唯一的红带子就由肇毓山的父亲往下传。据见过这条红带子的人描述说,红带子系用蚕丝手工织就,长约五尺,一柞宽(一说为长约两米、一寸宽),暗红色,两端拴有长穗,精美别致。肇毓山老人在世时,红带子是其家一份很重要的珍藏,盘在包袱里,藏在老柜内,轻易不给人看。按照清朝给予觉罗的待遇,腰站村的肇姓男子出生后除得到红带子外,每年享有二十四两白银的俸禄。据腰站村肇姓老年人回忆,白银一直领到民国初年。

猛哥帖木儿一看就是蒙古名,他是清王朝的开山肇祖,被清朝顺治皇帝尊奉为肇祖原皇帝,然而猛哥帖木儿和蒙古并没有关系,他的真实姓名叫爱新觉罗孟特穆。

说到猛哥帖木儿,就不得不提到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儿正是属于建州女真三部中的斡朵里部。

建州女真,为女真族三大部之一,在辽金时代是金朝完颜部附庸之五国部,元代属辽阳行省管辖,在明朝初期,女真族被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大部,建州女真起初主要分在绥芬河、牡丹江及长白山一带,到嘉靖年间,逐渐向辽东南,明朝在建州男女真的聚居地设置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三大军事行政机构,并分别委任各部首领各统其属。

建州女真属女真人,而女真人,追本溯源又和金朝离不开关系,金朝灭亡后,世居东北的女真人属辽阳行省管辖,元朝为了稳定松花江中下游地区男女真部落的局势,采取任命女真各部的上层贵族“豆漫”职务来加以拉拢,猛哥帖木儿是建州女真斡朵里部人,他的父亲叫挥厚母耶乌居,“挥厚”指的就是元代为男女真上层贵族设置的“豆漫”职务。

鉴于女真各部和元朝之间的从属关系,爱新觉罗孟特穆自出生起便被起了一个蒙古名猛哥帖木儿,他出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彼时的东北还掌握在元辽阳行省丞相纳哈出手里,洪武二十年(1388年),纳哈出在金山之役中大败,被迫率领20万臣民投降。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在胡里改部属地设置建州卫,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被任命为建州女真指挥使,而阿哈出也是一个蒙古名字,他的真名叫李承善。而斡朵里部则建立了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被任命为指挥使,并赐汉族姓童,从此孟特穆弃蒙古名改用汉姓。

在建州女真的发展历史上,孟特穆是一个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人物,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组织“建州女真斡朵里部的南迁”,这一次的大迁徙,对建州女真后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重用,孟特穆的后代也因此逐渐发迹,一直传到第六代努尔哈赤,终于有了展示其雄才大略的机会,为后来的清王朝打下了基础。因此孟特穆也被认为是清朝的开始肇祖,被称为“大清肇祖原皇帝”加以尊奉。

由此可知,猛哥帖木儿是蒙古人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女真族更是和蒙古人没有任何关系,相反的,与女真人渊源最深的就是金朝完颜部,爱新觉罗孟特穆取蒙古名猛哥帖木儿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女真各部受元朝统治,被迫使用蒙古名字,在明朝实现对东北的统治后,孟特穆的蒙古名便直接弃用了。

佟姓起源有三:

一、源于夏代,为太史终古的后化。汤王伐夏桀,原夏朝太史终古为贤德,世人器重,汤王遂召其入商朝,终古归商后,其子孙去丝为冬姓,且又加人旁为佟姓。参见《路史》。

二、历史上满族的姓氏,是以地名命姓的。满族先世居满州佟佳,以地名为氏,称佟佳氏。后改称佟氏,清代佟国纲、佟养正即是。

三、历史上女真族的姓氏。如明代的佟仓(亦作童仓),即明初建州女真族首领猛可铁帖木儿的次子。

汉族佟氏源出辽东,极早就出现与中原(宋-章凝《氏族名贤言行录》)。世代为辽之大族。明末为女真人借用为姓。此后混杂,编入旗内汉族,清代中原汉族佟氏为提高地位纷纷与满族佟氏联宗。

佟姓典故

阀阅辽东推第一;文章天下羡无双1。

注释:1南北朝时佟姓名人佟万的事典。

有谁知道佟姓回族的来历呢?????

