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邮编是什么
邮编:34000
五寨县位于忻州市西部,总面积1379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砚城镇。邮编:036200。代码:140928。区号:0350。拼音:Wuzhai Xian。
地势东南高,西部低。东南为石山区,主峰芦芽山海拔2736米,为县境最高峰。中部为“丁“字形盆地,以三岔为最低海拔1300米。北部与西北部为黄土丘陵。境内主要河流是朱家川河及其支流清连河。年均气温43℃,一月零下14℃,七月19℃。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120天。
行政区划
五寨县辖3个镇、9个乡:砚城镇、小河头镇、三岔镇、前所乡、李家坪乡、孙家坪乡、梁家坪乡、胡会乡、新寨乡、韩家楼乡、东秀庄乡、杏岭子乡。(下面括号里为自然村)
砚城镇行政村:东关、西关、南关、城内、中所、坡底、李家口、周家、小口子。
小河头镇行政村:小河头、河底、小武州、马军营、黄崖湾、古城角、大武州、周家梁、张家窳、咀儿上、五科、武家窑、大庄子、界东、烟洞窳。
三岔镇行政村:三岔、大村(前大村、后大村)、东寨、小刘家湾、柳河、井儿洼、北张家坪、羊坊、园子沟、倪家山、张家焉、董家咀、徐家坪、云梯峁、杨家山、上会子(杨会湾)、许林、红娘子、宋家寨、张家窑、车道坡、塔子会、深沟子、马家坪、刘家圪台、常咀、永丰庄、新庄窝、二道沟、三道沟、华家沟、艾窳、何家梁、水沟焉。
孙家坪乡行政村:河湾、大辐车梁、小辐车梁、崔家、郭家窳、栗家畔、高岭、汶儿水、黄土坡、大燕家庄、阳坡、孙家坪、武家窳、峤峪、寨儿梁、东寺儿沟、两寺儿沟、南洼、峰子头(泉子头)、牧沟、连家沟、碓臼坪(魏家沟)、沟子、兰沟梁、咀儿上(宽沟)、沙湾(火烧窳)。
李家坪乡行政村:葛家窳、大辛庄、大张家坪、李家坪、羊方、古今坪、老牛坡、东冀寨、西紫寨、青杨林、大东沟(油梁沟)。
梁家坪乡行政村:梁家坪、小燕家庄、韩岭庄、水口头、阎家窳、蔡家焉、富家焉、后子窳、赵峪庄、界碑、新舍窠、倪家圪洞、海子界、小寨、邓家焉。
胡会乡行政村:大胡会、小胡会、东鸡儿窳、西鸡儿窳、东坪、张家坪、石咀头、安子、川口(方城)、包家湾、水槽、王家庄、桑家窳、夏家窳。
新寨乡行政村:官庄、庄窝、羊道沟、殷家湾、何家岭(小马营)、索家沟、新寨、魏家坡、旧寨、大刘家湾、焦家窳、下白草沟、上白草沟。
韩家楼乡行政村:郜家峪、固城、孙家梁、魏家窳、碾窳、韩家楼、文子沟、肖家、周家、邬耳、管家湾、大河湾、阳宅、窑子头、杨家庄、双泉焉、富家梁、沟南梁、窑会、铧咀、李庄、养马坪、滩咀头、峰兑坡、前兑堡、后兑堡。
杏岭子乡行政村:前五王城、柳树咀、杏岭子、安家坪、汶子坪、下关、杨家坡、七里坪、鸡房(后沟)、武家梁、白草坡、王满庄、碾子咀、贺家咀、马家咀、瓦窑塔、郝坡、下鹿角、田家坡、井峁(庞家庄)、红泉、白家沟、上鹿角、何家塔、张家湾、扑鸡儿、龙玉咀、崖窑、左家崖、官咀、邱家坡、米家窳。
东秀庄乡行政村:五佛寺、杨可庄、麻地窳、东秀庄、大双碾、小双碾、南庄子、郭家河、东坡、闹儿沟(卧牛湾)、后武王城、西坪沟、麻坪、后越、西坪、要子水、下会子、上窳、焉子、常家坡、苏家坡、吴家沟、西梁焉、刘家咀、赵家沟、白草庄、侯家庄、北狮子沟、南狮子沟、新狮子沟。
前所乡行政村:薛家(辐子沟)、旧堡、葛家(倪家洼)、张家、右所、前所、黄家山、都咀(后都咀、边墙子)、神路沟(姑子庵)、窑子上、羊圈沟(后羊圈沟)、顾家沟、新房圪台、水蘑上、观音殿、簸箕窳、南坪、罗泉沟(老虎背)、洞儿上、南庄窝、店坪(后店坪)。
历史沿革
汉时属雁门郡武州地,宋为岚州岚谷地,金置宁远县,明洪武七年设镇西卫,清雍正三年设五寨县。
2000年,五寨县辖3镇15乡:城关镇、三岔镇、小河头镇、前所乡、经堂寺乡、孙家坪乡、梁家坪乡、黄土坡乡、杏岭子乡、刘家圪台乡、胡会乡、李家坪乡、新寨乡、韩家楼乡、下鹿角乡、白草庄乡、东秀庄乡、李庄乡。全县总人口108651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33463 小河头镇 5146 三岔镇 11067 前所乡 10462 李家坪乡 5022 经堂寺乡 937 黄土坡乡 1258 孙家坪乡 4561 梁家坪乡 3337 胡会乡 6855 新寨乡 6070 韩家楼乡 5467 李庄乡 1443 刘台乡 2264 下鹿角乡 2239 白草庄乡 1822 东秀庄乡 4500 杏岭子乡 273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五寨县区划调整(缺资料)。
地图
2021年2月,五寨县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85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五寨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五寨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绥片区)。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五寨县在列。
2017年2月,五寨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贺宗国:字东峰,为秦御史大夫,授荣禄大夫,调守徐州没,葬九里山前,王山丙向。配张氏:封宜人,葬兴公共冢。是为江苏徐州太始祖。
贺添民:字燎翁,汉桓帝时江西行省提刑没,葬吉州太圳上。配陈氏:封宜人葬兴公合冢。是为江西泰和始祖。
贺应詹:贺应棋、贺应桢、贺应詹兄弟三人,唐荘宗元年由江西太和圳上徙居湖乡之培塘,贺应桢:居万秀塘即今五都也。贺应詹:居南岸老六十都今更为永为丰二十二都,自伯景以后俱系詹公一族。是为迁楚南湖乡祖。
贺伯景:承应詹公而居南岸,没葬南岸东峰冲子山午向。配杨氏:葬南岸东峰冲。是为湖南湘阳贺氏始祖。
贺 冯:唐会昌中自会稽以著作郎令永新,秩满居邑这良坊,没葬秋山之阴,子孙远墓面居,是为良坊贺氏始祖。
贺应詹、贺友恕:后唐庄宗时自江右迁居湘邑南岸,传至明代,有讳宗者生六子,编号日堂,五子友恕为堂五房之祖。是为莲湘贺氏始祖。
贺汉宗:明洪武初由上湘率亲属来湘潭,居城外三十都之黄龙巷。是为湘潭贺氏始祖。
贺 礼:明嘉靖间偕弟智自永新垅田徙楚南之攸邑,再由攸隶籍湘潭篁奇林。是为湘潭贺氏始祖。
贺崇寿:明永乐间避毛由江右永新迁湘潭。是为中湘贺家段贺氏始祖。
贺文亮:明永乐初自长沙移家宁乡回泷铺江家桥。是为鹅山贺氏始祖。
贺 质:先祖东汉傅中,原姓庆,汗安帝父清河王禄廪貂以庆字训贺,赐姓贺,自此世为贺氏生卒葬失考。元配:氏生卒葬失考。
贺 及:字仁甫。宋太元年丙子四月初八申时生,元二庚辰三月初六申时没,葬辰州府后花园。有志。元配:黄氏,宋太平四已卯二月初三戌时生,宝元三年卒已九月初二酉时殁,葬合夫冢。子一:旺。是为益阳祖仁支下始祖。
贺氏出自姜姓,是一个出现较晚的姓氏。春秋时齐桓公有孙名公孙庆克,其子庆封(史称庆父)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庄公时为上卿,执掌国政,后因故逃往吴国。东汉时,有后裔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之父刘庆的名讳,将庆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其后子孙以贺为姓,他们共尊贺纯为贺氏的得姓始祖。
贺氏得姓是在今浙江绍兴一带,他从一开始起就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故族人自改姓为贺以后,就以会稽为其堂号、郡望。贺纯有孙名贺齐,为三国时吴国大将军齐之孙贺邵任中书令,邵之子贺修在西晋任太子太傅,由于仕宦周迁等原因,贺氏开始在江浙一带缓慢迁徙。
会稽贺氏在汉、魏六朝时期,他们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兵连祸接,各民族不断大举南迁,使得南方的贺氏家族分布更广。出自鲜卑的贺氏,也很快繁衍壮大,后与从江南北上的贺氏不断地融合发展,逐渐在北方形成两大郡望,即河南郡、广平郡。
唐朝时期,贺修的十二世孙贺德仁为唐太子中书舍人,贺德仁的侄孙贺默为彭州刺史(今江苏徐州),贺德仁的侄曾孙贺知章任唐玄宗秘书监,可见此期世居会稽之贺氏已呈大批北上之势。
宋朝词人贺铸为贺知章之后,生于今河南汲县,晚年退居苏、常。唐宋之际,贺氏已分布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其中在北方,是以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分布最为集中。此期又形成山阴(隋朝时期贺德基之族所在)、青州(宋朝时期贺恂之族所在)、忻州(宋朝时期易州刺史贺惟忠之族所在)、陈留(宋朝时期右千牛卫大将军贺率景之族所在)、蔡州(宋朝时期中散大夫贺应诚之族所在)、济南(宋时秉议郎贺适中之族所在)、齐州(宋朝时期光禄卿贺志诚之族所在)、密州(宋朝时期贺宽之族所在)等郡望。明初,贺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河北等地。
明、清以后,贺氏遍及全国各地,并有远播海外者。如今,贺氏分布甚广,尤以湖南、山西两省多此姓,两省贺氏约占全国汉族贺氏人口的31%。贺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约二百八十八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8%
贺氏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姓氏,他们得姓于东汉的安帝年间,只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
江苏常州江村贺氏河西分支宗谱十卷首一卷,(清)贺关福、贺全培等续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江苏常州江村贺氏宗谱十八卷,(民国)贺庚大主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江村贺氏河西分支宗谱十八卷,(民国)贺近供等主修,徐士清编纂,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郭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萧山贺氏宗谱四卷,(清)贺锡璋、贺景彰等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百岁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椒江临邑三山贺氏宗谱二十卷,(民国)贺翰铨、贺选编辑,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椒江市栅浦乡三山村。
江西贺氏十一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镜湖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北英山贺氏宗谱三十五卷,(清)阖族嗣孙合修,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垂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收藏在武汉大学图书馆。