父子三公爵2;祖孙两将军3。

注释:2清代太子太保佟图赖及其长子佟国纲、次子佟国维,均以功先后封一等公。

3清代将领佟养性及其孙佟国瑶(封一第伯)累官福建将军。

世人犹忆修身说4;子孙常读附耳书5。

注释:4清代安徽布政佟景文,著有《性理修身说》等书传世。

5清代康熙临贺知县佟世南,著有《鲊话》、《附耳书》等

内蒙古有佟姓蒙古族,且一部分满清时改为满族。

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西里尔蒙古文:ТөгсТөмөр,1342年?-1388年),孛儿只斤氏,是北元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七位大汗(1378年—1388年在位)。史称北元后主,因为他的年号为天元,又称为天元帝。《蒙古源流》和《新元史》等史料记载他是必里克图可汗(爱猷识理达腊)的弟弟。又根据明朝史籍记载,他是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的儿子。1明代王世贞《北虏始末志》记载,脱古思帖木儿继位前是益王。他在位时屡遭明朝攻击,最后在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被明军击溃,出逃时为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所杀。被追尊为乌萨哈尔汗。

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 1206-1227 2、睿宗拖雷监国(太祖四子) 1227-1229 3、太宗窝阔台(木亦坚汗,太祖三子) 1229-1241 4、乃马真皇后监国(太宗后) 1241-1246 5、定宗贵由(库裕克汗,太宗长子) 1246-1248 6、海迷失皇后监国(定宗后) 1248-1251 7、宪宗蒙哥(睿宗长子) 1251-1259 8、世祖忽必烈(薛禅汗,睿宗次子) 1259-1294 9、成宗铁木耳(完者笃汗,世祖次子裕宗真金三子) 1294-1307 10、武宗海山(曲律汗, 1307-1311 ,世祖次子裕宗次子顺宗答啦麻八剌次子) 11、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普颜笃汗,顺宗三子,武宗弟) 1311-1320 12、英宗硕德八剌(格坚汗,仁宗次子) 1320-1323 13、泰定帝也孙铁木耳(裕宗长子显宗甘麻剌长子) 1323-1328 14、天顺帝阿速吉八(剌察八黑汗,泰定帝长子) 1328 15、明宗和世剌(呼图克图汗,武宗长子) 1328-1329 16、文宗图帖睦尔(扎牙笃汗,武宗次子) 1329-1332 17、宁宗懿麟质班(超克图汗,明宗次子) 1332 18、顺宗妥欢帖睦尔(乌哈葛图汗,明宗长子) 1332-1370 19、昭宗爱犹识理达腊(必力克图汗,顺宗长子) 1370-1378 20、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顺宗次子) 1378-1388 21、恩科卓里克图汗(脱古思帖木儿长子) 1389-1392 22、额勒伯克汗(脱古思帖木儿次子) 1393-1399 23、坤帖木儿汗(额勒伯克汗长子) 1400-1402 24、额勒锥特穆尔汗(本雅失里,额勒伯克汗次子) 1408-1410 25、德勒伯克汗(答里巴,额勒锥特穆尔汗之子) 1411-1415 26、岱总汗(脱脱不花王, 1433-1451 ,脱古思帖木儿三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子阿寨台吉长子) 27、乌珂克图汗(麻尔可儿小王子,岱总汗三子) 1454-1465 28、摩伦汗(脱古思太子,岱总汗长子) 1465-1466 29、满都古勒汗(满都鲁,阿寨台吉三子,岱总汗弟) 1475-1479 30、达延汗(巴图孟克,阿寨台吉次子阿葛巴尔济济农子 1480-1517 ,哈尔古楚克台吉子博勒呼济农〔巴颜孟克〕之子) 31、塞音阿拉克汗(巴尔斯博罗特,达延汗三子) 1517-1519 32、阿剌克汗(博迪,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长子) 1519-1547 33、库登汗(达赉逊,阿剌克汗长子) 1548-1557 34、札萨克图汗(图们,库登汗长子) 1558-1592 35、薛禅汗(布延,札萨克图汗长子) 1592-1603 36、库图克图汗(林丹汗,薛禅汗长子莽和克太吉长子) 1603-1634 37、额哲(库图克图汗长子) 1634

帖木儿真的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吗

不是,帖木儿是纯突厥人,他在世和去世后的名号一直都是amir temur,意思是驸马帖木儿。因为他娶了察合台汗国的公主当妻子。要是他是成吉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