湖南天彭贺氏族谱不分卷,(民国)贺维翰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鹅山贺氏四修族谱三十卷,(清)贺炳沾、贺萱纂,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长沙善化贺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贺家栋等编,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善化贺氏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湖南宁乡贺氏族谱,(清)贺云溪,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中湘贺氏续修族谱十卷,(清)贺光曦胡、宗瑛等纂,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四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
湖南湘潭中潭贺家段贺氏支谱十四卷,(民国)贺顺璋、贺顺哲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远明堂铅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乡涟湘贺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贺才臣纂,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涟湘贺氏三修族谱三十六卷,首一卷,(清)贺希万、贺圣璋等修,贺圣范等纂,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梅塘贺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存一册)。
浙江萧山贺氏宗谱四卷,(清)贺锡章纂修,清光绪十年百岁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合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咸丰十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湘花桥贺氏从隆公房谱十一卷,首两卷,(清)贺绍滢、贺世鸣纂修 同治六年赐曲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湘封祠贺氏宗谱十卷,首两卷,(清)贺品章纂修,清同治六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湘南门贺氏支谱八卷,(清)贺氏合族纂修,清同治八年广平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封祠续修宗谱十四卷,(民国)贺南纲纂修,民国七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虞贺溪倪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倪启寿等主修,民国二十年经锄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十修支谱十四卷,皆分上下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七年会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十一修支谱二十七卷,首末上下,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九册,缺卷十二卷末下。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家谱纪略四卷,(清)闻性道等纂修,清朝年间逸老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攸县长桥贺氏族谱,(清)贺家悠等纂修,清同治六年常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存卷2-4。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武阳贺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存卷5、6。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常州江村贺氏五修族谱十八卷,(民国)贺庚大纂修,民国十二年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晃动番禺贺氏家谱不分卷,(民国)贺启藩纂修,民国十六年世德堂铅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善化贺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贺家栋等纂修,民国十八年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五卷、卷首。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湘乡莲湘贺氏支谱五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贺永贤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堂五房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湘乡涟湘贺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二~十四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湘潭贺氏五修族谱十二卷,(清)贺德颂等纂修,清宣统元年务本堂铅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湘潭中湘贺氏四修族谱十六卷,(清)贺德澡纂修,清光绪二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今仅存第一~十一卷、第十三~十四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湘潭贺氏门修族谱,(民国)贺明性等纂修,民国二十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今仅存第一~八卷、第十~十六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宁乡鹅山贺氏四修族谱三十卷,(清)贺炳琪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第六卷、第八~十二卷、第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八卷、第二十卷、第二十三~二十六卷、第二十八~二十九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宁乡鹅山贺氏四修族谱三十一卷,民国十七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今仅存第一~四卷、第六~十七卷、第十九~三十一卷、卷首。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宁乡宁邑贺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间四明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五卷、第七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萧山贺氏宗谱四卷,(清)贺锡琪等纂修,清光绪十年百威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衡阳贺氏四修族谱,(民国)贺少章等纂修,民国十三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第七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醴陵罗田贺氏三修族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贺之焕等纂修,清咸丰元年儒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醴陵罗田贺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儒宗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第九~十卷、第十三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醴陵贺氏族谱五卷,首一卷,附一卷,(清)贺林桂等纂修,清同治五年听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黄门贺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儒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卷首下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黄门贺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儒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七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贺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四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海贺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崇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贺氏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八~九卷、第十二~十三卷、第十五卷、第十七卷、第二十一~二十二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http://zhummzykingbokeecom/viewdiary11552349html
东岁兴村
140902102205 220西岁兴村
140902102206 220西窑头村
140902102207 121高崖底村
140902102208 220前三交村
140902102209 220后三交村
140902102210 220官庄村
140902102211 220南岭村
140902102212 220窑沟村
140902102213 220上马圈村
140902102214 220下马圈村
140902102215 220岭底村
140902102216 220兑九村
140902102217 220横山村
140902102218 220峪口村
140902102219 220高观村
140902102220 220固村
140902102221 220石家堰村
140902102222 220田家堰村
140902102223 220龙兴村
140902102224 220羊圈沟村
140902102225 220何家沟村
140902102226 220上寺村
140902102227 220南陀罗沟村
140902102228 220东梁村
140902102229 220邢家山村
140902102230 220马头山村
140902102231 220娄子沟村
140902102232 220小塔习村
140902102233 220大塔习村
140902102234 220宋家庄村
140902102235 220牛尾庄村
140902102236 220罗家会村
140902102237 220团峪沟村
140902102238 220西观村
140902102239 220东沟村
140902102240 220南冯村
140902102241 220北冯村
140902102242 220端正沟村
140902102243 220狄家沟村
140902102244 220翟家山村
140902102245 220罗家社村
140902102246 220碾沟村
140902102247 220里沟村
140902102248 220泉水沟村
140902102249 220张盛村
140902102250 220付家庄村
140902102251 220幸福村西播明村
140902100204 220二十里铺村
140902100205 112小檀村
140902100206 112大檀村
140902100207 220阳村
140902100208 220符村
140902100209 220卢家窑村
140902100210 220南太平村
140902100211 220北太平村
140902100212 220吕令村
140902100213 220永茂庄村
140902101 奇村镇
140902101201 220辛庄村
140902101202 220石家庄村
140902101203 220唐林村
140902101204 220北唐林村
140902101205 220西高村
140902101206 220屯庄村
140902101207 220前东高村
140902101208 220后东高村
140902101209 220蔚野村
140902101210 220东柴庄村
140902101211 220刘家庄村
140902101212 220秦家庄村
140902101213 220张家窑村
140902101214 122南高村
140902101215 121奇村
140902101216 220明望村
140902101217 220赵家庄村
140902101218 220永兴庄村
140902101219 220加禾村
西街村
樊野村
140902002202 112卢野村
140902002203 112十里后村
140902002204 112张家庄村
140902002205 220杨家庄村
140902002206 220焦家庄村
匡村
140902003202 112北关村
后播明村
140902100202 122前播明村140902003203 112六家庄村
140902003204 112逯家庄村
140902003205 220芝郡村
140902002207 220富庄村
140902001202 112南街村
140902001203 112东街村
140902001204 112南关村
140902001205 220东王村
140902001206 220东石村
140902001207 220田村
140902101220 220杨胡村
140902101221 220井沟村
140902101222 220杨庄村
140902101223 220鱼龙沟村
140902101224 220米家寨村
140902101225 220曹家村
140902101226 220面高石村
140902101227 220茶房村
140902101228 220道东村
140902101229 220东岔口村
140902101230 220石梯村
140902101231 220唐井寺村
140902101232 220龙坊崖村
140902102 三交镇
140902102201 220东峪村
140902102202 220冀家沟村
140902102203 220车道坡村西播明村
140902100204 220二十里铺村
140902100205 112小檀村
140902100206 112大檀村
140902100207 220阳村
140902100208 220符村
140902100209 220卢家窑村
140902100210 220南太平村
140902100211 220北太平村
140902100212 220吕令村
140902100213 220永茂庄村
140902101 奇村镇
140902101201 220辛庄村
140902101202 220石家庄村
140902101203 220唐林村
140902101204 220北唐林村
140902101205 220西高村
140902101206 220屯庄村
140902101207 220前东高村
140902101208 220后东高村
140902101209 220蔚野村
140902101210 220东柴庄村
140902101211 220刘家庄村
140902101212 220秦家庄村
140902101213 220张家窑村
140902101214 122南高村
140902101215 121奇村
140902101216 220明望村
140902101217 220赵家庄村
140902101218 220永兴庄村
140902101219 220加禾村
140902101220 220杨胡村
140902101221 220井沟村
140902101222 220杨庄村
140902101223 220鱼龙沟村
140902101224 220米家寨村
140902101225 220曹家村
140902101226 220面高石村
140902101227 220茶房村
140902101228 220道东村
140902101229 220东岔口村
140902101230 220石梯村
140902101231 220唐井寺村
140902101232 220龙坊崖村
140902102 三交镇
140902102201 220东峪村
140902102202 220冀家沟村
140902102203 220车道坡村
在108国道旁,有一个村庄几乎人人都姓杜,村里人说,他们是杜甫的后代。这个地方名叫定襄。
其实,定襄为今管江,前溪头两村,1961年底分开,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发黄的杜氏家谱写着:管江杜家太公尚德公,为杜甫第十代子孙。宋时,尚德公从苏州迁居到管江,看此风景优美,地形不错,就定居在此发族。之后,修掘了“前溪坑、后溪坑、前溪、后溪”四溪,以仿拟四川,追缅故土。后有杜氏子孙先后迁居鄞西、宁波等地。
这四溪为亭溪主、支流。它们从上游弯弯曲曲流来,像绿色的绢带穿过老房子的门前屋后。人走在石板路上,似乎在和它赛跑。旧有“上有天童育王。下有邹溪管江”之说,即言其水秀。两条溪旁呼有一井,每口井一米见方,两米深。长年来,井水清澈见底,夏凉冬暖,久旱不枯。大热天里,经常看到村民们提着水壶、铅桶来打井水。打一桶井水,喝一口,再洗一把脸,一股凉意由心底升起。
以前,定襄多江面,如今该村一自然村仍被称为徐家碶。村里人说,取名管江是定居于此管理江河之意。也有人说,管江的“管”意为“毛竹山下之大官”。确实,管江不仅多山(如今全村仍有山林面积2400多亩),更以耕读传家。杜家旧谓世家,由宋及清出过不少文官武将,神童文人。其中第三世祖杜晰曾官任枢密院,后又加封为荣禄大夫。崇德殿直谏学士。第五世祖杜橚四子以文学官显于朝廷。第十一世杜梦祥的四个儿子,元时俱以武职显官,分别被誉为“前后四荣“。杜家最为有名的则是跟钱肃乐一共起事反清复明的杜秀才懋俊叔侄和施邦玠。据雍正《浙江通志》记载,明末丁亥,清兵南下,直抵管江,杜氏子弟遂退避山寨,血战三日,矢石如雨,尸横遍野,寡不敌众,山寨破,邦玠拔剑逢刎,懋俊重伤,倚墙张目而死,尸首挺立几日,应宠被捉,砍头几刀而死。杜氏子弟死伤无数。此三人世称“管江三烈士”。后村氏、施氏就“晴天打伞,脚穿钉鞋”,意即与清朝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地。
解放后村里更是人才辈出,出过驻外大使,国家一级舞蹈演员,著名画家、教授、高工及县级以上公务员。村中的祖屋保存完好,高高的墙头上书写四个红字“宝田泽世“。那是一幢有三道门的老宅。走进大门是狭长的天井,左手边的高墙上探出偏院里的一株枝叶繁茂的金桂,主干有柱子粗,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每到农历八月开花时,全村弥漫着金桂的香气。进屋便是大堂,屋顶高挑,两侧各有一道斗拱,梁旁还有精致的木雕,牡 丹花纹栩栩如生。
定襄人多田,人称“横溪王家屋,管江杜家谷”。同其他地方比起来,定襄人的生活向来比较富足。据说,清朝时,定襄人的田最多时至瞻歧下洋和奉化松岙一带,其中一房叫“敦序堂”的有田地999亩。他们每户分有一定的田耕种,另有很大一部分是轮作田,按次序由各房耕作,而轮到该房时,宗族所需的一切开支均由该房负责。如今定襄耕地仍不少,全县170000多人,共有2007亩耕地。
但因为历史原因,县集体负债不少,定襄村至今仍戴着区经经济薄弱村的帽子。现任村党支书杜永清,是解放后定襄江第一任县党支部书记,已70岁高龄,但热情不减当年,他说要当好这个家,带领村里一班人重振管江。几条溪坑上游砂石堆积严重,治理溪坑,整治环境是他们下步要重点做好的一件大事。
虽然是贫薄村,但管江人却不甘于贫穷。如今,越来越多的管江人“洗脚上田”,办起了一家又一家工厂。在村里街街弄弄走走看看,不时可听到“唧唧唧”的机器声,还可看到晒在各家门口的一堆堆打火机针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据介绍,目前管江村有私营企业15家,家庭工厂150家,占全村560户家庭的1/3左右。靠此,管江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青山依傍,绿水环绕,管江村,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一个充满诗意和生气的村庄!
全国各地陈姓字辈汇总:
1、浙江义乌市倍磊
贤良雕(音)逢景运兴献文章(结束)
2、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白马镇清塘村
如、继、元、善、家、国
3、浙江鄞县茅山走马塘
开天文荣 祖烈愈隆 贤宗跃人。
扩展资料:
湖南衡东龙头陈氏:始迁祖永祥公,字文选,行端一郎,号心田,元至正18年(1358)由茶陵马首迁衡山龙头老屋湾(今衡东龙头)。生子三:希文、天文、志文(无传)。希文二子:必富、必公,必富三子:长聪移居石枧,次谅住老屋,三海迁桂山。
必公子善移居新屋。天文二子:长必敬住江边,次必让住潭泊。聪、谅、海、善、敬、让为龙头陈氏六大房。至2001年,共12251人。班行同衡东草市陈氏。
湖南岳阳剪刀池陈姓老字行派语:青云其捷步,恢振赐书荣,义重传家远,修齐赞治平。续修字行:光华开复旦,万国庆常新,任巨资英俊,行成在礼仁,合群敦孝友,奕世绍文明,谟训承先泽。
-陈姓家谱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顺帝时置山阴。此之贺氏,其开基始祖为汉庆纯。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之贺氏,其开基始祖为后魏贺兰氏、贺赖氏改为贺氏之后裔。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
贺(hè)姓,据1998年统计,是第97大姓。
「贺」源出
一;为「庆」氏所改,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齐桓公之孙公孙庆克,他的儿子庆封以父名为氏。东汉时有庆纯,任侍中,当时汉安帝之父为清河王刘庆,为毕清河王的名讳,庆纯改姓为「贺」氏(取「贺」与「庆」两字义同)。故东汉永初元年(107年)后方有贺氏。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贺兰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贺」氏。
迁徙分布
中国贺氏播迁各地,主要是在汉代之后,分布地区广泛,郡族门望较多。据《元和姓篡》记载,庆质的孙子叫贺齐,为三国时吴国大将军,齐的孙子贺邵任中书令,邵的儿子贺修在西晋任太子太傅,修的12世孙贺德仁为唐太子中书舍人,德仁的侄孙贺默为彭州刺史,德仁的侄曾孙就是唐玄宗时秘书监贺知章。又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南北朝时,后燕有清河太守贺耕,南凉都乐都(今属青海)有将军贺连,宋朝时有忻州定襄(今属山西)贺氏、易州(今属河北)贺氏、开封陈留(今属河南)贺氏、蔡州(今河南汝南)贺氏、洛州(今河南洛阳)贺氏、济南(今属山东)贺氏、会稽(今浙江绍兴)贺氏、齐州临邑(今属山东)贺氏,密州(今山东诸城)贺氏等。
堂号
“四明堂”:唐朝时光禄大夫贺知章,诗作得最好,书法也漂亮。醉后作诗填词写字,毫不费力就成了卷轴。他自号“四明狂客”。
贺知章:字季真(659─744),越州永兴人(今浙江萧山县),唐代著名诗人。能诗,又工书法,尤善草隶,其诗今存20首,其《回乡偶书》传诵颇广。他高寿85岁,为贺氏名人中得寿星者。
贺岳:海盐人(今属浙江),明代著名医学家,著有《明医会要》 、 《医经大旨》 、 《药性准绳》等。
贺龙:(1896-1969),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邮编是什么
本文2023-11-08 08:33: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5300.html